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跑鞋及其鞋底

文档序号:1943522 发布日期:2021-12-10 浏览:17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跑鞋及其鞋底 (Running shoe and sole thereof ) 是由 曾全寿 郑志艺 郑永先 叶福泉 黄守东 苏加明 洪俊岭 董斌 贝宗磊 王渊博 杨 于 2021-10-20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跑鞋及其鞋底,其包括:贴近足底的鞋中底上层,鞋中底上层为减震回弹层;支撑层,支撑层为刚性结构层,支撑层的前脚掌段的最大厚度大于支撑层的后脚跟段的最大厚度;大底层,大底层为耐磨层;用于对支撑层进行缓震的支撑缓震层,支撑缓震层位于支撑层与大底层之间,支撑层位于鞋中底上层与支撑缓震层之间,且鞋底的前脚掌部的最大高度大于后脚跟部的最大高度。通过将鞋底设置为前脚掌部的最大高度大于后脚跟部的最大高度,如此形成了前高后低的鞋底,以适应跑者前中足落地的跑姿方式。此外,通过增加支撑缓震层,以对支撑层进行缓震,避免支撑层断裂,同时可提高鞋底的减震效果,延长使用寿命。(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running shoe and a sole thereof, comprising: the upper layer of the shoe insole close to the sole is a damping rebound layer; the supporting layer is a rigid structural layer, and the maximum thickness of a front sole section of the supporting layer is greater than that of a rear heel section of the supporting layer; the large bottom layer is a wear-resistant layer; the supporting and cushioning layer is used for cushioning the supporting layer, the supporting and cushioning layer is positioned between the supporting layer and the large bottom layer, the supporting layer is positioned between the upper layer of the insole and the supporting and cushioning layer, and the maximum height of the front sole part of the sole is greater than that of the rear heel part of the sole. The maximum height of the front sole part is larger than that of the rear heel part, so that the shoe sole with high front part and low rear part is formed to adapt to the landing posture of the front middle foot of the runner. In addition, support the bradyseism layer through increasing to carry out the bradyseism to the supporting layer, avoid the supporting layer fracture, can improve the shock attenuation effect of sole simultaneously, increase of service life.)

一种跑鞋及其鞋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鞋类制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跑鞋及其鞋底。

背景技术

大部分人中穿鞋跑步慢跑,一般都是采用后跟先落地的跑步方式,因此,目前的跑鞋比较强调后跟减震的重要性。但是,经研究发现,采用前中足落地的方式跑步由于可以减少我们触地时间进而提升跑步的效率,因此,如果要提高跑步速度,这个时候就需要调整跑步的方式,由后跟先落地的方式逐渐调整到前中足先落地的方式。

目前常规的跑鞋,不管是薄底,还是厚底的跑鞋,主要针对的都是后跟落地的跑步方式,由于目前的跑鞋鞋底多突出后跟的减震性,人体过分依赖后跟减震,不容易改变现有后跟落地的跑步方式;如果需要调整跑步方式,目前的常规跑鞋没有针对前掌落地方式做相应的设计。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跑鞋,能够适用前掌落地跑步方式,是本

技术领域

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跑鞋的鞋底,能够适用前掌落地跑步方式。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鞋底的跑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跑鞋的鞋底,其特征在于,包括:

贴近足底的鞋中底上层,所述鞋中底上层为减震回弹层;

3D立体结构的支撑层,所述支撑层为刚性结构层,所述支撑层的前脚掌段的最大厚度大于所述支撑层的后脚跟段的最大厚度;

大底层,所述大底层为耐磨层;

用于对所述支撑层进行缓震的支撑缓震层,所述支撑缓震层位于所述支撑层与所述大底层之间,所述支撑层位于所述鞋中底上层与所述支撑缓震层之间,且所述鞋底的前脚掌部的最大高度大于后脚跟部的最大高度。

优选的,上述的鞋底中,所述鞋中底上层与所述支撑缓震层可均为EVA、PU、TPU、TPE或尼龙PEBAX高分子发泡材料。

优选的,上述的鞋底中,所述支撑层为3D结构,并且所述前脚掌段和/或所述后脚跟段在横向具有倾斜均为弧面。

优选的,上述的鞋底中,所述大底层的硬度为50°-70°(邵氏A),密度不大于1.5g/cm3,干滑摩擦系统不小于0.7,湿滑摩擦系数不小于0.5。

优选的,上述的鞋底中,所述支撑缓震层包括分离的所述前脚掌段和所述后脚跟段,或所述支撑缓震层为一体结构。

优选的,上述的鞋底中,所述鞋底的前脚掌部的厚度与所述后脚跟部的厚度的高度差为5mm-20mm。

优选的,上述的鞋底中,所述前脚掌段中靠近所述后脚跟段的厚度大于所述前脚掌段远离所述后脚跟段的厚度。

优选的,上述的鞋底中,所述后脚跟段靠近所述前脚掌段的厚度大于所述后脚跟段远离所述前脚掌段的厚度。

优选的,上述的鞋底中,所述支撑缓震层一侧与所述大底层粘接,所述支撑缓震层的另一侧与所述鞋中底上层粘接,所述支撑层内嵌于所述支撑缓震层与所述鞋中底上层之间。

一种跑鞋,包括鞋底,其中,所述鞋底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鞋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跑鞋的鞋底,通过将鞋底设置为前脚掌部的最大高度大于后脚跟部的最大高度,如此形成了前高后低的鞋底,以适应跑者前中足落地的跑姿方式。此外,通过增加支撑缓震层,以对支撑层进行缓震,避免支撑层断裂,同时可提高鞋底的减震效果,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公开的跑鞋的鞋底的分解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公开的跑鞋的鞋底的分解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公开的跑鞋的鞋底的局部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跑鞋的鞋底,能够适用前掌落地跑步方式。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具有上述鞋底的跑鞋。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3所示,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跑鞋的鞋底,包括鞋中底上层1、支撑层2、大底层4和支撑缓冲层3。其中,鞋中底上层1为减震回弹层,主要提供鞋底的减震回弹,对人体的运动进行减震,保护人体骨骼。对于鞋中底上层1的厚度以及形状等需要结合跑鞋的鞋底进行设置,在此不限定。而上述的支撑层2为鞋底的支撑插件,主要提供鞋底的刚性支撑,发挥鞋底功能性的主要部件,为鞋底提供立体的刚度,提高跑步时的鞋底过渡,提高跑步效果。大底层4作为整个鞋底与底面接触的一层,需要具有较强的耐磨性和防滑性,以保证鞋底的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在上述基础上设置的支撑缓震层3位于支撑层2与大底层4之间,并且支撑层2位于鞋中底上层1与支撑缓震层3之间,并且由上述部件形成的鞋底的前脚掌部的最大高于大于后脚跟部的最大高度,即此处限定了鞋底的组成和鞋底的形状。

本申请中通过将上述的鞋底设置为前脚掌部的最大高度大于后脚跟部的最大高度,如此形成了前高后低的鞋底,以适应跑者前中足落地的跑姿方式。此外,本申请中通过增加支撑缓震层3,以对支撑层2进行缓震,避免支撑层2断裂,同时可提高鞋底的减震效果,延长使用寿命。

具体的实施例中,上述的鞋中底上层1与支撑缓震层3可均为EVA、PU、TPU、TPE或尼龙PEBAX高分子发泡材料。在实际中,该鞋中底上层1可与支撑缓震层3为相同的材料或不同的材料,而对于鞋中底上层1与支撑缓震层3可以采用相同的硬度,也可以采用不同的硬度,即鞋中底上层1可更软或更硬。对于鞋中底上层1与支撑缓震层3的材料以及硬度可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设置,且均在保护范围内。

本申请中公开的支撑层2为3D结构,具体的,形状类似一个勺形,即前脚掌段和/或后脚跟段在横向具有倾斜均为弧面。在具体的实施例中,前脚掌段是从对应脚趾处有曲率地纵向延伸至足弓前端的区域,投影轮廓形状与足前掌投影轮廓对应;其可进一步划分为对应脚趾区域(部位)和对应跖骨区域,该对应脚趾区域的最前端即为刚性部件的最前端,对应大脚趾一侧为内侧,对应小脚趾一侧为外侧;而对应跖骨区域的末端又对应足弓前端、宽度较小。前脚掌段对应脚趾部位最前端线可以为直线,也可以为曲线(包括符合脚趾轮廓的圆弧线或弯曲线)。并且前脚掌段纵向是弧形延伸的,其对应脚趾区域和对应跖骨区域的曲率可以一致,也可以略有差异。而后脚跟段从对应足跟处向前脚掌段延伸连接,具体是纵向延伸至足弓前端,包括对应足跟区域(部位)和对应足弓区域;对应足跟区域的最后端即为刚性部件的最后端,对应足弓区域为后跟段与前掌段的连接部位。

在实际中,该支撑层2可为碳纤维件、玻璃纤维件或者尼龙件,只要是高刚度韧性的材料均可。对于支撑层2的具体厚度以及材料可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设置,且均在保护范围内,而对于支撑层2的形状可结合人体工程学进行优化设计。优选的,支撑层2的长度不短于鞋底长度的1/2,从鞋底后跟延伸至鞋头。

优选的实施例中,上述的大底层4的硬度为50°-70°(邵氏A),密度不大于1.5g/cm3,干滑摩擦系统不小于0.7,湿滑摩擦系数不小于0.5。而鞋中底上层1的硬度可为30°-50°(邵氏C),材料密度小于0.2g/cm3。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对于支撑缓震层3以及鞋中底上层1的具体硬度、密度等参数可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设置,且均在保护范围内。

上述实施例中公开的支撑缓震层3可为一体结构也可为分体结构。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将上述的支撑缓震层3的前脚掌段和后脚跟段设置为分离的结构。在实际中,该支撑缓震层3还可为多个分体的组件,以便于加工和便于调节厚度要求。

优选的,上述的鞋底的前脚掌部的厚度与后脚跟部的高度差为5mm-20mm。结合上述结构可知,实现前脚掌部和后脚跟部的高度差的方式可为通过支撑缓震层3的前脚掌段和后脚跟段的高度差来实现,也可同时结合支撑层2的高度差来实现。对于前脚掌部和后脚跟部的高度差可通过不同部件的厚度差来实现。

由于不同的跑者水平不同,从业余水平到专业运动员水平,他们肌肉能力相差很大,落差较大,对足部肌肉水平要求不同,因此为了满足不同水平的跑者使用,本申请中设置了三个落差方案:

其中,以鞋底完全接触地面为基准,前后落差值为20mm,且前脚掌部的高度大于后脚跟部的高度:对足部肌肉要求最高,满足专业运动员的比赛和训练需求;同理,前后落差值为15mm:对足部肌肉要求中等,满足精英水平跑者比赛和训练需求;而前后落差值为10mm:对足部肌肉要求较低,可以满足大部分业余大众跑者穿着比赛和训练。即鞋底前高后低的高度落差可以有一定的范围,落差越大,对跑者本身的肌肉力量要求就越高。

相比于传统的跑鞋鞋底,本申请中的鞋底属于前脚掌高后脚跟低结构;鞋底后跟厚度比前脚掌厚度小。前掌落地跑姿的人体生物力学特点为:前脚掌部首先落地→快速过渡到后脚跟部(后跟几乎不受力)→再过渡到前脚掌部蹬伸发力跑出一步。本申请中的鞋底前高后低的“勺形”结构,更适应以上前脚掌部落地跑步的人体生物力学特点,可为使用前掌落地跑步方式的人群提供专业的功能性跑鞋。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申请中的前脚掌段中靠近后脚跟段的厚度大于前脚掌段远离后脚跟段的厚度,并且在鞋底正常放置到地面时,前脚掌段远离后脚跟段的一侧的高度高于靠近后脚跟段的一侧的高度,如此使鞋底的脚趾端向上翘起,以适应跑步时人体脚掌的变化。

同理,将上述的后脚跟段靠近前脚掌段的厚度设置为大于远离前脚掌段的厚度。如此,可保证脚后跟减震的要求的同时降低整体的重量。以成人男子41标准码为例,单只鞋子的重量为150g-300g。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对于前脚掌段和后脚跟段的形状和尺寸可结合不同的需要进行设置,且均在保护范围内。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申请中公开的支撑缓震层3一侧与大底层4粘接,另一侧与鞋中底上层1粘接,并且上述的支撑层2内嵌于支撑缓震层3与鞋中底上层1之间,可以完全深埋内置,也可以部分外露可视(边墙或者底面外露)。

此外,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跑鞋,包括鞋底,其中,该鞋底为上述实施例中公开的鞋底,因此,具有该鞋底的跑鞋也具有上述所有技术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8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植入式鞋底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