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打击乐器以及打击位置的检测方法

文档序号:1891558 发布日期:2021-11-26 浏览:13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电子打击乐器以及打击位置的检测方法 (Electronic percussion instrument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percussion position ) 是由 高﨑量 髙井瞬 于 2021-05-14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打击位置的检测精度的电子打击乐器以及打击位置的检测方法。对第一边缘传感器(5a)的输出值的合计值与第二边缘传感器(5b)的输出值的合计值进行比较,而算出左右方向上的打击位置。与使用第一边缘传感器(5a)、第二边缘传感器(5b)的峰值的情况相比,能够使第一边缘传感器(5a)(第二边缘传感器(5b))的附近受到打击时的合计值、与远离第一边缘传感器(5a)(第二边缘传感器(5b))的位置受到打击时的合计值产生大的差异。因而,能够精度良好地算出靠近第一边缘传感器(5a)以及第二边缘传感器(5b)中的哪个传感器的一侧受到了打击。因而,能够提高打击位置的检测精度。(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electronic percussion instrument capable of improving the detection precision of a percussion position and a percussion position detection method. The total value of the output values of the first edge sensors (5a) and the total value of the output values of the second edge sensors (5b) are compared to calculate the striking position in the left-right direction. Compared with the case of using the peak values of the first edge sensor (5a) and the second edge sensor (5b), the total value when the striking is applied to the vicinity of the first edge sensor (5a) (the second edge sensor (5b)) and the total value when the striking is applied to the position away from the first edge sensor (5a) (the second edge sensor (5b)) can be greatly different. Therefore, it is possible to accurately calculate which side of the first edge sensor (5a) and the second edge sensor (5b) that has been hit is close to. Thus, the detection accuracy of the striking position can be improved.)

电子打击乐器以及打击位置的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打击乐器以及打击位置的检测方法,尤其涉及一种能够提高打击位置的检测精度的电子打击乐器以及打击位置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已知有一种技术:设置对打击面的振动进行检测的多个传感器,基于所述多个传感器的输出值来检测打击位置。例如,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一种基于一对传感器的峰值(输出值的波峰)之差或比来检测打击位置的技术。在距一对传感器的距离相等的位置受到打击的情况下,各传感器的峰值变得大致相同,另一方面,在其中任一个传感器的附近受到打击的情况下,靠近所述打击位置的传感器的峰值变大。因而,通过比较各传感器的峰值,便能够检测哪个传感器的附近受到打击,即,能够检测一对传感器的排列方向上的打击位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表昭62-501653号公报(例如,第三页上左栏第十行~同页下左栏第六行,图1、图2)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11-158594号公报(例如,段落0023~段落0045,图3~图6)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在如所述的以往技术那样,使用传感器的峰值来检测打击位置的情况下,传感器的附近受到打击时的峰值与远离传感器的位置受到打击时的峰值有时只会产生微小的差异。因而,存在有时无法精度良好地检测打击位置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所述问题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打击位置的检测精度的电子打击乐器以及打击位置的检测方法。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达成所述目的,本发明的电子打击乐器包括:打击面;第一传感器以及第二传感器,检测对所述打击面的打击的振动;以及第一计算部件,基于所述打击面受到打击后的规定时间内的所述第一传感器的输出值的合计值、与所述规定时间内的所述第二传感器的输出值的合计值之比或差,来算出所述第一传感器以及所述第二传感器的排列方向即第一方向上的打击位置。

本发明的打击位置的检测方法是电子打击乐器上的打击位置的检测方法,所述电子打击乐器包括打击面、以及检测对所述打击面的打击的振动的第一传感器及第二传感器,其中,基于所述打击面受到打击后的规定时间内的所述第一传感器的输出值的合计值与所述规定时间内的所述第二传感器的输出值的合计值之比或差,来算出所述第一传感器以及所述第二传感器的排列方向即第一方向上的打击位置。

附图说明

图1的(a)是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电子打击乐器的俯视图,图1的(b)是图1的(a)的Ib-Ib线上的电子打击乐器的剖面图。

图2的(a)是表示在打击时由第一边缘传感器以及中央传感器所输出的波形的一例的图表,图2的(b)是表示伴随打击位置的变化的第一边缘传感器、第二边缘传感器的峰值以及合计值的变化的图表。

图3的(a)是表示电子打击乐器的电气结构的框图,图3的(b)是环形缓冲器的示意图。

图4的(a)是表示初始化处理的流程图,图4的(b)是表示定期处理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合计值计算处理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打击检测处理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打击位置计算处理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发声控制处理的流程图。

图9的(a)是示意性地表示第一模式下的打击面的分割区域的电子打击乐器的俯视图,图9的(b)是示意性地表示第二模式下的打击面的分割区域的电子打击乐器的俯视图。

图10的(a)是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电子打击乐器的俯视图,图10的(b)是表示在打击时由中央传感器所输出的波形的一例的图表。

图11是表示打击位置计算处理的流程图。

[符号的说明]

1、201:电子打击乐器

3a、207a:打击面

4:中央传感器(第三传感器)

5a:第一边缘传感器(第一传感器)

5b:第二边缘传感器(第二传感器)

41:环形缓冲器

C:区域(第一区域、分割区域)

L1、L2:区域(第二区域、分割区域)

R1、R2:区域(第三区域、分割区域)

L:区域(第四区域、分割区域)

R:区域(第五区域、分割区域)

S2:合计值计算处理(合计值计算部件)

S31:第一判定部件

S40:打击位置计算处理(第一计算部件)

S53、56、58、61:第二判定部件

S54、57、59、62、64:指示部件

S248~S251:第二计算部件

t1:合计时间(规定时间)

t4:最初的半波的长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优选的实施例。首先,参照图1的(a)及图1的(b)来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子打击乐器1的结构。图1的(a)是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电子打击乐器1的俯视图,图1的(b)是图1的(a)的Ib-Ib线上的电子打击乐器1的剖面图。

另外,以下的说明中,将第一边缘传感器5a、第二边缘传感器5b的排列方向(图1的(a)的左右方向)设为电子打击乐器1的左右方向,将俯视时与左右方向正交的方向(从演奏者观察的纵深方向,图1的(a)的上下方向)设为前后方向来进行说明。另外,所谓第一边缘传感器5a、第二边缘传感器5b的排列方向,是指沿着将第一边缘传感器5a、第二边缘传感器5b的中心彼此连结的直线的方向。

如图1的(a)及图1的(b)所示,电子打击乐器1是模拟声学鼓(acoustic drum)的电子鼓。电子打击乐器1包括上端侧(图1的(a)的纸面垂直方向跟前侧)开口的圆筒状的外壳(shell)2,所述外壳2的上端侧的开口由头部(head)3予以覆盖。

头部3是使用将合成纤维编织而成的网或合成树脂制的薄膜而形成,以被赋予有规定张力的状态而固定于外壳2的开口。所述头部3的上表面是由演奏者打击的打击面3a,打击面3a的打击时的振动由中央传感器4以及第一边缘传感器5a及第二边缘传感器5b予以检测。

中央传感器4是配置在打击面3a的中心(外壳2的轴上)的传感器,第一边缘传感器5a、第二边缘传感器5b是配置在较中央传感器4更靠打击面3a的缘部侧的传感器。另外,以下的说明中,在汇总记载中央传感器4以及第一边缘传感器5a、第二边缘传感器5b的情况下,记载为“各传感器”来进行说明。

各传感器的配设结构(图1的(b)的支撑于框架6的支撑结构)各自实质上相同,因此,以下仅对第二边缘传感器5b的配设结构进行说明。

框架6(参照图1的(b))形成为下方凹陷的碗状,框架6的外缘部分被钩挂于圆筒状的外壳2(参照图1的(a))的上端部分。因此,在框架6与头部3之间,形成有可配设第二边缘传感器5b的空间。

第二边缘传感器5b经由板材(plate)6a而安装于框架6的上表面。第二边缘传感器5b包含被贴附在板材6a上表面的传感器部50、以及被贴附在所述传感器部50上表面的缓冲垫(cushion)51。传感器部50是圆盘状的压电元件,缓冲垫51是使用海绵或橡胶、热塑性弹性体等弹性材料而形成的圆锥台状的缓冲材。

第二边缘传感器5b的缓冲垫51接触至头部3的下表面,头部3的打击面3a受到打击时的振动经由缓冲垫51而传递至传感器部50。由此,对打击面3a进行打击时的振动由第二边缘传感器5b(中央传感器4以及第一边缘传感器5a)予以检测。

另外,图1的(a)中,以虚线图示了第二边缘传感器5b的传感器部50的外形线,关于中央传感器4以及第一边缘传感器5a,也同样以虚线图示了传感器部的外形线。

中央传感器4的缓冲垫在打击面3a的中心(外壳2的轴上)接触至头部3的下表面,第一边缘传感器5a、第二边缘传感器5b的缓冲垫在距打击面3a的中心的距离为打击面3a的半径的50%以上的位置接触至头部3的下表面。而且,第一边缘传感器5a、第二边缘传感器5b被配置在距中央传感器4的距离分别相等的位置。

打击面3a受到打击时的打击的有无判定是基于中央传感器4的输出值来判定。而且,打击位置在左右方向上的坐标“0~127”构成为,基于将第一边缘传感器5a、第二边缘传感器5b的输出值合计了规定时间的合计值来进行判定。关于此结构,参照图1的(a)及图1的(b)以及图2的(a)及图2的(b)来进行说明。

图2的(a)是表示在打击时由第一边缘传感器5a以及中央传感器4所输出的波形的一例的图表,纵轴表示各传感器的输出值的大小(电压),横轴表示时间。图2的(b)是表示伴随打击位置的变化的第一边缘传感器5a、第二边缘传感器5b的峰值以及合计值的变化的图表,纵轴表示第一边缘传感器5a、第二边缘传感器5b的峰值或合计值的大小(电压),横轴表示打击位置在左右方向上的坐标“0~127”。

另外,关于所述打击位置的坐标,左右方向上的第一边缘传感器5a的位置为“0”,中央传感器4的位置为“64”,第二边缘传感器5b的位置为“127”(参照图1的(a))。而且,图2的(b)中,以实线来图示第一边缘传感器5a的输出值的合计值,以一点链线来图示峰值,以细线来图示第二边缘传感器5b的输出值的合计值,以两点链线来图示峰值。

如图2的(a)所示,当打击面3a受演奏者打击时,在规定时间后检测出第一边缘传感器5a的峰值Pa。以往,是使用所述峰值Pa来算出打击位置。此时,如图2的(b)所示,尽管第一边缘传感器5a的附近(例如,打击位置的坐标为“0”的位置)受到打击时的峰值、与中央传感器4的附近(例如,打击位置的坐标为“64”的位置)受到打击时的峰值产生了差异,但所述差异相对较小。即,即使左右方向上的打击位置发生变化,第一边缘传感器5a以及第二边缘传感器5b的峰值也有时不产生差异。因而,例如存在下述情况:尽管较打击面的中央而言为右侧(左侧)受到打击,但第一边缘传感器5a(第二边缘传感器5b)的输出值变大(例如,图2的(b)中以Z所示的区域)。

与此相对,本实施方式中,在打击面3a受到打击后,对第一边缘传感器5a的输出值的合计值与第二边缘传感器5b的输出值的合计值进行比较,而算出左右方向上的打击位置。所谓第一边缘传感器5a、第二边缘传感器5b的输出值的合计值,是指如图2的(a)所示,对合计时间t1(规定时间)内的输出值进行数值积分所得的值,即,合计时间t1内的输出波形的面积S的近似值。

通过算出此种输出值的合计值(积分值),从而如图2的(b)所示,能够使第一边缘传感器5a的附近(例如,坐标“0”的位置)受到打击时的合计值、与中央传感器4的附近(例如,坐标“64”的位置)受到打击时的合计值产生大的差异。

即,关于伴随打击位置的变化造成的值的增减(图2的(b)中的图表的倾斜),比起第一边缘传感器5a、第二边缘传感器5b的峰值,合计值更大。由此,能够精度良好地判定靠近第一边缘传感器5a以及第二边缘传感器5b中的哪个传感器的一侧受到了打击。

此处,如上所述,对打击面3a的打击的有无是基于中央传感器4的输出值来判定。此时,例如当在较中央传感器4而言更靠近第一边缘传感器5a的位置进行打击时,如图2的(a)所示,在由中央传感器4进行“有打击”的判定之前,第一边缘传感器5a的输出波形有时会上升。

因而,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了下述结构:将算出第一边缘传感器5a、第二边缘传感器5b的输出值的合计值的合计时间t1的起点设定为较存在“有打击”的判定的时间点之前的时间点,从进行有打击的判定开始回溯追溯时间t2而算出合计值。由此,能够防止第一边缘传感器5a(第二边缘传感器5b)的输出值的采纳错误,因此能够提高打击位置的检测精度。

而且,中央传感器4配置在较第一边缘传感器5a、第二边缘传感器5b更靠打击面3a的中央侧。即,中央传感器4被配置在受到打击的可能性高的区域,因此能够容易地使中央传感器4较第一边缘传感器5a、第二边缘传感器5b先检测到打击时的振动。因而,能够抑制在由中央传感器4进行有打击的判定之前第一边缘传感器5a、第二边缘传感器5b的输出波形上升的现象,因此能够抑制第一边缘传感器5a、第二边缘传感器5b的输出值的采纳错误。

接下来,以下说明此种电子打击乐器1中的打击位置的检测方法的详细情况与基于打击检测的乐音生成方法。首先,参照图3的(a)及图3的(b)来说明电子打击乐器1的电气结构。图3的(a)是表示电子打击乐器1的电气结构的框图,图3的(b)是环形缓冲器41的示意图。

如图3的(a)所示,电子打击乐器1包括用于控制电子打击乐器1的各部的控制装置10。控制装置10具有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20、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30以及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40,且各自经由总线线路11而连接。而且,在总线线路11,分别连接有中央传感器4以及第一边缘传感器5a、第二边缘传感器5b与音源60。在音源60连接有放大器70,在放大器70连接有扬声器80。

电子打击乐器1在打击面3a受到打击时,将与基于所述打击的中央传感器4以及第一边缘传感器5a、第二边缘传感器5b的检测结果(输出值)相应的发声指示从CPU 20输出至音源60。

音源60是依据来自CPU 20的发声指示来控制乐音(打击音)的音色或各种效果等的装置。在音源60中,内置有波形数据的滤波器或进行效果赋予等运算处理的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61。电子打击乐器1将经音源60处理的乐音信号通过放大器70予以放大,并从扬声器80播放基于所述乐音信号的乐音。

CPU 20是对通过总线线路11而连接的各部进行控制的运算装置,ROM 30是无法改写的存储器。在ROM 30中,存储(保存)有控制程序31、均衡器表(equalizer table)32以及波形表33。

当执行控制程序31时,执行后述的初始化处理以及定期处理(参照图4的(a)及图4的(b)),但这些处理的详细情况将后述。在均衡器表32以及波形表33中,保存有对音源60进行发声指示时的乐音的音质或波形数据的信息。

RAM 40是CPU 20在控制程序31等的程序执行时可改写地存储各种工作数据或标记等的存储器。在RAM 40中,分别设有环形缓冲器41、合计值存储器42、打击标记43、扫描计数器44、峰值存储器45、速度存储器(velocity memory)46以及打击位置存储器47。

环形缓冲器41(参照图3的(b))是存储过去5msec的经模拟/数字(Analog/Digital,A/D)转换的第一边缘传感器5a、第二边缘传感器5b的输出值的缓冲器。在环形缓冲器41中,分别设有存储第一边缘传感器5a的输出值的第一边缘传感器存储器41a与存储第二边缘传感器5b的输出值的第二边缘传感器存储器41b。

在第一边缘传感器存储器41a、第二边缘传感器存储器41b中,分别设有存储第一边缘传感器5a、第二边缘传感器5b的输出值的多个(No.1~No.50)存储器,在所述多个存储器中按照时间序列来保存输出值。

输出值向环形缓冲器41中的写入是从作为环形缓冲器41的保存位置的先头的No.1的存储器开始依序进行,当所述写入到达作为环形缓冲器41的保存位置的末端的No.50的存储器时,返回No.1的存储器(覆盖No.1的存储器),由此来继续写入。所述第一边缘传感器5a、第二边缘传感器5b的输出值的合计值是通过参照所述环形缓冲器41而算出,所述算出的合计值被保存在合计值存储器42中。

打击标记43是在由中央传感器4检测到对打击面3a的打击时设为启用(ON)的标记。详细情况将后述,但所述打击标记43为启用的期间成为扫描时间t3(参照图2的(a)或图3的(b))。

扫描计数器44是表示所述扫描时间t3是否已经过的计数器,峰值存储器45是保存扫描时间t3中的各传感器的峰值的存储器。速度存储器46是用于保存基于各传感器的峰值而算出的速度(打击力)的值的存储器,打击位置存储器47是用于保存根据所述第一边缘传感器5a、第二边缘传感器5b的输出值的合计值而算出的打击位置(坐标)的存储器。

接下来,参照图4的(a)及图4的(b)来说明由电子打击乐器1的CPU 20所执行的处理。图4的(a)是表示初始化处理的流程图,图4的(b)是表示定期处理的流程图。图4的(a)所示的初始化处理是在电子打击乐器1的电源接通后立即执行。

如图4的(a)所示,在初始化处理中,对各存储器以及标记进行初始化(S1)。具体而言,对环形缓冲器41的No.1~No.50的各存储器、合计值存储器42、峰值存储器45、速度存储器46以及打击位置存储器47分别设定“0”,将打击标记43设定为“关闭(OFF)”。

图4的(b)所示的定期处理是在初始化处理之后,通过每0.1msec的间隔中断处理而每隔0.1msec反复执行。在定期处理中,依序进行:算出第一边缘传感器5a、第二边缘传感器5b的输出值的合计值的合计值计算处理(S2)与基于各传感器的输出值来算出打击力及打击位置以进行发声控制的打击检测处理(S3)。关于这些处理,参照图5以及图6来进行说明。图5是表示合计值计算处理(S2)的流程图,图6是表示打击检测处理(S3)的流程图。

如图5所示,在S2的合计值计算处理中,首先,在环形缓冲器41中保存第一边缘传感器5a、第二边缘传感器5b的当前的输出值(S20)。如上所述,通过电子打击乐器1的电源接通之后的初始化处理,对环形缓冲器41的各存储器设定有“0”。因而,在所述电源接通后的一开始的合计值计算处理(S2)中,通过S20的处理,在No.1的存储器中保存第一边缘传感器5a、第二边缘传感器5b的输出值。

在S20的处理之后,为了在下次合计值计算处理S2中在下个存储器中保存第一边缘传感器5a、第二边缘传感器5b的输出值,使环形缓冲器41的保存位置前进至下个存储器(例如No.2的存储器)(S21)。在S21的处理之后,确认在S21中前进的环形缓冲器41的保存位置是否为末端的No.50(S22),若环形缓冲器41的保存位置为末端(S22:是),则使环形缓冲器41的保存位置返回作为先头的No.1(S23),前进至S24的处理。

另一方面,在S21的处理中,例如,若使环形缓冲器41的保存位置前进至No.2的存储器,即,若环形缓冲器41的保存位置并非末端(S22:否),则跳过S23的处理。

在S23的处理以及S22:否的处理之后,将对保存在环形缓冲器41中的第一边缘传感器5a的所有输出值进行合计所得的合计值、与对第二边缘传感器5b的所有输出值进行合计所得的合计值分别保存至合计值存储器42(S24),前进至图6所示的打击检测处理(S3)。

如图6所示,在打击检测处理S3中,首先,确认打击标记43是否为启用(S30)。若中央传感器4尚未检测到打击,打击标记43为关闭(S30:否),则为了确认打击面3a是否受到打击,而确认当前的中央传感器4的输出值是否为规定值以上(S31)。

若中央传感器4的输出值小于规定(S31:否),则结束打击检测处理。在打击检测处理的结束后,再次执行合计值计算处理(S2)(参照图5)。即,即使在未进行对打击面3a的打击的期间(S30:否、S31:否持续的期间),也成为反复进行合计值计算处理(S2)的状态,因此要进行环形缓冲器41中的第一边缘传感器5a、第二边缘传感器5b的输出值的更新或者合计值存储器42中的合计值的更新的处理。

另一方面,若打击面3a受到打击,中央传感器4的输出值达到规定以上(S31:是),则将打击标记43设定为“启用”(S32),并且对扫描计数器44设定1(S33)。

在S33的处理之后,将当前的各传感器的输出值保存到峰值存储器45中(S34),结束一连串的处理。通过所述S34的处理,能够在进行了“有打击”的判定之后立即将各传感器的峰值保存到峰值存储器45中,因此能够抑制峰值的采纳错误。

在S34的处理之后,经过合计值计算处理(S2)而再次执行打击检测处理(S3)。因而,当由中央传感器4进行了“有打击”的判定(S31:是),且在打击标记43成为启用的状态下执行了打击检测处理(S3)时(S30:是),将存储在峰值存储器45中的值或者当前的各传感器的输出值中的较大的值保存到峰值存储器45中(S35),并对扫描计数器44加上1(S36)。

在S36的处理之后,确认扫描计数器44的值是否超过40(S37),若扫描计数器44的值为40以下(S37:否),则结束一连串的处理。即,在直至扫描计数器的值超过40为止的扫描时间t3的期间(S37:否持续的期间),成为反复进行合计值计算处理(S2)与S35~S37的处理的状态。因而,在所述扫描时间t3内,进行环形缓冲器41中的第一边缘传感器5a、第二边缘传感器5b的输出值的更新或合计值存储器42中的合计值的更新、以及峰值存储器45中的各传感器的峰值的更新的处理。

此时,扫描时间t3持续至扫描计数器的值超过40为止,因此环形缓冲器41中的第一边缘传感器5a、第二边缘传感器5b的输出值的更新在扫描时间t3中重复40次。

因而,如图3的(b)所示,例如,若在进行了环形缓冲器41的No.10的存储器的更新后进行了“有打击”的判定,则在扫描时间t3中进行No.11~No.50的存储器的更新。另一方面,构成为,尽管No.1~No.10的存储器在扫描时间t3开始之前已受到更新,但在所述No.1~No.10的存储器中,保存所述追溯时间t2的期间的第一边缘传感器5a、第二边缘传感器5b的输出值。

即,环形缓冲器41的存储区域的时间长度(规定的存储时间)被设定为与将扫描时间t3加上追溯时间t2所得的时间,即,对第一边缘传感器5a、第二边缘传感器5b的输出值进行合计的合计时间t1(参照图2的(a))相同的长度。由此,每当环形缓冲器41的更新时进行对保存在环形缓冲器41中的所有输出值进行合计(算出总和)的处理,由此,能够仅在合计时间t1对第一边缘传感器5a、第二边缘传感器5b的输出值进行合计。即,在进行合计时间t1(追溯时间t2+扫描时间t3)内的合计值的计算时,不需要确定应在环形缓冲器41的哪个存储区域中算出合计值,因此能够使合计值的计算处理变得容易。

返回图6进行说明。当到达扫描时间t3的结束时机时,即,当扫描计数器超过40时(S37:是),为了算出打击的强度(速度),而算出各传感器的峰值存储器45的值的平均值并保存到速度存储器46中(S38)。

在S38的处理之后,在依序进行了算出打击位置的打击位置计算处理(S40)、与进行基于打击力及打击位置的发声控制的发声控制处理(S50)后,将打击标记43设定为关闭(S70),并结束一连串的处理。

接下来,参照图7、图8来说明打击位置计算处理(S40)以及发声控制处理(S50),但也一边适当参照图9的(a)及图9的(b)一边进行说明。图7是表示打击位置计算处理(S40)的流程图,图8是表示发声控制处理(S50)的流程图。

如图7所示,在打击位置计算处理(S40)中,首先参照合计值存储器42来确认第一边缘传感器5a的输出值的合计值是否为第二边缘传感器5b的输出值的合计值以上(S41)。

若第一边缘传感器5a的合计值为第二边缘传感器5b的合计值以上(S41:是),则确认将“第一边缘传感器5a的合计值/第二边缘传感器5b的合计值”即合计值(第二次以上的合计值)之比乘以规定的修正系数α所得的值是否为64以上(S42)。若所述值为64以上(S42:是),则将“0”的值作为左右方向上的打击位置而保存到打击位置存储器47中(S43)。所述“0”的值是表示左右方向上的打击位置的坐标(参照图9的(a)及图9的(b))。

另一方面,若(第一边缘传感器5a的合计值/第二边缘传感器5b的合计值)×α的值小于64(S42:否),则将“64-(第一边缘传感器5a的合计值/第二边缘传感器5b的合计值)×α”的值作为左右方向上的打击位置而保存到打击位置存储器47中(S44)。所述“64-(第一边缘传感器5a的合计值/第二边缘传感器5b的合计值)×α”的值也同样为表示左右方向上的打击位置的坐标。通过这些S43、44的处理,算出包含打击面3a的中央(打击位置的坐标为0的位置)在内的左侧的打击位置的坐标“0~64”。

另一方面,若第一边缘传感器5a的合计值小于第二边缘传感器5b的合计值(S41:否),则确认将“第二边缘传感器5b的合计值/第一边缘传感器5a的合计值”乘以规定的修正系数α所得的值是否为63以上(S45)。若所述值为63以上(S45:是),则将“127”的值作为左右方向上的打击位置而保存到打击位置存储器47中(S46)。所述“127”的值是表示左右方向上的打击位置的坐标(参照图9的(a)及图9的(b))。

另一方面,若(第二边缘传感器5b的合计值/第一边缘传感器5a的合计值)×α的值小于63(S45:否),则将“64+(第二边缘传感器5b的合计值/第一边缘传感器5a的合计值)×α”的值作为左右方向上的打击位置而保存到打击位置存储器47中。所述“64+(第二边缘传感器5b的合计值/第一边缘传感器5a的合计值)×α”的值也同样为表示左右方向上的打击位置的坐标。通过这些S46、47的处理,算出表示较打击面3a的中央而言为右侧的打击位置的“64~127”的坐标。

这样,基于第一边缘传感器5a的输出值的合计值与第二边缘传感器5b的输出值的合计值(第二次以上的合计值)之比,来算出表示左右方向上的打击位置的坐标。因而,如上所述,与使用第一边缘传感器5a、第二边缘传感器5b的峰值的情况相比,能够使打击位置的坐标计算精度良好。

而且构成为,根据所述左右方向的打击位置的不同,生成不同音质的乐音。将此结构的概略示于图9的(a)及图9的(b)。图9的(a)是示意性地表示第一模式下的打击面3a的分割区域的电子打击乐器1的俯视图,图9的(b)是示意性地表示第二模式下的打击面3a的分割区域的电子打击乐器1的俯视图。另外,图9的(a)及图9的(b)中,将根据打击面3a的分割区域而设定的波形与均衡器设定的信息设为表来图示。

如图9的(a)及图9的(b)所示,在电子打击乐器1的打击面3a上,形成有多个分割区域,生成与所述分割区域相应的音质的乐音,所述多个分割区域为虚拟分割区域且沿左右方向排列。由此,能够进行多种多样的演奏。

更具体而言,电子打击乐器1具有:第一模式,从打击面3a的左侧起依序形成区域L2、区域L1、区域C、区域R1、区域R2这五个分割区域(参照图9的(a));以及第二模式,形成以打击面3a的中央为边界的区域L、区域R这两个分割区域(参照图9的(b))。

图9的(a)所示的第一模式的区域C形成为包含中央传感器4的区域,区域L2、区域L1形成在较区域C更靠第一边缘传感器5a侧,区域R1、区域R2形成在较区域C更靠第二边缘传感器5b侧。

区域L2与区域L1的边界形成在左右方向上的打击位置的坐标为“24”的位置,区域L1与区域C的边界形成在坐标为“50”的位置。而且,区域C与区域R1的边界形成在左右方向上的打击位置的坐标为“76”的位置,区域R1与区域R2的边界形成在坐标为“102”的位置。即,第一模式的各区域是以将从第一边缘传感器5a的中心直至第二边缘传感器5b的中心的区域大致等分为五个的方式而形成。

另一方面,图9的(b)所示的第二模式的区域L、区域R的边界形成在左右方向上的打击位置的坐标为“64”的位置。即,第二模式的各区域是以将打击面3a左右一分为二的方式而形成。

这些第一模式以及第二模式是根据对打击面3a的打击的间隔来切换。所谓打击的间隔,是指从打击标记43被设定为关闭起直至下次被启用为止的间隔。通过根据所述打击间隔的变化来切换第一模式以及第二模式(使打击面3a上的分割区域的形成形态发生变化),从而能够实现多种多样的演奏。

此处,若打击的间隔相对较长,则演奏者用单手的鼓槌(stick)(或者用单手直接)对打击面3a进行打击的可能性高。并且,在演奏者用单手对打击面3a进行打击的情况下,与用双手进行打击的情况相比,打击面3a的中央受到打击的可能性高。因此,若打击的间隔相对较长,则设定在打击面3a的中央具有分割区域C的第一模式。

另一方面,若打击的间隔相对较短,则演奏者用双手的鼓槌(或者用双手直接)对打击面3a进行打击的可能性高,此种情况下,并非打击面3a的中央,而是夹着打击面3a的中央的左右区域受到打击的可能性高。因而,若打击的间隔相对较短,则设定在夹着打击面3a的中央的左右形成分割区域L、R的第二模式。

通过像这样根据打击间隔来切换在打击面3a的中央具有区域C的第一模式、与在夹着打击面3a的中央的左右具有区域L、区域R的第二模式,从而能够形成适合于演奏者的演奏方式的分割区域。

并且,在这些各模式中进行控制,以在不同的区域受到打击时生成不同的乐音。所述控制是在图8的发声控制处理中进行。

如图8所示,在发声控制处理(S50)中,首先确认对打击面3a的打击的间隔是否小于167msec(S51)。这是因为,将拍子(tempo)设为180bpm而以八分音符的间隔进行打击时的打击间隔为167msec,若打击间隔长于167msec,则用单手进行演奏的可能性高。

因而,若打击间隔长于167msec(S51:是),则以第一模式(参照图9的(a))来分割打击面3a(S52)。在S52的处理之后,为了判定第一模式的区域L2、区域L1、区域C、区域R1、区域R2中的哪个区域受到了打击,参照打击位置存储器47来确认表示左右方向上的打击位置的坐标是否为“24”以下(S53)。

若打击位置存储器47的值为24以下(S53:是),则是区域L2受到了打击的情况,因此参照均衡器表32来设定与区域L2相应的均衡器(S54),接下来,参照波形表33,将波形A设定为对区域L2的打击时所生成的乐音的波形数据(S55)。

在所述区域L2中使用的针对波形A的均衡器设定如图9的(a)所示,进行调节特性的频率(区域L2中为230Hz)、以所述频率为中心来进行何种程度的频带调整的Q值(区域L2中为30)、与使所述频带的音量上下调整何种程度的增益(Gain)(区域L2中为-15dB)的设定。

另一方面,在S53的处理中,若打击位置存储器47的值超过24(S53:否),则确认打击位置存储器47的值是否为50以下(S56)。若打击位置存储器47的值为50以下(S56:是),则是区域L1受到了打击的情况,因此参照均衡器表32来设定与区域L1相应的均衡器(S57),接下来,参照波形表33,将波形A设定为对区域L1的打击时所生成的乐音的波形数据(S55)。

所述区域L1中的均衡器设定如图9的(a)所示,针对在区域L1中使用的波形A,调节特性的频率为480Hz,Q值为30,增益为+10dB。区域L2、区域L1中的均衡器设定的不同之处分别在于进行调整的频率(230Hz以及480Hz)与增益的值(-15dB以及+10dB)。因而构成为,尽管在区域L2、区域L1中使用的波形数据为共同的波形A,但在区域L2受到打击的情况下与区域L1受到打击的情况下生成不同音质的乐音。因而,通过分别打击区域L2、区域L1,能够进行多种多样的演奏。

另一方面,在S56的处理中,若打击位置存储器47的值超过50(S56:否),则确认打击位置存储器47的值是否为76以下(S58)。若打击位置存储器47的值为76以下(S58:是),则是区域C受到了打击的情况,因此参照均衡器表32来设定与区域C相应的均衡器(S59),接下来,参照波形表33,将波形B设定为在区域C的打击时所生成的乐音的波形数据(S60)。

在所述区域C中,如图9的(a)所示,不进行均衡器设定,而直接输出波形B。即,构成为,在较打击面3a中央的区域C而言为外侧(例如,所述的区域L2、区域L1)受到打击的情况下,变更乐音的音质,另一方面,在打击面3a中央的区域C受到打击的情况下,不变更乐音的音质。

由此,在通常的演奏时受到打击的可能性高的打击面3a中心的区域C中,生成标准(standard)的乐音,在较所述区域C而言为外侧的区域受到了打击的情况下,能够生成通过均衡器的设定对规定频率进行了强调(赋予了效果)的乐音。因而,通过一边主要打击区域C,一边穿插着对较区域C而言为外侧的打击而进行演奏,从而能够容易地实现将标准的乐音与强调了规定频率的乐音加以组合的演奏。

另一方面,在S58的处理中,若打击位置存储器47的值超过76(S58:否),则确认打击位置存储器47的值是否为102以下(S61)。若打击位置存储器47的值为102以下(S61:是),则是区域R1受到了打击的情况,因此参照均衡器表32来设定与区域R1相应的均衡器(S62),接下来,参照波形表33,将波形C设定为在对区域R1的打击时所生成的乐音的波形数据(S63)。

另一方面,在S61的处理中,若打击位置存储器47的值超过102(S61:否),则是区域R2受到了打击的情况,因此参照均衡器表32来设定与区域R2相应的均衡器(S64),接下来,参照波形表33,将波形C设定为在对区域R2的打击时所生成的乐音的波形数据(S63)。

这些区域R1、区域R2中的均衡器设定如图9的(a)所示,针对在区域R1中使用的波形C,调节特性的频率为520Hz,Q值为30,增益为-8dB。而且,针对在区域R2中使用的波形C,调节特性的频率为320Hz,Q值为30,增益为+12dB。

即,本实施方式中,区域L2、区域L1受到打击时所生成的乐音的波形A、区域C受到打击时所生成的乐音的波形B、与区域R1、区域R2受到打击时所生成的乐音的波形C分别成为不同的波形数据。进而,在各区域中通过均衡器来调节的频率也分别为不同的频率,因此能够进行更多种多样的演奏。

另一方面,在S51的处理中,若是以167msec以下的间隔进行打击(S51:否),则用双手演奏的可能性高,因此以第二模式(参照图9的(b))来分割打击面3a(S65)。在S65的处理之后,为了判定第二模式的区域L、区域R中的哪个区域受到了打击,参照打击位置存储器47,来确认表示左右方向上的打击位置的坐标是否为“64”以下(S66)。

若打击位置存储器47的值为64以下(S66:是),则是区域L受到了打击的情况,因此参照波形表33,将波形D设定为在对区域L的打击时所生成的乐音的波形数据(S67)。而且,在S66的处理中,若打击位置存储器47的值超过64(S66:否),则是区域R受到了打击的情况,因此参照波形表33,将波形E设定为在对区域R的打击时所生成的乐音的波形数据(S68)。

通过像这样将在左右的区域L、区域R中生成的乐音的波形数据设定为不同的波形D、波形E,从而能够实现多种多样的演奏。进而,对第一模式的各区域的打击时所使用的波形A、波形B、波形C与对第二模式的各区域的打击时所使用的波形D、波形E分别为不同的波形数据,因此能够进行更多种多样的演奏。

在进行如上所述的均衡器以及波形的设定的S55、S60、S63、S67、S68之后,将所述均衡器以及波形的设定、和与保存在速度存储器46中的速度(打击的强度)相应的乐音的生成指示输出至音源60(S69)。

由此,生成与打击面3a的分割区域相应的音质的乐音。如上所述,对第一边缘传感器5a的输出值的合计值与第二边缘传感器5b的输出值的合计值进行比较,以判定哪个分割区域受到了打击。因而,与使用第一边缘传感器5a、第二边缘传感器5b的峰值的以往的方法相比,能够精度良好地判定打击位置的检测精度,因此能够生成与受到打击的区域相应的适当的乐音。

接下来,对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一实施方式中,对电子打击乐器1构成为电子鼓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对电子打击乐器201构成为电子钹的情况进行说明。另外,对于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图10的(a)是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电子打击乐器201的俯视图,图10的(b)是表示在打击时由中央传感器4所输出的波形的一例的图表。另外,图10的(b)中,纵轴表示中央传感器4的输出值(电压),横轴表示时间。

而且,以下的说明中,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将第一边缘传感器5a、第二边缘传感器5b的排列方向(图10的(a)的左右方向)设为电子打击乐器201的左右方向,将在俯视时与左右方向正交的方向(图10的(a)的上下方向)设为前后方向来进行说明。

如图10的(a)及图10的(b)所示,电子打击乐器201包括:大致圆盘状的框架206、以及覆盖所述框架206的上表面(图10的(a)的纸面垂直方向跟前侧的面)的橡胶制的罩207。另外,图10的(a)中,图示了切剖罩207的一部分而使框架206露出的状态。

中央传感器4以及第一边缘传感器5a、第二边缘传感器5b是被贴附在框架206下表面的压电元件。即,中央传感器4以及第一边缘传感器5a、第二边缘传感器5b除了缓冲垫被省略以外,为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

罩207的上表面为打击面207a,中央传感器4被配置在从打击面207a的中心(电子打击乐器201的轴)朝前方侧稍稍偏心的位置。第一边缘传感器5a、第二边缘传感器5b分别配置在较中央传感器4更靠打击面207a的左右方向上的缘部侧且较打击面207a的前后方向中央稍稍靠后方侧。

对打击面207a的打击的振动是由中央传感器4以及第一边缘传感器5a、第二边缘传感器5b予以检测,但电子打击乐器201的电气结构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子打击乐器1实质上相同。

因而,在下述等方面,各传感器具有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功能,即:基于中央传感器4的输出值来检测打击的有无;或者基于第一边缘传感器5a、第二边缘传感器5b的输出值的合计值来算出左右方向上的打击位置的坐标“0~127”。另一方面,第二实施方式中,基于中央传感器4的输出值来算出电子打击乐器201的前后方向(图10的(a)的上下方向)上的打击位置的坐标“0~64”。

如图10的(b)所示,将在打击面207a受到打击后,从由中央传感器4所检测的输出波形(输出值)最初的上升(下降)的时间点直至输出值最初变为0为止的时间t4定义为“最初的半波的长度”。所述最初的半波的长度t4具有下述特性,即,打击位置越靠近中央传感器4,则t4变得越短,打击位置距中央传感器4越远,则t4变得越长。

因而,通过对所述最初的半波的长度t4进行测量,能够算出以中央传感器4为中心的径方向上的直至打击位置为止的距离。此时,若欲基于从中央传感器4计起的在径方向上的距离来判定打击面207a的前后方向上的打击位置,则会产生如下所述的问题。

例如,如图10的(a)所示,在打击面207a的左右方向中央(左右方向上的坐标为“64”的位置)的打击位置X受到打击的情况下,通过使用从中央传感器4直至打击位置X为止的距离l,能够获取打击面207a的前后方向上的打击位置的坐标“40”。因而,若将打击位置的坐标表示为(左右方向上的坐标值、前后方向上的坐标值),则能够确定打击位置X的坐标为(64,40)。

与此相对,将从打击位置X(打击面207a的左右方向中央)朝左侧偏离的打击位置设为打击位置Y。所述打击位置Y的坐标为(30,20),但距中央传感器4的距离l与打击位置X大致相同。此时,若将距离l设为打击位置Y在前后方向上的坐标,则会算出打击位置Y在前后方向上的坐标为“40”。

进而,所述最初的半波的长度t4并非完全与从中央传感器4直至打击位置为止的距离成正比的值,打击位置距中央传感器4越远,则t4容易变得越长。因而,会产生下述问题,即:若基于最初的半波的长度t4来算出前后方向上的打击位置的坐标,则容易算出比实际的打击位置大的坐标(在前后方向上,容易判定为距中央传感器4比实际远的位置受到打击)的问题。

与此相对,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了能够消除此问题的结构。关于此结构,进一步参照图11来进行说明。图11是表示打击位置计算处理的流程图。

如图11所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打击位置计算处理中,直至基于第一边缘传感器5a、第二边缘传感器5b的输出值的合计值来算出左右方向上的打击位置的坐标为止的处理(S41~S47的处理)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打击位置计算处理(S40)相同。

因而,通过S43、S44的处理,算出打击位置在左右方向上的坐标“0~64”。通过此处理,例如,对于图10的(a)所示的打击位置X,算出“64”作为左右方向上的坐标,对于打击位置Y,算出“30”作为左右方向上的坐标。

在S43、S44的处理之后,根据中央传感器4的最初的半波的长度t4来算出前后方向上的打击位置的暂定值(S248)。通过此处理,算出“40”作为图10的(a)所示的打击位置X、打击位置Y在前后方向上的坐标的暂定值。因而,关于此时间点的暂定的打击位置X、打击位置Y的坐标,打击位置X为(64,40),打击位置Y为(30,40)。

在S248的处理之后,将“暂定值-(64-左右方向上的打击位置)×β”的值作为前后方向上的打击位置而保存至打击位置存储器47中(S249)。通过此处理,例如,打击位置X在前后方向上的坐标的暂定值为“40”,左右方向上的坐标为“64”,因此通过算出“40-(64-64)×β”,将“40”的值作为打击位置X在前后方向上的坐标而保存至打击位置存储器47中。

另外,(64-左右方向上的打击位置)的值是表示左右方向上的从中央传感器4直至打击位置为止的距离(左右方向上的中央传感器4与打击位置的坐标差)的值。

另一方面,打击位置Y在前后方向上的坐标的暂定值为“40”,在左右方向上的坐标为“30”,因此若计算“40-(64-30)×β”,则为40-34β。β的值被设定为,计算结果接近实际的坐标即“20”,因此,将“20”的值作为打击位置Y在前后方向上的坐标而保存至打击位置存储器47中。

通过像这样基于由中央传感器4所检测的最初的半波的长度t4来算出前后方向上的打击位置的坐标,从而能够利用左右方向以及前后方向的二维坐标来确定打击面207a上的打击位置。即,能够检测打击面207a上的打击位置的绝对位置。

而且,基于中央传感器4的输出值(最初的半波的长度t4)来算出前后方向上的打击位置的暂定值,并基于左右方向上的打击位置来修正所述暂定值,由此来算出前后方向上的打击位置。即,基于一个中央传感器4的输出值与两个第一边缘传感器5a、第二边缘传感器5b的输出值(合计值)这三个传感器的输出值,来确定打击位置的二维坐标。因而,例如与使用四个以上的传感器来确定打击位置的二维坐标的情况相比,能够降低电子打击乐器201的制品成本。

另一方面,较打击面207a的中央而言为右侧受到打击的情况也同样,在S46、S47的处理之后,根据中央传感器4的最初的半波的长度t4来算出前后方向上的打击位置的暂定值(S250)。

接下来,在S250的处理之后,将“暂定值-(左右方向上的打击位置-64)×β”的值作为前后方向上的打击位置而保存至打击位置存储器47中(S251)。(左右方向上的打击位置-64)的值与所述S249同样,是表示左右方向上的从中央传感器4直至打击位置为止的距离(左右方向上的中央传感器4与打击位置的坐标差)的值。通过这些S250、S251的处理,在较打击面207a的中央而言为右侧受到打击的情况下,也能进行与所述打击位置Y同样的修正。

这样,本实施方式中成为下述结构,即:基于第一边缘传感器5a、第二边缘传感器5b的输出值的合计值来算出左右方向上的打击位置的坐标,并基于第一边缘传感器5a、第二边缘传感器5b的输出值来修正前后方向上的打击位置的坐标。因而,与使用第一边缘传感器5a、第二边缘传感器5b的峰值来进行它们的计算或修正的情况相比,能够精度良好地算出左右方向以及前后方向上的打击位置。

以上,基于所述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能够容易理解,本发明并不受所述形态任何限定,可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改良。例如,在所述各实施方式中列举的坐标或均衡器的设定值(频率、Q值、增益)等的数值为例示,能够适当设定。

所述各实施方式中,对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子打击乐器1为电子鼓,第二实施方式的电子打击乐器201为电子钹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未必限于此。例如,也可将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对打击面进行分割的结构)适用于电子钹,还可将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算出打击位置的二维坐标的结构)适用于电子鼓。即,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的技术思想只要是检测打击面的打击位置,则能够适用于其他的电子打击乐器。

所述各实施方式中,对下述情况进行了说明,即,在检测到对打击面3a、打击面207a的打击后,回溯规定时间来对第一边缘传感器5a、第二边缘传感器5b的输出值进行合计,但未必限于此。例如也可为下述结构,即,从检测到对打击面3a、打击面207a的打击后开始,立即对第一边缘传感器5a、第二边缘传感器5b的输出值进行合计。

所述各实施方式中,对通过中央传感器4来判定打击的有无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未必限于此。例如,对于打击的有无,也可使用第一边缘传感器5a、第二边缘传感器5b的其中任一者或两者、或者中央传感器4以及第一边缘传感器5a、第二边缘传感器5b的全部来检测打击的有无。尤其,在像第一实施方式那样,仅对第一边缘传感器5a、第二边缘传感器5b(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的排列方向的打击位置进行检测的情况下,也可为使用第一边缘传感器5a、第二边缘传感器5b来检测打击的有无而省略中央传感器4的结构。

所述各实施方式中,对通过第一边缘传感器5a、第二边缘传感器5b这两个传感器来检测左右方向上的打击位置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未必限于此。例如,也可为下述结构,即,设置三个以上的具备相当于边缘传感器的结构的传感器,对这三个以上的传感器各自的排列方向上的打击位置进行检测。

所述各实施方式中,对基于第一边缘传感器5a、第二边缘传感器5b的输出值的合计值(第二次以上的合计值)之比来算出左右方向上的打击位置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未必限于此。例如,也可为基于第一边缘传感器5a、第二边缘传感器5b的输出值的合计值(第二次以上的合计值)之差来算出左右方向上的打击位置的结构。

所述各实施方式中,对环形缓冲器41的存储区域的时间长度被设定为与合计时间t1相同的长度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未必限于此。例如,也可将环形缓冲器41的存储区域的时间长度设定为比合计时间t1长。

所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对根据打击的间隔来使打击面3a的分割形态发生变化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未必限于此。例如,也可为使用其他参数(例如打击力或打击位置的变化量等)来使打击面3a的分割形态发生变化的结构。而且,作为使打击面3a的分割形态发生变化时的打击间隔的阈值,例示了167msec,但也可设定为167msec以上或小于167msec的阈值。

所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对将打击面3a分割为区域L2、区域L1、区域C、区域R1、区域R2这五个区域或者区域L、区域R这两个区域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未必限于此。例如,也可为不分割打击面3a的结构。在不分割打击面3a的情况下,既可为仅生成单一乐音的结构,也可为根据打击间隔的差异来生成不同波形(音质)的乐音的结构。而且,也可在第一模式中形成两个~四个或六个以上的分割区域,还可在第二模式中形成三个以上的分割区域。而且,也可为下述结构,即,设置不分割打击面3a的第三模式,根据对打击面3a的打击的间隔来切换第一模式~第三模式。

所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对在第一模式的区域C中不进行乐音的音质变更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未必限于此。例如,也可在区域C中进行乐音的音质变更。即,在存在多个分割区域的情况下,既可为仅在一部分区域进行乐音的音质变更的结构,也可在所有的区域中进行乐音的音质变更。

所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对在第二模式的区域L、区域R中不进行乐音的音质变更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未必限于此。例如,也可为在区域L、区域R的其中任一者或两者中变更乐音的音质的结构。

所述第二实施方式中,对不分割打击面207a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未必限于此。例如,也可为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将打击面207a分割为多个分割区域的结构。此时,第二实施方式中,通过中央传感器4与第一边缘传感器5a、第二边缘传感器5b来算出打击位置的二维坐标,因此也可在左右方向以及前后方向上分别(呈格子状地)分割打击面207a,根据所述分割区域来生成不同波形(音质)的乐音。

而且,也可为下述结构,即,根据打击间隔的差异来切换仅在左右方向上分割打击面207a的模式、仅在前后方向上分割打击面207a的模式、与在左右方向以及前后方向上分别分割打击面207a的模式。

所述第二实施方式中,对下述情况进行了说明,即,基于第一边缘传感器5a、第二边缘传感器5b的输出值的合计值(左右方向上的打击位置)来修正打击面207a的前后方向上的打击位置的暂定值,但未必限于此。例如,也可使用其他修正系数来修正打击面207a的前后方向上的打击位置的暂定值。

29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车用电控气喇叭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