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

文档序号:1858664 发布日期:2021-11-19 浏览:18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换热器 (Heat exchanger ) 是由 周静 黄海 黄宁杰 于 2019-08-01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申请公开的微通道换热器包括换热管和翅片,所述换热管和/或所述翅片的至少部分表面覆设有吸湿性胶体,所述吸湿性胶体pH处于6~8且对金属表面具有粘附性,其可直接覆设与所述换热器的至少部分表面,所述吸湿性胶体包括氧化锌凝胶。(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icrochannel heat exchanger includes heat exchange tube and fin, the heat exchange tube and/or the at least partial surface of fin is covered and is equipped with the hygroscopicity colloid, hygroscopicity colloid pH is in 6 ~ 8 and has the adhesion to the metal surface, its can directly cover establish with the at least partial surface of heat exchanger, the hygroscopicity colloid includes zinc oxide gel.)

换热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换热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换热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换热器在换热系统运行中由于表面温度低,当低于露点温度时其表面可能产生冷凝水,甚至于可能结霜,进而影响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因此相关换热器需要除湿处理,相关技术中对换热器表面吸湿处理采用锂盐类干燥剂或硅胶吸湿材料,但是锂盐类干燥剂对金属表面不友好,硅胶类吸湿材料不具有粘性,因此需要额外添加粘接剂使其粘接于换热器表面,综上,相关技术中的换热器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换热器,其包括第一集流管、第二集流管、多个换热管以及翅片,所述换热管的一端连接于第一集流管,所述换热管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集流管,所述翅片连接于相邻换热管之间,所述第一集流管的内腔、第二集流管的内腔以及多个换热管的内腔相连通;

其中,所述换热器的至少部分表面覆设有吸湿性胶体。

本申请的换热器的至少部分表面覆设有吸湿性胶体材料,所述吸湿性胶体材料由于自身对金属表面具有粘性可以直接覆设于金属表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氧化锌凝胶的制备流程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氧化锌凝胶与其他三种吸湿材料的吸湿性能对比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氧化锌凝胶与其他三种吸湿材料的解吸性能对比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表面覆设有吸湿性胶体的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实施例的换热器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中本申请实施例换热器A区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换热器中翅片部分涂覆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换热器的换热管与翅片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换热器的又一翅片涂覆前后对比示意图;

图10是申请实施例换热器的再一翅片涂覆前后对比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再一实施例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示例性的一种换热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补充或相互组合。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相关换热器,尤其是空调系统中,当系统运行时作为蒸发器使用时由于其表面温度低,换热器外表面可能有冷凝水产生,甚至会进一步导致结霜,而冷凝水或者霜的产生会导致换热器换热效率的下降,使得换热器难以发挥较优的换热性能,因此避免换热器外表面冷凝水或结霜的产生是很有必要的。一种方式是通过在换热器的表面粘结吸湿性材料或干燥剂材料,例如硅胶及其物理或化学方式复合的干燥剂,以此减少湿负荷对空调系统的影响,但硅胶本身不具有粘性,因此要先在换热器表面喷涂一层粘结剂,粘结剂可以将硅胶或其物理或化学复合干燥剂材料粘结在金属表面,由于硅胶为多孔结构,粘结剂的使用会导致硅胶微孔堵塞,降低吸湿性,并且粘结剂的使用也可能不利于换热器的换热。另外的,硅胶自身的吸湿量(约0.35g/g)较小,虽然能将卤素盐与硅胶复合用于换热器,吸湿性能大大提升,但是卤素盐吸湿后,会在金属表面发生电化学腐蚀,使换热器寿命缩短。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制造简单的吸热器。所述换热器的外表面覆设有吸湿性胶体,由于吸湿性胶体自身的粘性,其烘干后成凝胶状流动性不强,因此不需要额外添加粘结剂。常温下,吸湿性胶体的pH介于6~8之间,其可直接涂于金属表面,比如铝或者铜等的表面,其对金属表面友好。所述吸湿性胶体材料吸湿量大,优于硅胶及其复合材料。发明人认为,吸湿性胶体材料的溶质性质稳定,如氧化锌凝胶其溶质为金属氧化物氧化锌,所述溶质材料对金属,尤其是铜或铝均比较友好。同时,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锌的导热性好,其覆设于换热器表面还可以相对减少粘结剂对换热器换热性能的影响。

将氧化锌凝胶材料应用于换热器除湿,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材料吸湿量小、需要粘结剂等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含该换热器的换热系统,所述换热器可用在热泵空调系统中作为蒸发器。容易理解,本换热器除可以应用于热泵系统作为换热器外,该换热器也可以用于其他与空气换热的场合等。此处不作限制。

本实施例的换热器覆设的吸湿性胶体包括但不限于氧化锌凝胶,本实施例以氧化锌材料为例,当然的,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规则,例如,同组元素或对角线附近元素形成的溶胶材料也具有类似的性质,也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氧化锌凝胶的制备流程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氧化锌凝胶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S1:称取21.9g二水乙酸锌,分子式为Zn(CH3COO)2·2H2O,AR级,用作反应的主要原料,提供锌来源;

S2:量取6ml乙醇胺,乙醇胺的分子式为H2N(CH2)2OH,AR级,用于稳定二水乙酸锌在空气中不发生分解;

S3:将S1中的二水乙酸锌与S2中的乙醇胺在烧杯中混合均匀,然后在烧杯中加入200ml异丙醇,分子式为(CH3)2CHOH,AR级,用于溶解二水乙酸锌,在70℃加热条件下,与二水乙酸锌反应;

S4:待S3中溶液逐渐变透明后加入碳酸氢钠调节pH至6~8。

上述反应的反应方程式为:

4Zn(CH3COO)2·2H2O→Zn4O(CH3COO)6+7H2O+CH3COOH

CH3COOH+NaHCO3→CH3COONa+H2O+CO2

需要说明的是,在S4中调节pH可以选择一些水解后呈弱碱性的盐类如碳酸氢钠,也可以选择弱碱如氨水等,如此便于控制其pH至需要的pH;其中S3中加热可以选择40℃~100℃,例如可以在70℃加热,所述加热方式可以是水浴加热或直接加热,如此有利于加速二水乙酸锌的溶解;所述搅拌速度可以选择200~600r/min,本实施例选择搅拌速度300r/min。

如图2所示为氧化锌凝胶与其他三种材料的吸湿性能的对比示意图。其中M1为氧化锌凝胶材料,M2和M3分别为中孔硅胶(孔径约为4nm~7nm)和大孔硅胶(孔径约为7nm~10nm),M4为硅胶/丙三醇复合材料。定义吸湿量为一定质量的该材料所吸收的水分占相同质量的未吸收水分时的质量百分比。如图所示,所述测试在20℃,90%RH下进行。其中,M1氧化锌凝胶的吸湿性能优于M2和M3,还优于M4硅胶/丙三醇复合材料。

经过100小时吸湿后,M1氧化锌凝胶的吸湿量达到42%,M2吸湿量为34%。M4硅胶/丙三醇复合材料的吸湿量为36%,其比M2多2%,主要是因为添加了丙三醇后,硅胶的饱和蒸气压降低,能更快的吸收水分。M3在100h后,吸湿量达到8%,吸湿量最小,因为其孔径较大,吸湿的同时还会放湿。

经过240h后,M1的吸湿量最大,达到75%。其次是M2,吸湿量54%。M3为42%,因硅胶孔洞大小有限,内部吸附有丙三醇后,可用于储水的体积变小。最后为M4,吸湿量为12%。发明人认为,上述结果主要是因为氧化锌凝胶内部含有大量的亲水基团。

如图3所示为为氧化锌凝胶与其他三种材料的解吸性能对比示意图,其中M1为氧化锌凝胶材料,M2和M3分别为中孔硅胶(孔径约为4nm~7nm)和大孔硅胶(孔径约为7nm~10nm),M4为硅胶/丙三醇复合材料。

定义再生率为一定质量的该材料所解吸的水分占原先吸水饱和后的质量百分比。如图3所示,在70℃的温度条件下,M1的再生速度最快,24h后,再生率为67%。其次是M2,其再生率为60%。其原因主要在于高温加快水分解吸,同时由于M1和M2的吸湿量大,所以再生率高。M3在24h时,再生率为39%,而M4仅为18%。再生率决定了吸湿材料的解吸性能,当吸湿材料覆设于所述换热器的表面时,解吸性能佳则利于吸湿材料再生。

如图4、图5所示,必要时结合其它附图,对本申请换热器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申请一实施例换热器100可包括集流管10、多个换热管20以及翅片30。所述集流管10具有供冷媒流动的内腔(图中未标示),其形状为圆管。所述集流管10具有两个,即第一集流管11和第二集流管12,所述第一集流管11和所述第二集流管12大致平行设置。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可仅包含一个集流管,只要满足设计或者换热需要即可。可选的,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也可包含多个所述集流管,相邻的集流管之间可设置连通结构,根据需要设置流程即可,此处不受限制。本实施例中的换热器包含两个所述集流管。本实施例中,说明一点,所述换热器100和空气一般只经过一次换热,业内常称之为单层换热器。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也可以没有翅片30,只要其满足换热需要即可,此处不受限制。

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集流管10也可以是D型或者方形管,其具体形状不受限制,只要其爆破压力满足系统需要即可。所述集流管10的相对位置也不受限制,满足实际安装需要即可。所述集流管10的数量也可以只有一个,只要其满足换热需要即可,此处不受限制。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集流管10以圆管为例。

所述换热管20具有多个,多个换热管20沿所述集流管10的轴向排布且大致平行设置。多个换热管20均具有第一端221和第二端222。如图4所示,换热管20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一换热管21和第二换热管22。界定换热管20的第一端221向第二端222延伸的方向为换热管的长度方向,说明一点,所述换热管有可能是折弯换热管,所述长度方向并不局限于直线方向,换言之,所述换热管的延伸方向可以是直线方向也可以是非直线方向,在此不做限制。第一换热管21的第一端211与第一集流管11相连接,第一换热管21的第二端212与所述第二集流管12相连接。同样的,第二换热管22的第一端221与第一集流管11相连接,第二换热管22的第二端222与所述第二集流管12相连接。第一换热管21和第二换热管22大致相平行设置。所述换热管20具有供冷媒流动的内腔(图中未标示),如此连接,使得所述换热管20的内腔与所述集流管10的内腔相连通,形成换热器100的冷媒流通通道(图中未标示),冷媒可在换热通道内进行流通,并通过换热器100实现换热。

当换热器100在换热系统中用作蒸发器时,其外表面通常温度较低,空气中的湿气容易凝结在蒸发器的表面,结成水膜,又或者进一步结霜,进而影响蒸发器的换热性能。在换热器的至少部分表面覆设所述吸湿性胶体40,所述吸湿性胶体40能够通过其特有的吸湿特征,可以吸收蒸发器表面的湿气或者水分,继而延缓或者避免蒸发器的表面水膜的形成,进而延缓或者避免蒸发器表面结霜,从而一定程度上维持蒸发器的换热性能,或者说延缓蒸发器换热性能的快速下降。值得注意的是,相关技术中的换热器表面覆设有功能材料,如耐腐蚀材料等,具体的,是在整个换热器的外表面覆设,由于功能材料会影响传热效果,进而导致整个换热器的换热性能下降。但是,本申请中所用的吸湿性胶体40,由于吸湿性胶体自身的粘性,其烘干后成凝胶状流动性不强,因此不需要额外添加粘结剂,对换热器的换热性能影响较小。吸湿性胶体40可直接涂于金属表面,比如铝或者铜等的表面,其对金属表面友好。所述吸湿性胶体40材料吸湿量大,优于硅胶及其复合材料。发明人认为,吸湿性胶体材料的溶质性质稳定,如氧化锌凝胶其溶质为金属氧化物氧化锌,所述溶质材料对金属都比较友好。同时,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锌的导热性好,其覆设于换热器表面还可以相对降低换热器换热性能的影响。另外的,所述吸湿性胶体40成分可在换热器的部分外表面进行覆设,尤其是对翅片的部分覆设,换言之是在换热器的易结霜部位覆设吸湿性胶体,利用吸湿性胶体40的吸湿性能,一定程度上延缓水膜或结霜的产生,这样可以在保证换热器的换热效率的同时又一定程度上延缓换热效率的衰减。具体覆设结构以及覆设方式会在以下叙述中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换热管20,业内也称为扁管,其内部具有供冷媒流动的内腔。如图8所示,换热管20内腔(图中未标示)通常会用凸筋231隔开成多个冷媒流通通道232。如此设置,不仅增加了换热管20的换热面积,使得换热效率得以提升,而且,在换热管20的内表面还可以设置有微小的凸起233,所述凸起233可以形成毛细效应强化换热。所述凸起233可以是锯齿形、波形、三角形等(图中未标示),其形状可以根据需要设定。相邻的通道232彼此隔离。多个通道232排成一列,共同影响换热管20的宽度。换热管20整体呈扁平状,其长度大于宽度,宽度又大于其厚度。这里所说的换热管并不局限于此种类型,也可以是其它形态。比如,相邻的通道可不完全隔离。又比如,所有的通道可以排成两列,只要其宽度仍大于厚度即可。如图4至图10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换热器100还包括翅片30。

如图6、图7所示,所述翅片30为窗型翅片且具有波峰部31和波谷部32。说明一点,在其他实施例中,翅片也可以是不开窗翅片。翅片的形状可以是大致呈波形,也可以是型材,翅片的截面可以是正弦波或近似正弦波,也可以是锯齿波,只要满足需要即可,其具体结构不受限制。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翅片30整体呈波形,所述波形的延伸方向即为所述换热管20的长度方向。所述波峰部31与所述波谷部32一一间隔设置,所述翅片30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换热管20之间,所述波峰部31至少部分与换热管21相接触,所述波谷部32至少部分与换热管22相接触。其中,所述波峰部31的最高点为波峰面311,所述波谷部32的最底点为波谷面321,界定翅片30的波峰部31和波谷部32一一间隔设置的延伸方向为翅片30的长度方向(如图中的X方向),界定波峰面311所在平面与波谷面321所在平面之间的垂直方向为翅片的高度方向(如中的Z方向)。如此可知,所述翅片30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换热管20的长度方向相同(图中X方向),所述翅片30的宽度方向与所述换热管20的宽度方向相同(图中Y方向),换热管20之间的间距即为翅片30的高度方向(附图中Z方向)。

如图7所述,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翅片30的部分表面覆设有吸湿性胶体40,具体的,所述部分表面覆设是在所述波峰部31和/或波谷部32覆设有吸湿性胶体40。所述翅片30的波峰部31和/或波谷部32覆设有吸湿性胶体40,且所述波峰部31或波谷部32占翅片30的整体高度的10%~30%。换言之,所述翅片30的波峰部31为所述翅片30从波峰面311向波谷面321延伸至翅片30高度的10%~30%,所述波峰部31覆设有吸湿性胶体40。所述翅片30的波谷部32为所述翅片30从波谷面321向波峰面311延伸至翅片30高度的10%~30%,所述波谷部32覆设有吸湿性胶体40。需要注意的是,所述波峰部31和所述波谷部32覆设吸湿性胶体40可以是均匀覆设,也可以是非均匀覆设。所述吸湿性胶体的覆设厚度为0.07mm~1.0mm,例如0.1mm、0.15mm、0.20mm等。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吸湿性胶体40覆设的厚度为大致厚度,由于工艺或其他条件所限,有可能达不到完全均匀的覆设效果,或者其覆设是非均匀覆设,此处不做限制。

如图6所示实施例,所述翅片30的部分表面覆设有吸湿性胶体40,即图4中的A区覆设有吸湿性胶体40,所述部分表面覆设是从所述翅片30的端部沿所述翅片30的长度方向覆设,所述覆设区域占所述翅片30总长度的5%~15%。换言之,沿所述翅片30的长度方向(即图中的X方向),所述翅片30的总长度为L,从所述翅片30的第一端的端部33覆设,覆设所述吸湿性胶体的部分翅片的长度a占所述翅片30总长度L的5%~15%,比如覆设所述吸湿性胶体的部分翅片的长度占所述翅片30总长度的10%。如此结构,实际使用过程中当换热器30在竖直状态时,空气中的冷凝水较容易从上部翅片受作用力影响向下部翅片流动,而从在下部翅片区域堆积,可避免整体覆设带来的换热效率下降的同时,能够在易结霜部分吸湿而延缓结霜进而延缓换热器换热性能衰减的速度。其中,所述竖直状态是指所述集流管10大致水平设置,即其中心线大致水平,或者与水平线之间存在夹角但夹角角度较小,此时,换热管20大体呈竖直状态设置。

如图9所述,为本申请翅片30部分覆设的又一实施方式的覆设前后对比示意图,所述翅片30的部分表面覆设有吸湿性胶体40,所述部分表面覆设是从所述翅片30的端部沿所述翅片30的宽度方向覆设(即图中的Y方向),所述覆设区域占所述翅片30总宽度的30%~50%。换言之,沿所述翅片30的宽度方向(即图中的Y方向)从所述翅片30的第三端的端部35覆设,覆设所述吸湿性胶体40的部分翅片的宽度占所述翅片30总宽度的30%~50%,比如覆设所述吸湿性胶体40的部分翅片30的宽度占所述翅片30总宽度的40%。其中,B1为翅片30的未覆设示意图,B3为沿宽度方向Y的部分覆设示意图,其中覆设区域大致占翅片30宽度的50%。如此结构,实际使用过程中当换热器100在水平状态使用时,通过空气入口段部分覆设翅片30吸收空气中水分子避免整体覆设带来的换热效率下降的同时,能够在易结霜部分(此处主要指空气入口处,即换热器100的第一侧,也即换热器100的迎风侧)吸湿而延缓结霜进而延缓换热器换热性能下降的时间。其中,所述水平状态是指所述集流管大致水平设置,即其中心线大致水平,或者与水平线之间存在夹角但夹角角度较小,此时,换热管大体呈竖直状态设置,即换热管的长度方向大致与X方向平行。其中,所述水平状态是指所述集流管大致竖直设置,即其中心线大致竖直,或者与垂线之间存在夹角但夹角角度较小,此时,换热管大体呈水平状态设置,即换热管的长度方向大致与水平方向平行。

如图11所示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换热器200,所述换热器200也包括集流管10、多个换热管20以及翅片30。与换热器100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换热器200多个换热管20具有一个折弯部24。如图11所示,换热器200具有一个折弯部24,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有两个以上的折弯部24,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即可。说明一点,所述换热器200和空气经过多于一次的换热,业内常称之为多层换热器或N层换热器。

如11所示并结合前述实施方式,以换热器200为例,所述换热器200具有第一集流管11、第二集流管12、多个换热管20以及翅片30。所述第一集流管11和所述第二集流管12大致平行设置,每个所述换热管20的一端与第一集流管11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集流管12连接,所述第一集流管11、第二集流管12以及多个换热管20的内腔相连通,共同构成冷媒的流通通道(图中未标示)。每个所述换热管20均具有折弯部24和直管段25,所述折弯部24有一个,所述直管段25有两个,即第一直管段251和第二直管段252。所述翅片30设置于相邻的所述换热管20之间,所述翅片30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换热管20的长度方向大致相同。具体的,所述翅片30设置于相邻的所述换热管20的第一直管段251之间和/或相邻的所述换热管20的第二直管段252之间,所述翅片30的部分表面覆设有吸湿性胶体40。例如,设置于所述换热管20的第一直管段251之间的翅片30覆设有吸湿性胶体40,同时,设置于所述换热管20的第二直管段252之间的翅片30没有覆设吸湿性胶体40。或者,设置于所述换热管20的第一直管段251之间的翅片30没有覆设有吸湿性胶体40,同时,设置于所述换热管20的第二直管段252之间的翅片30覆设吸湿性胶体40。上述结构均为对换热器200的翅片30的部分覆设。

需要注意的是,设置于所述换热管20的第一直管段251之间的翅片30的FPI(FPI,即fin per inch,为业内常用表示翅片的密度的单位)与设置于所述换热管20的第二直管段252之间的翅片30的FPI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如图8所示,当换热器200在实际热泵系统运行作为室外换热器使用时,所述第一直管段251作为第一侧(即迎风侧),所述第二直管段252则作为第二侧(即背风侧),则所述换热管20的第一直管段251之间的翅片30覆设有吸湿性胶体40而第二直管段252之间的翅片30没有覆设吸湿性胶体40,同时,所述设置于第一直管段251之间的翅片30的FPI小于所述设置于第二直管段252之间的翅片30的FPI。这样,作为的第一直管段251之间的翅片30由于覆设吸湿性胶体40导致的换热效率下降,因为作为背风侧的第二直管段252之间的翅片30的FPI增加而得到补偿。

如图12所示,为本申请再一实施例的换热器300,所述换热器为管翅式换热器。所述换热器300包括换热管20和翅片30,其中所述换热管20通常用铜管,所述换热器又称为铜管翅片式换热器。当所述换热器300用于换热系统中时,冷媒可通过第一进出口1071进入所述换热器300,和所述换热管20换热后由所述出口1072流出所述换热器,如图中箭头所示即为冷媒的流动方向。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换热管20和/或所述翅片30的表面均可以覆设所述吸湿性胶体40,所述覆设可以是部分覆设也可以是全部覆设,所述覆设方式同上述换热器100和换热器200,所述覆设的厚度也同上所述,在此不在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翅片部分表面覆设有吸湿性胶体的单层换热器和多层换热器的工艺制备方法。

以单层换热器100为例,将所述集流管10、多个所述换热管20以及换热翅片30装配好,后采用喷涂法,即将溶有吸湿性胶体40的溶胶通过喷涂的方法覆设在换热器100的表面一部分区域。喷涂过程中,需要控制吸湿性胶体40喷涂至翅片的区域,以此实现部分覆设。例如,在对翅片30的波峰部31和/或波谷部32进行覆设的时候,可以采用类似喷涂标语的方式实现,即采用固体薄片材料挡住翅片30中部区域而暴露待喷涂区域,然后进行喷涂,保证只覆设波峰部31和/或波谷部32,所述覆设效果如图7所示。

以多层换热器200为例,将所述集流管10、多个所述换热管20以及换热翅片30装配好,将换热器200第一侧区域(即迎风侧区域),如所述第一直管段251浸入溶有吸湿性胶体40的溶胶中,然后静置晾干。待吸湿性胶体40紧密吸附在换热器200的翅片30后,根据需要进行下一步工艺。覆设在换热器200表面的吸湿性胶体的厚度为0.07mm~1.00mm,例如0.075mm、0.2mm、0.25mm等,如此可以保证吸湿量。覆设前后的翅片对比图,如图9和图10所示,其中,B1表示未涂覆翅片,B2表示翅片沿宽度方向部分涂覆,B3表示沿翅片宽度方向完全涂覆,其中覆设的厚度b通过浸入到容器内的次数来控制,也就是说,如果需要增加覆设厚度,可以在浸入后静置晾干,待吸湿性胶体紧密吸附在换热器200的翅片表面后,再次重复上述步骤。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吸湿性胶体40覆设的厚度为大致厚度,由于工艺或其他条件所限,有可能达不到完全均匀的覆设效果,或者其覆设是非均匀覆设,此处不做限制。

说明一点,上述喷涂法有可能会在喷涂操作过程中喷溅到换热管20表面,上述浸入法不可避免的会在浸入操作时将吸湿性胶体40覆设至换热管20的表面,此处不做限制。

如图13所示,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换热系统1000,该换热系统1000至少包括压缩机1、第一换热器2、节流装置3、第二换热器4以及换向装置5。可选的,该换热系统1000的压缩机1可以是卧式压缩机或立式压缩机。可选的,节流装置3可以是膨胀阀,此外,节流装置3还可以是其它对冷媒具有降压及调节流量作用的零部件,本申请文件对节流装置的种类不做具体限制,可根据实际应用环境进行选取,在此不再赘述。需要说明的是,在有些系统中,可以没有换向装置5。本发明中所述的换热器100、200、300可以用于该换热系统1000中作为第一换热器2和/或第二换热器4。在该换热系统1000中,压缩机1对冷媒进行压缩,压缩后的冷媒温度升高,而后进入第一换热器2中,经过第一换热器2和外界的热交换将热量传递给外界,之后经过节流装置3的冷媒变成液态或气液两相的状态,此时冷媒的温度降低,而后较低温度的冷媒流向第二换热器4,并在第二换热器4与外界热交换后再次进入压缩机1中,实现冷媒循环。当第二换热器4作为室外换热器与空气发生热交换使用时,参照上述事实例,根据实际需要布置所述换热器。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申请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申请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申请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16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用于家用电器散热板及散热板的制备方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