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型电缆隧道

文档序号:1812471 发布日期:2021-11-09 浏览:33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综合型电缆隧道 (Comprehensive cable tunnel ) 是由 吴执 杜芳 李林杰 苑吉河 王琅 彭璟 张青翔 于 2021-08-30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合型电缆隧道,包括电缆隧道和防火墙,所述电缆隧道包括主道和侧道,所述主道和侧道构成特斯拉阀的设定构造,所述防火墙可开闭的设置在主道内,所述防火墙闭合时电缆隧道通过侧道通风,所述电缆隧道还包括分设在电缆隧道两端的检修入口和检修出口,能够及时将隧道内空气置换,保证电缆隧道内温度。(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omprehensive cable tunnel, which comprises a cable tunnel and a firewall, wherein the cable tunnel comprises a main channel and a side channel, the main channel and the side channel form a set structure of a Tesla valve, the firewall is arranged in the main channel in an opening and closing manner, the cable tunnel is ventilated through the side channel when the firewall is closed, the cable tunnel further comprises an overhaul inlet and an overhaul outlet which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at two ends of the cable tunnel, air in the tunnel can be replaced in time, and the temperature in the cable tunnel is ensured.)

综合型电缆隧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隧道防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综合型电缆隧道。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发供电企业的日益增多,电力电缆的应用日益广泛,它们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但是当其在过载、短路、局部过热等故障状态及外热作用下就会引起绝缘材料绝缘电阻下降、失去绝缘能力甚至燃烧,进而引发火灾。

火灾的引起方式主要分两种,一种是电缆自燃,多发生于电缆隧道内温度置换效率低的情况,第二种则是火种引燃,多发生于电缆隧道的入口/出口有火种落入的情况,现有技术中,对于电缆隧道的防火措施主要采用防火隔断、警报器、自动灭火装置、及电控警报灭火巡检装置等,但仍是不能解决火灾频发的问题,究其原因,至少存在隧道内温度过高,通风性差这一问题,对于电缆隧道的通风方式分自然通风和机械协同通风,采用自然通风的方式,需要较多的独立通风分区和较高的排风口,而机械协同通风通过无组织排风或无组织进风的方式进行通风,但是,由于在电缆隧道中,除风井周围的小片区域外,气流有效循环的区域很小,因而隧道整体的通风效果并不好,此外,出于对电缆隧道的消防安全方面的考虑,施工单位往往会在大多数电缆隧道中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严密的防火隔断,并要求防火隔断内的所有防火门常闭,这进一步地加剧了电缆隧道内的通风不畅,从而导致了隧道内的死角较多,空气质量得不到保证,因而无法保障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并且由电缆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无法及时被排出,会导致隧道内温度的升高,不仅减小了电缆的载流量,而且还缩短了电缆的使用寿命。

因此,为解决以上问题,需要一种综合型电缆隧道,能够及时对电缆隧道内空气进行置换,降低电缆隧道内温度。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综合型电缆隧道,能够及时排烟并能防止火势蔓延,降低电缆隧道内温度。

本发明的综合型电缆隧道,包括由下至上斜向开设的电缆隧道和设置在电缆隧道内的防火墙,所述防火墙可采用任一现有技术的用于电缆隧道的可开闭式结构的防火墙,在此不再赘述,本方案一般应用于带有坡度的爬坡电缆隧道,由于此类爬坡型电缆隧道在发生火情时,最容易发生由烟囱效应导致的火势快速蔓延,导致电缆隧道内温度久高不低,并难以从相邻防火墙排除,使得救援时间被延长,当然也可应用于其他电缆隧道,仍是有隔断火势并能自然通风的效果,所述电缆隧道包括主道和侧道,所述主道和侧道构成特斯拉阀的设定构造,所述防火墙可开闭的设置在主道内,所述防火墙闭合时电缆隧道通过侧道通风。在发生火情时,电缆隧道内的灭火装置极易出现灭火处理不完全的情况,仍是需要现场作业人员辅助灭火,但在火灾现场对于处于火势已扑灭但存在可能复燃状态下的爬坡型电缆隧道,如何控制完全灭火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第一点即电缆隧道内空间狭小浓烟密集,需要辅助排烟设备或是延长灭火时间处理,二是由于烟囱效应导致火势的不断蔓延,电缆隧道内温度极高,使得作业人员不得不频繁的以轮替的方式进行灭火,而本方案中,所述主道和侧道构成特斯拉阀的设定构造,且气流方向由下至上加速电缆隧道内气体的排除,使得电缆隧道内的有效气流循环极度增大,并由于防火墙常闭,既能摆保证电缆隧道内气体的有效置换,又能使得阻止火势蔓延,如图所示,侧道为带有加速效果的弯折腔,使得电缆隧道在自然通风的条件下,可加快对隧道内气体进行置换,并能带走电缆热量,并成段的主道通过防火墙隔断,使得电缆隧道即可实现自然通风,且通风效率得到提高,又能保证即使发生火情仍能将火势控制在相邻防火墙之间,并且在后续对隧道内燃点进行深度灭火时,打开防火墙使得形成特斯拉阀的特定构造,持续的加快通风效果,使得隧道内温度持续降低,加快对电缆隧道内火势的控制,更具体的当某一段主道发生火情时,仅需关闭此段防火墙,由灭火装置如悬挂式灭火器等进行灭火,并由于侧道内无可燃物,火势不会蔓延至另一段主道,在救援人员抵达时打开其他防火墙提高通风效果,加快带走电缆隧道内温度,提高救援效率。

进一步,所述防火墙为若n个,所述主道对应被n个防火墙分隔成n+1段,所述侧道为n段,且n段侧道沿主道延伸方向穿插设置在主道的两侧。如图所示,相邻两段主道之间均通过防火墙隔断,并通过侧道连通,使得气流对电缆隧道内气体进行有效置换,并带走多余热量,提高电缆的载流量及使用寿命。

进一步,每个所述防火墙沿气流方向设置在每段主道的远端。所述的远端即为气流流向的远端,也就是说气流可在每段主道内腔流通,然后再通过相邻的侧道,如图所示,本方案气流方向由下至上,相应的每段主道内的防火墙均设置在相应主道的顶部,使得气流可在每段主道内由侧道产生的加速可有效涌入至下一段主道,并在每段主道内有效滞留带走由电缆产生的热量,防止电缆过载等发生自燃。所述防火墙常闭,即使发生火情仍能将火情有效控制在某段主道内,救援时打开常闭的防火墙既能形成近似单向阀的单向导风结构,即阻止火势向下游蔓延,且通过防火墙的阻挡,在控制火情的情况下带走多余热量,加快对某段主道的火势扑灭。

进一步,还包括连通在入口和/或出口的通风口,所述通风口与电缆隧道的开设方向成夹角。在自然通风情况下常存在由于电缆隧道的入口和电缆隧道的出口设置不当,引起的电缆隧道内积水潮湿灭火装置报废,导致灭火救援不及时、或是杂物堆积通风道的进出口,并电缆温度升高电缆隧道内气体得不到有效置换,导致火种引燃迅速的情况,所以本方案为从根源上解决电缆隧道内火情频发的情况,还使得电缆隧道的入口和/或出口与通风口成角度的分开设置,防止火种引燃此类情况发生,并提高电缆隧道内的有效通风。

进一步,所述通风口开设在地面以下所述电缆隧道的侧壁上,所述入口/出口沿电缆隧道延伸方向开设在所述电缆隧道的顶端。如图所示,电缆隧道和通风口均开设在地面之下,为电缆线路的排布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并能有效降低电缆隧道的入口/出口火灾频发的情况。

进一步,所述通风口和入口/出口之间设置有隔绝组件,所述隔绝组件至少包括用于对通风口和入口/出口分隔通风的格栅。所述格栅上至少开设有导风口,所述导风口可以是孔状,条状等结构,所述格栅主要起通风及隔绝外界火种及杂物的作用。

进一步,所述格栅设置在所述通风口的底部,所述隔绝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格栅顶部的挡板,所述挡板与地面呈夹角。所述挡板用于阻挡外界杂物掉落至电缆隧道内,并挡板还有阻挡雨水等作用,保证电缆隧道内灭火系统的有效运行。

进一步,所述挡板斜向下延伸设置在电缆隧道的外壁上,所述格栅斜向上延伸连接至挡板,所述格栅上开设有斜向下的导风口。如图所示,所述挡板斜向外倾斜,所述的外即为电缆隧道的外侧,所述导风口为条状,并列斜向下开设于格栅,用于阻挡雨水等通过通风口进入电缆隧道内,

进一步,所述通风口的底面向下凹陷形成贮存腔。所述贮存腔用于贮存掉落至通风口的杂物、火种等,防止通过导风口进入电缆隧道内。

进一步,电缆隧道为入口在下出口在上的斜置电缆隧道,入口设置有第一通风口,出口设置有第二通风口,所述第一通风口与入口沿竖直方向并排开设,且通过隔绝组件隔绝,所述第二通风口与出口沿竖直方向并排开设,且通过隔绝组件隔绝。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综合型电缆隧道,由于多应用于爬坡隧道,通过设置的特斯拉阀构造可加快烟囱效应的排烟,并且能保证不影响电缆隧道的防护措施,能在自然通风状态下做到对电缆隧道内空气进行快速置换,并能在发生火情时,较快带走多余热量为后续电缆电路的抢修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图1的A-A向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图1的A-A向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综合型电缆隧道包括由下至上斜向开设的电缆隧道和设置在电缆隧道内的防火墙4,所述防火墙4可采用任一现有技术的用于电缆隧道的可开闭式结构的防火墙4,在此不再赘述,本方案一般应用于带有坡度的爬坡电缆隧道,由于此类爬坡型电缆隧道在发生火情时,最容易发生由烟囱效应导致的火势快速蔓延,导致电缆隧道内温度久高不低,并难以从相邻防火墙4排除,使得救援时间被延长,当然也可应用于其他电缆隧道,仍是有隔断火势并能自然通风的效果,所述电缆隧道包括主道01和侧道02,所述主道01和侧道02构成特斯拉阀的设定构造,所述防火墙4可开闭的设置在主道01内,所述电缆03设置在主道内,所述防火墙4闭合时电缆隧道通过侧道02通风。在发生火情时,电缆隧道内的灭火装置极易出现灭火处理不完全的情况,仍是需要现场作业人员辅助灭火,但在火灾现场对于处于火势已扑灭但存在可能复燃状态下的爬坡型电缆隧道,如何控制完全灭火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第一点即电缆隧道内空间狭小浓烟密集,需要辅助排烟设备或是延长灭火时间处理,二是由于烟囱效应导致火势的不断蔓延,电缆隧道内温度极高,使得作业人员不得不频繁的以轮替的方式进行灭火,而本方案中,所述主道01和侧道02构成特斯拉阀的设定构造,且气流方向由下至上加速电缆隧道内气体的排除,使得电缆隧道内的有效气流循环极度增大,并由于防火墙4常闭,既能保证电缆隧道内气体的有效置换,又能使得阻止火势蔓延,如图所示,侧道02为带有加速效果的弯折腔,使得电缆隧道在自然通风的条件下,可加快对隧道内气体进行置换,并能带走电缆热量,并成段的主道01通过防火墙4隔断,使得电缆隧道即可实现自然通风,且通风效率得到提高,又能保证即使发生火情仍能将火势控制在相邻防火墙4之间,并且在后续对隧道内燃点进行深度灭火时,打开防火墙4使得形成特斯拉阀的特定构造,持续的加快通风效果,使得隧道内温度持续降低,加快对电缆隧道内火势的控制,更具体的当某一段主道01发生火情时,仅需关闭此段防火墙4,由灭火装置如悬挂式灭火器等进行灭火,并由于侧道02内无可燃物,火势不会蔓延至另一段主道01,在救援人员抵达时打开其他防火墙4提高通风效果,加快带走电缆隧道内温度,提高救援效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防火墙4为若n个,所述主道01对应被n个防火墙4分隔成n+1段,所述侧道02为n段,且n段侧道02沿主道01延伸方向穿插设置在主道01的两侧。如图所示,相邻两段主道01之间均通过防火墙4隔断,并通过侧道02连通,使得气流对电缆隧道内气体进行有效置换,并带走多余热量,提高电缆的载流量及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每个所述防火墙4沿气流方向设置在每段主道01的远端。所述的远端即为气流流向的远端,也就是说气流可在每段主道01内腔流通,然后再通过相邻的侧道02,如图所示,本方案气流方向由下至上,相应的每段主道01内的防火墙4均设置在相应主道01的顶部,使得气流可在每段主道01内由侧道02产生的加速可有效涌入至下一段主道01,并在每段主道01内有效滞留带走由电缆产生的热量,防止电缆过载等发生自燃。所述防火墙4常闭,即使发生火情仍能将火情有效控制在某段主道01内,救援时打开常闭的防火墙4既能形成近似单向阀的单向导风结构,即阻止火势向下游蔓延,且通过防火墙4的阻挡,在控制火情的情况下带走多余热量,加快对某段主道01的火势扑灭。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连通在入口1和/或出口2的通风口,所述通风口与电缆隧道的开设方向成夹角。在自然通风情况下常存在由于电缆隧道的入口1和电缆隧道的出口2设置不当,引起的电缆隧道内积水潮湿灭火装置报废,导致灭火救援不及时、或是杂物堆积通风道的进出口2,并电缆温度升高电缆隧道内气体得不到有效置换,导致火种引燃迅速的情况,所以本方案为从根源上解决电缆隧道内火情频发的情况,还使得电缆隧道的入口1和/或出口2与通风口成角度的分开设置,防止火种引燃此类情况发生,并提高电缆隧道内的有效通风。

本实施例中,所述通风口开设在地面以下所述电缆隧道的侧壁上,所述入口1/出口2沿电缆隧道延伸方向开设在所述电缆隧道的顶端。如图所示,电缆隧道和通风口均开设在地面之下,为电缆线路的排布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并能有效降低电缆隧道的入口1/出口2火灾频发的情况。

本实施例中,所述通风口和入口1/出口2之间设置有隔绝组件,所述隔绝组件至少包括用于对通风口和入口1/出口2分隔通风的格栅31。所述格栅31上至少开设有导风口33,所述导风口33可以是孔状,条状等结构,所述格栅31主要起通风及隔绝外界火种及杂物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所述格栅31设置在所述通风口的底部,所述隔绝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格栅31顶部的挡板32,所述挡板32与地面呈夹角。所述挡板32用于阻挡外界杂物掉落至电缆隧道内,并挡板32还有阻挡雨水等作用,保证电缆隧道内灭火系统的有效运行。

本实施例中,所述挡板32斜向下延伸设置在电缆隧道的外壁上,所述格栅31斜向上延伸连接至挡板32,所述格栅31上开设有斜向下的导风口33。如图所示,所述挡板32斜向外倾斜,所述的外即为电缆隧道的外侧,所述导风口33为条状,并列斜向下开设于格栅31,用于阻挡雨水等通过通风口进入电缆隧道内,

本实施例中,所述通风口的底面向下凹陷形成贮存腔。所述贮存腔用于贮存掉落至通风口的杂物、火种等,防止通过导风口33进入电缆隧道内。

本实施例中,电缆隧道为入口1在下出口2在上的斜置电缆隧道,入口1设置有第一通风口11,出口2设置有第二通风口12,所述第一通风口11与入口1沿竖直方向并排开设,且通过隔绝组件隔绝,所述第二通风口12与出口2沿竖直方向并排开设,且通过隔绝组件隔绝。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9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隧道口防洪急救设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