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组件、锅具、烹饪设备和控制方法

文档序号:1822628 发布日期:2021-11-12 浏览:10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烹饪组件、锅具、烹饪设备和控制方法 (Cooking assembly, cooker, cooking equipment and control method ) 是由 罗绍生 王帅 江太阳 苏畅 于 2020-04-27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烹饪组件、锅具、烹饪设备和控制方法,其中,烹饪组件包括:锅具;基座,与锅具对应设置,基座能够对锅具加热;运行调节组件,包括:感应件,与基座电连接,触碰件,与锅具活动连接,触碰件能够相对于所述锅具移动以发生参数变化;其中,感应件能够感应到触碰件的参数变化,并生成反馈信号以调整基座的运行状态。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触碰件的移动可发生参数变化,并在感应件的感应下根据感应件的反馈信号控制基座的运行状态,无需设置复杂的无线信号收发装置,结构简单,有利于控制制造成本,且在操作时不会影响用户对锅具以及烹饪工具的持握,便于操作。(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cooking assembly, a cooker, cooking equipment and a control method, wherein the cooking assembly comprises: a pot; the base is arranged corresponding to the pot and can heat the pot; an operation adjustment assembly comprising: the induction piece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base, the touch piece is movably connected with the cooker, and the touch piece can move relative to the cooker to generate parameter change; wherein, the response piece can sense the parameter variation of touching the piece, and the running state of feedback signal in order to adjust the base is generated. According to the technical scheme, the parameter change can be generated through the movement of the touch piece, the running state of the base is controlled according to the feedback signal of the induction piece under the induction of the induction piece, a complex wireless signal receiving and transmitting device is not required to be arranged, the structure is simple, the manufacturing cost is favorably controlled, the holding of a user on a cooker and a cooking tool is not influenced during operation, and the operation is convenient.)

烹饪组件、锅具、烹饪设备和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烹饪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组件、一种锅具、一种烹饪设备和一种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电磁炉上多设有触控按键或旋钮,用于调节加热功率,但在烹饪过程中,特别是在炒菜过程中,用户的双手一般会分别握住锅具手柄和锅铲等烹饪工具,若要在烹饪过程中调节电磁炉的加热功率,需要一只手专门去操作电磁炉上的触控按键或旋钮,操作不便,且会影响对锅具或烹饪工具的把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改善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烹饪组件。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锅具。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烹饪设备。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烹饪组件,包括:锅具;基座,与锅具对应设置,基座能够对锅具加热;运行调节组件,包括:感应件,与基座电连接,触碰件,与锅具活动连接,触碰件能够相对于锅具移动以发生参数变化;其中,感应件能够感应到触碰件的参数变化,并生成反馈信号以调整基座的运行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烹饪组件包括锅具、基座和运行调节组件,其中,锅具用于盛装食材,并通过锅具向食材传导热量,实现对食材的加热。通过与锅具对应设置有基座,以通过基座对锅具加热,进而通过锅具向食材传导热量。具体地,运行调节组件包括分别与基座电连接的感应件以及与锅具活动连接的触碰件,由于触碰件和锅具活动连接,故而触碰件可相对于锅具发生移动,在触碰件与外界电导体(例如人体皮肤)导通时,即用户触摸到触碰件时,通过驱动触碰件移动,即可使得触碰件发生参数变化,此时,基座可通过感应件获知锅具上触碰件的变化,并根据感应件确定的反馈信号控制自身的运行状态,操作方便,无需用户专门对基座进行手动操作调节功率,从而避免影响用户对锅具以及烹饪工具的把控。

其中,基座的运行状态包括但不限于加热功率、加热模式等。

其中,触碰件的移动可以为平移,也可以为转动。

需要说明的,触碰件被触发时,可以为用户直接接触触碰件,也可以是用户通过介质间接接触触碰件。

还需说明的是,外界电导体、触碰件和锅具三者导通时锅具会产生一种电参数信号,而触碰件和锅具之间的导通是通过触碰件的移动实现的,触碰件经移动断开上述导通关系后,锅具会产生另一种电参数信号,例如高电平脉冲信号与低电平脉冲信号,故而在触碰件在移动过程中两种电参数信号会互相切换,从而可使得感应件会生成对应的反馈信号。

其中,电参数包括但不限于电容参数、电阻参数。

需要说明的是,感应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

可以理解,用户在进行烹饪操作时,通常会一只手操作锅具的手柄,另一只手操作烹饪工具(例如锅铲、汤勺等),使用现有的电磁炉设备时,用户如果需要调节加热功率必须一只手暂停对锅具或烹饪工具的操作,以对电磁炉上的触控按键或旋钮进行手动操作,影响烹饪过程的正常进行。而本方案中的烹饪组件,可在烹饪操作过程中同时进行基座的运行状态的调节,操作更加便捷。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烹饪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触碰件具体包括:转动件,与锅具转动连接,转动件上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连通区域;触控片,设于锅具上,触控片能够与连通区域导通,其中,基座根据反馈信号控制对锅具加热的加热功率和加热模式。

在该技术方案中,触碰件包括转动件和触控片,转动件与锅具转动连接,在转动件上设有多个连通区域,锅具上设有能够与连通区域相导通的触控片,通过将多个连通区域间隔设置,在转动件相对于锅具转动的过程中,可间断地将触控片与连通区域导通,从而使得感应件可根据导通规律生成相对应的反馈信号,进而基座可根据反馈信号对加热功率和加热模式实现控制。

可以理解,转动件在转动时,由于其转动速度的不同以及每个连通区域与触控片相接触的面积不同,基座可根据反馈信号确定对加热功率的控制,例如,在连通区域均匀设置的前提下,转动速度提高,可加大加热功率,转动速度下降,可减少加热功率,又如,在转动件匀速转动的前提下,连通区域的不同使得触碰件的参数变化的触发时间也存在不同,从而生成不同的反馈信号,进而根据触发时间的长短控制加热功率的增减或是加热模式的切换。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多个连通区域沿转动件的周向设置,且连通区域呈凸台结构。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多个呈凸台结构的连通区域沿转动件的周向设置,便于转动件在转动过程中实现触控片的间断导通,可以理解,相邻的两个连通区域之间向内凹陷,触控片无法与凹陷的区域相接触,即在转动件转动至凹陷的区域时,外界电导体与锅具之间断开导通。

其中,连通区域可设于转动件的轴向端面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转动板,设于转动件靠近触控片的一端,转动板上设有至少一个导电区域和至少一个绝缘区域,转动件转动至导电区域与触控片连通,感应件生成反馈信号。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转动件靠近触控片的一端设置转动板,在转动板上设置导电区域和绝缘区域,转动板可随转动件一同转动,转动件用于转动,转动板上的导电区域与触控片导通,绝缘区域与触控片断开,使得感应件可根据通断情况生成对应的反馈信号,便于基座对运行状态的调整。

其中,导电区域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绝缘区域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

进一步地,导电区域和绝缘区域相邻设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至少两个连通区域在转动件的端面投影上的弧长不同。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限定存在转动件的端面上,至少两个连通区域的投影的弧长不同,便于感应件可生成不同的反馈信号,基座易于对不同反馈信号予以区分,以提高运行状态控制的准确性。

例如,转动件沿第一方向转动时,触控片先后经过一长一短两个连通区域,此时控制加热功率提高,转动件沿第二方向转动时,触控片先后经过一短一长两个连通区域,此时控制加热功率降低。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沿转动件的周向,至少两个连通区域在转动件的端面投影上的弧长逐渐增大。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限定在转动件的端面投影上,沿转动件的周向存在多个弧长逐渐增大的连通区域,从而在转动件发生转动时,仅需根据触控片接触的连通区域的弧长变化趋势,即可确定感应件生成的反馈信号,从而更便于基座对加热功率的控制。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锅具具体包括:锅体;手柄,连接于锅体的外侧壁上,手柄上至少外表面为绝缘体;触碰件,设于锅体和/或手柄上,至少部分触碰件与外界空气相接触,触碰件能够使外界电导体与所述锅具导通,通过所述触碰件与所述锅具之间的相对移动以产生参数变化。

在该技术方案中,锅具具体包括锅体、手柄和触碰件。锅体用于盛装食材,并向食材传导热量,实现对食材的加热。手柄连接于锅体的外侧壁上,以便于用户通过持握手柄对锅体进行移动操作。通过设置手柄至少外表面为绝缘体,以使用户持握手柄的手与锅体绝缘,以在用户正常持握手柄时,防止因锅体与手导通产生电参数变化,导致基座对加热功率的误操作,进一步地,可在手柄上套设有绝缘套以实现防护。通过设于锅体和/或手柄上的触碰件,且将至少部分触碰件暴露于空气中,触碰件能够使外界电导体(例如人体皮肤)通过接触触碰件与锅体实现导通,从而使锅体自身的电参数发生变化,并使感应件可根据参数变化产生相应的反馈信号,以使基座可根据反馈信号控制对锅体加热的加热功率。本方案通过触碰件实现对加热功率的调节,使得用户在烹饪操作过程中无需松开手柄,仅需用手指触摸触碰件即可,不影响用户对锅体的操作,简单便捷。同时,通过设置触碰件,用户无需直接与锅体接触,可有效防止烫伤,安全性更高。

进一步地,触碰件设于手柄上,可在烹饪操作过程中,缩小触碰件与用户持握手柄的手之间的距离,用户无需松开手柄即可触摸到触碰件,便于操作。通过设置触碰件的一端向靠近锅体的方向延伸,并与锅体的侧壁相连接,使触碰件与锅体相连接,以在用户触摸触碰件时,使锅体与用户的手之间实现导通,从而使锅体自身与触碰件之间的导通关系在触碰件移动时发生变化,感应件可产生相应的反馈信号。其中,触碰件可与锅体的外侧壁相连接,也可以伸入锅体内与锅体的内侧壁相连接。

或者,也可以将触碰件设于锅体上,可使触碰件与手柄分离,从而无需在手柄的绝缘套上进行造型加工,有利于简化加工流程。其中,触碰件设于锅体上靠近手柄的位置,以在用户进行烹饪操作时,缩小触碰件与用户持握手柄的手之间的距离,使用户无需松开手柄即能够触摸到触碰件,实现对加热功率的调节。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锅体为电导体;或锅体的外表面喷涂有导电涂层。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锅体为电导体或在锅体的外表面喷涂有导电涂层,以在用户与锅体的表面接触或触摸触碰件时,能够与锅体的表面导通,使锅体产生电参数变化。其中,在锅体表面设有导电涂层时,锅体本身可以部分或全部为非电导体,通过导电涂层将人体导通,以使锅体发生电参数变化。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基座具体包括:面板,与锅具的底部对应设置;底座,设于面板远离锅具的一侧,且底座与面板可拆卸连接,底座与面板之间形成容纳腔;加热装置,设于容纳腔内,并与底座固定连接,加热装置能够通过电磁作用对锅具加热;控制器,设于容纳腔内,控制器与加热装置电连接,其中,感应件设于容纳腔内,感应件与控制器电连接,感应件根据触碰件的参数变化生成反馈信号,控制器根据感应件的反馈信号控制基座的运行状态。

在该技术方案中,基座包括面板、底座、加热装置和控制器。面板位于底座的上方,面板与锅具的底部对应设置,用于承载锅具。底座设于面板远离锅具的一侧,并与面板之间形成容纳腔,以容纳基座内部的各个部件。底座与面板可拆卸连接,以便于基座内部的各个部件的安装与维护。加热装置设于容纳腔内,并与底座固定连接,以通过底座对加热装置进行支撑,有利于保持加热装置的稳定性。加热装置能够通过电磁作用对锅体加热,以在烹饪过程中通过锅体向食材传导热量,实现对食材的加热。控制器设于容纳腔内,通过设置控制器与加热装置电连接,以控制加热装置的运行,实现对锅体加热过程的控制。其中,感应件设于容纳腔内,以感应触碰件的参数变化,并能够生成相对应的反馈信号;通过设置感应件与控制器电连接,以在感应件生成反馈信号时,控制器根据反馈信号获知用户的调节基座运行状态的需求,并根据反馈信号调整基座的运行状态,以满足用户的烹饪需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基座还包括:电路板,设于容纳腔内,电路板与感应件电连接,其中,控制器连接于电路板上,控制器通过电路板实现与感应件之间的电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基座还包括设于容纳腔内的电路板,通过设置电路板与感应件电连接,且控制器连接于电路板上,使得控制器通过电路板与感应件之间实现电连接,一方面有利于容纳腔内的空间布置,减少线路,简化连接关系,另一方面便于不同型号的控制器以及感应件的连接,有利于实现模块化生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加热装置包括:线圈盘,线圈盘上设有通孔;电磁线圈,设于线圈盘朝向面板的一端,电磁线圈与控制器电连接,其中,电路板设于线圈盘远离面板的一侧,感应件的一端由通孔穿过线圈盘,向面板延伸。

在该技术方案中,加热装置包括线圈盘和电磁线圈。线圈盘用于为电磁线圈提供安装空间,并对电磁线圈进行支撑。线圈盘上设有通孔,以为感应件的设置预留空间,以避免线圈盘对感应件造成遮挡而影响感应件的正常工作。电磁线圈设于线圈盘朝向面板的一端,以在加热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时,增大电磁线圈所产生的电磁场作用于锅具上的面积,以提高加热效率。电磁线圈与控制器电连接,以使控制器可控制电磁线圈运行。其中,电路板设于线圈盘远离面板的一侧,通过设置感应件的一端由通孔穿过线圈盘,并向面板延伸,以缩减感应件与锅具之间的距离,同时可确保感应件处于锅具在面板上的投影范围内,从而提高感应件的感应电参数变化信号的准确性。

进一步地,轴孔和线圈盘同轴,从而限定感应件为居中放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感应件包括:感应弹簧,感应弹簧的一端连接于电路板上,并通过电路板与控制器电连接,感应弹簧的另一端由通孔穿过线圈盘,并向面板延伸,其中,感应弹簧能够感应到触碰件的参数变化,并通过电路板向控制器发送与触碰件的参数变化相对应的反馈信号。

在该技术方案中,感应件包括感应弹簧。感应弹簧的一端连接于电路板上,以通过电路板与控制器实现电连接;感应弹簧的另一端由通孔穿过线圈盘,并向面板延伸,以便于感应触碰件的参数变化。在触碰件的参数发生变化时,感应弹簧能够感应到并向控制器发送相对应的反馈信号,使得控制器可根据反馈信号获知用户调节基座运行状态的需求,并控制电磁线圈进行加热功率的调节,以满足用户的烹饪需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感应件包括:支撑杆,支撑杆的一端连接于电路板上,支撑杆的另一端穿过线圈盘向靠近面板的方向延伸;感应贴膜,连接于支撑杆靠近面板的一端,感应贴膜能够感应到触碰件的参数变化,其中,感应贴膜通过电路板与控制器电连接,以通过电路板向控制器发送与触碰件的参数变化相对应的反馈信号。

在该技术方案中感应件包括支撑杆和感应贴膜。支撑杆沿高度方向设置,支撑杆的一端连接于电路板上,另一端由通孔穿过线圈盘向靠近面板的方向延伸,感应贴膜连接于支撑杆靠近面板的一端,以通过支撑杆对感应贴膜进行支撑,同时缩短感应贴膜与锅具之间的距离。感应贴膜能够感应到触碰件的参数变化,通过设置感应贴膜通过电路板与控制器电连接,以在发生变化时,感应贴膜向控制器发送相对应的反馈信号,使得控制器可根据反馈信号获知用户调节基座运行状态的需求,并控制电磁线圈进行加热功率的调节,以满足用户的烹饪需要。

其中,感应贴膜可以是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简称ITO)贴膜。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锅具,包括:锅体;手柄,连接于锅体的外侧壁上,手柄上至少外表面为绝缘体;其中,所述锅体上设有触碰件,通过所述触碰件与所述锅体之间相对移动以产生参数变化,和/或所述手柄上设有触碰件,通过所述触碰件与所述手柄之间相对移动以产生参数变化。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锅具具体包括锅体、手柄和触碰件。锅体用于盛装食材,并向食材传导热量,实现对食材的加热。手柄连接于锅体的外侧壁上,以便于用户通过持握手柄对锅体进行移动操作。通过设置手柄至少外表面为绝缘体,以使用户持握手柄的手与锅体绝缘,以在用户正常持握手柄时,防止因锅体与手导通产生电参数变化,导致基座对加热功率的误操作,进一步地,可在手柄上套设有绝缘套以实现防护。通过设于锅体和/或手柄上的触碰件,且将至少部分触碰件暴露于空气中,触碰件能够使外界电导体(例如人体皮肤)通过接触触碰件与锅体和/或手柄实现导通,从而使烹饪设备自身的电参数发生变化,便于基座上的感应件可根据参数变化产生相应的反馈信号,以调整基座的运行状态。本方案通过触碰件实现对加热功率的调节,使得用户在烹饪操作过程中无需松开手柄,仅需用手指驱动触碰件移动即可,不影响用户对锅体的操作,简单便捷。同时,通过设置触碰件,用户无需直接与锅体接触,可有效防止烫伤,安全性更高。

进一步地,触碰件设于手柄上,可在烹饪操作过程中,缩小触碰件与用户持握手柄的手之间的距离,用户无需松开手柄即可触摸到触碰件,便于操作。通过设置触碰件的一端向靠近锅体的方向延伸,并与锅体的侧壁相连接,使触碰件与锅体相连接,以在用户触摸触碰件时,使锅体与用户的手之间实现导通,从而使锅体自身与触碰件之间的导通关系在触碰件移动时发生变化,感应件可产生相应的反馈信号。其中,触碰件可与锅体的外侧壁相连接,也可以伸入锅体内与锅体的内侧壁相连接。

或者,也可以将触碰件设于锅体上,可使触碰件与手柄分离,从而无需在手柄的绝缘套上进行造型加工,有利于简化加工流程。其中,触碰件设于锅体上靠近手柄的位置,以在用户进行烹饪操作时,缩小触碰件与用户持握手柄的手之间的距离,使用户无需松开手柄即能够触摸到触碰件,实现对加热功率的调节。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触碰件具体包括:转动件,与锅具转动连接,转动件上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连通区域;触控片,设于锅具上,触控片能够与连通区域导通。

在该技术方案中,触碰件包括转动件和触控片,转动件与锅具转动连接,在转动件上设有多个连通区域,锅具上设有能够与连通区域相导通的触控片,通过将多个连通区域间隔设置,在转动件相对于锅具转动的过程中,可间断地将触控片与连通区域导通,从而使得感应件可根据导通规律生成相对应的反馈信号,进而基座可根据反馈信号对加热功率和加热模式实现控制。

可以理解,转动件在转动时,由于其转动速度的不同以及每个连通区域与触控片相接触的面积不同,基座可根据反馈信号确定对加热功率的控制,例如,在连通区域均匀设置的前提下,转动速度提高,可加大加热功率,转动速度下降,可减少加热功率,又如,在转动件匀速转动的前提下,连通区域的不同使得触碰件的参数变化的触发时间也存在不同,从而生成不同的反馈信号,进而根据触发时间的长短控制加热功率的增减或是加热模式的切换。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多个连通区域沿转动件的周向设置,且连通区域呈凸台结构;或烹饪设备还包括:转动板,设于转动件靠近触控片的一端,转动板上设有至少一个导电区域和至少一个绝缘区域,转动件转动至导电区域与触控片连通,触碰件发生参数变化。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多个呈凸台结构的连通区域沿转动件的周向设置,便于转动件在转动过程中实现触控片的间断导通,可以理解,相邻的两个连通区域之间向内凹陷,触控片无法与凹陷的区域相接触,即在转动件转动至凹陷的区域时,外界电导体与锅具之间断开导通。

其中,连通区域可设于转动件的轴向端面上。

通过在转动件靠近触控片的一端设置转动板,在转动板上设置导电区域和绝缘区域,转动板可随转动件一同转动,转动件用于转动,转动板上的导电区域与触控片导通,绝缘区域与触控片断开,使得感应件可根据通断情况生成对应的反馈信号,便于基座对运行状态的调整。

其中,导电区域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绝缘区域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

进一步地,导电区域和绝缘区域相邻设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沿转动件的周向,至少两个连通区域在转动件的端面投影上的弧长逐渐增大。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限定在转动件的端面投影上,沿转动件的周向存在多个弧长逐渐增大的连通区域,从而在转动件发生转动时,仅需根据触控片接触的连通区域的弧长变化趋势,即可确定感应件生成的反馈信号,从而更便于基座对加热功率的控制。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烹饪设备,包括:面板;底座,设于所述面板的一侧,且所述底座与所述面板可拆卸连接,所述底座与所述面板之间形成有容纳腔;加热装置,设于所述容纳腔内,并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加热装置能够通过电磁作用对锅具加热;控制器,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加热装置电连接,其中,所述容纳腔内设有感应件,所述感应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感应件能够根据所述锅具的参数变化生成反馈信号,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感应件的反馈信号控制所述加热装置的运行状态。

在该技术方案中,烹饪设备包括面板、底座、加热装置和控制器。面板位于底座的上方,面板与锅具的底部对应设置,用于承载锅具。底座设于面板的一侧,并与面板之间形成容纳腔,以容纳基座内部的各个部件。底座与面板可拆卸连接,以便于基座内部的各个部件的安装与维护。加热装置设于容纳腔内,并与底座固定连接,以通过底座对加热装置进行支撑,有利于保持加热装置的稳定性。加热装置能够通过电磁作用对锅体加热,以在烹饪过程中通过锅体向食材传导热量,实现对食材的加热。控制器设于容纳腔内,通过设置控制器与加热装置电连接,以控制加热装置的运行,实现对锅体加热过程的控制。其中,感应件设于容纳腔内,以感应置于面板上的锅具的参数变化,并能够生成相对应的反馈信号;通过设置感应件与控制器电连接,以在感应件生成反馈信号时,控制器根据反馈信号获知用户的调节运行状态的需求,并根据反馈信号调整基座的运行状态,以满足用户的烹饪需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电路板,设于容纳腔内,电路板与感应件电连接,其中,控制器连接于电路板上,控制器通过电路板实现与感应件之间的电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基座还包括设于容纳腔内的电路板,通过设置电路板与感应件电连接,且控制器连接于电路板上,使得控制器通过电路板与感应件之间实现电连接,一方面有利于容纳腔内的空间布置,减少线路,简化连接关系,另一方面便于不同型号的控制器以及感应件的连接,有利于实现模块化生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加热装置包括:线圈盘,线圈盘上设有通孔;电磁线圈,设于线圈盘朝向面板的一端,电磁线圈与控制器电连接,其中,电路板设于线圈盘远离面板的一侧,感应件的一端由通孔穿过线圈盘,向面板延伸。

在该技术方案中,加热装置包括线圈盘和电磁线圈。线圈盘用于为电磁线圈提供安装空间,并对电磁线圈进行支撑。线圈盘上设有通孔,以为感应件的设置预留空间,以避免线圈盘对感应件造成遮挡而影响感应件的正常工作。电磁线圈设于线圈盘朝向面板的一端,以在加热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时,增大电磁线圈所产生的电磁场作用于锅具上的面积,以提高加热效率。电磁线圈与控制器电连接,以使控制器可控制电磁线圈运行。其中,电路板设于线圈盘远离面板的一侧,通过设置感应件的一端由通孔穿过线圈盘,并向面板延伸,以缩减感应件与锅具之间的距离,同时可确保感应件处于锅具在面板上的投影范围内,从而提高感应件的感应电参数变化信号的准确性。

进一步地,轴孔和线圈盘同轴,从而限定感应件为居中放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感应件包括:感应弹簧,感应弹簧的一端连接于电路板上,并通过电路板与控制器电连接,感应弹簧的另一端由通孔穿过线圈盘,并向面板延伸,其中,感应弹簧能够感应到锅具的参数变化,并通过电路板向控制器发送与锅具的参数变化相对应的反馈信号。

在该技术方案中,感应件包括感应弹簧。感应弹簧的一端连接于电路板上,以通过电路板与控制器实现电连接;感应弹簧的另一端由通孔穿过线圈盘,并向面板延伸,以便于感应锅具的参数变化。在锅具的参数发生变化时,感应弹簧能够感应到并向控制器发送相对应的反馈信号,使得控制器可根据反馈信号获知用户调节基座运行状态的需求,并控制电磁线圈进行加热功率的调节,以满足用户的烹饪需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感应件包括:支撑杆,支撑杆的一端连接于电路板上,支撑杆的另一端穿过线圈盘向靠近面板的方向延伸;感应贴膜,连接于支撑杆靠近面板的一端,感应贴膜能够感应到锅具的参数变化,其中,感应贴膜通过电路板与控制器电连接,以通过电路板向控制器发送与锅具的参数变化相对应的反馈信号。

在该技术方案中感应件包括支撑杆和感应贴膜。支撑杆沿高度方向设置,支撑杆的一端连接于电路板上,另一端由通孔穿过线圈盘向靠近面板的方向延伸,感应贴膜连接于支撑杆靠近面板的一端,以通过支撑杆对感应贴膜进行支撑,同时缩短感应贴膜与锅具之间的距离。感应贴膜能够感应到锅具的参数变化,通过设置感应贴膜通过电路板与控制器电连接,以在发生变化时,感应贴膜向控制器发送相对应的反馈信号,使得控制器可根据反馈信号获知用户调节运行状态的需求,并控制电磁线圈进行加热功率的调节,以满足用户的烹饪需要。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包括:通过设于锅具上的触碰件接收能够发生参数变化的触碰信息;根据触碰信息确定触碰件的移动信息;根据触碰件的移动信息确定烹饪组件中基座的运行状态;根据运行状态控制基座的运行。

根据本发明第四方面的技术方案,由于在锅具上设有触碰件,可通过触碰件接收触碰信息,并根据触碰信息确定触碰件的移动信息,从而通过预设的移动信息和具体调节操作之间的对应关系,调整基座的运行状态,进而根据运行状态控制基座的运行,可根据触碰件的移动实现对基座的控制,其中,触碰件自身在移动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参数变化,基座可通过自身设置的元器件无线感应或有线连接的方式获取到上述参数变化,以便于后续运行状态的控制,同时,通过上述操作便捷的控制方法,在烹饪过程中无需用户专门对基座进行手动操作调节功率,从而避免影响用户对锅具以及烹饪工具的把控。

其中,触碰信息可以为用户身体接触,或是通过辅助设备接触实现发送。

需要说明的是,触碰件自身的移动可以为平移或转动,移动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触碰件的移动方向、移动距离、移动角度、移动时间等信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确定烹饪组件中设于锅具上的触碰件的移动信息,具体包括:通过烹饪组件的感应件确定触碰件移动后发生的参数变化信息;根据参数变化信息控制感应件向烹饪组件的基座发送反馈信号;根据反馈信号确定触碰件的移动信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确定触碰件的移动信息时具体通过感应件在触碰件发生移动时所产生的参数变化信息,其中,参数变化信息可以为电容值的变化或是电阻值的变化,此时感应件可根据参数变化信息确定对应的变化规律,以便于确定对应的反馈信号,进而通过反馈信号确定移动信息,以提高移动信息判断的准确性,提高后续控制基座具体如何运行的精确度。

例如,参数变化信息为电容值降低时发出的高电平信号,而反馈信号为周期性的高电平信号,在一个周期内高电平信号的持续时间逐渐缩短。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根据触碰件的移动信息确定烹饪组件中基座的运行状态,具体包括:根据反馈信号确定基座的加热功率和加热模式。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感应件生成反馈信号的基础上,确定基座的运行状态具体通过反馈信号来实现,通过对反馈信号进行判断可得出触碰件的移动规律,从而根据移动规律以及预设的对应关系调整基座的加热功率和加热模式,更便于用户操作。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组件的剖视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转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转动件沿第一方向旋转时的电参数变化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转动件沿第二方向旋转时的电参数变化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转动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部分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感应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感应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其中,图1至图10中附图标记与部件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

1锅具,11锅体,12手柄,13触碰件,131转动件,1311连通区域,132触控片,133转动板,1331导电区域,1332绝缘区域,2基座,21面板,211侧板,22底座,23加热装置,231线圈盘,232电磁线圈,24控制器,25电路板,3感应件,31感应弹簧,321支撑杆,322感应贴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12描述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烹饪组件、锅具、烹饪设备和控制方法。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烹饪组件,如图1和图2所示,烹饪组件包括锅具1、基座2以及包括感应件3和触碰件13的运行调节组件。锅具1用于盛放食材,基座2与锅具1对应设置,用于对锅具1加热,并通过锅具1向食材传导热量,实现对食材的加热。在烹饪过程中,基座2位于锅具1的下方。锅具1能够通过触碰件13与外界电导体(例如人体皮肤)导通,在用户与锅具1接触时,锅具1自身的电参数发生变化,例如电容值或电阻值发生变化,可以理解,用户通过触碰件13和锅体导通时锅具会产生一种电参数信号,而触碰件13和锅体之间的导通是通过触碰件13的移动实现的,触碰件13经移动断开上述导通关系后,锅具会产生另一种电参数信号,例如高电平脉冲信号与低电平脉冲信号,故而在触碰件13在移动过程中两种电参数信号会互相切换,从而可使得触碰件的参数发生变化。其中,用户可以与锅具1直接接触,也可以是通过专门的触摸装置间接与锅具1发生接触,只要能够实现锅具1与人体皮肤的连通即可。感应件3可以感应到触碰件的参数变化从而生成对应的反馈信号。基座2与感应件3电连接,基座2可通过感应件3的反馈信号控制对锅具1加热的加热功率以及加热模式。在烹饪过程中,用户可通过手指控制触碰件的移动实现对加热功率的调节,无需松开锅具1的手柄或烹饪工具(例如锅铲),从而减少了对烹饪过程的影响。此外,感应件3的结构相对简单,无需设置专门的无线信号收发装置,有利于控制制造成本。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感应件的数量为一个。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感应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感应件均匀设置。

实施例二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触碰件13的具体结构,包括:转动件131和触控片132,转动件131与锅具转动连接,在转动件131上设有多个沿转动件131的周向设置且呈凸台结构的连通区域1311,锅具上设有能够与连通区域1311相导通的触控片132,通过将多个连通区域1311间隔设置,便于转动件131在转动过程中实现触控片132的间断导通,可以理解,相邻的两个连通区域1311之间向内凹陷,触控片132无法与凹陷的区域相接触,即在转动件131转动至凹陷的区域时,外界电导体与锅具之间断开导通,从而使得感应件可发出与导通规律相对应的反馈信号,进而基座可根据反馈信号对加热功率实现控制。

可以理解,转动件131在转动时,由于其转动速度的不同以及每个连通区域1311与触控片132相接触的面积不同,基座可根据反馈信号确定对加热功率的控制,例如,在连通区域1311均匀设置的前提下,转动速度提高,可加大加热功率,转动速度下降,可减少加热功率,又如,在转动件131匀速转动的前提下,连通区域1311的不同使得触碰件的参数变化的触发时间也存在不同,从而生成不同的反馈信号,进而根据触发时间的长短控制加热功率的增减或是加热模式的切换。

进一步地,触控片132与锅具可以是焊接、铆接等连接,触控片132为电导体。当人手触摸转动件131时,人、转动件131、触控片132、锅就实现电连接,人与锅导通。此时感应件会提供给电路板一个脉冲信号,例如高电平脉冲信号。当转动件131旋转到凹坑与触控片132接触时,人手与锅断开导通。此时感应件会提供给电路板一个脉冲信号,例如低电平脉冲信号。

当人手触碰到触碰键或者人手直接触碰到锅时,感应件会感应到参数的变化(例如电容参数或电阻参数),电路板根据感应件的反馈信号进行功率的调节。当人手离开锅具或者离开触碰键时,感应件感应到参数恢复默认值,并提供信号指示电路板停止运行调节。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转动件131呈圆柱形,连通区域1311设于转动件131的轴向端面上。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至少两个连通区域1311在转动件131的端面投影上的弧长不同。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沿转动件131的周向,至少两个连通区域1311在转动件131的端面投影上的弧长逐渐增大。

由于连通区域1311的宽度是渐变的,当旋钮沿顺时针方向(即图3中第一方向)转动时,如图4所示,感应件提供给电路板的脉冲信号脉冲宽度由大变小,这时可以确定为功率挡位逐渐变小。如图5所示,当旋钮沿逆时针方向(即图3中第二方向)转动时,感应件提供给电路板的脉冲信号脉冲宽度由小变大,这时可以确定为功率挡位逐渐变大。按照这样的逻辑,用户通过旋转锅柄上的转动件就能实现火力的调节。

实施例三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触碰件13的具体结构,包括:转动件131、触控片132以及设于转动件131靠近触控片132的一端的转动板133,转动件131与锅具转动连接,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转动板133上设置导电区域1331和绝缘区域1332,转动板133可随转动件131一同转动,转动件131用于转动,转动板133上的导电区域1331与触控片132导通,绝缘区域1332与触控片132断开,使得触碰件生成对应的参数变化,便于基座根据感应件根据参数变化的反馈信号对加热功率以及加热模式的调整。

其中,转动板133可以为PCB板(即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制电路板),沿圆周方向间隔排布导通层(即导电区域1331)和绝缘层(即绝缘区域1332),导通层宽度逐渐变大,既可以实现旋转调功率,同时,由于PCB表面光滑,且没有凹坑的阻隔,转动起来更顺畅。

在一个实施例中,导电区域1331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绝缘区域1332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

进一步地,导电区域1331和绝缘区域1332相邻设置。

实施例四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烹饪组件,烹饪组件包括锅具1、基座2以及包括感应件3和触碰件13的运行调节组件。锅具1用于盛放食材,基座2与锅具1对应设置,用于对锅具1加热,并通过锅具1向食材传导热量,实现对食材的加热。在烹饪过程中,基座2位于锅具1的下方。

如图2所示,锅具1具体包括锅体11、手柄12和触碰件13。手柄12连接于锅体11的外侧壁上,以便于用户进行持握,并通过控制手柄12实现对锅体11的移动操作。其中,手柄12的外表面设有绝缘套,以在用户正常持握手柄12时,使锅体11与用户持握手柄12的手之间绝缘。触碰件13与锅体11相连接,锅体11能够通过触碰件13与外界电导体(例如人体皮肤)导通,在用户驱使触碰件13移动时,触碰件13自身的电参数发生变化,例如电容值或电阻值发生变化。

如图5和图6所示,基座2具体包括面板21、底座22、加热装置23和控制器24。面板21与锅体11的底部对应设置,用于承载锅体11。面板21的边缘处形成有朝向底座22延伸的侧板211,底座22设于面板21远离锅体11的一侧,底座22与侧板211可拆卸连接,且底座22与面板21之间形成容纳腔。加热装置23和控制器24均设于容纳腔内。加热装置23与底座22固定连接,加热装置23在工作状态时,能够产生电磁场,并通过电磁作用使锅体11产生涡流并发热,进而向锅体11内的食材传导热量。控制器24与加热装置23电连接,控制器24可控制加热装置23的运行状态。

感应件3设于基座2的容纳腔内,感应件3用于感应触碰件13所产生的参数变化。感应件3与控制器24电连接,且在感应件3感应到触碰件13发生参数变化时,感应件3生成对应的反馈信号,控制器24通过反馈信号可确定触碰件13的具体移动信息,并根据反馈信号控制加热装置23对锅体11加热的加热功率,实现加热功率的调节。

在烹饪过程中,用户可通过手指驱动触碰件13的移动即可实现对加热功率的调节,无需松开锅具1手柄12或烹饪工具(例如锅铲),从而减少了对烹饪过程的影响。此外,感应件3的结构相对简单,无需设置专门的无线信号收发装置,有利于控制制造成本。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烹饪组件,在实施例四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进。基座还包括挡位调节装置,挡位调节装置与加热装置23相连接,并能够使加热装置23的加热功率形成多个挡位,加且多个挡位分别对应于不同的加热功率值。挡位调节装置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根据感应件的反馈信号控制挡位调装置的运行,进而通过挡位调节装置吊装对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的挡位进行调整。具体地,挡位数量为四个,分别为0挡、1挡、2挡、3挡,0挡对应于待机状态,1挡对应于400W,2挡对应于800W,3挡对应于1200W。在用户触摸触碰件13时,控制器24控制挡位调节装置运行,对加热装置23的加热功率的挡位按由低至高的顺序或由高至低的顺序循环切换;在用户结束触摸触碰件13时,控制器24挡位调节装置停止运行,控制加热装置23的加热功率的挡位停留在当前挡位,并控制加热装置23以当前挡位的加热功率运行,从而实现对加热功率的调节。

需要说明的是,挡位的数量也可以是其他数量,挡位与加热功率的对应关系可根据加热装置23的具体型号的不同,进行相应的设置。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烹饪组件,在实施例四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进。基座2还包括电路板25。电路板25设于容纳腔内,并固定连接于底座22上。感应件3与电路板25相连接,控制器24连接于电路板25上,从而通过电路板25实现控制器24与感应件3之间的电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加热装置23具体包括线圈盘231和电磁线圈232。线圈盘231位于容纳腔内,且在过感应件的轴线的截面上,线圈盘的投影处于屏蔽件的投影内,电磁线圈232设于线圈盘231朝向面板21的一端,以通过线圈盘231为电磁线圈232提供支撑。电磁线圈232在通电状态下可产生电磁场,锅体11在电磁线圈232的电磁作用下产生涡流,锅体11在涡流的作用下发热并向锅体11内的食材传导热量。控制器24与电磁线圈232电连接,以控制电磁线圈232的运行。其中,线圈盘231上设有通孔,电路板25设于线圈盘231远离面板21的一侧,感应件3的一端穿过线圈盘231上的通孔并朝向面板21延伸。

在一个具体地实施例中,通孔设于线圈盘的中轴位置,以使感应件居中设置,以防止在锅具偏离时感应件无法感应到锅具上触碰件的参数变化。

实施例七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烹饪组件,在实施例五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进。如图9所示,感应件3具体为感应弹簧31。感应弹簧31沿基座2的高度方向设置,感应弹簧31的一端与电路板25相连接,并通过电路板25与控制器24电连接,感应弹簧31的另一端朝向线圈盘231延伸,并由线圈盘231上的通孔穿过,与面板21的底面相抵。

在感应到触碰件13发生参数变化时,感应弹簧31生成对应的反馈信号,控制器24通过反馈信号可确定触碰件13的具体移动信息,并根据反馈信号控制电磁线圈232的运行状态,实现加热的调节。

实施例八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烹饪组件,在实施例五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进。如图10所示,感应件3具体包括支撑杆321和感应贴膜322,其中,感应贴膜322为氧化铟锡(Indium TinOxide,简称ITO)贴膜。

支撑杆321沿基座2的高度方向设置,支撑杆321的一端与电路板25相连接,支撑杆321的另一端朝向线圈盘231延伸,并由线圈盘231上的通孔穿过。感应贴膜322设于支撑杆321远离电路板25的一端,以通过支撑杆321对感应贴膜322进行支撑,并缩短感应贴膜322与锅体11之间的距离。感应贴膜322能够感应到触碰件13发生的参数变化,感应贴膜322通过线路与电路通过插接线路与电路板25连接,并通过电路板25与控制器24电连接。在感应到触碰件13发生的参数变化时,感应贴膜322能够产生相对应的反馈信号,并将反馈信号发送至控制器24,控制器24根据反馈信号控制电磁线圈232的运行状态。

实施例九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锅具,包括锅体11、手柄12和触碰件13,其中,锅体11用于盛装食材,并向食材传导热量,实现对食材的加热。手柄12连接于锅体11的外侧壁上,以便于用户通过持握手柄12对锅体11进行移动操作。通过设置手柄12至少外表面为绝缘体,以使用户持握手柄12的手与锅体11绝缘,以在用户正常持握手柄12时,防止因锅体11与手导通产生电参数变化,导致基座对加热功率的误操作,进一步地,可在手柄12上套设有绝缘套以实现防护。通过设于锅体11和/或手柄12上的触碰件13,且将至少部分触碰件13暴露于空气中,触碰件13能够使外界电导体(例如人体皮肤)通过接触触碰件13与锅体11和/或手柄12实现导通,从而使烹饪设备自身的电参数发生变化,便于基座上的感应件3可根据参数变化产生相应的反馈信号,以调整基座的运行状态。本方案通过触碰件13实现对加热功率的调节,使得用户在烹饪操作过程中无需松开手柄12,仅需用手指驱动触碰件13移动即可,不影响用户对锅体11的操作,简单便捷。同时,通过设置触碰件13,用户无需直接与锅体11接触,可有效防止烫伤,安全性更高。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触碰件13设于手柄12上,可在烹饪操作过程中,缩小触碰件13与用户持握手柄12的手之间的距离,用户无需松开手柄12即可触摸到触碰件13,便于操作。通过设置触碰件13的一端向靠近锅体11的方向延伸,并与锅体11的侧壁相连接,使触碰件13与锅体11相连接,以在用户触摸触碰件13时,使锅体11与用户的手之间实现导通,从而使锅体11自身与触碰件13之间的导通关系在触碰件13移动时发生变化,感应件3可产生相应的反馈信号。其中,触碰件13可与锅体11的外侧壁相连接,也可以伸入锅体11内与锅体11的内侧壁相连接。

在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将触碰件13设于锅体11上,可使触碰件13与手柄12分离,从而无需在手柄12的绝缘套上进行造型加工,有利于简化加工流程。其中,触碰件13设于锅体11上靠近手柄12的位置,以在用户进行烹饪操作时,缩小触碰件13与用户持握手柄12的手之间的距离,使用户无需松开手柄12即能够触摸到触碰件13,实现对加热功率的调节。

进一步地,通过限定在转动件131的端面投影上,沿转动件131的周向存在多个弧长逐渐增大的连通区域1311,从而在转动件131发生转动时,仅需根据触控片132接触的连通区域1311的弧长变化趋势,即可确定感应件3生成的反馈信号,从而更便于基座对加热功率的控制。

实施例十

在实施例九的基础上,触碰件13包括转动件131和触控片132,转动件131与锅具转动连接,在转动件131上设有多个连通区域1311,锅具上设有能够与连通区域1311相导通的触控片132,通过将多个连通区域1311间隔设置,在转动件131相对于锅具转动的过程中,可间断地将触控片132与连通区域1311导通,从而使得感应件3可根据导通规律生成相对应的反馈信号,进而基座可根据反馈信号对加热功率和加热模式实现控制。

转动件131在转动时,由于其转动速度的不同以及每个连通区域1311与触控片132相接触的面积不同,基座可根据反馈信号确定对加热功率的控制,例如,在连通区域1311均匀设置的前提下,转动速度提高,可加大加热功率,转动速度下降,可减少加热功率,又如,在转动件131匀速转动的前提下,连通区域1311的不同使得触碰件13的参数变化的触发时间也存在不同,从而生成不同的反馈信号,进而根据触发时间的长短控制加热功率的增减或是加热模式的切换。

进一步地,多个呈凸台结构的连通区域1311沿转动件131的周向设置,便于转动件131在转动过程中实现触控片132的间断导通,可以理解,相邻的两个连通区域1311之间向内凹陷,触控片132无法与凹陷的区域相接触,即在转动件131转动至凹陷的区域时,外界电导体与锅具之间断开导通。

此外,在转动件131靠近触控片132的一端设置转动板133,在转动板133上设置导电区域1331和绝缘区域1332,转动板133可随转动件131一同转动,转动件131用于转动,转动板133上的导电区域1331与触控片132导通,绝缘区域1332与触控片132断开,使得感应件3可根据通断情况生成对应的反馈信号,便于基座对运行状态的调整。

实施例十一

如图5和图6所示,基座2具体包括面板21、底座22、加热装置23和控制器24。面板21与锅体11的底部对应设置,用于承载锅体11。面板21的边缘处形成有朝向底座22延伸的侧板211,底座22设于面板21远离锅体11的一侧,底座22与侧板211可拆卸连接,且底座22与面板21之间形成容纳腔。加热装置23和控制器24均设于容纳腔内。加热装置23与底座22固定连接,加热装置23在工作状态时,能够产生电磁场,并通过电磁作用使锅体11产生涡流并发热,进而向锅体11内的食材传导热量。控制器24与加热装置23电连接,控制器24可控制加热装置23的运行状态。

感应件3设于基座2的容纳腔内,感应件3用于感应触碰件13所产生的参数变化。感应件3与控制器24电连接,且在感应件3感应到触碰件13发生参数变化时,感应件3生成对应的反馈信号,控制器24通过反馈信号可确定触碰件13的具体移动信息,并根据反馈信号控制加热装置23对锅体11加热的加热功率,实现加热功率的调节。

在烹饪过程中,用户可通过手指驱动触碰件13的移动即可实现对加热功率的调节,无需松开锅具1手柄12或烹饪工具(例如锅铲),从而减少了对烹饪过程的影响。此外,感应件3的结构相对简单,无需设置专门的无线信号收发装置,有利于控制制造成本。

进一步地,还包括电路板25。电路板25设于容纳腔内,并固定连接于底座22上。感应件3与电路板25相连接,控制器24连接于电路板25上,从而通过电路板25实现控制器24与感应件3之间的电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加热装置23具体包括线圈盘231和电磁线圈232。线圈盘231位于容纳腔内,且在过感应件的轴线的截面上,线圈盘的投影处于屏蔽件的投影内,电磁线圈232设于线圈盘231朝向面板21的一端,以通过线圈盘231为电磁线圈232提供支撑。电磁线圈232在通电状态下可产生电磁场,锅体11在电磁线圈232的电磁作用下产生涡流,锅体11在涡流的作用下发热并向锅体11内的食材传导热量。控制器24与电磁线圈232电连接,以控制电磁线圈232的运行。其中,线圈盘231上设有通孔,电路板25设于线圈盘231远离面板21的一侧,感应件3的一端穿过线圈盘231上的通孔并朝向面板21延伸。

在一个具体地实施例中,通孔设于线圈盘的中轴位置,以使感应件居中设置,以防止在锅具偏离时感应件无法感应到锅具上触碰件的参数变化。

在一个具体地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感应件3具体为感应弹簧31。感应弹簧31沿基座2的高度方向设置,感应弹簧31的一端与电路板25相连接,并通过电路板25与控制器24电连接,感应弹簧31的另一端朝向线圈盘231延伸,并由线圈盘231上的通孔穿过,与面板21的底面相抵。

在感应到触碰件13发生参数变化时,感应弹簧31生成对应的反馈信号,控制器24通过反馈信号可确定触碰件13的具体移动信息,并根据反馈信号控制电磁线圈232的运行状态,实现加热的调节。

在一个具体地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感应件3具体包括支撑杆321和感应贴膜322,其中,感应贴膜322为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简称ITO)贴膜。

支撑杆321沿基座2的高度方向设置,支撑杆321的一端与电路板25相连接,支撑杆321的另一端朝向线圈盘231延伸,并由线圈盘231上的通孔穿过。感应贴膜322设于支撑杆321远离电路板25的一端,以通过支撑杆321对感应贴膜322进行支撑,并缩短感应贴膜322与锅体11之间的距离。感应贴膜322能够感应到触碰件13发生的参数变化,感应贴膜322通过线路与电路通过插接线路与电路板25连接,并通过电路板25与控制器24电连接。在感应到触碰件13发生的参数变化时,感应贴膜322能够产生相对应的反馈信号,并将反馈信号发送至控制器24,控制器24根据反馈信号控制电磁线圈232的运行状态。

实施例十二

如图1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包括:步骤S102:通过设于锅具上的触碰件接收能够发生参数变化的触碰信息;步骤S104:根据触碰信息确定触碰件的移动信息;步骤S106:根据触碰件的移动信息确定烹饪组件中基座的运行状态;步骤S108:根据运行状态控制基座的运行。

由于在锅具上设有触碰件,可通过触碰件接收触碰信息,并根据触碰信息确定触碰件的移动信息,从而调整基座的运行状态,根据运行状态控制基座的运行,可根据触碰件的移动实现对基座的控制,其中,触碰件自身在移动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参数变化,基座可通过自身设置的元器件无线感应或有线连接的方式获取到上述参数变化,以便于后续运行状态的控制,同时,通过上述操作便捷的控制方法,在烹饪过程中无需用户专门对基座进行手动操作调节功率,从而避免影响用户对锅具以及烹饪工具的把控。

需要说明的是,触碰件自身的移动可以为平移或转动,移动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触碰件的移动方向、移动距离、移动角度、移动时间等信息。

实施例十三

如图12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包括步骤S202:通过设于锅具上的触碰件接收能够发生参数变化的触碰信息;步骤S204:根据触碰信息通过烹饪组件的感应件确定触碰件移动后发生的参数变化信息;步骤S206:根据参数变化信息控制感应件向烹饪组件的基座发送反馈信号;步骤S208:根据反馈信号确定触碰件的移动信息;步骤S210:根据反馈信号确定基座的加热功率和加热模式;步骤S212:根据运行状态控制基座的运行。

在确定触碰件的移动信息时具体通过感应件在触碰件发生移动时所产生的参数变化信息,其中,参数变化信息可以为电容值的变化或是电阻值的变化,此时感应件可根据参数变化信息确定对应的变化规律,以便于确定对应的反馈信号,进而通过反馈信号确定移动信息,以提高移动信息判断的准确性,提高后续控制基座具体如何运行的精确度。

例如,参数变化信息为电容值降低时发出的高电平信号,而反馈信号为周期性的高电平信号,在一个周期内高电平信号的持续时间逐渐缩短。

在感应件生成反馈信号的基础上,确定基座的运行状态具体通过反馈信号来实现,通过对反馈信号进行判断可得出触碰件的移动规律,从而根据移动规律以及预设的对应关系调整基座的加热功率和加热模式,更便于用户操作。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感应件外设置具有隔磁效果的屏蔽件,可减少感应件由于受到磁场的干扰,从而降低感应到的电参数变化信号出现异常的可能性,保证基座对加热运行调节的准确性。

在本发明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27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烹饪组件和控制方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