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缆避雷器和光缆避雷方法

文档序号:193578 发布日期:2021-11-02 浏览:15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光缆避雷器和光缆避雷方法 (Optical cable lightning arrester and optical cable lightning arresting method ) 是由 李新祥 张庆明 于 2021-07-30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公开涉及一种光缆避雷器和光缆避雷方法,其中,光缆具有金属加强芯和纤芯,并且金属加强芯被截断为室外金属加强芯和室内金属加强芯,光缆避雷器包括:壳体,具有贯穿所述壳体的第一通孔;套管,设置于所述第一通孔内,且所述光缆的纤芯可以穿过所述套管;第一固定件,位于所述壳体沿所述通孔的延伸方向的一侧,以用于固定室外金属加强芯,且第一固定件的一端安装于壳体的内表面,另一端穿过壳体并接地。由于第一固定件将室外金属加强芯固定并接地,从而将室外金属加强芯中的高压浪涌泄放到大地,并隔离了室外金属加强芯和室内金属加强芯的传导路径,防止室外金属加强芯中的高压浪涌传导到室内,进而实现了光缆在不截断纤芯的情况下避雷的目的。(The present disclosure relates to an optical cable arrester and an optical cable lightning protection method, wherein an optical cable has a metal core and a fiber core, and the metal core is cut off into an outdoor metal core and an indoor metal core, the optical cable arrester including: a housing having a first through hole penetrating the housing; the sleeve is arranged in the first through hole, and a fiber core of the optical cable can penetrate through the sleeve; the first fixing piece is positioned on one side of the shell along the extending direction of the through hole and used for fixing the outdoor metal reinforcing core, one end of the first fixing piece is installed on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shell,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first fixing piece penetrates through the shell and is grounded. Because first mounting is fixed and ground connection with outdoor metal reinforcement core to discharge the high-pressure surge in the outdoor metal reinforcement core to the ground, and kept apart the conduction route of outdoor metal reinforcement core and indoor metal reinforcement core, prevent that the high-pressure surge in the outdoor metal reinforcement core from conducting indoor, and then realized the optical cable and protected against lightning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of not cutting the fibre core.)

光缆避雷器和光缆避雷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光缆避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缆避雷器和光缆避雷方法。

背景技术

光缆的支撑金属加强芯通常是采用金属钢缆,长距离传输过程中,遭受雷击或感应雷电时,雷电浪涌高电压会随着钢缆传导进入通信机房,在电压较高的情况下,雷电浪涌高电压将击穿光缆内部介质对附近的导体放电,烧毁通信设备,引发机房火灾。

目前,在光缆避雷

技术领域

中,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在机房内加装防雷接地排,并将光缆的金属加强芯尾端接入防雷地排。但是采用该方式容易使得金属加强芯中携带的电压对机房设备产生影响。

为了解决该问题,目前还使用到的方式是在机房外面安装光缆纤芯分配箱柜,光缆金属加强芯钢缆在分配箱柜内接地。但是,采用该方式时需要截断光缆的所有纤芯并二次熔接尾纤,从而会造成额外的光功耗衰耗,并且增加了系统故障点、建设成本。同时,由于分配箱柜的体积较大,移动通信的基站的机房无法应用。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

背景技术

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公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缆避雷器和光缆避雷方法,该光缆避雷器和光缆避雷方法能够使得光缆在不截断纤芯的情况实现优良避雷的目的。

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光缆避雷器,所述光缆具有金属加强芯和纤芯,并且所述金属加强芯被截断为室外金属加强芯和室内金属加强芯,所述光缆避雷器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贯穿所述壳体;

套管,所述套管设置于所述第一通孔内,且所述光缆的纤芯能够穿过所述套管;

第一固定件,位于所述壳体沿所述通孔的延伸方向的一侧,以用于固定所述室外金属加强芯,且所述第一固定件的一端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另一端穿过所述壳体并接地。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孔包括:

进线孔段、容纳孔段和出线孔段;

其中,所述容纳孔段位于所述进线孔段和所述出线孔段之间,并与所述进线孔段和所述出线孔段连接,所述容纳孔段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进线孔段和所述出线孔段的横截面积,且所述套管设置于所述容纳孔段内。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件位于所述容纳孔段内,且所述第一固定件位于所述容纳孔段靠近所述进线孔段的一侧。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光缆避雷器还包括:

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位于所述容纳孔段内,且所述第二固定件远离所述第一固定件设置,并位于所述容纳孔段靠近所述出线孔段的一侧,以用于固定所述室内金属加强芯,且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之间具有第一间隔。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

紧固部,所述紧固部位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且所述紧固部具有第二通孔,所述室外金属加强芯能够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且所述紧固部能够紧固所述室外金属加强芯;

接地部,所述接地部位于所述壳体的外表面;

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贯穿所述壳体,且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紧固部连接,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所述接地部连接。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紧固部包括:

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位于所述紧固部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侧,且所述紧固螺栓的紧固端能够位于所述第二通孔内,并且能够向靠近和远离所述连接部的方向运动。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间隔大于或等于20cm。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内表面设置有密封防水橡胶涂层。

本公开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光缆避雷方法,所述光缆包括金属加强芯和纤芯,所述光缆避雷方法应用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光缆避雷器,所述光缆避雷方法包括:

将所述光缆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并使所述纤芯穿过所述套管,且使所述金属加强芯位于所述套管和所述壳体之间;

将所述金属加强芯截断,以形成相互分离的室外金属加强芯和室内金属加强芯;

利用所述第一固定件位于所述壳体内表面的一端将所述室外金属加强芯靠近所述室内金属加强芯的一端固定;

回抽所述室内金属加强芯,以使所述室内金属加强芯远离所述室外金属加强芯;

将所述第一固定件的另一端接入室外接地系统,并将所述室内金属加强芯远离所述室外金属加强芯的一端接入室内接地汇流排。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光缆避雷方法还包括:

利用第二固定件将所述室内金属加强芯靠近所述室外金属加强芯的一端固定。

本公开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公开所提供的光缆避雷器,在壳体内设置了套管,并且光缆的纤芯能够穿过该套管,从而通过本公开的光缆避雷器能够直接将光缆的金属加强芯和纤芯分隔放置,防止室外金属加强芯中的高压浪涌纤芯产生影响。

并且,由于第一固定件能够将室外金属加强芯固定并接地,从而将室外金属加强芯中的高压浪涌泄放至大地,并隔离了室外金属加强芯和室内金属加强芯的传导路径,防止室外金属加强芯中的高压浪涌传导到室内,进而实现了光缆在不截断纤芯的情况下避雷的目的。

同时,本公开提供的光缆避雷器结构较为简单,体积较小,从而具有较好的环境适用性。因此,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本公开提供的光缆避雷器能够满足各种类别通信基站的要求,并且能够在各种类别通信基站中进行使用。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光缆避雷器的第一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光缆避雷器的第二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光缆避雷器的侧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光缆避雷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光缆避雷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2、套管;3、第一固定件;4、第二固定件;5、紧固螺栓;11、上壳体;12、下壳体;13、第一通孔;31、紧固部;32、连接部;33、接地部;131、进线孔段;132、容纳孔段;133、出线孔段。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

虽然本说明书中使用相对性的用语,例如“上”“下”来描述图标的一个组件对于另一组件的相对关系,但是这些术语用于本说明书中仅出于方便,例如根据附图中所述的示例的方向。能理解的是,如果将图标的装置翻转使其上下颠倒,则所叙述在“上”的组件将会成为在“下”的组件。当某结构在其它结构“上”时,有可能是指某结构一体形成于其它结构上,或指某结构“直接”设置在其它结构上,或指某结构通过另一结构“间接”设置在其它结构上。

用语“一个”、“一”、“该”、“所述”用以表示存在一个或多个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包括”和“具有”用以表示开放式的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是指除了列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之外还可存在另外的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第一”和“第二”等仅作为标记使用,不是对其对象的数量限制。

本公开首先提供了一种光缆避雷器,该光缆避雷器能够在光缆不截断纤芯的情况下实现避雷的目的。同时,本公开提供的光缆避雷器结构较为简单,体积较小,从而具有较好的环境适用性。进而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本公开提供的光缆避雷器能够满足各种类别通信基站的要求,并且能够在各种类别通信基站中进行使用。

另外,光缆通常由金属加强芯和纤芯构成。其中,金属加强芯是一根具有良好刚性的金属缆绳,其作用是承担光缆的重量和张力,防止光缆发生折弯和断裂。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对金属加强芯的尺寸不做限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同时,纤芯可以包括多根纤芯,并且本公开对纤芯中纤芯的数量也不做限制,均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需要说明的是,当使用本公开的光缆避雷器时,由于光缆需要经由室外通入室内的机房。从而,本申请需要将金属加强芯截断为室外金属加强芯和室内金属加强芯。举例而言,可以沿垂直于金属加强芯轴线的方向将金属加强芯截断,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沿倾斜于金属加强芯轴线的方向对金属加强芯进行截断。

如图1~3所示,本公开所提供的光缆避雷器可以包括:壳体1、套管2和第一固定件3。其中,壳体1可以具有第一通孔13,该第一通孔13可以贯穿所述壳体1。具体地,该壳体1可以由绝缘材料制成,通过绝缘材料可以将外界的高压浪涌进行隔离,防止高压浪涌经由壳体1传递到室内金属加强芯上,从而造成室内设备的损坏。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所述的高压浪涌可以为雷电引起的高压浪涌,但不限于此,也可以为其他因素引起的高压浪涌,这均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公开提供的壳体1的材料可以为塑料,但不限于此,也可以为其他具有绝缘性能的材料,这均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进一步的,壳体1可以分为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该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可以相互分离和组合。当需要将光缆放置在壳体1内时,可以将上壳体11或者下壳体12分离,将光缆放置于上壳体11或下壳体12内,随后将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组合。从而,本申请通过该方式能够便于光缆的放置,并且利于光缆在壳体1内的固定。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壳体1还可以具有连接件,该连接件可以设置于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的同一侧。通过该连接件能够将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进行连接,从而能够在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一侧分离时,保证其具有连接件的一侧是连接在一起的。进而能够便于操作人员的操作,使得操作人员不需要完全分离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也不需要找地方防止分离的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并且,还能够更加有利于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的对位,保证壳体1重新组合后的密封性。该连接件可以为铰链,但不限于此,也可以为其他具有连接功能的器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另外,该壳体1还可以具有锁合件,通过锁合件能够锁合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从而能够进一步保证壳体1的密封性,防止壳体1在使用的过程中分开。该锁合件可以为锁扣,但不限于此,也可以为其他能够具有锁合功能的器件,例如:卡扣等,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这均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壳体1还可以包括紧固螺栓5,该紧固螺栓5可以位于上盖板,以用于紧固上盖板,从而更进一步的实现可以的密封。举例而言,壳体1可以包括两个紧固螺栓5,但不限于此,本公开对紧固螺栓5的数量不做限定。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壳体1的横截面的形状可以为矩形,但不限于此,壳体1的横截面的形状也可以为圆形或者椭圆形等,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并且,上述第一通孔13的横截面的形状可以为圆形,但不限于此,第一通孔13的横截面的形状也可以为矩形、椭圆形或者三角形等。

上述套管2可以设置于第一通孔13内,且光缆的纤芯能够穿过该套管2。可以理解的是,该套管2为中空结构,其可以具有中空腔,光缆的纤芯能够穿过该中空腔。通过设置套管2,能够将室外金属加强芯和室内金属加强芯进行空间隔离和绝缘,从而防止室外金属加强芯中的高压浪涌传导到室内机房。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该套管2的材质可以为绝缘材料,例如:塑料等,并且该套管2可以为螺纹套管2,但不限于此,本公开对套管2的材质和种类不做限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上述第一固定件3可以位于壳体1沿通孔的延伸方向的一侧,以用于固定室外金属加强芯,且该第一固定件3的一端可以安装于壳体1的内表面,另一端可以穿过壳体1并接地。需要说明的是,当该光缆避雷器用于室外和机房的防雷时,第一固定件3可以位于壳体1远离机房的一端。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第一固定件3可以包括:紧固部31、接地部33和连接部32。其中,紧固部31可以位于壳体1的内表面,且紧固部31可以具有第二通孔,室外金属加强芯能够穿过该第二通孔,且紧固部31能够紧固室外金属加强芯。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紧固部31可以包括紧固螺栓5,该紧固螺栓5可以位于紧固部31远离连接部32的一侧,且紧固螺栓5的紧固端能够位于第二通孔内,并且能够向靠近和远离连接部32的方向运动。当第一固定件3需要固定室外金属加强芯的时候,可以将紧固螺栓5向靠近连接部32的方向运动;当室外金属加强芯需要从第一固定件3中取出的时候,可以将紧固螺栓5向远离连接部32的方向运动,以放松室外金属加强芯,从而能够去除室外金属加强芯。

上述接地部33可以位于壳体1的外表面,并且该接地部33可以与室外的接地系统连接,将室外金属加强芯中的高压浪涌传导至室外的接地系统中,从而防止室外金属加强芯中的高压浪涌进入机房中。需要注意的是,当室外金属加强芯通过第一固定件3固定时,需要将室内金属加强芯回抽,使得室内金属加强芯远离室外金属加强芯。

进一步的,上述连接部32可以贯穿壳体1,且连接部32的一端可以与紧固部31连接,连接部32的另一端可以与接地部33连接,以用于将室外金属加强芯中的高压浪涌传递给接地部33。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通孔13可以包括:进线孔段131、容纳孔段132和出线孔段133。其中,容纳孔段132可以位于进线孔段131和出线孔段133中间,并与进线孔段131和出线孔段133连接。并且,容纳孔段132的横截面积可以大于进线孔段131的横截面积和出线孔段133的横截面积,且套筒可以设置于容纳孔段132内。本公开提供的光缆避雷器,通过增大容纳孔段132横截面积,能够为套筒和金属加强芯提供更大的容纳空间,进而便于操作人员的操作和光缆的固定。

上述第一固定件3也可以位于容纳孔段132内,并且该第一固定件3可以位于容纳孔段132靠近进线孔段131的一侧。

进一步的,光缆避雷器还可以包括第二固定件4,该第二固定件4可以位于容纳孔段132内,且该第二固定件4可以远离第一固定件3设置,并且位于容纳孔段132靠近出线孔段133的一侧,以用于固定室内金属加强芯。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固定件3可以位于光缆避雷器远离机房的一侧,第二固定件4可以位于光缆避雷器靠近机房的一侧。通过将第一固定件3和第二固定件4分别设置于容纳孔段132的两侧,可以使得室外金属加强芯和室内金属加强芯之间实现绝缘并且能够空间隔离,从而防止高压浪涌经由室外金属加强芯传导到室内机房,也就因此能够彻底消除室内机房的雷电安全隐患。

该第二固定件4可以为铆钉螺栓,其铆钉端可以固定于壳体1内,以铆钉室内金属加强芯,从而使得室内金属加强芯的应力传导至壳体1上。但不限于此,第二固定件4还可以为其他种类,例如:第二固定件4还可以与第一固定件3相同等,这均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更进一步的,第一固定件3和第二固定件4之间可以具有第一间隔,该第一间隔可以大于或等于20cm。当第一固定件3和第二固定件4之间的第一间隔可以大于或等于20cm时,可以使得室外金属加强芯和室内金属加强芯之间的间隔可以大于或等于20cm,从而能够使得室外金属加强芯和室内金属加强芯之间留有足够的间隔来隔离雷电冲击波。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当壳体1具有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时,第一固定件3和第二固定件4可以位于下壳体12上。

另外,为了使得壳体1更好的密封和固定光缆,可以在壳体1的内表面设置密封防水橡胶涂层,该密封防水橡胶涂层的材料可以为塑胶密封材料,但不限于此,也可以为其他材料,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这均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因此,由于该光缆避雷器不需要截断纤芯,从而不需要在光缆中增加多余的尾纤、适配接口和纤芯熔接点,也就能够有效降低光通信系统的故障发生率。并且,由于该光缆避雷器的结构简单,从而使得施工较为便捷,成本低廉,并且能够普遍适用于各种光通信系统机房防雷的应用场合。

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光缆避雷方法,其中光缆可以包括金属加强芯和纤芯,且该光缆避雷方法能够应用上述所述的光缆避雷器。通过该光缆避雷方法,能够在不截断纤芯的情况下实现避雷。

具体地,如图4所示,该光缆避雷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10、将光缆穿过第一通孔13,并使纤芯穿过套管2,且使金属加强芯位于套管2和壳体1之间;

步骤S20、将金属加强芯截断,以形成相互分离的室外金属加强芯和室内金属加强芯;

步骤S30、利用第一固定件3位于壳体1内表面的一端将室外金属加强芯靠近室内金属加强芯的一端固定;

步骤S40、回抽室内金属加强芯,以使室内金属加强芯远离室外金属加强芯;

步骤S50、将第一固定件3的另一端接入室外接地系统,并将室内金属加强芯远离室外金属加强芯的一端接入室内接地汇流排。

下面对上述步骤进行详细说明:

在步骤S10中,可以将光缆穿过第一通孔13,并使纤芯穿过套管2,且使金属加强芯位于套管2和壳体1之间。当壳体1具有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时,可以将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进行分离,从而将光缆放置在第一通孔13内,并将纤芯穿过位于容纳孔段132中的套管2内。

在步骤S20中,可以沿垂直于金属加强芯轴线的方向将金属加强芯截断以形成相互分离的室外金属加强芯和室内金属加强芯,但不限于此。当垂直于金属加强芯轴线的方向将金属加强芯截断时,可以更有利于室外金属加强芯和室内金属加强芯的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S10和步骤S20的执行顺序可以进行互换,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在步骤S30中,可以利用第一固定件3位于壳体1内表面的一端将室外金属加强芯靠近室内金属加强芯的一端固定。其中,第一固定件3可以包括紧固部31、接地部33和连接部32,可以将室外金属加强芯放置于紧固部31的第二通孔内,并通过紧固部31固定。

进一步的,当紧固部31包括紧固螺栓5时,可以将室外金属加强芯放于第二通孔内,并旋转紧固螺栓5,使得紧固螺栓5向靠近连接部32的方向运动,以固定室外金属加强芯。

在步骤S40中,可以回抽室内金属加强芯,以使室内金属加强芯远离室外金属加强芯。具体地,可以将室内金属加强芯至少回抽20cm,即可以理解的是,室内金属加强芯可以向远离室外金属加强芯的方向运动20cm,以保证室外金属加强芯和室内金属加强芯之间有足够的隔离空间,来隔绝高压浪涌的侵袭。

在步骤S50中,可以将第一固定件3的另一端接入室外接地系统,并将室内金属加强芯远离室外金属加强芯的一端接入室内接地汇流排。即可以将第一固定件3的接地部33与室外的接地系统连接,从而将室外金属加强芯中的高压电流传导至室外接地系统中。并且,本申请将室内金属加强芯远离室外金属加强芯的一端接入室内接地汇流排中,可以进一步的对室内金属加强芯中的电流进行释放,从而进一步的提高了避雷效果。该室内接地汇流排可以为EGB汇流排,但不限于此,该室内接地汇流排也可以为其他汇流排,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当室外缺少室外接地系统时,可以将室内金属加强芯回抽,以使得室内金属加强芯和室外金属加强芯之间的距离达到200cm以上,从而用于隔离雷电高压浪涌,以保证室内机房的安全。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该光缆避雷方法还可以包括:

步骤S60、利用第二固定件4将所述室内金属加强芯靠近所述室外金属加强芯的一端固定。

具体地,当第二固定件4为铆钉螺栓时,可以利用该铆钉螺栓将室内金属加强芯固定在壳体1上,以使得该室内金属加强芯的应力传导至壳体1中。并且,利用第二固定件4对室内金属加强芯进行固定,还可以保证室内金属加强芯不会在光缆避雷器中乱动,从而防止室外金属加强芯和室内金属加强芯之间的距离发生改变,而影响避雷的效果。

因此,本公开通过该光缆的避雷方法,能够通过三道防雷举措(即:第一道防雷举措为在室外金属加强芯和室内金属加强芯之间进行空间隔离;第二道防雷举措为将第一固定件3接入室外接地系统,该室外接地系统可以为防雷接地网,但不限于此;第三道防雷举措为将第二加强筋接入室内接地汇流排)彻底隔绝高压电流与光通信设备,从而彻底消除了高压浪涌对室内机房光通信设备的隐患。

同时,由于该方法不需要截断纤芯,从而不需要在光缆中增加多余的尾纤、适配接口和纤芯熔接点,也就能够有效降低通信设备的通信故障。并且,由于该方法采用了上述光缆避雷器,从而使得施工较为便捷,成本低廉,并且能够普遍适用于各种光通信系统机房防雷的应用场合。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公开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指出。

13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供电线路用跌落式避雷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