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红树林幼苗生长滩涂的防护结构

文档序号:1949110 发布日期:2021-12-10 浏览:19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用于红树林幼苗生长滩涂的防护结构 (A protective structure for mangrove seedling growth mud flat ) 是由 朱小伟 侯堋 黄燕 黄春华 陈文龙 杨芳 苏波 王世俊 刘琴琴 刘晓建 王其松 于 2021-09-09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红树林幼苗生长滩涂的防护结构,包括第一防护组件及消浪网,在滩涂与海洋之间设置第一防护组件,由于第一防护组件的下端形成有第一挡水结构,且第一挡水结构的高度大于或等于滩涂的高度,进而当海浪通过第一防护组件达到滩涂后并退去后,利用第一挡水结构的阻挡作用,避免滩涂上的泥沙被带走,保证滩涂的稳定,实现固滩的作用。而由于第一挡水结构的上方形成第一消浪空间,消浪网设置于第一防护组件上并覆盖第一消浪空间,利用消浪网的网状结构的特征,实现对通过第一消浪空间进入到滩涂的浪潮的消减作用,实现消减大浪、弱化水流、稳定滩涂的功能,有效保证滩涂上的树苗,保证滩涂上树苗的存活率。(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protection structure for a mangrove seedling growth beach,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protection component and a wave dissipation net, wherein the first protection component is arranged between a beach and the sea, and a first water retaining structure is formed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first protection component, and the height of the first water retaining structure is larger than or equal to the height of the beach, so that when sea waves reach the beach through the first protection component and are withdrawn, the silt on the beach is prevented from being taken away by utilizing the blocking effect of the first water retaining structure, the stability of the beach is ensured, and the beach fixing effect is realized. And because the first wave dissipation space is formed above the first water retaining structure, the wave dissipation net is arranged on the first protection component and covers the first wave dissipation space, the wave dissipation effect of the waves entering the mudflat through the first wave dissipation space is realized by utili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t structure of the wave dissipation net, the functions of reducing big waves, weakening water flow and stabilizing the mudflat are realized, the saplings on the mudflat are effectively ensured, and the survival rate of the saplings on the mudflat is ensured.)

用于红树林幼苗生长滩涂的防护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岸防护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用于红树林幼苗生长滩涂的防护结构。

背景技术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由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乔木或灌木组成的湿地木本植物群落,在净化海水、防风消浪、固碳储碳、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红树林一般生长种植在陆地与海洋之间的滩涂地带,红树林需要周期性淹水、露滩。然而风浪较大的海岸带进行红树林生态湿地修复时,海浪容易带走滩涂的淤泥造成滩涂流失,影响到红树林幼苗根系的稳定性,进而造成红树林幼苗的倾倒,影响红树林幼苗的存活。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固滩消浪的用于红树林幼苗生长滩涂的防护结构。

一种用于红树林幼苗生长滩涂的防护结构,所述防护结构包括第一防护组件及消浪网,所述第一防护组件用于设置于滩涂朝向海洋的一侧,所述第一防护组件的下端形成有第一挡水结构,所述第一挡水结构的上方形成有第一消浪空间,所述第一挡水结构的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滩涂的高度;所述消浪网设置于所述第一防护组件上并覆盖所述第一消浪空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防护组件包括多个第一高桩和多个第一低桩,多个所述第一高桩之间间隔设置,每一所述第一低桩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高桩之间,并位于所述第一高桩的下端,且所述第一高桩的下端与所述第一低桩共同形成所述第一挡水结构,所述第一低桩顶端面的高度高于或等于所述滩涂的高度;各个所述第一高桩的上端之间的间隔形成第一消浪空间,所述消浪网设置于所述第一高桩的上端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低桩顶端面的高度高于所述滩涂0.2m-0.5m;和/或

所述第一高桩顶端面的高度高于或等于设计高水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用于红树林幼苗生长滩涂的防护结构还包括第二防护组件,所述第二防护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防护组件背向于滩涂的一侧,且所述第二防护组件与所述第一防护组件间隔相对,且所述第二防护组件的下端形成有第二挡水结构,所述第二挡水结构与所述第一挡水结构间隔相对,所述第二挡水结构的上方形成有与所述第一消浪空间间隔相对的第二消浪空间,所述消浪网的一端覆盖所述第一消浪空间,另一端覆盖所述第二消浪空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防护组件包括多个第二高桩和多个第二低桩,多个所述第二高桩之间间隔设置,每一所述第二低桩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高桩之间,并位于所述第二高桩的下端,且所述第二高桩的下端与所述第二低桩共同形成所述第二挡水结构;各个所述第二高桩的上端之间的间隔形成所述第二消浪空间,所述消浪网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二高桩的上端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低桩沿所述第一防护组件朝向所述第二防护组件的方向对位于所述第二高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用于红树林幼苗生长滩涂的防护结构还包括连接桁架,所述连接桁架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高桩的上端上,另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二高桩的上端上,所述消浪网设置于所述连接桁架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消浪网的外壁上设置有至少两个连接绳,其中至少一所述连接绳能够绑设在所述第一高桩的上端上,至少另一所述连接绳能够绑设在所述第二高桩的上端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防护组件背向于所述第一防护组件的一侧设置堆石,所述堆石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二挡水结构的高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消浪网包括至少两个消浪层,各个所述消浪层沿着竖直方向层叠间隔设置;或者

所述消浪网为透水蜂巢网。

上述用于红树林幼苗生长滩涂的防护结构,通过在滩涂与海洋之间设置第一防护组件,由于第一防护组件的下端形成有第一挡水结构,且第一挡水结构的高度大于或等于滩涂的高度,进而当海浪通过第一防护组件达到滩涂后并退去后,利用第一挡水结构的阻挡作用,避免滩涂上的泥沙被带走,保证滩涂的稳定,实现固滩的作用。而由于第一挡水结构的上方形成第一消浪空间,消浪网设置于第一防护组件上并覆盖第一消浪空间,利用消浪网的网状结构的特征,实现对通过第一消浪空间进入到滩涂的浪潮的消减作用,实现消减大浪、弱化水流、稳定滩涂的功能,有效保证滩涂上的树苗,保证滩涂上树苗的存活率。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此外,附图并不是1:1的比例绘制,并且各个元件的相对尺寸在附图中仅示例地绘制,而不一定按照真实比例绘制。在附图中:

图1为一实施例中的防护结构的俯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防护结构的主视图;

图3为另一实施例中的防护结构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中的用于红树林幼苗生长滩涂的防护结构的侧视图;

图5为图4所示的用于红树林幼苗生长滩涂的防护结构的俯视图;

图6为图4所示的用于红树林幼苗生长滩涂的防护结构的局部侧视图;

图7为图6中的第一防护组件的主视图;

图8为图6中的第二防护组件的主视图;

图9为图6中的用于红树林幼苗生长滩涂的防护结构的局部俯视图;

图10为图9中的消浪网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防护结构,101、木桩,102、挡土板,100、第一防护组件,110、第一消浪空间,120、第一高桩,130、第一低桩,140、第一固定桩,200、消浪网,210、卡勾,220、消浪层,300、第二防护组件,310、第二消浪空间,320、第二高桩,330、第二低桩,340、第二固定桩,400、连接桁架,500、连接绳,600、堆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地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参阅图1及图2,一实施例中的防护结构10,设置于滩涂20与海浪之间,防护结构10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木桩101,木桩101的下端设置于挡土板102,挡土板102的高度高于种植区的滩涂20。这种防护结构10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滩涂20的淤泥被带走,具有一定的消浪、弱流作用。但是当海浪的强度较大,在强水流的作用下这种结构的消浪效果较差,依然会对滩涂20造成淘刷,造成滩涂20失稳、流失,进而导致滩涂20上的树苗容易倾倒。且这种结构的稳定性也较差,在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失稳。

参阅图3,在另一实施例中,通过抛石在滩涂20与海洋之间,形成防护结构10。该种防护结构10只能对低水位条件下的波浪、水流进行消减,水位升高时,由于该防护结构10的顶部高度不够,消浪、弱流效果差,波浪越过防护结构10后,波浪掀沙作用易把滩涂20的表层淤泥带走,固滩效果不佳,而且高水位条件下波浪冲击容易造成树苗的倾倒。

以上两种防护结构10消浪固滩作用差,尤其是波浪动力大和水流动力较强的区域,不能起到有效的固滩消浪作用,进而不能有效保证滩涂20上种植的树苗的稳定性。

参阅图4及图5,在本实施例中,一种用于红树林幼苗生长滩涂的防护结构10,至少能够有效提高对滩涂20的消浪固滩效果,保证滩涂20上种植的树苗的成活率。本实施例中的用于红树林幼苗生长滩涂的防护结构10还可以用于种植其它海岸带植物幼苗的滩涂上

一并参阅图6及图7,具体地,所述防护结构10包括第一防护组件100及消浪网200,所述第一防护组件100用于设置于滩涂20朝向海洋的一侧,所述第一防护组件100的下端形成有第一挡水结构,所述第一挡水结构的上方形成有第一消浪空间110,所述第一挡水结构的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滩涂20的高度;所述消浪网200设置于所述第一防护组件100上并覆盖所述第一消浪空间110。

上述用于红树林幼苗生长滩涂的防护结构10,通过在滩涂20与海洋之间设置第一防护组件100,由于第一防护组件100的下端形成有第一挡水结构,且第一挡水结构的高度大于或等于滩涂20的高度,进而当海浪通过第一防护组件100达到滩涂20后并退去后,利用第一挡水结构的阻挡作用,避免滩涂20上的泥沙被带走,保证滩涂20的稳定,实现固滩的作用。而由于第一挡水结构的上方形成第一消浪空间110,消浪网200设置于第一防护组件100上并覆盖第一消浪空间110,利用消浪网200网状结构的特征,实现对通过第一消浪空间110进入到滩涂20的浪潮的消减作用,实现消减大浪、弱化水流、稳定滩涂20的功能,有效保证滩涂20上的树苗,保证滩涂20上树苗的存活率。

参阅图6及图7,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防护组件100包括多个第一高桩120和多个第一低桩130,多个所述第一高桩120之间间隔设置,所述第一低桩130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高桩120之间,并位于所述第一高桩120的下端,且所述第一高桩120的下端与所述第一低桩130共同形成所述第一挡水结构,所述第一低桩130顶端面的高度高于或等于所述滩涂20的高度;各个所述第一高桩120的上端之间的间隔形成第一消浪空间110,所述消浪网200设置于所述第一高桩120的上端上。通过第一低桩130设置于第一高桩120的下端,进而填充第一高桩120下端的之间的间隙,便于形成第一挡水结构。而第一高桩120的上端之间的间隙便于形成第一消浪空间110,便于海浪通过第一消浪空间110到达滩涂20上。且通过第一高桩120的上端还能够为消浪网200的安装提高安装支撑结构。

可选地,多个所述第一高桩120之间还可以有至少两个第一高桩120紧邻设置,其他第一高桩120之间的间隔设置。在其他实施例中,相邻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高桩120之间还可以两个或多个并列设置的第一低桩130,只要能够便于通过第一高桩120的下端和第一低桩130形成第一挡水结构,避免海浪通过第一挡水结构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高桩120的下端的部分还可以插入到海床内,便于实现第一防护组件100的固定安装。具体地,第一低桩130的下端的部分插入到海床内。第一防护组件100插入海床内后,以使第一低桩130的顶端面的高度依然等于或高于滩涂20。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挡水结构还可以为板状结构,利用板状的第一挡水结构实现防护滩涂20的目的。或者在其实施例中,第一挡水结构还可以通过其他结构方式形成,只要能够实现挡水固滩的效果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位于最外侧的第一高桩120的外侧还设置有第一固定桩140,第一固定桩140固定在第一高桩120上。通过设置第一固定桩140能够进一步加强最外侧的第一高桩120的结构,保证连接的稳定性。具体地,第一固定桩140的数量还可以为至少两个,不同的第一固定桩140并列设置在第一高桩120的外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低桩130顶端面的高度高于所述滩涂20的距离为0.2m-0.5m。通过将第一低桩130的顶端面的高度高于滩涂20的距离为0.2m-0.5m,避免第一低桩130的高度过低,影响对滩涂20的防护作用,且避免第一低桩130的高度过高,影响海浪进入到滩涂20上。例如,第一低桩130顶端面的高度高于所述滩涂20的距离为0.2m、0.3m、0.4m或0.5m。不同的第一低桩130顶端面的高度相对于滩涂20的高度可以一致。或者不同的第一低桩130顶端面的高度相对于滩涂20的高度也可以不一致,可以根据第一低桩130对应位置的滩涂20的高度设置第一低桩130的顶端面所在的高度位置。

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高桩120顶端面的高度高于或等于设计高水位。具体地,第一高桩120顶端面的高度高于或等于2年-5年重现期的设计高水位。由于第一高桩120的上端形成第一消浪空间110,而消浪网200覆盖第一消浪空间110,便于通过消浪网200有效实现海浪的消减,弱化水流的作用。在其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高桩120顶端面的高度还可以为其他设置高度。

参阅图6及图8,一实施例中,用于红树林幼苗生长滩涂的防护结构10还包括第二防护组件300,所述第二防护组件300设置于所述第一防护组件100背向于滩涂20的一侧,且所述第二防护组件300与所述第一防护组件100间隔相对,且所述第二防护组件300的下端形成有第二挡水结构,所述第二挡水结构与所述第一挡水结构间隔相对,所述第二挡水结构的上方形成有与所述第一消浪空间110间隔相对的第二消浪空间310,所述消浪网200的一端覆盖所述第一消浪空间110,另一端覆盖所述第二消浪空间310。通过设置第二防护组件300便于形成第二挡水结构及第二消浪空间310,进而便于利用第二防护组件300进一步提高固滩消浪的防护效果。

具体地,第二防护组件300包括多个第二高桩320和多个第二低桩330,多个所述第二高桩320之间间隔设置,每一所述第二低桩330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高桩320之间,并位于所述第二高桩320的下端,且所述第二高桩320的下端与所述第二低桩330共同形成所述第二挡水结构;各个所述第二高桩320的上端之间的间隔形成所述第二消浪空间310,所述消浪网200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二高桩320的上端上。在其他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第二高桩320之间还可以有至少两个第二高桩320紧邻设置,其他第二高桩320之间的间隔设置。在其他实施例中,相邻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二高桩320之间还可以两个或多个并列设置的第二低桩330,只要能够便于通过第二高桩320的下端和第二低桩330形成第二挡水结构即可。

通过第二低桩330设置于第二高桩320的下端,进而填充第二高桩320下端的之间的间隙,便于形成第二挡水结构,而第二高桩320的上端之间的间隙便于形成第二消浪空间310,便于海浪通过第二消浪空间310及第一消浪空间110到达滩涂20上。且通过第二高桩320的上端能够进一步便于消浪网200的安装,提高消浪网200的安装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高桩320的下端的部分还可以插入到海床内,便于实现第二防护组件300的固定安装。具体地,第二低桩330的下端的部分插入到海床内。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挡水结构还可以为板状结构,利用板状的第二挡水结构实现防护滩涂20的目的。或者在其实施例中,第二挡水结构还可以通过其他结构方式形成,只要能够实现挡水固滩的效果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位于最外侧的第二高桩320的外侧还设置有第二固定桩340,第二固定桩340固定在第二高桩320上。通过设置第二固定桩340能够进一步加强最外侧的第二高桩320的结构,保证连接的稳定性。具体地,第二固定桩340的数量还可以为至少两个,不同的第二固定桩340并列设置在第二高桩320的外侧。

一实施例中,第二低桩330的顶端面的高度等于或高于滩涂20,利用第二低桩330便于进一步实现对滩涂20的防护作用。具体地,所述第二低桩330顶端面的高度高于所述滩涂20的距离为0.2m-0.5m。通过将第二低桩330的顶端面的高度高于滩涂20的距离为0.2m-0.5m,避免第二低桩330的高度过低,影响对滩涂20的防护作用,且避免第二低桩330的高度过高,影响海浪进入到滩涂20上。例如,第二低桩330顶端面的高度高于所述滩涂20的距离为0.2m、0.3m、0.4m或0.5m。不同的第二低桩330顶端面的高度相对于滩涂20的高度可以一致,也可以不一致,可以根据第二低桩330对应位置的滩涂20的高度设置第二低桩330的顶端面所在的高度位置。

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高桩320顶端面的高度高于或等于设计高水位。具体地,第二高桩320顶端面的高度高于或等于2年-5年重现期的设计高水位。由于第二高桩320的上端形成第二消浪空间310,而消浪网200覆盖第二消浪空间310,便于通过消浪网200有效实现海浪的消减,弱化水流的作用。在其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高桩320顶端面的高度还可以为其他设置高度。

一并参阅图7,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低桩130沿所述第一防护组件100朝向所述第二防护组件300的方向对位于所述第二高桩320。通过第一低桩130于第二高桩320对位设置,进而能够使得第一高桩120与第二高桩320之间错位布置,以使由第一高桩120之间的间隔形成第一消浪空间110与第二消浪空间310错位设置,进一步实现消浪的效果。同时将第一高桩120与第二高桩320之间错位布置,进一步便于消浪网200的安装。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低桩130还可以沿第一防护组件100朝向所述第二防护组件300的方向对位于所述第二低桩330。第一高桩120还可以沿第一防护组件100朝向所述第二防护组件300的方向对位于所述第二高桩320。

参阅图6及图9,一实施例中,用于红树林幼苗生长滩涂的防护结构10还包括连接桁架400,所述连接桁架400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高桩120的上端上,另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二高桩320的上端上,所述消浪网200设置于所述连接桁架400上。通过设置连接桁架400不仅能够为消浪网200提供安装支撑平台,同时还可以连接第一防护组件100与第二防护组件300,保证第一防护组件100与第二防护组件300间隔设置的稳定性,提高用于红树林幼苗生长滩涂的防护结构10的结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桁架400还可以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连接桁架400沿着竖直方向间隔设置,消浪网200设置于上下两个连接桁架400之间。通过设置至少两个连接桁架400不仅能够进一步提高第一防护组件100与第二防护组件300连接的稳定性,同时消浪网200设置于上下两个连接桁架400之间,能够进一步提高消浪网200在第一防护组件100与第二防护组件300之间设置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桁架400的相对两端分别通过铆钉连接在第一高桩120和第二高桩320上。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桁架400还可以通过胶结或其他连接方式固定安装于第一高桩120和第二高桩320上。

一并参阅图10,一实施例中,所述消浪网200的外壁上设置有至少两个连接绳500,其中至少一所述连接绳500能够绑设在所述第一高桩120的上端上,至少另一所述连接绳500能够绑设在所述第二高桩320的上端上。通过设置连接绳500有效实现消浪网200在第一高桩120和第二高桩320上的固定,提高消浪网200设置安装的稳定性。

具体地,消浪网200的外壁上设置有卡勾210,连接绳500的一端系在卡勾210上,另一端系在第一高桩120或第二高桩320上。进一步地,消浪网200的外壁上一体成型有卡勾210,通过设置卡勾210便于连接绳500的连接固定,保证连接绳500在消浪网200上设置的稳定性。

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绳500还可以直接绑设在连接桁架400上。或者消浪网200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固定在连接桁架400或第一防护组件100或第二防护组件300上,只要能够实现消浪网200的固定安装即可。

一实施例中,所述消浪网200包括至少两个消浪层220,各个所述消浪层220沿着竖直方向层叠间隔设置。由于海浪要通过消浪网200进入到滩涂20上,通过将各个消浪层220层叠设置,便于保证海浪能够有效通过消浪网200,避免消浪网200对海浪造成的阻力过大。

一实施例中,所述消浪网200为透水蜂巢网。具体地,消浪层220为透水蜂巢网结构。在其他实施例中,消浪网200还可以为其他网状结构,只要能够实现消减海浪,弱化水流的作用即可。

再次参阅图4及图5,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防护组件300背向于所述第一防护组件100的一侧设置堆石600,所述堆石600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二挡水结构的高度。具体地,堆石600堆设在第二低桩330的下端。堆石600通过在第二防护组件300背向于第一防护组件100一侧抛石形成,利用堆石600便于提高第二防护组件300在海床上设置的稳定性,避免第二防护组件300倾倒。在其他实施例中,堆石600还可以省略。还可以在第二防护组件300背向于第一防护组件100的一侧设置支撑杆,支撑杆的一端设置于第二防护组件300上,另一端与第二防护组件300间隔设置并抵接于海床上。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16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水利生态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