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作业车

文档序号:181879 发布日期:2021-11-02 浏览:38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高空作业车 (Overhead working truck ) 是由 马洪锋 赵健 李雪玲 于 2021-07-29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空作业车,包括车体(10)、第一支腿(20)、第二支腿(30)和驱动装置(40),第一支腿(20)和第二支腿(30)分别与所述车体(10)可转动地连接,驱动装置(40)可动地安装在所述车体(10)上,所述驱动装置(40)连接在所述第一支腿(20)和所述第二支腿(30)之间,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支腿(20)和所述第二支腿(30)相对于所述车体(10)的中线向两侧展开或向中间收回。本发明可以有效减轻支腿重量,提高支腿对不同工况的适应能力。(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aerial work platform, which comprises a vehicle body (10), a first support leg (20), a second support leg (30) and a driving device (40), wherein the first support leg (20) and the second support leg (30) are respectively and rotatably connected with the vehicle body (10), the driving device (40) is movably mounted on the vehicle body (10), and the driving device (40) is connected between the first support leg (20) and the second support leg (30) and is used for driving the first support leg (20) and the second support leg (30) to be unfolded towards two sides or retracted towards the middle relative to the center line of the vehicle body (10). The invention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weight of the supporting leg and improve the adaptability of the supporting leg to different working conditions.)

高空作业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空作业车。

背景技术

高空作业车(简称高空车)是一种用来运送工作人员和工作器材到达指定高度进行作业的专用工程车辆。高空作业车的支腿是起调平和保证整车稳定性的关键部件。

目前,在相关技术中,高空作业车的四个支腿均采用具有两节臂的伸缩式支腿,支腿整体重量较大,容易出现臂体局部压溃、失稳问题;而且,支腿为固定式支腿,对工况的适应性较差。

需要说明的是,公开于本发明

背景技术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高空作业车,可以有效减轻支腿的重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高空作业车,包括:

车体;

第一支腿、第二支腿,分别与车体可转动地连接;和

驱动装置,可动地安装在车体上,驱动装置连接在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之间,并用于驱动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相对于车体的中线向两侧展开或向中间收回。

在一些实施例中,高空作业车还包括安装在车体上的支撑杆,驱动装置包括驱动本体,驱动本体设有安装孔,驱动本体通过安装孔可滑动地安装在支撑杆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高空作业车还包括轴承,轴承设置在驱动本体的安装孔与支撑杆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装置包括缸体以及设置在缸体内并从缸体的两端分别伸出的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第一活塞杆与第一支腿可转动地连接,第二活塞杆与第二支腿可转动地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高空作业车还包括第一连接轴、设置在第一支腿侧面的第一耳板和第二耳板,第一耳板设有第一连接孔,第二耳板设有第二连接孔,第一活塞杆设有第三连接孔,第一连接轴穿过第一连接孔、第三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以连接第一活塞杆和第一支腿。

在一些实施例中,高空作业车还包括第二连接轴、设置在第二支腿侧面的第三耳板和第四耳板,第三耳板设有第三连接孔,第四耳板设有第四连接孔,第二活塞杆设有第五连接孔,第二连接轴穿过第三连接孔、第五连接孔和第四连接孔,以连接第二活塞杆和第二支腿。

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装置被配置为驱动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相对于车体的中线向两侧展开预设角度,预设角度为0-90°。

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装置被配置为将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收回至与车体的中线相互平行的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腿包括靠近车体的第一端和远离车体的第二端,第一端的横截面面积大于第二端的横截面面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腿的横截面面积自第一端向第二端逐渐减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高空作业车还包括第三支腿和第四支腿,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均设置于车体的后侧,第三支腿和第四支腿均设置于车体的前侧,第三支腿和第四支腿均包括伸缩型支腿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高空作业车还包括工具箱、下车控制箱和驾驶室,工具箱和下车控制箱均设置于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的靠近驾驶室的一侧。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通过驱动装置相对于车体摆动,以实现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向车体的两侧展开或向中间收回的目的,这种摆动式的结构不需要设置可伸缩的两节臂,因此可以大大减轻支腿的重量,减少支腿被压溃、失稳的问题;而且摆动式支腿可以根据工况需要调节展开角度的大小,更好地适应工况的需求,提高支腿的适应能力,安全性也更好。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高空作业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高空作业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处于收回状态时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高空作业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处于展开状态时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高空作业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支腿的主视图。

图5为本发明高空作业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支腿的俯视图。

图6为本发明高空作业车一个实施例中驱动装置的俯视图。

图7为本发明高空作业车一个实施例中驱动装置的侧视图。

图8为本发明高空作业车一个实施例中第三支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车体;20、第一支腿;21、第一支腿部;22、第二支腿部;23、第一耳板;24、第二耳板;30、第二支腿;40、驱动装置;41、缸体;42、第一活塞杆;43、第二活塞杆;44、第一有杆腔;45、第二有杆腔;46、无杆腔;50、支撑杆;51、第一支撑座;52、第二支撑座;60、第三支腿;61、第五支腿部;611、活动支腿;612、固定支腿;62、第六支腿部;70、第四支腿;80、工具箱;90、下车控制箱;100、驾驶室;110、回转台;120、作业平台;130、伸缩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纵向”、“前”、“后”、“左”、“右”、“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图1-3所示,在本发明提供的高空作业车的一些实施例中,该高空作业车包括车体10、第一支腿20、第二支腿30和驱动装置40,第一支腿20和第二支腿30分别与车体10可转动地连接,驱动装置40可动地安装在车体10上,驱动装置40连接在第一支腿20和第二支腿30之间,并用于驱动第一支腿20和第二支腿30相对于车体10的中线向两侧展开或向中间收回。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支腿20和第二支腿30通过驱动装置40相对于车体10摆动,以实现第一支腿20和第二支腿30向车体10的两侧展开或向中间收回的目的,这种摆动式的结构不需要设置可伸缩的两节臂,因此可以大大减轻支腿的重量,减少支腿被压溃、失稳的问题;而且摆动式支腿可以根据工况需要调节展开角度的大小,更好地适应工况的需求,提高支腿的适应能力,安全性也更好。

另外,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驱动装置同时驱动第一支腿20和第二支腿30运动,即第一支腿20和第二支腿30通过同一个驱动装置进行驱动,而不是分别通过独立的驱动装置进行驱动,可以减少驱动装置的数量,从而节约成本,同时有利于减小作业车的总体重量。

而且,第一支腿20和第二支腿30通过驱动装置的驱动而展开或收回,因此不需要沿水平方向的伸缩,不需要设置水平油缸,也不需要设置固定支腿箱和相对于固定支腿箱伸出的活动支腿,因此可以大大减轻支腿的总重量,进而减轻高空作业车的整体重量。不设置固定支腿箱,还可以为车体10腾出一些空间,优化车体10上各部件的布置。

如图2所示,在非工作状态时,第一支腿20和第二支腿30处于收回状态,第一支腿20和第二支腿30收回至与车体10的中线相互平行的方向,与车体10的行驶方向也是相互平行的,这样在车体10行走时第一支腿20和第二支腿30不会与其他物品发生干涉,避免碰撞。

如图3所示,在驱动装置40的作用下,第一支腿20和第二支腿30向远离彼此的方向转动,以使第一支腿20和第二支腿30相对于车体10的中线向两侧展开,第一支腿20和第二支腿30根据高空作业车的作业场地大小展开至预设角度,第一支腿20和第二支腿30进入展开状态(也是工作状态),第一支腿20和第二支腿30可以对车体10进行稳定的支撑。此时,高空作业车的上车可以开始工作,上车工作完成后,在驱动装置40的作用下,第一支腿20和第二支腿30可以向靠近彼此的方向转动,以使第一支腿20和第二支腿30相对于车体10的中线向中间收回,直至收回至第一支腿20和第二支腿30与车体10的中线相互平行的位置,即回到初始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装置40被配置为驱动第一支腿20和第二支腿30相对于车体10的中线向两侧展开预设角度,预设角度为0-90°。

在相关技术中,支腿采用固定式支腿结构,支腿展开角度也是固定的,无法根据实际工况的需求而适应性调整。而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控制驱动装置40,可以将第一支腿20和第二支腿30保持在预设的展开角度处,以适应不同工况的需求。比如,在场地比较狭窄或者场地不平时,可以根据具体需要,将第一支腿20和第二支腿30展开至合适的角度,展开角度的取值范围为0-90°,比如10°、20°、30°、40°、50°、60°、70°或者80°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装置40被配置为将第一支腿20和第二支腿30收回至与车体10的中线相互平行的位置。该位置可以有效保证在车体10移动过程中第一支腿20和第二支腿30不会与其他物品发生干涉或碰撞,提高车体行走的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腿20包括靠近车体10的第一端和远离车体10的第二端,第一端的横截面面积大于第二端的横截面面积。即,第一端较粗,第二端较细。这样设置可以增大靠近车体10的第一端的结构强度,增大第一支腿20的第一端的截面惯性矩,极大提升第一支腿20的承载能力,同时,在满足结构强度要求的前提下,还可以尽可能减轻第一支腿20的总重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腿20的横截面面积自第一端向第二端逐渐减小。

如图4所示,第一支腿20包括第一支腿部21和第二支腿部22,第一支腿部21与车体10可转动地连接,第二支腿部22与第一支腿部21连接,第二支腿部22用于支撑于地面上。第一支腿部21的横截面面积自第一端向第二端逐渐减小。

第二支腿部22采用伸缩式支腿结构,第一支腿20展开至预设角度后,第二支腿部22的内腿相对于外腿伸出,内腿端部的支脚支撑于地面上,实现稳固支撑。

第二支腿30的结构可以与第一支腿20的结构相同,也可以不同。

比如,第二支腿30包括第三支腿部和第四支腿部,第三支腿部与车体10可转动地连接,第四支腿部与第三支撑部连接并用于支撑于地面上。第三支腿部的横截面面积自第一端向第二端逐渐减小。

第四支腿部采用伸缩式支腿结构,第二支腿30展开至预设角度后,第四支腿部的内腿相对于外腿伸出,内腿端部的支脚支撑于地面上,实现稳固支撑。

在一些实施例中,高空作业车还包括安装在车体10上的支撑杆50,驱动装置40包括驱动本体,驱动本体设有安装孔,驱动本体通过安装孔可滑动地安装在支撑杆50上。

通过设置支撑杆50,可以对驱动装置40进行支撑,并使驱动装置40沿着支撑杆50的延伸方向滑动,避免驱动装置40在驱动第一支腿20和第二支腿30摆动的过程中发生偏摆。

支撑杆50的延伸方向与车体10的中线方向相互平行,以使驱动装置40在驱动第一支腿20和第二支腿30摆动的过程中能够沿着与车体10的中线相互平行的方向运动,以适应第一支腿20和第二支腿30在摆动过程中在与车体10的中线相互平行的方向上产生的位移,防止驱动装置40与第一支腿20和第二支腿30的连接处受到拉力而发生断裂等问题。

另外,通过设置支撑杆50,还可以防止驱动装置40在与支撑杆50相互垂直的方向上发生位移,从而避免驱动装置40发生偏摆,有利于使第一支腿20和第二支腿30的摆动能够保持同步,提高对展开角度的控制精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高空作业车还包括轴承,轴承设置在驱动本体的安装孔与支撑杆50之间。通过在驱动本体的安装孔与支撑杆50之间设置轴承,可以使驱动装置40与支撑杆50之间的相对运动更加顺滑,避免驱动装置40或支撑杆50之间发生比较严重的磨损,有效提高驱动装置40与支撑杆50的使用寿命。

轴承可以采用直线式的滑动轴承,以使驱动装置40能够相对于支撑杆50顺畅地滑动。

如图6所示,支撑杆50的第一端通过第一支撑座51安装在车体10上,支撑杆50的第二端通过第二支撑座52安装在车体10上。支撑杆50相对于车体10保持固定。

如图7所示,驱动装置40的驱动本体的下侧设有安装块,安装块上设有安装孔,安装孔中安装有轴承,支撑杆50插入轴承的内孔中。

驱动装置40可以采用油缸、气缸或者电机等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装置40包括缸体41(即驱动本体)以及设置在缸体41内并从缸体41的两端分别伸出的第一活塞杆42和第二活塞杆43,第一活塞杆42与第一支腿20可转动地连接,第二活塞杆43与第二支腿30可转动地连接。

缸体41的内部空间被第一活塞杆42和第一活塞杆42分隔为第一有杆腔44、第二有杆腔45和无杆腔46,无杆腔46位于第一有杆腔44和第二有杆腔45之间。当第一有杆腔44和第二有杆腔45接通高压端,无杆腔46接通低压端时,第一活塞杆42和第一活塞杆42缩回,带动第一支腿20和第二支腿30回到收回位置;当第一有杆腔44和第二有杆腔45接通低压端,无杆腔46接通高压端时,第一活塞杆42和第一活塞杆42伸出,带动第一支腿20和第二支腿30展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高空作业车还包括第一连接轴、设置在第一支腿20侧面的第一耳板23和第二耳板24,第一耳板23设有第一连接孔,第二耳板24设有第二连接孔,第一活塞杆42设有第三连接孔,第一连接轴穿过第一连接孔、第三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以连接第一活塞杆42和第一支腿20。

如图4和图5所示,通过设置第一耳板23和第二耳板24,可以提高第一活塞杆42与第一支腿20连接的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高空作业车还包括第二连接轴、设置在第二支腿30侧面的第三耳板和第四耳板,第三耳板设有第三连接孔,第四耳板设有第四连接孔,第二活塞杆43设有第五连接孔,第二连接轴穿过第三连接孔、第五连接孔和第四连接孔,以连接第二活塞杆43和第二支腿30。

通过设置第三耳板和第四耳板,可以提高第二活塞杆43和第二支腿30连接的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高空作业车还包括第三支腿60和第四支腿70,第一支腿20和第二支腿30均设置于车体10的后侧,第三支腿60和第四支腿70均设置于车体10的前侧,第三支腿60和第四支腿70均包括伸缩型支腿结构。

在图2和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三支腿60和第四支腿70分别位于车体10的前方左右两侧,第一支腿20和第二支腿30分别位于车体10的后方左右两侧,四个支腿分别沿车体10的左前、右前、左后和右后方向延伸,以对车体10实现比较稳定的支撑。

第三支腿60和第四支腿70均采用伸缩式的支腿结构。

如图8所示,第三支腿60包括第五支腿部61和第六支腿部62,第五支腿部61与车体10连接,第六支腿部62与第五支腿部61连接,并支撑于地面上。第五支腿部61包括活动支腿611和固定支腿612,固定支腿612固定连接在车体10上,固定支腿612为箱体型结构,固定支腿612具有内部空腔,活动支腿611插装在固定支腿612的内部空腔里,活动支腿611能够相对于固定支腿612伸出或缩回。活动支腿611伸出时,第五支腿部61处于展开状态;活动支腿611缩回时,第五支腿部61处于收回状态。

第六支腿部62也采用伸缩式支腿结构,第五支腿部61展开后,第六支腿部62的内腿相对于外腿伸出,内腿端部的支脚支撑于地面上,实现稳固支撑。

在如图2和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第四支腿70的结构与第三支腿60的结构相同。即,第一支腿20和第二支腿30均采用摆动式的支腿结构,第三支腿60和第四支腿70均采用伸缩式的支腿结构,这样可以减少对现有高空作业车前端的结构改造,通过对后侧的结构改造提高作业车对工况的适应能力,同时减轻车体的总重量,以满足作业车的上路要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高空作业车还包括工具箱80、下车控制箱90和驾驶室100,工具箱80和下车控制箱90均设置于第一支腿20和第二支腿30的靠近驾驶室100的一侧。

将工具箱80和下车控制箱90设置于第一支腿20和第二支腿30的前方,可以防止第一支腿20和第二支腿30在展开过程中与工具箱80和下车控制箱90发生干涉。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工具箱80可以设置在第一支腿20的前方,下车控制箱90可以设置在第二支腿30的前方。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工具箱80可以设置在第二支腿30的前方,下车控制箱90可以设置在第一支腿20的前方。

工具箱80内可以放置一些常见工具,比如扳手、手钳、螺丝等。下车控制箱90内可以设置电气控制元件等。

在高空作业车的车体10上,基于原有的四个支腿均采用伸缩式的支腿的结构,将位于后侧的两个支腿改造为摆动式支腿,可以改善对工况的适应能力,减轻支腿的重量,同时也不会对车体10造成较大的改动,将工具箱80和下车控制箱90前移,可以优化结构布置,还可以避免与支腿发生干涉。

而且,发明人经过研究发现,在高空作业车上,车体10上设有回转台110,上车的伸缩臂130安装在回转台110上,使得伸缩臂130与车体10的上表面之间具有预设的距离,从而允许在第一支腿20和第二支腿30之间布置驱动装置40,该驱动装置40的布置也不会影响车体10上其他部件的布置,因此通过一个驱动装置代替分别驱动两个支腿的两个驱动装置,充分利用了高空作业车上结构布置的优势,既能保证两个支腿摆动的同步性,又可以节约成本,减轻作业车的总体重量。

伸缩臂130包括多节臂,伸缩臂130可以伸长或缩短,以将连接于伸缩臂130头部的作业平台120运送至预设的高度进行作业。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后方两个支腿的结构改造,采用了只有单节臂的摆动式支腿结构,而且利用一个驱动装置同时驱动两个支腿摆动,支腿还采用了变截面设计,这些改进措施都有利于减轻作业车的整体重量,实现轻量化设计,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同时,有利于使作业车满足在城市道路上行驶的重量要求;另外,在总体重量相等的前提下,车体重量减轻,可以适当增加上车重量,增大上车作业时的总长度,提高上车的可达高度。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这些修改和等同替换均应涵盖在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14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用于机电安装的升降设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