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靶向切除猪cd164基因编码区dna的成对编辑位点、使用方法及其应用

文档序号:1856595 发布日期:2021-11-19 浏览:15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靶向切除猪cd164基因编码区dna的成对编辑位点、使用方法及其应用 (Paired editing sites for targeted excision of porcine CD164 gene coding region DNA, use method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 是由 张立苹 毕延震 华再东 任红艳 朱喆 顾浩 陈矾 于 2021-08-30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和基因工程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靶向切除猪CD164基因编码区DNA的成对编辑位点、使用方法及其应用,所述编辑位点包括T1和T2两个编辑位点,所述T1和T2两个编辑位点位于猪1号染色体CD164基因编码区的2外显子区域;其中T1编辑位点染色体坐标为75441814-75441833,编码区坐标为246-265;T2编辑位点染色体坐标为75442009-75442028,编码区坐标为441-460。本发明的两个能基于CRISPR技术有效编辑猪CD164基因的靶位点,可用于Cas9介导的猪CD164基因打靶,为研究CD164基因在猪抗病育种中提供实验材料。(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biotechnology and genetic engineering, in particular to a pair of editing sites for targeted excision of DNA (deoxyribonucleic acid) of a pig CD164 gene coding region, a use method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wherein the editing sites comprise two editing sites T1 and T2, and the two editing sites T1 and T2 are positioned in a 2 exon region of the pig chromosome 1 CD164 gene coding region; wherein the T1 editing site chromosome coordinate is 75441814-75441833, and the coding region coordinate is 246-265; the T2 editing site was chromosomal at 75442009-75442028 and the coding region at 441-460. The two target sites capable of effectively editing the pig CD164 gene based on the CRISPR technology can be used for targeting the pig CD164 gene mediated by Cas9, and provide experimental materials for researching the CD164 gene in pig disease-resistant breeding.)

一种靶向切除猪CD164基因编码区DNA的成对编辑位点、使用 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和基因工程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靶向切除猪CD164基因编码区DNA的成对编辑位点、使用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基因转移技术根据外源基因整合的位点特异性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非定点的,即导入的外源基因在靶细胞基因组中整合的位点一般是随机的,包括显微注射、电穿孔、磷酸钙沉淀、逆转录病毒载体感染等:另一类则是定点的,即外源基因导入靶细胞后整合到预先确定的位点或对细胞内靶位点进行定点修饰,这就是依赖于同源重组的基因打靶技术。将外源基因精准敲入猪体细胞的基因组中,一直都是极为困难的,因为早期仅基于同源重组的基因打靶技术效率极低,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直到近年来人工核酸内切酶(engineered endonuclease,EEN)的出现,才彻底改变了这一现状。

CRISPR/Cas技术作为第三代基因组编辑技术在近年迅速发展起来,与基因打靶、ZFN、TALEN等基因修饰技术相比,CRISPR/Cas9具有操作简单、效率高等诸多优势,利用CRISPR/Cas9对重要经济性状基因进行修饰已经成为家畜新品种培育的重要手段。CRISPR/Cas9技术介导的基因突变是指Cas9蛋白通过sgRNA靶向识别并定点切割基因组DNA,导致DNA双链断裂(double strand break,DSB),细胞通过非同源末端连接修复机制修复DSB时所引发的切割位点处DNA碱基的插入或缺失。目前该技术被成功应用于人类细胞、斑马鱼、小鼠、猴、猪、山羊等的基因组精确修饰;通过对基因的修复机制包括非同源末端连接修复、同源重组修复等,由于CRISPR/Cas突变效率高、制作简单及成本低的特点,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基因组定点改造工具。

唾液酸粘蛋白是一种异质的分泌或膜相关的粘蛋白组,在体内似乎起着两个关键但相反的作用:首先其作为细胞保护剂或抗粘附剂,其次作用为粘附受体。CD164(人类白细胞分化抗原64),又称内溶双体蛋白,唾液酸核心粘蛋白24,是一种由CD164基因编码的人体蛋白质,其功能为黏附分子,CD164作为I型整合跨膜唾液黏蛋白,作为粘附受体起作用。研究表明CD164在机体造血和调节正常细胞生长分化过程中发挥一定调控作用,并且参与机体免疫应答、细胞附着、异嗜性细胞附着、负调控细胞附着、信号转导、发育、负调控细胞增殖等生理活动。因此,获取CD164基因修饰动物,可为深入研究该基因功能以及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可靠的动物模型,并为研究该基因在动物抗病育种的作用提供实验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靶向切除猪CD164基因编码区DNA的成对编辑位点,提供两个能基于CRISPR技术有效编辑猪CD164基因的靶位点,该靶位点可用于Cas9介导的猪CD164基因打靶,并能够将CD164基因功能失活。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靶向切除猪CD164基因编码区DNA的成对编辑位点的使用方法,能够成功敲除CD164基因。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靶向切除猪CD164基因编码区DNA的成对编辑位点的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之四在于提供一种靶向切除猪CD164基因编码区DNA的成对编辑位点的应用。

本发明实现目的之一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靶向切除猪CD164基因编码区DNA的成对编辑位点,所述编辑位点包括T1和T2两个编辑位点,所述T1和T2两个编辑位点位于猪1号染色体CD164基因编码区的2外显子区域;其中T1编辑位点染色体坐标为75441814-75441833,编码区坐标为246-265;T2编辑位点染色体坐标为75442009-75442028,编码区坐标为441-460。

优选地,所述T1编辑位点3’端含有AGG,作为Cas9核酸内切酶特异识别的PAM序列,T2编辑位点5’端含有CCT作为Cas9核酸内切酶特异识别的PAM序列。

本发明实现目的之二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靶向切除猪CD164基因编码区DNA的成对编辑位点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设计编辑靶位点T1和T2的向导序列sgRNA;

(2)构建含有编辑位点T1和T2的sgRNA打靶载体;

(3)培养猪原代成纤维细胞;

(4)转染含有T1和T2编辑位点的打靶载体至猪原代成纤维细胞;

(5)筛选阳性单克隆;

(6)提取阳性单克隆细胞DNA进行PCR鉴定并通过测序验证准确序列。

本发明实现目的之三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靶向切除猪CD164基因编码区DNA的成对编辑位点的应用,利用该编辑位点构建CD164基因敲除的猪成纤维细胞系。

本发明实现目的之四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靶向切除猪CD164基因编码区DNA的成对编辑位点的应用利用该编辑位点构建CD164基因敲除的猪成纤维细胞系研究CD164基因在猪抗病育种的作用。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两个能特异识别猪CD164基因的编辑靶位点T1(246-265)、T2(441-460),能基于CRISPR技术有效编辑猪CD164基因的靶位点,该靶位点可用于Cas9介导的猪CD164基因打靶,并能够将CD164基因功能失活。

利用本发明的编辑位点能成功构建CD164基因敲除猪成纤维细胞系,实现CD164基因的大片段敲除,可作为猪抗病育种研究的理想细胞模型,同时可用于创制CD164基因编辑猪,为研究CD164基因在猪抗病育种中的功能验证、揭示CD164基因在猪疾病抗性中的作用机制提供实验材料,并且能够用于研究CD164基因在猪抗病育种中的功能。

本发明采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构建插入有猪CD164基因编辑位点T1和T2的Cas9 gRNA表达载体,将构建好的含有靶位点的表达载体转染至猪成纤维细胞中,并通过筛选获得阳性单克隆,即CD164基因敲除的单克隆体,结合PCR扩增和测序的方法进行阳性细胞鉴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猪CD164基因双gRNA基因编辑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电转24小时细胞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细胞转染筛选后的细胞单克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单克隆细胞基因型检测结果示意图;

图5本发明中阳性单克隆测序结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下面的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

【实施例1】猪CD164基因双sgRNA的设计

选定猪CD164基因(GeneBank登录号:NC_010443.5)第2外显子为打靶区域,利用麻省理工学院张峰实验室开发的网站(http://crispr.mit.edu)对打靶区域设计sgRNA,并从候选序列中选择2个比较合适的sgRNA,并分别命名为g1和g2。

表1 gRNAs靶位点核苷酸序列

【实施例2】猪CD164基因编辑载体构建

以pX459-puro载体表达载体,将g1和g2分别连接到PX459上,命名为PX459-g1、PX459-g2。根据g1、g2序列合成互补配对的寡聚核苷酸:

CD164-g1-F:caccCCGAGTACGACTACACCCTG,

CD164-g1-R:aaacCAGGGTGTAGTCGTACTCGG;

CD164-g2-F:caccGCGGGGGGAGCGAAATCTCG,

CD164-g2-R:aaacCGAGATTTCGCTCCCCCCGC。

载体构建步骤:(1)将两对寡核苷酸稀释至10μmol/L,分别取1μL,加16μL ddH2O,2μL10×NEB Buffer 3,混匀后95℃反应5min,自然冷却至室温的条件下对其进行退火;(2)37℃条件下,用限制性内切酶BbsI对含有Cas9序列的PX459载体酶切2h,切胶回收线性化片段;(3)将寡核苷酸双链插入到线性化的PX459,比例为:1μL线性化的PX459,3μL退火产物,5μLSolutionⅠ,加ddH2O至10μL,混匀后在37℃连接2h;(4)转化:将5μL连接产物加入到50μL感受态细胞DH5α中,轻弹混匀,冰置30min,42℃热激90s,取出后再冰置5min,先加入1mL无抗体的培养基摇配复苏45min,再涂布于含氨苄抗体的平板上,挑取单克隆继续培养,提取质粒后酶切验证,并通过公司测序检测是否连接正确,测序引物为通用引物U6。

【实施例3】猪肾成纤维细胞的培养及转染

39℃水浴复苏猪肾成纤维细胞于6孔细胞培养板中,用含15%胎牛血清、1%双抗的DMEM培养基培养,培养条件:5%CO2,39℃,饱和湿度。当细胞汇合度达到85%左右时即可进行转染,试验用电穿孔的方法进行转染,收集细胞沉淀至1.5mLEP管中,将要进行转染的质粒按照4mg/50μL的工作浓度加入细胞沉淀所在的EP管中,加入电解液补充混合液至50μL,细胞沉淀可视体积估算为1~2μL,电转混合液转移至预热后的电转杯中,按照电穿孔仪的操作进行电转。电转参数:120,脉冲1,时间为3ms。

【实施例4】单克隆细胞的筛选及培养

电转后的细胞培养24h更换新鲜培养基,继续培养24h后,按照6孔细胞培养板中1孔细胞量约5000-10000个接种细胞,继续培养细胞24-48h后,加入工作浓度1.75μg/mL的嘌呤霉素筛选细胞。期间2d更换新鲜培养基,随时注意观察。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团数量及大小,药筛2-3d后细胞换液,以1/2嘌呤霉素药筛浓度继续培养1-2d,之后换液,以1/4嘌呤霉素药筛浓度继续培养至显微镜下的细胞团大小适中,挑选单克隆至96孔细胞培养板中,一孔1个单克隆细胞团。96孔细胞培养皿中单克隆细胞团培养至汇合度70%-80%后,收集每孔全部细胞,转移至48孔细胞培养皿中继续培养。依次类推将单克隆细胞转移至6孔细胞培养皿中继续培养待用。

【实施例5】单克隆细胞的基因型鉴定

提取未转染的细胞、单克隆扩繁的细胞的DNA进行PCR扩增。引物在第2外显子两侧设计,引物序列分别为

CD164-F:5-CAGGTTTCCTCTCGATGTTCCTG-3’,

CD164-R:5’-CTACGGGCTTCCTACGCTCTTC-3’。

PCR扩增体系:Premix Taq 10μL,CD164-F 0.5μL,CD164-R 0.5μL,DNA模板100ng,ddH2O补充至20μL;PCR扩增条件:94℃预变性5min,94℃变性30s,58℃退火45s,72℃延伸1min,35个循环,72℃总延伸7min。单克隆细胞的PCR产物送至生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进行测序,测序结果与猪CD164基因序列进行比对,鉴定每个单克隆细胞的基因型。

【实施例6】测序分析单克隆细胞敲除片段准确定

将实施例5中的PCR产物通过公司测序检测敲除片段的准确性,测序引物为通用引物U6。

图1是本发明中猪CD164基因双gRNA基因编辑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电转24小时细胞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电转24小时后的细胞活力较好。

图3是本发明中细胞转染筛选后的细胞单克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单克隆细胞基因型检测结果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单克隆5号、6号、7号、8号、13号、14号、15号和16号均为敲除阳性克隆细胞。

图5本发明中阳性单克隆测序结果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利用该编辑位点,可以达到猪肾成纤维细胞CD164基因大片段敲除的目的,且敲除片段位于编辑位点区间。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动,这些改进和变动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8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利用大豆FLS2/BAK1基因提高植物抗病性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