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驳装置及电缆

文档序号:1956023 发布日期:2021-12-10 浏览:9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接驳装置及电缆 (Connecting device and cable ) 是由 彭伟梁 于 2021-07-26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涉及一种接驳装置,用于连接具有连接孔的第一接线端子和具有连接孔的第二接线端子,包括:接驳金具、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本发明的思路为,通过第一连接组件将其中一个接线端子固定在接驳金具上,通过第二连接组件将另一个接线端子固定在接驳金具上。其中,接驳金具、第一连接组件以及第二连接组件均为能够导电的材料,如此实现将两个接线端子导通。本发明采用的是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分别将两个接线端子固定在接驳金具上,因此相比现有技术方案中直接通过螺栓或者其它紧固件固定两个接线端子而言,增加了两个接线端子连接处的过流面积,降低了连接处的发热,降低了安全隐患。进而还提出包括该接驳装置的电缆。(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connection device for connecting a first connection terminal having a connection hole and a second connection terminal having a connection hole, comprising: the connecting hardware fitting comprises a connecting hardware fitting, a first connecting assembly and a second connecting assembly. The idea of the invention is that one of the connecting terminals is fixed on the connecting fitting through the first connecting assembly, and the other connecting terminal is fixed on the connecting fitting through the second connecting assembly. Wherein, the gold utensil of plugging into, first connecting elements and second coupling assembling are the material that can electrically conduct, so realize switching on two binding post. The first connecting assembly and the second connecting assembly are adopted to respectively fix the two wiring terminals on the connecting hardware fitting, so that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art that the two wiring terminals are directly fixed through bolts or other fasteners, the overcurrent area at the joint of the two wiring terminals is increased, the heat generation at the joint is reduced, and the potential safety hazard is reduced. Furthermore, a cable comprising the connection device is also provided.)

接驳装置及电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供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接驳装置及电缆。

背景技术

在临时供电中,需要将两处电缆的接线端子连接导通,现有的连接两个接线端子的方式是直接通过螺栓或者其它连接件将两个接线端子固定,然后再通过绝缘胶带包覆两个接线端子的连接处。

现有的接线端子连接存在的问题是:第一,两个接线端子直接通过螺栓或者其它连接件连接时,这导致连接处的过流面积小,在连接处容易发热,因此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第二,由于外界环境恶劣,通过绝缘胶带包覆连接处时,绝缘胶带容易损坏导致绝缘失效,因此也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接驳装置来连接接线端子,以至少解决上述提到的一方面问题,进而提出一种包括该接驳装置的电缆。

一种接驳装置,用于连接具有连接孔的第一接线端子和具有连接孔的第二接线端子,所述接驳装置包括:

接驳金具,包括相对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以及连接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的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

所述接驳金具设置有沿所述第一侧面向所述第二侧面方向贯通所述接驳金具的连接通道;

所述第三侧面分别设置有与所述连接通道连通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

所述第四侧面分别设置有与所述连接通道连通的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的轴线重合,所述第四通孔的轴线与所述第二通孔的轴线重合;

第一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能够连接固定;以及

第二连接组件,包括第三连接件和第四连接件,所述第三连接件和所述第四连接件能够连接固定;

所述接驳装置连接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和所述第二接线端子时,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和所述第二接线端子分别沿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插入所述连接通道内,所述第一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一接线端子的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三通孔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固定,将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固定于所述接驳金具的所述连接通道内;所述第三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二接线端子的连接孔,所述第四连接件穿过所述第四通孔并与所述第三连接件固定,将所述第二接线端子固定在所述接驳金具的所述连接通道内,所述接驳金具导通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和所述第二接线端子。

上述接驳装置,在连接第一接线端子和第二接线端子时,通过第一连接组件中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能够将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固定在接驳金具的连接通道内,通过第二连接组件中的第三连接件和第四连接件能够将第二接线端子固定在接驳金具的连接通道内,也就是通过接驳金具连接导通第一接线端子和第二接线端子。通过接驳金具连接导通第一接线端子和第二接线端子相比现有的采用直接通过螺栓或紧固件固定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和第二接线端子的技术方案而言,本方案能够通过接驳金具较好地增大连接处的过流面积,从而降低第一接线端子和第二接线端子连接处的发热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限位部和第一螺杆,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三侧面抵接,所述第一螺杆朝向所述第三通孔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内螺纹孔,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二限位部和第二螺杆,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第四侧面抵接,所述第二螺杆与所述第一内螺纹孔配合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沿所述第一螺杆的周向设置有第一阶梯台,所述第一阶梯台能够抵压所述第一接线端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沿所述第一螺杆的周向设置有第一阶梯台,所述接驳装置还包括第一垫片,所述第一垫片设置有第五通孔,所述第五通孔的轴线能够与所述第一通孔的轴线重合;

将所述第一垫片设置于所述连接通道时,所述第一垫片将所述第一接线端子抵压于所述连接通道的内壁,所述第一螺杆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五通孔以及所述第一接线端子的连接孔时,所述第一阶梯台抵压所述第一垫片,所述第二螺杆穿过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一内螺纹孔连接固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连接件包括第三限位部和第三螺杆,所述第三限位部与所述第三侧面抵接,所述第三螺杆朝向所述第四通孔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内螺纹孔,所述第四连接件包括第四限位部和第四螺杆,所述第四限位部与所述第四侧面抵接,所述第四螺杆与所述第二内螺纹孔配合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沿所述第三螺杆的周向设置有第二阶梯台,所述第二阶梯台能够抵压所述第二接线端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沿所述第三螺杆的周向设置有第二阶梯台,所述接驳装置还包括第二垫片,所述第二垫片设置有第六通孔,所述第六通孔的轴线能够与所述第二通孔的轴线重合;

将所述第二垫片设置于所述连接通道时,所述第二垫片将所述第二接线端子抵压于所述连接通道的内壁,所述第三螺杆穿过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六通孔以及所述第二接线端子的连接孔时,所述第二阶梯台抵压所述第二垫片,所述第四螺杆穿过所述第四通孔与所述第二内螺纹孔连接固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驳装置还包括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包括绝缘罩、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

所述绝缘罩穿过所述第一接线端子或所述第二接线端子时包覆所述接驳金具、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

所述第一配合部穿过所述第一接线端子与所述绝缘罩的一端配合,所述第二配合部穿过所述第二接线端子与所述绝缘罩的另一端配合,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二配合部共同密封所述绝缘罩的两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配合部包括第一旋帽、第一连接套、第一垫圈、第二垫圈、第一硅胶套以及第一防水环;

所述第一连接套与所绝缘罩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防水环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套与所述绝缘罩之间;所述第一硅胶套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套的内腔,所述第一硅胶套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一垫圈和所述第二垫圈,所述第一旋帽与所述第一连接套固定连接并抵压所述第一硅胶套。

一种电缆,包括所述的接驳装置,以及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和所述第二接线端子,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和所述第二接线端子通过所述接驳装置连接导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接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的接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接驳装置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的接驳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的接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接驳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附图说明

100、接驳金具;110、第一侧面;120、第二侧面;130、第三侧面;131、第一通孔;132、第二通孔;140、第四侧面;141、第三通孔;142、第四通孔;150、连接通道;

200、第一连接组件;210、第一连接件;211、第一限位部;212、第一螺杆;213、第一阶梯台;220、第二连接件;221、第二限位部;222、第二螺杆;

300、第二连接组件;310、第三连接件;311、第三限位部;312、第三螺杆;313、第二阶梯台;320、第四连接件;321、第四限位部;322、第四螺杆;

410、第一接线端子;420、第二接线端子;430、第一垫片;431、第五通孔;440、第二垫片;441、第六通孔;

500、密封组件;510、绝缘罩;520、第一配合部;521、第一旋帽;522、第一连接套;523、第一垫圈;524、第二垫圈;525、第一硅胶套;526、第一防水环;530、第二配合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接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了的接驳装置,用于连接具有连接孔的第一接线端子和具有连接孔的第二接线端子,包括:接驳金具100、第一连接组件200和第二连接组件300。本实施例中的思路为,通过第一连接组件200将其中一个接线端子固定在接驳金具100上,通过第二连接组件300将另一个接线端子固定在接驳金具100上。其中,接驳金具100、第一连接组件200以及第二连接组件300均为能够导电的材料,如此实现将两个接线端子导通。由于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是第一连接组件200和第二连接组件300分别将两个接线端子固定在接驳金具100上,因此相比现有的技术方案中直接通过螺栓或者其它紧固件固定两个接线端子而言,本实施例中的方案能够较好地增加两个接线端子连接处的过流面积,从而降低了连接处的发热,降低了安全隐患。

具体地,参阅图2和图3所示,接驳金具100包括相对的第一侧面110和第二侧面120以及连接第一侧面110和第二侧面120的第三侧面130和第四侧面140;接驳金具100设置有沿第一侧面110向第二侧面120方向贯通接驳金具100的连接通道150;在接驳金具100的第三侧面130分别设置有与连接通道150连通的第一通孔131和第二通孔132;在接驳金具100的第四侧面140分别设置有与连接通道150连通的第三通孔141和第四通孔142。其中,第三通孔141与第一通孔131的轴线重合,第四通孔142的轴线与第二通孔132的轴线重合。

第一连接组件200包括第一连接件210和第二连接件220,其中第一连接件210和第二连接件220能够连接固定。第二连接组件300包括第三连接件310和第四连接件320,其中第三连接件310和第四连接件320能够连接固定。

接驳装置将电缆的第一接线端子410和第二接线端子420连接导通时,第一接线端子410和第二接线端子420分别沿第一侧面110和第二侧面120插入连接通道150内,第一连接件210穿过第一通孔131和第一接线端子410的连接孔,第二连接件220穿过第三通孔141并与第一连接件210固定,将第一接线端子410固定于接驳金具100的连接通道150内;第三连接件310穿过第二通孔132和第二接线端子420的连接孔,第四连接件320穿过第四通孔142并与第三连接件310固定,将第二接线端子420固定在接驳金具100的连接通道150内,接驳金具导通第一接线端子410和第二接线端子420。也就是通过第一连接件210与第二连接件220将第一接线端子410限制于接驳金具100的连接通道150内,通过第三连接件310与第四连接件320的连接固定将第二接线端子420限制于接驳金具100的连接通道150内。

通过接驳金具100连接导通第一接线端子410和第二接线端子420相比现有的采用直接通过螺栓或紧固件固定第一接线端子410和第二接线端子420的技术方案而言,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通过接驳金具100较好地增大连接处的过流面积,从而降低第一接线端子410和第二接线端子420连接处的发热量。

为了防止第一连接组件200可能相对接驳金具100移动,一实施例中,参阅图2和图3所示,第一连接组件200的第一连接件210包括第一限位部211和第一螺杆212。其中,第一限位部211与接驳金具100的第三侧面130抵接,第一螺杆212朝向第三通孔14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内螺纹孔(图中未显示),第二连接件220包括第二限位部221和第二螺杆222,第二限位部221与第四侧面140抵接,第二螺杆222与第一内螺纹孔配合连接。在使用第一连接组件200时,第一连接件210的第一螺杆212穿过第三侧面130的第三通孔141和第一接线端子410的连接孔,此时第三侧面130与第一限位部211形成干涉,从而限制第一连接件210朝第三通孔141方向移动;而当第二连接件220的第二螺杆222穿过第四侧面140的第三通孔141时,第四侧面140能够与第二连接件220的第二限位部221形成干涉,从而限制第二连接件220朝第一通孔131方向移动,当第二连接件220的第二螺杆222与第一连接的第一内螺纹孔配合后,第一连接件210和第二连接件220连接固定,第一接线端子410能够被限制于第一连接件210和第二连接件220之间。

进一步地,为了防止第一接线端子410在连接通道150内沿第一连接组件200的轴线方向往复移动,一实施例中,参阅图2和图3所示,沿第一连接件210的第一螺杆212的周向设置有第一阶梯台213,其中第一阶梯台213能够抵压第一接线端子410。也就是当第一连接件210的第一螺杆212沿接驳金具100的第一通孔131进入连接通道150时,此时位于第一螺杆212的第一阶梯台213能够抵压第一接线端子410。通过第一螺杆212的第一阶梯台213能够较好地限制第一接线端子410沿第一连接组件200的轴线方向往复移动。

在另一实施例中,参阅图2、图3和图4所示,沿第一连接件210的第一螺杆212的周向设置有第一阶梯台213,接驳装置还包括第一垫片430,第一垫片430设置有第五通孔431,第五通孔431的轴线能够与第三侧面130的第一通孔131的轴线重合。将第一垫片430设置于接驳金具100的连接通道150时,第一垫片430将第一接线端子410抵压于连接通道150的内壁,第一连接件210的第一螺杆212穿过第三侧面130的第一通孔131、第一垫片430的第五通孔431以及第一接线端子410的连接孔时,第一阶梯台213抵压第一垫片430,第二螺杆222穿过第三通孔141与第一内螺纹孔连接固定。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垫片430抵压第一连接件210相比上一实施例中直接通过第一连接件210中的第一阶梯台213抵压而言能够更好地通过第一垫片430压紧第一接线端子410。

同理在对第二连接组件300的结构设计过程中,可以参考第一连接组件200的设计方案。一实施例中,参阅图2和图3所示,第二连接组件300的第三连接件310包括第三限位部311和第三螺杆312,其中第三限位部311与接驳金具100的第三侧面130抵接,第三螺杆312朝向第四通孔142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内螺纹孔(图中未显示),第四连接件320包括第四限位部321和第四螺杆322,第四限位部321与第四侧面140抵接,第四螺杆322与第二内螺纹孔配合连接。在使用第二连接组件300时,也是类似第一连接组件200的设计方案,通过第三侧面130与第三连接件310的第三限位部311形成干涉,从而限制第三连接件310向第四通孔142的方向移动,通过第四侧面140与第四连接件320的第四限位部321形成干涉,从而限制第四连接件320向第二通孔132的方向移动。当第三连接件310和第四连接件320连接固定后,第二接线端子420能够被限制第三连接件310和第四连接件320之间。

进一步地,一实施例中,参阅图2和图3所示,沿第三连接件310的第三螺杆312的周向设置有第二阶梯台313,其中第二阶梯台313能够抵压第二接线端子420。本实施例中第三连接件310的第二阶梯台313工作原理类似第一连接件210的第一阶梯台213,通道第二阶梯台313能够较好地限制第二接线端子420沿第二连接组件300的轴线方向往复移动。

在另一实施例中,参阅图2、图3和图4所示,沿第三连接件310的第三螺杆312的周向设置有第二阶梯台313,接驳装置还包括第二垫片440,其中第二垫片440设置有第六通孔441,第六通孔441的轴线能够与第三侧面130的第二通孔132的轴线重合。将第二垫片440设置于接驳金具100的连接通道150时,第二垫片440将第二接线端子420抵压于连接通道150的内壁,第三连接的第三螺杆312穿过第三侧面130的第二通孔132、第二垫片440的第六通孔441以及第二接线端子420的连接孔时,第二阶梯台313抵压第二垫片440,第四螺杆322穿过第四通孔142与第二内螺纹孔连接固定。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二垫片440抵压第二连接件220相比上一实施例中直接通过第二连接件220中的第二阶梯台313抵压而言能够更好地通过第二垫片440抵压第二接线端子420。

为了因外界环境因素,例如下雨等,导致接驳装置短路,同时也为了解决现有采用绝缘胶带包覆接线端子连接处可能出现绝缘失效的问题,一实施例中,接驳装置还包括密封组件500,其中密封组件500包括绝缘罩510、第一配合部520和第二配合部530。绝缘罩510穿过第一接线端子410或第二接线端子420时包覆接驳金具100、第一连接件210和第二连接件220;第一配合部520穿过第一接线端子410与绝缘罩510的一端配合,第二配合部530穿过第二接线端子420与绝缘罩510的另一端配合,第一配合部520和第二配合部530共同密封绝缘罩510的两端。

本实施例的思路为,通过绝缘罩510、第一配合部520和第二配合部530能够将接驳金具100、第一连接组件200和第二连接组件300密封在绝缘罩510的内腔,如此能够较好地防止外界环境中的雨水渗透到连接处,导致连接处发生短路。同时通过绝缘罩510、第一配合部520和第二配合部530完全将连接处包覆相比采用绝缘胶带缠绕方式而言,能够提高连接处绝缘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一实施例中,第一配合部520包括第一旋帽521、第一连接套522、第一垫圈523、第二垫圈524、第一硅胶套525以及第一防水环526。其中,第一连接套522与绝缘罩510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防水环526设置在第一连接套522与绝缘罩510之间;第一硅胶套525设置在第一连接套522的内腔,第一硅胶套525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垫圈523和第二垫圈524,第一旋帽521与第一连接套522固定连接并抵压第一硅胶套525。

绝缘罩510与第一连接套522的连接方式可以为螺纹连接,例如绝缘罩510的两端靠近第一配合部520的一端设置有内螺纹,第一连接套522靠近绝缘罩510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第一连接套522的外螺纹与绝缘罩510内腔的内螺纹连接。第一连接套522与第一旋帽521的连接方式可以为螺纹连接,例如第一连接套522远离绝缘罩510的一端设置内螺纹,第一旋帽521靠近第一连接套522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如此实现第一旋帽521与第一连接套522的连接固定。当第一旋帽521的外螺纹与第一连接套522的内螺纹连接固定时,第一旋帽521挤压第一硅胶套525使第一硅胶套525变形防止密封组件500相对第一接线端子410或第二接线端子420移动。

在第一连接套522的两端设置第一垫圈523和第二垫圈524,在第一连接套522靠近绝缘罩510之间设置第一防水环526,当第一旋帽521与第一连接套522的连接固定以及第一连接套522与绝缘罩510的连接固定后,第一垫圈523、第二垫圈524以及第一防水环526能够较好地防止雨水沿第一配合部520进入绝缘罩510的内腔。而设置第一硅胶套525,其好处是当第一旋帽521与第一连接配合时能够使得第一硅胶套525变形从而抵压第一接线端子410的外壁,通过第一硅胶套525的变形能够增大第一配合部520与第一接线端子410外壁的摩擦力,防止第一配合部520相对第一接线端子410移动。

第二配合部530可以采用与第一配合部520相同的结构来密封绝缘罩510的另一端。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电缆,电缆包括上述中提到的接驳装置,电缆还包括第一接线端子和第二接线端子,其中第一接线端子和第二接线端子通过接驳装置连接导通。在电缆中使用该接驳装置能够较好地增大连接处的过流面积,从而减少连接处的发热量,提高电缆使用中的安全性。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13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便捷式的通用型导线带电压接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