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平衡电动三轮车

文档序号:1914709 发布日期:2021-12-03 浏览:23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自平衡电动三轮车 (Self-balancing electric tricycle ) 是由 王伟 陈建华 娄科锋 胡春祥 于 2021-10-18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一种自平衡电动三轮车,属于电动三轮车技术领域;包括前车架、座椅、后车架、底部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架的前端插接有避震车轮架,所述避震车轮架的顶部向上延伸至前车架的顶部,所述避震车轮架的顶部分别设置有控制器和把手,所述避震车轮架的底部设置有前侧车轮,所述前侧车轮的一侧同轴设置有碟刹盘;本发明通过设置前车架、后车架和底部车架,后车架与底部车架相互连接,起到固定,且底部车架通过自平衡装置与前车架相互连接,从而增加前车架与底部车架和后车架连接的稳定性,且通过自平衡装置大大增加整车在转弯时具有更好的平稳性。(A self-balancing electric tricycle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electric tricycles; including preceding frame, seat, back frame, bottom frame, it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front end of the front frame is spliced with a shock-absorbing wheel frame, the top of the shock-absorbing wheel frame extends upwards to the top of the front frame, the top of the shock-absorbing wheel frame is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controller and a handle, the bottom of the shock-absorbing wheel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front side wheel, and one side of the front side wheel is coaxially provided with a disc brake disc; according to the invention, the front frame, the rear frame and the bottom frame are arranged, the rear frame and the bottom frame are connected with each other to be fixed, and the bottom frame is connected with the front frame through the self-balancing device, so that the connection stability of the front frame, the bottom frame and the rear frame is increased, and the self-balancing device is used for greatly improving the stability of the whole vehicle during turning.)

一种自平衡电动三轮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动三轮车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自平衡电动三轮车。

背景技术

电动三轮车是用以电瓶为动力,电机为驱动的拉货或拉人用的三轮运输工具。电动三轮车采用管式大容量、左右衬、深放电、牵引式电瓶,能适应长时间工作连续放电的要求,电瓶正常使用两年,内容量不减。

但是该装置在日常使用时,小型的电动三轮车的通勤都是老年人等需要简易操作的人员使用,三轮车有很好的稳定性,大大提高这类人员使用时的安全,但是三轮车在较大速度进行转弯时容易导致中心偏移,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造成人员的损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自平衡电动三轮车。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自平衡电动三轮车,包括前车架、座椅、后车架、底部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架的前端插接有避震车轮架,所述避震车轮架的顶部向上延伸至前车架的顶部,所述避震车轮架的顶部分别设置有控制器和把手,所述避震车轮架的底部设置有前侧车轮,所述前侧车轮的一侧同轴设置有碟刹盘,所述座椅设置在前车架的中端顶部,所述后车架设置在前车架的后侧,所述底部车架设置在后车架的下方,且后车架的底部与底部车架相互连接,所述底部车架上设置有自平衡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前车架包括从左向右依次设置的转向管、前半车架、斜向连接部和后半车架,所述前半车架、转向管、斜向连接部和后半车架四个相互焊接,所述避震车轮架插接在转向管中,所述转向管与前半车架连接处的下方设置有加强座,所述前半车架的顶部设置有多个脚底护垫架,所述前半车架后侧的中部对向设置有两个固定座,所述斜向连接部的正面设置有座椅架,所述座椅架的后侧下方设置有第一顶部夹持座,所述后半车架的前侧顶部设置有座椅后侧固定片,所述座椅后侧固定片位于后半车架与斜向连接部连接处的中部。

作为优选,所述自平衡装置包括伺服电机、电机固定轴板、转轴前端箱、连接筒、连接头和半圆齿轮,所述伺服电机通过电机固定轴板连接在底部车架上,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上套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位于电机固定轴板的正面,所述主动齿轮与半圆齿轮相互啮合,所述转轴前端箱的正面设置有连接轴,所述转轴前端箱通过连接轴与两个固定座相互转动连接,所述转轴前端箱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底部夹持座,所述第一底部夹持座的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一避震装置,所述第一避震装置的顶部与第一顶部夹持座相互转动连接,所述连接筒设置在转轴前端箱的后侧。

作为优选,所述底部车架包括底部车架主体、连接套筒和两个后侧电动车轮,两个所述后侧电动车轮转动连接在底部车架主体后侧的左右两端上,所述连接套筒设置在底部车架主体的正面,所述连接套筒的正面与连接筒相互插接,所述连接套筒的正面与连接头相互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头的正面与连接筒的背面通过螺栓相互连接,所述半圆齿轮位于连接头的后侧,且套接在连接套筒的表面,所述底部车架主体顶部的前端设置有第一电机安装板,所述第一电机安装板的顶部与电机固定轴板相互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安装板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连接座,所述底部车架主体顶部的后端设置有第二电机安装板,所述伺服电机的后端下方与第二电机安装板相互连接,所述底部车架主体后侧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底部夹持座。

作为优选,所述后车架包括后车架主体、下侧车架和两个后车架连接杆,所述下侧车架设置在后车架主体的下方,所述下侧车架的前端与后车架主体的前端相互固定连接,所述下侧车架和后车架主体之间设置有两个固定杆,所述下侧车架和后车架主体之间通过固定杆相互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后车架连接杆对向连接在下侧车架的前端,两个所述后车架连接杆的底部与底部车架内的两个连接座相互转动连接,所述后车架连接杆后端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二顶部夹持座,所述第二顶部夹持座的下方转动连接有第二避震装置,所述第二避震装置的底部与底部车架内的两个第二底部夹持座相互转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座椅设置在座椅架的底部,所述座椅的背面与座椅后侧固定片相互连接。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前车架、后车架和底部车架,后车架与底部车架相互连接,起到固定,且底部车架通过自平衡装置与前车架相互连接,从而增加前车架与底部车架和后车架连接的稳定性,且通过自平衡装置大大增加整车在转弯时具有更好的平稳性,同时自平衡装置通过伺服电机输出端上设置有主动齿轮,且在底部车架输出端上设置半圆齿轮,从而当前车架出现大幅度偏转时,能够通过伺服电机带动输出端的主动齿轮转动,同时配合输出端铰接的半圆齿轮,从而可以大大降低底部车架和后车架的旋转幅度,避免后车架和底部车架由于重心过大发生倾倒,同时在自平衡装置前端的顶部与前车架之间设置有第一避震装置,在底部车架和后车架之间设置有两个第二避震装置,增加整车行驶的舒适性,同时又可以有效的保护人员在路过较大幅度的路面时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后车架、底部车架和自平衡装置三者结合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底部车架和自平衡装置组合的一种局部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前车架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后车架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底部车架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中A处的一种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前车架;11、前半车架;12、转向管;13、座椅架;14、后半车架;15、加强座;16、脚底护垫架;17、固定座;18、第一顶部夹持座;19、座椅后侧固定片;110、斜向连接部;21、避震车轮架;22、前侧车轮;23、碟刹盘;24、控制器;25、把手;3、座椅;4、自平衡装置;41、伺服电机;42、电机固定轴板;43、主动齿轮;44、转轴前端箱;45、连接轴;46、连接筒;47、连接头;48、第一底部夹持座;49、半圆齿轮;5、后车架;51、后车架主体;52、下侧车架;53、后车架连接杆;54、第二顶部夹持座;55、固定杆;6、底部车架;61、底部车架主体;62、连接套筒;63、后侧电动车轮;64、第一电机安装板;65、连接座;66、第二电机安装板;67、第二底部夹持座;71、第一避震装置;72、第二避震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一种自平衡电动三轮车,如图1-图7所示,包括前车架1、座椅3、后车架5、底部车架6,前车架1的前端插接有避震车轮架21,避震车轮架21的顶部向上延伸至前车架1的顶部,避震车轮架21的顶部分别设置有控制器24和把手25,避震车轮架21的底部设置有前侧车轮22,前侧车轮22的一侧同轴设置有碟刹盘23,座椅3设置在前车架1的中端顶部,后车架5设置在前车架1的后侧,底部车架6设置在后车架5的下方,且后车架5的底部与底部车架6相互连接,底部车架6上设置有自平衡装置4,座椅3设置在座椅架13的底部,座椅3的背面与座椅后侧固定片19相互连接。

前车架1包括从左向右依次设置的转向管12、前半车架11、斜向连接部110和后半车架14,前半车架11、转向管12、斜向连接部110和后半车架14四个相互焊接,避震车轮架21插接在转向管12中,转向管12与前半车架11连接处的下方设置有加强座15,前半车架11的顶部设置有多个脚底护垫架16,前半车架11后侧的中部对向设置有两个固定座17,斜向连接部110的正面设置有座椅架13,座椅架13的后侧下方设置有第一顶部夹持座18,后半车架14的前侧顶部设置有座椅后侧固定片19,座椅后侧固定片19位于后半车架14与斜向连接部110连接处的中部,自平衡装置4包括伺服电机41、电机固定轴板42、转轴前端箱44、连接筒46、连接头47和半圆齿轮49,伺服电机41通过电机固定轴板42连接在底部车架6上,伺服电机41的输出端上套接有主动齿轮43,主动齿轮43位于电机固定轴板42的正面,主动齿轮43与半圆齿轮49相互啮合,转轴前端箱44的正面设置有连接轴45,转轴前端箱44通过连接轴45与两个固定座17相互转动连接,转轴前端箱44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底部夹持座48,第一底部夹持座48的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一避震装置71,第一避震装置71的顶部与第一顶部夹持座18相互转动连接,连接筒46设置在转轴前端箱44的后侧。

底部车架6包括底部车架主体61、连接套筒62和两个后侧电动车轮63,两个后侧电动车轮63转动连接在底部车架主体61后侧的左右两端上,连接套筒62设置在底部车架主体61的正面,连接套筒62的正面与连接筒46相互插接,连接套筒62的正面与连接头47相互固定连接,连接头47的正面与连接筒46的背面通过螺栓相互连接,半圆齿轮49位于连接头47的后侧,且套接在连接套筒62的表面,底部车架主体61顶部的前端设置有第一电机安装板64,第一电机安装板64的顶部与电机固定轴板42相互连接,第一电机安装板64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连接座65,底部车架主体61顶部的后端设置有第二电机安装板66,伺服电机41的后端下方与第二电机安装板66相互连接,底部车架主体61后侧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底部夹持座48。

后车架5包括后车架主体51、下侧车架52和两个后车架连接杆51,下侧车架52设置在后车架主体51的下方,下侧车架52的前端与后车架主体51的前端相互固定连接,下侧车架52和后车架主体51之间设置有两个固定杆55,下侧车架52和后车架主体51之间通过固定杆55相互固定连接,两个后车架连接杆51对向连接在下侧车架52的前端,两个后车架连接杆51的底部与底部车架6内的两个连接座65相互转动连接,后车架连接杆51后端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二顶部夹持座54,第二顶部夹持座54的下方转动连接有第二避震装置72,第二避震装置72的底部与底部车架6内的两个第二底部夹持座67相互转动连接。

本发明的原理:但前车架1发生倾斜时,同时自平衡装置4通过伺服电机41输出端上设置有主动齿轮43,且在底部车架6输出端上设置半圆齿轮49,从而当前车架1出现大幅度偏转时,能够通过伺服电机41带动输出端的主动齿轮43转动,同时配合输出端铰接的半圆齿轮49,从而可以大大降低底部车架6和后车架5的旋转幅度,避免后车架5和底部车架6由于重心过大发生倾倒,且自平衡装置4的前端通过连接轴45与前车架1内的两个固定座17相互转动连接,从而用于连接两个装置之间的稳定性。

最后,应当指出,以上实施例仅是本发明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应认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12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驾驶模式可切换的反向三轮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