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电厂抽汽调节结合小型汽机发电的飞轮储能系统

文档序号:319105 发布日期:2021-11-30 浏览:20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发电厂抽汽调节结合小型汽机发电的飞轮储能系统 (Flywheel energy storage system combining steam extraction regulation of power plant and power generation of small-sized steam turbine ) 是由 杨利 余小兵 马汀山 王东晔 王伟 郑天帅 刘学亮 林轶 王春燕 李�昊 赵若昱 于 2021-08-26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电厂抽汽调节结合小型汽机发电的飞轮储能系统,包括高压缸、主发电机及第一发电系统,第一发电系统包括第一切换阀门、第二切换阀门、第三切换阀门、小汽机、整流器及飞轮系统;高压缸的抽汽口经第一切换阀门与第二切换阀门的一端及第三切换阀门的一端相连通,第二切换阀门的另一端与小汽机的入口相连通,小汽机经整流器与飞轮系统相连接,小汽机的排汽口与第三切换阀门的另一端相连通,高压缸与主发电机相连接,该系统能够满足系统对变工况及调峰的需求,且能量储能过程不造成环境污染,成本低,使用寿命长,同时适合大规模应用。(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flywheel energy storage system for power plant steam extraction regulation combined with small-sized steam turbine power generation, which comprises a high-pressure cylinder, a main generator and a first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wherein the first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comprises a first switching valve, a second switching valve, a third switching valve, a small steam turbine, a rectifier and a flywheel system; the high-pressure cylind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main generator, the system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system on variable working conditions and peak regulation, the energy storage process does not caus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the cost is low, the service life is long, and the high-pressure cylinder is suitable for large-scale application.)

一种发电厂抽汽调节结合小型汽机发电的飞轮储能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动力工程及储能领域,涉及一种发电厂抽汽调节结合小型汽机发电的飞轮储能系统。

背景技术

电能是一种二次能源,其用途最广泛、使用最便捷、环境最友好,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于我国具有煤炭资源丰富,火电技术成熟等优势,且火力发电是当前我国主要的电能生产方式。截至2018年底,我国火电装机量为11.4亿kW,占全国总装机量的60%以上,全年发电量为49231kW·h,占全国发电总量的70%以上。随着新能源、核能的兴起,以及环境污染、能源短缺等因素出现,预测火力发电占全行业的比重将不断下降,到2030年,火电装机容量的比重将下降到51%,到2050年为38%。但我国一次能源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决定了我国发电装机以燃煤发电为主的发电结构在很长时间内难以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火电机组以其稳定性好、持续时间厂、可控性强等特点,相关技术较为成熟,在传统调峰方式中占据重要地位。但由于其响应时间长、系统总体热惯性大等原因,仍存在安全性、经济性、调节性等问题。尤其在供热季,火电机组除了处理常规发电和调峰任务外,还要兼顾供热任务,影响了其调峰能力与效果。尤其在大规模新能源接入后,电网的规划、生产、运行面临诸多问题与困难,许多火电厂开始对火电机组进行灵活性改造,以保障电网稳定运行。通常通过改进火电机组设备及协调控制系统的控制策略提高火电机组响应速度,进而增强火电机组调频调峰能力来满足大规模新能源并网要求。

目前的耗能设备和耗能方式使得世界上过半数能量被白白浪费,因此研究如何回收储存这部分被浪费的能量是非常重要的。目前的储能方式主要有化学储能、物理储能和其它储能,在这几种储能方式中,化学储能技术比较成熟,并已得到广泛应用,但缺点也很明显:使用寿命短、对外界条件影响显著、对环境不友好;而超导储能的缺点在于:成本高、对环境要求苛刻,暂不适合大规模应用;物理储能是利用物理方法将能量存储起来,所以不存在环境污染问题,比较适合当今的发展要求,因此不能满足系统对变工况及调峰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发电厂抽汽调节结合小型汽机发电的飞轮储能系统,该系统能够满足系统对变工况及调峰的需求,且能量储能过程不造成环境污染,成本低,使用寿命长,同时适合大规模应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的发电厂抽汽调节结合小型汽机发电的飞轮储能系统包括高压缸、主发电机及第一发电系统,第一发电系统包括第一切换阀门、第二切换阀门、第三切换阀门、小汽机、整流器及飞轮系统;

高压缸的抽汽口经第一切换阀门与第二切换阀门的一端及第三切换阀门的一端相连通,第二切换阀门的另一端与小汽机的入口相连通,小汽机经整流器与飞轮系统相连接,小汽机的排汽口与第三切换阀门的另一端相连通,高压缸与主发电机相连接。

还包括供热站及第四切换阀门,其中,高压缸的抽汽口经第四切换阀门与供热站的入口相连通,高压缸的排汽口与供热站的入口相连通,小汽机的排汽口及供热站的出口与外界锅炉的供水管道相连通。

供热站的出口经给水泵与外界锅炉的供水管道相连通。

还包括中压缸、低压缸、凝汽器、第二发电系统及第三发电系统,其中,第一发电系统与第二发电系统及第三发电系统的结构相同,且第二发电系统中的第一切换阀门与中压缸的排汽口相连通,第三发电系统中的第一切换阀门与低压缸的排汽口相连通,高压缸的排汽口与中压缸的入口相连通,中压缸的排汽口与低压缸的入口相连通,低压缸的排汽口与凝汽器的入口相连通,凝汽器的出口与外界锅炉的供水管道相连通,第一发电系统中小汽机的出口、第二发电系统中小汽机的出口及第三发电系统中小汽机的出口均与外部的冷凝器相连通。

凝汽器的出口经给水泵与锅炉的供水管道相连通。

高压缸、中压缸及低压缸同轴布置。

还包括中压缸、低压缸、凝汽器、第二发电系统及第三发电系统,其中,第一发电系统与第二发电系统及第三发电系统的结构相同,且第二发电系统中的第一切换阀门与中压缸的排汽口相连通,第三发电系统中的第一切换阀门与低压缸的排汽口相连通,高压缸的排汽口与中压缸的入口相连通,中压缸的排汽口与低压缸的入口相连通,低压缸的排汽口与凝汽器的入口相连通,凝汽器的出口经给水泵与第一个抽汽回热器的吸热侧入口相连通,第一个抽汽回热器的吸热侧出口经第二个抽汽回热器的吸热侧及第三个抽汽回热器的吸热侧与外界锅炉的供水管道相连通,第一发电系统中小汽机的出口与第三个抽汽回热器的放热侧相连通,第二发电系统中小汽机的出口与第二个抽汽回热器的放热侧相连通,第三发电系统中小汽机的出口与第一个抽汽回热器的放热侧相连通,第三个抽汽回热器的放热侧出口与第二个抽汽回热器的放热侧相连通,第二个抽汽回热器的放热侧出口与第一个抽汽回热器的放热侧相连通,第一个抽汽回热器的放热侧出口与凝汽器相连通。

主发电机、高压缸、中压缸及低压缸同轴布置。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发电厂抽汽调节结合小型汽机发电的飞轮储能系统在具体操作时,将高压缸的抽汽送入小汽机中,从而最大程度的利用过热蒸汽进行做功,将该部分抽汽能量转换为电功,从而有效的提升系统的变工况及调峰能力,同时降低回热器中的传热温差,提升系统的总发电效率,满足系统对变工况及调峰的需求。另外,小汽机结构紧凑,可适应背压与纯凝不同工况,以满足系统不同的变工况需求,当系统调峰需要快速甩负荷时,则将排汽直接进入凝汽器中,此时主汽轮机中进入下级汽缸的蒸汽量大幅减少,避免回热加热器在恶劣工况下运行,延长加热器的使用寿命;最后,本发明采用飞轮系统进行能量的存储,具有能量储能过程不会造成环境污染,成本低,使用寿命长,适合大规模应用的特点,同时当主系统热、电负荷需求增加时,则减小进入小汽机的蒸汽量,飞轮系统逆向工作,动能转换为电能并入电网;当主系统热、电负荷需求减小,则增加进入小汽机的蒸汽量,提升储能总量,保持整个系统在较高效率下工作,且不损耗额外能量。

附图说明

图1a为小汽机的排汽进入回热加热器前的做功过程T-s图;

图1b为小汽机的排汽进入回热加热器后的做功过程T-s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高压缸、2为中压缸2、3为低压缸、4为主发电机、5为凝汽器、6为给水泵、7为飞轮系统、8为整流器、9为抽汽回热器、10为小汽机、11为第一切换阀门、12为第四切换阀门、13为供热站、14为第二切换阀门、15为第三切换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而并非要限制本发明公开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的混淆本发明公开的概念。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附图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公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这些图并非是按比例绘制的,其中为了清楚表达的目的,放大了某些细节,并且可能省略了某些细节。图中所示出的各种区域、层的形状及它们之间的相对大小、位置关系仅是示例性的,实际中可能由于制造公差或技术限制而有所偏差,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所需可以另外设计具有不同形状、大小、相对位置的区域/层。

参考图1a及图1b,本发明所述的发电厂抽汽调节结合小型汽机发电的飞轮储能系统包括高压缸1、主发电机4及第一发电系统,第一发电系统包括第一切换阀门11、第二切换阀门14、第三切换阀门15、小汽机10、整流器8及飞轮系统7;高压缸1的抽汽口经第一切换阀门11与第二切换阀门14的一端及第三切换阀门15的一端相连通,第二切换阀门14的另一端与小汽机10的入口相连通,小汽机10经整流器8与飞轮系统7相连接,小汽机10的排汽口与第三切换阀门15的另一端相连通,高压缸1与主发电机4相连接。

在工作时,小汽机10的排汽压力与进汽压力相比,压降衰减10%-20%,进入抽汽回热器9的蒸汽饱和温度变化有限,如图1a及图1b所示的系统做功过程T-s图中,抽汽点参数若处于b点,此时蒸汽过热,当直接用于回热加热会使得传热温差过大,降低系统热效率。故此时将抽汽通过汽轮机做功,排汽参数降至c点或以下,甚至进入近饱和湿蒸汽区,如d点所示。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降低抽汽过热度,回热加热过程能够充分利用抽汽潜热,降低传热温差,进而提升系统效率;

所述小汽机发电系统可以属于纯凝发电系统,排汽压力与凝汽器5的压力相同,在需要短时降低输出负荷,提高飞轮储能总量时,可以通过第二切换阀门14及第三切换阀门15切换,将大部分抽汽通入小汽机10中进行发电,并且排汽直接进入凝汽器5中,既满足电网中负荷减小的变工况要求,同时增大了系统储能总量,保证系统在整个运行过程中均处于较高效率;

小汽机10向飞轮系统7提供能量,抽汽量和抽汽参数会受热、电负荷需求发生较大波动,经小汽机10发电后的电功通过整流器8调节稳定后,供给飞轮系统7进行储能;

另外,当主蒸汽发电系统“甩负荷”需要切断大量的热力或电力供给时,多余蒸汽的能量可通过第一切换阀门11、第二切换阀门14及第三切换阀门15进行能量转移,将多余的能量通过抽汽做功暂存于飞轮系统7中,以满足系统调峰要求;

所述小汽机10发电的同时具备向飞轮储存能量及直接并网发电的能力,可根据不同工况和负荷要求进行实时调节。

实施例一

参考图2,本实施例还包括中压缸2、低压缸3、凝汽器5、第二发电系统及第三发电系统,其中,第一发电系统与第二发电系统及第三发电系统的结构相同,且第二发电系统中的第一切换阀门11与中压缸2的排汽口相连通,第三发电系统中的第一切换阀门11与低压缸3的排汽口相连通,高压缸1的排汽口与中压缸2的入口相连通,中压缸2的排汽口与低压缸3的入口相连通,低压缸3的排汽口与凝汽器5的入口相连通,凝汽器5的出口经给水泵6与第一个抽汽回热器9的吸热侧入口相连通,第一个抽汽回热器9的吸热侧出口经第二个抽汽回热器9的吸热侧及第三个抽汽回热器9的吸热侧与外界锅炉的供水管道相连通,第一发电系统中小汽机10的出口与第三个抽汽回热器9的放热侧相连通,第二发电系统中小汽机10的出口与第二个抽汽回热器9的放热侧相连通,第三发电系统中小汽机10的出口与第一个抽汽回热器9的放热侧相连通,第三个抽汽回热器9的放热侧出口与第二个抽汽回热器9的放热侧相连通,第二个抽汽回热器9的放热侧出口与第一个抽汽回热器9的放热侧相连通,第一个抽汽回热器9的放热侧出口与凝汽器5相连通;主发电机4、高压缸1、中压缸2及低压缸3同轴布置。

本实施例中的蒸汽初参数为:压力9.81MPa,温度540℃,过热蒸汽流量225t/h,高压缸1及中压缸2的抽汽参数不低于1MPa,由于原汽轮机发电系统体积庞大,在遇到调峰等变负荷情况时,依靠自身调节方式难以完成诸如蒸汽流量、温度等的快速调节。即使系统可以通过自身调节方式达到调节效果,系统的短时变工况工作仍然会造成运行效率降低及系统热冲击过高等问题,故需要针对该情形设计储能系统,按照单个飞轮最大输出功率100-500kW(2-10min),根据需要布置30个飞轮储能阵列,以保证电网负荷发生变化时,虽然原系统蒸汽热力参数无法满足短时大范围调节,但飞轮系统7可以获得更为优良的变工况参数。既满足电网的变工况要求,又在保证总体效率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将多余能量储存或释放,保证一次能源的高效利用,提升系统的灵活性及可靠性。

正常工作时,锅炉输出的高温高压蒸汽依次进入高压缸1、中压缸2及低压缸3中,高压缸1、中压缸2及低压缸3同轴布置,再连接主发电机4,主发电机4发出的电力直接并网传输。蒸汽自低压缸3排出后进入凝汽器5,冷凝为饱和水后进入给水泵6加压并依次通过第一个抽汽回热器9中,自各级抽汽得到的蒸汽逐级加热给水后,给水进入锅炉进一步加热,最终进入下一循环,各级抽汽一般情况下可不进入汽轮机中,而是直接进入抽汽回热器9。

变工况需要降低输出功时,调节第一切换阀门11及第三切换阀门15,以增加抽汽量,进而减少蒸汽做功,减少燃煤消耗,达到变工况目的。但某些机组由于控制系统不稳定,如DEH系统性能下降而导致变工况性能变差,主汽机调频调峰能力下降,会导致输出控制性能变差,系统不稳定性和调节风险增高,且过分偏离额定工况会使系统热效率下降,不利于节能减排。故设置整流器8、飞轮系统7及小汽机10,只需打开第二切换阀门14,并关闭第三切换阀门15,使得流经第一切换阀门11的蒸汽大部分流入小汽机10,通过小型发电机直接发电,并将电能通过整流装置进一步转化为飞轮系统7的动能,将能量储存于飞轮系统7中,以保证系统变工况调节时主汽机的稳定性,优化锅炉加热系统动态特性,保证整个系统的效率维持在额定效率附近,并且超出电网负荷的能量又被存储在飞轮系统7中,以备下一次电网峰谷调节使用。根据上述主汽机和飞轮系统7的基本参数,可使得系统变工况效率提高1%-3%,超调时间减少50%以上。其中,小汽机10与飞轮系统7可以根据系统特点布置在高、中、低压抽汽处,以满足不同变工况特性需求。

实施例二

参考图3,本实施例还包括中压缸2、低压缸3、凝汽器5、第二发电系统及第三发电系统,其中,第一发电系统与第二发电系统及第三发电系统的结构相同,且第二发电系统中的第一切换阀门11与中压缸2的排汽口相连通,第三发电系统中的第一切换阀门11与低压缸3的排汽口相连通,高压缸1的排汽口与中压缸2的入口相连通,中压缸2的排汽口与低压缸3的入口相连通,低压缸3的排汽口与凝汽器5的入口相连通,凝汽器5的出口与外界锅炉的供水管道相连通,第一发电系统中小汽机10的出口、第二发电系统中小汽机10的出口及第三发电系统中小汽机10的出口均与外部的冷凝器相连通;凝汽器5的出口经给水泵6与锅炉的供水管道相连通;高压缸1、中压缸2及低压缸3同轴布置。

当蒸汽动力系统功率较低,故不设置抽汽回热系统,如图3所示,此时小汽机10将由背压状态改为纯凝汽状态,这样不但使飞轮系统7能够与低功率凝汽机组相匹配,同时使得小汽机10在相同的进口蒸汽参数下具有更高的发电效率,以提升飞轮系统7的储能功率,能够适应更大范围内的变工况要求。

实施例三

参考图4,本实施例还包括供热站13及第四切换阀门12,其中,高压缸1的抽汽口经第四切换阀门12与供热站13的入口相连通,高压缸1的排汽口与供热站13的入口相连通,小汽机10的排汽口及供热站13的出口与外界锅炉的供水管道相连通;供热站13的出口经给水泵6与外界锅炉的供水管道相连通。

针对某工业园区,热电厂同时担负着发电和供热双重任务,故需要增加一旁路,由第四切换阀门12对热电蒸汽量进行控制,如图4所示。此时汽轮机的抽汽量主要有如下作用:

1)提供更高参数蒸汽为供热站13供热;

2)系统变工况降负荷时通过第二切换阀门14将蒸汽引入小汽机10,多余蒸汽在汽机内做功发电,该能量通过整流与再做功储存于飞轮系统7中;

3)若电网调峰需要增大输出功,则通过飞轮系统7及整流器8将动能转化为电力向电网输出;

4)当系统供热站13故障,且系统此时快速甩负荷,需紧急关断第四切换阀门12,打开第一切换阀门11及第三切换阀门15,增大抽汽量,以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11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低品质燃料发电效率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