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输网络系统及传输网络测试系统

文档序号:1819787 发布日期:2021-11-09 浏览:5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传输网络系统及传输网络测试系统 (Transmission network system and transmission network test system ) 是由 朱益佳 吴越 徐詹超 吕昶 王延长 张卷卷 于 2020-05-08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传输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传输网络系统及传输网络测试系统。该传输网络系统包括:第一PTN网络和IP承载网络;第一PTN网络包括设有第一省干核心设备的第一PTN主链路,IP承载网络包括设有第一边缘路由器的第一承载主链路和第三边缘路由器,第一省干核心设备连接第一边缘路由器,第一边缘路由器连接第三边缘路由器,第一省干核心设备用于连接第一接入网设备,第三边缘路由器用于连接核心网;第一PTN网络用于接收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一业务数据,并通过第一PTN主链路、第一承载主链路和第三边缘路由器将第一业务数据传输至核心网。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实现传输PTN网络和IP承载网络的互通,从而实现跨省的eNB到核心网元的互通。(The embodiment of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ransmission, and discloses a transmission network system and a transmission network test system. The transmission network system includes: a first PTN network and an IP bearer network; the first PTN network comprises a first PTN main link provided with a first province trunk core device, the IP bearer network comprises a first bearer main link provided with a first edge router and a third edge router, the first province trunk core device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edge router, the first edge rout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third edge router, the first province trunk core device is used for connecting a first access network device, and the third edge router is used for connecting a core network; the first PTN network is used for receiving first service data sent by the first access network equipment and transmitting the first service data to the core network through the first PTN main link, the first bearing main link and the third edge router. Through the mode, the embodiment of the invention can realize the inter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transmission PTN network and the IP bearing network, thereby realizing the intercommunication from the trans-provincial eNB to the core network element.)

传输网络系统及传输网络测试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传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传输网络系统及传输网络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现网核心网元的S1接口通过传输PTN网络进行承载,演进型Node B(Evolved NodeB,eNB)基站通过传输PTN网络连接至核心网元,从而实现省内业务的互通。随着电信云大区业务的集中化建设部署,核心网元将统一以虚拟化的形式部署,各省的eNB基站将通过网络与电信云大区的核心网元业务互通。但是,目前的传输PTN网络并不具备跨省传输PTN资源,从而无法实现跨省的eNB基站到核心网元的互通。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输网络系统及传输网络测试系统,能够实现传输PTN网络和IP承载网络的互通,从而实现跨省的eNB基站到核心网元的互通。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传输网络系统,包括:第一PTN网络和IP承载网络;所述第一PTN网络包括设置有第一省干核心设备的第一PTN主链路,所述IP承载网络包括设置有第一边缘路由器的第一承载主链路和第三边缘路由器,所述第一省干核心设备连接所述第一边缘路由器,所述第一边缘路由器连接所述第三边缘路由器,所述第一省干核心设备用于连接第一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三边缘路由器用于连接核心网;所述第一PTN网络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一业务数据,并通过所述第一PTN主链路、所述第一承载主链路和所述第三边缘路由器将所述第一业务数据传输至所述核心网。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第一PTN主链路还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接入设备、第一汇聚设备、第一省干汇聚设备,所述第一省干汇聚设备连接所述第一省干核心设备,所述第一接入设备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以使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与所述第一省干核心设备之间能够通信。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第一承载主链路还包括第一接入路由器、第一核心路由器,所述第一接入路由器连接所述第一边缘路由器,所述第一接入路由器还连接所述第一核心路由器,所述第一核心路由器连接所述第三边缘路由器。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第一承载主链路还包括第一汇聚路由器、第三接入路由器,所述第一接入路由器通过所述第一汇聚路由器连接所述第一核心路由器,所述第一核心路由器通过所述第三接入路由器连接所述第三边缘路由器。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IP承载网络还包括设置有第二边缘路由器的第一承载副链路和第四边缘路由器,所述第二边缘路由器连接所述第一边缘路由器,所述第二边缘路由器连接所述第四边缘路由器,所述第四边缘路由器用于连接所述核心网;

所述第一PTN网络还包括设置有第二省干核心设备的第一PTN副链路,所述第二省干核心设备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和所述第二边缘路由器,所述第一PTN网络还用于当所述第一省干核心设备和所述第一边缘路由器之间通信故障或者所述第一承载主链路通信故障时,通过所述第二省干核心设备和所述第一承载副链路将所述第一业务数据传输至所述核心网。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第一省干核心设备用于发送第一报文信息至所述第一边缘路由设备;所述第一边缘路由设备用于当接收到所述第一报文信息,向所述第一省干核心设备返回第一报文返回信息;所述第一省干核心设备还用于若在第一预设时间内没有接收到所述第一边缘路由设备返回的所述第一报文返回信息,则确定所述第一省干核心设备和所述第一边缘路由器之间通信故障。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第一省干核心设备和所述第一边缘路由设备之间通过至少两条链路连接。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二PTN网络;所述第二PTN网络包括设置有第三省干核心设备的第二PTN主链路,所述IP承载网络还包括设置有第五边缘路由器的第二承载主链路,所述第三省干核心设备连接所述第五边缘路由器,所述第五边缘路由器连接所述第三边缘路由器,所述第三省干核心设备用于连接第二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二PTN网络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二业务数据,并通过所述第二PTN主链路、所述第二承载主链路和所述第三边缘路由器将所述第二业务数据传输至所述核心网。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第一业务数据包括第一注册信令数据;所述第一PTN网络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注册信令数据,并通过所述第一PTN主链路、所述第一承载主链路和所述第三边缘路由器将所述第一注册信令数据传输至所述核心网,其中,所述第一注册信令数据为省外终端发送至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一PTN网络还用于接收所述核心网根据所述第一注册信令数据返回的第一注册响应数据,并通过所述第三边缘路由器、所述第一承载主链路和所述第一PTN主链路将所述第一注册响应数据传输至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传输网络测试系统,包括:测试设备以及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传输网络系统;所述测试设备用于采集所述传输网络系统的第一PTN主链路的接入节点的第一流量信息,以及采集所述传输网络系统连接的核心网的控制面节点的第二流量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流量信息和所述第二流量信息,确定所述传输网络系统的传输质量。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PTN网络接收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一业务数据,并通过第一PTN主链路、第一承载主链路和第三边缘路由器将第一业务数据传输至核心网,将传输PTN网络和IP承载网络对接,使得第一接入网设备通过传输PTN网络和IP承载网络连接核心网,实现第一接入网设备流量先由传输PTN网络汇聚承载,再通过IP承载网络到达核心网,从而实现跨省的eNB基站到核心网元的互通。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附图仅用于示出实施方式,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提供的传输网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传输网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传输网络测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发明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

现网核心网元的S1接口通过传输PTN网络进行承载,演进型Node B(Evolved NodeB,eNB)基站的业务通过传输PTN网络传输至核心网,并采用L2+L3组网模式(只在骨干层以上配置L3VPN,其它接入层配置L2VPN),从而实现省内业务的互通。

本发明人对现有技术进行分析后发现,目前的传输PTN网络并不具备跨省传输PTN资源,从而无法实现跨省的eNB基站到核心网元的互通。

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输网络系统、测试系统及网络系统,能够实现传输PTN网络和IP承载网络的互通,从而实现跨省的eNB基站到核心网元的互通。

具体地,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阐述。

其中,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提供的下述实施例之间,只要不冲突,均可相互结合以形成新的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提供的传输网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传输网络系统应用于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架构。如图1所示,该传输网络系统10包括:第一PTN网络11和IP承载网络12。第一PTN网络10用于连接第一接入网设备101,IP承载网络12用于连接核心网(Evolved Packet Core,EPC)20,第一PTN网络10和IP承载网络12连接,以使得第一接入网设备101能够通过第一PTN网络11和IP承载网络12与核心网20进行通信。

其中,第一PTN网络11包括设置有第一省干核心设备的第一PTN主链路111,IP承载网络12包括设置有第一边缘路由器CE 01的第一承载主链路121和第三边缘路由器CE 03,第一省干核心设备连接第一边缘路由器CE 03,第一边缘路由器CE 01连接第三边缘路由器CE 03,第一省干核心设备用于连接第一接入网设备101,第三边缘路由器CE 03用于连接核心网20。第一PTN网络11用于接收第一接入网设备101发送的第一业务数据,并通过第一PTN主链路111、第一承载主链路121和第三边缘路由器CE 03将第一业务数据传输至核心网20。通过以上方式,利用IP承载网络的接入能力,实现传输PTN网络和IP承载网络的互通,从而实现跨省的eNB基站到核心网元的互通。

具体地,第一接入网设备101可以包括演进型Node B(Evolved Node B,eNB)。eNB用于负责无线接入功能,以及E-UTRAN的地面接口功能,包括实现无线承载控制、无线许可控制和连接移动性控制等;完成上下行的终端动态资源分配(调度);IP头压缩及用户数据流加密;终端附着时的移动管理实体(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选择;MME发起的寻呼和广播消息的调度传输;完成有关移动性配置和调度的测量和测量报告等。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可以直接接入eNB,然后通过传输网络系统连接到网络,以获得相应的服务。可选地,UE可以为智能手机、多媒体设备、流媒体设备等等。

第一PTN网络11为分组传送网(Packet Transport Network,PTN),PTN是一种基于分组交换、面向连接的多业务统一传送技术,其不仅能较好地承载以太网业务,而且兼顾了传统的TDM和ATM业务,满足高可靠、可灵活扩展、严格QoS和完善的OAM等基本属性。

其中,第一PTN网络11包括第一PTN主链路111。第一PTN主链路111分别与第一接入网设备101、IP承载网络12连接。

其中,第一PTN主链路111包括第一接入设备、第一汇聚设备、第一省干汇聚设备以及第一省干核心设备(分别对应于图1中的接入PTN 01、汇聚PTN 01、省干汇聚PTN 01和省干核心PTN 01)。第一接入设备、第一汇聚设备、第一省干汇聚设备以及第一省干核心设备均为PTN设备,可以为相同类型或者不同类型的PTN设备。第一接入设备、第一汇聚设备、第一省干汇聚设备、第一省干核心设备的数量是依次递减的,从而将第一接入设备汇聚到第一汇聚设备、再将第一汇聚设备汇聚到第一省干汇聚设备、最后将第一省干汇聚设备汇聚到第一省干核心设备。例如,第一接入设备可以设置在各市内的各处,第一汇聚设备设置在市的核心机房,第一省干汇聚设备用户汇聚各个市的第一汇聚设备,第一省干核心设备设置在省中心的核心机房,用于汇聚第一省干汇聚设备。第一接入设备、第一汇聚设备、第一省干汇聚设备以及第一省干核心设备依次连接,并且,第一接入设备用于连接第一接入网设备101,以使第一接入网设备101与第一省干核心设备之间能够通信,从而使得第一接入网设备101的第一业务数据通过第一接入设备、第一汇聚设备、第一省干汇聚设备,传输到第一省干核心设备。

可选地,第一PTN网络11还包括第一PTN副链路112。第一PTN副链路112分别与第一接入网设备101、IP承载网络12连接。

其中,第一PTN副链路112包括第二接入设备、第二汇聚设备、第二省干汇聚设备以及第二省干核心设备(分别对应于图1中的接入PTN 02、汇聚PTN 02、省干汇聚PTN 02和省干核心PTN 02)。第二接入设备、第二汇聚设备、第二省干汇聚设备以及第二省干核心设备均为PTN设备,可以为相同类型或者不同类型的PTN设备。第二接入设备、第二汇聚设备、第二省干汇聚设备以及第二省干核心设备的数量是依次递减的,从而将第二接入设备汇聚到第二汇聚设备、再将第二汇聚设备汇聚到第二省干汇聚设备、最后将第二省干汇聚设备汇聚到第二省干核心设备。例如,第二接入设备可以设置在各市内的各处,第二汇聚设备设置在市的核心机房,第二省干汇聚设备用户汇聚各个市的第二汇聚设备,第二省干核心设备设置在省中心的核心机房,用于汇聚第二省干汇聚设备。第二接入设备、第二汇聚设备、第二省干汇聚设备以及第二省干核心设备依次连接,并且,第二接入设备用于连接第一接入网设备101,以使第一接入网设备101与第二省干核心设备之间能够通信,从而使得第一接入网设备101的第一业务数据通过第二接入设备、第二汇聚设备、第二省干汇聚设备,传输到第二省干核心设备。

其中,第二接入设备还与第一接入设备连接,第二汇聚设备还与第一汇聚设备连接,第二省干汇聚设备还与第一省干汇聚设备连接,第二省干核心设备还与第一省干核心设备连接。当第一PTN主链路111中的任一链路通信故障时,能够切换到第一PTN副链路112中的相应设备,从而不影响第一业务数据的传输。

IP承载网络12是以IP技术构建的一张专网,用于承载对传输质量要求较高的业务(如软交换、视讯、重点客户VPN等)。IP承载网络12一般采用双平面、双星双归属的高可靠性设计,精心设计各种情况下的流量切换模型,采用MPLS TE、FRR、BFD等技术,快速检测网络断点,缩短故障设备/链路倒换时间。网络设计要求其承载的业务轻载,并部署二层/三层QOS,保障所承载业务的质量。通过采取以上措施,使IP承载网络12既具备IP网络的低成本、扩展性好、承载业务灵活等特点,同时具备传输系统的高可靠性和安全性。

具体地,IP承载网络12包括第一承载主链路121。第一承载主链路121分别与第一PTN主链路111中的第一省干核心设备以及第三边缘路由器CE03连接。

其中,第一承载主链路121的架构可以为CE-AR-CR-CE。第一承载主链路121包括:第一边缘路由器CE 01、第一接入路由器AR 01和第一核心路由器CR 01。第一边缘路由器CE01的一端连接第一PTN主链路111中的第一省干核心设备,第一边缘路由器CE 01的另一端通过第一接入路由器AR 01和第一核心路由器CR 01连接第三边缘路由器CE 03,以使第一PTN主链路111与第三边缘路由器CE 03之间能够通信,从而使得第一接入网设备101的第一业务数据从第一省干核心设备通过第一边缘路由器CE 01、第一接入路由器AR 01和第一核心路由器CR 01,传输到第三边缘路由器CE 03。

可选地,IP承载网络12还包括第一承载副链路122和第四边缘路由器CE 04。第四边缘路由器CE 04与核心网20连接。第一承载副链路122分别与第一PTN副链路112中的第二省干核心设备以及第四边缘路由器CE 04连接。

其中,第一承载副链路122包括:第二边缘路由器CE 02、第二接入路由器AR 02和第二核心路由器CR 02。第二边缘路由器CE 02的一端连接第一PTN副链路112中的第二省干核心设备,第二边缘路由器CE 02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接入路由器AR 02和第二核心路由器CR02连接第四边缘路由器CE04,以使第一PTN副链路112与第四边缘路由器CE 04之间能够通信,从而使得第一接入网设备101的第一业务数据从第三省干核心设备通过第二边缘路由器CE 02、第二接入路由器AR 02和第二核心路由器CR 02,传输到第四边缘路由器CE 04。

其中,第二边缘路由器CE 02还与第一边缘路由器CE 01连接,第二接入路由器AR02还与第一接入路由器AR 01连接,第二核心路由器CR 02还与第一核心路由器CR 01连接,第四边缘路由器CE 04还与第三边缘路由器CE 03连接。当第一承载主链路121的任一设备通信故障时,能够切换到第一承载副链路122的相应设备,从而不影响第一业务数据的传输。并且,当第一省干核心设备(省干PTN 01)和第一边缘路由器CE 01之间通信故障时,可以通过第二省干核心设备(省干PTN 02)和第一承载副链路122将第一业务数据传输至核心网20。其中,通信故障的情况可以包括链路拥塞、链路故障、设备故障等等。

其中,第一省干核心设备(或第二省干核心设备)用于发送第一报文信息至第一边缘路由设备CE 01(或第二边缘路由设备CE 02);第一边缘路由设备CE 01(或第二边缘路由设备CE 02)用于当接收到第一报文信息,向第一省干核心设备(或第二省干核心设备)返回第一报文返回信息;第一省干核心设备(或第二省干核心设备)还用于若在第一预设时间内没有接收到第一边缘路由设备CE 01(或第二边缘路由设备CE 02)返回的第一报文返回信息,则确定第一省干核心设备(或第二省干核心设备)和第一边缘路由器CE01(或第二边缘路由设备CE 02)之间通信故障。当然,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边缘路由设备CE 01也可以向第一省干核心设备发送第一报文信息,并检测在第一预设时间内是否接收到第一省干核心设备返回的第一报文返回信息,从而确定第一省干核心设备和第一边缘路由器CE 01之间是否故障。

其中,第一省干核心设备和第一边缘路由设备CE 01以及第二省干核心设备和第二边缘路由设备CE 02之间采用双节点口字形组网。并且,PTN设备和CE设备(例如第一省干核心设备和第一边缘路由设备CE 01或第二省干核心设备和第二边缘路由设备CE 02)通过至少两条链路连接,该至少两条链路捆绑在一起。PTN设备和CE设备之间通过互相指静态路由的方式实现路由互通。

同时,为了提高连接的可靠性,在PTN设备和CE设备对接的链路上同时配置SCTP、BFD for lag、IP FRR等一种或多种协议,实现对捆绑链路的快速检测。PTN设备和CE设备之间的链路的协议配置方案包括:配置LACP+IP FRR(配置BFD for路由)、CE-PTN配置LACP+IPFRR(配置BFD for lag)、CE-PTN配置IP FRR+BFD for lag(不配置LACP)、CE-PTN配置IPFRR+BFD for lag+BFD for路由(不配置LACP)。其中,在PTN设备和CE设备互联的捆绑链路上使用BFD for lag,区别于传统的BFD检测只能根据哈希算法随机地检测捆绑链路中的某一条链路状态,本实施例中的BFD for lag可以检测捆绑链路中的所有链路的连通性,当出现某一条链路质量劣化丢包时,能快速自动切换到其余可用链路上面,确保了网络的高可用业务无感知。在PTN设备和CE设备互联的捆绑链路上使用IP FRR,当在捆绑链路都中断的情况时,结合IP FRR技术能实现秒级的快速切换到另一平面链路承载,实现业务无感知。例如,在第一省干核心设备和第一边缘路由设备CE 01之间的链路部署BFD for lag协议,以使第一省干核心设备和第一边缘路由设备CE 01之间建立BFD会话,并且,在其链路之间周期性地发送BFD报文信息,如果一方在第一预设时间内没有收到BFD报文,则认为路径发生了故障,第一业务数据则会快速切换至捆绑链路中的其他可用链路上承载。又例如,在第一省干核心设备和第一边缘路由设备CE 01之间的链路配置IP FRR协议,预先设置第一省干核心设备和第一边缘路由设备CE 01为主用链路、第三省干核心设备和第四边缘路由设备CE 04为备用链路,当主用链路故障时,能够快速切换至备用链路,从而保障业务的平滑过渡,不会出现业务中断。

可选地,如图2所示,第一承载主链路121的架构还可以为CE-AR-BR-CR-AR-CE。则第一承载主链路121还可以包括:第一汇聚路由器BR 01、第三接入路由器AR 03。第一接入路由器AR 01通过第一汇聚路由器BR 01连接第一核心路由器CR 01,第一核心路由器CR 01通过第三接入路由器AR 03连接第三边缘路由器CE 03,以使第一PTN主链路111与第三边缘路由器CE 03之间能够通信。相应地,第一承载副链路122还可以包括:第二汇聚路由器BR02、第四接入路由器AR 04。第二接入路由器AR 02通过第二汇聚路由器BR 02连接第二核心路由器CR 02,第二核心路由器CR 02通过第四接入路由器AR 04连接第四边缘路由器CE04,以使第一承载副链路122与第四边缘路由器CE 04之间能够通信。

核心网20用于提供通向外部网络(例如CMNET、互联网、公司局域网等)和运营商业务(例如彩信,多媒体广播与多播业务等)的通道,支持多种不同接入技术(例如EDGE,WCDMA,LTE,WLAN,CDMA2000等)之间的移动切换。核心网20可以包括移动管理实体(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等控制面节点以及服务网关(Signaling Gateway,S-GW)、分组数据网网关(Packet data networks gateway,P-GW)等用户面节点。在本实施例中,第三边缘路由器CE 03和第四边缘路由器CE 04可以通过接入交换机(End of Row,EOR)与核心网20的vMME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接入网设备101是指设置在第一预设区域内的接入网设备,第一预设区域可以为一个省或者一个区等等。核心网20是指设置在第二预设区域内的核心网,第二预设区域可以为除了第一预设区域以外的一个省或者一个区等等。例如,第一接入网设备101设置在A省,核心网20设置在B省。现有的第二接入网设备一般通过PTN网络与本省的核心网连接,而各省的核心网独立部署,使得各省的核心网之间是不互通的;而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接入网设备101可以与省外的核心网连接,从而实现了跨省的eNB基站到核心网元的互通。因此,可以将核心网作为几个省的大区核心网,例如,A省、B省、C省、D省的基站均通过传输PTN网络和IP承载网络连接到设置在B省的核心网,即B省的核心网作为大区核心网,从而使A省、B省、C省、D省共用一个核心网。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业务数据可以包括第一注册信令数据。终端想要获取网络提供的业务,必须先向网络进行注册。因此,第一注册信令数据是指省外终端用于向核心网20注册的信令数据。第一注册信令数据是由省外终端发送至第一接入网设备101的。当省外终端发送第一注册信令数据至第一接入网设备101后,第一PTN网络11接收第一接入网设备101发送的第一注册信令数据,并将第一注册信令数据传输至核心网20;当核心网20根据第一注册信令数据返回第一注册响应数据至第一PTN网络11后,第一PTN网络11接收第一注册响应数据,并将第一注册响应数据传输至第一接入网设备20。其中,第一注册响应数据例如可以为注册完成消息。

其中,第一PTN网络11将第一业务数据传输至核心网20,具体可以为:第一PTN网络11依次通过第一PTN主链路111(或者第一PTN副链路112)、第一承载主链路121(或者第一承载副链路122)、第三边缘路由器CE 03(或者第四边缘路由器CE 04),将第一业务数据传输至核心网20。第一PTN网络11将第一注册响应数据传输至第一接入网设备101,具体可以为:第一PTN网络11依次通过第三边缘路由器CE 03(或者第四边缘路由器CE 04)、第一承载主链路121(或者第一承载副链路122)、第一PTN主链路111(或者第一PTN副链路112),将第一注册响应数据传输至第一接入网设备101。

本实施例通过将传输PTN网络和IP承载网络对接,使得第一接入网设备101通过传输PTN网络和IP承载网络连接核心网20,实现第一接入网设备流量先由传输PTN网络汇聚承载,再通过IP承载网络到达核心网20,从而实现跨省的eNB基站到核心网元的互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输网络系统10还包括:第二PTN网络13。第二PTN网络13用于连接第二接入网设备102,第二PTN网络13和IP承载网络12连接,以使得第二接入网设备102能够通过第二PTN网络13和IP承载网络12与核心网20进行通信。第二PTN网络13用于接收第二接入网设备102发送的第二业务数据,并通过第二PTN网络13、IP承载网络12将第二业务数据传输至核心网20。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接入网设备102可以为设置在第二预设区域内的基站。例如,第一接入网设备101设置在A省,第二接入网设备102和核心网20设置在B省。

具体地,第二PTN网络13也为分组传送网(Packet Transport Network,PTN)。第二PTN网络13的结构可以与第一PTN网络11的结构相似。第二PTN网络13包括第二PTN主链路131。第二PTN主链路131分别与第二接入网设备102、IP承载网络12连接。

其中,第二PTN主链路131包括第三接入设备、第三汇聚设备、第三省干汇聚设备以及第三省干核心设备(分别对应于图1中的接入PTN 03、汇聚PTN 03、省干汇聚PTN 03和省干核心PTN 03)。第三接入设备、第三汇聚设备、第三省干汇聚设备以及第三省干核心设备的连接方式和作用与第一PTN主链路111中的第一接入设备、第一汇聚设备、第一省干汇聚设备以及第一省干核心设备的连接方式和作用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第二PTN主链路131还包括第二PTN副链路132。第二PTN副链路132第一PTN副链路112分别与第二接入网设备102、IP承载网络12连接。

其中,第二PTN副链路132包括第四接入设备、第四汇聚设备、第四省干汇聚设备以及第四省干核心设备(分别对应于图1中的接入PTN 04、汇聚PTN 04、省干汇聚PTN 04和省干核心PTN 04)。第四接入设备、第四汇聚设备、第四省干汇聚设备以及第四省干核心设备的连接方式和作用与第一PTN副链路112中的第二接入设备、第二汇聚设备、第二省干汇聚设备以及第二省干核心设备的连接方式和作用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其中,IP承载网络12还包括第二承载主链路123。第二承载主链路123分别与第二PTN主链路131中的第三省干核心设备以及第三边缘路由器CE03连接。

其中,第二承载主链路123包括:第五边缘路由器CE 05、第五接入路由器AR 05和第三核心路由器CR 03。第五边缘路由器CE 05、第五接入路由器AR 05和第三核心路由器CR03的连接方式和作用与第一承载主链路121中的第一边缘路由器CE 01、第一接入路由器AR01和第一核心路由器CR 01的连接方式和作用相同,此处不再赘述。其中,第五边缘路由器CE 05与第三省干核心设备连接,第三核心路由器CR 03与第三边缘路由器CE 03连接,使得第二PTN主链路131能够连接到核心网20,从而使得第二接入网设备102的第二业务数据从第三省干核心设备通过第五边缘路由器CE 05、第五接入路由器AR 05和第三核心路由器CR03,传输到第三边缘路由器CE 03。

可选地,IP承载网络12还包括第二承载副链路124。第二承载副链路124分别与第二PTN副链路132中的第四省干核心设备以及第四边缘路由器CE04连接。其中,第二承载副链路124包括:第六边缘路由器CE 06、第六接入路由器AR 06和第四核心路由器CR 04。:第六边缘路由器CE 06、第六接入路由器AR 06和第四核心路由器CR 04的连接方式和作用与第一承载副链路122中的第二边缘路由器CE 02、第二接入路由器AR 02和第二核心路由器CR 02的连接方式和作用相同,此处不再赘述。其中,第六边缘路由器CE06与第四省干核心设备连接,第四核心路由器CR 04与第四边缘路由器CE 04连接,使得第二PTN副链路132能够连接到核心网20,从而使得第二接入网设备102的第二业务数据从第四省干核心设备通过第六边缘路由器CE 06、第六接入路由器AR 06和第四核心路由器CR 04,传输到第四边缘路由器CE 04。

可选地,如图2所示,第二承载主链路123还可以包括:第三汇聚路由器BR 03、第七接入路由器AR 07,相应地,第二承载副链路124还可以包括:第四汇聚路由器BR 04、第八接入路由器AR 08,其具体连接方式如图2所示,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核心网20可以作为一个大区核心网,同时与省内、省外多个省的基站连接,通过集中化核心网元的虚拟化部署,有效提升了资源的利用率,解决了原本各省独立部署核心网元,存在资源利用率不均、闲置较多的问题,并且,利用现有跨省的IP承载网连接资源,能够显著降低新建投资建设跨省PTN的费用。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传输PTN网络和IP承载网络对接,使得第一接入网设备101通过传输PTN网络和IP承载网络连接核心网,第二接入网设备102也通过传输PTN网络和IP承载网络连接核心网,实现第一接入网设备流量先由传输PTN网络汇聚承载,再通过IP承载网络到达核心网,从而实现跨省的eNB基站到核心网元的互通。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传输网络测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传输网络测试系统30包括:测试设备以及传输网络系统10。其中,传输网络系统10与上述实施例中的传输网络系统10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其中,测试设备包括第一测试装置311和第二测试装置312。第一测试装置与传输网络系统10的第一PTN主链路111的接入节点连接,其中,接入节点可以为第一接入设备或者第二接入设备。第二测试装置312与核心网的控制面节点连接,其中,核心网的控制面节点可以为第三边缘路由器、或者第四边缘路由器、或者与第三边缘路由器和第四边缘路由器连接的接入交换机。

其中,测试设备用于通过第一测试装置311采集传输网络系统10的第一PTN主链路的接入节点的第一流量信息,以及采集传输网络系统10连接的核心网的控制面节点的第二流量信息,并根据第一流量信息和第二流量信息,确定传输网络系统的传输质量。

其中,第一流量信息和第二流量信息可以为采集到的数据包的信息,传输质量可以包括丢包率、时延、抖动率等等。则根据第一流量信息和第二流量信息,确定传输网络系统的传输质量,具体可以为:根据第一流量信息中采集的数据包和第二流量信息中采集的数据包,确定丢失的数据包数量,将丢失的数据包数量除以第一流量信息中采集的数据包的数量,计算得到丢包率;将第二流量信息中采集数据包的时间减去第一流量信息中采集数据包的时间,计算得到时延;根据第二流量信息中采集的数据包,将相邻数据包延迟时间差除以数据包序号差计算得到抖动率。

其中,可以设置若干种故障场景进行测试,从而测试若干种故障场景下传输网络系统的传输质量。若干种故障场景可以包括:CE侧互通单链路故障、CE侧互通全链路故障、PTN侧互通单链路故障、PTN侧互通全链路故障、CE单节点退服故障、CE侧链路单芯故障、CE侧链路拥塞故障等。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测试设备采集传输网络系统10的第一PTN主链路的接入节点的第一流量信息,以及采集传输网络系统10连接的核心网的控制面节点的第二流量信息,并根据第一流量信息和第二流量信息,确定传输网络系统10的传输质量,能够测试真实基站通过PTN网络汇聚之后、再通过IP承载网络连接至CE、最后达到核心网元vMME,从而对传输网络系统10进行测试。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模拟基站对传输网络系统10进行测试。传输网络测试系统包括:模拟基站和传输网络系统10。模拟基站为DC资源池中的模拟基站。模拟基站分别与传输网络系统10中的第一省干核心设备、第二省干核心设备连接,从而通过省干核心设备、IP承载网12到达省外核心网20中同个DC云资源池中的vMME,以实现模拟基站eNB流量经过传输PTN、IP承载网CE到达核心网vMME。通过以上方式,解决了真实基站用户数不足无法实现压力测试的问题,能够更方便地对传输网络系统10进行测试。

在此提供的算法或显示不与任何特定计算机、虚拟系统或者其它设备固有相关。各种通用系统也可以与基于在此的示教一起使用。根据上面的描述,构造这类系统所要求的结构是显而易见的。此外,本发明实施例也不针对任何特定编程语言。应当明白,可以利用各种编程语言实现在此描述的本发明的内容,并且上面对特定语言所做的描述是为了披露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发明并帮助理解各个发明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发明实施例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公开的方法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发明方面在于少于前面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发明的单独实施例。

本领域那些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对实施例中的设备中的模块进行自适应性地改变并且把它们设置在与该实施例不同的一个或多个设备中。可以把实施例中的模块或单元或组件组合成一个模块或单元或组件,以及此外可以把它们分成多个子模块或子单元或子组件。除了这样的特征和/或过程或者单元中的至少一些是相互排斥之外,可以采用任何组合对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所有特征以及如此公开的任何方法或者设备的所有过程或单元进行组合。除非另外明确陈述,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每个特征可以由提供相同、等同或相似目的的替代特征来代替。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下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本发明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除有特殊说明外,不应理解为对执行顺序的限定。

14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混合云专线接入网络的灾备方法及装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