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口腔扫描模型的隐形正畸进展监测方法、系统及装置

文档序号:1896215 发布日期:2021-11-30 浏览:22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基于口腔扫描模型的隐形正畸进展监测方法、系统及装置 (Invisible orthodontic progress monitoring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based on oral scanning model ) 是由 胡敏 贾一凡 毛智 包幸福 姜欢 张祎 魏晓曦 齐慧川 于东升 高尚 李雨桐 于 2021-09-06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口腔扫描模型的隐形正畸进展监测方法、系统及装置,属于口腔医学技术领域,监测方法包括:初诊时获取患者的颅面影像并进行口腔扫描,确定初诊各牙齿模型及初诊牙龈牙槽骨模型,以及各牙齿的初始位置和初始矫正方案;第n次复诊时,对患者进行口腔扫描,确定本次复诊牙冠模型和牙龈模型;根据上次复诊各牙齿模型和本次复诊牙冠模型,得到本次复诊各牙齿模型;根据上次复诊牙龈牙槽骨模型及本次复诊牙龈模型,得到本次复诊牙龈牙槽骨模型,进而确定矫正后各牙齿的位置,得到各牙齿的位置变化情况以及与预期位置的偏差,修正矫正方案。仅在初诊时对患者拍摄颅内影像,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复诊时监测治疗进展的自动化。(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method, a system and a device for monitoring invisible orthodontic progress based on an oral scanning model, belonging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oral medicine, wherein the monitoring method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acquiring a craniofacial image of a patient during initial diagnosis, carrying out oral cavity scanning, and determining each tooth model and each gingival alveolar bone model for initial diagnosis, and the initial position and the initial correction scheme of each tooth; during the nth re-diagnosis, the oral cavity of the patient is scanned, and a dental crown model and a gum model of the re-diagnosis are determined; obtaining each tooth model of the re-diagnosis according to each tooth model of the re-diagnosis at the last time and the dental crown model of the re-diagnosis at the current time; and obtaining the gingival alveolar bone model of the present re-diagnosis according to the gingival alveolar bone model of the previous re-diagnosis and the gingival model of the present re-diagnosis, further determining the position of each tooth after correction, obtaining the position change condition of each tooth and the deviation from the expected position, and correcting the correction scheme. Only in the initial diagnosis, the intracranial image is shot for the patient, so that the cost is reduced, and the automation of monitoring the treatment progress in the re-diagnosis is improved.)

基于口腔扫描模型的隐形正畸进展监测方法、系统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口腔医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口腔扫描模型的隐形正畸进展监测方法、系统及装置。

背景技术

正畸是由正畸医生通过移动牙齿,达到调整患者咬合、改善患者面下部美学的医疗行为。

随着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医患双方逐渐倾向于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进行隐形正畸。对于新兴的隐形正畸来说,如何在患者复诊时监测治疗的进展是医生面临的重点与难点之一。由于牙根与牙槽骨的三维空间关系影响牙齿移动的安全性与效率,尽管目前在临床中,为辅助隐形正畸的方案设计而拍摄CB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口腔颌面锥形束CT)或CT(ComputedTomography,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已成为常规检查手段之一,但CT和CBCT的辐射与花费较高,不可能每次复诊都给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

另外,通过无辐射、操作便捷的口腔扫描,获取患者高精度的牙冠与牙龈形态,进而制作个性化的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也已成为常规诊疗程序之一。因此,基于口腔扫描,结合CBCT或CT获取的患者牙根、牙槽骨数据,对隐形正畸患者进行实时的治疗进展监测成为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方法。但是,该方法的临床推广仍面临三个难点:①无法根据CBCT或CT数据及口腔扫描数据,获得患者复诊时牙齿(包含牙冠及牙根)在三维空间内的位置;②无法将复诊时牙齿(包含牙冠及牙根)在三维空间内的位置与初诊时的牙齿位置、治疗方案设计的牙齿位置进行比对;③实时监测隐形正畸治疗进展的自动化程度较低。

因此,临床医生需要一种解决以上难点的、能够对复诊的隐形正畸患者实时监测治疗进展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口腔扫描模型的隐形正畸进展监测方法、系统及装置,可自动确定复诊时各牙齿位置的变化情况、各牙齿的根骨关系以及与预期位置的偏差,对患者无额外辐射伤害,且成本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基于口腔扫描模型对隐形正畸患者治疗进展监测方法,所述基于口腔扫描模型对隐形正畸患者治疗进展监测方法包括:

初诊时,为患者拍摄CT或CBCT并进行口腔扫描,得到颅面影像及口腔扫描结果;

根据所述颅面影像及口腔扫描结果,确定初诊各牙齿模型及初诊牙龈牙槽骨模型;所述初诊各牙齿模型包括牙根部分和牙冠部分;所述初诊牙龈牙槽骨模型包括牙龈部分和牙槽骨部分;

根据所述初诊各牙齿模型及所述初诊牙龈牙槽骨模型,确定各牙齿的初始位置及矫正方案;

第n次复诊时,对患者进行口腔扫描,确定第n次复诊牙冠模型和第n次复诊牙龈模型,n≥1;

根据第n-1次复诊各牙齿模型和所述第n次复诊牙冠模型,得到第n次复诊各牙齿模型;第0次复诊各牙齿模型为初诊各牙齿模型;

根据第n-1次复诊牙龈牙槽骨模型及所述第n次复诊牙龈模型,得到第n次复诊牙龈牙槽骨模型;第0次复诊牙龈牙槽骨模型为初诊牙龈牙槽骨模型;

根据第n次复诊各牙齿模型及第n次复诊牙龈牙槽骨模型,得到第n次复诊时各牙齿的位置;

根据第n次复诊时各牙齿的位置及矫正方案中第n次复诊时各牙齿的位置,得到第n次复诊时各牙齿的位置实际变化情况以及与矫正方案中第n次复诊时预期位置之间的偏差;

根据偏差,修正矫正方案,直至对患者牙齿的隐形正畸完成。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颅面影像及口腔扫描结果,确定初诊各牙齿模型及初诊牙龈牙槽骨模型,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颅面影像,确定初诊牙根牙冠模型和初诊牙槽骨模型;

根据口腔扫描结果,确定初诊牙冠模型和初诊牙龈模型;

根据所述初诊牙根牙冠模型及所述初诊牙冠模型,得到初诊各牙齿模型;

将所述初诊牙槽骨模型与所述初诊牙龈模型进行配准和合并,得到初诊牙龈牙槽骨模型。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初诊牙根牙冠模型及所述初诊牙冠模型,得到初诊各牙齿模型,具体包括:

将所述初诊牙根牙冠模型与所述初诊牙冠模型进行配准,得到第一配准关系;

基于所述第一配准关系,将所述初诊牙根牙冠模型分割为牙根部分和牙冠部分;

将所述牙冠部分替换为所述初诊牙冠模型,得到初诊各牙齿模型。

可选地,所述初诊各牙齿模型为初诊时各牙齿在三维坐标系中的位置;第n-1次复诊各牙齿模型为第n-1次复诊各牙齿在三维坐标系中的位置;

所述根据第n-1次复诊各牙齿模型和所述第n次复诊牙冠模型,得到第n次复诊各牙齿模型,具体包括:

将第n-1次复诊各牙齿模型与所述第n次复诊牙冠模型进行配准,得到第二配准关系;

基于所述第二配准关系,将第n-1次复诊各牙齿模型的三维坐标系替换为第n次复诊各牙齿模型的三维坐标系,得到第n次复诊各牙齿模型。

可选地,所述根据第n-1次复诊牙龈牙槽骨模型及所述第n次复诊牙龈模型,得到第n次复诊牙龈牙槽骨模型,具体包括:

将第n次复诊牙龈模型与第n-1次复诊牙龈牙槽骨模型进行配准,得到第三配准关系;

基于所述第三配准关系,将第n-1次复诊牙龈牙槽骨模型中的牙龈部分替换为第n次复诊牙龈模型,得到第n次复诊牙龈牙槽骨模型。

可选地,所述基于口腔扫描模型对隐形正畸患者治疗进展监测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n次复诊时的口腔扫描结果,确定上牙列与下牙列的第n次复诊咬合关系;

根据第n次复诊各牙齿模型、第n次复诊牙龈牙槽骨模型及第n次复诊咬合关系,确定第n次复诊时各牙齿位置的总变化情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基于口腔扫描模型对隐形正畸患者治疗进展监测系统,所述基于口腔扫描模型对隐形正畸患者治疗进展监测系统包括:

初诊数据获取单元,用于在初诊时,为患者拍摄CT或CBCT并进行口腔扫描,得到颅面影像及口腔扫描结果;

初诊模型确定单元,与所述初诊数据获取单元连接,用于根据所述颅面影像及口腔扫描结果,确定初诊各牙齿模型及初诊牙龈牙槽骨模型;所述初诊各牙齿模型包括牙根部分和牙冠部分;所述初诊牙龈牙槽骨模型包括牙龈部分和牙槽骨部分;

矫正方案确定单元,与所述初诊模型确定单元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初诊各牙齿模型及所述初诊牙龈牙槽骨模型,确定各牙齿的初始位置及矫正方案;

复诊口腔扫描单元,用于在第n次复诊时,对患者进行口腔扫描,确定第n次复诊牙冠模型和第n次复诊牙龈模型,n≥1;

复诊牙冠模型确定单元,分别与所述复诊口腔扫描单元及所述初诊模型确定单元连接,用于根据第n-1次复诊各牙齿模型和所述第n次复诊牙冠模型,得到第n次复诊各牙齿模型;第0次复诊各牙齿模型为初诊各牙齿模型;

复诊牙龈牙槽骨模型确定单元,分别与所述复诊口腔扫描单元及所述初诊模型确定单元连接,用于根据第n-1次复诊牙龈牙槽骨模型及所述第n次复诊牙龈模型,得到第n次复诊牙龈牙槽骨模型;第0次复诊牙龈牙槽骨模型为初诊牙龈牙槽骨模型;

矫正牙齿位置确定单元,分别与所述复诊牙冠模型确定单元及所述复诊牙龈牙槽骨模型确定单元连接,用于根据第n次复诊各牙齿模型及第n次复诊牙龈牙槽骨模型,得到第n次复诊时各牙齿的位置;

偏差确定单元,与所述矫正牙齿位置确定单元连接,用于根据第n次复诊时各牙齿的位置及所述矫正方案中第n次复诊时各牙齿的位置,得到第n次复诊时各牙齿的实际位置变化情况以及与矫正方案中第n次复诊时预期位置之间的偏差;

修正单元,分别与所述偏差确定单元及所述矫正方案确定单元连接,用于根据偏差,修正矫正方案,直至对患者牙齿的隐形正畸完成。

可选地,所述初诊模型确定单元包括:

初诊牙齿牙槽骨模型确定模块,与所述初诊数据获取单元连接,用于根据所述颅面影像,确定初诊牙根牙冠模型和初诊牙槽骨模型;

初诊牙冠牙龈模型确定模块,与所述初诊数据获取单元连接,用于根据口腔扫描结果,确定初诊牙冠模型和初诊牙龈模型;

初诊各牙齿模型确定模块,分别与所述初诊牙齿牙槽骨模型确定模块及所述初诊牙冠牙龈模型确定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初诊牙根牙冠模型及所述初诊牙冠模型,得到初诊各牙齿模型;

初诊牙龈牙槽骨模型确定模块,分别与所述初诊牙齿牙槽骨模型确定模块及所述初诊牙冠牙龈模型确定模块连接,用于将所述初诊牙槽骨模型与所述初诊牙龈模型进行配准和合并,得到初诊牙龈牙槽骨模型。

可选地,所述初诊各牙齿模型确定模块包括:

配准子模块,分别与所述初诊牙齿牙槽骨模型确定模块及所述初诊牙冠牙龈模型确定模块连接,用于将所述初诊牙根牙冠模型与所述初诊牙冠模型进行配准,得到第一配准关系;

分割子模块,与所述配准子模块连接,用于基于所述第一配准关系,将所述初诊牙根牙冠模型分割为牙根部分和牙冠部分;

替换子模块,与所述分割子模块连接,用于将所述牙冠部分替换为所述初诊牙冠模型,得到初诊各牙齿模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基于口腔扫描模型对隐形正畸患者治疗进展监测装置,所述基于口腔扫描模型对隐形正畸患者治疗进展监测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初诊时,为患者拍摄CT或CBCT并进行口腔扫描,得到颅面影像及口腔扫描结果;

根据所述颅面影像及口腔扫描结果,确定初诊各牙齿模型及初诊牙龈牙槽骨模型;所述初诊各牙齿模型包括牙根部分和牙冠部分;所述初诊牙龈牙槽骨模型包括牙龈部分和牙槽骨部分;

根据所述初诊各牙齿模型及所述初诊牙龈牙槽骨模型,确定各牙齿的初始位置及矫正方案;

第n次复诊时,对患者进行口腔扫描,确定第n次复诊牙冠模型和第n次复诊牙龈模型,n≥1;

根据第n-1次复诊各牙齿模型和所述第n次复诊牙冠模型,得到第n次复诊各牙齿模型;第0次复诊各牙齿模型为初诊各牙齿模型;

根据第n-1次复诊牙龈牙槽骨模型及所述第n次复诊牙龈模型,得到第n次复诊牙龈牙槽骨模型;第0次复诊牙龈牙槽骨模型为初诊牙龈牙槽骨模型;

根据第n次复诊各牙齿模型及第n次复诊牙龈牙槽骨模型,得到第n次复诊各牙齿的位置;

根据第n次复诊各牙齿的位置及所述矫正方案中第n次复诊时各牙齿的位置,得到第n次复诊时各牙齿的实际位置变化情况以及与所述矫正方案中第n次复诊时预期位置之间的偏差;

根据偏差,修正矫正方案,直至对患者牙齿的隐形正畸完成。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发明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初诊时获取颅面影像并进行口腔扫描,建立初诊各牙齿模型和初诊牙槽骨模型,复诊时只需进行口腔扫描,降低了成本,且避免对患者的辐射,根据初诊各牙齿模型和初诊牙槽骨模型以及复诊口腔扫描结果即可确定各牙齿的变化情况、各牙齿的根骨关系以及与预期位置的偏差,进而修正矫正方案和相应调整,提高了复诊时监测治疗进展的自动化程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基于口腔扫描模型对隐形正畸患者治疗进展监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基于口腔扫描模型对隐形正畸患者治疗进展监测系统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符号说明:

初诊数据获取单元-1,初诊模型确定单元-2,初诊牙齿牙槽骨模型确定模块-21,初诊牙冠牙龈模型确定模块-22,初诊各牙齿模型确定模块-23,初诊牙龈牙槽骨模型确定模块-24,矫正方案确定单元-3,复诊口腔扫描单元-4,复诊牙冠模型确定单元-5,复诊牙龈牙槽骨模型确定单元-6,矫正牙齿位置确定单元-7,偏差确定单元-8,修正单元-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口腔扫描模型的隐形正畸进展监测方法、系统及装置,只需在初诊时拍摄CT或CBCT,获取颅面影像并进行口腔扫描,建立初诊各牙齿模型和初诊牙槽骨模型,每次复诊时只需进行口腔扫描,降低了成本,且避免对患者的辐射,根据上次复诊时各牙齿模型和牙槽骨模型以及复诊口腔扫描结果即可确定复诊时各牙齿的变化情况以及与预期位置的偏差,进而修正矫正方案,提高了复诊时监测治疗进展的自动化。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基于口腔扫描模型对隐形正畸患者治疗进展监测方法包括:

S1:初诊时,为患者拍摄CT或CBCT并进行口腔扫描,得到颅面影像及口腔扫描结果。

S2:根据所述颅面影像及口腔扫描结果,确定初诊各牙齿模型及初诊牙龈牙槽骨模型。所述初诊各牙齿模型包括牙根部分和牙冠部分;所述初诊牙龈牙槽骨模型包括牙龈部分和牙槽骨部分。

S3:根据所述初诊各牙齿模型及所述初诊牙龈牙槽骨模型,确定各牙齿的初始位置及矫正方案。

S4:第n次复诊时,对患者进行口腔扫描,确定第n次复诊牙冠模型和第n次复诊牙龈模型,n≥1。

S5:根据第n-1次复诊各牙齿模型和所述第n次复诊牙冠模型,得到第n次复诊各牙齿模型。第0次复诊各牙齿模型为初诊各牙齿模型。

S6:根据第n-1次复诊牙龈牙槽骨模型及所述第n次复诊牙龈模型,得到第n次复诊牙龈牙槽骨模型。第0次复诊牙龈牙槽骨模型为初诊牙龈牙槽骨模型。

S7:根据第n次复诊各牙齿模型及第n次复诊牙龈牙槽骨模型,得到第n次复诊时各牙齿的位置。

S8:根据第n次复诊时各牙齿的位置及矫正方案中第n次复诊时各牙齿的位置,得到第n次复诊时各牙齿的实际位置变化情况以及与所述矫正方案中第n次复诊时预期位置之间的偏差。在本实施例中,将复诊牙齿模型与初诊各牙齿模型进行配准并重叠,得到复诊时各牙齿位置的变化情况。

S9:根据偏差,修正矫正方案,直至对患者牙齿的隐形正畸完成。在本实施例中,复诊时若出现与矫正方案有偏差,会修正矫正方案。在下次复诊时,根据上次修正后的矫正方案计算与预期位置之间的偏差。

进一步地,S2:根据所述颅面影像及口腔扫描结果,确定初诊各牙齿模型及初诊牙龈牙槽骨模型,具体包括:

S21:根据所述颅面影像,确定初诊牙根牙冠模型和初诊牙槽骨模型。在本实施例中,将所述颅面影像导入分析设备,通过分割、重建等图像处理步骤,得到初诊牙根牙冠模型和初诊牙槽骨模型。

S22:根据口腔扫描结果,确定初诊牙冠模型和初诊牙龈模型。

S23:根据所述初诊牙根牙冠模型及所述初诊牙冠模型,得到初诊各牙齿模型。

S24:将所述初诊牙槽骨模型与所述初诊牙龈模型进行配准和合并,得到初诊牙龈牙槽骨模型。

具体地,S23:根据所述初诊牙根牙冠模型及所述初诊牙冠模型,得到初诊各牙齿模型,具体包括:

将所述初诊牙根牙冠模型与所述初诊牙冠模型进行配准,得到第一配准关系。

基于所述第一配准关系,将所述初诊牙根牙冠模型分割为牙根部分和牙冠部分。

将所述牙冠部分替换为所述初诊牙冠模型,得到初诊各牙齿模型。

更进一步地,所述初诊各牙齿模型为初诊各牙齿在三维坐标系中的位置。第n-1次复诊各牙齿模型为第n-1次复诊各牙齿在三维坐标系中的位置。

S5:根据第n-1次复诊各牙齿模型和所述第n次复诊牙冠模型,得到第n次复诊各牙齿模型,具体包括:

将第n-1次复诊各牙齿模型与所述第n次复诊牙冠模型进行配准,得到第二配准关系。

基于所述第二配准关系,将第n-1次复诊各牙齿模型的三维坐标系替换为第n次复诊各牙齿模型的三维坐标系,得到第n次复诊各牙齿模型。

S6:根据第n-1次复诊牙龈牙槽骨模型及所述第n次复诊牙龈模型,得到第n次复诊牙龈牙槽骨模型,具体包括:

将第n次复诊牙龈模型与第n-1次复诊牙龈牙槽骨模型进行配准,得到第三配准关系。

基于所述第三配准关系,将第n-1次复诊牙龈牙槽骨模型中的牙龈部分替换为第n次复诊牙龈模型,得到第n次复诊牙龈牙槽骨模型。

具体地,每个三维空间中的物体或模型都有相应的三维坐标系,代表其在空间内的位置,所谓新位置就是新的坐标系。与初诊时相比,复诊时各牙齿位置都发生了一定变化。删除初诊时牙齿模型的三维坐标系,换为复诊时牙冠的三维坐标系,从而将所有初诊得到的牙齿模型,排列为复诊时的牙齿。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口腔扫描模型对隐形正畸患者治疗进展监测方法还包括:

将第n次复诊各牙齿模型与第n次复诊牙龈牙槽骨模型合并,得到第n次复诊牙齿整体模型。复诊牙齿整体模型中包括各牙齿、牙龈以及牙槽骨部分。

根据第n次复诊牙齿整体模型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关系,确定第n次复诊时各牙齿的根骨关系。具体地,在分析设备中逐颗牙齿观察牙根与牙槽骨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关系,得到复诊时各牙齿的根骨关系。

优选地,所述基于口腔扫描模型对隐形正畸患者治疗进展监测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n次复诊时的口腔扫描结果,确定上牙列与下牙列的第n次复诊咬合关系。

根据第n次复诊各牙齿模型、第n次复诊牙龈牙槽骨模型及第n次复诊咬合关系,确定第n次复诊时各牙齿位置的总变化情况。

根据复诊时各牙齿的位置发生的总变化及所述初诊各牙齿模型,在分析设备中进行配准并重叠,得到从初诊到复诊时,各牙齿由于移动、生长、颌位改变共同产生的位置变化。

本发明中涉及的模型均包括对应的上颌模型及下颌模型。在分析上颌复诊时各牙齿位置的变化情况、各牙齿的根骨关系以及与预期位置的偏差时,使用各模型中的上颌模型部分,在分析下颌复诊时各牙齿位置的变化情况、各牙齿的根骨关系以及与预期位置的偏差时,使用各模型中的下颌模型部分。最终可根据上牙列与下牙列的咬合关系,确定各牙齿位置的总变化。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口腔扫描模型对隐形正畸患者治疗进展监测方法能够使医生获悉牙根与牙槽骨在三维空间中实时的位置关系、三维空间中牙齿的实时位置与初诊时差异、三维空间中牙齿实际位置与治疗方案设计的牙齿位置之间的差值,进而可以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处置,使隐形正畸治疗平稳进展。能将复诊时牙齿在三维空间内的位置与初诊时进行重叠比对,更加了解隐形正畸的技术特点,进而对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进行相应的改进。

如图2所示,本发明基于口腔扫描模型对隐形正畸患者治疗进展监测系统包括:初诊数据获取单元1、初诊模型确定单元2、矫正方案确定单元3、复诊口腔扫描单元4、复诊牙冠模型确定单元5、复诊牙龈牙槽骨模型确定单元6、矫正牙齿位置确定单元7、偏差确定单元8及修正单元9。

其中,所述初诊数据获取单元1用于在初诊时,为患者拍摄CT或CBCT并进行口腔扫描,得到颅面影像及口腔扫描结果。

所述初诊模型确定单元2与所述初诊数据获取单元1连接,所述初诊模型确定单元2用于根据所述颅面影像及口腔扫描结果,确定初诊各牙齿模型及初诊牙龈牙槽骨模型;所述初诊各牙齿模型包括牙根部分和牙冠部分;所述初诊牙龈牙槽骨模型包括牙龈部分和牙槽骨部分。

所述矫正方案确定单元3与所述初诊模型确定单元2连接,所述矫正方案确定单元3用于根据所述初诊各牙齿模型及所述初诊牙龈牙槽骨模型,确定各牙齿的初始位置及矫正方案。

所述复诊口腔扫描单元4用于在第n次复诊时,对患者进行口腔扫描,确定第n次复诊牙冠模型和第n次复诊牙龈模型,n≥1;

所述复诊牙冠模型确定单元5分别与所述复诊口腔扫描单元4及所述初诊模型确定单元连接,所述复诊牙冠模型确定单元5用于根据第n-1次复诊各牙齿模型和所述第n次复诊牙冠模型,得到第n次复诊各牙齿模型。第0次复诊各牙齿模型为初诊各牙齿模型。

所述复诊牙龈牙槽骨模型确定单元6分别与所述复诊口腔扫描单元4及所述初诊模型确定单元2连接,所述复诊牙龈牙槽骨模型确定单元6用于根据第n-1次复诊牙龈牙槽骨模型及所述第n次复诊牙龈模型,得到第n次复诊牙龈牙槽骨模型。第0次复诊牙龈牙槽骨模型为初诊牙龈牙槽骨模型。

所述矫正牙齿位置确定单元7分别与所述复诊牙冠模型确定单元5及所述复诊牙龈牙槽骨模型确定单元6连接,所述矫正牙齿位置确定单元7用于根据第n次复诊各牙齿模型及第n次复诊牙龈牙槽骨模型,得到第n次复诊时各牙齿的位置。

所述偏差确定单元8与所述矫正牙齿位置确定单元7连接,所述偏差确定单元8用于根据第n次复诊时各牙齿的位置及矫正方案中第n次复诊时各牙齿的位置,得到第n次复诊时各牙齿的实际位置变化情况以及与矫正方案中第n次复诊时预期位置的偏差。

所述修正单元9分别与所述偏差确定单元8及所述矫正方案确定单元3连接,所述修正单元9用于根据偏差,修正矫正方案,直至对患者牙齿的隐形正畸完成。

进一步地,所述初诊模型确定单元2包括:初诊牙齿牙槽骨模型确定模块21、初诊牙冠牙龈模型确定模块22、初诊各牙齿模型确定模块23以及初诊牙龈牙槽骨模型确定模块24。

其中,所述初诊牙齿牙槽骨模型确定模块21与所述初诊数据获取单元1连接,所述初诊牙齿牙槽骨模型确定模块21用于根据所述颅面影像,确定初诊牙根牙冠模型和初诊牙槽骨模型。

所述初诊牙冠牙龈模型确定模块22与所述初诊数据获取单元1连接,所述初诊牙冠牙龈模型确定模块22用于根据口腔扫描结果,确定初诊牙冠模型和初诊牙龈模型。

所述初诊各牙齿模型确定模块23分别与所述初诊牙齿牙槽骨模型确定模块21及所述初诊牙冠牙龈模型确定模块22连接,所述初诊各牙齿模型确定模块23用于根据所述初诊牙根牙冠模型及所述初诊牙冠模型,得到初诊各牙齿模型。

所述初诊牙龈牙槽骨模型确定模块24分别与所述初诊牙齿牙槽骨模型确定模块21及所述初诊牙冠牙龈模型确定模块22连接,所述初诊牙龈牙槽骨模型确定模块24用于将所述初诊牙槽骨模型与所述初诊牙龈模型进行配准和合并,得到初诊牙龈牙槽骨模型。

更进一步地,所述初诊各牙齿模型确定模块23包括:配准子模块、分割子模块以及替换子模块。

其中,所述配准子模块分别与所述初诊牙齿牙槽骨模型确定模块21及所述初诊牙冠牙龈模型确定模块22连接,所述配准子模块用于将所述初诊牙根牙冠模型与所述初诊牙冠模型进行配准,得到第一配准关系。

所述分割子模块与所述配准子模块连接,所述分割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配准关系,将所述初诊牙根牙冠模型分割为牙根部分和牙冠部分。

所述替换子模块与所述分割子模块连接,所述替换子模块用于将所述牙冠部分替换为所述初诊牙冠模型,得到初诊各牙齿模型。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基于口腔扫描模型对隐形正畸患者治疗进展监测系统与上述基于口腔扫描模型对隐形正畸患者治疗进展监测方法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基于口腔扫描模型对隐形正畸患者治疗进展监测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初诊时,为患者拍摄CT或CBCT并进行口腔扫描,得到颅面影像及口腔扫描结果。

根据所述颅面影像及口腔扫描结果,确定初诊各牙齿模型及初诊牙龈牙槽骨模型;所述初诊各牙齿模型包括牙根部分和牙冠部分;所述初诊牙龈牙槽骨模型包括牙龈部分和牙槽骨部分。

根据所述初诊各牙齿模型及所述初诊牙龈牙槽骨模型,确定各牙齿的初始位置及矫正方案。

第n次复诊时,对患者进行口腔扫描,确定第n次复诊牙冠模型和第n次复诊牙龈模型,n≥1。

根据第n-1次复诊各牙齿模型和所述第n次复诊牙冠模型,得到第n次复诊各牙齿模型;第0次复诊各牙齿模型为初诊各牙齿模型;

根据第n-1次复诊牙龈牙槽骨模型及所述第n次复诊牙龈模型,得到第n次复诊牙龈牙槽骨模型;第0次复诊牙龈牙槽骨模型为初诊牙龈牙槽骨模型;

根据第n次复诊各牙齿模型及第n次复诊牙龈牙槽骨模型,得到第n次复诊时各牙齿的位置;

根据第n次复诊时各牙齿的位置及矫正方案中第n次复诊时各牙齿的位置,得到第n次复诊时各牙齿的实际位置变化情况以及与矫正方案中第n次复诊时预期位置的偏差。

根据偏差,修正矫正方案,直至对患者牙齿的隐形正畸完成。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系统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16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多场景应用电子听诊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