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椅存储系统和座椅姿势改变系统

文档序号:1761699 发布日期:2019-12-03 浏览:34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座椅存储系统和座椅姿势改变系统 (Seat storage system and seat posture change system ) 是由 山内克仁 林伸树 西川德行 山田武史 于 2019-05-22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涉及座椅存储系统和座椅姿势改变系统,具体地,涉及一种座椅存储系统,其中,控制器被构造成:在就坐判定器确认没有就坐人员就坐在多个座椅中的任一个座椅的座椅表面部上的情形中,发出将座椅表面部切换到第一姿势的指令到通过姿势判定器检测到座椅的座椅表面部正处在第二姿势中的每个座椅的切换装置;并且在姿势判定器已经判定出多个座椅中的所有座椅的座椅表面部已经被切换到第一姿势之后,操作多个座椅中的所有座椅的前后移动装置以使座椅之间的间隔变窄。这里,第一姿势对应于升高坐姿,并且第二姿势对应于坐姿。(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seat storage systems and seat posture to change system, specifically, it is related to a kind of seat storage system, wherein, controller is configured to: in taking a seat the situation in judging device confirmation seat surface portion that personnel of taking a seat do not sit in any one seat in multiple seats, issuing the switching device that seat surface portion is switched to each seat that the instruction of prime is in the seat surface portion for detecting seat by posture judging device in second;And after the seat surface portion that posture judging device has determined all seats in multiple seats has been switched to prime, operate all seats in multiple seats is moved forward and backward device so that narrower intervals between seat.Here, prime, which corresponds to, increases sitting posture, and second corresponds to sitting posture.)

座椅存储系统和座椅姿势改变系统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8年5月23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8-098612号和2018年5月23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8-098610号的优先权,通过援引将这些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座椅存储系统和座椅姿势改变系统。具体地,本公开涉及如下的座椅存储系统和座椅的座椅姿势改变系统,在该座椅中,座椅的座椅表面部在与升高坐姿对应的状态和与坐姿对应的状态之间切换。

背景技术

作为一种为诸如工业车辆的车辆设置的座椅,已知就坐人员能够以站立姿势就坐的立式座椅类型(JP-A-2012-116218)。座椅被构造使得支撑就坐人员的臀部的座椅表面部被以在前侧上较低的形状倾斜。根据以上构造,就坐人员可在该就坐人员的骨盆的角度接近站立姿势时的角度的状态中就坐在座椅表面部上,使得可以采用疲劳感觉较少的升高坐姿。

在上述相关技术中,座椅表面部不可以被切换为使得就坐人员可以降低该就坐人员的臀部就坐,并且仅可以在升高坐姿中被使用。此外,需要有效存储未使用状态中的这样的座椅,在未使用状态中,这样的座椅被多个布置在地板上的前后和左右方向上并且被用在体育馆、大厅等中。此外,在这样的座椅被多个布置在地板上的前后和左右方向上并且被用在体育馆、大厅等中的情形中,需要同时切换所有座椅的姿势。

发明内容

通过本公开的方面解决的目的是,在座椅被多个设置在地板上的前后和左右方向上的情形中,有效存储未使用状态中的座椅,在所述座椅中,座椅的座椅表面部在与升高坐姿对应的状态和与坐姿对应的状态之间切换。通过本公开的方面解决的另一目的是,在座椅被多个设置在地板上的前后和左右方向上的情形中,同时切换所有座椅的姿势,在所述座椅中,座椅的座椅表面部在与升高坐姿对应的状态和与坐姿对应的状态之间切换。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座椅存储系统,其包括:至少一个座椅列,在所述至少一个座椅列中,多个座椅被布置成能够相对于一对左右固定导轨前后移动,所述一对左右固定导轨以在所述座椅的前后方向上延伸的方式布置在地板上,所述多个座椅中的每个座椅包括被构造成由就坐人员就坐在上面的座椅表面部,所述座椅表面部被构造成在与升高坐姿对应的第一姿势和与一种坐姿对应的第二姿势之间切换,其中,所述多个座椅中的每个座椅包括:就坐判定器,所述就坐判定器被构造成判定就坐人员是否在所述座椅表面部上;姿势判定器,所述姿势判定器被构造成判定所述座椅表面部是处在所述第一姿势中还是所述第二姿势中;切换装置,所述切换装置被构造成使所述座椅表面部在所述第一姿势和所述第二姿势之间切换;以及前后移动装置,所述前后移动装置被构造成使所述座椅相对于所述一对左右固定导轨前后移动,其中,所述座椅存储系统包括控制器,所述就坐判定器、所述姿势判定器、所述切换装置和所述前后移动装置被连接到所述控制器,并且其中,所述控制器被构造成:在所述就坐判定器确认没有就坐人员就坐在所述多个座椅中的任一个座椅的所述座椅表面部上的情形中,发出将所述座椅表面部切换到所述第一姿势的指令到通过所述姿势判定器检测到座椅的座椅表面部正处在所述第二姿势中的所述座椅中的每一个座椅的所述切换装置;并且在所述姿势判定器已判定出所述多个座椅中的所有座椅的所述座椅表面部已被切换到所述第一姿势之后,操作所述多个座椅中的所有座椅的所述前后移动装置以使所述座椅之间的间隔变窄。

根据第一方面,每个座椅的座椅表面部可以在与升高坐姿对应的第一姿势和与坐姿对应的第二姿势之间切换,并且在地板上在前后方向上多个布置的座椅之间的前后方向上的间隔可以变窄,以便有效地将未使用状态中的座椅存储在窄空间中。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座椅姿势改变系统,其包括:多个座椅,所述多个座椅被布置在地板上,并且包括第一座椅、布置在所述第一座椅的前侧或后侧的第二座椅和布置在所述第一座椅的左侧或右侧的第三座椅,所述多个座椅中的每个座椅包括被构造成由就坐人员就坐在上面的座椅表面部,所述座椅表面部被构造成在与升高坐姿对应的第一姿势和与一种坐姿对应的第二姿势之间切换,其中,所述多个座椅中的每个座椅包括:姿势判定器,所述姿势判定器被构造成判定所述座椅表面部是处在所述第一姿势中还是所述第二姿势中;切换装置,所述切换装置被构造成使所述座椅表面部在所述第一姿势和所述第二姿势之间切换;就坐判定器,所述就坐判定器被构造成判定就坐人员的存在与否;以及改变指示器,所述改变指示器被构造成指示所述就坐人员离开所述座椅并且将所述座椅表面部改变到所述第一姿势或所述第二姿势,其中,所述座椅存储系统包括控制器,所述姿势判定器、所述切换装置、所述就坐判定器和所述改变指示器被连接到所述控制器,并且其中,所述控制器被构造成:在使所述多个座椅中的所有座椅的所述座椅表面部切换到所述第一姿势的情形中,由所述姿势判定器判定处在所述第二姿势中的所述座椅表面部,在通过所述就坐判定器判定出所述就坐人员不在被判定出处在所述第二姿势中的所述座椅表面部上的情形中,指示所述切换装置以使被判定出处在所述第二姿势中的所述座椅表面部切换到所述第一姿势,并且在通过所述就坐判定器判定出所述就坐人员在被判定出处在所述第二姿势中的所述座椅表面部上的情形中,使所述改变指示器指示被判定出处在所述第二姿势中的所述座椅表面部上的所述就坐人员离开所述座椅并且使所述座椅表面部改变到所述第一姿势;并且在使所述多个座椅中的所有座椅的所述座椅表面部切换到所述第二姿势的情形中,由所述姿势判定器判定处在所述第一姿势中的所述座椅表面部,在通过所述就坐判定器判定出所述就坐人员不在被判定出处在所述第一姿势中的所述座椅表面部上的情形中,指示所述切换装置以使被判定出处在所述第一姿势中的所述座椅表面部切换到所述第二姿势,并且在通过所述就坐判定器判定出所述就坐人员在被判定出处在所述第一姿势中的所述座椅表面部上的情形中,使所述改变指示器指示被判定出处在所述第一姿势中的所述座椅表面部上的所述就坐人员离开所述座椅并且使所述座椅表面部改变到所述第二姿势。

根据第二方面,每个座椅的座椅表面部均可以在与升高坐姿对应的第一姿势和与坐姿对应的第二姿势之间切换,并且在地板上在前后和左右方向上多个布置的座椅的座椅表面部可以被同时切换到第一姿势或第二姿势。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大厅座椅的透视图;

图2是第一实施例中的大厅座椅的侧视图;

图3是示出第一实施例中的大厅座椅被布置的状态的顶视图;

图4是示出第一实施例中的大厅座椅被布置并且所有座椅的座垫被设定到升高坐姿位置的状态的顶视图;

图5是示出第一实施例中的大厅座椅被布置并且所有座椅的座垫被设定到升高坐姿位置并且该座椅的前后间隔被变窄的状态的顶视图;

图6是示出第一实施例中的切换装置和前后移动装置的操作系统的框图;

图7是示出第一实施例中的切换装置和前后移动装置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8是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的大厅座椅的透视图;

图9是第二实施例中的大厅座椅的侧视图;

图10是示出第二实施例中的大厅座椅被布置的状态的顶视图;

图11是示出第二实施例中的大厅座椅被布置并且所有座椅的座垫被设定到升高坐姿位置的状态的顶视图;

图12是示出第二实施例中的切换装置的操作系统的框图;

图13是示出第二实施例中的切换装置的操作的流程图,并且示出所有大厅座椅的座垫被同时设定到升高坐姿位置的状态;并且

图14是示出第二实施例中的切换装置的操作的流程图,并且示出所有大厅座椅的座垫被同时设定到坐姿位置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将参考图1至图7描述大厅座椅10的构造,大厅座椅10是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座椅存储系统1中的座椅。在以下描述中,方向诸如前、后、上、下、左和右的每个方向指在图中示出的相应方向。

如在图1和图2中所示,大厅座椅10经由滑动导轨20附接到地板F,以便可以在前后方向上移动。这里,大厅座椅10对应于权利要求中的“座椅”。

大厅座椅10被构造成包括:框架11,所述框架11用作骨架;座垫12,所述座垫12由框架11支撑并且用作就坐表面;以及椅背13,所述椅背13由框架11支撑并且用作就坐人员的靠背。这里,座垫12对应于权利要求中的“座椅表面部”。

如在图1和图2中所示,通过组装具有矩形横截面的方形管构件作为主体来形成框架11。框架11包括:一对左右基部11a,所述一对左右基部11a在侧视图中位于前后方向上的中央上部处;一对左右前腿部11b,所述一对左右前腿部11b分别从基部11a的前端部向前和向下倾斜延伸;以及一对后腿部11c,所述一对后腿部11c从基部11a的后端部向下延伸。一对左右基部11a被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连接构件连接(未示出)。用于调节座垫12的上翻角度的第一调倾器11d被布置在每个基部11a的上部上,并且用于调节椅背13的倾斜角度的第二调倾器11e被布置在每个基部11a的下部上。这里,第一调倾器11d对应于权利要求中的“切换装置”。

电动类型的第一调倾器11d和第二调倾器11e被构造成当布置在框架11上的操作按钮(未示出)被按下时开始旋转,并且当稍后描述的限位开关被按下时停止旋转以进入锁定状态中。能够前后移动的脚轮11b1被附接到每个前腿部11b的下末端部。脚轮11b1旋转以与地板F接触以改变前腿部11b在前后方向上的位置。尽管在图1和图2中未示出,但是框架11被由树脂制成的覆盖构件覆盖并且具有好的外观。

如在图1和图2中所示,座垫12被以在侧视图中大体上V状形成。具体地,在图1和图2中的实线所示的坐姿位置C1中,设置面向上侧的第一支撑表面部12a和面向前下侧的第二支撑表面部12b。在处在坐姿位置C1中的座垫12中,第一支撑表面部12a具有第一支撑表面12a1,第一支撑表面12a1是第一支撑表面部12a的上表面并且被形成为大体上平坦表面,并且第二支撑表面部12b具有第二支撑表面12b1,第二支撑表面12b1是第二支撑表面部12b的下表面并被形成为中央部在后上方向上凹进的凹表面。就坐人员P可以降低其臀部以在坐姿位置C1中以坐姿坐在座垫12的第一支撑表面12a1上。另外,第二支撑表面12b1形成以后下形状回缩的引入表面,以便形成当就坐人员P坐在第一支撑表面12a1上时允许就坐人员P的下腿部被引导到后侧的空间。通过将用作垫子构件的垫子衬垫12a2和12b2放置在用作构架的垫子框架(未示出)上,并且将用作的表皮材料的垫子覆盖件12a3和12b3覆盖在该垫子衬垫12a2和12b2上来形成座垫12。即,第一支撑表面部12a的第一支撑表面12a1和第二支撑表面部12b的第二支撑表面12b1被形成为软地接触并支撑就坐人员P的身体。在处在坐姿位置C1中的座垫12中,垫子框架的后端部侧经由第一调倾器11d被附接到框架11的基部11a。

当在座垫12处在坐姿位置C1中的状态中按下操作按钮时,座垫12绕图2中的第一调倾器11d的旋转轴顺时针旋转,并且座垫12的前端侧被上翻。当被从坐姿位置C1向后侧上翻90度或更多并且进入由图1中的双点划线所示的升高坐姿(即,以站立姿势就坐)位置C2中时,座垫12按压布置在框架11上的限位开关11f(见图6),并且由此第一调倾器11d停止旋转并进入锁定状态中。此时,第二支撑表面部12b升高到比坐姿位置C1中的第一支撑表面12a高的位置,并且第二支撑表面12b1形成以在前侧上较低并且能够接触和支撑就坐人员P的臀部的形状倾斜的表面。形成升高坐姿位置C2中的就坐表面的第二支撑表面12b1形成在前侧上较低的形状的表面,由此使宽的表面面对采用升高坐姿的就坐人员P的臀部,并且因此第二支撑表面12b1的前边缘部分不太可能形成咬入就坐人员P的臀部中的突出形状。因此,坐在第二支撑表面部12b上的就坐人员P可以采用升高坐姿,在升高坐姿中,在接近站立姿势中的角度的盆骨角度,疲劳感较少,具有较低的异物感和良好的就坐舒适感。这里,坐姿位置C1和身高坐姿位置C2分别对应于权利要求中的“第二姿势”和“第一姿势”。限位开关11f对应于权利要求中的“姿势判定器”。

如在图2中所示,第二支撑表面部12b设置有就坐传感器30。通过将就坐传感器30嵌在当座垫12处在升高坐姿位置C2中的同时就坐人员P就坐时垫子衬垫12b2中与就坐人员P的盆骨对应的位置处,来布置就坐传感器30。具体地,就坐传感器30具有矩形表面形状,并且被布置在垫子覆盖件12b3和垫子衬垫12b2之间。当就坐人员P坐在第二支撑表面12b1上时,就坐传感器30输出信号到稍后描述的计算机40。这里,就坐传感器30对应于权利要求中的“就坐判定器”。

如在图1和图2中所示,椅背13被形成为在侧视图中的大体上竖直I状。具体地,在图1和图2中的实线所示的坐姿位置B1中,用作其靠背表面的前表面形成比竖直稍向后倾斜的大体上平坦的倾斜表面。椅背13的在坐姿位置B1中的前表面可以从后方支撑利用就坐人员P的臀部降低而以坐姿就坐的就坐人员P的背部。通过将用作垫子构件的垫子衬垫放置在用作构架的背框架(未示出)上,并且将用作的表皮材料的垫子覆盖件13a覆盖在垫子衬垫上,来形成椅背13。即,椅背13的前表面部被形成为软地接触并支撑就坐人员P的身体。在椅背13中,背框架的下端部经由第二调倾器11e附接到框架11的基部11a。

当在座垫12处在坐姿位置C1中并且椅背12处在坐姿位置B1中的状态中按下操作按钮时,椅背13绕图2中的第二调倾器11e的旋转轴顺时针旋转并且被向后倾斜。当进入由图2中的双点划线所示的升高坐姿位置B2时,椅背13按压布置在框架11上的限位开关(未示出),并且由此第二调倾器11e被停止旋转并进入锁定状态中。此时,椅背13处在不与处在升高坐姿位置C2中的座垫12接触的位置处。与座垫12从坐姿位置C1移动到升高坐姿位置C2的时间相比,椅背13以较短时间从坐姿位置B1移动到升高坐姿位置B2。作为结果,在座垫12从坐姿位置C1移动到升高坐姿位置C2并且椅背13从坐姿位置B1移动到升高位置B2的过程期间,座垫12和椅背13不彼此干涉。当椅背13处在升高坐姿位置B2中时,椅背13不接触就坐人员P的身体。通过来自安装在地板F上的预定位置处的计算机40的信号,座垫12和椅背13可以在坐姿位置C1、B1和升高坐姿位置C2、B2之间移动,如稍后将描述的。即,第一调倾器11d和第二调倾器11e不仅***作按钮而且被来自计算机40的信号操作。

如在图1至图4中所示,在地板F上,成对左右滑动导轨20被设置多个,以便彼此平行地在前后方向上延伸。每一对左右滑动导轨20被布置成被放置在大厅座椅10的前腿部11b的脚轮11b1之间。如在图2中所示,每个滑动导轨20具有长的被固定到地板F的下导轨21和短的在下导轨21延伸的方向上被可滑动地附接到下导轨21的上导轨22。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螺杆21a被布置在下导轨21的内侧。多个上导轨22被附接到每个下导轨21,并且每个上导轨22经由被旋拧到螺杆21a并且被马达驱动旋转的螺母被附接成可前后移动。上导轨22的马达可以通过附接到框架11的操作开关(未示出)被反向旋转。每个大厅座椅10的每个后腿部11c的下端部被附接到每个上导轨22。因此,每个大厅座椅10可以通过操作开关的操作而相对于一对左右滑动导轨20在前后方向上移动,并且可以通过螺母在期望位置处的停止旋转而被使得在前后方向上不可移动。此时,脚轮11b1被分别布置在一对左右滑动导轨20的在座椅宽度方向上的外侧上,并且因而可以平稳地在地板F上移动。在距前座椅的间隔由于上导轨22的操作而到达预定值的情形中,每个大厅座椅10被构造成自动停止马达驱动并且停止螺母的旋转。如将在后面描述的,上导轨22可以通过来自安装在地板F上的预定位置处的计算机40的信号而在前后方向上移动。即,上导轨22不仅***作开关而且也被来自计算机40的信号操作。这里,下导轨21和上导轨22分别对应于权利要求中的“固定导轨”和“前后移动装置”。大厅座椅10在前后方向上成列布置在一对左右滑动导轨20上的状态对应于权利要求中的“座椅列”。

将描述大厅座椅10的操作。在通常状态中,每个座椅的就坐人员P通过自由选择座垫12处在坐姿位置C1中并且椅背13处在坐姿位置B1中的状态或者座垫12处在升高坐姿位置C2中并且椅背13处在升高坐姿位置B2中的状态来使用大厅座椅10。即,每个座椅的就坐人员P利用通过经由操作按钮操作第一调倾器11d和第二调倾器11e自由选择坐姿位置C1、B1和升高坐姿位置C2、B2来使用大厅座椅10。如在图3中所示,在通常状态中,座垫12处在坐姿位置C1中并且椅背13处在坐姿位置B1中的状态和座垫12处在升高坐姿位置C2中并且椅背13处在升高坐姿位置B2中的状态不规律地共存。大厅座椅10之间在前后方向上的间隔被设定成可以被每个大厅座椅10的就坐人员10舒适使用的间隔。

将参考图5至图7描述第一调倾器11d和第二调倾器11e的操作。

图6是第一调倾器11d和第二调倾器11e的操作由程序控制的计算机40执行的情形的座椅存储系统1的框图。计算机40被安装在大厅的地板F上的预定位置处,并且接收来自座垫12的限位开关11f和就坐传感器30的检测信号。第一调倾器11d、第二调倾器11e和上导轨22被连接到计算机40以便是可操作的。这里,计算机40对应于权利要求中的“控制器”。

图7是座椅存储系统1的流程图,在座椅存储系统1中,每个大厅座椅10的第一调倾器11d和第二调倾器11e***作以将所有大厅座椅10的座垫12和椅背13设定到升高坐姿位置C2、B2,并且上导轨22***作以使大厅座椅10之间的间隔变窄。在步骤S1中,经由来自就坐传感器30的检测信号判定就坐人员P是否在每个大厅座椅10的第二支撑表面12b1上。在就坐人员P在第二支撑表面12b1上的情形中,处理返回到步骤S1,并且在就坐人员P不在第二支撑表面12b1上的情形中,处理进行到步骤S2。

在步骤S2中,经由来自限位开关11f的检测信号判定座垫12是否处在升高坐姿位置C2中。在每个大厅座椅10中,在座垫12处在升高坐姿位置C2中的情形中,处理进行到步骤S4,并且在座垫12不处在升高坐姿位置C2中的情形中,处理进行到步骤S3并且第一调倾器11d和第二调倾器11e***作以将大厅座椅10的座垫12和椅背13设定到升高坐姿位置C2、B2。

在步骤S4中,经由来自限位开关11f的检测信号判定所有的大厅座椅10的座垫12是否处在升高坐姿位置C2中。在即使一个座垫12不处在升高坐姿位置C2中的情形中,处理返回到步骤S2。在所有大厅座椅10处在升高坐姿位置C2中的情形中,处理进行到步骤S5,并且每个大厅座椅10的上导轨均***作以使座椅之间在前后方向上的间隔变窄。图4示出所有大厅座椅10的座垫12和椅背13在步骤S4中处在升高坐姿位置C2、B2中的状态。此外,图5示出所有大厅座椅10之间在前后方向上的间隔被通过步骤S5变窄的状态。

如上所述构造的第一实施例具有以下有利效果。在每个大厅座椅10中,座垫12在与升高坐姿对应的升高坐姿位置C2和与坐姿对应的坐姿位置C1之间切换,并且被以多个设置在地板F上的左右和前后方向上的大厅座椅10的座垫12和椅背13可以被设定到升高坐姿位置C2、B2以便使大厅座椅10在前后方向上的间隔变窄。作为结果,未使用状态中的大厅座椅10可以被有效地存储在窄空间中。

<第二实施例>

将参考图8至图14描述大厅座椅110的构造,大厅座椅110是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的座椅姿势改变系统101中的座椅。在以下描述中,方向诸如前、后、上、下、左和右的每个方向指在图中示出的相应方向。

如在图8和图9中所示,大厅座椅110经由滑动导轨120被附接到地板F1,以便可以在前后方向上移动。这里,大厅座椅110对应于权利要求中的“座椅”。

大厅座椅110被构造成包括:框架111,所述框架111用作骨架;座垫112,所述座垫112由框架111支撑并且用作就坐表面;以及椅背113,所述椅背113由框架111支撑并且用作就坐人员的靠背。这里,座垫112对应于权利要求中的“座椅表面部”。

如在图8和图9中所示,通过组装具有矩形横截面的方形管构件作为主体来形成框架111。框架111包括:上框架部111a,所述上框架部111a在顶视图中被以在前侧处具有开口的大体上U形状形成,并且大体上水平延伸;下框架部111b,所述下框架部111b在顶视图中被以在前侧处具有开口的大体上U形状形成并且通过连接开口端到上框架111a的开口端而向后和向下倾斜延伸;一对左右连接部111c,所述一对左右连接部111c分别连接在上框架部111a的在前后方向上的中央部的稍后方的部分和下框架111b的在大体竖直方向上的后端部;一对左右前腿部111d,所述一对左右前腿部111d分别从下框架111b的在前后方向上的中央部的稍后方的部分向前和向下倾斜延伸;以及后腿部111e,所述后腿部111e从下框架部111b的后端部向下延伸。在每个连接部111c的下部上,用于调节座垫112的上翻角度的第一调倾器111f被布置在比下框架部111b高的位置处,并且用于调节椅背113的倾斜角度的第二调倾器111g被布置在与下框架部111b近似相同高度的位置处。如稍后将描述的,用于指示就坐人员操作第一调倾器111f以改变座垫112的姿势的显示器被布置在上框架部111a的左侧部分的上表面上。这里,第一调倾器111f对应于权利要求中的“切换装置”,并且显示器111a2对应于权利要求中的“改变指示器”。

电动类型的第一调倾器111f和第二调倾器111g被构造成当布置在框架111上的操作按钮(未示出)被按下时开始旋转,并且当(稍后描述的)限位开关被按下时停止旋转以进入锁定状态中。能够前后移动的脚轮111d1被附接到每个前腿部111d的下末端部。脚轮111d1旋转以与地板F1接触以改变前腿部111d在前后方向上的位置。尽管在图8和图9中未示出,但是框架111被由树脂制成的覆盖构件覆盖并且具有好的外观。

如在图8和图9中所示,座垫112被以在侧视图中大体上V状形成。具体地,在图8和图9中的实线所示的坐姿位置C11中,面向上侧的第一支撑表面部112a和面向前下侧的第二支撑表面部112b被设置。在处在坐姿位置C11中的座垫112中,第一支撑表面部112a具有第一支撑表面112a1,第一支撑表面112a1是第一支撑表面部112a的上表面并且被形成为大体上平坦表面,并且第二支撑表面部112b具有第二支撑表面112b1,第二支撑表面112b1是第二支撑表面部112b的下表面并被形成为中央部在后上方向上凹进的凹表面。就坐人员P1可以在坐姿位置C11中以坐姿坐在座垫112的第一支撑表面112a1上。另外,第二支撑表面112b1形成以后下形状回缩的引入表面,以便形成当就坐人员P1坐在第一支撑表面112a1上时允许就坐人员P1的下腿部被引导到后侧的空间。通过将用作垫子构件的垫子衬垫112a2和112b2放置在用作构架的垫子框架(未示出)上,并且将用作的表皮材料的垫子覆盖件112a3和112b3覆盖在垫子衬垫112a2和112b2上来形成座垫112。即,第一支撑表面部112a的第一支撑表面112a1和第二支撑表面部112b的第二支撑表面112b1被形成为软地接触和支撑就坐人员P1的身体。在坐姿位置C11中的座垫112中,垫子框架的后端部侧经由第一调倾器111f被附接到框架111的连接部111c。

当在座垫112处在坐姿位置C11中的状态中按下操作按钮时,座垫112绕图9中的第一调倾器111f的旋转轴顺时针旋转,并且座垫112的前端侧被上翻。当被从坐姿位置C11向后侧上翻90度或更多并且进入由图9中的双点划线所示的升高坐姿位置(即,以站立姿势就坐)C12中时,座垫112按压布置在框架111上的限位开关111h(见图12),并且由此第一调倾器111f停止旋转并进入锁定状态中。此时,第二支撑表面部112b被升高到比坐姿位置C11中的第一支撑表面部112a高的位置,并且第二支撑表面112b1形成以如下形状倾斜的表面,所述形状在前侧上较低并且能够接触和支撑就坐人员P1的臀部。形成升高坐姿位置C12中的就坐表面的第二支撑表面部112b1形成在前侧上较低的形状的表面,由此使宽的表面面对采用升高坐姿的就坐人员P1的臀部,并且因此第二支撑表面112b1的前边缘部分不太可能形成咬入就坐人员P1的臀部的突出形状中。因此,坐在第二支撑表面部112b上的就坐人员P1可以采用升高坐姿,在升高坐姿中,在接近站立姿势中的角度的盆骨角度,疲劳感较少,具有较低的异物感和良好的就坐舒适感。这里,坐姿位置C11和身高坐姿位置C12分别对应于权利要求中的“第二姿势”和“第一姿势”。限位开关111h对应于权利要求中的“姿势判定器”。

如在图9中所示,第二支撑表面部112b设置有就坐传感器130。通过将就坐传感器130嵌在当座垫112处在升高坐姿位置C12的同时就坐人员P1就坐时垫子衬垫112b2中与就坐人员P1的盆骨对应的位置处,来布置就坐传感器130。具体地,就坐传感器130具有矩形表面形状,并且被布置在垫子覆盖件112b3和垫子衬垫112b2之间。当就坐人员P1坐在第二支撑表面112b1上时,就坐传感器130输出信号到稍后描述的计算机140。这里,就坐传感器130和计算机140分别对应于权利要求中的“就坐判定器”和“控制器”。

如在图8和图9中所示,椅背113被形成为在侧视图中的大体上竖直I状。具体地,在图8和图9中的实线所示的坐姿位置B11中,用作其靠背表面的前表面形成比竖直稍向后倾斜的大体上平的倾斜表面。椅背113的在坐姿位置B11中的前表面可以从后方支撑利用就坐人员P1的臀部降低而以坐姿就坐的就坐人员P1的背部。通过将用作垫子构件的垫子衬垫放置在用作构架的背框架(未示出)上,并且将用作的表皮材料的垫子覆盖件113a覆盖在垫子衬垫上来形成椅背113。即,椅背113的前表面部被形成为软地接触和支撑就坐人员P1的身体。在椅背113中,背框架的下端部侧经由第二调倾器111g被附接到框架111的连接部111c。

当在座垫112处在坐姿位置C11中并且椅背112处在坐姿位置B11中的状态中按下操作按钮时,椅背113绕图9中的第二调倾器111g的旋转轴顺时针旋转并且被向后倾斜。当进入由图9中的双点划线所示的升高坐姿位置B12时,椅背113按压布置在框架111上的限位开关(未示出),并且由此第二调倾器111g被停止旋转并进入锁定状态中。此时,椅背113处在不与处在升高坐姿位置C12中的座垫112接触的位置处。与座垫112从坐姿位置C11移动到升高坐姿位置C12的时间相比,椅背113以较短时间从坐姿位置B11移动到升高坐姿位置B12。作为结果,在座垫112从坐姿位置C11移动到升高坐姿位置C12和椅背113从坐姿位置B11移动到升高位置B12的过程期间,座垫112和椅背113不彼此干涉。当椅背113处在升高坐姿位置B12中时,椅背113不接触就坐人员P1的身体。通过来自安装在地板F1上的预定位置处的计算机140的信号,座垫112和椅背113也可以在坐姿位置C11、B11和升高坐姿位置C12、B12之间移动,如稍后将描述的。即,第一调倾器111f和第二调倾器111g不仅***作按钮而且被来自计算机140的信号操作。

如在图8至图11中所示,在地板F1上,成对左右滑动导轨120被设置多个,以便彼此平行地在前后方向上延伸。每对左右滑动导轨120被布置成被放置在大厅座椅110的前腿部111d的脚轮111d1之间。如在图9中所示,每个滑动导轨120具有长的被固定到地板F1的下导轨121和短的在下导轨121延伸的方向上被可滑动地附接到下导轨121的上导轨122。多个上导轨被相对于每个下导轨121附接,并且大厅座椅110的后腿部111e的下端部被分别附接到上导轨122。此外,能够关于下导轨121锁定和解除锁定上导轨122的滑动的锁定机构(未示出)被布置在每个上导轨122上。因此,每个大厅座椅110可以相对于一对左右滑动导轨120在前后方向上移动,并且可以在前后方向上在期望位置处被锁定和被使得不可移动。此时,脚轮111d1被分别布置在一对左右滑动导轨120的在座椅宽度方向上的外侧上,并且因此可以平稳地在地板F1上移动。

将描述大厅座椅110的操作。在通常状态中,每个座椅的就坐人员自由选择和使用座垫112处在坐姿位置C11中并且椅背113处在坐姿位置B11中的状态或者座垫112处在升高坐姿位置C12中并且椅背113处在升高坐姿位置B12中的状态。即,每个座椅的就坐人员Pl利用通过经由操作按钮操作第一调倾器111f和第二调倾器111g自由选择坐姿位置C11、B11和升高坐姿位置C12、B12来使用大厅座椅110。如在图10中所示,在通常状态中,座垫112处在坐姿位置C11中并且椅背113处在坐姿位置B11中的状态和座垫112处在升高坐姿位置C12中并且椅背113处在升高坐姿位置B12中的状态不规律地共存。

将参考图12至图14描述第一调倾器111f和第二调倾器111g的操作。图12是第一调倾器111f和第二调倾器111g的操作由程序控制的计算机140执行的情形的座椅姿势改变系统10的框图。计算机140被安装在大厅的地板F1上的预定位置处,并且接收来自座垫112的限位开关111h和就坐传感器130的检测信号。第一调倾器111f和第二调倾器111g被连接到计算机140以便可操作。

图13是流程图,在该流程图中,每个大厅座椅110的第一调倾器111f和第二调倾器111g***作以将所有大厅座椅110的座垫112和椅背113设定到升高坐姿位置C12、B12。在步骤S11中,经由来自限位开关111h的检测信号判定每个大厅座椅110的座垫112是否处在升高坐姿位置C12中。在每个大厅座椅110中,在座垫112处在升高坐姿位置C12中的情形中,处理被结束,并且在座垫112不处在升高坐姿位置C12中的情形中,处理进行到步骤S12。

在步骤S12中,经由来自就坐传感器130的检测信号判定就坐人员P1是否在大厅座椅110的座垫112不处在升高坐姿位置C12中的每个大厅座椅110的座垫112的第二支撑表面112b1上。在就坐人员P1在第二支撑表面112b1上的情形中,处理进行到步骤S13,并且显示器111a2指示就坐人员P1将座垫112设定到升高坐姿位置C12并且离开座椅。具体地,文本“请将座椅设定到升高坐姿并且离开座椅”被显示在显示器111a2的屏幕上。然后,处理返回到步骤S11。在就坐人员P1不在第二支撑表面112b1上的情形中,处理进行到步骤S14,并且第一调倾器111f和第二调倾器111g***作以将所有大厅座椅110的座垫112和椅背113设定到升高坐姿位置C12、B12。图11示出所有大厅座椅110的座垫112和椅背113被以此方式设定到升高坐姿位置C12、B12的状态。

图14是流程图,在该流程图中,每个大厅座椅110的第一调倾器111f和第二调倾器111g***作以将所有大厅座椅110的座垫112和椅背113设定到坐姿位置C11、B11。在步骤S21中,经由来自限位开关111h的检测信号判定每个大厅座椅110的座垫112是否处在坐姿位置C11中。在每个大厅座椅110中,在座垫112处在坐姿位置C11中的情形中,处理被结束,并且在座垫112不处在坐姿位置C11中的情形中,处理进行到步骤S22。

在步骤S22中,经由来自就坐传感器130的检测信号判定就坐人员P1是否在大厅座椅110的座垫112不处在坐姿位置C11中的每个大厅座椅110的座垫112的第二支撑表面112b1上。在就坐人员P1在第二支撑表面112b1上的情形中,处理进行到步骤S23,并且显示器111a2指示就坐人员P1将座垫112设定到坐姿位置C11并离开座椅。具体地,文本“请将座椅设定到坐姿并离开座椅”被显示在显示器111a2的屏幕上。然后,处理返回到步骤S21。在就坐人员P1不在第二支撑表面112b1上的情形中,处理进行到步骤S24,并且第一调倾器111f和第二调倾器111g***作以将所有大厅座椅110的座垫112和椅背113设定到坐姿位置C11、B11。

如上所述构造的第二实施例具有以下有利效果。在每个大厅座椅110中,座垫112在与升高坐姿对应的升高坐姿位置C12和与坐姿对应的坐姿位置C11之间切换,并且被以多个设置在地板F1上的左右和前后方向上的大厅座椅110的座垫112和椅背113可以被同时切换到升高坐姿位置C12、B12或坐姿位置C11、B11。

尽管已经描述了某些实施例,但是本公开不限于这些构造,并且在不背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添加和删除。其示例包括以下。

1.在上述第一实施例中,椅背13被构造成连同座垫12移动,但是不限于此,并且椅背13可以被固定到框架。类似的,在上述第二实施例中,椅背113被构造成连同座垫112移动,但是不限于此,并且椅背113可以被固定到框架。

2.在上述第一实施例中,框架11被构造成由一对左右前腿部11b和一对左右后腿部11c支撑,但是不限于此,并且可以被构造成相对于地板F仅由一对左右后腿部11c支撑。

3.在上述第二实施例中,每个大厅座椅110均经由滑动轨道120被附接到地板F1并且可以在前后方向上移动,但是不限于此,并且也可以被固定到地板F1。

24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可手动拆卸安装式座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