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极耳漏金属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

文档序号:188451 发布日期:2021-11-02 浏览:28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极耳漏金属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 (Lug metal leakage detection method and system based on machine vision ) 是由 董瑞 贺珍真 何翔 汪洋 于 2021-09-01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极耳漏金属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其中方法包括:光源启动并进行打光;相机采集放置在检测平台上的标定板的图像,并对标定板进行标定,生成视觉标定文件;相机采集检测平台上的裸电芯的图像;计算机根据视觉标定文件从采集的裸电芯的图像中测得电芯保护胶到密封胶sealant的距离,并通过测得的电芯保护胶到密封胶sealant的距离以及存储的极耳到密封胶sealant的距离判断极耳是否漏金属。本发明通过机器视觉实现了对极耳是否漏金属的检测,填补了传统工业流程上这方面的空白,能够确保锂离子电池的生产品质,同时检测效率高,适合大批量在线检测场景中应用。(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tab metal leakage detection method and system based on machine vision, wherein the method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starting a light source and polishing; the method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that a camera collects images of a calibration plate placed on a detection platform, and calibrates the calibration plate to generate a visual calibration file; a camera collects images of bare cells on a detection platform; the computer measures the distance from the battery cell protective adhesive to the sealant from the collected image of the naked battery cell according to the vision calibration file, and judges whether the electrode lug leaks metal or not according to the measured distance from the battery cell protective adhesive to the sealant and the stored distance from the electrode lug to the sealant. The invention realizes the detection of whether the polar lug leaks metal or not through machine vision, fills the blank in the aspect of the traditional industrial process, can ensure the production quality of the lithium ion battery, has high detection efficiency and is suitable for being applied in a large-batch online detection scene.)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极耳漏金属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器视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极耳漏金属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市场的不断成熟,市场对锂离子电池的需求呈现爆发式的上升,锂离子电池已经广泛地运用于各个行业,如手机、平板、笔记本、台式电脑、电动轿车、电动公交车等,同时对电池的品质要求也愈加严格。

在现有的锂离子电池生产过程中,由于裸电芯上的电芯保护胶是否完全覆盖极耳会对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造成影响,因此需要对裸电芯上的电芯保护胶是否完全覆盖极耳进行检测(即检测极耳是否漏金属),以筛选并剔除掉电芯保护胶未完全覆盖极耳的裸电芯,防止发生极耳接触到铝膜从而发生短路的质量问题。

然而,目前市场上缺乏行之有效的在线视觉检测方案。

以上信息作为背景信息给出只是为了辅助理解本公开,并没有确定或者承认任意上述内容是否可用作相对于本公开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极耳漏金属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极耳漏金属检测方法,所述方法通过基于机器视觉的极耳漏金属检测系统实现,所述系统包括相机、光源、计算机和标定板,所述相机、光源设置在检测平台的上方且与所述计算机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光源启动并进行打光;

所述相机采集放置在所述检测平台上的所述标定板的图像,并对所述标定板进行标定,生成视觉标定文件;

所述相机采集所述检测平台上的裸电芯的图像;

所述计算机根据所述视觉标定文件从采集的裸电芯的图像中测得电芯保护胶到密封胶sealant的距离,并通过测得的电芯保护胶到密封胶sealant的距离以及存储的极耳到密封胶sealant的距离判断极耳是否漏金属。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机器视觉的极耳漏金属检测方法中,所述光源启动并进行打光的步骤包括:

所述光源启动并采用频闪的方式进行打光。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机器视觉的极耳漏金属检测方法中,所述计算机根据所述视觉标定文件从采集的裸电芯的图像中测得电芯保护胶到密封胶sealant的距离,并通过测得的电芯保护胶到密封胶sealant的距离以及存储的极耳到密封胶sealant的距离判断极耳是否漏金属的步骤包括:

所述计算机从采集的裸电芯的图像中提取电芯保护胶的颜色以及其它颜色;

所述计算机通过图像减法将覆有所述电芯保护胶的区域凸显出来;

所述计算机根据所述视觉标定文件测得电芯保护胶到密封胶sealant的距离,并通过测得的电芯保护胶到密封胶sealant的距离以及存储的极耳到密封胶sealant的距离判断极耳是否漏金属。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机器视觉的极耳漏金属检测方法中,所述计算机根据所述视觉标定文件测得电芯保护胶到密封胶sealant的距离,并通过测得的电芯保护胶到密封胶sealant的距离以及存储的极耳到密封胶sealant的距离判断极耳是否漏金属的步骤包括:

所述计算机根据所述视觉标定文件测得电芯保护胶到密封胶sealant的距离;

所述计算机将测得的电芯保护胶到密封胶sealant的距离减去存储的极耳到密封胶sealant的距离,得到所述极耳的漏金属尺寸;

所述计算机判断所述极耳的漏金属尺寸是否大于设定阈值;

若是,则所述计算机判定所述极耳漏金属;

若否,则所述计算机判定所述极耳没有漏金属。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机器视觉的极耳漏金属检测方法中,所述系统还包括机械手;

则在所述计算机根据所述视觉标定文件从采集的裸电芯的图像中测得电芯保护胶到密封胶sealant的距离,并通过测得的电芯保护胶到密封胶sealant的距离以及存储的极耳到密封胶sealant的距离判断极耳是否漏金属的步骤之后,所述步骤还包括:

所述机械手将判定为漏金属的裸电芯从所述检测平台转移到不良品出料机构,以及将判定为没有漏金属的裸电芯从所述检测平台转移到良品出料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机器视觉的极耳漏金属检测方法中,所述计算机将测得的电芯保护胶到密封胶sealant的距离减去存储的极耳到密封胶sealant的距离,得到所述极耳的漏金属尺寸的步骤包括:

所述计算机将测得的若干段不同位置的电芯保护胶到密封胶sealant的距离对应减去存储的若干段不同位置的极耳到密封胶sealant的距离,得到所述极耳的漏金属尺寸。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机器视觉的极耳漏金属检测方法中,在所述光源启动并进行打光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极耳是否覆盖密封胶Sealant;

若否,则执行所述光源启动并进行打光的步骤;

若是,则采用Bolb分析检测密封胶Sealant上是否存在极耳,以判断是否漏金属。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极耳漏金属检测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相机、光源、计算机和标定板,所述相机、光源设置在检测平台的上方且与所述计算机连接;

所述光源用于在启动后进行打光;

所述相机用于采集放置在所述检测平台上的所述标定板的图像,并对所述标定板进行标定,生成视觉标定文件;

所述相机还用于采集所述检测平台上的裸电芯的图像;

所述计算机用于根据所述视觉标定文件从采集的裸电芯的图像中测得电芯保护胶到密封胶sealant的距离,并通过测得的电芯保护胶到密封胶sealant的距离以及存储的极耳到密封胶sealant的距离判断极耳是否漏金属。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机器视觉的极耳漏金属检测系统中,所述光源具体用于:

在启动后采用频闪的方式进行打光。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机器视觉的极耳漏金属检测系统中,所述计算机具体用于:

从采集的裸电芯的图像中提取电芯保护胶的颜色以及其它颜色;

通过图像减法将覆有所述电芯保护胶的区域凸显出来;

根据所述视觉标定文件测得电芯保护胶到密封胶sealant的距离,并通过测得的电芯保护胶到密封胶sealant的距离以及存储的极耳到密封胶sealant的距离判断极耳是否漏金属。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机器视觉的极耳漏金属检测系统中,所述计算机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视觉标定文件测得电芯保护胶到密封胶sealant的距离;

将测得的电芯保护胶到密封胶sealant的距离减去存储的极耳到密封胶sealant的距离,得到所述极耳的漏金属尺寸;

判断所述极耳的漏金属尺寸是否大于设定阈值;

若是,则所述计算机判定所述极耳漏金属;

若否,则所述计算机判定所述极耳没有漏金属。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机器视觉的极耳漏金属检测系统中,所述系统还包括机械手;

所述机械手用于将判定为漏金属的裸电芯从所述检测平台转移到不良品出料机构,以及将判定为没有漏金属的裸电芯从所述检测平台转移到良品出料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机器视觉的极耳漏金属检测系统中,所述计算机具体用于:

将测得的若干段不同位置的电芯保护胶到密封胶sealant的距离对应减去存储的若干段不同位置的极耳到密封胶sealant的距离,得到所述极耳的漏金属尺寸。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机器视觉的极耳漏金属检测系统中,所述系统还包括极耳检测模块,用于:

在所述光源启动并进行打光的步骤之前,检测极耳是否覆盖密封胶Sealant;

若否,则执行所述光源启动并进行打光的步骤;

若是,则采用Bolb分析检测密封胶Sealant上是否存在极耳,以判断是否漏金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极耳漏金属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通过机器视觉实现了对极耳是否漏金属的检测,填补了传统工业流程上这方面的空白,能够确保锂离子电池的生产品质,同时检测效率高,适合大批量在线检测场景中应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极耳漏金属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极耳漏金属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相机10,光源20,计算机30,标定板4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发明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在”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组件。

此外,术语“长”“短”“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展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原件必须具有此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进行操作,以此不能理解为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有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申请人基于从事该领域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希望创设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缺陷的技术,使得极耳漏金属检测方案更符合人们的需求。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过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发明。

请参考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极耳漏金属检测方法,所述方法通过基于机器视觉的极耳漏金属检测系统实现,所述系统包括相机、光源、计算机和标定板,所述相机、光源设置在检测平台的上方且与所述计算机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S101、所述光源启动并进行打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在相机、光源以及与相机配套的镜头的硬件选型上,可以根据所需求的精度要求不同而选择不同的组合,以下以一种测量精度要求为0.05mm的检测项目为例;相机选择巴斯勒(BASLER)公司的型号为acA4024-8gm的工业相机,其感光芯片为IMX 226芯片,分辨率为4024*3036,帧速率(fps)为8,镜头选择本公司的型号为OPT-C2514-10M的低畸变远心镜头,光源选择本公司的型号为OPT-LMQL8532-W的白色条光和型号为OPT-LMQL21230-W的白色条光。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01进一步包括:

所述光源启动并采用频闪的方式进行打光。

需要说明的是,光源采用频闪的控制方式可以有效的延长光源的使用寿命,而且不会对打光环境造成影响,不干扰其他检测项。

另外,白色条光采用面光的安装方式,调整照射角度,以打曝裸电芯主体为最佳,避免主体反射其他颜色光源。

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光源启动并进行打光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极耳是否覆盖密封胶Sealant;

若否,则执行所述步骤S101;

若是,则采用Bolb分析检测密封胶Sealant上是否存在极耳,以判断是否漏金属。

需要说明的是,当极耳覆盖密封胶Sealant时,极耳到密封胶sealant的距离就难以计算,也就不适用于步骤S101~步骤104的检测方案,所以此时可以采用Bolb分析检测密封胶Sealant上是否存在极耳,同样也能判断极耳对否漏金属。

S102、所述相机采集放置在所述检测平台上的所述标定板的图像,并对所述标定板进行标定,生成视觉标定文件。

需要说明的是,此步骤是为了确定物理尺寸和相机采集到的图像像素间的换算关系。

S103、所述相机采集所述检测平台上的裸电芯的图像。

S104、所述计算机根据所述视觉标定文件从采集的裸电芯的图像中测得电芯保护胶到密封胶sealant的距离,并通过测得的电芯保护胶到密封胶sealant的距离以及存储的极耳到密封胶sealant的距离判断极耳是否漏金属。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04进一步包括:

所述计算机从采集的裸电芯的图像中提取电芯保护胶的颜色以及其它颜色;

所述计算机通过图像减法将覆有所述电芯保护胶的区域凸显出来;

所述计算机根据所述视觉标定文件测得电芯保护胶到密封胶sealant的距离,并通过测得的电芯保护胶到密封胶sealant的距离以及存储的极耳到密封胶sealant的距离判断极耳是否漏金属。

需要说明的是,电芯保护胶到密封胶sealant的距离一般是指电芯保护胶离密封胶sealant最近的那个边缘到密封胶sealant之间的距离。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机根据所述视觉标定文件测得电芯保护胶到密封胶sealant的距离,并通过测得的电芯保护胶到密封胶sealant的距离以及存储的极耳到密封胶sealant的距离判断极耳是否漏金属的步骤还可以更进一步地包括:

所述计算机根据所述视觉标定文件测得电芯保护胶到密封胶sealant的距离;

所述计算机将测得的电芯保护胶到密封胶sealant的距离减去存储的极耳到密封胶sealant的距离,得到所述极耳的漏金属尺寸;

所述计算机判断所述极耳的漏金属尺寸是否大于设定阈值;

若是,则所述计算机判定所述极耳漏金属;

若否,则所述计算机判定所述极耳没有漏金属。

需要说明的是,设定阈值可以由技术人员根据经验值和实际应用场景进行任意设定,本实施例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比如设定阈值为0.5mm,则在判断极耳是否漏金属时,判断极耳的漏金属尺寸有没有超过0.5mm,若有则超过则判定为坏品,若无则判定为良品。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机将测得的电芯保护胶到密封胶sealant的距离减去存储的极耳到密封胶sealant的距离,得到所述极耳的漏金属尺寸的步骤还可以更进一步地包括:

所述计算机将测得的若干段不同位置的电芯保护胶到密封胶sealant的距离对应减去存储的若干段不同位置的极耳到密封胶sealant的距离,得到所述极耳的漏金属尺寸。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比对若干段不同位置的电芯保护胶到密封胶sealant的距离以及若干段不同位置的极耳到密封胶sealant的距离的目的在于无论极耳哪部分露出都可以被检测出来,降低了过杀率。

优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机械手;

则在所述计算机根据所述视觉标定文件从采集的裸电芯的图像中测得电芯保护胶到密封胶sealant的距离,并通过测得的电芯保护胶到密封胶sealant的距离以及存储的极耳到密封胶sealant的距离判断极耳是否漏金属的步骤之后,所述步骤还包括:

所述机械手将判定为漏金属的裸电芯从所述检测平台转移到不良品出料机构,以及将判定为没有漏金属的裸电芯从所述检测平台转移到良品出料机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极耳漏金属检测方法,通过机器视觉实现了对极耳是否漏金属的检测,填补了传统工业流程上这方面的空白,能够确保锂离子电池的生产品质,同时检测效率高,适合大批量在线检测场景中应用。

实施例二

请参阅附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极耳漏金属检测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相机10、光源20、计算机30和标定板40,所述相机10、光源20设置在检测平台的上方且与所述计算机30连接,所述计算机30内设置有智能视觉软件;

所述光源20用于在启动后进行打光;

所述相机10用于采集放置在所述检测平台上的所述标定板40的图像,并对所述标定板40进行标定,生成视觉标定文件;

所述相机10还用于采集所述检测平台上的裸电芯的图像;

所述计算机30用于根据所述视觉标定文件从采集的裸电芯的图像中测得电芯保护胶到密封胶sealant的距离,并通过测得的电芯保护胶到密封胶sealant的距离以及存储的极耳到密封胶sealant的距离判断极耳是否漏金属。

优选的,所述光源20具体用于:

在启动后采用频闪的方式进行打光。

优选的,所述计算机30具体用于:

从采集的裸电芯的图像中提取电芯保护胶的颜色以及其它颜色;

通过图像减法将覆有所述电芯保护胶的区域凸显出来;

根据所述视觉标定文件测得电芯保护胶到密封胶sealant的距离,并通过测得的电芯保护胶到密封胶sealant的距离以及存储的极耳到密封胶sealant的距离判断极耳是否漏金属。

优选的,所述计算机30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视觉标定文件测得电芯保护胶到密封胶sealant的距离;

将测得的电芯保护胶到密封胶sealant的距离减去存储的极耳到密封胶sealant的距离,得到所述极耳的漏金属尺寸;

判断所述极耳的漏金属尺寸是否大于设定阈值;

若是,则所述计算机30判定所述极耳漏金属;

若否,则所述计算机30判定所述极耳没有漏金属。

优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机械手;

所述机械手用于将判定为漏金属的裸电芯从所述检测平台转移到不良品出料机构,以及将判定为没有漏金属的裸电芯从所述检测平台转移到良品出料机构。

优选的,所述计算机30具体用于:

将测得的若干段不同位置的电芯保护胶到密封胶sealant的距离对应减去存储的若干段不同位置的极耳到密封胶sealant的距离,得到所述极耳的漏金属尺寸。

优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极耳检测模块,用于:

在所述光源启动并进行打光的步骤之前,检测极耳是否覆盖密封胶Sealant;

若否,则执行所述光源启动并进行打光的步骤;

若是,则采用Bolb分析检测密封胶Sealant上是否存在极耳,以判断是否漏金属。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极耳漏金属检测系统,通过机器视觉实现了对极耳是否漏金属的检测,填补了传统工业流程上这方面的空白,能够确保锂离子电池的生产品质,同时检测效率高,适合大批量在线检测场景中应用。

至此,以说明和描述的目的提供上述实施例的描述。不意指穷举或者限制本公开。特定的实施例的单独元件或者特征通常不受到特定的实施例的限制,但是在适用时,即使没有具体地示出或者描述,其可以互换和用于选定的实施例。在许多方面,相同的元件或者特征也可以改变。这种变化不被认为是偏离本公开,并且所有的这种修改意指为包括在本公开的范围内。

提供示例实施例,从而本公开将变得透彻,并且将会完全地将该范围传达至本领域内技术人员。为了透彻理解本公开的实施例,阐明了众多细节,诸如特定零件、装置和方法的示例。显然,对于本领域内技术人员,不需要使用特定的细节,示例实施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施,而且两者都不应当解释为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在某些示例实施例中,不对公知的工序、公知的装置结构和公知的技术进行详细地描述。

在此,仅为了描述特定的示例实施例的目的使用专业词汇,并且不是意指为限制的目的。除非上下文清楚地作出相反的表示,在此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个”和“该”可以意指为也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和“具有”是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因此指定存在所声明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不排除存在或额外地具有一个或以上的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其组合。除非明确地指示了执行的次序,在此描述的该方法步骤、处理和操作不解释为一定需要按照所论述和示出的特定的次序执行。还应当理解的是,可以采用附加的或者可选择的步骤。

当元件或者层称为是“在……上”、“与……接合”、“连接到”或者“联接到”另一个元件或层,其可以是直接在另一个元件或者层上、与另一个元件或层接合、连接到或者联接到另一个元件或层,也可以存在介于其间的元件或者层。与此相反,当元件或层称为是“直接在……上”、“与……直接接合”、“直接连接到”或者“直接联接到”另一个元件或层,则可能不存在介于其间的元件或者层。其他用于描述元件关系的词应当以类似的方式解释(例如,“在……之间”和“直接在……之间”、“相邻”和“直接相邻”等)。在此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该相关联的所罗列的项目的一个或以上的任一和所有的组合。虽然此处可能使用了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以描述各种的元件、组件、区域、层和/或部分,这些元件、组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不受到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可以只用于将一个元件、组件、区域或部分与另一个元件、组件、区域或部分区分。除非由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在此使用诸如术语“第一”、“第二”及其他数值的术语不意味序列或者次序。因此,在下方论述的第一元件、组件、区域、层或者部分可以采用第二元件、组件、区域、层或者部分的术语而不脱离该示例实施例的教导。

空间的相对术语,诸如“内”、“外”、“在下面”、“在……的下方”、“下部”、“上方”、“上部”等,在此可出于便于描述的目的使用,以描述如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或者特征和另外一个或多个元件或者特征之间的关系。空间的相对术语可以意指包含除该图描绘的取向之外该装置的不同的取向。例如如果翻转该图中的装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元件或者特征的下方”或者“在元件或者特征的下面”的元件将取向为“在其他元件或者特征的上方”。因此,示例术语“在……的下方”可以包含朝上和朝下的两种取向。该装置可以以其他方式取向(旋转90度或者其他取向)并且以此处的空间的相对描述解释。

14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基于云台拍摄图像的风电叶片表面损伤检测装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