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气防漏油的雾化器及电子烟

文档序号:1895954 发布日期:2021-11-30 浏览:18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排气防漏油的雾化器及电子烟 (Atomizer and electron cigarette of exhaust leak protection oil ) 是由 刘团芳 于 2021-09-29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排气防漏油的雾化器及电子烟,该雾化器包括储油仓体,所述储油仓体内设有储油腔,所述储油腔对应的腔壁设有使所述储油腔内的烟油进入加热雾化区域的进油孔,所述进油孔所在的腔壁背离所述储油腔的外侧设有用于平衡所述储油腔内气压的排气通道,所述排气通道的一端连接至所述进油孔并与所述进油孔相通,所述排气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雾化器内的气流所经过的气流通道相通。本发明的雾化器通过设计排气通道维持储油腔内气压平衡,从而解决了进油缓慢和供油不足导致烧坏发热芯以及漏油的问题。(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tomizer capable of exhausting and preventing oil leakage and an electronic cigarette, wherein the atomizer comprises an oil storage bin body, an oil storage cavity is arranged in the oil storage bin body, an oil inlet hole enabling smoke oil in the oil storage cavity to enter a heating and atomizing area is formed in the wall of the oil storage cavity, an exhaust channel used for balancing the air pressure in the oil storage cavity is arranged on the outer side, away from the oil storage cavity, of the wall of the oil inlet hole, one end of the exhaust channel is connected to the oil inlet hole and communicated with the oil inlet hole,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exhaust channel is communicated with an airflow channel through which airflow in the atomizer passes. The atomizer maintains the air pressure balance in the oil storage cavity by designing the exhaust passage, thereby solving the problems of burning out the heating core and oil leakage caused by slow oil inlet and insufficient oil supply.)

一种排气防漏油的雾化器及电子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烟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排气防漏油的雾化器及电子烟。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规的雾化器注油过程中、抽烟消耗烟油过程中以及高低温环境下,储油腔内外会存在压差,储油腔内气压没有气体通道来泄压维持气压平衡,高压会导致漏油,低压会使烟油不能迅速进入发热芯内,导致供油不足,再次抽烟会烧坏发热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气防漏油的雾化器及电子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雾化器进油缓慢和供油不足导致烧坏发热芯以及漏油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排气防漏油的雾化器,包括储油仓体,所述储油仓体内设有储油腔,所述储油腔对应的腔壁设有使所述储油腔内的烟油进入加热雾化区域的进油孔,所述进油孔所在的腔壁背离所述储油腔的外侧设有用于平衡所述储油腔内气压的排气通道,所述排气通道的一端连接至所述进油孔并与所述进油孔相通,所述排气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雾化器内的气流所经过的气流通道相通。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储油仓体内设有用于密封储油腔的封油件,所述封油件作为所述储油腔的腔壁的一部分并开设有至少一进油孔,所述封油件背离所述储油腔的一侧设有发热芯,所述发热芯抵接在所述封油件上并封堵在每一所述进油孔处;所述封油件上开设有用于供雾化后的烟雾从所述加热雾化区域流出的雾化通孔。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封油件背离所述储油腔的一侧还设有导气座,所述封油件与所述导气座之间形成有所述加热雾化区域,所述发热芯安装在所述加热雾化区域内,所述排气通道设在所述封油件与所述发热芯之间。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封油件背离所述储油腔的一侧开设有作为排气通道的气槽,所述气槽的一端与所述进油孔相连接并相通。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气槽远离所述进油孔的一端朝向所述雾化通孔的方向延伸并与所述雾化通孔相通。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储油仓体具有吸烟口,所述储油仓体内设有导烟管,所述吸烟口与所述导烟管相连通,所述导烟管远离所述吸烟口的一端插入所述雾化通孔内,所述导烟管与所述雾化通孔相连通;

所述气槽的宽度为0.1mm-0.5mm;

所述气槽的深度为0.1-0.3mm。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导气座上开设有用于通气的孔眼,所述气槽远离所述进油孔的一端朝向所述孔眼的方向延伸并与所述孔眼相通,气流从雾化器外进入至所述加热雾化区域所经过的通道与所述孔眼相通。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导气座外周壁形成有第二凹槽,所述导气座的第二凹槽与所述储油仓体内周壁围合形成有导气空间;所述第二凹槽对应的槽壁开设有第一导气孔,所述导气座具有裸露在外的裸露部,所述裸露部开设有用于进气的进气通道,所述第一导气孔从所述导气空间通向至所述进气通道内,所述孔眼开设在所述第二凹槽对应的槽壁上并通向至所述加热雾化区域,所述孔眼与所述气槽的一端相对应设置;

所述孔眼的孔径为0.1mm-1mm。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凹槽对应的槽壁还开设有第二导气孔,所述第二导气孔从所述导气空间通向至所述加热雾化区域内,所述第一导气孔与所述第二导气孔分别位于所述导气座的两侧。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封油件朝向所述储油腔的一侧内凹形成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对应的槽壁在所述封油件背离所述储油腔的一侧凸伸形成有凸台,所述进油孔和所述气槽开设在所述凸台上,所述凸台上的进油孔贯穿至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凸台抵接在所述发热芯上;所述封油件背离所述储油腔的一侧形成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围绕在所述凸台的周围。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导气座内设有安装所述发热芯的加热雾化区域,所述加热雾化区域内形成有用于定位所述发热芯的卡槽,所述发热芯的两端分别设在所述卡槽内;

所述导气座内还设有第一漏油收集空间和第二漏油收集空间,所述第一漏油收集空间位于所述发热芯的下方,所述第二漏油收集空间分别位于所述发热芯的两端的下方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漏油收集空间的两侧;所述第一漏油收集空间、第二漏油收集空间和加热雾化区域相互连通;

所述雾化通孔与所述第一漏油收集空间相对应。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导气孔从所述导气座外贯穿至所述第一漏油收集空间,所述第一漏油收集空间内设有用于遮挡所述第二导气孔的第一挡气件;

所述第一挡气件设在所述封油件上,且所述第一挡气件从所述封油件上凸伸形成并朝向所述第一漏油收集空间内延伸。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导气座内设有用于遮挡所述孔眼的第二挡气件。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发热芯上罩设有挡油件,所述挡油件上开设有多个小孔;

所述导烟管内设有用于吸收冷凝烟油的吸油棉;

所述导气座一端端部相互隔离的安装有与所述发热芯电连接的第一导电电极和第二导电电极,所述导气座外周壁与所述储油仓体内周壁直接设有用于密封所述导气空间的密封件,所述密封件位于所述导气空间之下;

所述导烟管是由金属材质制成。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子烟,包括上述的雾化器和用于供电的电芯组件。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中记载了大量的技术特征,分布在各个技术方案中,如果要罗列出本申请所有可能的技术特征的组合(即技术方案)的话,会使得说明书过于冗长。为了避免这个问题,本申请上述发明内容中公开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下文各个实施方式和例子中公开的各技术特征、以及附图中公开的各个技术特征,都可以自由地互相组合,从而构成各种新的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均因视为在本说明书中已经记载),除非这种技术特征的组合在技术上是不可行的。例如,在一个例子中公开了特征A+B+C,在另一个例子中公开了特征A+B+D+E,而特征C和D是起到相同作用的等同技术手段,技术上只要择一使用即可,不可能同时采用,特征E技术上可以与特征C相组合,则A+B+C+D的方案因技术不可行而应当不被视为已经记载,而A+B+C+E的方案应当视为已经被记载。

实施本发明的排气防漏油的雾化器及电子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排气防漏油的雾化器,通过设计排气通道维持储油腔内气压平衡,从而解决了进油缓慢和供油不足导致烧坏发热芯以及漏油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使得本发明的上述优点更加明确。其中,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雾化器的爆炸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雾化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雾化器的使用时正面剖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雾化器的使用时侧面剖视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雾化器的封油件顶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雾化器的封油件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雾化器的导气座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雾化器的气流走向图;

图9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雾化器的补气气流走向图;

图10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雾化器的爆炸图;

图11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雾化器剖视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雾化器的封油件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雾化器的导气座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雾化器的气流走向图;

图15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雾化器的补气气流走向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需要说明的是,只要不构成冲突,本发明中的各个实施例以及各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所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15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烟,包括排气防漏油的雾化器和用于供电的电芯组件,电芯组件包括电芯和电路控制板,电芯例如可以是各种电池等,用于为雾化器供电。

如图1-15所示,雾化器包括储油仓体3,储油仓体3内设有储油腔301,储油腔301对应的腔壁设有使储油腔301内的烟油进入加热雾化区域705的进油孔708,进油孔708所在的腔壁背离储油腔301的外侧设有用于平衡储油腔301内气压的排气通道,排气通道的一端连接至进油孔708并与进油孔708相通,排气通道的另一端与雾化器内的气流所经过的气流通道相通。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计排气通道可维持储油腔301内气压平衡,从而解决了进油缓慢和供油不足导致烧坏发热芯6以及漏油的问题。其中,排气通道可以是开设的槽,也可以是两个结构面之间形成的间隙。所述“气流通道”是指雾化器内气流从进入至流出所流经的通道。在加热雾化区域705内安装有发热芯6。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加热雾化区域”是指用于安装发热芯6的区域,也就是指可以加热烟油使烟油雾化的区域。其中,发热芯6包括导油部件和电加热件,其中导油部件包括但不限于棉、陶瓷、云母、吸油纤维等等;电加热件是由导电金属制成的。电加热件设在导油部件外或置于吸油部件内。例如,电加热丝缠绕在导油棉外周,或者电加热丝置于导油棉内,或者导油棉包覆在电加热丝外。或者,陶瓷芯外包覆导油棉,陶瓷芯具有中空区域,电加热丝内置于中空区域内。陶瓷、云母、吸油纤维可以类似结构与电加热件相互组装,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储油仓体3内设有用于密封储油腔301的封油件7,封油件7作为储油腔301的腔壁的一部分并开设有至少一进油孔708,封油件7背离储油腔301的一侧设有发热芯6,发热芯6抵接在封油件7上并封堵在每一进油孔708处;封油件7上开设有用于供雾化后的烟雾从加热雾化区域705流出的雾化通孔707。其中,封油件7是由胶体制成的,如橡胶、硅胶、乳胶、塑胶等等。封油件7起到密封塞的作用,将储油腔301密封。

封油件7背离储油腔301的一侧还设有导气座8,封油件7与导气座8之间形成有加热雾化区域705,发热芯6安装在加热雾化区域705内,排气通道设在封油件7与发热芯6之间。其中,导气座8用于起到导向气流进入雾化器的作用。

储油仓体3具有吸烟口302,储油仓体3内设有导烟管4,吸烟口302与导烟管4相连通,导烟管4远离吸烟口302的一端插入雾化通孔707内,导烟管4与雾化通孔707相连通。其中,在一些实例中,导烟管4可以金属制在的,吸烟口302处朝内凸伸有连接管,导烟管4与连接管相互连接并相通。在另一些实例中,导烟管4直接从吸烟口302处凸伸形成,与储油仓体3一体成型。当导烟管4是由金属材质制成。需要说明的是,利用金属材质制成的导烟管4可使烟雾通过导烟管4时冷却更快,烟雾口感更好。

封油件7朝向储油腔301的一侧内凹形成第一凹槽709,第一凹槽709对应的槽壁在封油件7背离储油腔301的一侧相对凸伸形成凸台704,进油孔708开设在凸台704上,凸台704上的进油孔708贯穿至第一凹槽709内。凸台704抵接在发热芯6上。其中,第一凹槽709起到使烟油汇聚其中的作用,进而烟油可以顺畅的从进油孔708流至发热芯6上。凸台704的作用是为了可以与发热芯6相互抵接,使烟油直接流至发热芯6上,而避免外漏。

导气座8外周壁形成有第二凹槽801,导气座8的第二凹槽801与储油仓体3内周壁围合形成有导气空间809;第二凹槽801对应的槽壁开设有第一导气孔803,导气座8具有裸露在外的裸露部810,裸露部810开设有用于进气的进气通道804,第一导气孔803从导气空间809通向至进气通道804内。第二凹槽801对应的槽壁还开设有第二导气孔807,第二导气孔807从导气空间809通向至加热雾化区域705内,第一导气孔803与第二导气孔807分别位于导气座8的两侧。其中,通过设计导气空间809、第一导气孔803和第二导气孔807,气流在进入雾化器的进气路径曲折,可以避免烟油外漏。

导气座8内设有安装发热芯6的加热雾化区域705,加热雾化区域705内形成有用于定位发热芯6的卡槽808,发热芯6的两端分别设在卡槽808内。通过卡槽808卡装发热芯6,使发热芯6相对稳定。在一较佳实例中,发热芯6为导油棉外缠绕电加热丝,因此在该较佳实例中,导油棉的两端卡装在卡槽808内。

导气座8内还设有第一漏油收集空间806和第二漏油收集空间805,第一漏油收集空间806位于发热芯6的下方,第二漏油收集空间805分别位于发热芯6的两端的下方且分别位于第一漏油收集空间806的两侧;第一漏油收集空间806、第二漏油收集空间805和加热雾化区域705相互连通。需要说明的是,储油腔301内漏出的烟油以及发热芯6产生的油滴,可流进第一漏油收集空间806和第二漏油收集空间805内被收集,并可因倒置原因而再次被发热芯6吸收使用。

雾化通孔707与第一漏油收集空间806相对应。需要说明的是,雾化器内以及导烟管4内产生的冷凝烟油,通过雾化通孔707可流入第二漏油收集空间805内被收集。

第二导气孔807从导气座8外贯穿至第一漏油收集空间806,第一漏油收集空间806内设有用于遮挡第二导气孔807的第一挡气件702;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挡气件702是正对第二导气孔807,可将从第二导气孔807进入的气流集中导向加热雾化区域705内,防止气流分散。

第一挡气件702设在封油件7上,且第一挡气件702从封油件7上凸伸形成并朝向第一漏油收集空间806内延伸。同时,第一挡气件702还起到将漏油导向至第一漏油收集空间806内的作用,同时防止烟油从第二导气孔807溢出。

封油件7背离所述储油腔301的一侧形成有第三凹槽706,第三凹槽706围绕在凸台704的周围。其中,第三凹槽706是用于当雾化器倒置时承接漏油的作用,防止烟油外漏。

发热芯6上罩设有挡油件5,挡油件5上开设有多个小孔501;需要说明的是,挡油件5是由金属材质制成的且上端开设有多个小孔501,用于遮挡发热芯6发热时烟油产生的的飞溅。

导烟管4内设有用于吸收冷凝烟油的吸油棉2;需要说明的是,吸油棉2可将抽烟后滞留在导烟管4内的冷凝烟油吸收,防止再次抽烟吸到用户口中,引起不适感。

导气座8一端端部相互隔离的安装有与发热芯6电连接的第一导电电极10和第二导电电极11,导气座8外周壁与储油仓体3内周壁直接设有用于密封导气空间809的密封件9,密封件9位于导气空间809之下。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导电电极10和第二导电电极11是由导电导磁性良好的金属材质制成,本实施例优选为易车铁制成。

封油件7背离储油腔301的一侧开设有作为排气通道的气槽703,气槽703的一端与进油孔708相连接并相通。需要说明的是,气体可从气槽703一端进入储油腔301内维持气压平衡,或储油腔301内的气压可从气槽703一端排出雾化器外维持气压平衡。

在一些实例中,气槽703远离进油孔708的一端朝向雾化通孔707的方向延伸并与雾化通孔707相通。气槽703的长度为1mm-3mm;气槽703的宽度为0.1mm-0.5mm;气槽703的深度为0.1-0.3mm。其中,气槽的长度可以为1.0mm、1.5mm、1.8mm、2.0mm、2.1mm、2.2mm、2.3mm、2.4mm、2.5mm或3.0mm。气槽703的宽度可以为0.1mm、0.15mm、0.2mm、0.25mm、0.3mm、0.35mm、0.4mm或0.5mm。气槽703的深度可以为0.1mm、0.15mm、0.18mm、0.2mm、0.22mm、0.25mm或0.3mm,此宽度和深度的气槽703形成的排气通道,气体能通过,烟油不可通过,在达到排气补气作用的同时还能防止烟油外漏。

导气座8上开设有用于通气的孔眼802,气槽703远离进油孔708的一端朝向孔眼802的方向延伸并与孔眼802相通,气流从雾化器外进入至加热雾化区域705所经过的通道与孔眼802相通。孔眼802开设在第二凹槽801对应的槽壁上并通向至加热雾化区域705,孔眼802与气槽703的一端相对应设置。孔眼802的直径为0.1mm-1mm。本实施例优选的是,孔眼802的直径可以为0.1mm、0.2mm、0.3mm、0.4mm、0.5mm、0.6mm、0.7mm、0.8mm、0.9mm或1.0mm。

导气座8内设有用于遮挡孔眼802的第二挡气件701。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挡气件701遮挡在孔眼802处,防止第二漏油收集空间805烟油从孔眼802流出或有气流通过孔眼802时烟油随气流从孔眼802带出。

实施例1

如图1-7,本实施例的排气防漏油的雾化器包括:吸嘴塞1、吸油棉2、储油仓体3、导烟管4、挡油件5、发热芯6、封油件7、导气座8、密封件9、第一导电电极10、第二导电电极11,其中储油仓体3内顶部开设有用于吸烟的吸烟口302,导烟管303上端插入吸烟口302内与吸烟口302相连通,封油件7装在储油仓体3内用于密封储油腔301的,封油件7顶部形成有两个第一凹槽709,每个第一凹槽709与储油腔301相通用于导油,每个第一凹槽709底壁开设有与储油腔301相通的进油孔708用于进油,封油件7上开设有用于供雾化后的烟雾流出的雾化通孔707,导烟管303下端插入雾化通孔707内用于排烟雾,导气座8安装在储油仓体3内且位于封油件7底部之下用于导气流,导气座8外周壁内凹形成有第二凹槽801,第二凹槽801对应的槽壁开设有第一导气孔803和第二导气孔807以及孔眼802分别用于导气和泄压,第一导气孔803与第二导气孔807相对设置,导气座8的第二凹槽801与储油仓体3内周壁围合形成有导气空间809用于导气和连通第一导气孔803与第二导气孔807,导气座8具有裸露在外的裸露部810,裸露部810开设有用进气的进气通道804,进气通道804通过第一导气孔803与导气空间809相通,第二导气孔807通过导气空间809与进气通道804相通均用于导气,导气座8顶部内形成有第一漏油收集空间806和第二漏油收集空间805用于收集漏油,第二导气孔807与第一漏油收集空间806相通用于通气流,孔眼802与第二漏油收集空间805相通用于泄压排气,第二漏油收集空间805一侧开设有卡槽808用于定位发热芯6,发热芯6横向安装在卡槽808中固定用于加热烟油的,发热芯6与进油孔708相对应,储油腔301内的烟油可通过第一凹槽709从进油孔708导入发热芯6内,第一漏油收集空间806为两个且分布在导气座8内部两侧,发热芯6两端分别位于第二漏油收集空间805上方,发热芯6中间部分位于第一漏油收集空间806之上,储油腔301内漏出的烟油以及发热芯6产生的油滴可流进第二漏油收集空间805内被收集可再次导入发热芯6内使用,雾化器内以及导烟管4内产生的冷凝烟油可流入第二漏油收集空间805内被收集,封油件7底部形成有第三凹槽706,第三凹槽706底壁凸伸形成有凸台704,凸台704端部向第三凹槽706外凸伸形成有第一挡气件702和第二挡气件701,第三凹槽706底壁抵接在导气座8上端端部上,凸台704底部抵接在发热芯6上,第一挡气件702伸入第一漏油收集空间806与第二导气孔807相对应,第二挡气件701伸入第二漏油收集空间805内与孔眼802相对应;其中,第一挡气件702是正对第二导气孔807,可将从第二导气孔807进入的气流集中导向加热雾化区域705内,防止气流分散,其中,第二挡气件701遮挡在孔眼802处,防止第二漏油收集空间805烟油从孔眼802流出或有气流通过孔眼802时烟油随气流从孔眼802带出,第三凹槽706底壁内凹形成有加热雾化区域705用于容纳发热芯6加热烟油产生的烟雾,加热雾化区域705底壁向加热雾化区域705凸伸形成有凸起706,雾化通孔707贯穿凸起706和封油件7,雾化通孔707与加热雾化区域705相通,加热雾化区域705与第一漏油收集空间806相对应,其中,雾化器倒放时,第一漏油收集空间806内收集的烟油或发热芯6内吸收的烟油,可流进第三凹槽706底壁内凹形成的加热雾化区域705内周壁和凸起706外周壁之间的空间内,防止雾化器倒放时烟油从雾化通孔707流出,凸台704底部开设有一个气槽703,气槽703一端与进油孔708相通,气槽703另一端与孔眼802相通,利用气槽703一端与进油孔708相通,可使储油腔301内的压差通过进气通道804补入或排出,导气座8底部相互隔离的安装有与发热芯6电连接的第一导电电极10和第二导电电极11用于导电使发热芯6发热,密封件9安装在导气座8外周壁与储油仓体3内周壁之间用于密封导气空间809的,密封件9位于导气空间809之下,吸油棉2安装在吸嘴塞1内且下半部分露出吸嘴塞1,吸嘴塞1从吸烟口302插入导烟管303内且吸油棉2下半部分位于导烟管4内用于用于吸收抽烟后滞留在导烟管303内的烟油。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排气防漏油的雾化器的气流走向具体实施说明,抽烟前拔出吸嘴塞1,抽烟时气流可从导气座8底部的进气通道804进入,然后通过第一导气孔803进入到导气空间809内,再通过第二导气孔807进入到第一漏油收集空间806内,然后进入加热雾化区域705内,带动发热芯6加热烟油产生的烟雾通过雾化通孔707进入到导烟管4内,烟雾最后从吸烟口101被吸食。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排气防漏油的雾化器的空气进入储油仓体3的储油腔301内补气原理具体实施说明,外界空气可从导气座8底部的进气通道804进入,然后通过第一导气孔803进入到导气空间809内,再通过孔眼802进入到第二漏油收集空间805内,然后通过气槽703进入到进油孔708内,最后从第一凹槽709进入到储油腔301内补充空气维持气压平衡。

实施例2

如图10-13,本实施例的排气防漏油的雾化器包括:吸嘴塞1、吸油棉2、储油仓体3、导烟管4、挡油件5、发热芯6、封油件7、导气座8、密封件9、第一导电电极10、第二导电电极11,其中储油仓体3内顶部开设有用于吸烟的吸烟口302,导烟管303上端插入吸烟口302内与吸烟口302相连通,封油件7装在储油仓体3内用于密封储油腔301的,封油件7顶部形成有两个第一凹槽709,每个第一凹槽709与储油腔301相通用于导油,每个第一凹槽709底壁开设有与储油腔301相通的进油孔708用于进油,封油件7上开设有用于供雾化后的烟雾流出的雾化通孔707,导烟管303下端插入雾化通孔707内用于排烟雾,导气座8安装在储油仓体3内且位于封油件7底部之下用于导气流,导气座8外周壁内凹形成有第二凹槽801,第二凹槽801壁开设有第一导气孔803和第二导气孔807分别用于导气,第一导气孔803与第二导气孔807相对设置,导气座8的第二凹槽801与储油仓体3内周壁围合形成有导气空间809用于导气和连通第一导气孔803与第二导气孔807,导气座8具有裸露在外的裸露部810,裸露部810开设有用进气的进气通道804,进气通道804通过第一导气孔803与导气空间809相通,第二导气孔807通过导气空间809与进气通道804相通均用于导气,导气座8顶部内形成有第一漏油收集空间806和第二漏油收集空间805用于收集漏油,第二导气孔807与第一漏油收集空间806相通用于通气流,第二漏油收集空间805一侧开设有卡槽808用于定位发热芯6,发热芯6横向安装在卡槽808中固定用于加热烟油的,发热芯6与进油孔708相对应,储油腔301内的烟油可通过第一凹槽709从进油孔708导入发热芯6内,第一漏油收集空间806为两个且分布在导气座8内部两侧,发热芯6两端分别位于第二漏油收集空间805上方,发热芯6中间部分位于第一漏油收集空间806之上,储油腔301内漏出的烟油以及发热芯6产生的油滴可流进第二漏油收集空间805内被收集可再次导入发热芯6内使用,雾化器内以及导烟管4内产生的冷凝烟油可流入第二漏油收集空间805内被收集,封油件7底部形成有第三凹槽706,第三凹槽706底壁凸伸形成有凸台704,凸台704端部向第三凹槽706外凸伸形成有第一挡气件702和第二挡气件701,第三凹槽706底壁抵接在导气座8上端端部上,凸台704底部抵接在发热芯6上,第一挡气件702伸入第一漏油收集空间806与第二导气孔807相对应,第二挡气件701伸入第二漏油收集空间805内与孔眼802相对应;其中,第一挡气件702是正对第二导气孔807,可将从第二导气孔807进入的气流集中导向加热雾化区域705内,防止气流分散,第三凹槽706底壁内凹形成有加热雾化区域705用于容纳发热芯6加热烟油产生的烟雾,加热雾化区域705底壁向加热雾化区域705凸伸形成有凸起706,雾化通孔707贯穿凸起706和封油件7,雾化通孔707与加热雾化区域705相通,加热雾化区域705与第一漏油收集空间806相对应,其中,雾化器倒放时,第一漏油收集空间806内收集的烟油或发热芯6内吸收的烟油,可流进第三凹槽706底壁内凹形成的加热雾化区域705内周壁和凸起706外周壁之间的空间内,防止雾化器倒放时烟油从雾化通孔707流出,凸台704底部开设有一个气槽703,气槽703一端与进油孔708相连通,气槽703另一端与加热雾化区域705相连通,利用气槽703一端与进油孔708相通,可使储油腔301内的压差通过进气通道804补入或排出,导气座8底部相互隔离的安装有与发热芯6电连接的第一导电电极10和第二导电电极11用于导电使发热芯6发热,密封件9安装在导气座8外周壁与储油仓体3内周壁之间用于密封导气空间809的,密封件9位于导气空间809之下,吸油棉2安装在吸嘴塞1内且下半部分露出吸嘴塞1,吸嘴塞1从吸烟口302插入导烟管303内且吸油棉2下半部分位于导烟管4内用于吸收抽烟后滞留在导烟管303内的烟油。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中,排气防漏油的雾化器的气流走向具体实施说明,抽烟前拔出吸嘴塞1,抽烟时气流可从导气座8底部的进气通道804进入,然后通过第一导气孔803进入到导气空间809内,再通过第二导气孔807进入到第一漏油收集空间806内,然后进入加热雾化区域705内带动发热芯6加热烟油产生的烟雾进入到导烟管4内,再次导烟管4进入到导烟管303内,烟雾最后从吸烟口101被吸食。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中,排气防漏油的雾化器的空气进入储油仓体3的储油腔301内补气原理具体实施说明,外界空气可从吸烟口302进入到导烟管4内,再由导烟管4进入到雾化通孔707内,然后通过雾化通孔707进入到加热雾化区域705内,再由气槽703进入到进油孔708内,最后从第一凹槽709进入到储油腔301内补充空气维持气压平衡。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24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烘烤烟具及其加热组件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