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关组件及其空调器

文档序号:1902533 发布日期:2021-11-30 浏览:18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开关组件及其空调器 (Switch assembly and air conditioner thereof ) 是由 熊华祥 汪佳 罗会斌 李文豪 计运卓 刘祚辉 于 2020-05-25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开关组件及其空调器,其中,一种开关组件所应用的空调器包括面板和电控盒,所述开关组件用于设置在所述面板上,所述开关组件包括:开关本体、用于设置在所述面板与所述电控盒之间的按键座和用于设置在所述电控盒内的按键;所述按键座具有容纳所述开关本体的容纳腔,所述开关本体适于在所述容纳腔内沿所述容纳腔的轴向运动至按压所述按键。本发明的开关组件通过设置按键座,以对开关本体的运动起到导向作用,以便于开关本体在向下运动时,能够准确地按压到按键,使得开关本体的装配过程及使用过程变得简单且精准,保证了应急开关装配的准确性以及应急开关的灵敏度。(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switch assembly and an air conditioner thereof, wherein the air conditioner applied to the switch assembly comprises a panel and an electric control box, the switch assembly is arranged on the panel, and the switch assembly comprises: the switch comprises a switch body, a key seat arranged between the panel and the electric control box and a key arranged in the electric control box; the key seat is provided with an accommodating cavity for accommodating the switch body, and the switch body is suitable for moving in the accommodating cavity along the axial direction of the accommodating cavity to press the key. The switch component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the key seat is arranged to guide the movement of the switch body, so that the key can be accurately pressed when the switch body moves downwards, the assembling process and the using process of the switch body are simple and accurate, and the assembling accuracy of the emergency switch and the sensitivity of the emergency switch are ensured.)

一种开关组件及其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开关组件及其空调器。

背景技术

空调器的应急开关用于应对遥控器丢失而无法关机的情况,为提升对应急开关的操作的便利性,避免需要打开空调器室内机的面板以对应急开关进行操作,目前应急开关的开关多为贯穿空调器的面板设置,即开关设置在面板上开设的孔洞内;在对开关进行装配时,孔洞的内壁对开关起到导向作用,但由于空调器的面板的厚度有限,使得开关容易在面板上的孔洞内晃动,从而使得开关在装配过程及使用过程中难以对准应急开关的按键,使得装配工作变得困难,且降低了开关的灵敏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保证应急开关装配的准确性以及应急开关的灵敏度。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开关组件,所应用的空调器包括面板和电控盒,所述开关组件包括:开关本体、用于设置在所述面板与所述电控盒之间的按键座和用于设置在所述电控盒内的按键;所述按键座具有容纳所述开关本体的容纳腔,所述开关本体适于在所述容纳腔内沿所述容纳腔的轴向运动至按压所述按键。

由此,开关组件通过将开关组件的按键座设置在面板与电控盒盖之间,开关本体设置在按键座围成的容纳腔内,以便于用户在不开启空调器的面板的情况下,直接在面板外对开关本体进行按压时,开关本体能够沿容纳腔的轴向向下运动至按压设置在电控盒内的按键,从而开启或关闭空调器的应急开关,以实现空调器的开启或关闭。且通过设置按键座,以对开关本体的运动起到导向作用,以便于开关本体在向下运动时,能够准确地按压到按键,使得开关本体的装配过程及使用过程变得简单且精准,保证了应急开关装配的准确性以及应急开关的灵敏度;另外,安装人员或机械在装配开关本体时,无需刻意将开关本体对准按键,提升了空调器的应急开关的装配工作的便利性。

可选地,所述按键座包括具有第一容纳腔的第一按键座和具有第二容纳腔的第二按键座,所述第一按键座用于设置在所述面板朝向所述电控盒一侧的侧面上,所述第二按键座用于设置在所述电控盒的电控盒盖上;所述第一容纳腔与所述第二容纳腔同轴设置,并共同构成所述容纳腔。

由此,第一按键座和第二按键座的设置,保证了按键座对开关本体的导向作用,且使得面板或电控盒盖的出模过程的难度下降,并且能够保证开关本体与按键配合的准确性。容纳腔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第一容纳腔远离第二容纳腔的一端贯穿面板且与面板外部连通,以便于用户直接在面板外对开关本体进行按压操作;第二容纳腔一端与第一容纳腔连通,另一端则与电控盒的内部空间连通,按键设置在第二容纳腔的下方,以便于开关本体在沿容纳腔的轴向向下运动时,能够准确按压到按键,以开启或关闭应急开关。

可选地,所述第二容纳腔由所述电控盒盖朝向所述第一按键座一侧的侧面向远离所述第一按键座的方向凹陷形成,且所述第一按键座朝向所述第二按键座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容纳腔内。

由此,第二容纳腔优选为由电控盒盖朝向第二容纳腔一侧的侧面向远离第一按键座的方向凹陷形成,以避免第二按键座与第一按键座相互干涉而影响到电控盒与面板之间的装配;第一按键座朝向第二按键座的一端延伸至第二容纳腔内,使得电控盒盖在第二容纳腔上端处的暴露面积减小,从而使得电控盒盖具有一定的防火功能。

可选地,所述第一按键座与所述第二按键座之间设有导向结构,所述导向结构适于引导所述第一按键座朝向所述第二按键座的一端装入所述第二容纳腔内。

由此,通过在第一按键座与第二按键座之间设置导向结构,使得在装配面板时,与面板一体成型的第一按键座的朝向电控盒盖的一端能够在导向结构的导向作用下,顺利装入第二容纳腔内。

可选地,所述导向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按键座朝向所述第二按键座一端的第一导向面和设置在所述第二按键座朝向所述第一按键座一端的第二导向面。

由此,通过设置第一导向面和第二导向面,以便于第一按键座朝向第二按键座的一端在第一导向面和第二导向面的导向作用下顺利装入第二容纳腔,从而保证开关本体与按键配合的准确性,即保证应急开关装配的准确性以及应急开关的灵敏度。

可选地,所述第一导向面与所述第二导向面之间具有间隙。

由此,第一导向面和第二导向面之间存在间隙,一方面,方便了第一按键座朝向第二按键座的一端在导向结构的导向作用下能够顺利装入第二容纳腔;另一方面,使得面板和/或电控盒在受到振动时,第一按键座和第二容纳腔之间不容易发生碰撞,以避免面板和/或电控盒受损。

可选地,所述第一按键座与所述第二容纳腔间隙配合。

由此,使得第一按键座朝向第二按键座的一端在第二容纳腔内具有足够的活动空间,以使得面板在倾斜地进行装配或拆卸时,电控盒盖不会与第一按键座发生干涉,即第二容纳腔的腔壁不会阻碍到第一按键座的活动,从而便于面板的装配及拆卸。

可选地,所述按键座包括凸设在所述容纳腔的腔壁上的限位结构,所述开关本体包括按压杆和凸设在所述按压杆上的弹扣;所述按压杆贯穿所述限位结构,所述弹扣位于所述限位结构的下方。

由此,限位结构凸设在容纳腔的腔壁上,按压杆穿过限位结构上开设的通孔设置;弹扣凸设在按压杆上,在开关本体在容纳腔内装配完成后,弹扣位于限位结构的下方,且与限位结构朝向电控盒盖的一端贴靠,如此,限位结构通过对弹扣的限位以对开关本体进行限位,防止开关本体向上脱出容纳腔。

可选地,所述限位结构上设有限位孔,所述按压杆与所述限位孔间隙配合,且所述弹扣远离所述按压杆的最大横向距离大于所述限位孔的孔壁与所述按压杆之间的最大间隙。

由此,限位孔的设置,方便了按压杆在受到按压时在容纳腔内顺利地运动;弹扣与限位结构的配合,保证了开关本体在容纳腔内装配完成后无法向上脱出容纳腔,从而保证了应急开关的正常使用。

可选地,所述限位结构远离所述弹扣的一端设有第三导向面;所述弹扣上设有第四导向面,所述第四导向面位于所述弹扣背离所述按压杆的一侧。

由此,弹扣具有一定弹性,在开关本体装入容纳腔时,开关本体沿容纳腔轴向向下移动,弹扣的下端先进入限位结构上开设的通孔,之后在安装人员或机械的继续按压下,弹扣的第四导向面与第三导向面贴合,并沿第三导向面向下移动,使得弹扣发生弹性形变,即弹扣远离与按压杆连接的一端到按压杆的距离逐渐减小,最终使得弹扣穿过限位结构上的通孔,移动到限位结构下方;通过设置第三导向面和第四导向面,提升了开关本体装入容纳腔的便利性。

可选地,所述开关本体还包括凸设在所述按压杆上的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位于所述限位结构背离所述弹扣的一侧,且所述第一限位部垂直于所述按压杆的轴线。

由此,第一限位部位于限位结构背离弹扣的一侧,以使得限位结构对第一限位部起到限位作用,以保证开关本体不会向下脱出容纳腔。

可选地,所述开关本体还包括与所述按压杆一体成型的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弹扣之间并与所述按压杆同轴设置,且所述第二限位部朝向所述弹扣的一端适于在所述限位孔内滑动。

由此,第二限位部与按压杆同轴设置,且限位孔同样与按压杆同轴设置,以保证第二限位部在限位孔内的稳定性,提升应急开关装配的准确性;第二限位部朝向弹扣的一端适于在限位孔内滑动,以便于用户对按压杆进行按压操作时按压杆能够顺利地在容纳腔内运动。

可选地,所述开关本体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按压杆上,并位于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限位结构之间。

由此,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限位部、限位结构连接或抵接,在用户向下按压开关本体的按压部时,开关本体通过第一限位部对弹簧施加压力,使得弹簧发生弹性形变(压缩),从而使得开关本体向下运动至按压按键;当用户撤去对按压部的压力后,弹簧恢复形变(伸张)以使得开关本体向上回弹;如此,使得应急开关能够顺利地在打开与关闭之间切换,保证了应急开关工作的稳定性。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所述的开关组件。

所述空调器与上述开关组件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空调器的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电控盒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开关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开关本体;11-按压杆;12-弹扣;121-第四导向面;13-按压部;14-第一限位部;15-第二限位部;16-弹簧;2-按键座;21-第一按键座;211-第一导向面;212-限位结构;2121-第三导向面;2122-限位孔;22-第二按键座;221-第二导向面;3-按键;4-容纳腔;41-第一容纳腔;42-第二容纳腔;5-面板;6-电控盒;61-电控盒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高”、“低”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且本文中设置有Z轴,Z轴的正向代表上方,Z轴的反向代表下方;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结合图1、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开关组件,所应用的空调器包括面板5和电控盒6,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关本体1、用于设置在面板5与电控盒6之间的按键座2和用于设置在电控盒6内的按键3;按键座2具有容纳开关本体1的容纳腔4,开关本体1适于在容纳腔4内沿容纳腔4的轴向运动至按压按键3。

开关组件所应用的空调器包括面板5和设置在面板5所围成的区域内的电控盒6,开关组件的按键座2设置在面板5与电控盒6之间,开关本体1设置在按键座2围成的容纳腔4内,以便于用户在面板5外对开关本体1进行按压时,开关本体1能够沿容纳腔4的轴向(即容纳腔4的轴线方向,也是图2中Z轴方向)向下(即Z轴反向)运动至按压设置在电控盒6内的按键3,从而开启或关闭空调器的应急开关,以实现空调器的开启或关闭。具体地,电控盒6包括电控盒盖61,电控盒盖61上设有开口(即后文的第二容纳腔42),以便于开关本体1向下(即图2中Z轴反向)运动时,能够经该开口按压到位于电控盒6内的按键3;且按键座2贯穿面板5,以便于用户能够在面板5外直接对位于容纳腔4内的开关本体1进行按压。

相对于目前一些需要通过开启空调器室内机面板5才能够对应急开关进行操作的空调器而言,本实施例中的空调器通过设置开关组件,使得用户可直接在不开启面板5的情况下,在面板5外对应急开关进行操作,提升了空调器操作的便利性;而且,现有技术中还有一部分空调器的应急开关的开关本体1是直接贯穿空调器的面板5设置,即开关本体1设置在面板5上开设的孔洞内,在对开关本体1进行装配时,该孔洞的内壁对开关本体1起到导向作用,但由于空调器的面板5的厚度有限,使得开关本体1容易在面板5上的孔洞内晃动,从而使得开关本体1在装配过程中难以对准应急开关的按键3,使得装配工作变得困难,且使得在应急开关的使用过程中,由于开关本体1难以对准按键3,导致应急开关的灵敏度大大降低;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按键座2,以对开关本体1的运动起到进一步地导向作用,以便于开关本体1在向下运动时,能够准确地按压到按键3,使得开关本体1的装配过程及使用过程变得简单且精准,保证了应急开关装配的准确性以及应急开关的灵敏度;另外,安装人员或机械在装配开关本体1时,无需刻意将开关本体1对准按键3,提升了空调器的应急开关的装配工作的便利性。

可选地,结合图1-图4所示,按键座2包括具有第一容纳腔41的第一按键座21和具有第二容纳腔42的第二按键座22,第一按键座21用于设置在面板5朝向电控盒6一侧的侧面上,第二按键座22用于设置在电控盒6的电控盒盖61上,且第一按键座21由面板5朝向电控盒盖61方向延伸;且第一容纳腔41与第二容纳腔42同轴设置,并共同构成容纳腔4。

按键座2包括第一按键座21和第二按键座22,第一按键座21优选为与面板5一体成型,第二按键座22优选为与电控盒盖61一体成型,如此,相对于仅设置一个与面板5或电控盒盖61一体成型的按键座2而言,第一按键座21和第二按键座22的设置,保证了按键座2对开关本体1的导向作用(即按键座2的内壁对开关本体1的导向作用,也就是容纳腔4的腔壁对开关本体1的导向作用),且使得面板5或电控盒盖61的出模过程的难度下降,并且,能够保证开关本体1与按键3配合的准确性。第一按键座21由面板5朝向第二按键座22方向延伸,容纳腔4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容纳腔41和第二容纳腔42,第一容纳腔41贯穿第一按键座21的两端,第二容纳腔42贯穿第二按键座22的两端;第一容纳腔41远离第二容纳腔42的一端贯穿面板5且与面板5外部连通,以便于用户直接在面板5外对开关本体1进行按压操作;第二容纳腔42一端与第一容纳腔41连通,另一端则与电控盒6的内部空间连通,按键3设置在第二容纳腔42的下方(即图2中Z轴反向),以便于开关本体1在沿容纳腔4的轴向向下(即图2中Z轴反向)运动时,能够准确按压到按键3,以开启或关闭应急开关。

可选地,结合图1、图2、图4所示,第二容纳腔42由电控盒盖61朝向第一按键座21一侧的侧面向远离第一按键座21的方向凹陷形成,且第一按键座21朝向第二按键座22的一端延伸至第二容纳腔42内。

第二容纳腔42优选为由电控盒盖61朝向第二容纳腔42一侧的侧面向远离第一按键座21的方向凹陷形成,即第二按键座22朝向远离第一按键座21的方向凸起,如此设置,避免了在第二按键座22朝向第一按键座21的方向凸起设置时,第二按键座22与第一按键座21容易相互干涉而影响到电控盒6与面板5之间的装配;且使得电控盒6不会在空调器室内机内部占据过多空间。第一按键座21朝向第二按键座22的一端延伸至第二容纳腔42内,以使得开关本体1在沿容纳腔4轴向进行向上(即图2中Z轴正向)或向下(即图2中Z轴反向)的运动时,按键座2能够始终保证对开关本体1的导向;且使得电控盒盖61在第二容纳腔42上端(即第二容纳腔42位于图2中Z轴正向的一端)处的暴露面积减小,从而使得电控盒盖61具有一定的防火功能。

可选地,结合图1、图2所示,第一按键座21与第二按键座22之间设有导向结构,导向结构适于引导第一按键座21朝向第二按键座22的一端装入第二容纳腔42内。

在上述的第一按键座21朝向第二按键座22的一端延伸至第二容纳腔42内的基础之上,第一按键座21与第二按键座22之间设有导向结构,使得在装配面板5时,与面板5一体成型的第一按键座21的朝向电控盒盖61的一端能够在导向结构的导向作用下,顺利装入第二容纳腔42内;在第一按键座21朝向第二按键座22的一端装入第二容纳腔42后,第二容纳腔42的腔壁可对第一按键座21起到在水平方向(即垂直于图2中Z轴的平面上的各个方向)上的限位作用,以防止第一按键座21脱出第二容纳腔42,从而避免第一容纳腔41与第二容纳腔42因安装错位而导致的开关本体1无法准确按压到按键3的情形发生。

可选地,结合图1、图2、图4所示,导向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按键座21朝向第二按键座22一端的第一导向面211和设置在第二按键座22朝向第一按键座21一端的第二导向面221。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是第一按键座21朝向第二按键座22一端设有第一导向面211,又可以是第二按键座22朝向第一按键座21一端设有第二导向面221,还可以是第一按键座21朝向第二按键座22一端设有第一导向面211且第二按键座22朝向第一按键座21一端设有第二导向面221,其中,第二导向面221位于第二容纳腔42的腔壁上,第一导向面211位于第一容纳腔41外,即第一导向面211位于第一按键座21的外壁上;第一导向面211和第二导向面221均呈环状斜面,且环状斜面的上端(即环状斜面位于图2中Z轴正向的一端)的面积大于环状斜面的下端(即环状斜面位于图2中Z轴反向的一端)的面积,为便于描述,下面举例进行说明,当第一按键座21的下端(即第一按键座21位于图2中Z轴反向的一端)呈圆柱状时,第一导向面211呈圆锥面状;当第二容纳腔42的上端(即第二容纳腔42位于图2中Z轴正向的一端)呈圆柱状时,第二导向面221呈圆锥面状;如此,通过设置第一导向面211和/或第二导向面221,以便于第一按键座21朝向第二按键座22的一端在第一导向面211和/或第二导向面221的导向作用下顺利装入第二容纳腔42。

进一步地,导向结构优选为包括第一导向面211和第二导向面221,以进一步保证第一按键座21朝向第二按键座22的一端顺利装入第二容纳腔42,从而保证开关本体1与按键3配合的准确性,即保证应急开关装配的准确性以及应急开关的灵敏度。

可选地,结合图1、图2、图4所示,第一导向面211与第二导向面221之间具有间隙。

在上述的第一按键座21朝向第二按键座22一端设有第一导向面211且第二按键座22朝向第一按键座21一端设有第二导向面221的基础之上,第一导向面211和第二导向面221之间存在间隙,也就是说,第一按键座21朝向第二按键座22的一端在导向结构的导向作用下装入第二容纳腔42后,第一导向面211和第二导向面221之间存在间隙,例如第一导向面211和第二导向面221之间的最小距离为0.7mm;如此,一方面,方便了第一按键座21朝向第二按键座22的一端在导向结构的导向作用下能够顺利装入第二容纳腔42;另一方面,使得面板5和/或电控盒6在受到振动时,第一按键座21和第二容纳腔42之间不容易发生碰撞(即第一导向面211和第二导向面221之间不容易发生接触),以避免面板5和/或电控盒6在受到振动时受损。

可选地,结合图1、图2、图4所示,结合图2所示,第一按键座21与第二容纳腔42间隙配合。

第一按键座21具有圆柱段和圆锥段,第一导向面211设置在圆锥段上,并构成圆锥段的外侧壁,圆柱段则位于圆锥段上方(即图2中Z轴正向)。在第一导向面211与第二导向面221之间具有间隙的基础上,第一按键座21与第二容纳腔42间隙配合,即第一按键座21朝向第二按键座22的一端与第二容纳腔42的腔壁之间具有间隙(优选为大于0),也就是说,第一按键座21的圆锥段的外侧壁与第二容纳腔42的腔壁之间具有间隙,且第二容纳腔42上端(即第二容纳腔42位于图2中Z轴正向的一端)的开口面积大于第一按键座21上圆柱段的横截面的面积,其中,圆柱段的横截面指的是圆柱段在垂直于按压杆11轴线方向的平面上的截面。如此,使得第一按键座21朝向第二按键座22的一端在第二容纳腔42内具有足够的活动空间,以使得在面板5的装配及拆卸过程中,当面板5倾斜时,即使第一按键座21的圆柱段的下端伸入到第二容纳腔42内,第一按键座21的圆柱段与第二容纳腔42的腔壁之间仍具有间隙,使得与面板5一体成型的第一按键座21依然不容易与电控盒盖61发生干涉,即第二容纳腔42的腔壁不会阻碍到第一按键座21的活动,从而便于面板5的装配及拆卸。

可选地,结合图1-图3所示,按键座2包括凸设在容纳腔4的腔壁上的限位结构212,开关本体1包括按压杆11和凸设在按压杆11上的弹扣12;按压杆11贯穿限位结构212,弹扣12位于限位结构212的下方。

为便于开关本体1与按键座2之间的装配,限位结构21优选为凸设在第一容纳腔41的腔壁上;限位结构212上开设有限位孔2122(后文介绍),使得限位结构212在垂直于图2中Z轴的平面上的正投影呈环状,按压杆11穿过限位结构212上的限位孔2122设置;弹扣12凸设在按压杆11上,在开关本体1在容纳腔4内装配完成后,弹扣12位于限位结构212的下方,且与限位结构212朝向电控盒盖61的一端贴靠以形成抵接,如此,限位结构212通过对弹扣12的限位以对开关本体1进行限位,防止开关本体1向上(即图2中Z轴正向)脱出容纳腔4,以保证应急开关的正常使用。

可选地,结合图2、图3所示,限位结构212上设有限位孔2122,按压杆11与限位孔2122间隙配合,且弹扣12远离按压杆11的最大横向距离大于限位孔2122的孔壁与按压杆11之间的最大间隙。

限位结构212上设有限位孔2122,且按压杆11与限位孔2122间隙配合;优选为限位孔2122的孔壁与按压杆11之间的间隙大于0,以便于按压杆11在容纳腔4内沿图2中Z轴方向顺利地运动;弹扣12呈L型结构,其一端连接在按压杆11上,另一端朝向限位结构212延伸,弹扣12远离按压杆11一侧的侧面到按压杆11的最大横向距离大于限位孔2122的孔壁与按压杆11之间的最大间隙;其中,横向指的是垂直于按压杆11轴线的方向,弹扣12远离按压杆11的横向距离即为弹扣12在垂直于按压杆11轴线的方向上到按压杆11的距离,弹扣12远离按压杆11的最大横向距离即为弹扣12远离按压杆11一侧的侧面在垂直于按压杆11轴线的方向上到按压杆11的最大距离;相应地,限位孔2122的孔壁与按压杆11之间的最大间隙指的是限位孔2122的孔壁在垂直于按压杆11轴线的方向上到按压杆11的最大距离。如此,以保证开关本体1在容纳腔4内装配完成后,开关本体1无法向上(即图2中Z轴正向)脱出容纳腔4,从而保证应急开关的正常使用。

可选地,结合图1-图3所示,限位结构212远离弹扣12的一端设有第三导向面2121;弹扣12上设有第四导向面121,第四导向面121位于弹扣12背离按压杆11的一侧。

弹扣12具有一定弹性,使得弹扣12远离与按压杆11连接的一端到按压杆11的距离可调节,以便于开关本体1在装入容纳腔4时,弹扣12能够顺利移动到限位结构212下方(即图2中Z轴反向);第三导向面2121为设置在限位孔2122孔壁的上端的斜面,第四导向面121为设置在弹扣12背离按压杆11一侧的侧面上并与第一容纳腔41的腔壁相对的斜面;在开关本体1装入容纳腔4时,开关本体1沿容纳腔4轴向向下(即图2中Z轴反向)移动,弹扣12的下端(即弹扣12位于图2中Z轴反向的一端)先进入限位结构212上的限位孔2122,之后在安装人员或机械的继续按压下,位于弹扣12背离按压杆11一侧的第四导向面121与限位结构212的第三导向面2121贴合接触,弹扣12在第四导向面121处沿第三导向面2121继续向下移动,使得弹扣12发生弹性形变,即弹扣12远离与按压杆11连接的一端到按压杆11的距离逐渐减小,最终使得弹扣12穿过限位结构212上的限位孔2122,移动到限位结构212下方(即图2中Z轴反向),此时,弹扣12恢复形变,使得弹扣12远离与按压杆11连接的一端到按压杆11的距离恢复到大于限位结构212与按压杆11之间的最大间隙,如此,限位结构212对装配完成的开关本体1的弹扣12起到限位作用。

进一步地,第三导向面2121呈环状斜面,且第三导向面2121的上端(即第三导向面2121位于图2中Z轴正向的一端)的面积大于第三导向面2121的下端(即第三导向面2121位于图2中Z轴反向的一端)的面积,以便于在开关本体1装入容纳腔4的过程中,弹扣12能够顺利向下通过限位结构212上的限位孔2122;第四导向面121呈斜面,且第四导向面121的上端(即第四导向面121位于图2中Z轴正向的一端)到按压杆11的距离大于第四导向面121的下端(即第四导向面121位于图2中Z轴反向的一端)到按压杆11的距离,以便于第四导向面121与第三导向面2121之间的配合,从而保证弹扣12能够顺利向下通过限位结构212上的限位孔2122;进一步地,为减小与面板5一体成型的第一按键座21的出模难度,第一按键座21脱模的分型面优选为第三导向面2121的下端所在平面。

可选地,结合图1、图2、图5所示,开关本体1还包括凸设在按压杆11上的第一限位部14,第一限位部14位于限位结构212背离弹扣12的一侧,且第一限位部14垂直于按压杆11的轴线。

第一限位部14位于限位结构212背离弹扣12的一侧,并垂直于按压杆11的轴线;且第一限位部14在垂直于图2中Z轴的平面上的正投影的面积,大于限位孔2122在垂直于图2中Z轴的平面上的正投影的面积,如此,使得限位结构212对第一限位部14起到限位作用,以保证开关本体1不会向下(即图2中Z轴反向)脱出容纳腔4。

进一步地,开关本体1还包括凸设在按压杆11上的按压部13,且按压部13优选为与按压杆11一体成型,以保证按压部13的结构强度;按压部13位于按压杆11远离电控盒盖61的一端,用于用户对开关本体1进行按压操作;第一限位部14位于按压部13与限位结构212之间,且按压部13和第一限位部14均与第一容纳腔41的腔壁贴靠以形成抵接,保证了开关本体1在容纳腔4内的稳定性,以使得开关本体1不会在容纳腔4内晃动,从而保证应急开关装配的准确性,使得开关本体1能够准确地按压到按键3。

可选地,开关本体1还包括与按压杆11一体成型的第二限位部15,第二限位部15设置在第一限位部14与弹扣12之间并与按压杆11同轴设置,且第二限位部15朝向弹扣12的一端适于在限位孔2122内滑动。

第二限位部15与按压杆11一体成型,以保证按压杆11和第二限位部15的结构强度;第二限位部15与按压杆11同轴设置,且限位孔2122同样与按压杆11同轴设置,以保证第二限位部15在限位孔2122内的稳定性;进一步地,按压杆11通过第二限位部15与限位孔2122的孔壁贴靠以形成抵接,进一步保证了开关本体1在容纳腔4内的稳定性,从而提升了应急开关装配的准确性;且第二限位部15朝向弹扣12的一端适于在限位孔2122内滑动,以便于用户对按压杆11进行按压操作时按压杆11能够顺利地在容纳腔4内运动。

可选地,开关本体1还包括弹簧16,弹簧16套设在按压杆11上,并位于第一限位部14与限位结构212之间。

弹簧16套设在按压杆11上并位于第一限位部14与限位结构212之间,且弹簧16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限位部14、限位结构212连接或抵接;在用户向下(即图5中Z轴反向)按压开关本体1的按压部13时,开关本体1通过第一限位部14对弹簧16施加压力,使得弹簧16发生弹性形变(压缩),从而使得开关本体1向下运动至按压按键3;当用户撤去对按压部13的压力后,弹簧16恢复形变(伸张)以使得开关本体1向上(即图5中Z轴正向)回弹;如此,使得应急开关能够顺利地在打开与关闭之间切换,保证了应急开关工作的稳定性。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的开关组件。

本实施例中的空调器通过设置开关组件,将开关组件的按键座2设置在面板5与电控盒盖61之间,开关本体1设置在按键座2围成的容纳腔4内,以便于用户在不开启空调器的面板5的情况下,直接在面板5外对开关本体1进行按压时,开关本体1能够沿容纳腔4的轴向向下运动至按压设置在电控盒6内的按键3,从而开启或关闭空调器的应急开关,以实现空调器的开启或关闭。且通过设置按键座2,以对开关本体1的运动起到导向作用,以便于开关本体1在向下运动时,能够准确地按压到按键3,使得开关本体1的装配过程及使用过程变得简单且精准,保证了应急开关装配的准确性以及应急开关的灵敏度;另外,安装人员或机械在装配开关本体1时,无需刻意将开关本体1对准按键3,提升了空调器的应急开关的装配工作的便利性。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16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基于洁净手术室的节能环保空调控制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