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放疗计划强度分布优化方法、装置及放射治疗设备

文档序号:1968308 发布日期:2021-12-17 浏览:11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放疗计划强度分布优化方法、装置及放射治疗设备 (Radiotherapy plan intensity distribution optimization method and device and radiotherapy equipment ) 是由 鞠垚 关睿雪 姚毅 于 2021-05-27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公开一种放疗计划强度分布优化方法、装置及放射治疗设备,放疗计划强度分布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神经网络,将PB剂量映射到MC剂量上;求解MC剂量相对于PB剂量的梯度,得到基于MC算法的沉积矩阵;将基于MC算法的沉积矩阵带入FMO中,实现放疗计划强度分布优化。本发明将MC算法应用在FMO中可以确保优化过程得到的强度分布是真实可靠的,使用这样的强度分布进行多叶光栅子野分割,得到的子野走位是更加合理的,保证了最终得到的计划剂量分布更接近于临床要求,计划效果有显著提升。(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radiotherapy plan intensity distribution optimization method, a radiotherapy plan intensity distribution optimization device and radiotherapy equipment, wherein the radiotherapy plan intensity distribution optimization method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mapping the PB dose to the MC dose via a neural network; solving the gradient of the MC dose relative to the PB dose to obtain a deposition matrix based on an MC algorithm; and substituting the deposition matrix based on the MC algorithm into the FMO to realize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intensity distribution of the radiotherapy plan. The invention applies the MC algorithm in FMO to ensure that the intensity distribution obtained in the optimization process is real and reliable, the obtained subfield exposure is more reasonable by using the intensity distribution to carry out multi-leaf grating subfield segmentation, the finally obtained planned dose distribution is ensured to be closer to the clinical requirement, and the planning effect is obviously improved.)

一种放疗计划强度分布优化方法、装置及放射治疗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放射治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放疗计划强度分布优化方法、装置及放射治疗设备。

背景技术

逆向计划调强放射治疗技术是现在医疗机构放疗科采用的主流技术,它的优化方法有:两步法、一步法(直接子野优化)。两步法指的是:强度分布优化、光栅子野分割。强度分布优化是根据患者影像结合临床要求,求解出能满足临床要求的最优射线强度分布的过程;光栅子野分割是将最优强度分布转化为物理上多叶光栅(Multi-Layers Collimator,MLC)可执行的一系列子野的过程。在强度分布优化 (Fluence Map Optimization,FMO)中,每个连续的射束被分成很多细小的束(beamlets),分别考虑每个小束在介质中的剂量沉积,使用梯度下降法等最优化方法求解每个小束的强度值。最后对于特定的某个点,将每个射束对它的剂量贡献叠加,得到该点的总剂量。

FMO的一个重要步骤是计算射线强度在人体组织内的剂量沉积,一般软件均采用笔形束法(Pencil Beam,PB)。PB算法的剂量值是笔形束核与强度分布的二维卷积结果,笔形束核描述的是一束入射在无限大均匀介质中的能量扩散模式。求解笔形束核的方法有:MC模拟、直接从测量数据中得到、反卷积从测量的宽束射线剂量分布中得到、有限笔形束法。针对非均匀介质的情况,考虑了介质的3D密度校正、射线在到达模体前的散射和电子污染。尽管PB算法可以较好地处理不规则射野的情况,但在人体非均匀组织和体表不规则轮廓上计算精度仍然不够,尤其对于气管、喉这样的空腔组织,剂量差可达 100%,如图2所示。为了更好地模拟射线在非均匀组织中的剂量沉积,许多研究提出了原射线注量校正、核函数校正等等方法,但这些本质都是数据拟合的方法,精度远不及MC方法。

MC算法又称计算机随机模拟方法,其原理基于随机数的生成,通过模拟相当大数目的粒子在介质中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得到通量、能谱、剂量在整个介质中的分布。由于MC是逼真地模拟大量粒子(多达上亿个)能量沉积的过程,所以模拟的结果是公认最精确的。

商用软件的FMO大多考虑到运算速度而使用PB算法,由于PB 算法自身的精度不高,优化得到的最优强度分布是伪最优的,由此强度分布经最终MC算法计算得到的剂量分布不一定符合预期的临床要求,其结果与临床要求设置的初衷是相悖的。因此,在计划优化中采用MC算法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多数研究者使用EGS4等工具,预先生成所有beamlets的MC沉积矩阵,在强度分布优化中直接调用数值即可。直接在CPU上执行 MC剂量计算的效率很低,为了加快运算速度,MC剂量计算在GPU 上的应用逐渐增多,发展出了基于GPU的MC剂量计算软件库,如gDPM,GPUMCD。基于CPU的MC优化提供了解决方法,在GPU 上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计算速度,但对于强度分布优化而言,速度依旧太慢,不能满足商用软件的要求。此外,这两种方法需要将沉积矩阵存储在计算上,占用大量硬盘和内存空间,且每个病人都需要计算一次,时间开销很大,不能满足每日有大量病人的医疗机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放疗计划强度分布优化方法、装置及放射治疗设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发明公开一种放疗计划强度分布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神经网络,将PB剂量映射到MC剂量上;

S2:求解MC剂量相对于PB剂量的梯度,得到基于MC算法的沉积矩阵;

S3:将基于MC算法的沉积矩阵带入FMO中,实现放疗计划强度分布优化。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做如下改进:

作为优选的方案,S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1:数据准备,选取N1个病人CT,每个病人添加N2个射野,分别计算每个射野的PB剂量和MC剂量,形成N1*N2组数据,每组数据均包括对应的CT、PB剂量和MC剂量;

S1.2:数据划分,将N1*N2组数据按比例划分为训练集测试集;

S1.3:创建卷积神经网络;

S1.4:采用训练集数据训练创建好的卷积神经网络;

S1.5:在训练好的卷积神经网络上测试测试集数据,得到预测剂量,计算预测剂量和MC剂量的gamma通过率。

作为优选的方案,卷积神经网络包括:输入层、融合层、卷积层、激活层、池化层、上采样层、输出层。

作为优选的方案,

其中,A为基于MC算法的沉积矩阵;

DPB与DMC分别为基于PB算法的剂量与基于MC算法的剂量;

ajm为基于MC算法的沉积矩阵的每一个值;

代表该体素点(第j个)的MC剂量相对于第k个PB 剂量的导数;

dDPB,k/dxm代表第k个PB剂量相对于第m个强度值的导数;

Ndose代表剂量个数;

由上式可得,通过对PB剂量到MC剂量映射的卷积神经网络的梯度求解,能够得到基于MC算法的沉积矩阵。

作为优选的方案,FMO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3.1:将射野分割成笔形束;

S3.2:引入基于MC算法的沉积矩阵;

S3.3:设置初始强度值,将其作为优化的初始值;

S3.4:利用基于MC算法的沉积矩阵求解目标函数的导数;

S3.5:求解当前梯度下的最优步长;

S3.6:更新强度值、剂量和目标函数;

S3.7:重复步骤S3.4-S3.6,直至满足停止条件后,迭代停止。

作为优选的方案,还包括以下步骤:

S4:根据放疗计划强度分布优化方法计算人体内的剂量和各个器官的DVH,评估计划效果。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公开一种放疗计划强度分布优化装置,包括:

神经网络映射模块,用于通过神经网络,将PB剂量映射到MC 剂量上;

沉积矩阵获取模块,用于求解MC剂量相对于PB剂量的梯度,得到基于MC算法的沉积矩阵;

强度分布优化模块,用于将基于MC算法的沉积矩阵带入FMO 中,实现放疗计划强度分布优化。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公开放射治疗设备,用于执行上述任一种放疗计划强度分布优化方法,或,包括:上述放疗计划强度分布优化装置。

本发明一种放疗计划强度分布优化方法、装置及放射治疗设备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将MC算法应用在FMO中可以确保优化过程得到的强度分布是真实可靠的,使用这样的强度分布进行多叶光栅子野分割,得到的子野走位是更加合理的,保证了最终得到的计划剂量分布更接近于临床要求,计划效果有显著提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放疗计划强度分布优化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MC剂量与PB剂量的对比图;

图2(a)为MC剂量图;

图2(b)为PB剂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训练集中的一层数据图;

图3(a)为CT图;

图3(b)为PB剂量数据图;

图3(c)为MC剂量数据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强度分布图优化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PB剂量到MC剂量的映射方法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卷积神经网络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卷积神经网络预测的neural剂量 gamma通过率与PB剂量和gamma通过率对比图;

图7(a)为MC剂量图;

图7(b)为MC剂量分布图;

图7(c)为GroundTruth图;

图7(d)为PB剂量图;

图7(e)为PB剂量分布图;

图7(f)为PB剂量gamma通过率图;

图7(g)为卷积神经网络预测的neural剂量图;

图7(h)为卷积神经网络预测的neural剂量分布图;

图7(i)为卷积神经网络预测的neural剂量gamma通过率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3*3卷积核对4*4矩阵(外侧补0) 卷积过程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反池化上采样过程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插值法上采样过程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反卷积上采样过程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优化DVH与基于MC的优化DVH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了达到本发明的目的,一种放疗计划强度分布优化方法、装置及放射治疗设备的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该放疗计划强度分布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神经网络,将PB剂量映射到MC剂量上;

S2:求解MC剂量相对于PB剂量的梯度,得到基于MC算法的沉积矩阵;

S3:将基于MC算法的沉积矩阵带入FMO中,实现放疗计划强度分布优化。

值得注意的是,S1中,PB剂量和MC剂量可以但不限于通过计划系统TPS计算得到。

其中PB剂量的计算方法可根据公式或试验结果计算主射线和散射线在组织内的剂量沉积,MC剂量的计算方法是模拟数十亿个粒子在组织内的剂量沉积。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发明的实施效果,在另外一些实施方式中,其余特征技术相同,不同之处在于,S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1:数据准备,选取N1个病人CT,每个病人添加N2个射野,分别计算每个射野的PB剂量和MC剂量,形成N1*N2组数据,每组数据均包括对应的CT、PB剂量和MC剂量;

S1.2:数据划分,将N1*N2组数据按比例划分为训练集测试集;

S1.3:创建卷积神经网络;

S1.4:采用训练集数据训练创建好的卷积神经网络;

S1.5:在训练好的卷积神经网络上测试测试集数据,得到预测剂量,计算预测剂量和MC剂量的gamma通过率。

进一步,卷积神经网络包括:输入层、融合层、卷积层、激活层、池化层、上采样层、输出层,如图6所示。

在具体地实施例中,PB剂量到MC剂量的映射方法,具体可以分为如下步骤,如图5所示;

S1.1:数据准备:

选取50例病人,病人CT涵盖头颈、胸腹、盆腔等部位;每个病人添加72个射野(间隔0.5°),射野的等中心位置尽可能分布在不同 CT层,使得射野可以覆盖更多的CT范围;

分别计算每个射野的PB剂量和MC剂量,值得注意的是,这里剂量网络保持统一,可以采用3mm网格;

整体来看,共有3600组CT、PB剂量、MC剂量的数据,如图3 所示;

由于CT数据的采样间距、大小与剂量网格不一致,因此需要将 CT数据插值到与剂量网格一致的大小和间隔。

S1.2:数据划分:将3600组数据按7:2:1的比例划分为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

S1.3:创建卷积神经网络:卷积神经网络由输入层、融合层、卷积层、激活层、池化层、上采样层、输出层组成。

对CT与PB剂量图像执行随机裁剪(crop),从而提高神经网络的泛化能力,处理后的图像大小为128×128,两者经融合层形成一组输入数据(128×128×2),而后经64个卷积核处理,形成128×128×64 的张量,继续卷积处理,形成128×128×64的张量,经最大池化处理后形成64×64×64的张量,以此类推,直至上采样、卷积处理后得到 128×128×64的张量,再次卷积后得到128×128的输出图像。

卷积神经网络的输出真值为MC剂量,损失函数定义为MC剂量和预测剂量之间的均方误差(Mean Square Error,MSE),是目标变量和预测值之间的平方距离之和的均值:

其中:n为128×128。

S1.4:训练卷积神经网络;

网络训练的过程就是在不断迭代求解卷积核,是特征提取的过程;

训练的具体步骤为:

i.随机选取数据(batch size=512),对输入图像进行在线数据增广,方法包含平移、2D旋转,目的是增大数据量,提高卷积神经网络的泛化能力;

ii.使用随机梯度下降法反向传播得到网络所有的权重和偏移的梯度,使用学习率10-5更新权重和偏移,在此基础上,得到新的预测值,与MC剂量对比,得到均方误差,重复此过程200次,完成一个epoch;

iii.重复步骤i),ii),直至均方误差小于阈值或达到最大epoch(如: 5000),迭代停止,卷积神经网络训练完毕;

上述计算过程在NVIDIARTX 2080Ti上执行。

在该实施例中,将数据划分为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在训练的过程中,一般在训练时,几个epoch结束后跑一次验证集看下效果。从而可以及时发现模型或者参数的问题,及时终止训练,重新调参或者调整模型。此外,可以验证模型的泛化能力,如果在验证集上的效果比训练集上差很多,就应考虑模型是否过拟合了。

S1.5:测试效果;

在训练好的卷积神经网络上测试,输入测试集的CT和PB剂量数据,得到预测剂量,将所有的预测剂量数据保存在本地,使用剂量验证软件(如:DVS,LinaTech)计算预测剂量和MC剂量的gamma 通过率(3mm,3%,10%),通过率在95%以上即为合格。

gamma通过率是衡量“测量”和“计算”间差异的定量方法,是吻合距离(DistanceTo Agreement,DTA)和剂量差异(Dose Difference,DD) 的组合:

r(rm,rc)=|rc-rm|;

δ(rm,rc)=Dc(rc)-Dm(rm);

其中:

r(rm,rc)代表对于测量点rm与计算点rc间的距离;

δ(rm,rc)代表两者之间的剂量差;

ΔdM代表距离阈值(可以但不限于取3mm);

ΔDM代表剂量的阈值(可以但不限于取最大剂量的3%);

当γ(rm)≤1时,该点通过,否则不过。

若只考虑距离因素(δ(rm,rc)=0),那么测量点通过的依据是:在距离阈值(如:3mm)内,存在一个计算点的剂量值等于测量点;

若只考虑剂量因素(r(rm,rc)=0),那么测量点通过的依据是:在同一位置,计算剂量和测量剂量之间的差不大于剂量阈值(如:最大值的3%)。

如图7所示,其显示某一层PB剂量和neural剂量(基于神经网络的剂量,即为卷积神经网络的预测剂量)的gamma通过率,MC剂量为真值,可见neural剂量更接近于MC剂量,统计结果显示,neural 剂量的gamma通过率达到99%,而PB剂量的gamma通过率仅有62%。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发明的实施效果,在另外一些实施方式中,其余特征技术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获取基于MC算法的沉积矩阵,其原理为:

其中,A为基于MC算法的沉积矩阵;

DPB与DMC分别为基于PB算法的剂量与基于MC算法的剂量;

ajm为基于MC算法的沉积矩阵的每一个值;

代表该体素点(第j个)的MC剂量相对于第k个PB 剂量的导数;

dDPB,k/dxm代表第k个PB剂量相对于第m个强度值的导数;

Ndose代表剂量个数;

由上式可得,通过对PB剂量到MC剂量映射的卷积神经网络的梯度求解,能够得到基于MC算法的沉积矩阵。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公式将问题“使用MC算法计算沉积矩阵”转化为“求解MC剂量对PB剂量的导数”,其中:PB剂量对强度值x的导数 dDPB,k/dxm是原算法得到的沉积矩阵,即TPS软件里使用主射线和散射线叠加的方法计算出的矩阵。

而“求解MC剂量对PB剂量的导数”的本质就是“PB剂量到MC 剂量映射的卷积神经网络”的梯度求解,求解方法可参考反向传播算法。

1)求解各个类型网络的梯度,下面分别描述卷积层(带激活层)、池化层、上采样层的梯度求解。

i.带激活层的卷积层梯度:如图8所示,记输入为X,卷积层的权重和偏置分别为W和b,输出为Y,激活函数为那么有:

conv2(W,X)代表W与X的离散二维卷积,也可以写作:

因此有

其中:

k反映了卷积核大小(2*k+1=kernel size),当采用3×3卷积核时,k为1;

激活函数若为ReLU函数,那么它的导数为:

激活函数若为Sigmoid函数,那么它的导数为:

依照上述公式可以得到卷积层(带激活函数)的导数。

ii.池化层的梯度:以最大池化(Max Pooling),2×2的卷积核为例,该层的输出等于对应输入的最大值,即 y(i,j)=max{x(p,q),p=i-1,i,q=j-1,j},那么梯度可表示为:

iii.上采样层的梯度:上采样(Up sampling)有三种方法:插值法、反卷积和反池化;

a)如图10所示,插值法:将输入图像放大指某一尺寸,使用插值法计算每一点的像素值,以双线性插值为例,上采样后的图像某一点像素值表示为下式,其中上采样图像i,j处对应了原图的I,J:,输出对输入的梯度记为插值权重w;

b)如图11所示,反卷积:卷积可以表示为两个矩阵的乘积,反卷积就是卷积核矩阵的转置与原矩阵相乘,是小尺寸到大尺寸的一种转换方法,本质也是一种卷积,它的梯度计算方法可以参考卷积的方法。

c)如图9所示,反池化:以最大池化为例,记录下max-pooling 在对应kernel中的坐标,在反池化过程中,将一个元素根据kernel进行放大,根据之前的坐标将元素填写进去,其它位置补0。

它的梯度计算类似于池化层的方法:最大值处的梯度直接传递,其他位置梯度为0。

2)依次反向计算梯度:考虑包含一个输入层A、隐藏层B、输出层C的网络,信息传递方向为A→B→C,C中每一个点Cij相对于 A中每一个点Ast的梯度可通过B传递,写作:

考虑整个卷积神经网络,从最末尾的输出层出发,依次计算出相对于前一层、前两层、前三层的梯度,不断向前递归,直至计算得到相对于输入层的梯度。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发明的实施效果,在另外一些实施方式中,其余特征技术相同,不同之处在于,FMO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3.1:将射野分割成笔形束;

S3.2:引入基于MC算法的沉积矩阵;

S3.3:设置初始强度值,将其作为优化的初始值;

S3.4:利用基于MC算法的沉积矩阵求解目标函数的导数;

S3.5:求解当前梯度下的最优步长;

S3.6:更新强度值、剂量和目标函数;

S3.7:重复步骤S3.4-S3.6,直至满足停止条件后,迭代停止。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强度分布优化是计划优化两步法的第一步,使用梯度下降法执行此优化的步骤见图4,包括:

S3.1:射野分割成笔形束(beamlets):将设置的射野钨门范围划分成N×M个矩形网络,N代表光栅的宽度方向,M代表光栅运动方向,通常情况下N方向的网格按照光栅宽度划分,便于执行下一步的光栅子野分割,M方向按照等间距分割;

S3.2:引入基于MC算法的沉积矩阵A;

S3.3:设置初始强度值:作为优化的初始值;

S3.4:求解目标函数的导数:这里定义的优化目标函数为:

其中:

是目标函数,表示为靶区(PTV)与危及器官(OAR)的剂量二次型误差的加权;

是危机器官的剂量误差值,α是它的加权;

是危机器官的剂量误差值,β是它的加权;

是待优化变量,即为所有射野离散成的笔形束的强度通量图;为OAR的二次型误差,是所有器官中所有体素点计算剂量和理想剂量之差的二范数;

NOAR为危及器官的个数;

Ni为第i个危机器官的体素点个数;

wj为第j个体素点的权重;

δj为惩罚因子,当计算剂量满足预设的约束时,即为0,否则记为1;

为根据射野强度通量图计算的j点剂量值,是计算剂量;

pj为理想剂量值;

同理,为靶区的二次型误差,其中NPTV为靶区的体素点个数;

ajm为第m个笔形束对第j个体素的剂量贡献,组成的矩阵就是基于MC算法的沉积矩阵A。

因此,目标函数的导数为:

S3.5:求解最优步长:求解当前梯度下的最优步长;

S3.6:更新强度值、剂量和目标函数;

S3.7:判断是否满足停止条件:当自变量(强度值x)或目标函数Jobj(x)的绝对变化值或相对变化值小于阈值ε时,迭代停止,否则重复步骤S3.4-S3.4。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发明的实施效果,在另外一些实施方式中,其余特征技术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该放疗计划强度分布优化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4:根据放疗计划强度分布优化方法计算人体内的剂量和各个器官的DVH,评估计划效果。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直接使用gDPM计算所有笔形束(beamlets) 的沉积矩阵(总粒子数约为2×109),将其代入优化流程,得到最优强度分布,进一步地获得剂量分布,作为强度分布优化的基准(baseline)。

使用本发明公开的方法得到基于MC算法的沉积矩阵,加入优化流程中去,得到优化强度分布,使用MC算法计算人体内的剂量,并统计出器官的DVH。

对比两者的DVH,验证本发明的计划效果。

两者的结果图可见图12,图12中:neural dose代表基于神经网络的结果(即本发明的结果),MC剂量代表基于随机计算的结果,可见两者结果几乎完全一致,验证了本发明的可行性。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一种放疗计划强度分布优化装置,包括:

神经网络映射模块,用于通过神经网络,将PB剂量映射到MC 剂量上;

沉积矩阵获取模块,用于求解MC剂量相对于PB剂量的梯度,得到基于MC算法的沉积矩阵;

强度分布优化模块,用于将基于MC算法的沉积矩阵带入FMO 中,实现放疗计划强度分布优化。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放射治疗设备,用于执行上述任一实施例公开的放疗计划强度分布优化方法,或,包括:上述实施例公开的放疗计划强度分布优化装置。

本发明一种放疗计划强度分布优化方法、装置及放射治疗设备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将MC算法应用在FMO中可以确保优化过程得到的强度分布是真实可靠的,使用这样的强度分布进行多叶光栅子野分割,得到的子野走位是更加合理的,保证了最终得到的计划剂量分布更接近于临床要求,计划效果有显著提升。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19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放疗科临床用辅助支架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