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受光的机械叠层太阳能电池用导电背板和电池组件

文档序号:1965267 发布日期:2021-12-14 浏览:17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双面受光的机械叠层太阳能电池用导电背板和电池组件 (Conductive backboard and battery module for double-sided light-receiving mechanical laminated solar battery ) 是由 邱开富 王永谦 杨新强 戴伟 陈刚 于 2021-10-09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申请适用于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双面受光的机械叠层太阳能电池用导电背板和电池组件。双面受光的机械叠层太阳能电池用导电背板用于连接叠层设置的第一太阳能电池与第二太阳能电池,包括基板、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基板具有面向第一太阳能电池的第一侧及面向第二太阳能电池的第二侧;第一导电层至少部分地自基板的第一侧露出,第一导电层用于连接第一太阳能电池的电极;第二导电层至少部分地自基板的第二侧露出,第二导电层用于连接第二太阳能电池的电极。如此,可同时实现叠层设置的第一太阳能电池和第二太阳能电池的封装。(The application is suitable for the technical field of solar cells, and provides a conductive backboard and a battery module for a double-sided photic mechanical laminated solar cell. The conductive back plate for the double-sided light receiving mechanical laminated solar cell is used for connecting a first solar cell and a second solar cell which are arranged in a laminated mode and comprises a substrate, a first conductive layer and a second conductive layer, wherein the substrat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side facing the first solar cell and a second side facing the second solar cell; the first conducting layer is at least partially exposed from the first side of the substrate and is used for connecting the electrode of the first solar cell; the second conductive layer is at least partially exposed from the second side of the substrate, and the second conductive layer is used for connecting the electrodes of the second solar cell. Therefore, the first solar cell and the second solar cell which are arranged in a laminated mode can be packaged at the same time.)

双面受光的机械叠层太阳能电池用导电背板和电池组件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面受光的机械叠层太阳能电池用导电背板和电池组件。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导电背板通常依次层叠有聚合物复合绝缘层、金属箔、聚合物背板和封装层。然而,导电背板通常设计为单侧受光,且只能进行单侧太阳能电池的封装。基于此,如何设计导电背板以将双面受光的机械叠层太阳能电池封装为组件,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双面受光的机械叠层太阳能电池用导电背板和电池组件,旨在解决如何设计导电背板以将双面受光的机械叠层太阳能电池封装为组件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双面受光的机械叠层太阳能电池用导电背板,用于连接叠层设置的第一太阳能电池与第二太阳能电池,包括:

基板,具有面向所述第一太阳能电池的第一侧及面向所述第二太阳能电池的第二侧;

至少部分地自所述基板的第一侧露出的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层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太阳能电池的电极;

至少部分地自所述基板的第二侧露出的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二导电层用于连接所述第二太阳能电池的电极。

可选地,所述基板的第一侧形成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导电层至少部分地设于所述第一凹槽;

和/或,所述基板的第二侧形成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导电层至少部分地设于所述第二凹槽。

可选地,所述第一导电层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太阳能电池的电极一一对应;

和/或,所述第二导电层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太阳能电池的电极一一对应。

可选地,所述第一导电层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导电块和多个第二导电块。

可选地,所述第一导电块和所述第二导电块之间设有第一间隔区,所述第一导电层还包括第一传输部和第二传输部,所述第一传输部连接每个所述第一导电块,所述第二传输部连接每个所述第二导电块。

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三导电块和多个第四导电块。

可选地,所述第三导电块和所述第四导电块之间设有第二间隔区,所述第二导电层还包括第三传输部和第四传输部,所述第三传输部连接每个所述第三导电块,所述第四传输部连接每个所述第四导电块。

可选地,所述第一导电层所用材料包括透明导电层;和/或,所述第二导电层所用材料包括透明导电层。

可选地,所述基板为透明基板。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对应的第一电池的电极的宽度;

和/或,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连接部对应的第二电池的电极的宽度。

可选地,所述基板包括玻璃、EPE、EVA、有机硅、PET和TPT中的至少一种。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的电池组件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双面受光的机械叠层太阳能电池用导电背板,多个所述第一太阳能电池与所述第一导电层连接,多个所述第二太阳能电池与所述第二导电层连接。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的光伏系统,包括上述的电池组件。

本申请实施例的双面受光的机械叠层太阳能电池用导电背板、电池组件和光伏系统中,通过自基板的一侧露出的第一导电层连接第一太阳能电池,通过自基板的另一侧露出的第二导电层连接第二太阳能电池,可同时实现叠层设置的第一太阳能电池和第二太阳能电池的封装。在一个实施例中,导电背板为透明导电背板,在同时封装叠层设置的第一太阳能电池和第二太阳能电池的基础上,可使透过一个太阳能电池的光线穿过导电背板从而射入另一个太阳能电池,这样可以增加吸收的光线,提升转化效率。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太阳能电池的数量为多个,通过透明导电背板实现串联,形成第一太阳能电池串,第二太阳能电池的数量为多个,通过透明导电背板实现串联,形成第二太阳能电池串。在又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太阳能电池和第二太阳能电池可分别与导电背板的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卡合,这样可以实现快速封装,降低成本并提高封装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双面受光的机械叠层太阳能电池用导电背板的平面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双面受光的机械叠层太阳能电池用导电背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双面受光的机械叠层太阳能电池用导电背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双面受光的机械叠层太阳能电池用导电背板的平面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双面受光的机械叠层太阳能电池用导电背板的平面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双面受光的机械叠层太阳能电池用导电背板的平面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双面受光的机械叠层太阳能电池用导电背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双面受光的机械叠层太阳能电池用导电背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双面受光的机械叠层太阳能电池用导电背板的平面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双面受光的机械叠层太阳能电池用导电背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双面受光的机械叠层太阳能电池用导电背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双面受光的机械叠层太阳能电池用导电背板的平面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双面受光的机械叠层太阳能电池用导电背板的平面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双面受光的机械叠层太阳能电池用导电背板的平面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双面受光的机械叠层太阳能电池用导电背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双面受光的机械叠层太阳能电池用导电背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双面受光的机械叠层太阳能电池用导电背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18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双面受光的机械叠层太阳能电池用导电背板的平面示意图;

图19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双面受光的机械叠层太阳能电池用导电背板的剖面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双面受光的机械叠层太阳能电池10、第一太阳能电池101、第三导电部1018、第四导电部1019、第二太阳能电池102、第一导电部1028、第二导电部1029、导电背板20、基板201、第一侧2011、第一平面2013、第一凹槽2015、第二侧2012、第二平面2014、第二凹槽2016;

第一导电层21、第一导电块211、第二导电块212、第一间隔区213、第一缓冲件214、第一传输部215、第二传输部216、

第二导电层22、第三导电块221、第四导电块222、第二间隔区223、第三传输部225、第二缓冲件224、第四传输部226、

透明导电层23、透明连接部231、第一连接部41、第二连接部4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请参阅图1和图2,本申请实施例的双面受光的机械叠层太阳能电池10用导电背板20,用于连接叠层设置的第一太阳能电池101与第二太阳能电池102,导电背板20包括基板201、第一导电层21和第二导电层22。基板201具有面向第一太阳能电池101的第一侧2011及面向第二太阳能电池102的第二侧2012。第一导电层21至少部分地自基板201的第一侧2011露出,第一导电层21用于连接第一太阳能电池101的电极。第二导电层22至少部分地自基板201的第二侧2012露出,第二导电层22用于连接第二太阳能电池102的电极。

本申请实施例的双面受光的机械叠层太阳能电池10用导电背板20,通过自基板201的一侧露出的第一导电层21连接第一太阳能电池101,通过自基板201的另一侧露出的第二导电层22连接第二太阳能电池102,可同时实现叠层设置的第一太阳能电池101和第二太阳能电池102的封装。在一个实施例中,导电背板20为透明导电背板,在同时封装叠层设置的第一太阳能电池101和第二太阳能电池102的基础上,可使透过一个太阳能电池的光线穿过导电背板20从而射入另一个太阳能电池,这样可以增加吸收的光线,提升转化效率。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太阳能电池101的数量为多个,通过透明导电背板20实现串联,形成第一太阳能电池串,第二太阳能电池102的数量为多个,通过透明导电背板20实现串联,形成第二太阳能电池串。在又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太阳能电池101和第二太阳能电池102可分别与导电背板20的第一导电层21和第二导电层22卡合,这样可以实现快速封装,降低成本并提高封装效率。

请注意,可以是第一太阳能电池101为顶电池,第二太阳能电池102为底电池;也可以是第一太阳能电池101为底电池,第二太阳能电池102为顶电池。在此不对第一太阳能电池101和第二太阳能电池102的具体层叠方向进行限定。为方便解释,下文以第一太阳能电池101为顶电池且第二太阳能电池102为底电池为例进行说明。

具体地,第一导电层21连接第一太阳能电池101的主栅,第二导电层22连接第二太阳能电池102的主栅。如此,主栅宽度较大,便于连接,可以降低工艺难度,提高生产效率。可以理解,在其他的示例中,第一导电层21可连接第一太阳能电池101的细栅,第二导电层22可连接第二太阳能电池102的细栅。

请参阅图1,具体地,双面受光的机械叠层太阳能电池10包括叠层设置的第一太阳能电池101及第二太阳能电池102。第一太阳能电池101在朝向第二太阳能电池102的表面上设有叉指结构11,且,第二太阳能电池102在朝向第一太阳能电池101的表面上设有叉指结构11。如此,故无需在背离对侧电池的表面设置电极,从而避免电极遮挡射向背离对侧电池的表面的太阳光,有利于提高光电转换效率。

可以理解,在第一太阳能电池101和第二太阳能电池102在朝向对侧电池的表面上均设有叉指结构11时,可将一个机械叠层太阳能电池10旋转180°,再将该旋转后的机械叠层太阳能电池10与另一个未旋转的机械叠层太阳能电池10串联,从而形成电池组件。

请参阅图2,具体地,第一导电层21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导电块211和多个第二导电块212。如此,第一导电块211和第二导电块212可以分别连接第一太阳能电池101的叉指结构11的两种导电部。

进一步地,第一导电块211与第二导电块212之间可设有第一间隔区213。如此,第一间隔区213用于间隔相邻的导电块,使相邻的导电块相互绝缘。

类似地,第二导电层22包括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三导电块221和多个第四导电块222。如此,第三导电块221和第四导电块222可以分别连接第二太阳能电池102的叉指结构11中的两种导电部。

进一步地,第三导电块221和第四导电块222之间可设有第二间隔区223。如此,第二间隔区223用于间隔相邻的导电块,使相邻的导电块相互绝缘。

具体地,在图1的示例中,第一间隔区213可为设于基板201的绝缘部。具体地,可在第一间隔区213填充入玻璃、EPE、EVA、有机硅、PET和TPT等绝缘材料,以形成绝缘部。可以理解,在其他的示例中,第一间隔区213可为间隙,即可为空气隔离,也可为自基板201的绝缘基体向第一侧2011凸出的凸起。在此不对第一间隔区213的具体形式进行限定。

类似地,在图1的示例中,第二间隔区223可为设于基板201的绝缘部。具体地,可在第二间隔区223填充入玻璃、EPE、EVA、有机硅、PET和TPT等绝缘材料,以形成绝缘部。可以理解,在其他的示例中,第二间隔区223可为间隙,即可为空气隔离,也可为自基板201的绝缘基体向第二侧2012凸出的凸起。在此不对第二间隔区223的具体形式进行限定。

具体地,在图1的示例中,第一太阳能电池101和第二太阳能电池102均为叉指背接触晶体硅太阳电池,叉指结构11包括交替设置的两种电极,即叉指电极。第一导电块211和第二导电块212分别用于连接第一太阳能电池101的两种电极。第三导电块221和第四导电块222分别用于连接第二太阳能电池102的两种电极。

可以理解,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太阳能电池101和第二太阳能电池102也可均为叉指背接触薄膜太阳电池,叉指结构11包括交替设置的两种导电区。第一导电块211和第二导电块212分别用于连接第一太阳能电池101的两种导电区。第三导电块221和第四导电块222分别用于连接第二太阳能电池102的两种导电区。在其他的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太阳能电池101可为叉指背接触晶体硅太阳电池,第二太阳能电池102可为叉指背接触薄膜太阳电池。在其他的又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太阳能电池101可为叉指背接触薄膜太阳电池,第二太阳能电池102可为叉指背接触晶体硅太阳电池。

请注意,薄膜电池可作为底电池。如此,可充分利用薄膜电池弱光响应好的特点,充分吸收被地面或其他物体反射的太阳光,有利于提高光电转换效率。晶硅电池可作为顶电池。如此,充分发挥晶硅电池高转换效率的优势。这样,有利于提高整体的光电转换效率。

关于该部分其他的解释说明与前文类似,可参照前文,为避免冗余,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3,可选地,第一导电层21包括多个第一导电块211、多个第二导电块212、第一传输部215和第二传输部216,第一传输部215连接每个第一导电块211,第二传输部216连接每个第二导电块212。如此,可通过第一传输部215和第二传输部216分别将第一导电块211和第二导电块212收集到的电流导出到导电背板20外。

具体地,第一传输部215和第二传输部216可为金属线。相较于相关技术中采用整面的铜箔传输电流,采用金属线来传输电流可以减少金属的用量,有利于降低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传输部215和第二传输部216设于基板201的内部。第三传输部225和第四传输部226设于基板201的内部。如此,可以充分利用基板201的内部空间。这样,第一导电层21部分地自基板201的第一侧2011露出,第二导电层22部分地自基板201的第二侧2012露出。

具体地,第一传输部215和第二传输部216在基板201所处的深度不同,如此,可在利用导电背板20的厚度错开第一传输部215和第二传输部216,使得第一传输部215和第二传输部216之间绝缘。

具体地,第一传输部215和第二传输部216在第一平面2013的正投影错开。如此,可以利用导电背板20的长度和宽度,错开第一传输部215和第二传输部216。

请参阅图4,可以理解,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传输部215和第二传输部216可设于基板201的第一平面2013。如此,无需在基板201的内部制作线路,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这样,第一导电层21全部地自基板201的第一侧2011露出。

具体地,在图4中,第一导电块211和第二导电块212均呈三角形。如此,形状较为规则,便于制备,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可以理解,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导电块211和第二导电块212可呈矩形、正方形、圆形、椭圆形或其他形状。

具体地,在图4中,第一间隔区213呈矩形。可以理解,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间隔区213可呈圆形、环形、正方形、三角形、椭圆形或其他形状。

具体地,在图4中,第一传输部215和第二传输部216均呈直线。如此,形状较为规则,便于制备,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并使得外观整洁。可以理解,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传输部215和第二传输部216可均呈曲线、均呈折线;可第一传输部215呈直线,第二传输部216呈曲线或折线;可第一传输部215呈曲线或折线,第二传输部216呈直线。

具体地,在图4中,第一导电块211和第二导电块212在基板201的长度方向上和宽度方向上均错开设置。换言之,相邻的两列第一导电块211之间,设有一列第二导电块212;相邻的两行第一导电块211之间,设有一行第二导电块212。如此,使得第一导电块211和第二导电块212的错开程度较大,避免由于错开程度较小而导致的电路容易混乱。而且,这样使得第一传输部215和第二传输部216可呈直线,便于制备第一传输部215和第二传输部216。

可以理解,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导电块211和第二导电块212可仅在基板201的长度方向均错开设置;也可仅在基板201的长度方向均错开设置。

请参阅图5,可以理解,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三传输部225和第四传输部226可设于基板201的第二平面2014。如此,无需在基板201的内部制作线路,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这样,第二导电层22全部地自基板201的第二侧2012露出。

具体地,第一传输部215和第二传输部216均可呈透明状。如此,可以避免第一传输部215和第二传输部216遮挡太阳光,有利于提高光电转换效率。

类似地,第二导电层22包括多个第三导电块221、多个第四导电块222、第三传输部225和第四传输部226,第三传输部225和第四传输部226相互绝缘,第三传输部225连接每个第三导电块221,第四传输部226连接每个第四导电块222。如此,可通过第三传输部225和第四传输部226分别将第三导电块221和第四导电块222收集到的电流导出到导电背板20外。

关于该部分的解释和说明可参照前文,为避免冗余,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6,可选地,双面受光的机械叠层太阳能电池10包括叠层设置的第一太阳能电池101及第二太阳能电池102。第一太阳能电池101在朝向第二太阳能电池102的表面上设有叉指结构11,且,第二太阳能电池102在朝向第一太阳能电池101的表面上未设有叉指结构11。具体地,第二太阳能电池102在朝向第一太阳能电池101的一侧设有第一导电部1028,在背离第一太阳能电池101的一侧设有第二导电部1029。

请一并参阅图7,第一导电层21包括第一导电块211、第二导电块212和第一间隔区213。第一导电块211和第二导电块212分别用于连接第一太阳能电池101的叉指结构11的两种导电部。第一间隔区213用于间隔相邻的导电块,使得各导电块相互绝缘。

请注意,第二导电层22包括第三导电块221和第二间隔区223。第三导电块221用于连接第二太阳能电池102朝向第一太阳能电池101一侧的第一导电部1028。第二间隔区223用于间隔相邻的导电块,使得各导电块相互绝缘。

在图6的示例中,第一太阳能电池101为叉指背接触晶体硅太阳电池,叉指结构11包括交替设置的两种电极,即叉指电极。第一导电块211和第二导电块212分别用于连接第一太阳能电池101的两种电极。第二太阳能电池102为双面接触晶体硅太阳电池,第三导电块221用于连接第二太阳能电池102的一侧的电极。

可以理解,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太阳能电池101可为叉指背接触薄膜太阳电池,第二太阳能电池102可为双面接触薄膜太阳电池。在其他的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太阳能电池101可为叉指背接触晶体硅太阳电池,第二太阳能电池102可为双面接触薄膜太阳电池。在其他的又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太阳能电池101可为叉指背接触薄膜太阳电池,第二太阳能电池102可为双面接触晶体硅太阳电池。关于该部分的解释说明与前文类似,可参照前文,为避免冗余,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8,可选地,第一导电层21包括多个第一导电块211、多个第二导电块212、第一传输部215和第二传输部216,第一传输部215和第二传输部216相互绝缘,第一传输部215连接每个第一导电块211,第二传输部216连接每个第二导电块212。如此,可通过第一传输部215和第二传输部216分别将第一导电块211和第二导电块212收集到的电流导出到导电背板20外。第二导电层22包括多个第三导电块221和第三传输部225,第三传输部225连接每个第三导电块221。如此,可通过第三传输部225将第三导电块221收集到的电流导出到导电背板20外。关于该部分的解释和说明可参照前文,为避免冗余,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9,可选地,双面受光的机械叠层太阳能电池10包括叠层设置的第一太阳能电池101及第二太阳能电池102。第一太阳能电池101在朝向第二太阳能电池102的表面上未设有叉指结构11,且,第二太阳能电池102在朝向第一太阳能电池101的表面上未设有叉指结构11。具体地,第二太阳能电池102在朝向第一太阳能电池101的一侧设有第一导电部1028,在背离第一太阳能电池101的一侧设有第二导电部1029。第一太阳能电池101在朝向第二太阳能电池102的一侧设有第三导电部1018,在背离第二太阳能电池102的一侧设有第四导电部1019。

请一并参阅图10,请注意,第一导电层21包括第一导电块211和第一间隔区213。第一导电块211用于连接第一太阳能电池101朝向第二太阳能电池102一侧的第三导电部1018。第一间隔区213用于间隔相邻的导电块,使得各导电块相互绝缘。第二导电层22包括第三导电块221和第二间隔区223。第三导电块221用于连接第二太阳能电池102朝向第一太阳能电池101一侧的第一导电部1028。第二间隔区223用于间隔相邻的导电块,使得各导电块相互绝缘。

在图9的示例中,第一太阳能电池101为双面接触晶体硅太阳电池,第一导电块211用于连接第一太阳能电池101朝向第二太阳能电池102一侧的电极。第二太阳能电池102为双面接触晶体硅太阳电池,第三导电块221用于连接第二太阳能电池102朝向第一太阳能电池101的一侧的电极。

可以理解,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太阳能电池101可为双面接触薄膜太阳电池,第二太阳能电池102可为双面接触薄膜太阳电池。在其他的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太阳能电池101可为双面接触晶体硅太阳电池,第二太阳能电池102可为双面接触薄膜太阳电池。在其他的又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太阳能电池101可为双面接触薄膜太阳电池,第二太阳能电池102可为双面接触晶体硅太阳电池。关于该部分的解释说明与前文类似,可参照前文,为避免冗余,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11,可选地,第一导电层21包括多个第一导电块211和第一传输部215,第一传输部215连接每个第一导电块211。如此,可通过第一传输部215将第一导电块211收集到的电流导出到导电背板20外。第二导电层22包括多个第三导电块221和第三传输部225,第三传输部225连接每个第三导电块221。如此,可通过第三传输部225将第三导电块221收集到的电流导出到导电背板20外。

具体地,第一传输部215可设于基板201的内部,如图11所示,也可设于基板201第一侧2011的第一平面2013,如图12所示。第三传输部225可设于基板201的内部,如图11所示,也可设于基板201第二侧2012的第二平面2014,如图13所示。

关于该部分的其他的解释和说明可参照前文,为避免冗余,在此不再赘述。

请注意,上述仅为示例,不代表对第一太阳能电池101和第二太阳能电池102的具体结构进行限制。可以理解,导电背板20的具体结构可根据第一太阳能电池101和第二太阳能电池102的具体结构进行适应性调整。

可选地,基板201为透明基板。如此,使得基板201能够透过太阳光,避免了太阳光被基板201遮挡,有利于提高双面受光的机械叠层太阳能电池10的光电转换效率。可以理解,从一个电池背离对侧电池的一侧入射的太阳光,穿过该电池并被基板201透过后,可入射至对侧电池从而被对侧电池利用。

具体地,基板201的光透过率的范围为大于80%。例如为80%、82%、85%、87%、89%、90%、92%、95%、97%、99%、100%。如此,使得基板201的光透过率处于合适的范围,避免由于光透过率较小导致太阳光难以透过,从而避免基板201的遮挡导致的光电转换效率较低。

可选地,基板201包括玻璃、EPE(珍珠棉)、EVA(ethylene-vinyl acetatecopolymer,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有机硅、PET(polyethylene glycol 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TPT(聚氟乙烯复合膜)中的至少一种。

可以理解,玻璃对太阳光的透过率较高,应用广泛,容易获取,有利于提高光电转换效率和生产效率。

可以理解,EPE可隔水防潮、防震抗撞,有利于保证电池组件的可靠性。

可以理解,EVA耐水耐腐蚀,有弹性,较柔软,可以起到缓冲作用,有利于保证电池组件的可靠性。而且,EVA能够透过光线,透过的光线可被电池利用,有利于提高光电转换效率。

可以理解,有机硅耐高温,拒水性强,有利于提高导电背板20的可靠性。而且,有机硅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能,能够实现第一太阳能电池101和第二太阳能电池102的电学隔离,避免了对第一太阳能电池101与第二太阳能电池102进行电流匹配,从而避免了电流匹配导致的效率限制。

可以理解,PET耐冲击、耐腐蚀,有利于保证电池组件的可靠性。而且,PET透明度高,使得光线尽量少地被PET遮挡,有利于提高光电转换效率。

可以理解,TPT抗侵蚀能力强,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有利于保证电池组件的可靠性。

在本实施例中,基板201为玻璃基板。如此,有利于提高光电转换效率和生产效率。进一步地,第一导电层21和第二导电层22可设于玻璃基板,第一导电层21与电极之间可设有导电胶或锡膏,第二导电层22与电极之间可设有导电胶或锡膏。如此,使得电极与导电层之间的电性连接更加稳定。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基板201可包括玻璃、EPE、EVA、有机硅、PET和TPT中的1种、2种、3种、4种、5种或全部。例如,基板201可包括玻璃、EPE、EVA、有机硅、PET和TPT;又如,基板201可包括玻璃、EPE、EVA、有机硅和PET;再如,基板201可包括玻璃、EPE、EVA和有机硅;例如,基板201可包括玻璃、EPE和EVA;又如,基板201可包括玻璃和EPE;再如,基板201可包括玻璃。在此不对基板201的具体形式进行限定。

可选地,第一导电层21所用材料包括透明导电层或金属;和/或,第二导电层22所用材料包括透明导电层或金属。如此,提供了多种形式的第一导电层21和第二导电层22,在生产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透明导电层为透明导电氧化物(Transparent ConductiveOxide,TCO)。如此,TCO具有高透过性且可以减反射,可以让减少太阳光的损失。这样,有利于提高光电转换效率。

可以理解,在其他的实施例中,透明导电层可为除氧化物膜系外的金属膜系、化合物膜系、高分子膜系、复合膜系等。例如EDOT(3,4-乙烯二氧噻吩单体)的聚合物PEDOT、金属网格、碳纳米棒导电薄膜(CNBFilms)、纳米银线(silver nanowire,SNW)、石墨烯(Graphene)等。在此不对透明导电层的具体形式进行限定。

进一步地,TCO包括但不限于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ITO)、氟掺杂氧化锡(Fluorine-doped Tin Oxide,FTO)、铝掺杂氧化锌(Aluminum doped Zinc Oxid,AZO)。在此不对TCO的具体种类进行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TCO为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ITO)。ITO的光透过率高,导电能力强,电阻率低,稳定性和耐碱性能良好。采用ITO制成透明导电层,有利于提高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和可靠性。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金属为铝。可以理解,在其他的实施例中,金属可为铜、银、铝、镍、镁、铁、钛、钼、钨等金属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以理解,第一导电层21和第二导电层22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一个例子中,第一导电层21和第二导电层22均包括透明导电层;在另一个例子中,第一导电层21包括透明导电层,第二导电层22包括金属;在又一个例子中,第一导电层21包括金属,第二导电层22包括透明导电层;在再一个例子中,第一导电层21和第二导电层22均包括金属。在此不对第一导电层21和第二导电层22的具体形式进行限定。

请参阅图14,可选地,第一导电层21和第二导电层22中的至少一个包括透明导电层23,透明导电层23包括间隔设置的透明连接部231,透明连接部231与电池的电极1101一一对应,透明连接部231的宽度x大于透明连接部231对应的电极1101的宽度y。

如此,透明连接部231即使宽度比对应的电极的宽度大,也不会遮挡太阳光,可以避免由于透明连接部231遮挡穿过了一个电池的太阳光而导致的太阳光无法被另一个电池利用,有利于提高光电转换效率。同时,透明连接部231的宽度较大,使得导电性更好。

在图14的示例中,第一导电层21和第二导电层22呈透明状,换言之,均为透明导电层23。可以理解,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可第一导电层21呈透明状,第二导电层22不呈透明状;也可第一导电层21不呈透明状,第二导电层22呈透明状。

请一并参阅图2,在第一导电块211和第二导电块212均呈透明状的情况下,透明连接部231可包括第一导电块211和第二导电块212。在第三导电块221和第四导电块222均呈透明的情况下,透明连接部231可包括第三导电块221和第四导电块222。

请参阅图2,可选地,第一导电层21设于基板201第一侧2011的第一平面2013;且,第二导电层22设于基板201第二侧2012的第二平面2014。如此,第一导电层21和第二导电层22均设于基板201的两个平面,无需对基板201进行过多的加工,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可以理解,在其他的示例中,可仅第一导电层21设于基板201第一侧2011的第一平面2013;可仅第二导电层22设于基板201第二侧2012的第二平面2014。

请参阅图15,可选地,基板201的第一侧2011形成有第一凹槽2015,第一导电层21至少部分地设于第一凹槽2015;基板201的第二侧2012形成有第二凹槽2016,第二导电层22至少部分地设于第二凹槽2016。

如此,第一凹槽2015和第二凹槽2016可起到定位的作用,在制作第一导电层21和第二导电层22时,便于对位,避免偏移,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具体地,在图15的示例中,第一导电层21全部地设于第一凹槽2015,第一导电层21的厚度与第一凹槽2015的深度相同;在图16的示例中,第一导电层21全部地设于第一凹槽2015,第一导电层21的厚度小于第一凹槽2015的深度;在图17的示例中,第一导电层21部分地设于第一凹槽2015,第一导电层21的厚度大于第一凹槽2015的深度。在此不对第一导电层21与第一凹槽2015的具体关系进行限定。

类似地,在图15的示例中,第二导电层22全部地设于第二凹槽2016,第二导电层22的厚度与第二凹槽2016的深度相同;在图16的示例中,第二导电层22全部地设于第二凹槽2016,第二导电层22的厚度小于第二凹槽2016的深度;在图17的示例中,第二导电层22部分地设于第二凹槽2016,第二导电层22的厚度大于第二凹槽2016的深度。在此不对第二导电层22与第二凹槽2016的具体关系进行限定。

可以理解,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可以在基板201的第一侧2011形成有第一凹槽2015,第一导电层21至少部分地设于第一凹槽2015,在基板201的第二侧2012未形成有第二凹槽2016;可以在基板201的第一侧2011未形成有第一凹槽2015,在基板201的第二侧2012形成有第二凹槽2016,第二导电层22至少部分地设于第二凹槽2016。

请参阅图18,可选地,第一导电层21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连接部41,第一连接部41与第一太阳能电池101的电极1101一一对应;第二导电层22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二连接部42,第二连接部42与第二太阳能电池102的电极1101一一对应。

如此,第一导电层21通过第一连接部41实现与第一太阳能电池101的电极1101的连接。

具体地,基板201为透明基板,第一连接部41的宽度a小于或等于第一连接部41对应的第一电池101的电极1101的宽度b,第二连接部42的宽度c小于或等于第二连接部42对应的第二电池102的电极1101的宽度d。

如此,在保证第一连接部41与第一太阳能电池101的电极1101电性连接的情况下,可以使得第一连接部41相对较小,避免由于第一连接部41过大而遮挡自第一太阳能电池101透过的太阳光,有利于提高光电转换效率。而且,由于第一连接部41较小,可以减少第一导电层21的原料,有利于降低成本。类似地,第二连接部42较小,有利于提高光电转换效率和降低成本。

可以理解,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可以是第一连接部41的宽度a小于或等于第一连接部41对应的电极1101的宽度b,第二连接部42的宽度c大于第二连接部42对应的电极1101的宽度d;也可以是第一连接部41的宽度a大于第一连接部41对应的电极1101的宽度b,第二连接部42的宽度c小于或等于第二连接部42对应的电极1101的宽度d。

可选地,在组装第一太阳能电池101与导电背板20时,可在第一太阳能电池101的电极1101中选取部分连接点,将选出的部分连接点与第一连接部41对应连接。在组装第二太阳能电池102与导电背板20时,可在第二太阳能电池102的电极1101中选取部分连接点,将选出的部分连接点与第二连接部42对应连接。如此,可以降低对位的工艺难度,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请注意,在第一太阳能电池101在朝向第二太阳能电池102的表面上设有叉指结构11的情况下,第一连接部41可包括多个第一导电块211和多个第二导电块212,第一导电块211和第二导电块212分别用于连接第一太阳能电池101的叉指结构11的两种导电部。在第一太阳能电池101在朝向第二太阳能电池102的表面上未设有叉指结构11的情况下,第一连接部41可包括多个第一导电块211。

类似地,在第二太阳能电池102在朝向第一太阳能电池101的表面上设有叉指结构11的情况下,第二连接部42包括多个第三导电块221和多个第四导电块222,第三导电块221和第四导电块222分别用于连接第二太阳能电池102的叉指结构11中的两种导电部。在第二太阳能电池102在朝向第一太阳能电池101的表面上未设有叉指结构11的情况下,第二连接部42包括多个第三导电块221。

请参阅图19,导电背板20可包括设于第一间隔区213的第一缓冲件214;导电背板20可包括设于第二间隔区223的第二缓冲件224。如此,通过第一缓冲件214可对第一太阳能电池101起到保护作用,通过第二缓冲件224可对第二太阳能电池102起到保护作用,有利于提高电池组件的可靠性。

具体地,第一缓冲件214包括EPE、EVA、PET中的至少一种。关于EPE、EVA、PET的解释和说明可参照前文,为避免冗余,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地,第一缓冲件214的顶面与第一连接部41的顶面之间的距离h大于第一太阳能电池101的电极1101的厚度。类似地,第二缓冲件224的顶面与第二连接部42的顶面之间的距离H大于第二太阳能电池102的电极1101的厚度。

如此,在第一太阳能电池101组装至导电背板20后,第一缓冲件214呈压缩状,可以更好地支撑和保护第一太阳能电池101。在第二太阳能电池102组装至导电背板20后,第二缓冲件224呈压缩状,可以更好地支撑和保护第二太阳能电池102。

可以理解,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可导电背板20仅包括设于第一间隔区213的第一缓冲件214,不包括设于第二间隔区223的第二缓冲件224;也可导电背板20不包括设于第一间隔区213的第一缓冲件214,仅包括设于第二间隔区223的第二缓冲件224。

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池组件包括上述任一项的双面受光的机械叠层太阳能电池10用导电背板20,多个第一太阳能电池101与第一导电层21连接,多个第二太阳能电池102与第二导电层22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池组件,通过自基板201的一侧露出的第一导电层21连接第一太阳能电池101,通过自基板201的另一侧露出的第二导电层22连接第二太阳能电池102,可以将双面受光的机械叠层太阳能电池10封装为组件。

具体地,电池组件还可包括第一透明背板,第一透明背板设于第一太阳能电池101背离导电背板20的一侧;和/或,电池组件还可包括第二透明背板,第二透明背板设于第二太阳能电池102背离导电背板20的一侧。如此,通过双玻设计,可以进一步保护第一太阳能电池101和第二太阳能电池。

可以理解,在第一太阳能电池101背离导电背板20的一侧设有玻璃衬底的情况下,第一透明背板可省略;在第二太阳能电池102背离导电背板20的一侧设有玻璃衬底的情况下,第二透明背板可省略。

另外,电池组件还可包括透明有机胶膜,可将双面受光的机械叠层太阳能电池10、导电背板20、透明有机胶膜、第一透明背板和第二透明背板进行层压封装。

本申请实施例的光伏系统包括上述的电池组件。

本申请实施例的光伏系统,通过自基板201的一侧露出的第一导电层21连接第一太阳能电池101,通过自基板201的另一侧露出的第二导电层22连接第二太阳能电池102,可以将双面受光的机械叠层太阳能电池10封装为组件。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26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光伏封装板及其制作方法、光伏组件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

技术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