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谷型生活垃圾填埋场安全开采方法及开采结构

文档序号:1780894 发布日期:2019-12-06 浏览:19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山谷型生活垃圾填埋场安全开采方法及开采结构 (safe mining method and mining structure for valley type domestic garbage landfill ) 是由 吴军 李俊 韩诚 罗培康 朱俊伟 张铁军 陈欣琪 陈东标 杨智力 李志远 李丹阳 于 2019-08-29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山谷型生活垃圾填埋场安全开采方法及开采结构,属于固废资源化利用领域。开采方法包括开拓运输、排水、边坡稳定和通风四个主要技术单元,其中开拓运输技术采用多层环形水平道路结合上行和下行衔接坡道构建的相对独立的上行和下行道路;排水技术采取界外截水沟自流排放雨水和界内泵站分区和分级提升排放污水到顶部处理达标后再排放;边坡稳定采取土工格栅和生态袋的双重护坡技术;通风采取自然引导和人工强制通风相结合的技术。采用本发明的安全开采方法构建的安全高效的库区开拓运输道路,将存量垃圾从开采位置及时转运出来;进一步通过对排水、边坡稳定以及通风的改进,充分保障了填埋场开采作业的安全进行。(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afe mining method and a safe mining structure for a valley type domestic garbage landfill, and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solid waste resource utilization. The mining method comprises four main technical units of development transportation, drainage, slope stabilization and ventilation, wherein the development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y adopts a multilayer annular horizontal road combined with an ascending and descending connection ramp to construct relatively independent ascending and descending roads; the drainage technology adopts an outside intercepting ditch to automatically drain rainwater and an inside pump station to divide areas and promote the drained sewage in a grading way to the top for treatment and then to be drained; the slope is stably protected by adopting a double slope protection technology of geogrids and ecological bags; the ventilation adopts the technology of combining natural guide and artificial forced ventilation. The safe and efficient reservoir area constructed by the safe mining method of the invention is used for developing a transportation road, and the stored garbage is timely transported out from the mining position; further, the safety of the mining operation of the landfill is fully guaranteed through improvement on drainage, slope stability and ventilation.)

一种山谷型生活垃圾填埋场安全开采方法及开采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固废资源化利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山谷型生活垃圾填埋场安全开采方法及开采结构。

背景技术

我国城镇每年产生约2亿吨生活垃圾,其中超过60%采用填埋技术处理。另外历年填埋的存量生活垃圾超过80亿吨,污染形势严峻,占用大量土地,同时资源潜力巨大。运用“城市矿山”技术对存量生活垃圾进行安全开采、有效分选和分类资源化,对解决生活垃圾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依据填埋区所利用自然地形条件的不同,生活垃圾填埋场大致分为3种类型:山谷型填埋场、平原型填埋场和滩涂型填埋场。根据地形条件、库容条件、设计成熟条件等,一般城市均优先选择将填埋场建在山谷中。山谷型填埋场具有填埋容量大、建设费用低等优点,但由于山谷大都位于地下水上游,填埋场对地下水的污染风险是一个必须重点考虑的因素。

存量垃圾治理技术可分为二大类,即原位修复加封场技术和安全开采分选异位资源化技术。原位修复和封场技术投资较少,在短时间内即可显著降低污染负荷,并通过植物复垦就地形成公园景观等,但垃圾堆体及其影响周围环境的污染修复不够彻底,未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仍未可知。异位资源化技术则是填埋堆体垃圾全部安全开采出来,通过有效分选后再进行分类资源化利用,虽然投资较大但可以彻底消除垃圾堆体及影响周围环境的污染源,同时可以释放并提高土地的使用价值。

异位资源化技术需要对垃圾堆体进行安全开采,目前针对垃圾埋深较浅、地质条件简单的平原或滩涂型填埋场通常采用传统土方开挖技术,开采技术简单风险小;对于山谷型填埋场由于垃圾填埋深度大、填埋库区地形复杂、地质条件多变,目前还没有成熟的安全开采技术,且相关技术面临一系列挑战:

(1)如何解决垃圾开采后的运输组织、运输道路等问题。由于运输道路随开采工作面频繁移设,如何进行高效运输组织,确保安全作业、降低运输成本?目前垃圾填埋场作业筑路主要使用钢板路基箱构建临时道路,即在填埋作业现场采用专用夹具,夹紧并联结钢板路基箱按序排列,构筑成临时道路供车辆通行,其表面采用花纹钢板面可防滑。但由于垃圾的不均匀沉降,在车辆行驶过后,钢板路基箱之间会形成缝隙,缝隙越来越大会对现场作业车输和人员的安全造成负面影响。且填埋场的环境导致钢板路基箱的腐蚀加剧,钢板面上杂乱不堪,钢板面上槽纹之间都是杂物,使得钢板面的摩擦力不断减小,也容易导致事故发生。

(2)如何及时有效排除垃圾层产生的渗滤液和降水后表面径流形成的污水,防范表面径流汇集形成洪水对作业专区的破坏,保障填埋场开采作业区的绝对安全。

(3)山谷型填埋场深坑开采作业过程如何保障边坡稳定性从而保证运输道路、车辆以及开采作业的安全。

(4)山谷型填埋场填埋气体(甲烷)容易聚集难以扩散稀释,燃烧及***的安全风险较大;同时还存在恶臭气体(如氨气、硫化氢、甲硫醇、甲基硫等)粉尘等环境空气质量差的问题,完全依靠自然通风不足以解决相关问题。

综上,目前对于山谷型垃圾填埋场的安全开采需要针对上述问题开发新的安全开采技术和方法。

发明内容

1.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山谷型垃圾填埋场在开拓运输等安全开采技术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山谷型垃圾填埋场安全开采方法及分层开采平面退台深坑结构,它通过多层环形开拓道路、以及进一步的碎石路基与网板强化复合塑料板路面结合构筑运输道路的开采方式保障开采运输安全;

进一步针对上述开采结构的边坡稳定问题采用了土工格栅和生态袋的双重护坡;

进一步针对开采时的排水的问题,结合上述开采结构进行分区分级串联提升排水;

进一步针对开采时的通风问题,采用人工强化自然通风和风机串联诱导通风相结合通风技术,系统而高效地实现山谷型垃圾填埋场安全开采。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山谷型生活垃圾填埋场安全开采方法,当所开采的填埋场封场时间小于6年,填埋气产生量较大、甲烷浓度高(大于等于5%)时,须先进行好氧稳定处理以降低开采过程中燃烧***的风险(甲烷浓度小于5%),或者当填埋场封场时间大于等于6年,采用本方案涉及的开拓运输、排水、边坡稳定和通风等四个方面的方法进行安全开采。

针对填埋场的安全开拓运输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山谷型生活垃圾填埋场安全开采方法,针对所述山谷型生活垃圾填埋场,包括采用退台缩进式开挖方式进行开采,所述退台缩进式开挖方式为从外至内、由高至低逐层构筑若干层环形道路,每层环形道路位于同一高程平面,从上至下所述环形道路的直径逐层递减,两相邻环形道路之间分别通过下行坡道和上行坡道衔接,所述环形道路分为上行段和下行段,各层环形道路的所述下行段与下行坡道构成下行道路;各层环形道路的所述上行段与上行坡道构成上行道路。所述开采方法为,在开采过程中,每开挖特定厚度垃圾,即退台缩进运输道路的宽度再向下开挖特定厚度垃圾,从而逐层构筑位于同一高程平面上的环形道路。

优选地,相邻环形道路之间形成具有边坡的台阶结构,所述台阶结构的边坡角α为30-45°;连接相邻所述台阶道路的衔接的坡道坡度角β为10-15°。

优选地,垃圾运输采用自卸式卡车,同一高程(台阶)道路总宽度b=4-6m,台阶高度 h=2-4m。

优选地,所述环形道路及坡道的构建采用碎石路基与网板强化复合塑料板路面结合的方式。所述的碎石路基采用建筑骨料级配或建筑垃圾破碎筛选后级配回填分层铺设,最大粒径不超过150mm,虚铺后压实,具体路基厚度根据现场情况确定。所述的网板强化复合塑料板为再生塑料非金属合金技术生产,单层铺设,且相邻路面板之间均通过热熔方式进行连接。

优选地,针对上述开采结构的边坡稳定问题,所述开采方法还包括边坡稳定技术,具体包括:在开采过程中,按环形道路分层采取土工格栅和生态袋的双重护坡技术稳定所述边坡。

优选地,先平整压实地坪再铺设土工格栅,然后用生态袋压住土工格栅并预留出反包的长度,再将生态袋由低到高,逐层错缝垒砌摆放,袋体垒砌到三层后采用土工格栅反包固定;所述生态袋袋体之间采用联结扣连接固定,每层生态袋铺设完后夯实;所述土工格栅反包生态袋后,在生态袋与边坡之间用腐殖土回填并压实至生态袋顶部相同高度;以上流程循环反复直至边坡设计高度;边坡顶层格栅可采用平铺不反包的方式,顶部袋体按超高垒砌作为预留沉降量。生态袋采用聚丙烯纤维或聚酯纤维无纺布缝制,内部装填腐殖土保证其透水性能;土工格栅为玻璃纤维网格状结构材料。

优选地,针对开采时的排水的问题,结合上述开采结构,所述开采方法还包括排水技术,所述的排水技术采取界外截水沟导流排放和界内分区汇水、泵站逐级提升上排的联合排水方案。

优选地,在采场四周根据地形设置截水沟;在采场内部,随开采过程,环形道路一侧分区设坡度不小于0.3%的简易排水明沟和集水井;当开采深度超过30米时,在环形道路边设置分级泵站,分级泵站之间水泵接力排水,采用分区并联与分级串联结合的排水方式将雨水抽至地面渗滤液处理系统,经处理达标后排放。在采场四周根据地形设置截水沟,纵坡大于 3%,沟底和沟帮用浆砌片石铺筑以防渗漏;在采场内部,随开采过程,在每一个环形道路平面靠近库区边坡一侧分区设0.3%以上纵向坡度排水明沟汇集边坡和路面雨水进入集水井,每个集水井汇集相向流动二个方向排水明沟的雨污水;排水明沟宽度根据服务汇水面积以及当地气象水文参数计算的流量确定,通常不小于0.5m,其起始深度为0.2m,终点深度不大于 1.7m;在环形道路排水明沟末端集水井中设置排水提升泵,当开采深度超过30m时采用提升泵站分级串联接力排水的方式,同一道路平面则是多个集水井内提升泵分区并联工作;按每 20m高度设置一个串联分级段,下部串联分级段排水通过潜污泵提升到上一个串联分级段集水池,再由上一个串联分级段集水池中的潜污泵再向其上一级输送,以此类推,各层收集排水最终提升至地面渗滤液处理系统,经处理达标后排放。

优选地,进一步针对开采时的通风问题,开采方法还包括采取自然通风系统和人工诱导通风系统两种方式结合的通风技术;自然通风系统为根据填埋场所处位置常年主导风向,在填埋场封闭圈附近设置“八”字形导风墙,所述导风墙的大口朝向常年主导风向,所述导风墙的小口朝向深坑,以汇拢地表风流;同时,根据填埋场内有害气体及粉尘浓度,采用人工诱导通风系统,所述诱导通风系统设置诱导风机,强化自然通风系统进风对作业区的通风换气作用。自然通风系统和人工诱导通风系统两种方式结合强化开采作业区内气体导排效果。

优选地,所述诱导通风系统主要由送风部分、诱导通风部分和排风部分组成;其中送、排风部分由送风风机、排风风机和少量风管组成,安装在山谷填埋场顶部靠近坑口的地面;所述诱导风机按照沿作业路径布置,诱导风机将填埋场下部的风螺旋吹向上部,根据填埋场作业空间内污染气体、粉尘浓度等变化,送风风机、排风风机以及诱导风机均采取间歇工作方式,确保填埋场作业空间大气中有害气体或杂质的浓度低于0.2-0.25倍允许浓度。

一种采用前述的开采方法得到的分层开采平面退台深坑结构。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根据山谷型填埋场的地形特点,因地制宜采取了环形渐深式开采掘进方式,便于自卸式卡车利用环形道路驶入填埋场底部,及时把开挖垃圾运输出来,且下行和上行通道完全分隔,解决了车辆需要互相避让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了碎石基层与网板强化复合塑料板的简易运输道路,防止道路的沉降,提高了运输的效率和运输安全性;

(2)本发明中相邻环形道路之间形成的台阶结构的边坡角α为30-45°;连接相邻台阶道路的衔接坡道坡度角β为10-15°,其中台阶边坡角加大有利于提高填埋库容的恢复率,衔接坡道角度相对较缓便于载重车辆爬坡和保障行车安全;

(3)采取土工格栅和生态袋的双重护坡技术,结合了土工格栅强度高、变形小、耐久性好以及生态袋抗老化、透水性好等特点,通过联结扣使生态袋之间形成互锁结构,有效保证山谷型填埋场边坡的稳定性和运输车辆行车安全性,并且施工简单、可就地取材、工程造价低;

(4)采取界外截水沟自流和界内泵站分区和分级水泵提升强制上排的方法,最大程度地降低雨污水对开采作业的影响,减少开采区排水量和雨水对于边坡的冲刷;

(5)通过导风墙实现自然引导通风结合开采深坑***流诱导人工强制通风系统,保障开采深坑内空气质量和作业安全;诱导通风系统无须设置风管,诱导风机安装和移动方便,特别适合开采工作面不断变化的应用场景;通过选用大风量低风压型诱导风机,设备功耗较低,投资和运行费用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山谷型填埋场开拓运输方式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平面退台深坑结构的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中上行与下行路线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双重护坡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山谷型填埋场分级排水方式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强化诱导通风方式示意图;

图中:100、平面退台深坑结构;110、下行段;120、上行段;130、边坡;140、下行坡道;150、上行坡道;160、填埋场底部;

200、边坡稳定结构;210、基底;220、生态袋;230、联结扣;240、土工格栅;241、第一层土工格栅;242、第二层土工格栅;243、第三层土工格栅;250、回填土;

300、分级排水结构;310、排水明沟;320、排水泵;321、一级排水泵;322、二级排水泵;330、集水井;

400、强化诱导通风结构;410、导风墙;420、送风风机;430、诱导风机;440、排风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内容,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山谷型生活垃圾填埋场安全开采方案。针对填埋龄大于10年的稳定化山谷型垃圾填埋场的安全开采方案,具体包括了开拓运输、排水、边坡稳定以及通风四个方面。

针对山谷型生活垃圾填埋场,包括采用退台缩进式开挖方式进行开采,退台缩进式开挖方式为从外至内、由高至低逐层构筑若干层环形道路,每层环形道路位于同一高程平面,从上至下环形道路的直径逐层递减,两相邻环形道路之间分别通过下行和上行坡道衔接,环形道路分为上行段120和下行段110(如图1中所示),各层环形道路的所述下行段110与下行坡道构成下行道路;各层环形道路的上行段120与上行坡道构成上行道路。如图2所示为开采形成的平面退台深坑结构100。

先根据初始挖采面位置确定道路起始点。在开采过程中,如图1、图2所示,每开挖2-4 米厚度垃圾,即退台缩进出运输道路的宽度再向下开挖2-4米厚度垃圾,从而逐层构筑位于同一高程平面上的环形道路。相邻高度的环形道路通过对称布置的二个坡道(如图1中所示的下行坡道140和上行坡道150)衔接,各层的下行坡道与下行段构成下行道路,各层的上行坡道与上行段构成上行道路,即分别构成下行和上行二个相互独立、单向通行的道路系统,这二个道路系统在山谷型填埋场底部160交汇,通行方向如图3所示,需要说明的是,图3 中仅作为通行方向的示意图,相邻两层环形道路之间的坡道实际连接方式仍为下述描述的方式,角度为10-15°。运输道路的构建采用碎石路基与网板强化复合塑料板路面结合的方式。所述的碎石路基采用建筑骨料级配或建筑垃圾破碎筛选后级配回填分层铺设,最大粒径不超过150mm,虚铺后采用压路机压实,每层压实后厚度为0.25-0.3m,共计4层路基总厚度约 1.0m;所述的网板强化复合塑料板为非金属合金制成,厚度为150~200mm。面层由单块板铺设,且前后两块板之间均通过热熔方式进行连接。垃圾运输采用自卸式卡车,同一环形道路的台阶道路呈水平,台阶宽度b=4-6m,台阶高度h=2-4m,台阶边坡130的边坡角α=30-45°;连接相邻台阶环形道路的坡道的坡度角β为10-15°。

垃圾开采过程构筑环形道路时,按环形道路分层采用土工格栅240和生态袋220的双重护坡。生态袋220采用聚丙烯纤维或聚酯纤维无纺布缝制,内部装填腐殖土保证其透水性能;土工格栅240为玻璃纤维网格状结构材料。沿平整压实处理好的坡脚方向铺设土工格栅240,然后用生态袋220压住土工格栅240并预留出反包的长度,再将生态袋220由低到高,逐层错缝垒砌摆放,袋体垒砌到三层后就用土工格栅240反包固定。袋体之间使用联结扣230进行连接,并且每层袋子铺设完后夯实。生态袋220与台阶边坡130之间回填土250为腐殖土,并采用机械夯实回填土250使之与生态袋220高度平齐。以上流程循环反复直至台阶边坡130 设计高度。台阶边坡130顶层土工格栅240可采用平铺不反包的方式,顶部袋体按超高垒砌作为预留沉降量。布置方式见图4所示的边坡稳定结构200。

排水采取界外截水沟导流排放和界内分区汇水、泵站分级提升上排的联合排水方案。待开采填埋场四周根据地形设置截水沟,纵坡大于3%,沟底和沟帮用浆砌片石铺筑以防渗漏;开采过程中,在每一个道路环形道路平面靠近库区与上一层的台阶边坡130一侧分区设坡度不小于0.3%的纵向坡度排水明沟310汇集边坡和路面雨污水进入集水井330,每个集水井330 汇集相向流动二个方向排水明沟310的雨污水;排水明沟310宽度0.5m,起始深度0.2m,终点深度1.5m;采用排水泵320(提升泵站)分级串联接力排水的方式,每20m高度设置一个串联分级段,共分2级,每一个道路平面设置4个集水井330提升排水系统,雨污水通过排水明沟310收集汇聚到集水井330再通过潜污泵提升到上一个串联分级段集水井330,以此类推,各层收集雨污水最终提升至地面渗滤液处理系统,经处理达标后排放。布置方式见图 5所示的分级排水结构300。

通风采取自然引导通风和人工强制通风两种措施。根据常年主导风向在填埋场封闭圈附近设置“八”字形导风墙410,大口朝向常年主导风向,小口朝向深坑,籍以汇拢地表风流。开采作业区内采用诱导通风系统,主要由送风部分、诱导通风部分和排风部分组成。其中送、排风部分由送风风机420、排风风机440和少量风管组成,安装在山谷填埋场顶部靠近坑口的地面;诱导通风部分由诱导风机430构成,所述诱导风机430按照沿作业路径布置,诱导风机430风向为螺旋向上方向,单圈环形道路上大致布置四台诱导风机430,布置方式见图6 所示的强化诱导通风结构400。诱导风机430出口气流形成自由射流,使周围空气被不断被卷入,再通过分段接力的方式,将填埋场下部的风螺旋吹向上部,实现作业区底部空气通过诱导作用逐步向顶部流动的目的。根据填埋场内有害气体浓度变化,送风风机420、排风风机440采取间歇工作方式,确保开采深坑内大气中有害气体浓度不超过0.2-0.25倍允许浓度。诱导风机430采用连续运行的方式,实现作业区底部空气连续不断地向上部流动,有效控制有害气体的积累,防范次生灾害发生。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山谷型生活垃圾填埋场安全开采方案。针对填埋龄6-8年的山谷型垃圾填埋场安全开采方案,具体包括打井排气、开拓运输、排水、边坡稳定、通风等五个方面。

填埋龄6-8年的生活垃圾填埋场已经达到基本稳定,但仍然存在填埋气体含少量甲烷等有害成分可能造成的风险,通过打井排气技术进一步释放垃圾堆体中残留的有害气体,在检测排放气体达到安全水平后即可进行开采作业。

针对山谷型生活垃圾填埋场,包括采用退台缩进式开挖方式进行开采,退台缩进式开挖方式为从外至内、由高至低逐层构筑若干层环形道路,每层环形道路位于同一高程平面,从上至下环形道路的直径逐层递减,两相邻环形道路之间分别通过下行和上行坡道衔接,环形道路分为上行段120和下行段110(如图1中所示),各层环形道路的所述下行段110与下行坡道构成下行道路;各层环形道路的上行段120与上行坡道构成上行道路。如图2所示为开采形成的平面退台深坑结构100。

先根据初始挖采面位置确定道路起始点。在开采过程中,每开挖2-4米厚度垃圾,即退台缩进出运输道路的宽度再向下开挖2-4米厚度垃圾,从而逐层构筑位于同一高程平面上的环形道路。相邻高度的环形道路通过对向布置的二个坡道(如下行坡道140和上行坡道150) 衔接,各层的下行坡道与下行段构成下行道路,各层的上行坡道与上行段构成上行道路,即分别构成下行和上行二个相互独立、单向通行的道路系统,这二个道路系统在山谷型填埋场底部160交汇,通行方向如图3所示,需要说明的是,图3中仅作为通行方向的示意图,相邻两层环形道路之间的坡道实际连接方式仍为下述描述的方式,角度为10-15°。运输道路的构建采用碎石路基与网板强化复合塑料板路面结合的方式。所述的碎石路基采用建筑骨料级配或建筑垃圾破碎筛选后级配回填分层铺设,最大粒径不超过150mm,虚铺后采用20t压路机压实,每层压实后厚度为0.25m-0.3m,共计4层路基总厚度约1.0m;所述的网板强化复合塑料板为非金属合金制成,厚度为150-200mm。面层由单块板铺设,且前后两块板之间均通过热熔方式进行连接。垃圾运输采用自卸式卡车,同一环形道路的台阶道路呈水平,台阶宽度b=4-6m,台阶高度h=2-4m,台阶边坡130的边坡角α=30-45°;连接相邻台阶环形道路的坡道的坡度角β为10-15°。

垃圾开采过程构筑环形道路时,按环形道路分层采用土工格栅240和生态袋220的双重护坡。生态袋220采用聚丙烯纤维或聚酯纤维无纺布缝制,内部装填腐殖土保证其透水性能;土工格栅240为玻璃纤维网格状结构材料。沿平整压实处理好的坡脚方向铺设土工格栅240,然后用生态袋220压住土工格栅240并预留出反包的长度,再将生态袋220由低到高,逐层错缝垒砌摆放,袋体垒砌到三层后就用土工格栅240反包固定。袋体之间使用联结扣230进行连接,并且每层袋子铺设完后夯实。生态袋220与台阶边坡130之间回填土250为腐殖土,并采用机械夯实回填土250使之与生态袋220高度平齐。以上流程循环反复直至台阶边坡130 设计高度。台阶边坡130顶层土工格栅240可采用平铺不反包的方式,顶部袋体按超高垒砌作为预留沉降量。布置方式见图4所示的边坡稳定结构200。

排水采取界外截水沟导流排放和界内分区汇水、泵站分级提升上排的联合排水方案。待开采填埋场四周根据地形设置截水沟,纵坡大于3%,沟底和沟帮用浆砌片石铺筑以防渗漏;开采过程中,在每一个环形道路平面靠近与上一层的台阶边坡130一侧分区设坡度不小于 0.3%的纵向坡度排水明沟310汇集边坡和路面雨污水进入集水井330,每个集水井330汇集相向流动二个方向排水明沟310的雨污水;排水明沟310宽度0.5m,起始深度0.2m,终点深度1.5m;采用排水泵320(提升泵站)分级串联接力排水的方式,每20m高度设置一个串联分级段,共分2级,每一个道路平面设置4个集水井330提升排水系统,雨污水通过明沟收集汇聚到集水井330再通过潜污泵提升到上一个串联分级段集水井330,以此类推,各层收集雨污水最终提升至地面渗滤液处理系统,经处理达标后排放。布置方式见图5所示的分级排水结构300。

通风采取自然引导通风和人工强制通风两种措施。根据常年主导风向在填埋场封闭圈附近设置“八”字形导风墙410,大口朝向常年主导风向,小口朝向深坑,籍以汇拢地表风流。开采作业区内采用诱导通风系统,主要由送风部分、诱导通风部分和排风部分组成。其中送、排风部分由送风风机420、排风风机440和少量风管组成,安装在山谷填埋场顶部靠近坑口的地面;诱导通风部分由诱导风机430构成,所述诱导风机430按照沿作业路径布置,诱导风机430风向为螺旋向上方向,单圈环形道路上大致布置四台诱导风机430,布置方式见图6 所示的强化诱导通风结构400。诱导风机430出口气流形成自由射流,使周围空气被不断被卷入,再通过分段接力的方式,将填埋场下部的风螺旋吹向上部,实现作业区底部空气通过诱导作用逐步向顶部流动的目的。根据填埋场内有害气体浓度变化,送风风机420、排风风机440采取间歇工作方式,确保开采深坑内大气中有害气体浓度不超过0.2-0.25倍允许浓度。诱导风机430采用连续运行的方式,实现作业区底部空气连续不断地向上部流动,有效控制有害气体的积累,防范次生灾害发生。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如平面退台深坑结构100中的下行坡道140和上行坡道150可以是对称或非对称的形式;根据原有填埋库区边坡角度调整更缓或更陡的边坡角等。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15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土方开挖施工方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