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物地基防震结构及施工方法

文档序号:1857475 发布日期:2021-11-19 浏览:23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建筑物地基防震结构及施工方法 (Building foundation quakeproof structure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 是由 朱慧 褚利军 沈勇昊 于 2021-07-23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物地基防震结构及施工方法,包括基层,基层设于地面之上,基层由框架及设于框架内的网格架组成,网格架包括纵向梁管与横向梁管,纵向梁管于横向梁管的端部均设有卡合块,纵向梁管与框架内对应卡合块设有嵌入槽,卡合块插入在嵌入槽内,基层的底部设有承托组件,承托组件的顶面与基层之间设有固定机构;该方法包括:a、施工前准备;b、基坑的施工;c、承托组件的安装;d、基层的固定。本发明通过将基层通过固定机构固定在承托组件上,承托组件将基层固定连接在地面上,承托组件的设置增加了基层的承载能力,同时提高了基层的抗震效果。(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building foundation shockproof structure and a construction method, wherein the building foundation shockproof structure comprises a base layer, the base layer is arranged on the ground, the base layer consists of a framework and a grid frame arranged in the framework, the grid frame comprises a longitudinal beam pipe and a transverse beam pipe, the end parts of the longitudinal beam pipe and the transverse beam pipe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clamping block, the longitudinal beam pipe and the framework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n embedded groove corresponding to the clamping block, the clamping block is inserted into the embedded groove, the bottom of the base layer is provided with a bearing component, and a fixing mechanism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top surface of the bearing component and the base layer; the method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a. preparation before construction; b. constructing a foundation pit; c. mounting a bearing component; d. and (5) fixing the base layer. According to the invention, the base layer is fixed on the bearing component through the fixing mechanism, the bearing component fixedly connects the base layer to the ground, and the bearing component is arranged to increase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the base layer and improve the anti-seismic effect of the base layer.)

一种建筑物地基防震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物地基防震结构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建筑埋在地面以下的部分称为基础。承受由基础传来荷载的土层称为地基,位于基础底面下第一层土称为持力层,在其以下土层称为下卧层。地基和基础都是地下隐蔽工程,是建筑物的根本,它们的勘察、设计和施工质量关系到整个建筑的安全和正常使用。在建筑设计之前,必须进行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勘查,并对地基上(岩)进行物理力学性质试验,从而对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做出正确的评价,这是做好设计和施工的先决条件。因此,我国早已规定,没有勘察报告不能设计,没有设计图纸不能施工。

现有技术中,装配式建筑具有施工灵活、施工效率高的有点,但是其抗震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建筑物地基防震结构及施工方法,通过在设置框架及网格架,网格架由纵向梁管与横向梁管固定连接构成,横向梁管、纵向梁管通过卡合块插入到嵌入槽中从而实现了网格架与框架之间的固定连接,卡合块的设置增加了网格架连接强度,同时增加了框架与网格架之间连接的一体性,从而增加了框架与网格架之间连接稳固性,承托组件的底部固定在地面之下,基层通过固定机构固定在承托组件上,承托组件将基层固定连接在地面上,承托组件的设置增加了基层的承载能力,同时提高了基层的抗震效果;施工方法中,首先根据建筑图纸确定框架及网格架的尺寸,横向梁管与纵向梁管通过卡合块插入到嵌入槽内,从而实现了网格架与框架之间的固定连接,无需现场切割组装,从而大大增加了施工效率,便于灵活施工;再根据建筑图纸确定地基的范围,然后用挖掘机挖设基坑,同时在基坑内挖设用于固定承托组件的槽孔,然后在基坑内均匀铺设碎石层,碎石层的设至增加了地基的稳定性与承载能力,再在碎石层上铺设防潮薄膜,防潮薄膜的设置用于隔绝位于地下的水汽,从而起到一个防潮的效果,接着在薄膜上浇筑混凝土层,混凝层的设置增加了基层安装的平稳性以及增加了建筑物的稳固性,从而提高了建筑物的防震效果,木制围板以及木制模板的设置便于混凝土浇筑,同时木制模板的高度高于基坑的高度,从而避免了浇筑过程中混凝土落入到槽孔内;然后将承托组件固定到槽孔中,再将固定机构固定安装到承托组件的顶面,接着将固定机构打开,再将基层放置到承托组件的顶面,通过顶推件与卡紧件将基层固定在承托组件的顶面。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物地基防震结构,包括基层,基层设于地面之上,其特征在于:基层由框架及设于框架内的网格架组成,网格架包括纵向梁管与横向梁管,纵向梁管于横向梁管的端部均设有卡合块,纵向梁管与框架内对应卡合块设有嵌入槽,卡合块插入在嵌入槽内,基层的底部设有承托组件,承托组件的顶面与基层之间设有固定机构。本发明通过在设置框架及网格架,网格架由纵向梁管与横向梁管固定连接构成,横向梁管、纵向梁管通过卡合块插入到嵌入槽中从而实现了网格架与框架之间的固定连接,卡合块的设置增加了网格架连接强度,同时增加了框架与网格架之间连接的一体性,从而增加了框架与网格架之间连接稳固性,承托组件的底部固定在地面之下,基层通过固定机构固定在承托组件上,承托组件将基层固定连接在地面上,承托组件的设置增加了基层的承载能力,同时提高了基层的抗震效果。

进一步,框架的四角处均设有L型防变形组件,L型防变形组件包括L型加强块、锁紧螺丝、紧固螺丝与压紧片,L型加强块固定连接在框架的四角处,L型加强块的一端与框架之间拧紧有紧固螺丝,L型加强块的另一端设有压紧片,锁紧螺丝穿过压紧片及L型加强块的另一端拧紧在框架上。L型防变形组件的设置增加了框架的稳固性,从而防止框架受到震动产生变形,锁紧螺丝与紧固螺丝的设置用于将L型防变形组件固定在框架的四角处,压紧片的设置增加了L型防变形组件与框架之间的连接强度。

进一步,承托组件包括支撑件、上座体与下座体,支撑件固定连接在上座体与下座体之间,固定机构设于上座体的顶面,下座体的端部与上座体对应的端部之间设有连接件。支撑件固定连接在上座体与下座体之间,下座体固定连接在槽孔内,上座体用于对固定机构进行固定。

进一步,支撑件包括上托体、下托体与缓冲柱,上托体固定连接在上座体的底部,下托体固定连接在下座体的顶面,上托体的底面设有第一凹槽,下托体的顶面设有第二凹槽,缓冲柱的上下两端分别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与第二固定块,第一固定块固定连接在第一凹槽内,第二固定块固定连接在第二凹槽内,缓冲柱的中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板。缓冲柱的设置起到一个缓冲效果,上托体与下托体的设置用于固定缓冲柱,固定板的设置增加了缓冲柱之间的连接的一体性,从而提高了支撑件的稳定性。

进一步,连接件包括上固定座、下固定座、连接轴承与连接杆,上固定座固定连接在上座体端部的底面,下固定座对应固定连接在下座体端部的顶面,上固定座的底部设有第一倾斜面,下固定座的顶部设有第二倾斜面,第一倾斜面与第二倾斜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承,连接杆的两端均设有连接套,连接套与连接轴承匹配设置,相邻的上固定座与下固定座之间连接有连接杆。第一倾斜面与第二倾斜面的设置便于连接杆通过连接套与连接轴承进行连接,从而增加了上座体与下座体之间连接的一体性,从而提高了承托组件的连接稳固性。

进一步,固定机构包括顶推件与卡紧件,横向梁管设有卡紧槽,固定机构固定连接在卡紧槽内,卡紧件设于横向梁管的一侧,顶推件抵紧在横向梁管的另一端,卡紧件卡紧顶推件。顶推件顶紧在横向梁管的一侧,通过卡紧件的转动,从而控制卡紧件与顶推件之间的松开与固定,顶推件与卡紧件固定连接后卡紧在横向梁管的卡紧槽内,从而实现了固定机构固定基层在承托组件上。

进一步,顶推件包括滑轨、滑块与顶推部,滑轨固定连接在上座体的顶面,滑柜的两侧设有调节槽,滑块固定连接在顶推部的远离卡紧件的一侧,滑块滑动连接在滑轨上,滑块的两侧固定有调节螺杆,调节螺杆穿过调节槽,调节螺杆拧入有调节螺母,调节螺母拧紧在滑轨上,顶推部抵在横梁管上。滑轨与滑块的设置实现顶推部与横向梁管之间的距离具有可调节性,可以根据横向梁管的尺寸进行调整,从而增加了顶推件的适用范围。

进一步,卡紧件包括转动座、转动杆与卡紧部,转动杆一端固定连接在卡紧部远离顶推件的一侧,转动做固定连接在上座体的顶面,转动杆的另一端与转动座转动连接,卡紧部的顶部靠近顶推部的一侧设有第一卡接部,顶推部靠近卡紧部的一侧设有第二卡接部,第一卡接部与第二卡接部插接固定。通过驱动卡紧部向顶推件一侧转动时,第一卡紧部卡紧在第二卡紧部上,从而实现了顶推件与卡紧件之间的固定连接,当需要打开固定机构时,驱动卡紧部向远离顶推件一侧转动时,第一卡紧部与第二卡紧部脱开,实现了顶推件与卡紧件之间的送开,操作简单、快捷。

进一步,顶推部的顶部设有卡接座,卡紧部的顶部对应设有卡接杆,卡接座设有卡槽,卡接杆卡紧在卡槽内,卡接座的两侧设有顶紧螺丝,顶紧螺丝穿过卡接座拧紧在卡接杆上。当卡紧部向顶推件一侧转动时,卡接杆嵌入在卡接座的卡槽内,再将顶紧螺丝拧紧,从而将卡接杆固定再卡槽内。

一种建筑物地基防震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施工前准备

根据图纸中地基的范围,准备相应尺寸的框架、纵向梁管与横向梁管,然后将纵向梁管与横向梁管通过卡合块插入到嵌入槽中进行固定形成网格架,再将网格架固定在框架中形成基层;

b、基坑的施工

1)基坑开挖:采用挖掘机根据图纸挖出建设地基所需的基坑,同时夯实基坑的内侧壁;

2)槽孔开挖:根据承托组件的安装工位,在基坑内挖设槽孔,同时对槽孔的内侧壁做加固处理;

3)碎石垫层铺设:将碎石均匀铺设在基坑内,并将碎石整平形成碎石垫层,然后将防潮薄膜铺设在碎石垫层上;

4)混凝土层浇筑:在基坑的内侧壁装置木制围板,同时在槽孔的内侧壁安装木制模板,该木制模板的高度高于基坑的高度,然后进行混凝土拌制,再将混凝土运输至施工现场,接着在木制模板内防潮薄膜上浇筑混凝土层,当混凝土固化后进行整体养护,最后拆除木制模板与木制围板;

c、承托组件的安装

将承托组件安装完成后,放置到槽孔中,并将承托组件的底部固定在槽孔中,再将固定机构安装到承托组件的顶部;

d、基层的固定

1)固定机构的打开:首先拧出顶紧螺丝,再拧松调节螺母,驱动顶推部沿着滑轨向远离卡紧件的一侧移动,同时向远离顶推件的一侧转动卡紧部;

2)基层与承托组件的固定:将基层安装到承托组件上,基层中的横向梁管放置在承托组件的顶面,顶推件位于单个横向梁管中卡紧槽的一侧,卡紧件位于该横向梁管中卡紧槽的另一侧,然后驱动顶推部向横向梁管一侧移动,使得顶推部抵在横向梁管上,拧紧调节螺母固定顶推部,再转动卡紧部,使得卡紧部上的第一卡接部卡紧在顶推部的第二卡接部上,同时卡接杆嵌入在卡接座的卡槽内,再拧紧顶紧螺丝,将卡接杆固定在卡槽内,第一卡接部与第二卡接部固定连接后卡紧在卡紧槽内,从而将基层固定在承托组件的顶面。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在设置框架及网格架,网格架由纵向梁管与横向梁管固定连接构成,横向梁管、纵向梁管通过卡合块插入到嵌入槽中从而实现了网格架与框架之间的固定连接,卡合块的设置增加了网格架连接强度,同时增加了框架与网格架之间连接的一体性,从而增加了框架与网格架之间连接稳固性,承托组件的底部固定在地面之下,基层通过固定机构固定在承托组件上,承托组件将基层固定连接在地面上,承托组件的设置增加了基层的承载能力,同时提高了基层的抗震效果。

本发明中框架的四角处均设有L型防变形组件,L型防变形组件包括L型加强块、锁紧螺丝、紧固螺丝与压紧片,L型加强块固定连接在框架的四角处,L型加强块的一端与框架之间拧紧有紧固螺丝,L型加强块的另一端设有压紧片,锁紧螺丝穿过压紧片及L型加强块的另一端拧紧在框架上。L型防变形组件的设置增加了框架的稳固性,从而防止框架受到震动产生变形,锁紧螺丝与紧固螺丝的设置用于将L型防变形组件固定在框架的四角处,压紧片的设置增加了L型防变形组件与框架之间的连接强度。

本发明中卡紧件包括转动座、转动杆与卡紧部,转动杆一端固定连接在卡紧部远离顶推件的一侧,转动做固定连接在上座体的顶面,转动杆的另一端与转动座转动连接,卡紧部的顶部靠近顶推部的一侧设有第一卡接部,顶推部靠近卡紧部的一侧设有第二卡接部,第一卡接部与第二卡接部插接固定。通过驱动卡紧部向顶推件一侧转动时,第一卡紧部卡紧在第二卡紧部上,从而实现了顶推件与卡紧件之间的固定连接,当需要打开固定机构时,驱动卡紧部向远离顶推件一侧转动时,第一卡紧部与第二卡紧部脱开,实现了顶推件与卡紧件之间的送开,操作简单、快捷。

本发明步骤a中,根据建筑图纸确定框架及网格架的尺寸,横向梁管与纵向梁管通过卡合块插入到嵌入槽内,从而实现了网格架与框架之间的固定连接,无需现场切割组装,从而大大增加了施工效率,便于灵活施工。

本发明步骤b中,根据建筑图纸确定地基的范围,然后用挖掘机挖设基坑,同时在基坑内挖设用于固定承托组件的槽孔,然后在基坑内均匀铺设碎石层,碎石层的设至增加了地基的稳定性与承载能力,再在碎石层上铺设防潮薄膜,防潮薄膜的设置用于隔绝位于地下的水汽,从而起到一个防潮的效果,接着在薄膜上浇筑混凝土层,混凝层的设置增加了基层安装的平稳性以及增加了建筑物的稳固性,从而提高了建筑物的防震效果,木制围板以及木制模板的设置便于混凝土浇筑,同时木制模板的高度高于基坑的高度,从而避免了浇筑过程中混凝土落入到槽孔内。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建筑物地基防震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基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纵向梁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L型防变形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横向梁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顶推件与卡紧件固定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顶推件与卡紧件脱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7中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8中B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中基坑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处于承托组件固定连接在槽孔内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处于基层放置在承托组件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处于固定机构固定基层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层;2-框架;3-网格架;4-纵向梁管;5-横向梁管;6-卡合块;7-嵌入槽;8-承托组件;9-固定机构;10-L型防变形组件;11-L型加强块;12-锁紧螺丝;13-紧固螺丝;14-压紧片;15-支撑件;16-上座体;17-下座体;18-上托体;19-下托体;20-缓冲柱;21-第一凹槽;22-第二凹槽;23-第一固定块;24-第二固定块;25-固定板;26-上固定座;27-下固定座;28-连接轴;29-连接杆;30-顶推件;31-卡紧件;32-卡紧槽;33-滑轨;34-滑块;35-顶推部;36-调节槽;37-调节螺杆;38-调节螺母;39-转动座;40-转动杆;41-卡紧部;42-第一卡接部;43-第二卡接部;44-卡接座;45-卡接杆;46-卡槽;47-基坑;48-槽孔;49-碎石垫层;50-防潮薄膜;51-顶紧螺丝;52-第一倾斜面;53-第二倾斜面;54-连接套;55-混凝土层。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10所示,为本发明一种建筑物地基防震结构,包括基层1,基层1设于地面之上,基层1由框架2及设于框架2内的网格架3组成,网格架3包括纵向梁管4与横向梁管5,纵向梁管4于横向梁管5的端部均设有卡合块6,纵向梁管4与框架2内对应卡合块6设有嵌入槽7,卡合块6插入在嵌入槽7内,基层1的底部设有承托组件8,承托组件8的顶面与基层1之间设有固定机构9。

框架2的四角处均设有L型防变形组件10,L型防变形组件10包括L型加强块11、锁紧螺丝12、紧固螺丝13与压紧片14,L型加强块11固定连接在框架2的四角处,L型加强块11的一端与框架2之间拧紧有紧固螺丝13,L型加强块11的另一端设有压紧片14,锁紧螺丝12穿过压紧片14及L型加强块11的另一端拧紧在框架2上。L型防变形组件10的设置增加了框架2的稳固性,从而防止框架2受到震动产生变形,锁紧螺丝12与紧固螺丝13的设置用于将L型防变形组件10固定在框架2的四角处,压紧片14的设置增加了L型防变形组件10与框架2之间的连接强度。

承托组件8包括支撑件15、上座体16与下座体17,支撑件15固定连接在上座体16与下座体17之间,固定机构9设于上座体16的顶面,下座体17的端部与上座体16对应的端部之间设有连接件。支撑件15固定连接在上座体16与下座体17之间,下座体17固定连接在槽孔内,上座体16用于对固定机构9进行固定。

支撑件15包括上托体18、下托体19与缓冲柱20,上托体18固定连接在上座体16的底部,下托体19固定连接在下座体17的顶面,上托体18的底面设有第一凹槽21,下托体19的顶面设有第二凹槽22,缓冲柱20的上下两端分别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23与第二固定块24,第一固定块23固定连接在第一凹槽21内,第二固定块24固定连接在第二凹槽22内,缓冲柱20的中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5。缓冲柱20的设置起到一个缓冲效果,上托体18与下托体19的设置用于固定缓冲柱20,固定板25的设置增加了缓冲柱20之间的连接的一体性,从而提高了支撑件15的稳定性。

连接件包括上固定座26、下固定座27、连接轴承28与连接杆29,上固定座26固定连接在上座体16端部的底面,下固定座27对应固定连接在下座体17端部的顶面,上固定座26的底部设有第一倾斜面52,下固定座27的顶部设有第二倾斜面53,第一倾斜面52与第二倾斜面53均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承28,连接杆29的两端均设有连接套54,连接套54与连接轴承28匹配设置,相邻的上固定座26与下固定座27之间连接有连接杆29。第一倾斜面52与第二倾斜面53的设置便于连接杆29通过连接套54与连接轴承28进行连接,从而增加了上座体16与下座体17之间连接的一体性,从而提高了承托组件8的连接稳固性。

固定机构9包括顶推件30与卡紧件31,横向梁管5设有卡紧槽32,固定机构9固定连接在卡紧槽32内,卡紧件31设于横向梁管5的一侧,顶推件30抵紧在横向梁管5的另一端,卡紧件31卡紧顶推件30。顶推件30顶紧在横向梁管5的一侧,通过卡紧件31的转动,从而控制卡紧件31与顶推件30之间的松开与固定,顶推件30与卡紧件31固定连接后卡紧在横向梁管5的卡紧槽32内,从而实现了固定机构9固定基层1在承托组件8上。

顶推件30包括滑轨33、滑块34与顶推部35,滑轨33固定连接在上座体16的顶面,滑柜的两侧设有调节槽36,滑块34固定连接在顶推部35的远离卡紧件31的一侧,滑块34滑动连接在滑轨33上,滑块34的两侧固定有调节螺杆37,调节螺杆37穿过调节槽36,调节螺杆37拧入有调节螺母38,调节螺母38拧紧在滑轨33上,顶推部35抵在横梁管上。滑轨33与滑块34的设置实现顶推部35与横向梁管5之间的距离具有可调节性,可以根据横向梁管5的尺寸进行调整,从而增加了顶推件30的适用范围。

卡紧件31包括转动座39、转动杆40与卡紧部41,转动杆40一端固定连接在卡紧部41远离顶推件30的一侧,转动做固定连接在上座体16的顶面,转动杆40的另一端与转动座39转动连接,卡紧部41的顶部靠近顶推部35的一侧设有第一卡接部42,顶推部35靠近卡紧部41的一侧设有第二卡接部43,第一卡接部42与第二卡接部43插接固定。通过驱动卡紧部41向顶推件30一侧转动时,第一卡紧部41卡紧在第二卡紧部41上,从而实现了顶推件30与卡紧件31之间的固定连接,当需要打开固定机构9时,驱动卡紧部41向远离顶推件30一侧转动时,第一卡紧部41与第二卡紧部41脱开,实现了顶推件30与卡紧件31之间的送开,操作简单、快捷。

顶推部35的顶部设有卡接座44,卡紧部41的顶部对应设有卡接杆45,卡接座44设有卡槽46,卡接杆45卡紧在卡槽46内,卡接座44的两侧设有顶紧螺丝51,顶紧螺丝51穿过卡接座44拧紧在卡接杆45上。当卡紧部41向顶推件30一侧转动时,卡接杆45嵌入在卡接座44的卡槽46内,再将顶紧螺丝51拧紧,从而将卡接杆45固定再卡槽46内。

如图11至图14所示,为本发明中一种建筑物地基防震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施工前准备

根据图纸中地基的范围,准备相应尺寸的框架2、纵向梁管4与横向梁管5,然后将纵向梁管4与横向梁管5通过卡合块6插入到嵌入槽7中进行固定形成网格架3,再将网格架3固定在框架2中形成基层1;

b、基坑47的施工

1)基坑47开挖:采用挖掘机根据图纸挖出建设地基所需的基坑47,同时夯实基坑47的内侧壁;

2)槽孔48开挖:根据承托组件8的安装工位,在基坑47内挖设槽孔48,同时对槽孔48的内侧壁做加固处理;

3)碎石垫层49铺设:将碎石均匀铺设在基坑47内,并将碎石整平形成碎石垫层49,然后将防潮薄膜铺设在碎石垫层49上;

4)混凝土层55浇筑:在基坑47的内侧壁装置木制围板,同时在槽孔48的内侧壁安装木制模板,该木制模板的高度高于基坑47的高度,然后进行混凝土拌制,再将混凝土运输至施工现场,接着在木制模板内防潮薄膜上浇筑混凝土层55,当混凝土固化后进行整体养护,最后拆除木制模板与木制围板;

c、承托组件8的安装

将承托组件8安装完成后,放置到槽孔48中,并将承托组件8的底部固定在槽孔48中,再将固定机构9安装到承托组件8的顶部;

d、基层1的固定

1)固定机构9的打开:首先拧出顶紧螺丝51,再拧松调节螺母38,驱动顶推部35沿着滑轨33向远离卡紧件31的一侧移动,同时向远离顶推件30的一侧转动卡紧部41;

2)基层1与承托组件8的固定:将基层1安装到承托组件8上,基层1中的横向梁管5放置在承托组件8的顶面,顶推件30位于单个横向梁管5中卡紧槽32的一侧,卡紧件31位于该横向梁管5中卡紧槽32的另一侧,然后驱动顶推部35向横向梁管5一侧移动,使得顶推部35抵在横向梁管5上,拧紧调节螺母38固定顶推部35,再转动卡紧部41,使得卡紧部41上的第一卡接部42卡紧在顶推部35的第二卡接部43上,同时卡接杆45嵌入在卡接座44的卡槽46内,再拧紧顶紧螺丝51,将卡接杆45固定在卡槽46内,第一卡接部42与第二卡接部43固定连接后卡紧在卡紧槽32内,从而将基层1固定在承托组件8的顶面。

本发明通过在设置框架2及网格架3,网格架3由纵向梁管4与横向梁管5固定连接构成,横向梁管5、纵向梁管4通过卡合块6插入到嵌入槽7中从而实现了网格架3与框架2之间的固定连接,卡合块6的设置增加了网格架3连接强度,同时增加了框架2与网格架3之间连接的一体性,从而增加了框架2与网格架3之间连接稳固性,承托组件8的底部固定在地面之下,基层1通过固定机构9固定在承托组件8上,承托组件8将基层1固定连接在地面上,承托组件8的设置增加了基层1的承载能力,同时提高了基层1的抗震效果。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发明为基础,为解决基本相同的技术问题,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的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18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用于基坑模型试验的竖向围护结构水平位移监测装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