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月季种植栽培方法

文档序号:175039 发布日期:2021-11-02 浏览:19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月季种植栽培方法 (Chinese rose planting and cultivating method ) 是由 廖辉 姚志明 彭跃斌 王维 张剑 李张 秦旭林 唐桂丽 廖靖 柯永芳 于 2021-08-03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涉及一种月季种植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定通透性良好、保水保肥、酸性土壤的种植地;并且种植地每天太阳直射4-6小时;在种植地施基肥,将13-16株月季幼苗/平方米栽培至种植地上,在月季幼苗的外周搭配种植乔灌木植物,且太阳能直射到月季幼苗;在梅雨季节或多雨天气来临之前,使用波尔多液、多菌灵或代森锰锌对月季进行喷洒,对月季进行病虫预防;月季生长期使用复合肥进行追肥,同时对月季喷洒水溶性肥料,并控制月季种植区域的湿度;将月季第一期和第二期的花蕾进行摘除,同时将花蕾下的第一叶片进行剪除;对月季成熟期的残花进行剪除。相对现有技术,本发明能使月季开花更多,更加美观,提升病虫害防治效果。(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Chinese rose planting and cultivating method,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selecting a planting field with good permeability, water and fertilizer retention and acid soil; and the planting field is directly irradiated by the sun for 4-6 hours every day; applying base fertilizer on a planting field, planting 13-16 Chinese rose seedlings per square meter on the planting field, planting arbor and shrub plants on the periphery of the Chinese rose seedlings in a matching way, and directly irradiating solar energy to the Chinese rose seedlings; spraying Bordeaux mixture, carbendazim or mancozeb on the Chinese rose before plum rain season or rainy weather comes, and preventing diseases and pests of the Chinese rose; performing topdressing by using a compound fertilizer in the growth period of the Chinese rose, spraying a water-soluble fertilizer on the Chinese rose, and controlling the humidity of a Chinese rose planting area; picking off the buds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phases of the Chinese rose, and simultaneously cutting off the first leaves under the buds; and (4) cutting residual flowers in the mature period of the Chinese rose.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art, the invention can make the Chinese rose flower more and more beautiful, and improve the control effect of plant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一种月季种植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月季栽培技术领域,具体而言,特别涉及一种月季种植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月季被称为花中皇后,是常绿、半常绿低矮灌木,四季开花,一般为红色,或粉色、偶有白色和黄色,可作为观赏植物,也可作为药用植物,亦称月季。有三个自然变种,现代月季花型多样,有单瓣和重瓣,还有高心卷边等优美花型;其色彩艳丽、丰富,不仅有红、粉、黄、白等单色,还有混色、银边等品种;多数品种有芳香;月季的品种繁多,世界上已有近万种,中国也有千种以上。

现有技术中的月季栽培方法很多,但是月季的种植范围也很广,造成月季在部分地区种植成效并不高,进而影响了月季的观赏性及效益,所以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能使月季开花更多,更加美观,提升病虫害防治效果的月季种植栽培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月季种植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选种植地,选定通透性良好、保水保肥、酸性土壤的种植地;并且种植地每天太阳直射4-6小时;

S2.幼苗栽培,在种植地施基肥,将13-16株月季幼苗/平方米栽培至种植地上,在月季幼苗的外周搭配种植乔灌木植物,且太阳能直射到月季幼苗;

S3.病虫防治,在梅雨季节或多雨天气来临之前,使用波尔多液、多菌灵或代森锰锌对月季进行喷洒,对月季进行病虫预防;

S4.肥水管理,月季生长期使用复合肥进行追肥,同时对月季喷洒水溶性肥料,并控制月季种植区域的湿度;

S5.修剪管理,将月季第一期和第二期的花蕾进行摘除,同时将花蕾下的第一叶片进行剪除;对月季成熟期的残花进行剪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月季幼苗的外周搭配种植乔灌木植物,使得月季在开花后,更加美观,具有更强的观赏价值;对月季进行病虫害预防,提升病虫害防治效果;同时对月季进行定期的修剪,使得月季保持良好的株形和观赏效果;同时还能使月季的种植区域保持通风,降低病虫害。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S1中,土壤的PH值为5.6-6.2;土壤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物质:堆肥土5份、煤渣3份和金针菇菌渣2份。

进一步,所述S2中,基肥包括60%的腐熟花生麸和40%的长效复合肥,在向种植地施基肥时,同时向种植地施加复合微生物菌;在月季生长过程中,每7至14天对月季喷洒一次复合微生物菌。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向种植地施加复合微生物菌和喷洒复合微生物菌,能改良土壤、生根壮苗、月季花朵大,花期变长;能减少病虫害,促进月季生长,减少了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进一步,所述S2中,当月季幼苗栽培至栽培盆时,所述栽培盆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孔,所述栽培盆的直径与所述月季幼苗的覆盖面积一致;并每两年对月季进行修根和换土。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栽培盆的直径与月季幼苗的覆盖面积大体一致时,有利于月季幼苗的根系生长,保障月季幼苗根部呼吸。

进一步,所述S2中还包括以下步骤:月季幼苗在栽培盆种植设定时间后,对月季进行换盆,月季拔出后,立刻移栽至新的栽培盆内进行种植,新的栽培盆比原栽培盆的直径大两倍以上;月季进行换盆后,向新的栽培盆内距边缘2-3厘米处加培养土,新的栽培盆的排水孔处铺垫碎石;月季换盆后1-2周内放置半阴处或进行遮阴。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栽培盆的盆底垫碎石,增加通风、隔热和保湿作用。

进一步,所述S3中,还包括以下步骤:对于月季栽培过程中出现黑斑病,对月季喷洒苯醚甲环唑或百菌清;对于月季栽培过程中出现叶斑病或褐斑病,对月季喷洒百菌清或甲基托布津,10-15天喷洒一次,连用2-3次;对于月季栽培过程中出现白粉病,轮流对月季喷洒多菌灵、丙环唑、三唑酮或苯醚甲环唑;对于月季栽培过程中出现蚜虫,对月季喷洒蚜虫清或吡虫啉;对于月季栽培过程中出现红蜘蛛,对月季喷洒阿维菌素或炔螨特;对于月季栽培过程中出现青虫,对月季喷洒氯氰菊脂。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对月季栽培过程中出现黑斑病、白粉病、蚜虫和红蜘蛛,使用对应的杀菌剂和杀虫剂,提升病虫害防治效果。

进一步,所述S3中,在上午的8点至10点或下午4点至7点晴天无风时,对月季喷洒杀菌剂或杀虫剂。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喷洒杀菌剂和杀虫剂,能保障病虫害防治效果。

进一步,所述S5中,如果月季幼苗为嫁接苗,则在月季生长过程中剔除砧木上的萌蘖;在夏季和秋季花后剪除残花,并将残花以下2到3个节以下的枝节进行剪除。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月季进行修剪,能提升月季的观赏效果,还能降低月季的病虫害。

进一步,所述S5中,利用园艺剪对月季的过长枝、交叉枝、重叠枝、徒长枝和封顶条进行剪除。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园艺剪对月季进行修剪,使得剪切面更加光滑,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促进月季的生长。

进一步,所述S5中,在月季叶片多时,将月季根部上枯萎、纤细和变黄的枝条剪除,并剪掉月季上端部的枝条,将月季修剪成扇形;在月季叶片少时,在月季修剪的前1周施加液体肥;在月季修剪时,剪除月季的花朵、花蕾和有伤的枝条,并向月季喷洒活力剂。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月季的修剪,使得月季枝叶茂盛,开花更多,开花时间更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月季种植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选种植地,选定通透性良好、保水保肥、酸性土壤的种植地;并且种植地每天太阳直射4-6小时;

S2.幼苗栽培,在种植地施基肥,将13-16株月季幼苗/平方米栽培至种植地上,在月季幼苗的外周搭配种植乔灌木植物,且太阳能直射到月季幼苗;

S3.病虫防治,在梅雨季节或多雨天气来临之前,使用波尔多液、多菌灵或代森锰锌对月季进行喷洒,对月季进行病虫预防;

S4.肥水管理,月季生长期使用复合肥进行追肥,同时对月季喷洒水溶性肥料,并控制月季种植区域的湿度;

S5.修剪管理,将月季第一期和第二期的花蕾进行摘除,同时将花蕾下的第一叶片进行剪除;对月季成熟期的残花进行剪除。

本实施例通过在月季幼苗的外周搭配种植乔灌木植物,使得月季在开花后,更加美观,具有更强的观赏价值;同时每天利用太阳能直射到月季幼苗4-6小时,保障月季生长所需要的光照;

通过使用广谱杀菌剂和杀虫剂对月季喷洒,对月季进行病虫害预防,提升病虫害防治效果;同时对月季的种植区域及时清除杂草,修剪枝叶,保持通风,降低月季的病虫害;

同时对月季进行定期的修剪,使得月季保持良好的株形和观赏效果;同时还能使月季的种植区域保持通风,降低病虫害。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S1中,土壤的PH值为5.6-6.2;土壤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物质:堆肥土5份、煤渣3份和金针菇菌渣2份。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S2中,基肥包括60%的腐熟花生麸和40%的长效复合肥,在向种植地施基肥时,同时向种植地施加复合微生物菌;在月季生长过程中,每7至14天对月季喷洒一次复合微生物菌。

通过向种植地施加复合微生物菌,能改良土壤、生根壮苗、月季花朵大,花期变长;还定期对月季喷洒复合微生物菌,能减少病虫害,促进月季生长,减少了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月季生长期使用复合肥进行追肥,其中,月季修剪后要马上追肥,以促进植株发新芽,开花;月季除草和松土后,在月季的周边施放缓释型固态肥料,在月季的周边覆盖草类等有机物防止土壤干燥,有利植株吸收肥料;

高温天气时,利用遮阴物或其它植物搭配对月季进行遮阴;在栽培盆的盆底垫碎石,增加通风、隔热和保湿作用;通过地面和空中洒水进行降温,采用滴灌式、大水式或浸盆式方法进行浇水,保持土壤不干透;月季浇水时,要求土壤不干不浇和浇水要浇透;盆栽的月季在浇水时,水从盆底流出为佳;月季种植区域的空气湿度控制在70%-80%。

上述实施例中,还包括以下步骤:对于月季栽培过程中出现黑斑病,对月季喷洒苯醚甲环唑或百菌清;对于月季栽培过程中出现叶斑病或褐斑病,对月季喷洒百菌清或甲基托布津,10-15天喷洒一次,连用2-3次;对于月季栽培过程中出现白粉病,轮流对月季喷洒多菌灵、丙环唑、三唑酮或苯醚甲环唑;对于月季栽培过程中出现蚜虫,对月季喷洒蚜虫清或吡虫啉;对于月季栽培过程中出现红蜘蛛,对月季喷洒阿维菌素或炔螨特;对于月季栽培过程中出现青虫,对月季喷洒氯氰菊脂。

对月季栽培过程中出现黑斑病、白粉病、青虫、蚜虫和红蜘蛛,使用对应的杀菌剂和杀虫剂,提升病虫害防治效果;其中,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多菌灵等只用于月季发病前保护,无治疗作用。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S3中,在上午的8点至10点或下午4点至7点晴天无风时,对月季喷洒杀菌剂或杀虫剂。

在上午的8点至10点或下午4点至7点晴天无风时,喷洒杀菌剂和杀虫剂,能保障病虫害防治效果。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S5中,如果月季幼苗为嫁接苗,则在月季生长过程中剔除砧木上的萌蘖;在夏季和秋季花后剪除残花,并将残花以下2到3个节以下的枝节进行剪除。

通过对月季进行修剪,能提升月季的观赏效果,还能降低月季的病虫害。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S5中,利用园艺剪对月季的过长枝、交叉枝、重叠枝、徒长枝和封顶条进行剪除。

利用园艺剪对月季进行修剪,使得剪切面更加光滑,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促进月季的生长。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S5中,在月季叶片多时,将月季根部上枯萎、纤细和变黄的枝条剪除,并剪掉月季上端部的枝条,将月季修剪成扇形;在月季叶片少时,在月季修剪的前1周施加液体肥,以促进月季恢复长势;在月季修剪时,剪除月季的花朵、花蕾和有伤的枝条,并向月季喷洒活力剂,喷洒活力剂能使月季的枝叶茂盛。

实施例2:

一种月季种植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种植地施基肥,将月季幼苗栽培至种植地上,在月季幼苗的外周搭配种植乔灌木植物,且太阳能直射到月季幼苗;

当月季幼苗栽培至栽培盆时,所述栽培盆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孔,所述栽培盆的直径与所述月季幼苗的覆盖面积一致;并每两年对月季进行修根和换土。

栽培盆的直径与月季幼苗的覆盖面积大体一致时,有利于月季幼苗的根系生长,保障月季幼苗根部呼吸。

月季幼苗在栽培盆种植设定时间后,对月季进行换盆,月季拔出后,立刻移栽至新的栽培盆内进行种植,新的栽培盆比原栽培盆的直径大两倍以上;月季进行换盆后,向新的栽培盆内距边缘2-3厘米处加培养土,新的栽培盆的排水孔处铺垫碎石;月季换盆后1-2周内放置半阴处或进行遮阴。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7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保持檀香旺盛生长促进树干增粗的栽培方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