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轴折反式摄像头和电子装置

文档序号:1754663 发布日期:2019-11-29 浏览:32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离轴折反式摄像头和电子装置 (Off-axis refraction-reflection type camera and electronic device ) 是由 杨鑫 于 2019-09-27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离轴折反式摄像头和电子装置。离轴折反式摄像头包括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镜头模组和成像探测器。入射光线沿第一光路入射至第一反射镜并被第一反射镜反射,被第一反射镜反射后的入射光线沿第二光路入射至第二反射镜并被第二反射镜反射,被第二反射镜反射后的入射光线沿第三光路入射至镜头模组。镜头模组用于将沿第三光路入射的入射光线汇聚至成像探测器。成像探测器用于将汇聚的光线转换为电信号以成像。其中,第一光路、第二光路和第三光路不重合。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离轴折反式摄像头和电子装置通过第一反射镜和第二反射镜反射入射光线,实现了对光路的折叠,离轴折反式摄像头的总长变小,有利于实现电子装置轻薄化。(This application discloses a kind of off-axis refraction-reflection type camera and electronic devices.Off-axis refraction-reflection type camera includes the first reflecting mirror, the second reflecting mirror, lens module and imaging detector.Incident ray is incident to the first reflecting mirror along the first optical path and is reflected by the first reflecting mirror, the second reflecting mirror being incident to along the second optical path and reflected by the second reflecting mirror by the incident ray after the reflection of the first reflecting mirror, lens module is incident to along third optical path by the incident ray after the reflection of the second reflecting mirror.Lens module is for will converge to imaging detector along the incident ray of third optical path incidence.Imaging detector is used to the light of convergence being converted to electric signal to be imaged.Wherein, the first optical path, the second optical path and third optical path are not overlapped.The off-axis refraction-reflection type camera and electronic device of the application embodiment reflect incident ray by the first reflecting mirror and the second reflecting mirror, realize the folding to optical path, the overall length of off-axis refraction-reflection type camera becomes smaller, and it is lightening to be advantageously implemented electronic device.)

离轴折反式摄像头和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学成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离轴折反式摄像头和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手机摄像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并且在摄像质量的基础上追求手机轻薄化便于携带。由于镜头的总长度与镜头焦距成正比,因此,当镜头焦距增大时,必然会使得镜头总长度增加,而镜头总长度增加会使得整个手机的机身变厚,不利于手机轻薄化。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离轴折反式摄像头和电子装置。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离轴折反式摄像头,所述离轴折反式摄像头包括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镜头模组和成像探测器,入射光线沿第一光路入射至所述第一反射镜并被所述第一反射镜反射,被所述第一反射镜反射后的入射光线沿第二光路入射至所述第二反射镜并被所述第二反射镜反射,被所述第二反射镜反射后的入射光线沿第三光路入射至所述镜头模组,所述镜头模组用于将沿所述第三光路入射的入射光线汇聚至所述成像探测器,所述成像探测器用于将汇聚的光线转换为电信号以成像;其中,所述第一光路、所述第二光路和所述第三光路不重合。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光路、所述第二光路和所述第三光路组合形成Z型光路。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反射镜位于所述第一反射镜的物侧。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反射镜包括相背的第一物侧面和第一像侧面,所述第二反射镜包括相背的第二物侧面和第二像侧面,所述第一物侧面与所述第二像侧面相对,所述第一物侧面用于反射入射光线,所述第二像侧面用于反射被所述第一物侧面反射后的入射光线。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物侧面为抛物面、球面、椭球面或双曲面中的任意一种;和/或所述第二像侧面为抛物面、球面、椭球面或双曲面中的任意一种。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物侧面为凹面,所述第二像侧面为凸面。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反射镜和所述第二反射镜用于改变所述离轴折反式摄像头的焦距。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离轴折反式摄像头满足条件式:K=f1/f2,D=|f1-f2|,其中,K为所述离轴折反式摄像头的焦距改变倍数,f1为所述第一反射镜的焦距,f2为所述第二反射镜的焦距,D为第一反射镜原型与第二反射镜原型的两个相对抛物面的中心之间的直线距离,其中,所述第一反射镜原型为所述第一反射镜切割之前具有完整的抛物面的反射镜,所述第二反射镜原型为所述第二反射镜切割之前具有完整的抛物面的反射镜。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镜头模组从物侧至像侧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

本申请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包括壳体和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离轴折反式摄像头,所述离轴折反式摄像头与所述壳体结合。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离轴折反式摄像头和电子装置通过第一反射镜和第二反射镜反射入射光线,实现了对光路的折叠,离轴折反式摄像头的总长变小,有利于实现电子装置轻薄化。此外,第一光路、第二光路和第三光路不重合,使得离轴折反式摄像头避免产生中心遮拦现象,导致成像不清晰的问题,提高了成像质量。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可以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一个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另一个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离轴折反式摄像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离轴折反式摄像头的平面光路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离轴折反式摄像头的立体光路示意图;

图6是共轴式摄像头的平面光路示意图;

图7是图4所示的离轴折反式摄像头中第一反射镜与第二反射镜在未切割时的平面光路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镜头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自始至终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限制。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1000包括壳体200和离轴折反式摄像头100。电子装置1000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游戏机、智能手表、智能手环、头显设备、无人机、数字相机(Digital Still Camera,DSC)、数字摄录像机(DigitalVideo Camcorder,DVC)、行车记录器等监视设备以及其它具备照相机或摄录像机等电子设备。本申请实施方式以电子装置1000是手机为例进行说明,可以理解,电子装置1000的具体形式不限于手机。

壳体200可以作为电子装置1000的功能元件的安装载体。壳体200可以为功能元件提供防尘、防摔、防水等保护,功能元件可以是显示屏202、处理芯片208、受话器等。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壳体200包括主体204及可动支架206,可动支架206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可以相对于主体204运动,例如可动支架206可以相对于主体204滑动,以滑入主体204(如图1所示)或从主体204滑出(如图2所示)。部分功能元件(例如显示屏202)可以安装在主体204上,另一部分功能元件(例如离轴折反式摄像头100、受话器)可以安装在可动支架206上,可动支架206运动可带动该另一部分功能元件缩回主体204内或从主体204中伸出。当然,图1和图2所示仅是对壳体200的一种具体形式举例,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壳体200的限制。

离轴折反式摄像头100安装在壳体200上。具体地,离轴折反式摄像头100安装在可动支架206上。用户在需要使用离轴折反式摄像头100时,可以触发可动支架206从主体204中滑出以带动离轴折反式摄像头100从主体204中伸出;在不需要使用离轴折反式摄像头100时,可以触发可动支架206滑入主体204以带动离轴折反式摄像头100缩回主体204中。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壳体200上可以开设有通光孔,离轴折反式摄像头100不可移动地设置在壳体200内并与通光孔对应,以采集图像信息;或者,显示屏202可以开设有通光孔,离轴折反式摄像头100设置在显示屏202的下方并与通光孔对应,以采集图像信息。

请参阅图3,离轴折反式摄像头100包括第一反射镜10、第二反射镜20、镜头模组30和成像探测器40。

请结合图4,入射光线沿第一光路111入射至第一反射镜10并被第一反射镜10反射,被第一反射镜10反射后的入射光线沿第二光路112入射至第二反射镜20并被第二反射镜20反射,被第二反射镜20反射后的入射光线沿第三光路113入射至镜头模组30。镜头模组30用于将沿第三光路113入射的入射光线汇聚至成像探测器40。成像探测器40用于将汇聚的光线转换为电信号以成像。其中,请结合图5,以图中任意点作为原点O,以平行于镜头模组30的光轴的方向为X轴,以垂直X轴的两个轴为Y及Z轴建立坐标系,第一反射镜10在YZ平面内的投影与第二反射镜20在YZ平面内的投影有错位,镜头模组30和成像探测器40在YZ平面内的投影与第一反射镜10在YZ平面内的投影也有错位。第一光路111、第二光路112和第三光路113不重合。第一光路111、第二光路112和第三光路113可组合形成Z型光路。也即是,后文提及的中心对称轴4、中心对称轴5、及中心对称轴6在XY平面内的投影后相交形成Z字形。

第一反射镜10和第二反射镜20构成离轴折反式摄像头100的反射部分,其中,第一反射镜10的直径可大于第二反射镜20的直径,使外界的入射光线能够被第一反射镜10更全面地反射。镜头模组30和成像探测器40构成离轴折反式摄像头100的折射部分。离轴折反式摄像头100通过反射部分实现对光路的折叠,并可以放大或缩小离轴折反式摄像头100的焦距,从而实现离轴折反式摄像头100总长度变短,相对未设置有第一反射镜与第二反射镜时的离轴折反式摄像头,设置有第一反射镜10与第二反射镜20时的离轴折反式摄像头100的焦距呈倍数放大或缩小,使得离轴折反式摄像头100小型化,安装方便,并且可以满足更多的拍摄场景需求。

请参阅图4和图5,入射光线依次入射至第一反射镜10、第二反射镜20和镜头模组30并分别形成第一光路111、第二光路112和第三光路113。具体地,入射光线入射至第一反射镜10构成第一光路111,从第一反射镜10反射的光线入射至第二反射镜20形成第二光路112,从第二反射镜20反射的光线入射至镜头模组30形成第三光路113。三条光路不重合且构成Z型布局,使得离轴折反式摄像头100能有效避免共轴方式(如图6所示)造成的光线的中心遮拦现象。具体地,请参阅图6,中心遮拦现象即为入射光线在入射至第一反射镜10时,入射光线的中间部分光线被第二反射镜20遮挡,此时只有入射光线的两侧部分光线会到达第一反射镜10,而入射到第一反射镜10的光线中心部分缺失,即为中心遮拦现象。其中,共轴是指入射光线入射至第一反射镜10形成的第一光路的中心对称轴1、入射光线经第一反射镜10反射至第二反射镜20形成的第二光路的中心对称轴2和经第二反射镜20反射后射入镜头模组30形成的第三光路的中心对称轴3,三个中心对称轴是重合的,即中心对称轴1、中心对称轴2和中心对称轴3是重合的。而本申请实施方式通过将第一反射镜10、第二反射镜20设置为离轴的方式(如图4和图5所示),请参阅图4,离轴是指入射光线入射至第一反射镜10形成的第一光路111的中心对称轴4、入射光线经第一反射镜10反射至第二反射镜20形成的第二光路112的中心对称轴5和经第二反射镜20反射后射入镜头模组30形成的第三光路113的中心对称轴6,三个中心对称轴是不重合的,即中心对称轴4、中心对称轴5和中心对称轴6是不重合的。第一光路111、第二光路112和第三光路113不重合,第一反射镜10和第二反射镜20不在同一个平面上(如前文所述的错位设置),可以有效避免共轴方式造成的光线的中心遮拦现象,离轴折反式摄像头100的成像质量好。

第一反射镜10和第二反射镜20用于放大或缩小离轴折反式摄像头100的焦距(相对未设置有第一反射镜与第二反射镜时的摄像头,全文都适用)。具体地,离轴折反式摄像头100满足条件式:K=f1/f2,D=|f1-f2|。其中,K为镜头模组30的焦距改变倍数,f1为第一反射镜10的焦距,f2为第二反射镜20的焦距,D为第一反射镜原型10a与第二反射镜原型20a的两个相对抛物面的中心之间的直线距离(如图7所示),具体地,请参阅图4和图7,图7表示的是图4所示的离轴折反式摄像头100中第一反射镜10切割前的第一反射镜原型10a和第二反射镜20切割前的第二反射镜原型20a,第一反射镜原型10a与第二反射镜原型20a为具有两个完整的抛物面的反射镜,即图4中的第一反射镜10为由图7中的第一反射镜原型10a切割出来的具有部分离轴抛物面的反射镜,图4中的第二反射镜20为由图7中的第二反射镜原型20a切割出来的具有部分离轴抛物面的反射镜,D即为具有完整的两个抛物面的反射镜的相对抛物面(抛物面20b与抛物面10b)的中心(图7中的O1和O2)投影到XZ平面上的直线距离。第一反射镜10的焦距f1与第一反射镜10的曲率半径R1有关,f1与R1成正比,即:当R1越大时,f1越大;当R1越小时,f1越小。例如,f1=0.5*R1,若R1=1mm,则f1=0.5mm;若R1=2mm,则f1=1mm;若R1=0.1mm,则f1=0.05mm。相应地,第二反射镜20的焦距f2与第二反射镜20的曲率半径R2有关,f2与R2成正比,即:当R2越大时,f2越大;当R2越小时,f2越小。例如,f2=0.8*R2,若R2=1mm,则f2=0.8mm;若R2=2mm,则f2=1.6mm;若R2=0.2mm,则f2=0.16mm。由于镜头模组30的焦距改变倍数K=f1/f2,且第一反射镜原型10a与第二反射镜原型20a的两个相对抛物面中心之间的直线距离D=|f1-f2|,其中f1可以为0.1、0.12、0.3等数值,f2可以为0.1、0.22、0.3等数值。则当f1=1mm,f2=0.8mm时,K=f1/f2=1.25,D=|f1-f2|=0.2mm,即当满足K=1.25mm,D=0.2mm时,离轴折反式摄像头100的焦距放大了1.25倍;当f1=0.4mm,f2=0.8mm时,K=f1/f2=0.5,D=|f1-f2|=0.4mm,即当满足K=0.5,D=0.4mm时,离轴折反式摄像头100的焦距缩小了0.5倍。综上,通过调节第一反射镜10、第二反射镜20的焦距和上述直线距离能有效放大或缩小离轴折反式摄像头100的焦距。

请参阅图4和图5,第一反射镜10包括相背的第一物侧面11和第一像侧面12,第一物侧面11为凹面。第一物侧面11用于反射从外界入射至第一反射镜10的入射光线。第一物侧面11可为抛物面、球面、椭球面或双曲面中的任意一种。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第一物侧面11为抛物面、球面、椭球面或双曲面时,可有效优化离轴折反式摄像头100的成像像差,提高成像质量。进一步地,当第一物侧面11为抛物面时,由于抛物面为二次曲面,可以进一步优化离轴折反式摄像头100的成像像差,校正离轴折反式摄像头100的本身像差,极大地提高成像质量。

第二反射镜20包括相背的第二物侧面21和第二像侧面22,第二像侧面22为凸面。第二像侧面22用于反射被第一物侧面11反射至第二像侧面22的入射光线。第二像侧面22为抛物面、球面、椭球面或双曲面中的任意一种。第一物侧面11与第二像侧面22相对。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第二像侧面22为抛物面、球面、椭球面或双曲面时,可有效优化离轴折反式摄像头100的成像像差,提高成像质量。进一步地,当第二像侧面22为抛物面时,由于抛物面为二次曲面,可以进一步优化离轴折反式摄像头100的成像像差,校正离轴折反式摄像头100的本身像差,极大地提高成像质量。第一物侧面11与第二像侧面22相对设置,有利于入射光线在第一物侧面11与第二像侧面22之间形成反射光路,折叠入射光线,实现离轴折反式摄像头100的小型化。

第一反射镜10和第二反射镜20可采用碳化硅或适用于空间的高比刚度、接近零膨胀的、热畸变小的替代材料,如超低膨胀(ULE)玻璃腔体、ZERODO材料,有利于离轴折反式摄像头100的轻量化设计。

第二反射镜20位于第一反射镜10的物侧,使得入射光线依次入射至第一反射镜10、第二反射镜20和镜头模组30,可有效减小离轴折反式摄像头100的总长度。

请参阅图8,镜头模组30用于将入射光线汇聚在成像探测器40上成像。镜头模组30从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第一透镜31、第二透镜32、第三透镜33和第四透镜34。当镜头模组30用于成像时,从第二反射镜20反射的入射光线从物侧方向进入镜头模组30,并依次穿过第一透镜31、第二透镜32、第三透镜33和第四透镜34,最终汇聚到成像探测器40上成像。

镜头模组30的焦距可以是固定的,镜头模组30也可以是变焦的。当镜头模组30进行变焦时,成像探测器40固定不动,第一透镜31、第二透镜32、第三透镜33和第四透镜34中的至少一个移动,以使得第一透镜31、第二透镜32、第三透镜33和第四透镜34任意两者之间的相对位置中的至少一个变化进行变焦,加之第一反射镜10和第二反射镜20使得离轴折反式摄像头100呈倍数变焦。例如,假设镜头模组30的初始焦距f为1mm,若不设置第一反射镜和第二反射镜,则摄像头的初始焦距就为1mm,由于本申请设置了第一反射镜10和第二反射镜20,第一反射镜10和第二反射镜20放大离轴折反式摄像头100的焦距,且放大倍数为1.5,此时离轴折反式摄像头100的初始焦距为1.5mm。当第一透镜31、第二透镜32、第三透镜33和第四透镜34中的至少一个移动使得镜头模组30的焦距f变为2mm,若不设置第一反射镜和第二反射镜,则摄像头的初始焦距就为2mm,由于本申请设置了第一反射镜10和第二反射镜20,第一反射镜10和第二反射镜20放大离轴折反式摄像头100的焦距,且放大倍数仍为1.5,则此时离轴折反式摄像头100的焦距变为3mm。本申请实施方式中,镜头模组30的焦距只需要微调,就能实现离轴折反式摄像头100的焦距放大作用明显,达到离轴折反式摄像头100的焦距长、总长短的效果,有利于离轴折反式摄像头100的小型化。

当镜头模组30进行变焦时,第一透镜31、第二透镜32、第三透镜33和第四透镜34中的至少一个移动,此处的至少一个透镜组移动的情况包括:①第一透镜31移动,第二透镜32、第三透镜33和第四透镜34不移动。②第二透镜32移动,第一透镜31、第三透镜33和第四透镜34不移动。③第三透镜33移动,第一透镜31、第二透镜32和第四透镜34不移动。④第一透镜31和第二透镜32均移动,第三透镜33和第四透镜34不移动。⑤第二透镜32和第三透镜33均移动,第一透镜31和第四透镜34不移动。⑥第一透镜31和第三透镜33均移动,第二透镜32和第四透镜34不移动。⑦第一透镜31、第二透镜32和第三透镜33均移动,第四透镜34不移动。⑧第一透镜31、第二透镜32和第四透镜34均移动,第三透镜33不移动。⑨第一透镜31、第三透镜33和第四透镜34均移动,第二透镜32不移动。⑩第二透镜32、第三透镜33和第四透镜34均移动,第一透镜31不移动。第一透镜31、第二透镜32、第三透镜33和第四透镜34均移动。第一透镜31、第二透镜32、第三透镜33和第四透镜34之间的相对位置变化,此处透镜的相对位置变化包括透镜的距离、位移和方向等变化。

本申请实施方式通过对镜头模组30进行变焦可以将镜头模组30在短焦状态和长焦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在一个实施例中,当镜头模组30进行短焦状态和长焦状态的切换时,第一透镜31固定不动,第二透镜32、第三透镜33和第四透镜34移动,以使得第二透镜32、第三透镜33和第四透镜34相对于第一透镜31的位置变化。其中,第二透镜32、第三透镜33和第四透镜34的移动距离可以不同,例如第二透镜32移动距离为3.89mm,第三透镜33移动距离为3.69mm,第四透镜34移动距离为3.49mm,此时,第二透镜32的移动距离大于第三透镜33的移动距离,且第三透镜33的移动距离大于第四透镜34的移动距离。此时的第二透镜32、第三透镜33和第四透镜34可以同时移动或不同时移动。具体地,当第二透镜32、第三透镜33和第四透镜34同时移动时,第二透镜32、第三透镜33和第四透镜34的移动速度可以不同,可以是第二透镜32的移动速度比第三透镜33和第四透镜34的移动速度更快,以使第二透镜32、第三透镜33和第四透镜34同时移动且移动速度不同时,使得第二透镜32、第三透镜33和第四透镜34的移动距离不相等的情况下移动时间一致,便于控制。当第二透镜32、第三透镜33和第四透镜34不同时移动时,第二透镜32、第三透镜33和第四透镜34移动的先后顺序不同,可以先移动第二透镜32,再移动第三透镜组33,最后移动第四透镜34,以使得第二透镜32、第三透镜33和第四透镜34的移动距离不相等的情况下移动速度相同,也便于控制。

更具体地,当镜头模组30由短焦状态切换为长焦状态时,第二透镜32、第三透镜33和第四透镜34沿着光轴方向由像侧至物侧移动;当变焦镜头100由长焦状态切换为短焦状态时,第二透镜32、第三透镜33和第四透镜34沿着光轴方向由物侧至像侧移动。

第一透镜31、第二透镜32、第三透镜33和第四透镜34的材质可以为塑料或玻璃。其中,玻璃的折射率比塑料的大,由于材质的折射率越高,使入射光发生折射的能力越强。因此,折射率越高,透镜可以设置得越薄。因此,当第一透镜31、第二透镜32、第三透镜33和第四透镜34的材质为玻璃时,透镜更薄,有利于离轴折反式摄像头100的小型化。此外,透镜由玻璃材质制成,还能有效解决环境温度变化时透镜产生温漂现象的问题。而当第一透镜31、第二透镜32、第三透镜33和第四透镜34的材质为塑料时,成本较低、便于量产。

第一透镜31的物侧面为凸面,第一透镜31的像侧面为凸面;第二透镜32的物侧面为凹面,第二透镜32的像侧面为凹面;第三透镜33的物侧面为凹面,第三透镜33的像侧面为凸面;第四透镜34的物侧面为凸面,第四透镜34的像侧面为凹面。此时,第一透镜31具有正屈折力,第二透镜32具有负屈折力。

当第一透镜31、第二透镜32、第三透镜33和第四透镜34的面型和屈折力满足上述条件时,离轴折反式摄像头100结构紧凑、各透镜外形尺寸便于加工,且焦距可变范围大、成像质量好,适宜大规模量产。

另外,镜头模组30的第一透镜31、第二透镜32、第三透镜33和第四透镜34还可以替换为第一透镜组、第二透镜组、第三透镜组和第四透镜组。其中,第一透镜组包含一个或多个透镜,第二透镜组也包含一个或多个透镜,第三透镜组也包含一个或多个透镜,第四透镜组也包含一个或多个透镜。同理,通过调节一个或多个透镜组的位置关系,如改变透镜组之间的距离,可以改变镜头模组30的焦距,从而改变离轴折反式摄像头100焦距。

离轴折反式摄像头100还可包括设置在第四透镜34与成像探测器40之间的红外滤光片50,红外滤光片50用于滤除环境中的红外光。

成像探测器40可以为电荷耦合影像感测组件(Charge Coupled Device,CCD)或者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影像感测组件(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CMOS)。汇聚至成像探测器40的光线先经过处理后转变为电信号,再通过模数转换器芯片(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 chip,ADC)将电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数字信号经过处理后用于成像。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某些实施方式”、“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的描述意指结合所述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18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便携式背向照明光学成像显微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