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形溢流井盖

文档序号:1901640 发布日期:2021-11-30 浏览:14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凹形溢流井盖 (Concave overflow well cover ) 是由 贺卫宁 陈宏� 邓征宇 蓝翔 吴羽璇 余关龙 于 2021-08-20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凹形溢流井盖,适用于流量小于0.12m~(3)/s的溢流场合,凹形溢流井盖包括:用于支设于溢流井的进水口或排水管的进水端中的井盖本体,井盖本体的上表面朝溢流井内或排水管内方向内凹形成上部敞口的溢流腔,且溢流腔的敞口位置等于或低于溢流井的进水口或排水管的进水端位置;溢流腔的壁面上开设有若干贯穿壁面的溢流口,溢流口用于对流入溢流腔的溢流水中的杂质进行拦截过滤后引入对应设置的溢流井或排水管内;溢流腔的壁面上还设有外凸的第一紊流条,以用于使溢流腔中的溢流水产生紊流。本发明的凹形溢流井盖的溢流能力强,可有效减少雨水流失,提高雨水收集再利用率,还可有效避免杂物堆积在溢流井或排水管外边缘导致溢流量变小的问题。(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oncave overflow well cover which is suitable for a flow less than 0.12m 3 In the overflow situation of/s, the concave overflow well cover comprises: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well lid body is inwards concave towards the direction inside the overflow well or inside the drain pipe to form an overflow cavity with an open upper part, and the open position of the overflow cavity is equal to or lower than the position of the water inlet end of the overflow well or the water inlet end of the drain pipe; the wall surface of the overflow cavity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overflow ports penetrating through the wall surface, and the overflow ports are used for intercepting and filtering impurities in overflow water flowing into the overflow cavity and then introducing the impurities into correspondingly arranged overflow wells or drainage pipes; the wall surface of the overflow cavity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first turbulence strip protruding outwards so as to generate turbulence for overflow water in the overflow cavity. The concave overflow well cover has strong overflow capacity, can effectively reduce rainwater loss, improve the rainwater collection reutilization rate, and effectively avoid overflow quantity caused by sundries accumulated on the outer edge of the overflow well or the drain pipeThe problem becomes smaller.)

凹形溢流井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市政排水工程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凹形溢流井盖。

背景技术

城市雨水的收集与净化是一项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是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之一,已被纳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目前,我国城市传统的市政雨水排水系统主要存在以下缺点:1、遇到暴雨时,易引发城市内涝、积水;2、雨水浸泡携带地面上的大量生活垃圾与污染物,加重自然水体的面源污染;3、大量雨水通过市政管网排放到自然水体中,引发水体生态环境破坏;4、雨水资源流失严重。

因此,结合“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设计开发一种道路雨水收集及生态处理系统,让城市“弹性适应”自然环境变化,对减轻城市内涝及雨水收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解决城市内涝的同时将雨水收集后再加以利用,对城镇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海绵城市建设及低影响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

现有的溢流井盖,主要有上凸式和平篦式,上凸式溢流井盖包含呈凸起状的罩状壳体,安装后,罩状壳体的下端敞口为溢流井的安装口且朝下,罩状壳体的凸部朝上,罩状壳体凸部的壁上设有若干溢流孔,溢流孔与溢流井的安装口相通,应用时,罩状壳体与排水管的进水端或雨水井的进水端连接。实际应用时,当雨水流入雨水口的流速不大时,树叶、杂草等杂物容易堆积在罩状壳体的外周缘,从而堵住罩状壳体上的溢流孔,导致雨水很难流入溢流孔而被收集再利用,增高雨水口处积水深度的同时导致雨水流失;另外,溢流孔开孔孔径较大,不能有效形成初期拦污作用,故而易造成下游管道沉积物堆积而堵塞管道。

平篦式溢流井盖包含平面形的井盖本体,井盖本体与溢流井井口齐平,井盖上设有若干溢流孔,雨水从溢流孔流入溢流井内的排水管进水端。实际应用中存在的弊端和上凸式溢流井盖类似,存在杂物易堵塞排水管和溢流孔的风险,且溢流能力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凹形溢流井盖,以解决现有平篦式溢流井盖和上凸式溢流井盖存在的杂物易堵塞溢流孔和排水管及对杂物拦截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凹形溢流井盖,适用于流量小于0.12m3/s的溢流场合,凹形溢流井盖包括:用于支设于溢流井的进水口或排水管的进水端中的井盖本体,井盖本体的上表面朝溢流井内或排水管内方向内凹形成上部敞口的溢流腔,且溢流腔的敞口位置等于或低于溢流井的进水口或排水管的进水端位置;溢流腔的壁面上开设有若干贯穿壁面的溢流口,溢流口用于对流入溢流腔的溢流水中的杂质进行拦截过滤后引入对应设置的溢流井或排水管内;溢流腔的壁面上还设有外凸的第一紊流条,以用于使溢流腔中的溢流水产生紊流。

进一步地,溢流腔由井盖底板及与井盖底板的外周相连的井盖壁板围设形成,且井盖底板的面积小于溢流腔敞口的面积,以使井盖底板与井盖壁板间形成110°~170°的角度;溢流口均匀间隔布设于井盖底板和井盖壁板上;第一紊流条依次间隔布设于井盖壁板的内壁面上,且不与溢流口干涉。

进一步地,第一紊流条包括第一紊流直条和第一紊流横条;第一紊流直条沿井盖壁板的周向依次间隔布设,且各第一紊流直条沿井盖壁板上溢流水的流动方向竖直向下延伸或倾斜向下延伸;第一紊流横条靠近井盖底板布设,且在井盖壁板的周向上首尾相接或依次间隔断开。

进一步地,溢流口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或多边形;井盖底板上的溢流口的外径相等;井盖壁板上的溢流口的外径相等;或者

井盖壁板上的溢流口的外径在溢流腔的敞口至井盖底板的方向上逐渐减小。

进一步地,凹形溢流井盖还包括用于对溢流水中的杂质进行拦截过滤的过滤网,过滤网内置安装于溢流腔中;过滤网用于使溢流腔中的溢流水经过过滤网后再经过井盖本体流入溢流井或排水管中;第一紊流条穿设过滤网后外露。

进一步地,过滤网的形状与溢流腔的形状相匹配;过滤网包括网底板及与网底板的外周相连的网侧板,且网底板和网侧板上均布设有若干过滤孔;第一紊流条穿设网侧板后外露,且不与过滤孔干涉。

进一步地,过滤孔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或多边形;网底板上的过滤孔的外径相等;网侧板上的过滤孔的外径相等;或者

网侧板上的过滤孔的外径在过滤网的敞口至网底板的方向上逐渐减小。

进一步地,网侧板的壁面上还设有外凸的第二紊流条,第二紊流条不与第一紊流条干涉。

进一步地,溢流口呈长条状;井盖底板上的溢流口沿井盖底板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均匀间隔布设;井盖壁板上的溢流口沿井盖壁板的周向均匀间隔布设,且各溢流口沿溢流水在井盖壁板上的流动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井盖本体还包括中空框状的安装框,井盖本体通过安装框支设于溢流井的进水口或排水管的进水端中;由安装框、井盖壁板及井盖底板围设形成的井盖本体为一体成型结构;或者井盖壁板和井盖底板连接形成内凹的井盖体,井盖体内置于安装框的框体中,且井盖体与安装框通过连接销轴铰接。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与现有主流溢流井盖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由于井盖本体下凹的形状特点,使下凹的溢流腔在溢流过程中具有蓄水功能,进而提高其内溢流水的溢流水头,使溢流水具有一定的势能,压力增大、流速增加、过流能力增强,从而使井盖本体的溢流能力相比现有相同规格但凸出或平面安装的溢流井盖的溢流能力增强,降低进水口或进水端处积水深度,减少雨水流失,提高雨水收集再利用率;当溢流水位较低时,井盖本体下凹的形状特点,使溢流水中的杂物不易堆积在溢流井或排水管的外周缘,从而有效避免杂物堆积在溢流井或排水管外边缘导致溢流量变小的问题;本发明的凹形溢流井盖结构简单、可操作性强、经济节能;又溢流腔的敞口位置等于或低于溢流井的进水口或排水管的进水端位置,使路面的雨水迅速汇流至溢流腔中,并防止杂物在进水口或进水端处堆积,从而降低进水口或进水端处积水深度,减少雨水流失,并提高雨水收集再利用率;溢流腔壁面上增设的第一紊流条可以使溢流腔中的溢流水紊流,进而使溢流水对溢流腔的内表面产生一个剪应力,避免溢流水中的杂物附着在溢流腔的壁面上,从而提高井盖本体的过流能力,另外,还使溢流水中的杂物与第一紊流条形成撞击,进而使杂物打碎或成团的杂物团打散,有效防止溢流口堵塞,进一步提高井盖本体的过流能力。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发明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凹形溢流井盖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凹形溢流井盖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过滤网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0、井盖本体;102、溢流口;11、井盖底板;12、井盖壁板;13、安装框;20、过滤网;201、过滤孔;21、网底板;22、网侧板;30、第二紊流条;40、连接销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由下述所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参照图1和图2,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凹形溢流井盖,适用于流量小于0.12m3/s的溢流场合,凹形溢流井盖包括:用于支设于溢流井的进水口或排水管的进水端中的井盖本体10,井盖本体10的上表面朝溢流井内或排水管内方向内凹形成上部敞口的溢流腔,且溢流腔的敞口位置等于或低于溢流井的进水口或排水管的进水端位置。溢流腔的壁面上开设有若干贯穿壁面的溢流口102,溢流口102用于对流入溢流腔的溢流水中的杂质进行拦截过滤后引入对应设置的溢流井或排水管内;溢流腔的壁面上还设有外凸的第一紊流条,以用于使溢流腔中的溢流水产生紊流。

本发明的凹形溢流井盖工作时,路面的雨水汇流至溢流井的进水口或排水管的进水端处并形成溢流水,溢流水在重力作用下由溢流腔的敞口流入下凹的溢流腔中,含杂质的溢流水流经溢流腔的壁面后,大体积的杂质被溢流腔的壁面拦截过滤,过滤后的溢流水通过溢流腔壁面上开设的溢流口102流入下方的溢流井或排水管内,再由排水管排出。

与现有主流溢流井盖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由于井盖本体10下凹的形状特点,使下凹的溢流腔在溢流过程中具有蓄水功能,进而提高其内溢流水的溢流水头,使溢流水具有一定的势能,压力增大、流速增加、过流能力增强,从而使井盖本体10的溢流能力相比现有相同规格但凸出或平面安装的溢流井盖的溢流能力增强,降低进水口或进水端处积水深度,减少雨水流失,提高雨水收集再利用率;当溢流水位较低时,井盖本体10下凹的形状特点,使溢流水中的杂物不易堆积在溢流井或排水管的外周缘,从而有效避免杂物堆积在溢流井或排水管外边缘导致溢流量变小的问题;本发明的凹形溢流井盖结构简单、可操作性强、经济节能;又溢流腔的敞口位置等于或低于溢流井的进水口或排水管的进水端位置,使路面的雨水迅速汇流至溢流腔中,并防止杂物在进水口或进水端处堆积,从而降低进水口或进水端处积水深度,减少雨水流失,并提高雨水收集再利用率;溢流腔壁面上增设的第一紊流条可以使溢流腔中的溢流水紊流,进而使溢流水对溢流腔的内表面产生一个剪应力,避免溢流水中的杂物附着在溢流腔的壁面上,从而提高井盖本体10的过流能力,另外,还使溢流水中的杂物与第一紊流条形成撞击,进而使杂物打碎或成团的杂物团打散,有效防止溢流口102堵塞,进一步提高井盖本体10的过流能力。

可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溢流腔由井盖底板11及与井盖底板11的外周相连的井盖壁板12围设形成,且井盖底板11的面积小于溢流腔敞口的面积,以使井盖底板11与井盖壁板12间形成110°~170°的角度。溢流口102均匀间隔布设于井盖底板11和井盖壁板12上。第一紊流条依次间隔布设于井盖壁板12的内壁面上,且不与溢流口102干涉。本可选方案中,通过使井盖底板11与井盖壁板12间形成110°~170°的角度,从而限定井盖本体10的形状特征,使其相比现有常规底板与壁板垂直连接的结构,本发明井盖本体10的该形状特征可有效增大溢流面积,进而增强溢流能力。

本可选方案中,图未示,第一紊流条包括第一紊流直条和第一紊流横条;第一紊流直条沿井盖壁板12的周向依次间隔布设,且各第一紊流直条沿井盖壁板12上溢流水的流动方向竖直向下延伸或倾斜向下延伸;第一紊流横条靠近井盖底板11布设,且在井盖壁板12的周向上首尾相接或依次间隔断开。第一紊流直条和第一紊流横条用于使溢流腔中的溢流水紊流,进而使溢流水对溢流腔的内表面产生一个剪应力,避免溢流水中的杂物附着在溢流腔的壁面上,从而提高井盖本体10的过流能力;另一方面,还使溢流水中的杂物与第一紊流条形成撞击,进而使杂物打碎或成团的杂物团打散,有效防止溢流口102堵塞,进一步提高井盖本体10的过流能力;此外,第一紊流直条还可用于对溢流水的流动进行导向。

本可选方案中,溢流口的第一实施例,图未示,溢流口102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或多边形。井盖底板11上的溢流口102的外径相等,有利于溢流水通过井盖底板11上布设的溢流口102均匀、分散地溢流,提高溢流速度,减少溢流水在溢流腔中滞留的时间。井盖壁板12上的溢流口102的外径相等,以使溢流腔中的溢流水还通过井盖壁板12上布设的溢流口102均匀、分散地溢流,进一步提高溢流速度,并减少溢流水在溢流腔中滞留的时间。或者,井盖壁板12上的溢流口102的外径在溢流腔的敞口至井盖底板11的方向上逐渐减小,当下雨量小、溢流量小、流速慢时,井盖底板11上的溢流口102和井盖壁板12下部靠近井盖底板11处的溢流口102共同起过流作用,适应小流量溢流需求的同时,由于井盖底板11和井盖壁板12下部的溢流口102的溢流面积小,从而可有效提高对溢流水中杂质的拦截效率;而当下雨量大、溢流量大、流速快时,井盖底板11上的溢流口102和井盖壁板12上的溢流口102共同起过流作用,而由于井盖壁板12上部溢流口102的溢流面积大,从而可有效提高井盖本体10的过流能力,满足大流量溢流需求。

可选地,如图1所示,凹形溢流井盖还包括用于对溢流水中的杂质进行拦截过滤的过滤网20,过滤网20内置安装于溢流腔中。过滤网20用于使溢流腔中的溢流水经过过滤网20后再经过井盖本体10流入溢流井或排水管中。第一紊流条穿设过滤网20后外露。当在溢流腔中内置加装过滤网20,使溢流腔中的溢流水依次通过过滤网20和井盖本体10的拦截过滤后,再流入溢流井或排水管中,从而使本发明的凹形溢流井盖对杂物的拦截能力大大提升,有效避免下游管道沉积物堆积而造成管道堵塞;过滤网20内置安装于溢流腔中,使其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方便拆卸和沉积杂物的清理,且可自由取出过滤网20,以便于人工对井盖本体10内的杂物进行清理。

本可选方案中,如图2和图3所示,过滤网20的形状与溢流腔的形状相匹配,提高过滤网20安装、定位的便捷性,同时减少加装过滤网20后对井盖本体10的溢流能力产生影响。过滤网20包括网底板21及与网底板21的外周相连的网侧板22,且网底板21和网侧板22上均布设有若干过滤孔201。第一紊流条穿设网侧板22后外露,且不与过滤孔201干涉。本可选方案的具体实施例中,当井盖壁板12由多块壁板围设形成时,相应的,网侧板22也包括多块侧板,且侧板与壁板一一对应设置,并各侧板通过其上滑条与壁板内壁面上开设的滑槽滑动配合连接,或者,多块侧板连接形成整体式结构的网侧板22,该网侧板22直接支撑于井盖壁板12的内壁面上,或者该网侧板22通过其外壁面上设置的滑条与井盖壁板12内壁面上的滑槽滑动配合连接,从而过滤网20安装、定位简单,容易拆装、更换。

本可选方案中,如图3所示,过滤孔201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或多边形。网底板21上的过滤孔201的外径相等,有利于溢流水通过网底板21上布设的过滤孔201均匀、分散地溢流,提高溢流速度,减少溢流水在溢流腔中滞留时间的同时,还提高对杂物的拦截能力。网侧板22上的过滤孔201的外径相等,以使溢流腔中的溢流水还通过网底板21上布设的过滤孔201均匀、分散地溢流,进一步提高溢流速度,并减少溢流水在溢流腔中滞留的时间。或者,网侧板22上的过滤孔201的外径在过滤网20的敞口至网底板21的方向上逐渐减小,当下雨量小、溢流量小、流速慢时,网底板21上的过滤孔201和网侧板22下部靠近网底板21处的过滤孔201共同起过流作用,适应小流量溢流需求的同时,由于网底板21和网侧板22下部的过滤孔201的溢流面积小,从而可有效提高对溢流水中杂质的拦截效率;而当下雨量大、溢流量大、流速快时,网底板21上的过滤孔201和网侧板22上的过滤孔201共同起过流作用,而由于网侧板22上部过滤孔201的溢流面积大,从而可有效提高井盖本体10的过流能力,满足大流量溢流需求。本可选方案中,过滤网20可采用金属材质或塑料材质或合金材质。

可选地,如图1和图3所示,网侧板22的壁面上还设有外凸的第二紊流条30,第二紊流条30不与第一紊流条干涉。

本可选方案中,如图1和图3所示,第二紊流条30包括第二紊流直条和第二紊流横条;第二紊流直条沿网侧板22的周向依次间隔布设,且各第二紊流直条沿网侧板22上溢流水的流动方向竖直向下延伸或倾斜向下延伸;第二紊流横条靠近网底板21布设,且在网侧板22的周向上首尾相接或依次间隔断开。第二紊流直条和第二紊流横条用于使溢流腔中的溢流水紊流,进而使溢流水对过滤网20的内表面产生一个剪应力,避免溢流水中的杂物附着在过滤网20的内表面上,从而提高过滤网20的过流能力;另一方面,还使溢流水中的杂物与第二紊流条30形成撞击,进而使杂物打碎或成团的杂物团打散,有效防止过滤孔201堵塞,进一步提高过滤网20的过流能力。

本可选方案中,第一紊流条和第二紊流条30均采用金属材质或塑料材质或合金材质;第一紊流条和第二紊流条30两者的高度均为0.5cm~溢流腔高度的一半,且距井盖底板11或网底板21的间距为3cm~5cm。

可选地,溢流口102的第二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当本发明的凹形溢流井盖包括井盖本体10和过滤网20时,井盖本体10上的溢流口102呈长条状,通过过滤网20增强溢流井盖拦截能力的同时,溢流口102呈长条状,可提高溢流井盖的过流能力,从而本发明的凹形溢流井盖不仅对杂物的拦截能力强,且过流能力强、溢流量大。当井盖底板11的形状为方形时,井盖底板11上的溢流口102沿井盖底板11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均匀间隔布设;当井盖底板11的形状为圆形时,井盖底板11上的溢流口102沿井盖底板11的径向延伸,井盖底板11上溢流口102的该些布设方式,可有效提高井盖底板11的过流能力,使溢流水快速由溢流口102处溢流。井盖壁板12上的溢流口102沿井盖壁板12的周向均匀间隔布设,且各溢流口102沿溢流水在井盖壁板12上的流动方向延伸,有效提高井盖壁板12的过流能力,使溢流水流入溢流井盖的过程中快速通过井盖壁板12上的溢流口102溢流。当过滤网20的网侧板22上的过滤孔201的外径相同时,井盖壁板12上溢流口102的宽度沿溢流水的流动方向逐渐变窄;井盖壁板12上溢流口102的该种设置方式,与过滤网20上过滤孔201的该种设置方式的作用效果相同,在此不再累述。

本可选方案中,溢流口102的宽度为3cm~4cm,相邻两个溢流口102之间的间距相等,井盖底板11上溢流口102的长度占开设位置总长度的70%~80%,且井盖壁板12上溢流口102的长度占开设位置总长度的70%~80%,从而保证井盖本体10整体结构强度的同时,尽可能提高井盖本体10的过流能力,降低溢流腔中的溢流高度。

可选地,如图1所示,井盖本体10还包括中空框状的安装框13,井盖本体10通过安装框13支设于溢流井的进水口或排水管的进水端中。由安装框13、井盖壁板12及井盖底板11围设形成的井盖本体10为一体成型结构,从而井盖本体10加工制备简单、整体结构强度高。或者,井盖壁板12和井盖底板11连接形成内凹的井盖体,井盖体内置于安装框13的框体中,且井盖体与安装框13通过连接销轴40铰接;操作时,井盖体可以绕连接销轴40向上旋转180度,使井盖体敞口朝下倾覆在地面,以便人工对井盖体内的杂物进行清理。

本可选方案中,如图1和图2所示,井盖本体10呈方型。井盖本体10的长宽高之比为1:(0.5~0.8):(0.1~0.4);井盖底板11的长宽之比为:1:(0.4~0.8)。井盖本体10的该种结构限定,符合实际应用的同时,使井盖本体10溢流能力好、材料用量少、造价经济效益高。

本发明的凹形溢流井盖适用流量小于0.12m3/s,在0.12m3/s流量下的溢流高度小于8.5cm,对漂浮物的拦截效率大于80%,其作用效果明显优于现有普通平篦式溢流井盖和上凸式溢流井盖;本发明凹形溢流井盖的拦截效率可依据公式:Y=514.8X2-129.6X+91.5来推算,其中Y表示拦截效率,X表示流量。

本发明的凹形溢流井盖工作时,路面的雨水汇流至溢流井的进水口或排水管的进水端处并形成溢流水,溢流水在重力作用下由溢流腔的敞口流入下凹的溢流腔中,含杂质的溢流水流经安装在溢流腔中的过滤网20后,大体积的杂质被过滤网20拦截,过滤后的溢流水再通过井盖壁板12和井盖底板11上的溢流口102流入溢流井或排水管内,最后再由排水管排出,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普通平篦式溢流井盖和上凸式溢流井盖,在同等流量下,本发明的凹形溢流井盖的溢流高度最低,溢流能力最好,对漂浮物的拦截率也最高,具体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表1溢流高度

从表1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在相同设计流量条件下,本发明的凹形溢流井盖在无漂浮物和有漂浮物两种情形下,其溢流高度均明显小于平篦式溢流井盖和上凸式溢流井盖的溢流高度,且本发明的凹形溢流井盖在无漂浮物和有漂浮物两种不同情形下的溢流高度相差不明显,本发明的凹形溢流井盖的溢流能力好,特别是在设计流量较大时,其溢流高度明显小于平篦式溢流井盖和上凸式溢流井盖的溢流高度。

表2漂浮物拦截率

设计流量 平篦式溢流井盖 上凸式溢流井盖 凹形溢流井盖
m<sup>3</sup>/s
0.01 19.14±2.83 87.11±1.15 88.34±1.30
0.02 17.14±1.07 86.69±0.77 87.89±1.99
0.03 15.85±2.08 85.97±2.07 87.26±1.95
0.05 13.02±2.17 85.32±2.27 85.52±0.70
0.07 10.73±3.79 83.77±0.31 83.94±0.36
0.10 8.63±1.64 82.57±0.78 83.31±0.98
0.12 5.70±5.21 82.14±0.52 82.30±1.12

从表2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在相同设计流量条件下,上凸式溢流井盖和本发明凹形溢流井盖的漂浮物拦截率均明显高于平篦式溢流井盖的漂浮物拦截率,且相同设计流量条件下,本发明凹形溢流井盖的漂浮物拦截率高于上凸式溢流井盖的漂浮物拦截率,特别是在高于0.07m3/s的流量下,其拦截率仍大于82%。

表3过流能力

从表3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在相同设计流量条件下,本发明凹形溢流井盖的溢流高度明显小于平篦式溢流井盖和上凸式溢流井盖的溢流高度,且发明凹形溢流井盖的过流能力明显强于平篦式溢流井盖和上凸式溢流井盖的过流能力,且本发明的凹形溢流井盖在大于70L/s的大流量时,其溢流高度更小,而过流能力更强。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12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具有快速疏通功能的井盖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