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操作装置

文档序号:1716408 发布日期:2019-12-17 浏览:25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变速操作装置 (speed change operation device ) 是由 约翰·卡兰卓尔 蔡宗昇 于 2018-08-02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速操作装置包括壳体、卷取组件、进档棘爪、止动棘爪、定位棘爪、进档拨杆及退档拨杆。卷取组件可枢转地于壳体上且适于供脚踏车缆线缠绕。进档棘爪、止动棘爪与定位棘爪枢设于壳体而可分离地啮合于卷取组件。进档棘爪、止动棘爪与定位棘爪活动相独立。进档拨杆枢接于壳体,当进档拨杆被致动,进档拨杆驱使进档棘爪活动而迫使卷取组件往第一旋转方向旋转。退档拨杆线性移动地设置于壳体,当退档拨杆被致动时,退档拨杆同时驱使进档棘爪、止动棘爪与定位棘爪活动,以令卷取组件往相反于第一旋转方向的第二旋转方向旋转。(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variable speed operat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a coiling assembly, a gear feeding pawl, a stopping pawl, a positioning pawl, a gear feeding deflector rod and a gear withdrawing deflector rod. The take-up assembly is pivotally mounted to the housing and adapted for winding a bicycle cable. The gear shifting pawl, the stopping pawl and the positioning pawl are pivoted on the shell and are separably meshed with the coiling assembly. The gear-shifting pawl, the stopping pawl and the positioning pawl are independent in movement. The gear shifting lever is pivoted to the shell, and when the gear shifting lever is actuated, the gear shifting lever drives the gear shifting pawl to move so as to force the coiling assembly to rotate in the first rotating direction. The withdrawing shift lever is linearly arranged on the shell, and when the withdrawing shift lever is actuated, the withdrawing shift lever simultaneously drives the advancing pawl, the stopping pawl and the positioning pawl to move so as to enable the coiling assembly to rotate in a second rotating direction opposite to the first rotating direction.)

变速操作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操作装置,特别是一种脚踏车变速操作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运动风气逐渐盛行,尤其是骑乘自行车,已经变成大众休闲活动的主流之一。为了增加骑乘的操作性,一般的自行车上常配置有多个齿盘的传动系统以及控制该传动系统的操作装置,骑士可根据地形或其他需求操作该操作装置,以将链条切换至不同的齿盘,进而获得所需的骑乘效果。

前述的操作装置通常会配置两个拨杆,可分别让骑士进行进档与退档的动作。但传统上,这两个拨杆都是旋转式拨杆,且其位置非常靠近,容易使骑士产生混淆而去制动非预期的拨杆,举例来说,当骑士欲进档时,因为两个拨杆的操作方式相同且位置相近,骑士容易在不看操作装置的情况下去推动退档的拨杆,导致往相反的档位切换的非预期结果,严重者甚至会引发交通意外。因此,传统的变速操作装置有必要进行重新设计。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变速操作装置,藉以解决前述传统的变速操作装置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变速操作装置,适于拉动一脚踏车缆线,包括一壳体、一卷取组件、一进档棘爪、一止动棘爪、一定位棘爪、一进档拨杆以及一退档拨杆。卷取组件可枢转地设置于该壳体上且适于供该脚踏车缆线缠绕。进档棘爪、止动棘爪与定位棘爪枢设于该壳体而可分离地啮合于该卷取组件。该进档棘爪、该止动棘爪与该定位棘爪的活动相独立。进档拨杆枢接于该壳体,其中当该进档拨杆被致动时,该进档拨杆驱使该进档棘爪活动而迫使该卷取组件往一第一旋转方向旋转。退档拨杆线性移动地设置于该壳体,其中当该退档拨杆被致动时,该退档拨杆同时驱使该进档棘爪、该止动棘爪与该定位棘爪活动,以令该卷取组件往相反于该第一旋转方向的一第二旋转方向旋转。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变速操作装置,适于拉动一脚踏车缆线,包括一壳体、一卷取组件、一进档拨杆、一止动棘爪、一定位棘爪以及一退档拨杆。卷取组件包括一定位棘轮、一拉线轮及一牵引棘轮。该定位棘轮、该拉线轮及该牵引棘轮可同步枢转地依序堆叠于该壳体上,而该拉线轮适于供该脚踏车缆线缠绕。进档拨杆枢接于该壳体,其中当该进档拨杆被致动时,该进档拨杆驱使该卷取组件往一第一旋转方向旋转。止动棘爪与定位棘爪枢设于该壳体而得以分别可分离地啮合于该卷取组件的该牵引棘轮与该定位棘轮。退档拨杆线性移动地设置于该壳体,其中当该退档拨杆被致动时,该退档拨杆同时驱使该止动棘爪与该定位棘爪活动,以令该卷取组件往相反于该第一旋转方向的一第二旋转方向旋转。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变速操作装置,适于拉动一脚踏车缆线,包括一壳体、一卷取组件、一进档拨杆、一止动棘爪、一定位棘爪、一退档拨杆以及一连杆组件。卷取组件枢设于该壳体上且适于供该脚踏车缆线缠绕。进档拨杆枢接于该壳体,其中当该进档拨杆被致动时,该进档拨杆驱使该卷取组件往一第一旋转方向旋转。止动棘爪与定位棘爪枢设于该壳体而得以可分离地啮合于该卷取组件,且该止动棘爪与该定位棘爪的活动相独立。退档拨杆线性移动地设置于该壳体。连杆组件衔接于该止动棘爪与该定位棘爪及该退档拨杆之间,其中当该退档拨杆被致动时,该退档拨杆经由该连杆组件同时驱使该止动棘爪与该定位棘爪活动,以令该卷取组件往相反于该第一旋转方向的一第二旋转方向旋转。

由前述所公开的变速操作装置,进档拨杆为旋转式拨杆,而退档拨杆为线性式拨杆,藉此设计有助于骑士区分进档与退档的拨杆,进而可避免因混淆误用而导致的后续问题。

以上的关于本发明内容的说明及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以示范与解释本发明的精神与原理,并且提供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更进一步的解释。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绘示的变速操作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变速操作装置移除上盖与调节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变速操作装置的分解图。

图4~5为图3不同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3的推抵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7~9为图2的变速操作装置于不同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10~11为图2的变速操作装置于进档操作至一半时于不同视角的作动示意图。

图12为图2的变速操作装置于进档操作至下两个档位的作动示意图。

图13为图12的变速操作装置于进档操作完毕后释放进档拨杆的作动示意图。

图14~16为图2的变速操作装置于退档操作时于不同视角的作动示意图。

图17~19为图14~16的变速操作装置于退档操作完毕后释放退档拨杆时于不同视角的作动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 变速操作装置

10 壳体

20 进档模块

30 内支架组件

40 卷取组件

50 退档模块

60 调节件

110 下盖

111 组装孔

120 上盖

191 螺栓

210 底座

211 枢设孔

212 止挡块

220 进档拨杆

221 穿槽

291 组装环

292 螺栓

230 偏压元件

240 枢接组件

241 进档拨杆枢轴

243 轴承

244 轴承

245 轴承间隔环

246 轴承垫片

247 枢轴螺栓

250 进档棘爪

251 枢接部

252 进档齿部

253 第一受推部

260 进档棘爪枢轴销

270 偏压元件

310 下夹持板

320 上夹持板

330 限高套环

340 组装板

341 突耳

410 牵引棘轮

420 定位棘轮

430 拉线轮

440 偏压元件

450 拉线轮套筒

510 止动棘爪

511 枢接部

512 止动齿部

513 第二受推部

520 枢接组件

521 棘爪枢轴销

522 间隔环

523 螺栓

530 偏压元件

540 定位棘爪

541 枢接部

542 定位齿部

543 第三受推部

540a 凹槽

544 凸柱

550 偏压元件

560 退档拨杆

561 滑槽

570 退档拉簧

575 连杆组件

580 推抵件

581 枢接部

582 推抵部

583 连动部

590 拉杆

591 轴承

592 轴承衬垫

593 螺栓

594 螺栓

595 推抵件螺栓

596 推抵件枢轴销

597 拉簧螺栓

5601 推抵杆

5821 上推抵柱

5822 下推抵柱

5831 突柱

58211 让位缺口

S 内部空间

R1~R4 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在实施方式中详细叙述本发明的详细特征以及优点,其内容足以使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并据以实施,且根据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权利要求保护范围及附图,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轻易地理解本发明相关的目的及优点。以下的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观点,但非以任何观点限制本发明的范畴。

此外,以下将以图式公开本发明的实施例,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的是,这些实务上的细节非用以限制本发明。另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现有惯用的结构与元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绘示以保持图面整洁,于此先声明。

再者,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词汇,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等具有其通常的含义,其含义能够被熟悉此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更进一步的说,上述的词汇的定义,在本说明书中应被解读为与本发明相关技术领域具有一致的含义。除非有特别明确的定义,这些词汇将不被解释为过于理想化的或正式的含义。

首先,请参照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绘示的变速操作装置的立体示意图。本实施例提出一种变速操作装置1,适于组装于一脚踏车把手(未绘示)上并与变速缆线(未绘示)的一端相接,以让用户可通过操作变速操作装置1来拉紧或放松变速缆线,进而完成切换档位的动作。

请接续参阅图2~6,以更进一步介绍变速操作装置1的细部元件,图2为图1的变速操作装置移除上盖与调节件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图1的变速操作装置的分解图,图4~5为图3不同区域的局部放大图,而图6为图3的推抵件的立体示意图。并且,请再配合参阅图7~9,为图2的变速操作装置于不同视角的立体示意图,以更清楚地理解元件相组装后的结构关系。但需理解的是,为了配合文字说明以更清楚表达技术内容,图式之间的视角会适应性作调整而略有不同。此外,还需注意的是,图式中会因为便于说明的目的而省略了部分的元件,但并非意指省略的该些元件不需要被组装于变速操作装置中。

于本实施例中,变速操作装置1包括一壳体10、一进档模块20、一内支架组件30、一卷取组件40、一退档模块50及一调节件60。

壳体10包括一下盖110与一上盖120。下盖110与上盖120可经由多个螺栓191而相锁固,以共同围绕出一内部空间S(如图2)来容纳变速操作装置1大部分的元件。进一步来看,下盖110具有一组装孔111以供进档模块20组装,而调节件60组装于上盖120以用于调节变速缆线的松紧程度。

进档模块20包括一底座210、一进档拨杆220、一偏压元件230、一枢接组件240、一进档棘爪250、一进档棘爪枢轴销260及一偏压元件270。

底座210经由枢接组件240可枢转地固定于内支架组件30朝向下盖110的一侧,使得底座210位于下盖110内侧并维持于下盖110的组装孔111中。进档拨杆220位于下盖110外侧并与底座210相对,即,下盖110介于底座210与进档拨杆220之间。一组装环291设置于进档拨杆220背向下盖110的一侧,两个螺栓292依序穿设组装环291与进档拨杆220的两个穿槽221而锁固于位于组装孔111处的底座210,藉此,底座210可于进档拨杆220受外力枢转时与进档拨杆220一并的相对壳体10(或相对枢接组件240)枢转。

进一步来看,前述的枢接组件240包括一进档拨杆枢轴241、一轴承243、一轴承244、一轴承间隔环245、一轴承垫片246及一枢轴螺栓247,而底座210具有一枢设孔211与径向突出于形成该枢设孔211的表面上的一环状凸起213。轴承243与244位于底座210的枢设孔211中且分别位于环状凸起213的相对两侧。轴承间隔环245位于环状凸起213所围绕的空间中且被夹设于轴承243与轴承244之间。轴承垫片246位于轴承244背向轴承243的一侧以对接内支架组件30朝向下盖110的一侧。枢轴螺栓247穿设内支架组件30,并突出于内支架组件30朝向下盖110的一侧。进档拨杆枢轴241依序穿设轴承243、轴承间隔环245、轴承244以及轴承垫片246以锁固于内支架组件30上的枢轴螺栓247,藉此,底座210被固定于内支架组件30上。

此外,偏压元件230设置于底座210与内支架组件30之间,于本实施例中,偏压元件230为一扭簧,其相对两端分别固定于底座210与内支架组件30,以在底座210受外力而朝一方向枢转时累积弹性力,并在该外力取消时利用该弹性力将底座210往相反的方向复位。如图所示,用户可对进档拨杆220施力以连带将进档拨杆220与底座210一并朝一旋转方向(如后续的图10所示的方向R1)枢转,过程中,偏压元件230累积弹性力,并在该外力取消时利用该弹性力将底座210与进档拨杆220一并往相反于该方向R1的另一旋转方向(如后续的图13所示的方向R2)枢转复位而回到初始位置。

进档棘爪250经由进档棘爪枢轴销260可枢转地固定于底座210背向下盖110的一侧。由此可知,当底座210受外力枢转时(如用户施力于进档拨杆220而带动底座210时),进档棘爪250也会一并绕着枢接组件240的枢轴转动。更进一步来看,进档棘爪250包括一枢接部251、一进档齿部252及一第一受推部253,枢接部251衔接于进档齿部252与第一受推部253之间,进档棘爪枢轴销260可枢转地穿设于枢接部251。

另外,偏压元件270套设于进档棘爪枢轴销260上并介于进档棘爪250与底座210之间。于本实施例中,偏压元件270为一扭簧,其相对两端分别固定于进档棘爪250的进档齿部252与底座210,以在进档棘爪250受外力而朝一方向枢转时累积弹性力,并在该外力取消时利用该弹性力将进档棘爪250往相反的方向复位。如后续的图10与13所示,当进档棘爪250受外力而朝方向R1枢转,过程中,偏压元件270累积弹性力,并在该外力取消时利用该弹性力拉动进档棘爪250的进档齿部252而连带让进档棘爪250往相反于该方向R1的方向R2枢转复位。

内支架组件30包括一下夹持板310、一上夹持板320、一限高套环330及一组装板340,而卷取组件40包括一牵引棘轮410、一定位棘轮420、一拉线轮430、一偏压元件440及一拉线轮套筒450。

下夹持板310通过前述的螺栓191组装于下盖110内侧,而前述的枢轴螺栓247即是穿设突出于该下夹持板310以锁固于枢接组件240的进档拨杆枢轴241,以将底座210可枢转地固定于下夹持板310朝向下盖110的一侧并维持于下夹持板310与下盖110之间的空间。

此外,需注意的是,底座210朝向下夹持板310的一侧突设有一止挡块212。当底座210受到偏压元件230的弹性力往方向R2枢转复位的过程中,下夹持板310的侧缘可抵接该止挡块212以于将底座210停止在该初始位置(如后续的图13所示)。

拉线轮套筒450套设于枢轴螺栓247上而位于下夹持板310背向下盖110的一侧。拉线轮430套设于拉线轮套筒450上而得以相对下夹持板310枢转。牵引棘轮410与定位棘轮420分别设置于拉线轮430的相对两侧。具体来说,牵引棘轮410位于拉线轮430朝向下夹持板310的一侧,而定位棘轮420位于拉线轮430背向下夹持板310的一侧。此外,牵引棘轮410与定位棘轮420分别与拉线轮430的相对两侧具有不规则形的凹凸匹配结构,因此在牵引棘轮410、定位棘轮420与拉线轮430相组装后不能相对转动(或者说,牵引棘轮410、定位棘轮420与拉线轮430是同步枢转地相固定在一起),而仅能经由拉线轮套筒450与枢轴螺栓247而相对下夹持板310一并地枢转。

偏压元件440设置于牵引棘轮410与下夹持板310之间,于本实施例中,偏压元件440为一扭簧,其相对两端分别固定于牵引棘轮410与下夹持板310,以在牵引棘轮410、定位棘轮420与拉线轮430任一者受外力而使三者朝一方向枢转时累积弹性力,并在该外力取消时利用该弹性力一并将牵引棘轮410、定位棘轮420与拉线轮430三者往相反的枢转。如后续的图10与13所示,当牵引棘轮410、定位棘轮420与拉线轮430任一者受外力而使三者朝方向R1枢转,过程中,牵引棘轮410可转动至不同的进档位置,而偏压元件440会累积弹性力并在该外力取消时利用该弹性力将牵引棘轮410、定位棘轮420与拉线轮430三者一并往相反于该方向R1的方向R2枢转。

此外,需注意的是,前述的进档模块20的进档棘爪250未受力时会常态地受到偏压元件270的偏压影响而往方向R1枢转,结果会使得进档棘爪250的进档齿部252常态地啮合于卷取组件40的牵引棘轮410。进一步来说,进档棘爪250的进档齿部252与牵引棘轮410的齿部都是以倾斜面相接触或直立的止挡面相接触的配置,因此进档棘爪250的进档齿部252与牵引棘轮410的齿部仅能作单向啮合。故,如后续的图10所示,当进档拨杆220带动底座210与进档棘爪250一并沿方向R1转动的过程中,进档棘爪250的进档齿部252与牵引棘轮410的齿部(未标号)会以垂直面相接触,因而牵引棘轮410会受到进档齿部252的推抵而一并的往方向R1枢转。也就是说,当用户往方向R1拨动进档拨杆220的过程中,可经由底座210与进档棘爪250将牵引棘轮410、定位棘轮420与拉线轮430往相同的方向转动。

退档模块50包括一止动棘爪510、一枢接组件520、一偏压元件530、一定位棘爪540、一偏压元件550、一退档拨杆560、一退档拉簧570及一连杆组件575。其中,所述的连杆组件575包括一推抵件580及一拉杆590,而所述的枢接组件520包括一棘爪枢轴销521、一间隔环522及一螺栓523。

止动棘爪510经由棘爪枢轴销521枢设于下夹持板310背向下盖110的一侧而得以枢转于一分离位置与一止动位置之间。且可理解的是,止动棘爪510与牵引棘轮410实质上设置于相同的水平面上。进一步来看,止动棘爪510包括一枢接部511、一止动齿部512及一第二受推部513,枢接部511衔接于止动齿部512与第二受推部513之间,棘爪枢轴销521可枢转地穿设于枢接部511。止动齿部512对应于牵引棘轮410的齿部(未标号)。

棘爪枢轴销521穿过止动棘爪510的枢接部511的部分再依序穿过间隔环522与定位棘爪540,因此,定位棘爪540也可经由棘爪枢轴销521相对下夹持板310枢转,于本实施例中,定位棘爪540可枢转于一定位位置与一脱离位置之间。且可理解的是,间隔环522可维持止动棘爪510与定位棘爪540之间的距离,以将止动棘爪510维持在与定位棘轮420实质上相同水平面的位置。

进一步来看,定位棘爪540包括一枢接部541、一定位齿部542、一第三受推部543及一凸柱544。定位齿部542与第三受推部543分别自枢接部541往不同的方向向外突出,以在其之间形成一个凹槽540a。定位齿部542对应于定位棘轮420的齿部(未标号)。凸柱544自定位齿部542或第三受推部543往远离止动棘爪510的方向延伸。

推抵件580包括一枢接部581、一推抵部582及一连动部583。枢接部581衔接于推抵部582与连动部583之间。推抵件枢轴销596固定于下夹持板310背向下盖110的一侧,而枢接部581可枢转地套设于推抵件枢轴销596。推抵部582具有上推抵柱5821与下推抵柱5822,分别往远离下盖110及朝向下盖110的方向延伸。上推抵柱5821位于定位棘爪540的凹槽540a(即介于定位棘爪540的定位齿部542与第三受推部543之间),且上推抵柱5821朝向定位齿部542的一侧具有一让位缺口58211,而下推抵柱5822对应前述的止动棘爪510的第二受推部513。

且值得注意的是,止动棘爪510受到偏压元件530的偏压影响而往方向R1枢转,结果,使得止动棘爪510的第二受推部513常态地与牵引棘轮410的齿部(未标号)保持一距离并常态地抵接于推抵部582的下推抵柱5822而停止于分离位置。反之,止动棘爪510也可受推抵部582的下推抵柱5822的推抵而沿方向R2枢转至止动位置而使止动棘爪510的止动齿部512啮合牵引棘轮410的齿部(未标号)。其中,由于止动齿部512与牵引棘轮410的齿部(未标号)为垂直面相接触的配置,因此止动棘爪510的止动齿部512与牵引棘轮410的齿部仅能作单向啮合,故止动齿部512与牵引棘轮410啮合时可阻止牵引棘轮410往方向R2转动(如后续的图13所示)。

而连动部583上具有一突柱5831,往远离下盖110的方向延伸,并适于供拉杆590枢接。

上夹持板320覆盖于定位棘轮420背向下夹持板310的一侧,且一推抵件螺栓595依序穿设上夹持板320与推抵件580而螺锁于前述的推抵件枢轴销596,藉此,推抵件580呈现可枢转地被夹持于下夹持板310与上夹持板320之间。

偏压元件530套设于间隔环522上而介于止动棘爪510与定位棘爪540之间,于本实施例中,偏压元件530为一扭簧,其相对两端分别固定于止动棘爪510的第二受推部513与上夹持板320,以在止动棘爪510受外力而朝一方向枢转时累积弹性力,并在该外力取消时利用该弹性力将止动棘爪510往相反的方向复位。如后续的图16与18所示,当止动棘爪510受外力而朝方向R2枢转至止动位置,过程中,偏压元件530累积弹性力,并在该外力取消时利用该弹性力拉动止动棘爪510的第二受推部513而连带让止动棘爪510往相反于该方向R2的方向R1枢转而回到分离位置。

退档拨杆560可线性活动地位于上夹持板320背向下夹持板310的一侧而可往复于一退档位置(如后续的图14)与一释放位置(如后续的图17)之间,而组装板340覆盖于退档拨杆560背向上夹持板320的一侧。详细来说,一螺栓593依序穿设组装板340、退档拨杆560的其中一滑槽561、上夹持板320而锁固于下夹持板310,限高套环330套设于其上并介于上夹持板320与下夹持板310之间以维持上夹持板320与下夹持板310的距离;而另一个螺栓594依序穿设组装板340、退档拨杆560的另一个滑槽561而锁固于上夹持板320。藉此,退档拨杆560被夹设于组装板340与上夹持板320之间。此外,退档拨杆560的滑槽561中设置有轴承591与轴承衬垫592可套设于螺栓593与594,藉此,使得退档拨杆560仅能做线性运动。另外,退档拨杆560的一端还穿设有一推抵杆5601,朝下盖110的方向延伸至进档棘爪250的第一受推部253的外侧。

退档拉簧570的一端经由一拉簧螺栓597锁固于退档拨杆560上,而退档拉簧570的另一端则卡勾于组装板340上向下弯折的一突耳341,藉此,退档拉簧570可于退档拨杆560受外力推抵而朝一方向移动时累积弹性力,并在该外力取消时利用该弹性力将退档拨杆560复位往相反的方向复位。如后续的图14与17所示,当退档拨杆560受外力而沿一方向R3线性运动至退档位置,过程中,退档拉簧570累积弹性力,并在该外力取消时利用该弹性力拉动退档拨杆560而连带让退档拨杆560往相反于该方向R3的一方向R4移动回到释放位置。

此外,一螺栓523依序穿设组装板340与上夹持板320而螺锁于前述的棘爪枢轴销521。并且,偏压元件550套设于该螺栓523上并介于组装板340与上夹持板320之间,于本实施例中,偏压元件550为一扭簧,其相对两端分别固定于组装板340与定位棘爪540的凸柱544,以在定位棘爪540受外力而朝一方向枢转时累积弹性力,并在该外力取消时利用该弹性力推动凸柱544而连带让定位棘爪540往相反的方向复位。如后续的图15与18所示,定位棘爪540可受推抵部582的上推抵柱5821推抵而沿方向R2枢转至脱离位置,此时,定位棘爪540的定位齿部542远离牵引棘轮410的齿部(未标号),且过程中,偏压元件550累积弹性力,并在该外力取消时利用该弹性力推动凸柱544而连带让定位棘爪540往相反于该方向R2的方向R1枢转而回到定位位置,以令定位齿部542啮合牵引棘轮410的齿部(未标号)。由于定位齿部542与牵引棘轮410的齿部(未标号)为斜面相接触的配置,故牵引棘轮410例如往方向R1转动时可经由定位齿部542将定位棘爪540推离定位位置。

拉杆590的一端枢设于推抵件580的连动部583的突柱5831,而拉杆590的另一端则枢设于退档拨杆560,藉此,退档拨杆560可于退档位置与释放位置之间线性移动时经由拉杆590枢转推抵件580。

以上,为本发明的变速操作装置1的元件说明,接着,将藉由变速操作装置1的操作说明以更完整地理解这些元件之间的连动与组装关系。

首先,先介绍变速操作装置1的进档操作时的情况,请参阅图10~13,图10~11为图2的变速操作装置于进档操作至一半时于不同视角的作动示意图,图12为图2的变速操作装置于进档操作至下两个档位的作动示意图,而图13为图12的变速操作装置于进档操作完毕后释放进档拨杆的作动示意图。但需声明的是,为了达到图式简洁的目的,在进档的作动示意图中,前一个动作的位置仅以部分的且为虚线的进档拨杆220来表示。此外,在进档操作的说明图式中,辅以各种箭头来表示该元件或该些元件的作动方向,并且,不同元件若往同一方向移动或转动,则均可以同样的方向标号来表示,举例来说,进档拨杆220可往方向R1被拨动,以一并带动牵引棘轮410往方向R1转动。

如图10~11所示,当用户欲进档时,可将进档拨杆220往方向R1拨动,以一并带动底座210与底座210上的进档棘爪250往方向R1转动。此时,进档棘爪250的进档齿部252与牵引棘轮410的齿部(未标号)因为垂直面相接触而可迫使牵引棘轮410往一旋转方向(即方向R1)枢转,进而令牵引棘轮410、定位棘轮420与拉线轮430三者一同往方向R1枢转。藉此,拉线轮430的转动会拉动变速缆线(未绘示)以使脚踏车炼条切换至不同的齿盘。

值得注意的是,如复参前述图9可知,在牵引棘轮410往方向R1枢转的过程中,止动棘爪510受到偏压元件530的偏压影响而维持于分离位置故其止动齿部512不会啮合并阻挡牵引棘轮410的转动;另一方面,如图11所示,定位棘轮420的其他齿部(未标号)与定位棘爪540的定位齿部542为斜面相接触而得以将定位棘爪540自定位位置推开至脱离位置,因此定位棘爪540也不会阻止定位棘轮420转动。并且,从图10或11进档至如图12的过程中,每当定位棘爪540的定位齿部542越过定位棘轮420的齿部但又受偏压元件550的偏压影响而回弹至定位位置时,定位齿部542会与定位棘轮420撞击,且第三受推部543会与推抵件580的上推抵柱5821撞击,这些撞击会产生声响回馈,用户可藉由该声响回馈判断进档是否成功,或是判断该次拨动所切换的档位数。

此外,还需注意的是,在定位棘爪540的定位齿部542被定位棘轮420推开至脱离位置时,定位齿部542会相对靠近推抵件580的上推抵柱5821,但由于上推抵柱5821具有朝向定位齿部542的让位缺口58211(如图6所示),可避免定位齿部542在进档的过程中碰触推抵件580。也就是说,当变速操作装置1在进档的过程中,推抵件580并不会作动。

另外,可理解的是,拉线轮430的转动角度越大,则可将脚踏车炼一次性地越过多个齿盘而达到快速切换档位的效果。例如于图10或11至图12的进档操作来看,进档拨杆220往方向R1的拨动量使得档位前进两个档位,但实际上本实施例的进档拨杆220往方向R1的单次最大拨动量最多可达到一次前进四个档位的程度,但本发明并非以此为限。例如于其他实施例中,每次拨动进档拨杆220可前进的档位数或单次最大拨动量最多可达的档位数是可经由改变棘爪与棘轮之间的比例而有所不同。

如图13所示,当切换至所需的档位时(如图12),用户可放开进档拨杆220,以让偏压元件230所累积的弹性力将底座210、进档拨杆220及进档棘爪250一并往方向R2枢转而回到初始位置。值得注意的是,在此过程中,定位棘轮420会受偏压元件440的偏压影响也有往方向R2枢转的趋势,但由于定位棘爪540的第三受推部543受到推抵件580的上推抵柱5821的止挡而使得定位棘爪540停止于定位位置,因此定位棘轮420的齿部不能推动定位棘爪540的定位齿部542,导致定位棘轮420不能不能往方向R2枢转而被停止于产生最后一下声响时的位置,进而使牵引棘轮410、定位棘轮420与拉线轮430三者维持于图12所示的位置。但对于进档棘爪250来说,其进档齿部252与牵引棘轮410的齿部改为斜面相接触,因而进档齿部252可随着进档拨杆220的释放而依序越过牵引棘轮410的齿部,直到底座210的止挡块212(如图3)抵接下夹持板310的侧缘而将底座210、进档拨杆220及进档棘爪250停止在初始位置。此时,即完成了进档的操作。

接着,将介绍变速操作装置1的退档操作时的情况,请参阅图16~19,图14~16为图2的变速操作装置于退档操作时于不同视角的作动示意图,而图17~19为图14~16的变速操作装置于退档操作完毕后释放退档拨杆时于不同视角的作动示意图。同理地,为了达到图式简洁的目的,在退档的作动示意图中,前一个动作的位置仅以部分的且为虚线的退档拨杆560来表示。此外,在退档操作的说明图式中,辅以各种箭头来表示该元件或该些元件的作动方向,但其中关于拉杆590的箭头,是指拉杆590所欲作动的趋势,并非指实际上拉杆590所作动的方向。

如图14~16所示,当用户欲退档时,可致动退档拨杆560,这里所谓的「致动退档拨杆560」,是指施力将退档拨杆560沿方向R3自释放位置线性运动至退档位置后再取消施力而让退档拨杆560从退档位置自动复位到释放位置。

详细来说,在退档拨杆560沿方向R3自释放位置线性运动至退档位置的过程中,退档拨杆560上的推抵杆5601会推抵进档棘爪250的第一受推部253以让进档棘爪250枢转而令进档齿部252脱离牵引棘轮410,藉此解除进档棘爪250对牵引棘轮410的限制;并且,退档拨杆560可经由拉杆590将推抵件580往方向R1枢转,以令推抵件580的下推抵柱5822与上推抵柱5821分别去推抵止动棘爪510的第二受推部513与定位棘爪540的第三受推部543。此时,定位棘爪540转动到脱离位置而与定位棘轮420相分离;但同时,止动棘爪510则是转动到止动位置而令止动齿部512啮合牵引棘轮410的齿部(如图16所示),以阻止牵引棘轮410及定位棘轮420与拉线轮430三者往方向R2转动。

接着,如图17~19所示,当用户释放退档拨杆560,退档拨杆560可藉由退档拉簧570的拉力自动地沿方向R4回到释放位置。过程中,推抵件580不再推抵止动棘爪510的第二受推部513故止动棘爪510可受到偏压元件530的偏压影响而脱离牵引棘轮410,使得牵引棘轮410不再受其阻挡而可与定位棘轮420与拉线轮430一起受偏压元件440的驱动往方向R2转动,且定位棘轮420的其中一个齿部会顺势越过定位棘爪540的定位齿部542,但此时定位棘爪540则会随着推抵件580的复位而紧接着往定位位置的方向转动而啮合于定位棘轮420,同时,进档棘爪250不再被退档拨杆560上的推抵杆5601推抵而可受偏压元件270的偏压影响而回到啮合牵引棘轮410的位置,以维持退档拨杆560单次的拨动与释放仅能退后一个档位。此时,即完成了退档的操作。

综前所述的变速操作装置,进档拨杆为旋转式拨杆,而退档拨杆为线性式拨杆,藉此设计有助于骑士区分进档与退档的拨杆,进而可避免因混淆误用而导致的后续问题。

34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船体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