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用于内饰与承载结构之间的插接连接的机械编码的保护头盔

文档序号:175879 发布日期:2021-11-02 浏览:58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具有用于内饰与承载结构之间的插接连接的机械编码的保护头盔 (Protective helmet with mechanical coding for a plug connection between an interior trim and a carrier structure ) 是由 K·弗兰克 J·拉马特扬 于 2021-04-30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涉及一种保护头盔(100),所述保护头盔具有拱曲的头盔壳(1)、承载结构(3、4.l、4.r、5、6、8、10)、内饰和多个连接单元。内饰与保护头盔(100)的佩戴者的头部接触。承载结构(3、4.l、4.r、5、6、8、10)在内部紧固在头盔壳(1)处。每个连接单元能够将内饰以能够解除的方式与所述承载结构(3、4.l、4.r、5、6、8、10)连接。每个连接单元包括承载结构侧的组件和内饰侧的组件。每个组件分别属于恰好一种连接类型。当承载结构侧的组件和内饰侧的组件属于同一种连接类型时,所述承载结构侧的组件能够与所述内饰侧的组件于是能够连接起来。否则,两个组件不能够相互连接或者不能够建立承载结构与内饰之间的连接。(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protective helmet (100) having a curved helmet shell (1), a carrier structure (3, 4.l, 4.r, 5, 6, 8, 10), an interior and a plurality of connecting units. The interior trim is in contact with the head of a wearer of the protective helmet (100). The carrying structure (3, 4.l, 4.r, 5, 6, 8, 10) is fastened internally at the helmet shell (1). Each connection unit is capable of connecting an interior trim to the carrier structure (3, 4.l, 4.r, 5, 6, 8, 10) in a releasable manner. Each connection unit comprises a component on the load-bearing structure side and a component on the interior trim side. Each component belongs to exactly one connection type. The load-bearing side component can then be connected to the interior-side component if the load-bearing side component and the interior-side component are of the same connection type. Otherwise, the two components cannot be connected to each other or a connection between the load-bearing structure and the interior trim cannot be established.)

具有用于内饰与承载结构之间的插接连接的机械编码的保护 头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护头盔,该保护头盔具有由硬质材料制成的拱曲的头盔壳、在内部紧固在头盔壳处的承载结构和内饰(Innenausstattung)。承载结构承载所述内饰。内饰至少部分地贴靠在佩戴者的头皮处并且至少部分地由纺织材料和/或弹性材料制成。内饰以能够解除的方式与承载结构连接或者能够与该承载结构连接。

背景技术

保护头盔保护佩戴者的头部免受机械的、热的和/或化学的环境影响。佩戴者例如是将人从一空间中救出的紧急救援人员,其中,这个空间加载有对人有害的烟气。在这样的使用情况下,保护头盔并且尤其是内饰能够吸收有害物质颗粒。因此,在这样的使用之后必须清洗保护头盔。内饰通常包括纺织组成部分,因此必须以与保护头盔的其余部分不同的方式来清洗。因此,在使用之后通常需要将内饰与承载结构解除并且在清洗之后再次与承载结构连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基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保护头盔,该保护头盔具有拱曲的头盔壳、在内部紧固在头盔壳处的承载结构和以能够解除的方式与承载结构连接或者能够与该承载结构连接的内饰,其中,与已知的保护头盔相比,能够更好地建立并且再次解除内饰与承载结构之间的连接。

该任务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保护头盔来解决。在从属权利要求中说明有利的设计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保护头盔包括拱曲的头盔壳、承载结构、内饰和至少两个连接单元、优选三个或者甚至还更多个连接单元。

内饰至少区段式地与保护头盔的佩戴者的头部接触并且能够以能够解除的方式与承载结构连接。内饰优选包括至少一种柔韧且易弯曲的材料并且能够洗涤或者以不同方式来清洗。

承载结构在内部紧固在头盔壳处。如果内饰与承载结构连接,则承载结构保持住该内饰。

每个连接单元分别包括属于承载结构的承载结构侧的组件和属于内饰的内饰侧的组件。承载结构侧的组件通过承载结构与头盔壳连接。

每个承载结构侧的组件属于恰好一种连接类型。每个内饰侧的组件同样属于恰好一种连接类型。保护头盔具有至少两种不同的连接类型。每种连接类型分别包括至少一个承载结构侧的组件和至少一个内饰侧的组件。

当承载结构侧的组件和内饰侧的组件属于同一种连接类型时,所述承载结构侧的组件于是能够与所述内饰侧的组件连接。同一种连接类型的两个组件能够建立内饰与承载结构之间的能够解除的连接。在一种替代方案中,当承载结构侧的组件和内饰侧的组件属于两种不同的连接类型时,一种连接类型的承载结构侧的组件不能够与内饰侧的组件连接。在另一种替代方案中,这两个组件不能够建立承载结构与内饰之间的持久的连接,而是自发地再次彼此解除。

根据本发明,内饰与承载结构连接。承载结构承载内饰并且在一定程度内将内饰保持在相对于头盔壳的特定的位置处。内饰通过承载结构间接地与头盔壳连接。因此并且由于内饰与保护头盔的佩戴者的头部接触,因此内饰有助于将头盔壳在期望的位置中保持在头部上。

根据本发明,内饰能够以能够解除的方式与承载结构连接,也就是说,该内饰能够与承载结构连接并且也能够再次与承载结构、进而与保护头盔的其余部分解除并且从保护头盔中取出。与保护头盔的其余部分分开的内饰能够与其余部分分开地进行清洗和清洁并且在需要时进行修补或者完全翻新。清洗该内饰的过程能够是为该内饰的材料和/或物理特性设置的。

在已完全建立连接的情况下,内饰借助于多个连接单元、即在多个连接点处与承载结构连接。内饰在多个连接点处并且不止在一个连接点处与承载结构连接这一特征,减小在佩戴者佩戴保护头盔期间承载结构自动地相对于内饰运动的危险。由此,与仅存在一个连接点的情况相比,以更大的安全性将保护头盔保持在佩戴者的头部上,因此,以更大的安全性防止保护头盔滑脱。

连接单元的两个组件能够用手相互连接并且也能够用手再次解除。无论是制造、还是解除两个组件,都不需要工具。在需要时,这样的工具不能够供使用。

此外,在很多情况下,使用工具所需要的时间比用手来建立或者解除该连接所需要的时间多。本发明避免在必须使用工具来建立或者来解除连接时会产生的缺点。

根据本发明,保护头盔具有至少两种不同的连接类型。每个承载结构侧的组件和每个内饰侧的组件分别属于恰好一种连接类型。因此,能够建立内饰与承载结构之间的能够解除的连接的每个连接单元同样属于恰好一种连接类型,即属于并且只属于一种连接类型。

一种连接类型的承载结构侧的组件和同一种连接类型的内饰侧的组件能够以能够解除的方式相互连接。卡锁连接类型的承载结构侧的组件和另一种连接类型的内饰侧的组件不能够相互连接,并且不能够持久地建立连接。这个特征意味着:虽然两个组件能够相互连接,或者虽然一个组件能够导入到另一个组件中。但是,在按规定使用保护头盔时,两个组件能够自发地再次彼此解除。后果是:两个组件不能够建立持久的连接。

根据本发明,每个连接单元属于恰好一种连接类型。至少两种不同的连接类型彼此不同并且彼此不兼容。这意味着:内饰侧的组件只能够与相匹配的承载结构侧的组件连接,即只有当两个组件属于同一种连接类型时才能够连接。当内饰侧的组件和承载结构侧的组件属于两种不同的连接类型时,该内饰侧的组件不能够与该承载结构侧的组件连接。

至少两种不同的连接类型提供机械编码。因为只有当承载结构侧的组件和内饰侧的组件属于同一种连接类型时,该承载结构侧的组件于是才与所述内饰侧的组件兼容。该机械编码减小内饰错误地与承载结构连接、尤其是在错误的位置中与承载结构连接的危险。使用者通常能够在无辅助器件的情况下、尤其是在无测量器具或者工具的情况下识别机械编码。与使用颜色或者其他视觉符号的编码相比,即使在光线情况差的情况下并且在弄脏的情况下,也能够识别根据本发明的机械编码。机械编码不需要电气构件或者电子构件。当试图在内饰与承载结构之间建立错误的连接时,通常变得显而易见的是,两个组件合不起来。因此,在很多情况下能够直观地识别,如何能够将内饰正确地与承载结构连接。由此,节省用于训练保护头盔的使用者的时间。

在第一设计方案中,两种不同的连接类型的两个内饰侧的组件彼此间的区别在于下述参数中的至少一个参数:

- 几何形状,

- 最大尺寸,

- 在与最大尺寸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尺寸,或者

- 其他尺寸。

在另一个设计方案中,两种不同的连接类型的两个承载结构侧的组件区别在于这些参数中的至少一个参数。

这两个设计方案能够相互结合。该结合导致机械编码的特别简单的形式。

至少一个、优选每个连接单元优选设计用于分别建立内饰与承载结构之间的能够解除的形状锁合的连接。在已建立形状锁合的连接的情况下,连接单元的两个组件自发地再次彼此解除(这是不期望的)的危险比较小。这种形状锁合的连接特别优选地具有卡锁闭锁件的或者搭扣闭锁件的形式。

连接单元提供形状锁合的连接的设计方案避免尼龙搭扣的或者拉链的缺点。尼龙搭扣或者拉链能够被弄脏或者损坏。被损坏的闭锁件不再能够行使所需要的功能。如果借助于尼龙搭扣来建立能够解除的连接,则此外能够发生的是,一个已连接的部件相对于另一个已连接的部件被错误地定位。

根据本发明,每个连接单元包括一个承载结构侧的组件和一个内饰侧的组件。优选地,这两个组件中的一个组件包括突出部,并且另一个组件包括凹部。特别优选地,这适用于每个连接单元,该连接单元将内饰以能够解除的方式与承载结构连接。突出部能够导入到凹部中并且保持在这个凹部中,前提是两个组件属于同一种连接类型。如果两个组件属于不同的连接类型,则例如突出部不能够导入到凹部中。或者凹部太大而不能够持久地保持突出部。

由于具有突出部和凹部的设计方案,内饰与承载结构之间的所有能够解除的连接以相同的模式来建立。由此,内饰能够以特别直观的方式与承载结构连接。在很多情况下,在时间压力下也能够可靠地建立并且再次解除该连接,更确切地说,在不需要工具的情况下和/或在光线情况差的情况下。因此,该设计方案导致更高的运行安全性。

根据该设计方案,只有当一个组件和另一个组件属于同一种连接类型时,该一个组件的突出部于是才能够导入到该另一个组件的凹部中并且于是持久地保持在该凹部中。如果两个组件属于不同的连接类型,则例如突出部不能够导入到凹部中,因为突出部太大。或者凹部太大,以至于凹部不能够将突出部保持在凹部中。

在该设计方案的第一扩展方案中,每个内饰侧的组件分别包括一突出部,并且每个承载结构侧的组件分别包括一凹部。在已建立连接的情况下,突出部优选指向头盔壳的内侧。在该设计方案的另一个扩展方案中,每个内饰侧的组件分别包括一凹部,并且每个承载结构侧的组件分别包括一突出部。优选地,即使在这种情况下,突出部也指向头盔壳的内侧或者与头盔壳的拱曲的面平行地布置,但是不指向佩戴者的头部。

这两个扩展方案也能够相互结合。例如,第一连接类型如此设计,使得内饰侧的组件具有突出部并且承载结构侧的组件具有凹部。第二连接类型如此设计,使得承载结构侧的组件具有突出部并且内饰侧的组件具有凹部。在这种设计方案中,突出部能够在几何形状方面彼此相同,并且凹部也能够在几何形状方面彼此相同。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下述方式来建立机械编码:在一种连接类型的情况下,突出部属于内饰侧的组件,并且在另一种连接类型的情况下,突出部属于承载结构侧的组件。

在这种设计方案的一种实现形式中,突出部包括本体、顶部区段和主干区段。主干区段布置在突出部的顶部区段与本体之间。凹部包括保持开口和桥接片。桥接片将导入开口与保持开口连接。

这种实现形式能够实现如此设计保持开口,使得该保持开口的横截面大于主干区段的横截面。由此,即使该连接单元的两个组件属于同一种连接类型并且连接已被建立,所述两个组件彼此之间也具有间隙。这种效果减小损坏连接单元的组件的危险。与承载结构连接的内饰能够更好地匹配于佩戴者的头部大小和头部形状,尤其是因为内饰由于该间隙而能够在一定程度内相对于承载结构运动。另一方面,凹部的桥接片防止连接意外地自发地再次解除。

在另一种设计方案中,以如下方式配备至少一个连接单元:连接单元的一个组件包括保持元件(例如钩子或者搭扣闭锁件)以及导入开口。另一个组件包括突出部。当突出部运动穿过导入开口并且由此建立能够解除的连接时,一个组件的保持元件保持住另一个组件的突出部——当然只有当两个组件属于同一种连接类型时。该设计方案避免设置桥接片以保持住主干区段的必要性。

在一种设计方案中,承载结构包括外部的组成部分和内部的组成部分。名称“外部的”和“内部的”参照拱曲的头盔壳所围绕的空间。外部的组成部分固定地与头盔壳连接并且优选包括保持环。在外部的组成部分与保护头盔的佩戴者的头部之间出现间距。内部的组成部分贴靠在保护头盔的佩戴者的头部处并且优选包括承载环。特别优选地,承载环的长度能够改变,以便使由保护头盔提供的头部宽度匹配于保护头盔的佩戴者的头部。

根据这种设计方案,每个承载结构侧的组件与外部的组成部分连接。由于这种设计方案,内饰能够以能够解除的方式与外部的组成部分连接。内饰由此间接地与头盔壳连接。根据这种设计方案,内饰不与内部的组成部分连接,使得在很多情况下,内饰和内部的组成部分能够彼此独立地匹配于佩戴者的头部的形状。如果内部的组成部分包括承载环,该承载环的长度能够改变,则内饰不妨碍承载环的长度改变。

在一种设计方案中,至少根据本发明的保护头盔的承载结构、内饰和每个连接单元由至少一个3D打印机产生。可选地,保护头盔的不同的组成部分由不同的3D打印机也在不同的地点产生。头盔壳在一种设计方案中同样由3D打印机产生,并且在另一种设计方案中通过其他制造方法产生。优选地,组成部分被组合成根据本发明的保护头盔。

一方面,本发明涉及如下一种3D打印机,该3D打印机设计用于产生(打印出)根据本发明的保护头盔的刚才提到的组成部分。可能的是,这些组成部分由3D打印机的系统(Anordnung)来制造,其中,每个3D打印机分别制造至少一个组成部分。另一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能够在计算机上实施。如果在计算机上实施该计算机程序,则计算机操控至少一个3D打印机。被操控的3D打印机产生根据本发明的保护头盔的刚才列出的组成部分。可选地,计算机操控用于不同组成部分的多个3D打印机。也可能的是,不同的计算机程序分别操控一台计算机并且每个被操控的计算机分别产生根据本发明的保护头盔的一个组成部分。

附图说明

下面借助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在此示出:

图1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内饰;

图2示出了保护头盔在从斜下方的第一观察方向上的透视图;

图3示出了保护头盔在从斜下方的第二观察方向上的透视图;

图4示出了保护头盔在从垂直下方的观察方向上的透视图;

图5示出了保护头盔在从斜下方的第三观察方向上的透视图,其中,省略了减振壳和承载环;

图6示出了图5中的保护头盔在从侧面的第四观察方向上的透视图;

图7示出了前保持环部件在第一观察方向上的透视图;

图8示出了前保持环部件在第二观察方向上的透视图;

图9示出了后保持环部件的透视图;

图10示出了第一凹部类型的凹部和第二凹部类型的凹部;

图11和图12在两个透视图中从两个不同的观察方向上示出具有指向上方的突出部21的前承载环部件6和具有弯曲的突出部23的刚性的中间件10;

图13示出右侧的后承载环部件4.r;

图14示出了右侧的后承载环部件的透视图;

图15示出了在两个不同的观察方向上的第一紧固类型的紧固元件;

图16示出了在两个不同的观察方向上的第二紧固类型的紧固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护头盔,该保护头盔由消防员、警察、救援力量和其他紧急救援人员佩戴在头上,以便更好地保护佩戴者的头部免受机械的、热的和化学的影响。

该实施例的保护头盔与许多其他保护头盔一样,包括由硬质材料制成的拱曲的头盔壳、承载结构和内饰。可选地,在头盔壳与内饰之间布置有拱曲的减振壳,该减振壳吸收动能。内饰贴靠在将这个保护头盔佩戴在其头部上的人的头部处,该内饰有助于将保护头盔保持在头部上,并且至少部分地由至少一个纺织材料制成,即包括纺织组成部分。这个人在下文中被称为“佩戴者”。

下面使用的名称“左”、“右”、“前”、“后”、“上”和“下”参照的是当保护头盔穿戴在佩戴者的头部上并且佩戴者水平向前看时通常的取向。在保护头盔内部的承载结构将头盔壳与内饰连接并且由至少一种坚固的、但是易弯曲的塑料制成。

承载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包括

- 固定地与头盔壳连接的外部的组成部分,以及

- 贴靠在佩戴者的头部处的内部的组成部分。

外部的组成部分包括多个保持环部件,所述保持环部件固定地与头盔壳连接,即在常规的运行中不与头盔壳解除。保持环部件一起形成环绕式的保持环,该环绕式的保持环在内部布置在拱曲的头盔壳处。内部的组成部分包括多个承载环部件,所述承载环部件一起形成连贯式的承载环。这个承载环被引导围绕佩戴者的头部,完全包围头部并且提供能够改变的头部宽度。

内饰的每个纺织构件以能够解除的方式紧固在承载结构处。在本实施例中,每个纺织构件紧固在外部的组成部分处,优选紧固在保持环处,但是不紧固在内部的组成部分处。

如果佩戴者在能够填充有气态的有害物质和/或有害物质颗粒的区域中(例如在燃烧的或者烟雾迷漫的空间中)使用保护头盔,则保护头盔吸收有害物质颗粒。纺织构件的有害物质负荷通常大于保护头盔的其他构件的有害物质负荷,并且此外,这些纺织构件与佩戴者的头部接触。因此,这些纺织构件需要在每次使用之后进行清洗和/或定期地进行去污,更确切地说,借助于适用于纺织构件的方法进行去污,所述方法通常不适用于保护头盔的其余部分。因此,有效的清洗和去污需要将纺织构件从保护头盔中取出来并且与保护头盔的其余部分分开地以适合的方式去污,例如在工业洗涤机中去污。然后,需要再次将经去污的纺织构件插入到保护头盔中。取出来和插入应该需要较小的时间。应该减小纺织构件被错误地插入的危险。

图1示出根据现有技术的纺织构件,其具有多个带和垫子和别的组件,其中,纺织构件属于内饰。

图2至图6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保护头盔100。在这些附图中,省略了真正的纺织构件,而示出了用于内饰的纺织构件的各个紧固元件。画出了向前看的佩戴者的视线方向BR。

保护头盔100包括下述组成部分:

- 由硬质材料制成的拱曲的头盔壳1,

- 能够枢转的面罩7,

- 呈能够枢转的太阳镜22形式的另外的面罩,

- 拱曲的减振壳2,该减振壳在内部被放入到头盔壳1中并且吸收动能,

- 马蹄铁形的前保持环部件3,该前保持环部件通过两个旋拧连接部18.l、18.r与头盔壳1连接并且属于外部的组成部分,

- 中央的后保持环部件5,该中央的后保持环部件通过两个旋拧连接部13.l、13.r与头盔壳1连接并且同样属于外部的组成部分,

- 可选的刚性的中间件10,其具有弯曲的突出部23和蘑菇形的突出部17.2,

- 前承载环部件6,该前承载环部件直接地或者间接地与前保持环部件3连接,该前承载环部件具有固定装配的或者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得到支承的突出部21并且该前承载环部件属于内部的组成部分,

- 弯曲的左侧的后承载环部件4.l和弯曲的右侧的后承载环部件4.r,这两者属于内部的组成部分并且被后头部支座8予以保持,

- 后头部支座8,该后头部支座与两个后承载环部件4.l和4.r连接并且在该后头部支座处紧固有中央的后保持环部件5,

- 未示出的呈头部蛛网(Kopfspinne)形式的内饰,该内饰包括至少一个纺织构件并且该内饰贴靠在佩戴者的头部的上方,和

- 能够旋转的手轮9,该手轮布置在头盔壳1的外部并且佩戴者能够旋转该手轮,以便相对于后保持环部件5移动两个后承载环部件4.l和4.r并且由此改变保护头盔100的头部宽度。

索引.l和.r表示左侧的或者说右侧的构件。

两个后承载环部件4.l和4.r分别通过两个能够解除的卡锁连接与前承载环部件6连接。这两个卡锁连接通过下述方式建立:即,两对侧面的突出部24.l和24.r分别接合到两个后承载环部件4.l和4.r处的一对相对应的侧面的凹部中。左侧的后承载环部件4.l通过卡锁连接19.1与前保持环部件3连接,右侧的后承载环部件4.r通过卡锁连接19.r与该前保持环部件连接。面罩7通过两个旋拧连接部18.1、18.r以能够枢转的方式与前保持环部件3连接。另外的面罩22通过两个旋拧连接部20.1、20.r以能够枢转的方式与前保持环部件3连接。刚性的中间件10桥接所述前承载环部件6与前保持环部件3之间的间距。中间件10的弯曲的突出部23从后方并且从前方包夹前保持环部件3。

在图5和图6中省略了减振壳2和承载环部件4.1、4.r、6。

在本实施例中,内饰能够以能够解除的方式与承载结构3、4.1、4.r、5、6、8、10的外部的组成部分连接。内饰不与内部的组成部分3、5连接,使得所提供的头部宽度的改变对内饰在头盔壳1中的配合没有影响。也可能的是,内饰的纺织构件能够以能够解除的方式与承载结构的内部的组成部分3、5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内饰能够借助于多个连接单元以能够解除的方式与保持环部件3、5连接。每个连接单元能够实现:分别在内饰的纺织构件与保持环部件3、5之间建立能够解除的形状锁合的连接。这个形状锁合的连接能够具有卡锁连接——通常也被称为搭扣连接——的形式或者也能够具有按钮连接的形式或者切换旋钮连接的形式。

每个连接单元分别包括:

- 承载结构侧的组件,该承载结构侧的组件属于承载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属于保持环部件3或者5,和

- 内饰侧的组件,该内饰侧的组件属于内饰的纺织构件。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承载结构侧的组件具有带有突出部的紧固元件的形式。每个内饰侧的组件包括凹部。在已建立连接的情况下,突出部被引导穿过凹部并且被保持在凹部中,使得该突出部不能够自发地再次从凹部中滑出或者滑落。

在图2至图6中示例性地示出多个第一紧固类型的紧固元件11.1、11.2、…。这些第一紧固类型的紧固元件11.1、11.2、…将具有纺织构件(在这里呈头部蛛网形式)的内饰保持在前保持环部件3处并且与这个头部蛛网的带连接。此外,示出了第二紧固类型的紧固元件12.1、12.2,所述第二紧固类型的紧固元件与头部蛛网的另外的带或者别的纺织构件的另外的带连接。

图7和图8如此示出弯曲的前保持环部件3,使得在图7中视线方向BR倾斜地指向左下方并且在图8中朝向观察者。图9如此示出弯曲的后保持环部件5,使得视线方向BR朝向观察者。

前保持环部件3具有一行第一凹部类型的凹部14.1、14.2、…以及一行第二凹部类型的凹部15.1、15.2、…。后保持环部件5具有两列凹部14.10、…、14.15,每列分别具有三个凹部。两个相对应的紧固元件能够插入到两个并排的凹部14.10、…、14.15中。存在三行凹部,每行分别具有两个并排布置的凹部,因此能够实现三个不同的高度。第一凹部类型的每个凹部14.1、14.2、…分别能够容纳并且保持第一紧固类型的紧固元件11.1、11.2、…。第二凹部类型的每个凹部15.1、15.2、…分别能够容纳并且保持第二紧固类型的紧固元件12.1、12.2、…。

第一紧固类型和第一凹部类型共同形成第一连接类型。第二紧固类型和第二凹部类型共同形成第二连接类型。

图10示出第一凹部类型的示例性的凹部14.x和第二凹部类型的示例性的凹部15.x。每个凹部14.x、15.x分别具有导入开口EÖ、保持开口HÖ和导入开口EÖ与保持开口HÖ之间的桥接片St。

图11和图12在两个透视图中从两个不同的观察方向上示出具有指向上方的突出部21的前承载环部件6和具有弯曲的突出部23的刚性的中间件10。蘑菇形的紧固元件17.1位于突出部21处。孔16.2引入到中间件10中。在图11中在上方示出了一种实现形式,在该实施方式中,中间件10固定地与突出部21连接并且紧固元件17.1指向后方。在图11中在下方并且在图12中示出了一种替代的实现形式,在该替代的实现形式中,突出部21能够相对于前承载环部件6围绕水平轴线旋转。如果突出部21翻转下来,则紧固元件17.1指向前方。中间件10能够这样套装到紧固元件17.1上,使得紧固元件17.1贯穿凹部16.2。

图13示出右侧的后承载环部件4.r。能够看到第三紧固类型的紧固元件17.1、17.2、…和第三凹部类型的凹部16.1、16.2。第三凹部类型的每个凹部16.1、16.2分别能够容纳第三紧固类型的紧固元件17.1、17.2、…。紧固元件17.1紧固在突出部21上。

注意:紧固元件17.2将承载环部件6紧固在保持环部件4.l、4.r中的相对应的凹部中。为了将内饰紧固在承载结构处,紧固元件和凹部能够完全一样地构造。

图14从两个不同的观察方向上示出第一紧固类型的示例性的紧固元件11.x。图15从两个不同的观察方向上示出第二紧固类型的示例性的紧固元件12.x。每个紧固元件11.x、12.x、17.x分别包括:

- 紧固元件本体Kö,

- 紧固元件本体Kö中的带开口BÖ,穿过该带开口能够牵拉纺织带,以便将紧固元件11.x、12.x、17.x紧固在带处,

- 顶部区段DaA,和

- 顶部区段DaA与紧固元件本体Kö之间的主干区段StA。

顶部区段DaA在每个方向上都伸出超过主干区段StA并且平面地与主干区段StA连接。

紧固元件11.x、12.x、17.x以如下方式以能够解除的方式紧固在进行容纳的构件(例如保持环部件2、5或者承载环部件4.l、4.r、6)处,由此建立能够解除的形状锁合的连接:

- 顶部区段DaA沿导入方向被推动穿过导入开口EÖ。

- 紧固元件11.x、12.x、17.x沿保持方向穿过桥接片St推移到保持开口HÖ上,直到主干区段StA完全被保持开口HÖ包围。保持方向垂直于或者倾斜于导入方向。

进行容纳的构件由能够可逆地变形的材料制成,更准确地说完全地或者至少在包围桥接片St的区域中由能够可逆地变形的材料制成。主干区段StA的宽度大于桥接片St的宽度,使得主干区段StA在导入桥接片St时可逆地变形。主干区段StA由于宽度较大而不能够自发地穿过桥接片St滑回导入开口EÖ。相反,在主干区段StA的圆周与保持开口HÖ的边缘之间出现间隙,使得紧固元件11.x、12.x、17.x能够相对于进行容纳的构件旋转。

紧固元件11.x、12.x、17.x提供内饰侧的组件。导入开口EÖ、保持开口HÖ和桥接片St属于凹部14.x、15.x、16.x,这提供相对应的承载结构侧的组件。因此,紧固元件11.x、12.x、17.x能够插入到相匹配的凹部14.x、15.x、16.x中,然后形成能够解除的形状锁合的连接。

在这种设计方案中,紧固元件11.x、12.x、17.x分别属于内饰侧的组件,凹部14.x、15.x、16.x分别属于承载结构侧的组件。在另外的设计方案中,每个承载结构侧的组件分别包括用于紧固元件(例如卡夹件或者夹子)的保持元件,但不必包括桥接片并且不必包括主干区段。紧固元件11.x、12.x、17.x被推动穿过导入开口EÖ并且借助于保持元件被保持。在该另外的设计方案中,通过这种方式建立能够解除的形状锁合的连接。

一种紧固类型的紧固元件都具有相同的几何形状和相同的尺寸,至少在垂直于导入方向的平面中都具有相同的几何形状和相同的尺寸。相反,两种不同的紧固类型的紧固元件在本实施例中区别在于其几何形状和/或至少一个尺寸,至少在垂直于导入方向的平面中区别在于其几何形状和/或至少一个尺寸。相应地,一种凹部类型的凹部在该凹部延伸的平面中都具有相同的几何形状和相同的尺寸。两种不同的凹部类型的凹部彼此区别在于其几何形状和/或至少一个尺寸。每种紧固类型恰好配属于一种凹部类型。紧固元件11.x、12.x、17.x能够导入到配属的凹部类型的凹部14.x、15.x、16.x中并且被保持在那里,而该紧固元件不能够自发地再次滑脱出来。

因此,不同的紧固类型和不同的凹部类型提供机械编码。换言之:每种紧固类型与恰好一种凹部类型兼容,并且反过来,每种凹部类型与恰好一种紧固类型兼容。在紧固元件和凹部的一些不兼容的组合中,不能将紧固元件无损坏地导入到一种错误的(因为不配属)凹部类型的凹部中,因为凹部过小。在别的可能的组合中,错误的凹部如此大,使得紧固元件自发地再次从凹部中滑出或者滑脱,即该紧固元件不能够建立持久的连接并且因此明显与凹部不相匹配。因此,本发明减小内饰在清洁或者替换之后以错误的方式安装在保护头盔100内的危险。

无论紧固类型和凹部类型如何,每个紧固元件能够以相同的上文说明的方式导入到配属的凹部类型的凹部中。该导入是直观的,尤其是因为哪个紧固元件匹配到哪个凹部中并且不匹配到哪个凹部中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标记列表

1 由硬质材料制成的拱曲的头盔壳,承载结构3、4.l、4.r、5、6、8、10紧固在该头盔壳处;

2 拱曲的减振壳,其在内部嵌入到头盔壳1中;

3 前保持环部件,该前保持环部件通过两个旋拧连接部18.l、18.r与头盔壳1连接,属于承载结构的外部的组成部分,与后保持环部件5一起形成环绕式的保持环;

4.l 左侧的后承载环部件,该左侧的后承载环部件与前承载环部件6铰接式地连接,属于承载结构的内部的组成部分;

4.r 右侧的后承载环部件,该右侧的后承载环部件与前承载环部件6铰接式地连接,属于承载结构的内部的组成部分;

5 后保持环部件,该后保持环部件通过两个旋拧连接部13.l和13.r与头盔壳1连接,属于承载结构的外部的组成部分,与前保持环部件3一起形成环绕式的保持环;

6 前承载环部件,该前承载环部件与两个后承载环部件4.l和4.r连接,属于承载结构的内部的组成部分,与两个后承载环部件4.l和4.r一起形成环绕式的承载环;

7 面罩,该面罩借助两个旋拧连接部20.1、20.r以能够枢转的方式紧固在头盔壳1处;

8 后头部支座,该后头部支座与后保持环部件5连接,属于承载结构的内部的组成部分;

9 手轮,佩戴者借助该手轮改变保护头盔100的头部宽度;

10 布置在中心的刚性的中间件,该中间件将前承载环部件6与前保持环部件3连接;

11.1、11.2、… 第一紧固类型的紧固元件,能够被第一凹部类型的凹部14.1、14.2、…容纳;

12.1、12.2、… 第二紧固类型的紧固元件,能够被第二凹部类型的凹部15.1、15.2、…容纳;

13.l、13.r 旋拧连接部,后保持环部件5借助该旋拧连接部紧固在头盔壳1处;

14.1、14.2、… 第一凹部类型的凹部,其能够容纳第一紧固类型的紧固元件11.1、11.2、…;

15.1、15.2、… 第二凹部类型的凹部,其能够容纳第二紧固类型的紧固元件12.1、12.2、…;

16.1、16.2、… 第三凹部类型的凹部,其能够容纳第三紧固类型的紧固元件17.1、17.2、…;

17.1、17.2、… 第二紧固类型的紧固元件,其能够被第三凹部类型的凹部16.1、16.2、…容纳;

18.l、18.r 旋拧连接部,前保持环部件3借助所述旋拧连接部紧固在头盔壳1处;

19.l 卡锁连接,该卡锁连接将左侧的后承载环部件4.l与前保持环部件3连接;

19.r 卡锁连接,该卡锁连接将右侧的后承载环部件4.r与前保持环部件3连接;

20.l、20.r 旋拧连接部,面罩7借助所述旋拧连接部紧固在前保持环部件3处;

21 在前承载环部件6处的指向上方的突出部,其能够在一种实现形式中围绕水平旋转轴线旋转;

22 呈另外的能够枢转的面罩形式的太阳镜;

23 在中间件10处的突出部,其包夹前保持环部件3;

24.l 在前承载环部件6处的一对侧面的突出部,其接合到在左侧的后承载环部件4.l处的相对应的凹部中;

24.r 在前承载环部件6处的一对侧面的突出部,其接合到在后承载环部件4.r处的相对应的凹部中;

100 保护头盔,该保护头盔包括头盔壳1、减振壳2、面罩7、保持环部件3和5、承载环部件4.l、4.r、6、中间件10和手轮9以及内饰;

BÖ 紧固元件11.x、12.x、17.x的带开口;

BR 保护头盔100的直视前方的佩戴者的视线方向;

DaA 紧固元件11.x、12.x的顶部区段,该顶部区段伸出超过主干区段StA;

EÖ 凹部14.x、15.x、16.x的导入开口;

HÖ 凹部14.x、15.x、16.x的保持开口;

Kö 紧固元件11.x、12.x、17.x的紧固元件本体,该紧固元件本体具有带开口BÖ;

St 导入开口EÖ与保持开口HÖ之间的桥接片;

StA 紧固元件11.x、12.x、17.x的主干区段,该主干区段固定地与紧固元件本体Kö连接,在已建立连接的情况下被引导穿过保持开口HÖ。

31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矿山生产安全用防护设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