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空调器的风道部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文档序号:1734502 发布日期:2019-12-20 浏览:8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用于空调器的风道部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是由 王波 彭杰林 钟志尧 程超 于 2019-10-30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空调器的风道部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风道部件包括:第一组件,第一组件包括风道壳组、第一出风框和第二出风框,风道壳组内设有导风圈,导风圈的后端与风道壳组相连且导风圈的后端限定出第二送风风道的进风端,导风圈上设有避让段,避让段不朝向远离第二送风风道的中心的方向凸出,避让段的外周面与下游风道腔的侧壁之间限定出避让通道,上游风道腔的气流通过避让通道向上流向第二出风框。根据本发明的用于空调器的风道部件,通过在导风圈上设置不朝向远离第二送风风道的中心的方向凸出的避让段,避让通道的过流面积大,可降低上游风道腔内的气流向上绕过第二送风风道时的风阻,有利于提高第一送风风道向上的送风量。()

用于空调器的风道部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空调器的风道部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空调器,空调器在向上送风时的风量小、风阻大,用户体验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空调器的风道部件,避让通道的过流面积大,可降低上游风道腔内的气流向上绕过第二送风风道时的风阻,有利于提高第一送风风道向上的送风量,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用于空调器的风道部件的空调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空调器的风道部件,包括:第一组件,所述第一组件包括风道壳组、第一出风框和第二出风框,所述风道壳组内限定出第一送风风道和第二送风风道,所述第一送风风道包括上游风道腔和设于所述上游风道腔上方的下游风道腔,所述第二送风风道设在所述下游风道腔内,所述第一出风框设在所述风道壳组的前方且与所述下游风道腔前后相对,所述第二出风框设在所述风道壳组的上方,所述风道部件的结构构造成所述第一送风风道的送风自下向上由所述上游风道腔流向所述下游风道腔,所述下游风道腔的送风的一部分向前流向所述第一出风框、另一部分向上流向所述第二出风框,所述第二送风风道的送风全部自后向前流向所述第一出风框;其中,所述风道壳组内设有导风圈,所述导风圈的后端与所述风道壳组相连且所述导风圈的后端限定出所述第二送风风道的进风端,所述导风圈上设有避让段,所述避让段不朝向远离所述第二送风风道的中心的方向凸出,所述避让段的外周面与所述下游风道腔的侧壁之间限定出避让通道,所述上游风道腔的气流通过所述避让通道向上流向所述第二出风框。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空调器的风道部件,通过在导风圈上设置不朝向远离第二送风风道的中心的方向凸出的避让段,在上游风道腔内的气流向上绕过第二送风风道的过程中,由于避让通道的过流面积大,因此上游风道腔内的气流在通过避让通道时的风阻小,有利于提高第一送风风道向上的送风量,从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避让段的外周面形成为平面或朝向远离所述下游风道腔的侧壁凸出的弧形面。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自下向上的方向上,所述避让通道的截面面积保持不变。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避让段为两个,两个所述避让段分别形成在所述导风圈的左右两侧。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风圈的与所述导风圈的中心轴线垂直的截面的轮廓线包括:顺次相连的第一弧线段、第一直线段、第二弧线段和第二直线段,所述第二直线段与所述第一弧线段相连,所述第一直线段和所述第二直线段分别沿上下方向延伸。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送风风道内的气流的流动方向上,所述导风圈的过流面积逐渐减小。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道部件还包括静导叶,所述静导叶上设有多个第一连接部,多个所述第一连接部在所述静导叶的周向上间隔设置,所述导风圈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部配合的第二连接部。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有第一定位件和第一螺钉孔,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件配合的第二定位件和与所述第一螺钉孔对应的第二螺钉孔。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包括:轴流风轮,所述轴流风轮的部分位于所述第二送风风道内,所述轴流风轮的其余部分向后伸出所述导风圈。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前后方向上,所述轴流风轮向后伸出所述导风圈的部分到所述导风圈的最大距离为10mm-30mm。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轴流风轮的径向方向上,所述轴流风轮到所述第二送风风道的最小距离大于等于6mm。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上述的风道部件。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通过设置上述的风道部件,上游风道腔内的气流在通过避让通道时的风阻小,有利于提高第一送风风道向上的送风量,从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风道部件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处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B处的剖视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些实施例的风道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风道部件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C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7是图5中D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风道部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

空调器1000;

风道部件100;

第一组件10;

风道壳组1;前壳体1a;后壳体1b;

第一送风风道11;上游风道腔111;下游风道腔112;第二送风风道12;

导风圈13;避让段131;避让通道1311;

第一弧线段132;第一直线段133;第二弧线段134;第二直线段135;第二连接部136;第二定位件1361;第二螺钉孔1362;

左侧通风通道14;左避让通道141;右侧通风通道15;右避让通道151;

第一出风框2;第二出风框3;

静导叶4;主体部41;风筒段42;第一连接部421;第一定位件4211;第一螺钉孔4212;

离心风轮5;轴流风轮6;

第二组件20;第三送风风道201;出口202;

驱动组件30;

第一导风组件40;第一百叶401;第二百叶40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根据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空调器1000的风道部件100。

参照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空调器1000的风道部件100,可以包括第一组件10,第一组件10包括风道壳组1、第一出风框2和第二出风框3。

如图1所示,风道壳组1内限定出第一送风风道11和第二送风风道12,第一送风风道11包括上游风道腔111和设于上游风道腔111上方的下游风道腔112,第一送风风道11的送风自下向上由上游风道腔111流向下游风道腔112,第二送风风道12设在下游风道腔112内,第二送风风道12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参照图2),第二送风风道12在前后方向送风。例如,参照图5所示,上游风道腔111内设置离心风轮5,第二送风风道12内设置有轴流风轮6,上游风道腔111向下游风道腔112的送风方向垂直于第二送风风道12的送风方向。

如图2所示,第一出风框2设在风道壳组1的前方且与下游风道腔112前后相对,第二出风框3设在风道壳组1的上方。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送风风道12与第一出风框2沿前后方向上相对的部分为下游风道腔112,第二送风风道12的除下游风道腔112以外的部分为上游风道腔111。

如图10所示,风道部件100的结构构造成下游风道腔112的送风的一部分向前流向第一出风框2、另一部分向上流向第二出风框3(如图10中单箭头所示的风道流路),第二送风风道12的送风全部自后向前流向第一出风框2(如图10中双箭头所示的风的流路)。由此,第一送风风道11内的气流可以由上游风道腔111流向下游风道腔112,下游风道腔112的气流中的一部分流向第一出风框2,另一部分流向第二出风框3,而第二送风风道12的气流只会流向第一出风框2、不会流向第二出风框3。

由此,由于本申请中只有第一送风风道11向第二出风框3提供气流,第二送风风道12不参与向第二出风框3送风,从而可以避免由于第一送风风道11和第二送风风道12的送风方向不同,发生第二送风风道12干扰第一送风风道11向第二出风框3送风的问题、以及第一送风风道11干扰第二送风风道12向第一出风框2送风的问题。

如图1所示,风道壳组1内设有导风圈13,导风圈13的后端与风道壳组1相连且导风圈13的后端限定出第二送风风道12的进风端(参照图2),导风圈13上设有避让段131,避让段131的外周面形成为平面(参照图1)或朝向远离下游风道腔112的侧壁凸出的弧形面(参照图4),从而使得避让段131不朝向远离第二送风风道12的中心的方向凸出,避让段131的外周面与下游风道腔112的侧壁之间限定出避让通道1311,上游风道腔111的气流通过避让通道1311向上流向第二出风框3。

需要说明的是,上游风道腔111内的气流需绕过第二送风风道12的外周壁流向第二出风框3,而相关技术中的导风圈13在与导风圈13的中心轴线垂直的截面形成为圆形,上游风道腔111内的气流向上绕过第二送风风道12的流动过程中的风阻大,导致第一送风风道11向上的送风量小。

而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空调器1000的风道部件100,通过在导风圈13上设置不朝向远离第二送风风道12的中心的方向凸出的避让段131,在上游风道腔111内的气流向上绕过第二送风风道12的过程中,由于避让通道1311的过流面积大,因此上游风道腔111内的气流在通过避让通道1311时的风阻小,有利于提高第一送风风道11向上的送风量、降低噪音,从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例如,如图1所示,第二送风风道12可以位于下游风道腔112内的在左右方向上的中心位置,第二送风风道12的左侧面和下游风道腔112的左壁之间可以形成左侧通风通道14,第二送风风道12的右侧面和下游风道腔112的右壁之间可以形成右侧通风通道15,上游风道腔111的气流通过左侧通风通道14和右侧通风通道15从左右两侧绕过第二送风风道12向上流向第二出风框3。由此,可以简单且有效地实现下游风道腔112在不影响第二送风风道12出风的情况下向第二出风框3送风,同时,有利于提高第一送风风道11向上的送风量。

可选地,如图1所示,避让段131为两个,两个避让段131分别形成在导风圈13的左右两侧。例如,第二送风风道12的由导风圈13构成的部分左侧面和部分右侧面上均形成有避让段131,每个避让段131的外周面分别与下游风道腔112的左右侧壁之间限定出左避让通道141和右避让通道151,左避让通道141构成左侧通风通道14的一部分,右避让通道151构成右侧通风通道15的一部分。由此,通过在导风圈13的左右两侧均设置避让段131,可进一步减小上游风道腔111内的气流在绕过第二送风风道12流向第二出风框3时的风阻,有利于提高第一送风风道11向上的送风量,天花气流效果更好,从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3所示,在自下向上的方向上,避让通道1311的截面面积保持不变。例如,如图1所示,两个段分别形成在导风圈13的左右两侧,每个避让段131的外周面形成为平面,下游风道腔112的左右侧壁的与两个避让段131相对的部分形成为与避让段131平行的平面,在自下向上的方向上,避让通道1311的截面面积保持不变。由此,可进一步减小上游风道腔111内的气流在绕过第二送风风道12流向第二出风框3时的风阻,有利于提高第一送风风道11向上的送风量,从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导风圈13的与导风圈13的中心轴线垂直的截面的轮廓线包括:顺次相连的第一弧线段132、第一直线段133、第二弧线段134和第二直线段135,第二直线段135与第一弧线段132相连,第一直线段133和第二直线段135分别沿上下方向延伸。例如,第一弧线段132和第二弧线段134的截面均形成为圆弧。由此,可在保证导风圈13的进风量的同时,减小上游风道腔111内的气流在绕过第二送风风道12流向第二出风框3时的风阻,有利于提高第一送风风道11向上的送风量,从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当然,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导风圈13的外轮廓还可形成为椭圆形或方形。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二送风风道12内的气流的流动方向上,导风圈13的过流面积逐渐减小。例如,如图2所示,导风圈13的筒壁大体形成为圆台状,两个避让段131均形成为平板状且分别位于导风圈13的左右两侧,在第二送风风道12内的气流的流动方向上,导风圈13的除去避让段131的部分朝向靠近导风圈13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延伸。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使得在第二送风风道12内的气流的流动方向上,导风圈13的过流面积逐渐减小,可以减少气流到导风圈13内筒壁的冲击,有利于降低噪音值,而同时在上述条件的基础上又在导风圈13上设置避让段131,可使得导风圈13的进口气流的频谱产生特定相位差,有利于进一步降低噪音,具体而言,当第二送风风道12内的风轮运转时,流向导风圈13的气流的进风速度和方向沿周向分布不均匀,因此经过导风圈13的不同位置进入的气流到达第二送风风道12内的轴流风轮6时存在相对时间差,对应在时间轴上产生了偏差就是特定相位差,从而有利于进一步降低第二送风风道12内的噪音。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5、图6和图7所示,风道部件100还包括静导叶4,静导叶4上设有多个第一连接部421,多个第一连接部421在静导叶4的周向上间隔设置,导风圈13上设有与第一连接部421配合的第二连接部136。

例如,如图5、图6和图7所示,风道壳组1包括前壳体1a和后壳体1b,前壳体1a和后壳体1b的朝向彼此的一侧均敞开且前壳体1a与后壳体1b拼接相连,导风圈13和后壳体1b为一体成型件,静导叶4位于风道壳组1内,静导叶4包括主体部41和风筒段42,主体部41上设有多个间隔开设置的过风孔,风筒段42的一端与主体部41的外周沿相连,风筒段42的另一段与导风圈13的出风端相连通,导风圈13和风筒段42共同限定出第二送风风道12,风筒段42的外周壁上设有多个第一连接部421,导风圈13的朝向风筒段42主体部41的一侧上设有多个与第一连接部421配合的第二连接部136。由此,有利于提高导风圈13与静导叶4之间连接的可靠性,有利于防止导风圈13与静导叶4之间漏风。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6和图7所示,第一连接部421上设有第一定位件4211和第一螺钉孔4212,第二连接部136上设有与第一定位件4211配合的第二定位件1361和与第一螺钉孔4212对应的第二螺钉孔1362。例如,如图6和图7所示,第一定位件4211形成为定位孔和定位柱中的一个,第二定位件1361形成为定位孔和定位柱中的另一个,其中,定位柱可形成为双十字筋或三十字筋结构,有利于提高第一定位件4211和第二定位件1361之间配合的可靠性。

由此,在将静导叶4安装到导风圈13时,可先使得第一定位件4211和第二定位件1361配合以实现预定位,然后通过紧固件依次穿过第一螺钉孔4212、第二螺钉孔1362以连接静导叶4和导风圈13。

进一步,风筒段42的朝向上游端的端面上设有沿风筒段42的周向上延伸的密封槽,导风圈13的下游端的端面上设有与密封槽配合的密封凸起,由此,有利于防止导风圈13与风筒段42的对接处漏风。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风道部件100包括轴流风轮6,轴流风轮6的部分位于第二送风风道12内,轴流风轮6的其余部分向后伸出导风圈13。由此,有利于增大轴流风轮6与气流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第二送风风道12的送风量。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在前后方向上,轴流风轮6向后伸出导风圈13的部分到导风圈13的最大距离L1为10mm-30mm,换言之,轴流风轮6向后伸出导风圈13的部分到导风圈13的最大距离L1可以取10mm-30mm中的任意一值,例如,L1可以取值为10mm、15mm、20mm、25mm、30mm等。

由此,一方面有利于防止L1的值不至于过小,有利于增大轴流风轮6与气流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第二送风风道12的送风量,另一方面有利于防止L1的值过大,当风道部件100安装到空调器1000时,有利于防止轴流风轮6与空调器1000内的其他部件(例如蒸发器)发生干涉,从而保证风道部件100工作的可靠性。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在轴流风轮6的径向方向上,轴流风轮6到第二送风风道12的最小距离L2大于等于6mm。例如,L2的值可以取值为6mm、6.3mm、6.5mm、6.8mm、7mm、7.5mm等。由此,有利于防止在轴流风轮6在转动的过程中与第二送风风道12(例如导风圈13或风筒段42的内壁)发生干涉,有利于保证空调器1000工作的可靠性。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8所示,风道部件100可以包括第一导风组件40,第一导风组件40设于第一出风框2内,也就是说,第一导风组件40的至少大部分设在第一出风框2的内腔内,且与下游风道腔112和第二送风风道12均相对,第一导风组件40包括第一百叶401和第二百叶402,第一百叶401沿上下方向延伸,多个第一百叶401沿左右方向间隔开设置,第二百叶402沿左右延伸,多个第二百叶402沿第一方向上下方向间隔开设置。

由此,第一送风风道11从第一出风框2送出的风可以获得第一百叶401和第二百叶402的导向,第二送风风道12从第一出风框2送出的风也可以获得第一百叶401和第二百叶402的导向,从而满足用户的不同实际需求。

此外,在一些示例中,如图10所示,风道部件100还包括第二组件20和驱动组件30,第二组件20限定出第三送风风道201,第二组件20设于第二出风框3即在至少一个状态下,第二组件20的至少大部分设在第二出风框3的内腔内,以使第三送风风道201与第二出风框313的内腔连通,驱动组件30与第二组件20相连,以驱动第二组件20相对第二出风框313运动,驱动组件30构造成至少用于驱动第二组件20运动至第三送风风道201的出口202的至少部分显露于第二出风框3外。

由此,可以根据需要,利用驱动组件30驱动第二组件20运动,以使第三送风风道201的出口202的至少部分显露于第二出风框3外,从而利用第三送风风道201的出口202向外送风,满足不同的送风要求。

例如,当驱动组件30可驱动第二组件20向上升起时,可以使第三送风风道201的出口202的至少部分显露于第二出风框313的上方,此时,可以提高空调器1000整体的出风高度;当驱动组件30驱动第二组件20向下降落时,可以使第三送风风道201的出口202的至少部分显露于第二出风框313的下方,此时,可以降低空调器1000整体的出风高度;当驱动组件30可驱动第二组件20水平运动时,可以使第三送风风道201的出口202的至少部分显露于第二出风框313的水平一侧,此时,可以改变空调器1000整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出风角度和范围。

例如,在图10所示的具体示例中,下游风道腔112位于上游风道腔111的上方,第二送风风道12112沿前后方向延伸,第一出风框2设在风道壳组1的前侧,第二出风框3设在风道壳组1的上方,驱动组件30驱动第二组件20相对第二出风框3升降运动,以使第三送风风道201的出口202的至少部分显露于第二出风框3的上方。

由此,可以根据需要利用驱动组件30驱动第二组件20的升降运动,改变空调器1000整体的出风高度,从而满足不同的出风要求,例如空调器1000在制冷模式下,可以驱动第二组件20升起,使第三送风风道201的出口202向上显露出,从而提高空调器1000整机的送风高度,进而延长冷空气的送风距离等。

如图10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1000,包括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风道部件100。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1000,通过设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风道部件100,上游风道腔111内的气流在通过避让通道1311时的风阻小,有利于提高第一送风风道11向上的送风量,从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1000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18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空调器的风道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