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体带有预喷注的定几何二元高超声速进气道

文档序号:186029 发布日期:2021-11-02 浏览:43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前体带有预喷注的定几何二元高超声速进气道 (Fixed-geometry binary hypersonic inlet with pre-injection at precursor ) 是由 谢旅荣 王润洲 赵彬倩 胡蓉 于 2021-09-08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前体带有预喷注的二元高超声速进气道,在前体压缩面上所设置后台阶面;后台阶上间隔设置的超声速气体喷注狭缝;台阶后端面设置两道面法线方向平行的射流狭缝用于燃料以及阻燃气体的喷注。所喷注的燃料沿着进气道内通道流动并逐渐与进气道捕获的主流进行掺混。而阻燃气体的喷注可以隔离燃料与进气道壁面的接触,防止燃料空气混合物在进气道内提前点燃,并有助于调节进气道出口的氢气分布情况。此外,当两种气体喷注的流量恰当时,在设计点状态下气体喷注对进气道前体波系结构影响较小,保证了进气道捕获流量的稳定。(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binary hypersonic inlet channel with a pre-injection in a precursor, wherein a rear step surface is arranged on a compression surface of the precursor; supersonic gas injection slits are arranged on the rear step at intervals; and the rear end surface of the step is provided with two jet slits parallel to the normal direction of the surface for jetting fuel and flame retardant gas. The injected fuel flows along the intra-port passage and gradually blends with the main flow captured by the port. And the injection of the flame-retardant gas can isolate the contact of fuel and the wall surface of the air inlet, prevent the fuel-air mixture from being ignited in the air inlet in advance and help to adjust the hydrogen distribution condition at the outlet of the air inlet. In addition, when the flow rates of the two gas injection are proper, the gas injection has small influence on the wave system structure of the front body of the air inlet channel in the state of a design point, and the stability of the capture flow rate of the air inlet channel is ensured.)

一种前体带有预喷注的定几何二元高超声速进气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飞行器进气道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为实现高超声速飞行,飞行器使用的推力装置主要可分为火箭发动机与吸气式冲压发动机。火箭发动机由于不依赖于大气中的氧气,故而适合宇宙探索,但若完全在大气中工作,由于要携带固体氧化剂而导致负载增加,损失一定的航程。冲压发动机利用空气中的氧气参与燃烧,不需要携带氧化剂,超声速飞行时,相比于火箭发动机,冲压发动机在性能和推力方面的优势更为显著。高超声速冲压发动机又可以分为超燃冲压发动机和激波诱燃冲压发动机两种实现形式。对于超燃冲压发动机,由于燃料在燃烧室中的时间极短,为ms量级,为了保证燃料的点火和稳定燃烧,燃料与来流空气最理想的状态为两者以化学恰当比达到分子水平的混合程度。而对于激波诱燃冲压发动机,为了保证理想的起爆和驻定,燃料也需要提前与来流空气充分混合。

由此可见,燃料在到达燃烧室前与主流空气较为充分的混合,是高超声速飞行器燃烧室稳定高效燃烧的关键。如何能够更好的使燃料在到达燃烧室前与主流空气较为充分的混合是在进气道开发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前体带有预喷注的定几何二元高超声速进气道,目的是为超燃燃烧室提供掺混均匀的可燃混合气。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前体带有预喷注的定几何二元高超声速进气道,包括进气道内壁面、位于进气道内壁面上的唇罩、自内壁面向前延伸的前体压缩面;所述进气道内壁面与唇罩共同围成进气道内通道;所述前体压缩面上设有一个台阶部,该台阶部形成高度差的台阶面向后面对进气道内通道;所述前体压缩面内部设有高压燃料腔和高压阻燃气体腔;所述台阶部上设有燃料喷注口及阻燃气体喷注口;所述燃料喷注口与高压燃料腔连通,阻燃气体喷注口与高压阻燃气体腔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燃料喷注口位于阻燃气体喷注口上方。

进一步的,前体压缩面包括依次向后延伸排布的一级压缩楔面及二级压缩面,二级压缩面的前端与一级压缩面形成转折点;二级压缩面的后端与进气道内壁面连接,所述台阶部位于二级压缩面上;第二级压缩面被台阶部分为了不共线但平行的前段和后段;后台阶面与前段的第二级压缩面、后段的二级压缩面均垂直。

进一步的,后台阶面与压缩面拐点相距至少100mm。

进一步的,后台阶面距压缩面拐点为300mm。

进一步的,所述阻燃气体喷注流量为1.177kg/s。

进一步的,所述燃料为氢气;高压阻燃气体为氮气。

进一步的,所述燃料喷注口与阻燃气体喷注口均为狭缝;燃料喷注口与阻燃气体喷注口的面法线方向均与后台阶面的面法线方向平行。

进一步的,所述内壁面为进气道贴近飞行器机身外表面设置的面。

进一步的,所述台阶面与进气道内通道的入口之间具有一端距离。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通过在高超声速冲压进气道前体压缩面设置后台阶面进行燃料的预喷注,利用高超声速二元进气道较长的前体实现燃料和来流空气的提前混合,从而保证超燃燃烧或爆震燃烧的稳定进行。此外,台阶后端面除了燃料的预喷注外,在燃料喷注口下方设置一面法线方向与之平行的阻燃气体的喷注口。阻燃气体的喷注隔离燃料与进气道内壁面的接触,防止可燃混合气在进气道内提前点燃,同时阻燃气体的喷注可改善燃料在进气道下游各截面的分布。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发明带有后台阶狭缝式预喷注的定几何二元高超声速进气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1(b)是本发明带有后台阶狭缝式预喷注的定几何二元高超声速进气道后台阶面附近的结构示意图;

图2(a)是验证实验一中没有加后台阶端面的定几何二元高超声速进气道的数值纹影图;

图2(b)是验证实验一中后台阶端面距压缩面拐点100mm时的定几何二元高超声速进气道的数值纹影图;

图2(c)是验证实验一中后台阶端面距压缩面拐点200mm时的定几何二元高超声速进气道的数值纹影图;

图2(d)是验证实验一中后台阶端面距压缩面拐点300mm时的定几何二元高超声速进气道的数值纹影图;

图2(e)是验证实验一中后台阶端面距压缩面拐点400mm时的定几何二元高超声速进气道的数值纹影图;

图3(a)是验证实验二中后台阶端面距压缩面拐点100mm时的定几何二元高超声速进气道的数值纹影图;

图3(b)是验证实验二中后台阶端面距压缩面拐点200mm时的定几何二元高超声速进气道的数值纹影图;

图3(c)是验证实验二中后台阶端面距压缩面拐点300mm时的定几何二元高超声速进气道的数值纹影图;

图3(d)是验证实验二中后台阶端面距压缩面拐点400mm时的定几何二元高超声速进气道的数值纹影图;

图4是验证实验二中进气道的流量系数随后台阶端面后移的变化趋势图

图5是验证实验二中不同后台阶位置对应的进气道出口截面的油气当量比分布

图6(a)是验证实验三中氮气预喷注流量为0.637kg/s时进气道的数值纹影图

图6(b)是验证实验三中氮气预喷注流量为0.913kg/s时进气道的数值纹影图

图6(c)是验证实验三中氮气预喷注流量为1.074kg/s时进气道的数值纹影图

图6(d)是验证实验三中氮气预喷注流量为1.177kg/s时进气道的数值纹影图

图7是验证实验三中进气道的流量系数随氮气预喷注流量增加的变化趋势图

图8是验证实验三中不同氮气预喷注流量时进气道出口截面的油气当量比分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前体带有预喷注的定几何二元高超声速进气道,包括唇罩1、内壁面2、自内壁面向前延伸的压缩面3、设置在压缩面3上的后台阶端面4以及置于压缩面3中的高压燃气腔9和高压阻燃气腔10;所述唇罩1、内壁面2形成内通道5以及自内通道向后延伸的等直段6。如果该进气道具体应用在飞行器上时,内壁面2即为进气道贴近飞行器机身外表面设置的面。

为利用进气道较长的流向长度实现燃料和来流空气的充分掺混,在进气道第二级压缩面设置与进气道整体尺寸相比较小的后台阶面4用于喷注口的布置。这种后台阶构型较为简单对进气道整个前体波系影响较小。后台阶面边界通过上棱边41和下拐角42与压缩面3相连。由于后台阶面4的存在,压缩面3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自内壁面延伸至后台阶面下拐角42的第二级压缩面后段,第二部分为后台阶面上棱边41至转折点31之间的第二级压缩面前段,第三部分为转折点31之前的第一级压缩面。第二级压缩面虽然分为了不共线但平行的前段和后段,但由于两段对于气流流向的改变作用相同,故而仍统称为第二级压缩面。而后台阶面4与两段第二级压缩面均垂直。

进一步说明进气道两级压缩面的设计方式,第一级压缩面与第二级压缩面前段按其诱导斜激波交汇于进气道唇罩1前缘进行设计。后台阶面上棱边41与转折点31之间的距离按照实际情况恰当设计得到,目的是使得后台阶面不影响进气道前体压缩波系,保证进气道对于来流空气的捕获作用,同时完成预喷注燃料在进气道内与主流掺混。随后,从后台阶面下拐角42做平行于第二级压缩面前段的壁面至内壁面5作为第二级压缩面的后段。

在后台阶端面上设置两个用于超声速喷注的上狭缝7和下狭缝8,上狭缝7和下狭缝8平行排列,二者面法线方向均与后台阶面4的面法线方向平行即气流垂直于后台阶面喷出。在压缩面3中设置高压氢气腔9和高压氮气腔10作为喷注所需氢气和氮气的气源。上狭缝7为燃料喷注口,狭缝喷注口通过管道和置于压缩面3中的高压氢气腔9相连,狭缝面积由燃料喷注的流量、马赫数、总压和总温共同决定。若单独从上狭缝喷注燃料,燃料喷出口会向压缩面3膨胀,之后在近壁面范围内向主流扩散,会导致燃料在主流中分布不均匀以及被压缩面3的高温边界层点燃的风险。因此设置下狭缝8进行阻燃气体的喷注,实现对燃料在主流中分布的调节以及阻隔燃料和高温边界层的接触。下狭缝8通过管道与高压氮气腔相连,面积由阻燃气体喷注的流量、马赫数、总压和总温共同决定。

下面,为了验证本发明,设计如下验证实验。实验中,二元高超声速进气道采用设计来流马赫数为Ma10的二元三波系高超声速进气道。该进气道的前体压缩面3设置依次向后延伸排布的两级压缩楔面,两级压缩楔面对应的压缩角均为6.6°,此时第一级压缩面前缘激波和转折点31发出的第二级激波刚好汇聚于唇口。在第二级压缩面上设置后台阶端面,后台阶端面高度即上棱边41到下拐角42之间的距离为10.4mm。

验证实验一,验证后台阶端面的设计对进气道流场影响,以及后台阶端面位置对进气道流场影响。为得到上述结果,改变后台阶沿流向位置即后台阶端面上棱边41至压缩面拐点31之间的距离。比较无后台阶结构的进气道和第二级压缩面前缘之间距离L=100mm、200mm、300mm和400mm的进气道的出口马赫数、流量系数和总压恢复系数,评估后台阶面构型的设置以及在第二级压缩面不同位置设置后台阶端面对进气道性能的影响。图2(a)至图2(e)为上述五种进气道的全局数值纹影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在进气道第二级压缩面设置后台阶端面后,进气道前体波系结构无明显变化,前体激波仍相交于唇口,说明后台阶设置对进气道的流量捕获能力没有显著影响,设置后台阶端面的进气道仍能为燃烧室提供充足的空气。而随着后台阶端面沿第二级压缩面向进气道内通道靠近过程中,进气道内通道波系结构有轻微变化,导致后台阶端面位置不同的进气道在性能上会有所差异。经过计算得到各进气道未实施燃料预喷注时的性能参数如下表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在进气道第二级压缩面设置后台阶端面会影响到进气道出口的马赫数和总压恢复系数。后台阶端面越靠近第二级压缩面前缘,进气道出口总压恢复越高,同时出口马赫数越高。当后台阶面与压缩面拐点31相距100mm时,进气道出口马赫数较无后台阶端面设计提高了0.2马赫,但仍能保证进气道对来流产生了足够的压缩,且较高的总压恢复系数也保证进气道捕获空气的机械能损失较小,仍有很强的做功能力。综上来看,设置了后台阶端面的进气道,仍具备捕获充足的来流空气,并对捕获的空气有充分的压缩能力,具有可行性。

后台阶沿流向位置 出口流量 流量系数 出口马赫数 总压恢复系数
无后台阶端面 6.40kg/s 1.0 3.9 0.156
100mm 6.39kg/s 0.99 4.1 0.190
200mm 6.39kg/s 0.99 4.1 0.191
300mm 6.39kg/s 0.99 4.1 0.170
400mm 6.40kg/s 1.0 4.0 0.150

根据实验一中得到的结果可知,不论后台阶面的位置是否变化,进气道捕获流量均为6.39kg/s左右,根据全局当量比为1进行计算可得,该进气道所需氢气流量为0.185kg/s左右。因此,针对后台阶端面与压缩面拐点31相距L=100mm、200mm、300mm和400mm的四种进气道开展实验二,在每种进气道的后台阶端面上狭缝7喷注0.185kg/s的氢气,下狭缝8喷注0.637kg/s的阻燃气体氮气。验证喷口位置对进气道性能和预喷注燃料掺混的影响。

图3(a)至图3(d)给出了上述四种进气道,进行燃料预喷注后的数值纹影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后台阶面靠近压缩面拐点31时,喷注诱导产生的激波与第二级压缩面产生的激波相交,汇聚产生的激波角度较大,使进气道前体激波汇聚于唇口之前。但在本实验中,当后台阶面距压缩面拐点为300mm时,即如图3(c)所示,前体激波汇聚在唇口,进气道无溢流现象。进一步增加后台阶端面距压缩面拐点的距离,燃料预喷注诱导的激波会打入进气道内通道,对进气道前体波系不再有影响。图4给出了进气道流量系数随着后台阶端面与压缩面拐点距离增加的变化趋势,从图可以看出,当后台阶端面靠近进气道内通道时流量系数显著上升。这也说明了本发明的后台阶预喷注结构,可以在不影响进气道前体波系保证进气道对来流空气捕获能力的基础上,实现发动机所需燃料的喷注。

图4给出了,后台阶预喷注结构在不同位置时,进气道出口截面的油气当量比分布。从图中可以看出,进气道出口截面下半部分油气当量比普遍较高,但出口截面上半部分油气当量比不为零,说明燃料已经扩散至进气道出口上半部分。当后台阶面距压缩面拐点为100mm时,进气道上壁面处油气当量比已接近1,达到可以在燃烧室中燃烧的要求。此外,随着后台阶端面向进气道内通道靠近的过程中,进气道出口下半部分的油气分布也逐渐向化学反应所需的恰当当量比变化,当后台阶距压缩面拐点为300mm时,进气道出口截面下半部分油气分布变为最佳,后台阶若继续沿流向后移会导致进气道出口截面油气分布向不均匀化发展。

综上,可以看出后台阶喷注结构的位置向进气道内通道靠近时,会提高进气道捕获来流空气的能力,但进气道出口截面上半部分燃料分布向贫油发展,下半部分燃料分布先趋于均匀后又发展为富油状态。故而,设计过程中需综合考虑进气道捕获来流空气的能力以及燃料在进气道内掺混的情况,选取最佳的后台阶结构位置。在本实验中,选取后台阶与压缩面拐角距离为300mm作为折中设计,并在该构型基础上进行实验三,验证阻燃气体氮气喷注流量不同对进气道性能以及燃料掺混的影响。

本发明中阻燃气体氮气的喷注对进气道波系结构以及燃料在进气道出口截面的分布也有一定的影响,故而进行实验三,针对氮气喷注流量为0.637kg/s、0.913kg/s、1.074kg/s、1.177kg/s的四种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氮气喷注流量不同的影响。

图6(a)到(d)为不同流量的氮气喷注时的数值纹影图,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氮气流量的提高,喷注诱导产生的激波角增加,与第二级激波提前交汇导致进气道前体波系上抬汇聚于唇口之前,进气道对来流空气的捕获能力减弱。进一步结合图7可以看出,随着氮气喷注流量的增加,进气道流量系数整体下降。但在本实验中,当氮气喷注流量增加至1.177kg/s时,仍然可以保证85%以上的来流被进气道捕获。

此外,虽然进气道流量系数下降,但如图8所示,随着氮气喷注流量的上升,进气道出口截面油气当量比的分布趋于均匀。原本实验二中观察到的进气道出口截面下半部分的富油区油气当量比逐渐减小,而上半部分的贫油区油气当量比逐渐增加。进气道出口截面上半区和下半区的油气当量比均随着氮气喷注流量的增加向恰当油气比1靠近。由此可以对实验三做出总结,随着氮气喷注流量的提高,进气道流量系数会降低,但氢气能更好的与来流空气掺混。因此,选取恰当的阻燃气体氮气的喷注流量,可以在保证进气道出口流量的同时,实现氢气的充分掺混,从而为发动机燃烧提供合适可燃混合气。

综合三个实验可以看出,合理设计本发明中的后台阶位置,并选取最佳的阻燃气体喷注流量可以实现一个兼顾进气道性能以及燃料预掺混的二元高超声速进气道。本发明可以用较简单的几何结构,充分利用高超声速进气道较长的内外流道实现来流空气与燃料的掺混,为高超声速吸气式发动机的燃烧提供合适的燃气混合来流。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13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燃料减氧单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