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土空间下顶层隔震的变电站结构

文档序号:194711 发布日期:2021-11-02 浏览:23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覆土空间下顶层隔震的变电站结构 (Top layer shock insulation&#39;s transformer substation structure under earthing space ) 是由 华坤 陈轩 姜波 彭益成 张婉越 吴波 刘伟亮 徐静 于 2021-08-24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覆土空间下顶层隔震的变电站结构,该变电站结构包括地下电缆层、地上层、隔震支座、隔震层顶板;所述地上层的顶层屋面为向两侧找坡的斜屋面,所述屋面的顶部设置有多个下柱墩,多个所述下柱墩的顶面齐平,每个所述下柱墩的顶部分别设置有所述隔震支座,所述隔震支座设置在所述隔震支座的顶部,所述隔震层顶板的顶部覆盖有堆土。本发明地上层的顶层屋面隔震设计将上部堆土与变电站结构的隔震层顶板间的水平关联进行分离,使堆土不再成为变电站结构水平振动时屋面的附加质量源,而主要以竖向荷载的形式作用在变电站结构上,大大降低高地震烈度区户内变电站结构水平抗侧力构件的负担。(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transformer substation structure with a seismic isolation structure at the lower top layer of an earth-covered space, which comprises an underground cable layer, an overground layer, a seismic isolation support and a seismic isolation layer top plate; the top layer roofing of ground upper strata is for looking for the sloping oblique roofing to both sides, the top of roofing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lower pier, and is a plurality of the top surface of lower pier flushes, every the top of lower pier is provided with respectively isolation bearing, isolation bearing sets up isolation bearing&#39;s top, isolation layer roof&#39;s top covers there is mound. According to the top-layer roof shock insulation design of the overground layer, the horizontal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upper soil heap and the shock insulation layer top plate of the transformer substation structure is separated, so that the soil heap does not become an additional mass source of the roof when the transformer substation structure vibrates horizontally any more, and acts on the transformer substation structure mainly in a vertical load mode, and the burden of horizontal lateral force resisting components of the transformer substation structure in a high-seismic intensity area is greatly reduced.)

覆土空间下顶层隔震的变电站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下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覆土空间下顶层隔震的变电站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城市建筑的表皮功能设计更加丰富多样。变电站作为电力建筑,参与周边景观融合的要求逐渐提高。在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了将户内变电站与城市公园景观风貌融为一体的新颖设计理念,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实现了电力设施与城市生态的和谐共通。

户内变电站结构的特点在于多以框架结构为主,通常为2~3层,但是楼层层高和柱距均较大,楼板开洞多,且电气设备的自重引起楼面重力荷载代表值较一般民用建筑要增加很多。当户内变电站参与景观融合时,受场地和规划条件的限制,常规的典型设计方案有时不再适用。

随着建筑和电气方案的布置调整,结构设计方案也逐渐非典型化,设计难度往往较大。尤其是在一些高地震烈度区,当户内变电站要隐藏于公园土坡之下时,如果继续沿用传统的抗震设计方案,巨大的覆土质量将成为结构的额外负担,引起结构梁柱截面加大,配筋更加密集,大大提高建设成本,增加施工难度。与此同时,结构隔震技术能够有效阻碍水平地震作用在隔震层上、下结构之间的传递,降低水平地震效应的相互影响,在民用建筑领域已有广泛的应用。

目前,有关变电站隔震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础隔震和电气设备隔震两大类,而对处于覆土空间之下等复杂联建情况中的变电站顶层隔震的研究仍较少。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致力于解决上述技术缺陷。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技术目的在于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覆土空间下顶层隔震的变电站结构,该变电站结构包括地下电缆层、地上层、隔震支座、隔震层顶板;

所述地上层的顶层屋面为向两侧找坡的斜屋面,所述屋面的顶部设置有多个下柱墩,多个所述下柱墩的顶面齐平,每个所述下柱墩的顶部分别设置有所述隔震支座,所述隔震支座设置在所述隔震支座的顶部,所述隔震层顶板的顶部覆盖有堆土。

优选的,所述隔震支座采用叠层橡胶支座或者铅芯橡胶支座。

优选的,所述隔震层顶板上设置有多个落水孔。

优选的,所述变电站结构的两侧设置有同样处于所述堆土之下的毗邻建筑。

优选的,所述毗邻建筑的顶部设置有牛腿,所述牛腿上放置有滑动支座,所述滑动支座与搭接盖板的一端搭接,所述搭接盖板的另一端与所述隔震层顶板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隔震层顶板和所述屋面上分别设置防水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由于上述结构设计,地上层的顶层屋面隔震设计将上部堆土与变电站结构的隔震层顶板间的水平关联进行分离,最大程度隔绝地震作用下堆土与变电站结构之间水平地震效应的相互影响,使堆土不再成为变电站结构水平振动时屋面的附加质量源,而主要以竖向荷载的形式作用在变电站结构上,大大降低高地震烈度区户内变电站结构水平抗侧力构件的负担;延长了结构振动周期,使变电站结构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变形减小;解决了处于堆土空间下的变电站结构顶部堆土问题,改善了变电站结构建成后的防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搭接盖板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地下电缆层、2地上一层、3地上二层、31屋面、32下柱墩、4 隔震支座、5隔震层顶板、51落水孔、52搭接盖板、6第一毗邻建筑、7第二毗邻建筑、8牛腿、9滑动支座、10堆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一种覆土空间下顶层隔震的变电站结构,该变电站结构包括地下电缆层1、地上一层2、地上二层3、隔震支座4、隔震层顶板5;

地上二层3的顶层屋面31为向两侧找坡的斜屋面,屋面31的顶部设置有多个下柱墩32,为了保证所有隔震支座4在水平地震作用下发生协调一致的水平剪切变形,下柱墩32的顶面需保持同一水平标高,底部标高随屋面31变化,每个下柱墩32的顶部分别设置有隔震支座4,隔震支座5设置在隔震支座4的顶部,隔震层顶板5的顶部覆盖有堆土10,变电站结构的两侧设置有同样处于堆土10之下的第一毗邻建筑6和第二毗邻建筑7,堆土10的厚度和材质根据景观要求确定。

具体的,从结构受力角度,变电站结构顶部的堆土不仅作为竖向荷载传递至结构上,也会在水平地震作用时,作为结构顶部的附加质量源,随结构一起晃动,大大增加变电站结构水平抗侧力构件的负担。因此,在变电站结构地上二层3的顶部与堆土10之间设置一个隔震层顶板5,可以将上部堆土10与变电站结构隔震层顶板5间的水平关联进行分离,最大程度隔绝地震作用下堆土 10与变电站结构之间水平地震效应的相互影响,使堆土10不再成为变电站结构水平振动时屋顶屋面31的附加质量源。

具体的,隔震支座4采用叠层橡胶支座或者铅芯橡胶支座,数量及规格根据结构计算确定。

具体的,为了使地表潜水及时排走,适当降低堆土10的容重,可在隔震层顶板5上设置若干落水孔51,堆土10中的地表潜水通过落水孔51疏导至屋面31上并向两侧排走;但是落水孔51的数量不宜过多,以防止顶部堆土10 中可能的景观植物难以存活。

具体的,第一毗邻建筑6和第二毗邻建筑7的顶部分别设置有牛腿8,牛腿8上放置有滑动支座9,滑动支座9与搭接盖板52的一端搭接,搭接盖板 52的另一端与隔震层顶板5相连接,牛腿8的承载力根据计算确定。

具体的,在隔震层顶板5和屋面31上分别设置建筑防水层;由于直接和顶部堆土10接触,隔震层顶板5的建筑防水层应包含耐根穿刺层;而屋面31 的建筑防水层可采用一般的防水卷材,在遇下柱墩32时向上翻边250mm。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6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基础隔震的户内变电站结构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