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餐盘组合

文档序号:1746614 发布日期:2019-11-29 浏览:24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新型餐盘组合 (A kind of novel dinner plate combination ) 是由 方临明 于 2019-09-16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餐盘组合,属于餐饮器具领域,通过在托盘上设置插碗孔,插碗的底部设置插碗槽,配合插碗孔与碗叉配合,可以将插碗与托盘进行固定,托盘的后表面设置若干支架导向块,所述支架导向块之间设有外支架和内支架,所述外支架与内支架上分别设有左碗叉与右碗叉,外支架与内支架上分别设有外支架弹簧与内支架弹簧,所述外支架弹簧与内支架弹簧对向设置,在拉动外支架拉杆与内支架拉杆的同时外支架与内支架相对于托盘左右移动,外支架与内支架的左右移动带动左碗叉与右碗叉左右移动,插碗槽的左右两侧设有碗叉孔,左碗叉与右碗叉从插碗孔中穿至插碗槽中,因此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等特点。(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kind of combinations of novel dinner plate, belong to dining utensil field, bowl hole is inserted by being arranged on pallet, the bottom for plugging in bowl, which is arranged, plugs in bowl slot, cooperate and plugs in bowl hole and bowl fork cooperation, plug in bowl can be fixed with pallet, several bracket guide pads are arranged in the rear surface of pallet, support arm and inner support are equipped between the bracket guide pad, left bowl fork is respectively equipped on the support arm and inner support to pitch with right bowl, support arm spring and inner support spring are respectively equipped on support arm and inner support, the support arm spring is arranged oppositely with inner support spring, support arm and inner support are moved left and right relative to pallet while pulling support arm pull rod with inner support pull rod, support arm and moving left and right for inner support drive left bowl fork to move left and right with right bowl fork,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for plugging in bowl slot is equipped with bowl entry, left bowl fork is with right bowl fork from plug in bowl hole It wears into plug in bowl slot, therefore the present invention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that simple structure and reasonable design.)

一种新型餐盘组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升降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新型餐盘组合。

背景技术

在现代化的大工厂和企业,尤其是高等学校、机场等场所,集体就餐显得越来越普遍,餐具的样式也越来越统一,这不仅有助于提高餐厅的卫生条件,而且还有助于提高餐厅的统一化管理。大规模的集体用餐势必会凸显剩饭的倾倒、清洗和餐盘的收集问题,目前餐厅餐盘回收都是就餐人员在餐盘回收处将每一个盛具依次进行倾倒和摆放,就餐人员依次进行倾倒和摆放效率低,为了使餐盘更加实用、方便,改进一种新型餐盘就显得非常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型餐盘组合。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新型餐盘组合,包括托盘主体与插碗,所述托盘主体上设有六个插碗槽,所述六个插碗槽呈矩形阵列状设于托盘主体上,所述插碗槽为下沉式矩形腔体且四边角由圆弧过渡,所述插碗槽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碗叉孔,所述插碗设于插碗槽中,中所述托盘主体的后表面设有若干支架导向块、外支架和内支架,所述支架导向块将内支架与外支架扣于托盘主体的后表面上,所述外支架包括外支架上连杆、外支架下连杆和外支架拉杆,所述外支架上连杆的右端与外支架拉杆的上端连接,所述外支架下连杆的右端与外支架拉杆的下端连接,所述外支架拉杆左端的上下两侧设有两个弹簧连接台,所述弹簧连接台上均设有外支架弹簧,所述外支架上连杆的左端设有第一外短连杆,所述第一外短连杆的下侧设有第一左碗叉,所述第一外短连杆的右侧设有第二外短连杆,所述第二外短连杆的下侧设有第二左碗叉,所述第二外短连杆的右侧设有第三外短连杆,所述第三外短连杆的下侧设有第三左碗叉,所述第一外短连杆、第二外短连杆和第三外短连杆均朝下设置,所述外支架下连杆的左端设有第四外短连杆,所述第四外短连杆的上侧设有第四左碗叉,所述第四外短连杆的右侧设有第五外短连杆,所述第五外短连杆的上侧设有第五左碗叉,所述第五外短连杆的右侧设有第六外短连杆,所述第六外短连杆的上侧设有第六左碗叉,所述第四外短连杆、第五外短连杆和第六外短连杆均朝上设置,所述内支架包括内支架上连杆、内支架下连杆、弹簧支杆和内支架拉杆,所述内支架上连杆的右端与内支架拉杆的上端连接,所述内支架下连杆的右端与内支架拉杆的下端连接,所述内支架上连杆的左端设有第一内短连杆,所述第一内短连杆的上侧设有第一右碗叉,所述第一内短连杆的右侧设有第二内短连杆,所述第二内短连杆的上侧设有第二右碗叉,所述第二内短连杆的右侧设有第三内短连杆,所述第三内短连杆的上侧设有第三右碗叉,所述第一内短连杆、第二内短连杆和第三内短连杆均朝上设置,所述内支架下连杆的左端设有第四内短连杆,所述第四内短连杆的下侧设有第四右碗叉,所述第四内短连杆的右侧设有第五内短连杆,所述第五内短连杆的下侧设有第五右碗叉,所述第五内短连杆的右侧设有第六内短连杆,所述第六内短连杆的下侧设有第六右碗叉,所述第四内短连杆、第五内短连杆和第六内短连杆均朝下设置,所述弹簧支杆设于内支架拉杆的左侧,所述弹簧支杆的右侧设有一组内支架弹簧,所述插碗的底部设有底座,所述底座呈正方形且四边角由圆角过渡,所述底座的水平中间位置设有环形插槽,所述托盘主体的左侧设有拉手。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通过在插碗槽上设置碗叉孔,插碗的底部设于插碗槽中,配合碗叉孔与碗叉配合,可以将插碗与托盘进行固定,托盘的后表面设有若干支架导向块,所述支架导向块之间设有外支架和内支架,所述外支架与内支架上分别设有左碗叉与右碗叉,且插碗的底座为正方形,可以变换方向及位置,外支架与内支架上分别设有外支架弹簧与内支架弹簧,所述外支架弹簧与内支架弹簧对向设置,在拉动外支架拉杆与内支架拉杆的同时外支架与内支架相对于托盘左右移动,外支架与内支架的左右移动带动左碗叉与右碗叉左右移动,插碗槽的左右两侧设有碗叉孔,左碗叉与右碗叉从碗叉孔中穿至插碗槽中,因此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种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是外支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是内支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是插碗与第四碗叉的一种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另一种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一种使用状态图。

图中:1、托盘主体;2、插碗;3、插碗槽;4、碗叉孔;5、支架导向块;6、外支架;7、内支架;8、外支架上连杆;9、外支架下连杆;10、外支架拉杆;11、弹簧连接台;12、外支架弹簧;13、第一外短连杆;14、第一左碗叉;15、第二外短连杆;16、第二左碗叉;17、第三外短连杆;18、第三左碗叉;19、第四外短连杆;20、第四左碗叉;21、第五外短连杆;22、第五左碗叉;23、第六外短连杆;24、第六左碗叉;25、内支架下连杆;26、弹簧支杆;27、内支架拉杆;28、第一内短连杆;29、第一右碗叉;30、第二内短连杆;31、第二右碗叉;32、第三内短连杆;33、第三右碗叉;34、第四内短连杆;35、第四右碗叉;36、第五内短连杆;37、第五右碗叉;38、第六内短连杆;39、第六右碗叉;40、内支架弹簧;41、底座;42、拉手;43、内支架上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一种新型餐盘组合,如图1-图8所示,包括托盘主体与插碗,所述托盘主体上设有六个插碗槽,所述六个插碗槽呈矩形阵列状设于托盘主体上,所述插碗槽为下沉式矩形腔体且四边角由圆弧过渡,所述插碗槽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碗叉孔,所述插碗设于插碗槽中,所述托盘主体的后表面设有若干支架导向块、外支架和内支架,所述支架导向块将内支架与外支架扣于托盘主体的后表面上,所述外支架包括外支架上连杆、外支架下连杆和外支架拉杆,所述外支架上连杆的右端与外支架拉杆的上端连接,所述外支架下连杆的右端与外支架拉杆的下端连接,所述外支架拉杆左端的上下两侧设有两个弹簧连接台,所述弹簧连接台上均设有外支架弹簧,所述外支架上连杆的左端设有第一外短连杆,所述第一外短连杆的下侧设有第一左碗叉,所述第一外短连杆的右侧设有第二外短连杆,所述第二外短连杆的下侧设有第二左碗叉,所述第二外短连杆的右侧设有第三外短连杆,所述第三外短连杆的下侧设有第三左碗叉,所述第一外短连杆、第二外短连杆和第三外短连杆均朝下设置,所述外支架下连杆的左端设有第四外短连杆,所述第四外短连杆的上侧设有第四左碗叉,所述第四外短连杆的右侧设有第五外短连杆,所述第五外短连杆的上侧设有第五左碗叉,所述第五外短连杆的右侧设有第六外短连杆,所述第六外短连杆的上侧设有第六左碗叉,所述第四外短连杆、第五外短连杆和第六外短连杆均朝上设置,所述内支架包括内支架上连杆、内支架下连杆、弹簧支杆和内支架拉杆,所述内支架上连杆的右端与内支架拉杆的上端连接,所述内支架下连杆的右端与内支架拉杆的下端连接,所述内支架上连杆的左端设有第一内短连杆,所述第一内短连杆的上侧设有第一右碗叉,所述第一内短连杆的右侧设有第二内短连杆,所述第二内短连杆的上侧设有第二右碗叉,所述第二内短连杆的右侧设有第三内短连杆,所述第三内短连杆的上侧设有第三右碗叉,所述第一内短连杆、第二内短连杆和第三内短连杆均朝上设置,所述内支架下连杆的左端设有第四内短连杆,所述第四内短连杆的下侧设有第四右碗叉,所述第四内短连杆的右侧设有第五内短连杆,所述第五内短连杆的下侧设有第五右碗叉,所述第五内短连杆的右侧设有第六内短连杆,所述第六内短连杆的下侧设有第六右碗叉,所述第四内短连杆、第五内短连杆和第六内短连杆均朝下设置,所述弹簧支杆设于内支架拉杆的左侧,所述弹簧支杆的右侧设有一组内支架弹簧,所述插碗的底部设有底座,所述底座呈正方形且四边角由圆角过渡,所述底座的水平中间位置设有环形插槽,所述托盘主体的左侧设有拉手。

本发明的原理:在托盘上设置插碗槽,托盘的后表面设置若干支架导向块,在支架导向块之间设有外支架和内支架,所述外支架与内支架上分别设有左碗叉与右碗叉,外支架与内支架通过导向块的导向能实现左右移动,插碗的底部设置环形插槽,就餐人员通过将插碗放入插碗槽中,插碗槽的左右两侧设有碗叉孔,左碗叉与右碗叉从碗叉孔中穿至插碗槽中,通过环形插槽与碗叉的配合,将插碗与托盘进行固定,外支架与内支架上分别设有外支架弹簧与内支架弹簧,所述外支架弹簧与内支架弹簧对向设置,在拉动外支架拉杆与内支架拉杆的同时外支架与内支架相对于托盘左右移动,外支架与内支架的左右移动带动左碗叉与右碗叉左右移动,在自然状态下左碗叉由于外支架弹簧的作用一直向右靠紧,右碗叉由于内支架弹簧的作用一直向左靠紧,在需要将插碗放入插碗槽中时,同时握紧外支架拉杆与内支架拉杆,使左碗叉与右碗叉左右移动,便可将插碗放入插碗槽中,在用餐后需要将残余饭菜倾倒时,只需将托盘整体翻转即可实现多个插碗同时倾倒的动作,需要插碗从插碗槽中取出时,同时握紧外支架拉杆与内支架拉杆,便可取出插碗,因此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等特点。

最后,应当指出,以上实施例仅是本发明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应认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9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的衣帽架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