一种改善颈椎受力状态的功能枕

文档序号:1698266 发布日期:2019-12-13 浏览:23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改善颈椎受力状态的功能枕 (Functional pillow for improving stress state of cervical vertebra ) 是由 陶锦华 陶圆道 白姣姣 杨莉 于 2018-08-06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一种改善颈椎受力状态的功能枕,包括:气囊,弹性套,固定套;气囊分为第一气囊、第二气囊、第三气囊,第二气囊由两个气流连通的气室组成。三段分隔式气囊可对用户的头颈部、面部单独支撑,控制三段分隔式气囊内充气体积将用户的头颈部限定在第一、第三气囊之间,避免头颈部脱离功能枕的作用范围;头部重量使第一气室内气体流入第二气室,利用气囊可变形性实现颈椎的全面支撑,改善颈椎部位的受力状态并缓解颈椎疲劳,提升睡眠质量;弹性套材质的选择将气囊的局部变形平缓传递到用户颈部位置并与颈部形状吻合,进一步提升用户的使用舒适度;结构、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满足一般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同时该功能枕的重量轻、方便收藏,便于携带。(A functional pillow for improving the stress state of cervical vertebra comprises: an air bag, an elastic sleeve and a fixed sleeve; the air bag is divided into a first air bag, a second air bag and a third air bag, and the second air bag is composed of two air chambers communicated with each other through air flow. The three sections of separated air bags can independently support the head, neck and face of a user, the inflation volume in the three sections of separated air bags is controlled to limit the head and neck of the user between the first air bag and the third air bag, and the head and neck are prevented from being separated from the action range of the functional pillow; the weight of the head enables the air in the first air chamber to flow into the second air chamber, the comprehensive support of the cervical vertebra is realized by utilizing the deformability of the air bag, the stress state of the cervical vertebra part is improved, the fatigue of the cervical vertebra is relieved, and the sleeping quality is improved;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of the elastic sleeve smoothly transmits the local deformation of the air bag to the neck position of the user and is matched with the shape of the neck, so that the use comfort of the user is further improved; the structure and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are simple, the cost is low, the consumption capability of general consumers is met, and meanwhile, the functional pillow is light in weight, convenient to store and convenient to carry.)

一种改善颈椎受力状态的功能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改善颈椎病的功能枕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改善颈椎受力状态的功能枕。

背景技术

随着电脑的普及,上班族花费部分时间通过电脑屏幕办公,由于坐姿不正确、长期缺少活动导致颈椎部位出现肌腱僵化、颈椎正常生理曲线逐渐消失等情况,颈椎病人经常会感到颈背疼痛、上肢无力、头晕、恶心等严重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质量。除正常服用治疗颈椎症状的药物外,人类每天活动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眠,普通的睡眠枕头无法对人体颈椎实现大面积有效支撑,导致颈椎得不到有效放松、长时间保持受力状态,进一步恶化颈椎病症状。

为了改善睡眠时的颈椎受力情况,相关技术人员致力于颈椎功能枕的研发,药枕、震动按摩枕、充气枕相继问世,花样繁多。药枕不能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例如:药枕中的药品不易更换,部分用户仅希望颈椎功能枕缓解颈部受力、优化睡眠质量,所以药枕中的药物并不被需要。按摩枕虽然可以起到按摩穴位、改善颈部血液循环的作用,但是对于睡眠较浅的人来说按摩枕的动作会降低用户的睡眠质量,所以无法得到更进一步的推广,充气枕通常是利用气体的流动性和气压的支撑力对颈部悬空位置进行有效支撑且会根据气体的流动灵活改变支撑部位,不仅适用于改善颈椎病患者的颈部受力情况,同样也可通过减轻颈部受力改善普通用户的睡眠质量。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充气枕大都采用整体式气囊,用户头部移动过程中整体气囊式充气枕的气流浮动较大,用户的头部容易从充气枕上掉下来且舒适度较差;部分充气枕中设置了多个气囊,但是由于气囊位置设置不符合人体功能学要求且未充分考虑到人体睡眠过程中除颈椎外部位(如面部)的支撑作用更有效发挥充气枕的作用;为进一步发挥充气枕的功能性作用,技术人员在充气枕上设置了多个功能结构,使充气枕的加工工艺复杂化同时导致充气枕的成本提高,售价无法被广大消费者接受,无法完成充气枕的普及,且复杂化结构的充气枕重量较大、不方便外出携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的改善颈椎受力状态的功能枕解决了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提高颈椎病人睡眠时的颈椎全面支撑能力,改善颈椎部位受力症状,同时也适用于普通用户的使用,改善睡眠质量。

一种改善颈椎受力状态的功能枕,包括:气囊1,弹性套2,固定套3,弹性套2套接包裹在气囊1的外侧,固定套3套接包裹在弹性套2的外侧;

气囊1分为第一气囊11、第二气囊12、第三气囊13且第一气囊11、第二气囊12、第三气囊13上均安装有内含反向阻流阀的充气孔6,第一气囊11、第三气囊13形状尺寸相同且在第二气囊12的长度两侧对称分布,第一气囊11、第二气囊12、第三气囊13三者之间交界处设置有第一隔离条41,第一隔离条41将第一气囊11、第二气囊12、第三气囊13中的气体分隔开避免三个气囊中的气体互相流通;

气囊1整体的形状近似矩形,第一气囊11、第二气囊12、第三气囊13中所充气体均处于未完全充满状态。

上述气囊1通过三段分隔式气囊代替传统意义上的整体式气囊,同时区别于传统技术中复杂结构的充气枕结构,用户的头部置于第二气囊12上,当用户在睡眠过程中左右翻转时,位于第二气囊12两侧的第一气囊11、第三气囊13中的气体会代替颈部支撑面部、头部重量,降低睡眠过程中颈部的受力程度,使颈部得到充分的休息。

优选的,所述改善颈椎受力状态的功能枕,第一气囊11、第二气囊12、第三气囊13中的充气孔的圆心位于同一侧且圆心连接线平行于气囊1的宽度中心线。充气孔位于同一侧可方便充气枕的充放气,不必调转充气枕的方向即可完成气体的充放,同时可将安装有充气孔的一侧放置于远离用户的颈部一侧,避免充气孔的高低起伏影响用户享受颈椎功能枕。

优选的,所述改善颈椎受力状态的功能枕,第二气囊12由两个气流连通的气室组成即第一气室121、第二气室122,第一气室121、第二气室122前后方向并排设置。

将第二气囊12设计为气流相通的前后两个气室,用户的头部置于后方的第一气室121、颈部置于前方的第二气室122,头部重量较大且会下压第一气室121,第一气室121中的气体会流入第二气室122,第二气室122中的气体总体积增加进而会向上凸起,气囊按颈部形状变形充分支撑颈部,颈部受到第二气室122更充分的支承,改变了颈椎部位的受力状态,同时提高用户睡眠的放松度、舒适度。

优选的,所述改善颈椎受力状态的功能枕,第一气室121、第二气室122的交界处设置有长度小于气室长度的第二隔离条42,第二隔离条42平行于第一气室121、第二气室122的长度方向且位于第一气室121、第二气室122的长度中间位置,第二隔离条42左右两端的气室通道5对称分布在第二隔离条42的长度两端。

第一气室121、第二气室122之间的第二隔离条42、气室通道5的位置设置可保证第一气室121受到头部的挤压力时,气体可快速且均匀的从两侧气室通道5流入第二气室122,使颈部迅速得到支撑的同时不会使第二气囊12发生剧烈的高低起伏,避免吵醒用户。

优选的,所述改善颈椎受力状态的功能枕,气囊1未充气状态下,第一气囊11两侧边在靠近第一隔离条41一端位置均设有朝向宽度中心位置倾斜的倾斜边111,且倾斜边111与水平线所呈的夹角为α,第一隔离条41为折弯线状结构,且折弯线状的第一隔离条的顶角为β,顶角β两侧的边线对称分布在气囊1宽度中心线的两侧且顶角指向第二气囊12。

气囊1的第一气囊11、第二气囊12、第三气囊13分别充入气体后,第一气囊11、第三气囊13的两侧边会沿两侧的倾斜边111向内倾斜,加之折弯线状的第一隔离条41的折弯作用,当用户在睡眠翻身过程中两侧的第一气囊11、第三气囊13会灵活的向上倾斜翘起以便代替颈椎对用户的面部施加支撑力,提高用户的睡眠舒适度;其次,可将用户的头部限定在第一气囊11、第三气囊13之间的位置,避免用户夜里翻身过程中头部脱离功能枕。

优选的,所述改善颈椎受力状态的功能枕,气囊1未充气状态下,α=22°~35°,β=120°~130°。

优选的,所述改善颈椎受力状态的功能枕,气囊1未充气状态下,第一气囊11、第三气囊13的宽度等于第二气囊12的宽度,第二气囊12两侧边中靠近第一隔离条41两端分别设有朝向气囊1宽度中心方向的倾斜边123,且倾斜边123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等于α。

气囊1中三个分气囊的宽度相同,可维持颈椎功能枕的美观性,另一方面便于后期弹性套2、固定套3形状的裁剪及后期的套接操作。

优选的,所述改善颈椎受力状态的功能枕,第一气囊11、第三气囊13中的充气量相同且占第一气囊11可充气体积的70%~80%,第二气囊12中的充气量占第二气囊12可充气体积的58%~68%。

中部第二气囊12的充气量要低于两侧第一气囊11、第三气囊13使功能枕的两侧高度略高于中部高度,起到固定用户头部的作用,充气量不易过多或过少,过多的充气量会导致功能枕的硬度较大,气体流动量减少,气囊可变形量减少,有效支撑面减少,颈椎部位受力不匀,无法对颈部、面部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舒适度降低;充气过少会导致可流动的气体总量减少,局部变形量大大减小,无法实现对颈椎部位的有效支撑。

优选的,所述改善颈椎受力状态的功能枕,第一隔离条41、第二隔离条42均通过高频激光焊接机焊接而成。

优选的,所述改善颈椎受力状态的功能枕,第二气囊12中的第一气室121、第二气室122的宽度相同或不同。

优选的,所述改善颈椎受力状态的功能枕,第一气室121的宽度大于第二气室122的宽度。这种类型的颈椎功能枕比较适合颈部较短,头部尺寸偏长的用户使用。用户可根据自身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功能枕。

优选的,所述改善颈椎受力状态的功能枕,第一气室121的宽度小于第二气室122的宽度。这种类型的颈椎功能枕比较适合颈部较长,头部尺寸偏短的用户使用。用户可根据自身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功能枕。

优选的,所述改善颈椎受力状态的功能枕,弹性套2包括包裹在气囊1外侧的3D网布、包裹在3D网布外侧的高弹棉,固定套3包括包裹在高弹棉外侧的无纺布、包裹在无纺布外侧的布套,布套上设置有拉链或纽扣,通过拉动拉链或解开纽扣可方便内侧物的取出。3D网布的透气透湿性好,避免细菌的繁殖,其次3D网布的弹性、支撑性都很出色,是针对颈椎功能枕较为出色的材料;高弹棉变形快、弹性大、疏松度好,可积极配合内部气囊受力局部变形的特点,提高功能枕的舒适度;无纺布平整度较好。

优选的,所述改善颈椎受力状态的功能枕,弹性套2中3D网布的厚度为10mm~25mm,高弹棉的厚度为10mm~20mm。弹性套2中3D网布、高弹棉的厚度不易过厚或过薄,过厚会导致无法将内部气囊1的变形量完全展现在与用户头颈部接触的地方,即气囊1的变形量会被过厚的弹性套2中和掉一部分,无法对用户的面部、颈椎部施加足够的支撑力;相反,若弹性套2中3D网布、高弹棉的厚度较小无法中和气囊1的局部变形震动,会降低颈椎功能枕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

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涉及的改善颈椎受力状态的功能枕中气囊未充气状态下的平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涉及的改善颈椎受力状态的功能枕充气状态下的平面示意图;

编号对应的具体结构如下:

气囊1,第一气囊11,倾斜边111,第二气囊12,第一气室121,第二气室122,倾斜边123,第三气囊13,弹性套2,固定套3,第一隔离条41,第二隔离条42,气室通道5,充气孔6;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案例1:

一种改善颈椎受力状态的功能枕,包括:气囊1,弹性套2,固定套3,弹性套2套接包裹在气囊1的外侧,固定套3套接包裹在弹性套2的外侧;气囊1分为第一气囊11、第二气囊12、第三气囊13且第一气囊11、第二气囊12、第三气囊13上均安装有内含反向阻流阀的充气孔6,第一气囊11、第三气囊13形状尺寸相同且在第二气囊12的长度两侧对称分布,第一气囊11、第二气囊12、第三气囊13三者之间交界处设置有第一隔离条41,第一隔离条41将第一气囊11、第二气囊12、第三气囊13中的气体分隔开避免三个气囊中的气体互相流通;气囊1整体的形状近似矩形,第一气囊11、第二气囊12、第三气囊13中所充气体均处于未完全充满状态。

其中,第一气囊11、第二气囊12、第三气囊13中的充气孔的圆心位于同一侧且圆心连接线平行于气囊1的宽度中心线。充气孔位于同一侧可方便充气枕的充放气,不必调转充气枕的方向即可完成气体的充放,同时可将安装有充气孔的一侧放置于远离用户的颈部一侧,避免充气孔的高低起伏影响用户享受颈椎功能枕。

进一步的,第二气囊12由两个气流连通的气室组成即第一气室121、第二气室122,第一气室121、第二气室122前后方向并排设置。第一气室121、第二气室122的交界处设置有长度小于气室长度的第二隔离条42,第二隔离条42平行于第一气室121、第二气室122的长度方向且位于第一气室121、第二气室122的长度中间位置,第二隔离条42左右两端的气室通道5对称分布在第二隔离条42的长度两端。

进一步的,气囊1未充气状态下,第一气囊11两侧边在靠近第一隔离条41一端位置均设有朝向宽度中心位置倾斜的倾斜边111,且倾斜边111与水平线所呈的夹角为α,第一隔离条41为折弯线状结构,且折弯线状的第一隔离条的顶角为β,顶角β两侧的边线对称分布在气囊1宽度中心线的两侧且顶角指向第二气囊12,第一气囊11、第三气囊13的宽度等于第二气囊12的宽度,第二气囊12两侧边中靠近第一隔离条41两端分别设有朝向气囊1宽度中心方向的倾斜边123,且倾斜边123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等于α,其中α=22°,β=120°。

进一步的,第一气囊11、第三气囊13中的充气量相同且占第一气囊11可充气体积的70%,第二气囊12中的充气量占第二气囊12可充气体积的58%。

进一步的,第一隔离条41、第二隔离条42均通过高频激光焊接机焊接而成。

进一步的,第二气囊12中的第一气室121、第二气室122的宽度相同。

进一步的,弹性套2中3D网布的厚度为10mm、高弹棉的厚度为10mm,弹性套2包括包裹在气囊1外侧的3D网布、包裹在3D网布外侧的高弹棉,固定套3包括包裹在高弹棉外侧的无纺布、包裹在无纺布外侧的布套,布套上设置有拉链或纽扣,通过拉动拉链或解开纽扣可方便内侧物的取出。

本具体实施案例中涉及的改善颈椎受力状态的功能枕,将传统的整体式气囊创新为三段分隔式气囊,分别对用户的头部、面部进行单独支撑,其次通过对三段分隔式气囊中充气体积的控制,使两端的第一气囊11、第三气囊13的高度高于中部的第二气囊12高度,可将用户的头部限定在第一气囊11、第三气囊13之间的位置,避免用户翻身过程中脱离颈椎功能枕的作用范围;第二气囊12设置为前后排列的两个气流相通的气室,作用于第一气室121的头部的重量利用气体流动可变形性转化为第二气室122对用户颈椎部位的支撑力,避免用户睡眠过程中颈椎受力,改善颈椎部位的血液循环,减轻颈椎病患者的症状,同时此款颈椎功能枕同样适用于普通患者或常年卧床的病人,减轻睡眠劳累感、提升睡眠质量;弹性套2材质的选择更进一步使内部气囊1的局部变形平缓传递到用户的颈部位置,进一步提升用户的使用舒适度;再者,上述改善颈椎受力状态的功能枕的结构、制作工艺简单,成本较低,满足一般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同时该功能枕的重量轻、方便收藏,便于外出携带。

具体实施案例2:

一种改善颈椎受力状态的功能枕,包括:气囊1,弹性套2,固定套3,弹性套2套接包裹在气囊1的外侧,固定套3套接包裹在弹性套2的外侧;气囊1分为第一气囊11、第二气囊12、第三气囊13且第一气囊11、第二气囊12、第三气囊13上均安装有内含反向阻流阀的充气孔6,第一气囊11、第三气囊13形状尺寸相同且在第二气囊12的长度两侧对称分布,第一气囊11、第二气囊12、第三气囊13三者之间交界处设置有第一隔离条41,第一隔离条41将第一气囊11、第二气囊12、第三气囊13中的气体分隔开避免三个气囊中的气体互相流通;气囊1整体的形状近似矩形,第一气囊11、第二气囊12、第三气囊13中所充气体均处于未完全充满状态。

其中,第一气囊11、第二气囊12、第三气囊13中的充气孔的圆心位于同一侧且圆心连接线平行于气囊1的宽度中心线。充气孔位于同一侧可方便充气枕的充放气,不必调转充气枕的方向即可完成气体的充放,同时可将安装有充气孔的一侧放置于远离用户的颈部一侧,避免充气孔的高低起伏影响用户享受颈椎功能枕。

进一步的,第二气囊12由两个气流连通的气室组成即第一气室121、第二气室122,第一气室121、第二气室122前后方向并排设置。第一气室121、第二气室122的交界处设置有长度小于气室长度的第二隔离条42,第二隔离条42平行于第一气室121、第二气室122的长度方向且位于第一气室121、第二气室122的长度中间位置,第二隔离条42左右两端的气室通道5对称分布在第二隔离条42的长度两端。

进一步的,气囊1未充气状态下,第一气囊11两侧边在靠近第一隔离条41一端位置均设有朝向宽度中心位置倾斜的倾斜边111,且倾斜边111与水平线所呈的夹角为α,第一隔离条41为折弯线状结构,且折弯线状的第一隔离条的顶角为β,顶角β两侧的边线对称分布在气囊1宽度中心线的两侧且顶角指向第二气囊12,第一气囊11、第三气囊13的宽度等于第二气囊12的宽度,第二气囊12两侧边中靠近第一隔离条41两端分别设有朝向气囊1宽度中心方向的倾斜边123,且倾斜边123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等于α,其中α=30°,β=125°。

进一步的,第一气囊11、第三气囊13中的充气量相同且占第一气囊11可充气体积的75%,第二气囊12中的充气量占第二气囊12可充气体积的63%。

进一步的,第一隔离条41、第二隔离条42均通过高频激光焊接机焊接而成。

进一步的,第一气室121的宽度大于第二气室122的宽度。这种类型的颈椎功能枕比较适合颈部较短,头部尺寸偏长的用户使用。

进一步的,弹性套2中3D网布的厚度为18mm、高弹棉的厚度为15mm,弹性套2包括包裹在气囊1外侧的3D网布、包裹在3D网布外侧的高弹棉,固定套3包括包裹在高弹棉外侧的无纺布、包裹在无纺布外侧的布套,布套上设置有拉链或纽扣,通过拉动拉链或解开纽扣可方便内侧物的取出。

本具体实施案例中涉及的改善颈椎受力状态的功能枕,将传统的整体式气囊创新为三段分隔式气囊,分别对用户的头部、面部进行单独支撑,其次通过对三段分隔式气囊中充气体积的控制,使两端的第一气囊11、第三气囊13的高度高于中部的第二气囊12高度,可将用户的头部限定在第一气囊11、第三气囊13之间的位置,避免用户翻身过程中脱离颈椎功能枕的作用范围;第二气囊12设置为前后排列的两个气流相通的气室,作用于第一气室121的头部的重量利用气体流动可变形性转化为第二气室122对用户颈椎部位的支撑力,避免用户睡眠过程中颈椎受力,改善颈椎部位的血液循环,减轻颈椎病患者的症状,同时此款颈椎功能枕同样适用于普通患者或常年卧床的病人,减轻睡眠劳累感、提升睡眠质量;弹性套2材质的选择更进一步使内部气囊1的局部变形平缓传递到用户的颈部位置,进一步提升用户的使用舒适度;再者,上述改善颈椎受力状态的功能枕的结构、制作工艺简单,成本较低,满足一般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同时该功能枕的重量轻、方便收藏,便于外出携带。

具体实施案例3:

一种改善颈椎受力状态的功能枕,包括:气囊1,弹性套2,固定套3,弹性套2套接包裹在气囊1的外侧,固定套3套接包裹在弹性套2的外侧;气囊1分为第一气囊11、第二气囊12、第三气囊13且第一气囊11、第二气囊12、第三气囊13上均安装有内含反向阻流阀的充气孔6,第一气囊11、第三气囊13形状尺寸相同且在第二气囊12的长度两侧对称分布,第一气囊11、第二气囊12、第三气囊13三者之间交界处设置有第一隔离条41,第一隔离条41将第一气囊11、第二气囊12、第三气囊13中的气体分隔开避免三个气囊中的气体互相流通;气囊1整体的形状近似矩形,第一气囊11、第二气囊12、第三气囊13中所充气体均处于未完全充满状态。

其中,第一气囊11、第二气囊12、第三气囊13中的充气孔6的圆心位于同一侧且圆心连接线平行于气囊1的宽度中心线。充气孔位于同一侧可方便充气枕的充放气,不必调转充气枕的方向即可完成气体的充放,同时可将安装有充气孔的一侧放置于远离用户的颈部一侧,避免充气孔的高低起伏影响用户享受颈椎功能枕。

进一步的,第二气囊12由两个气流连通的气室组成即第一气室121、第二气室122,第一气室121、第二气室122前后方向并排设置。第一气室121、第二气室122的交界处设置有长度小于气室长度的第二隔离条42,第二隔离条42平行于第一气室121、第二气室122的长度方向且位于第一气室121、第二气室122的长度中间位置,第二隔离条42左右两端的气室通道5对称分布在第二隔离条42的长度两端。

进一步的,气囊1未充气状态下,第一气囊11两侧边在靠近第一隔离条41一端位置均设有朝向宽度中心位置倾斜的倾斜边111,且倾斜边111与水平线所呈的夹角为α,第一隔离条41为折弯线状结构,且折弯线状的第一隔离条的顶角为β,顶角β两侧的边线对称分布在气囊1宽度中心线的两侧且顶角指向第二气囊12,第一气囊11、第三气囊13的宽度等于第二气囊12的宽度,第二气囊12两侧边中靠近第一隔离条41两端分别设有朝向气囊1宽度中心方向的倾斜边123,且倾斜边123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等于α,其中α=35°,β=130°。

进一步的,第一气囊11、第三气囊13中的充气量相同且占第一气囊11可充气体积的80%,第二气囊12中的充气量占第二气囊12可充气体积的68%。

进一步的,第一隔离条41、第二隔离条42均通过高频激光焊接机焊接而成。

进一步的,第一气室121的宽度小于第二气室122的宽度。这种类型的颈椎功能枕比较适合颈部较长,头部尺寸偏短的用户使用。

进一步的,弹性套2中3D网布的厚度为25cm、高弹棉的厚度为20mm,弹性套2包括包裹在气囊1外侧的3D网布、包裹在3D网布外侧的高弹棉,固定套3包括包裹在高弹棉外侧的无纺布、包裹在无纺布外侧的布套,固定套3中的***布套上设置有拉链或纽扣,通过拉动拉链或解开纽扣可方便内侧物的取出。

本具体实施案例中涉及的改善颈椎受力状态的功能枕,将传统的整体式气囊创新为三段分隔式气囊,分别对用户的头部、面部进行单独支撑,其次通过对三段分隔式气囊中充气体积的控制,使两端的第一气囊11、第三气囊13的高度高于中部的第二气囊12高度,可将用户的头部限定在第一气囊11、第三气囊13之间的位置,避免用户翻身过程中脱离颈椎功能枕的作用范围;第二气囊12设置为前后排列的两个气流相通的气室,作用于第一气室121的头部的重量利用气体流动可变形性转化为第二气室122对用户颈椎部位的支撑力,避免用户睡眠过程中颈椎受力,改善颈椎部位的血液循环,减轻颈椎病患者的症状,同时此款颈椎功能枕同样适用于普通患者或常年卧床的病人,减轻睡眠劳累感、提升睡眠质量;弹性套2材质的选择更进一步使内部气囊1的局部变形平缓传递到用户的颈部位置,进一步提升用户的使用舒适度;再者,上述改善颈椎受力状态的功能枕的结构、制作工艺简单,成本较低,满足一般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同时该功能枕的重量轻、方便收藏,便于外出携带。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10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功能性枕头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