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

文档序号:1899851 发布日期:2021-11-30 浏览:9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 (Constructed wetland sewage treatment system ) 是由 刘晓峰 江寿良 邓红云 刘宗飞 聂建求 胡静 江子恒 王丹蕾 于 2021-09-03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絮凝池、沉淀池和人工湿地处理池,絮凝池内设有可转动的搅拌轴,搅拌轴的两端贯穿絮凝池的两侧,搅拌轴上设置有若干搅拌桨,絮凝池内还设有提升水泵一,提升水泵一的输出端设有与沉淀池连通的输水管一;分水管上设有水流缓冲组件,水流缓冲组件包括安装腔、转轴、安装环和若干叶片;沉淀池内设有提升水泵二,提升水泵二的输出端设有与人工湿地处理池的输水管二。本发明通过设置水流缓冲组件,有效的减小进入到沉淀池内水流的流速,提升了沉降池的沉降效果,同时,通过水流缓冲组件带动絮凝池内的搅拌轴搅动,提升了絮凝池内絮凝剂与污水的混合效果。(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rtificial wetland sewage treatment system which comprises a flocculation tank, a sedimentation tank and an artificial wetland treatment tank, wherein a rotatable stirring shaft is arranged in the flocculation tank, two ends of the stirring shaft penetrate through two sides of the flocculation tank, a plurality of stirring paddles are arranged on the stirring shaft, a first lifting water pump is also arranged in the flocculation tank, and a first water delivery pipe communicated with the sedimentation tank is arranged at the output end of the first lifting water pump; a water flow buffering component is arranged on the water diversion pipe and comprises an installation cavity, a rotating shaft, an installation ring and a plurality of blades; and a second lifting water pump is arranged in the sedimentation tank, and a second water delivery pipe connected with the artificial wetland treatment tank is arranged at the output end of the second lifting water pump. According to the invention, the flow velocity of water flow entering the sedimentation tank is effectively reduced by arranging the water flow buffering component, the sedimentation effect of the sedimentation tank is improved, and meanwhile, the stirring shaft in the flocculation tank is driven to stir by the water flow buffering component, so that the mixing effect of a flocculating agent and sewage in the flocculation tank is improved.)

一种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生活污水收集与处理比重的日益提升,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雨水径流面源污染等逐渐成为环境问题的主要污染负荷来源。人工湿地是解决小流量生活污水的最佳措施。植物种植密度提高,植物吸收的氮磷等营养元素增加,同时,由于植物根系的泌氧作用,营造了良好的好氧环境,提高了生物作用对污染负荷的去除。鉴于根系层是生物密度最大,污染净化效率最高的位置,为了提高污染去除效果。

现有的人工湿地对污水处理效果一般,导致排放量不达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通过设置水流缓冲组件,有效的减小进入到沉淀池内水流的流速,提升了沉降池的沉降效果,进而提升了对污水的处理效果;同时,通过水流缓冲组件带动絮凝池内的搅拌轴搅动,提升了絮凝池内絮凝剂与污水的混合效果。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絮凝池、沉淀池和人工湿地处理池,所述絮凝池内设有可转动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两端贯穿所述絮凝池的两侧,所述搅拌轴上设置有若干搅拌桨,所述絮凝池内还设有提升水泵一,所述提升水泵一的输出端设有与沉淀池连通的输水管一;

所述输水管一位于沉淀池内的一端设有与输水管垂直的水平管,所述水平管上均布有若干分水管,所述分水管上设有水流缓冲组件,所述水流缓冲组件包括安装腔、转轴、安装环和若干叶片,所述转轴的两端贯穿所述安装腔且伸出到所述沉淀池外,所述安装环安装在所述转轴位于安装腔内的一段上,若干所述叶片均布在所述安装环上,所述转轴与搅拌轴传动连接;

所述沉淀池内设有提升水泵二,所述提升水泵二的输出端设有与人工湿地处理池的输水管二。

优选的,所述人工湿地处理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内部通过隔板分隔成上行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区和下行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区,所述上行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区包括由下至上设置的鹅卵石层、纳米复合材料层和植物基质层一,所述输水管二与鹅卵石层连通;所述下行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区包括由上至下设置的植物基质层二、活性炭过滤层和排水层,所述排水层内设有与池体外部连通的排水管。

优选的,所述纳米复合材料层和植物基质层一之间铺设有石灰石填料层。

优选的,所述活性炭过滤层和排水层之间设置有微生物反应层。

优选的,所述植物基质层一和植物基质层二上种植有湿地植物。

优选的,所述搅拌桨的两端设有皮带轮一,所述转轴的两端设有皮带轮二,所述皮带轮一和皮带轮二之间通过皮带传动。

优选的,所述转轴上设有若干轴向的容纳槽,所述安装环的内壁上设有若干轴向的凸棱,所述凸棱上设有弧形定位柱,所述弧形定位柱的外表面设有螺纹一,所述容纳槽内设有弧形气囊柱,所述弧形气囊柱内设有弧形容纳孔,所述容纳孔的孔壁上设有螺纹二,所述弧形定位柱与所述弧形容纳孔配合。

优选的,所述弧形气囊柱与容纳槽的表面贴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通过设置水流缓冲组件,有效的减小进入到沉淀池内水流的流速,提升了沉降池的沉降效果,进而提升了对污水的处理效果;同时,通过水流缓冲组件带动絮凝池内的搅拌轴搅动,提升了絮凝池内絮凝剂与污水的混合效果,达到了节能减排的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絮凝池和沉淀池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水流缓冲组件、水平管和分水管之间的位置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水流缓冲组件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弧形定位柱与弧形气囊柱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注:1、絮凝池,2、输水管一,3、安装环,4、安装腔,5、沉淀池,6、输水管二,7、石灰石填料层,8、植物基质层一,9、植物基质层二,10、活性炭过滤层,11、微生物反应层,12、池体,13、排水管,14、排水层,15、隔板,16、鹅卵石层,17、纳米复合材料层,18、提升水泵二,19、转轴,20、叶片,21、提升水泵一,22、搅拌轴,23、搅拌桨,24、皮带,25、水平管,26、分水管,27、皮带轮二,28、皮带轮一,29、凸棱,30、弧形气囊柱,31、弧形定位柱,32、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纵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发明的具体保护范围。

此外,如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描述中,“数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另有明确规定和限定,如有术语“组装”、“相连”、“连接”术语应作广义去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也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相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的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3所示,一种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絮凝池1、沉淀池5和人工湿地处理池,所述絮凝池1内设有可转动的搅拌轴22,所述搅拌轴22的两端贯穿所述絮凝池1的两侧,所述搅拌轴22上设置有若干搅拌桨23,所述絮凝池1内还设有提升水泵一21,所述提升水泵一21的输出端设有与沉淀池5连通的输水管一2;

所述输水管一2位于沉淀池5内的一端设有与输水管垂直的水平管25,所述水平管25上均布有若干分水管26,所述分水管26上设有水流缓冲组件,所述水流缓冲组件包括安装腔4、转轴19、安装环3和若干叶片20,所述转轴19的两端贯穿所述安装腔4且伸出到所述沉淀池5外,所述安装环3安装在所述转轴19位于安装腔4内的一段上,若干所述叶片20均布在所述安装环3上,所述转轴19与搅拌轴22传动连接;

所述沉淀池5内设有提升水泵二18,所述提升水泵二18的输出端设有与人工湿地处理池的输水管二6。

具体的,絮凝池内的污水通过提升水泵一进入到输水管一内,然后进入到分水管上的安装腔内,带动叶片和安装环转动,进而转轴带动搅拌轴转动,完成对絮凝池内的污水搅拌,絮凝池内的污水与絮凝剂或者是其他药剂充分搅拌后输送到沉淀池内进行沉淀,这样,一方面通过水流缓冲组件减缓污水进入到沉淀池内的流速,减小对沉淀池池体的已经沉淀好的污染物的冲击,同时,通过将输送管内的污水分流到多根分水管内,进一步的减小对沉淀池池体的已经沉淀好的污染物的冲击,提升沉降池的沉降效果;另一方面,通过叶片带动转轴转动进而带动搅拌轴对絮凝池内的污水进行搅拌搅拌,充分的利用了水流缓冲组件产生的动力,达到节能减排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人工湿地处理池包括池体12,所述池体12内部通过隔板15分隔成上行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区和下行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区,所述上行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区包括由下至上设置的鹅卵石层16、纳米复合材料层17和植物基质层一8,所述输水管二6与鹅卵石层16连通;所述下行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区包括由上至下设置的植物基质层二9、活性炭过滤层10和排水层14,所述排水层14内设有与池体12外部连通的排水管13。通过设置上行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区和下行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区,有效的提升了污水在池体内停留的时间,从而提升了污水处理效果。

其中,纳米复合材料为MuFe-Na,借助纳米复合材料强大的吸附能力、光催化效能和高光降解效率,强化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艺的脱氮除磷效率。

植物基质层一和植物基质层二本身具有极大的吸附功能,能够截留和吸附进水中的悬浮颗粒,淡水能促进污水的流动,属于人工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分解和转化有机物和其他物质的能力,植物基质层一、植物基质层二和植物的配合,能达到污水净化的目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纳米复合材料层17和植物基质层一8之间铺设有石灰石填料层7。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活性炭过滤层10和排水层14之间设置有微生物反应层11。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植物基质层一8和植物基质层二9上种植有湿地植物。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搅拌桨23的两端设有皮带轮一28,所述转轴19的两端设有皮带轮二27,所述皮带轮一28和皮带轮二27之间通过皮带24传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轴19上设有若干轴向的容纳槽,所述安装环3的内壁上设有若干轴向的凸棱29,所述凸棱29上设有弧形定位柱31,所述弧形定位柱31的外表面设有螺纹一,所述容纳槽内设有弧形气囊柱30,所述弧形气囊柱30内设有弧形容纳孔,所述容纳孔的孔壁上设有螺纹二,所述弧形定位柱31与所述弧形容纳孔配合。由于进入到安装腔内的水流会对水流缓冲组件造成一定的冲击,水流长期的冲击下来会损坏安装环和叶片,通过弧形气囊柱起到一个缓冲的作用,为了使弧形气囊柱受力面积更多,所以弧形气囊柱与弧形定位柱之间采用螺纹连接;由于弧形气囊柱可以发生形变,所以,弧形定位柱能够顺利的拧进弧形容纳孔内,此处使用弧形气囊柱进行缓冲,相对于弹簧缓冲来说不会产生锈蚀,能够给安装环和叶片带来一个很好的缓冲,提升安装环和叶片的使用寿命。

更具体的,在上述实施例中,在容纳槽内还设置有限位块32,当凸棱和弧形定位柱压缩弧形气囊柱,弧形气囊柱发生一定形变后,凸棱与限位块接触,限位块对凸棱起到一个限位作用,防止缓冲气囊受到超出阈值的压力损坏。

进一步的,所述弧形气囊柱30与容纳槽的表面贴合。

以上仅就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作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发明不仅局限于以上实施例,其具体结构允许有变化。凡在本发明独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发明保护范围内。

10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生物酶沸石水处理装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