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及车杯架结构

文档序号:282186 发布日期:2021-11-23 浏览:21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摩托车及车杯架结构 (Motorcycle and cup holder structure ) 是由 周洪波 付品磊 于 2021-09-10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涉及一种摩托车及车杯架结构。所述车杯架结构包括:杯架本体与夹持件,所述杯架本体上设有用于装设杯具的安装腔,所述夹持件装设在所述杯架本体上,所述夹持件用于对装入所述安装腔内的所述杯具夹持固定,所述杯架本体用于装设在摩托车车体的置物板组上,且当所述杯具装入所述安装腔内后,所述杯具与所述摩托车车体的转向车头之间留有第一防碰间隙,及所述杯具与驾驶者在所述摩托车车体上的驾驶身位具有第二防碰间隙。(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otorcycle and a cup holder structure. The vehicle cup holder structure includes: the cup holder comprises a cup holder body and a clamping piece, wherein a mounting cavity for mounting a cup is formed in the cup holder body, the clamping piece is mounted on the cup holder body, the clamping piece is used for clamping and fixing the cup which is mounted in the mounting cavity, the cup holder body is used for being mounted on a storage plate group of a motorcycle body, after the cup is mounted in the mounting cavity, a first anti-collision gap is reserved between the cup and a steering head of the motorcycle body, and a second anti-collision gap is reserved between the cup and a driver at a driving position on the motorcycle body.)

摩托车及车杯架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摩托车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摩托车及车杯架结构。

背景技术

驾驶者在驾驶摩托车的时候,有时会随身携带物品,例如:茶杯、奶茶等。传统的摩托车会设计存放机构,即可以在存放机构中放置一些随身物品,但是,当需要放置茶杯或奶茶等杯状物品时,由于杯状物品内装有饮料(或液体),从而使得杯状物品无法在存在机构中进行有效的固定,使得杯状物品容易出现倾倒、液体洒落的情况。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无法对杯状物品进行有效固定,使得杯状物品出现倾倒、液体洒落的问题,提供一种摩托车及车杯架结构。

一种车杯架结构。所述车杯架结构包括:杯架本体与夹持件,所述杯架本体上设有用于装设杯具的安装腔,所述夹持件装设在所述杯架本体上,所述夹持件用于对装入所述安装腔内的所述杯具夹持固定,所述杯架本体用于装设在摩托车车体的置物板组上,且当所述杯具装入所述安装腔内后,所述杯具与所述摩托车车体的转向车头之间留有第一防碰间隙,及所述杯具与驾驶者在所述摩托车车体上的驾驶身位具有第二防碰间隙。

一种摩托车,包括所述的车杯架结构,还包括安装车体与置物板组,所述置物板组装设在所述安装车体上,所述车杯架结构固定装设在所述置物板组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持件包括多个抵触块,多个所述抵触块沿所述杯架本体的周向可活动地间隔设置在所述安装腔中,且多个所述抵触块在所述安装腔内配合形成爪式夹持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抵触块朝向所述安装腔腔口的一端设有用于与所述杯具导向抵触的导向斜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摩托车还包括前罩板、电气组件与转向组件,所述前罩板装设在所述安装车体的头部,所述置物板组与所述前罩板安装配合,所述置物板组与所述前罩板配合形成用于装设所述杯架本体的安装部,所述电气组件与所述转向组件均位于所述前罩板内,且所述电气组件与所述转向组件均位于所述安装部的外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摩托车还包括防护板、装配件与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用于与杯架本体固定配合的固定口,所述固定板与所述置物板组一体成型,所述防护板与所述固定板叠置配合,所述防护板与所述固定板通过所述装配件连接固定,所述防护板设有与所述杯架本体相连通的适配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杯架本体包括固定环与容置筒,所述固定环套设在所述容置筒的端部,所述容置筒穿过所述固定口,所述固定环与所述固定板相贴合,在所述杯架本体上还设有排水孔,在所述安装车体底部的连接处留有用于出水的流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摩托车还包括斜撑架与开关机构,所述开关机构装设在所述前罩板内,所述斜撑架装设在所述安装车体上,所述开关结构与所述杯架本体分别位于所述置物板组中线的两侧,且所述斜撑架与所述杯架本体位于所述置物板组中线的同一侧,当所述斜撑架对所述安装车体支撑时,所述杯架本体底部对于所述杯具支撑力的方向与所述斜撑架向所述安装车体施加支撑力的方向相一致,及根据积水在所述安装腔内的汇集区域,所述排水孔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夹持件在安装腔底部投影的中部位置,且排水孔位于杯架本体放置的最低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摩托车还包括多个加固块与多个第一紧固件,多个所述加固块沿所述固定环与所述容置筒的周向间隔设置在所述固定环与所述容置筒的连接处,所述第一紧固件的紧固端从下(背离所述固定板的一侧)拧入所述加固块并与所述固定板固定配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摩托车还包括防泥护罩,所述防泥护罩装设在所述安装车体上,且所述防泥护罩位于所述杯架本体的下方。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摩托车还包括第二紧固件,所述第二紧固件的紧固端从下(背离所述固定板的一侧)拧入所述固定板,且所述第二紧固件的紧固端再拧紧所述装配件实现所述固定板与所述防护板的固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置物板组包括置物板与置物罩板,所述置物板与所述前罩板安装配合,所述置物板与所述前罩板配合形成所述安装部,所述置物罩板的侧边与所述前罩板的侧边周向贴合,所述置物罩板的底边与所述安装车体的底部固定配合,所述置物罩板的上端与所述置物板的翻边配合形成有储物腔,所述防护板位于所述储物腔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置物罩板从所述防护板朝所述安装车体底部延伸部分形成有第一防撞凹部、第二防撞凹部与加强部,所述第一防撞凹部与所述第二防撞凹部位于所述加强部的两侧,且所述第一防撞凹部与所述第二防撞凹部均朝向所述前罩板凹陷。

上述车杯架结构在使用时,首先在杯架本体上开设安装腔时,可以根据市面上常规杯具的尺寸进行针对性开设,即保证杯架本体对杯具的装配效果。进一步地,在选择夹持件时,夹持件可以是弹性套环或者弹性块。当夹持件为弹性套环时,根据安装需要选择夹持件的个数,将夹持件沿杯架本体的轴向间隔装设在安装腔内,通过弹性套环对杯具进行套设,从而实现了夹持件对于杯具的弹性夹持。当夹持件为弹性块时,根据安装需要选择夹持件的个数,将夹持件沿杯架本体的周向间隔设置在安装腔中,杯具装入到安装腔内后,夹持件会与杯具的侧壁周向抵触,从而实现了杯具在安装腔内的夹持固定。更进一步地,在将杯架本体装设在置物板组上时,可以根据常规杯具装设在杯架本体时伸出杯架本体的高度或长度,确定杯架本体在置物板组上的安装位置,从而保证杯具与转向车头之间具有第一防碰间隙,从而避免杯具对转向车头的转动产生影响。另外,在保证杯具与转向车头之间具有第一防碰间隙的情况下,再根据驾驶者在摩托车上的驾驶位置(即驾驶者的驾驶身位),通过改变杯架本体与置物板组的相对角度或者杯架本体在置物板组上的安装深度,从而确保杯具与驾驶者的驾驶身为具有第二防碰间隙。因此,上述车杯架结构通过杯架本体与夹持件安装配合,以及分别预留出第一防碰间隙及第二防碰间隙,从而可以有效避免杯具出现倾倒或液体洒落的情况。

上述摩托车在使用时,将置物板组装设在安装车体上,将车杯架结构装设在置物板组上。安装车体可以是包含车用零件的车体或车架。在利用置物板组与车杯架结构固定时,可以根据车杯架机构的安装要求或者车杯架结构的自身形状对置物板组的形状结构进行适应性调整,以保证车杯架机构在置物板组上的安装效果。进一步地,在将杯架本体装设在置物板组上时,可以根据常规杯具装设在杯架本体时伸出杯架本体的高度或长度,确定杯架本体在置物板组上的安装位置,从而保证杯具与转向车头之间具有第一防碰间隙,从而避免杯具对转向车头的转动产生影响。另外,在保证杯具与转向车头之间具有第一防碰间隙的情况下,再根据驾驶者在摩托车上的驾驶位置(即驾驶者的驾驶身位),通过改变杯架本体与置物板组的相对角度或者杯架本体在置物板组上的安装深度,从而确保杯具与驾驶者的驾驶身为具有第二防碰间隙。上述摩托车通过杯架本体与夹持件安装配合,以及分别预留出第一防碰间隙及第二防碰间隙,从而可以有效避免杯具出现倾倒或液体洒落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车杯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其中一实施例所述摩托车及车杯架结构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另一实施例所述摩托车及车杯架结构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为其中一实施例所述摩托车的局部外观结构图;

图5为另一实施例所述摩托车的局部外观结构图。

100、杯架本体,110、安装腔,120、防护板,121、适配套,130、装配件,140、固定板,141、固定口,150、固定环,160、容置筒,170、排水孔,180、加固块,200、夹持件,210、抵触块,211、导向斜边,300、安装车体,400、置物板组,410、置物板,420、置物罩板,421、第一防撞凹部,422、第二防撞凹部,423、加强部,500、前罩板,600、电气组件,700、转向组件,800、防泥护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结合图1至图3所述,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车杯架结构包括:杯架本体100与夹持件200,所述杯架本体100上设有用于装设杯具的安装腔110,所述夹持件200装设在所述杯架本体100上,所述夹持件200用于对装入所述安装腔110内的所述杯具夹持固定,所述杯架本体100用于装设在摩托车车体的置物板组400上,且当所述杯具装入所述安装腔110内后,所述杯具与所述摩托车车体的转向车头之间留有第一防碰间隙,及所述杯具与驾驶者在所述摩托车车体上的驾驶身位具有第二防碰间隙。

上述车杯架结构在使用时,首先在杯架本体100上开设安装腔110时,可以根据市面上常规杯具的尺寸进行针对性开设,即保证杯架本体100对杯具的装配效果。进一步地,在选择夹持件200时,夹持件200可以是弹性套环或者弹性块。当夹持件200为弹性套环时,根据安装需要选择夹持件200的个数,将夹持件200沿杯架本体100的轴向间隔装设在安装腔110内,通过弹性套环对杯具进行套设,从而实现了夹持件200对于杯具的弹性夹持。当夹持件200为弹性块时,根据安装需要选择夹持件200的个数,将夹持件200沿杯架本体100的周向间隔设置在安装腔110中,杯具装入到安装腔110内后,夹持件200会与杯具的侧壁周向抵触,从而实现了杯具在安装腔110内的夹持固定。更进一步地,在将杯架本体100装设在置物板组400上时,可以根据常规杯具装设在杯架本体100时伸出杯架本体100的高度或长度,确定杯架本体100在置物板组400上的安装位置,从而保证杯具与转向车头之间具有第一防碰间隙,从而避免杯具对转向车头的转动产生影响。例如:置物板组400包括置物板410与置物罩板420,根据安装需要,杯架本体100可以装设在置物板410上或置物罩板420上。另外,在保证杯具与转向车头之间具有第一防碰间隙的情况下,再根据驾驶者在摩托车上的驾驶位置(即驾驶者的驾驶身位),通过改变杯架本体100与置物板组400的相对角度或者杯架本体100在置物板组400上的安装深度,从而确保杯具与驾驶者的驾驶身为具有第二防碰间隙。

结合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持件200包括多个抵触块210,多个所述抵触块210沿所述杯架本体100的周向可活动地间隔设置在所述安装腔110中,且多个所述抵触块210在所述安装腔110内配合形成爪式夹持件。所述抵触块210朝向所述安装腔110腔口的一端设有用于与所述杯具导向抵触的导向斜边211。具体地,通过多个抵触块210配合形成爪式夹持件,从而可以对杯具的周边进行有效的抓裹,保证了杯具在安装腔110内的固定效果。另外,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抵触块210在杯架本体100上的弹性力,从而改变夹持件200对于杯具的夹持力。进一步地,在抵触块210上设置导向斜边211,即杯具在放入安装腔110时,可以在导向斜边211的导向下顺利进入到安装腔110内并与夹持件200夹持配合。

结合图2至图5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摩托车,包括所述的车杯架结构,还包括安装车体300与置物板组400,所述置物板组400装设在所述安装车体300上,所述车杯架结构固定装设在所述置物板组400上。

上述摩托车在使用时,将置物板组400装设在安装车体300上,将车杯架结构装设在置物板组400上。安装车体300可以是包含车用零件的车体或车架。在利用置物板组400与车杯架结构固定时,可以根据车杯架机构的安装要求或者车杯架结构的自身形状对置物板组400的形状结构进行适应性调整,以保证车杯架机构在置物板组400上的安装效果。进一步地,在将杯架本体100装设在置物板组400上时,可以根据常规杯具装设在杯架本体100时伸出杯架本体100的高度或长度,确定杯架本体100在置物板组400上的安装位置,从而保证杯具与转向车头之间具有第一防碰间隙,从而避免杯具对转向车头的转动产生影响。例如:置物板组400包括置物板410与置物罩板420,根据安装需要,杯架本体100可以装设在置物板410上或置物罩板420上。另外,在保证杯具与转向车头之间具有第一防碰间隙的情况下,再根据驾驶者在摩托车上的驾驶位置(即驾驶者的驾驶身位),通过改变杯架本体100与置物板组400的相对角度或者杯架本体100在置物板组400上的安装深度,从而确保杯具与驾驶者的驾驶身为具有第二防碰间隙。

结合图2至图5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摩托车还包括前罩板500、制动组件(制动拉索)、电气组件600与转向组件700,所述前罩板500装设在所述安装车体300的头部,所述置物板组400与所述前罩板500安装配合,所述置物板组400与所述前罩板500配合形成用于装设所述杯架本体100的安装部,所述电气组件600与所述转向组件700均位于所述前罩板500内,且所述电气组件600与所述转向组件700均位于所述安装部的外侧。具体地,电气组件600包括摩托车所需的电路元件(例如:继电器、电机、整流器、适配导线等),转向组件700包括转向车头与转动柱等。安装部为安装腔110或安装槽。在对电气组件600与转向组件700进行装配时,会根据安装部的体积大小进行规避设计,即避免电气组件600与转向组件700对安装部产生干扰。例如:在不影响电气组件600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可以对电气组件600靠近安装部的部位进行凹陷设计或者对电气组件600的安装位置进行调整,以避免电气组件600对安装部产生干扰。

结合图1至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摩托车还包括防护板120、装配件130与固定板140,所述固定板140上开设有用于与杯架本体100固定配合的固定口141,所述固定板140与所述置物板组400一体成型或拼接成型,所述防护板120与所述固定板140叠置配合,所述防护板120与所述固定板140通过所述装配件130连接固定,所述防护板120设有与所述杯架本体100相连通的适配套121。具体地,置物板组400为置物板410与置物罩板420,固定板140可以与置物板410一体成型,或固定板140与置物罩板420一体成型。在固定板140上开设固定口141,杯架本体100通过固定口141与固定板140套设固定,然后利用固定板140的侧边与前罩板500的板面贴合固定,例如:固定板140与防护板120可以焊接固定或者利用螺栓进行螺纹固定。进一步地,将防护板120与固定板140叠置配合,同时防护板120上的适配套121可以经过固定口141伸入到杯架本体100中,上述这种实施方式可以避免杯具插入到杯架本体100时对杯架本体100产生磕碰,即利用适配套121能够对杯具与杯架本体100的装配进行缓冲过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摩托车还包括防护盖,所述防护盖可活动地装设在所述防护板120上,所述防护盖用于遮挡所述适配套121。具体地,防护盖可以通过合页可活动地装设在防护板120上,或者防护盖通过连接绳或连接带与防护板120相连,然后防护盖与防护板120螺纹盖设固定或弹性盖设固定。进一步地,通过在防护板120上加设防护盖可以避免外界杂质进入到杯架本体100内部。

结合图1至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杯架本体100包括固定环150与容置筒160,所述固定环150套设在所述容置筒160的端部,所述容置筒160穿过所述固定口141,所述固定环150与所述固定板140周向贴合,在所述杯架本体100上还设有排水孔170,在所述安装车体300底部的连接处留有用于出水的流道。具体地,固定环150与容置筒160可以一体成型或拼接成型,当杯架本体100与固定板140进行固定配合时,容置筒160会经过固定口141穿出固定板140,固定环150与固定板140相贴合,即固定环150位于固定板140的其中一侧,容置筒160位于固定板140的另一侧。上述实施方式可以有效保证杯架本体100在固定板140上的吊装固定效果。进一步地,在杯架本体100上开设排水孔170时,可以将排水孔170开设在杯架本体100的侧部,例如:当沿杯架本体100周向在杯架杯体的侧部间隔设置多个夹持件200时,在相邻两个夹持件200之间开设排水孔170,上述这种开设方式可以避免排水孔170的开设对杯架本体100自身强度造成影响。更进一步地,通过在杯架本体100上开设排水孔170,杯具溢出的液体可以经过排水孔170排出到杯架本体100的外部,同时在置物板组400与安装车体300底部的连接处留有用于出水的流道,此时排水孔170排出的液体可以经过流道排出安装车体300外部。

结合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杯架本体100还包括多个加固块180,多个所述加固块180沿所述固定环150与所述容置筒160的周向间隔设置在所述固定环150与所述容置筒160的连接处。具体地,上述这种实施方式可以进一步提高固定环150与容置筒160的安装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摩托车还包括多个第一紧固件,所述第一紧固件的紧固端从下(背离所述固定板140的一侧)拧入所述加固块180并与所述固定板140固定配合,具体地,第一紧固件为螺钉或螺栓。上述这种实施方式可以实现杯架本体100与固定板140的有效固定。

结合图2和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摩托车还包括防泥护罩800,所述防泥护罩800装设在所述安装车体100上,且所述防泥护罩800位于所述杯架本体的下方。具体地,上述这种实施方式可以有效防止前轮甩泥溅污到杯架本体100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具体地,通过第一紧固件实现了杯架本体100与固定板140的固定。然后,装配件130与防护板120可以一体成型或拼接成型,当第二紧固件穿入装配件130内便能够实现防护板120与固定板140的固定。此时,通过第一紧固件与第二紧固件便实现了杯架本体100、防护板120与固定板140三者的固定。同时,通过装配件130实现了防护板120与固定板140之间的间隔固定,能够避免第二紧固件在与防护板120固定时穿出防护板120。即装配完成后,从防护板120外侧观察,看不出螺钉安装痕迹。

结合图2至图5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置物板组400包括置物板410和置物罩板420,所述置物板410与所述前罩板500安装配合,所述置物板410与所述前罩板500配合形成所述安装部,所述置物罩板420的侧边与所述前罩板500的侧边周向贴合,所述置物罩板420的底边与所述安装车体300的底部固定配合,所述置物罩板420与所述置物板组400形成有储物腔,所述防护板120位于所述储物腔中。具体地,通过前罩板500、置物板410与置物罩板420的配合安装,能够提高三者的整体稳定性,同时能够使得杯架本体100处于一个相对封闭(指仅有杯架本体100的安装腔110腔口与外界连通)的区域内,从而能够有效防止外界撞击对于杯架本体100的影响。进一步地,考虑到置物板410装设到安装车体300上时,由于安装车体300自身结构以及装配零件的限制,置物板410的板面结构会进行适应性设计,例如:在置物板410上会形成凹陷部位,此时,置物板410与置物罩板420通过安装配合形成储物腔,使得摩托车的使用更加方便。

结合图4和图5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置物罩板420从所述防护板120朝所述安装车体300底部延伸部分形成有第一防撞凹部421、第二防撞凹部422与加强部423,所述第一防撞凹部421与所述第二防撞凹部422位于所述加强部423的两侧,且所述第一防撞凹部421与所述第二防撞凹部422均朝向所述前罩板500凹陷。具体地,第一防撞凹部421、第二防撞凹部422与加强部423均为置物罩板420上自身的板结构,通过加强部423可以保证置物罩板420自身的安装强度。另外,通过设置第一防撞凹部421与第二防撞凹部422,可以有效避免置物罩板420与驾驶者的身体产生触碰或碰撞。进一步地,第一防撞凹部421与第二防撞凹部422从置物罩板420的顶侧(远离安装车体300底部的一侧)朝置物罩板420的底部(朝向安装车体300底部的一侧)平滑过渡。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摩托车还包括斜撑架与开关机构,所述开关机构装设在所述前罩板500内,所述斜撑架装设在所述安装车体300上,所述开关结构与所述杯架本体100分别位于所述置物板组400中线的两侧,且所述斜撑架与所述杯架本体100位于所述置物板组400中线的同一侧,当所述斜撑架对所述安装车体300支撑时,所述杯架本体100底部对于所述杯具支撑力的方向与所述斜撑架向所述安装车体300施加支撑力的方向相一致,及根据积水在所述安装腔110内的汇集区域,所述排水孔170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夹持件200在安装腔底部投影的中部位置,且排水孔170位于杯架本体100放置的最低点。具体地,以置物板组400的中线为界线,将开关结构与杯架本体100分别固定在置物板组400中线的两侧。同时,将斜撑架与杯架本体100固定在置物板组400中线的同一侧,当摩托车通过斜撑架支撑停靠时,通过改变杯架本体100与置物板组400的固定倾角或固定位置,保证杯架本体100底部对于杯具支撑力的方向与斜撑架向安装车体300施加支撑力的方向相一致,从而能够避免摩托车倾斜时杯具内的液体出现倾洒。另外,根据积水在安装腔内的汇集区域,对排水孔进行针对性设计,从而能够有效提高杯架本体对于积水的排出效果。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16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具有摇摆机构的三轮摩托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