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甲状腺切除术前适应性训练装置

文档序号:386093 发布日期:2021-12-14 浏览:3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甲状腺切除术前适应性训练装置 (Adaptation trainer before thyroidectomy ) 是由 罗娟 张海萍 张驰宇 于 2021-09-17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一种甲状腺切除术前适应性训练装置,包括供使用者仰卧在其上的支撑架板,在该支撑架板上设有支撑使用者脖颈的颈部支撑机构和托起使用者头部的头部支撑机构,颈部支撑机构周期性升降,以配合头部支撑机构改变使用者躺姿,实现使用者在放松状态和训练状态之间的周期性切换,头部支撑机构由一摆动机构带动其在水平面内做周期性摆动。本发明将患者颈部和头部分别进行支撑,同时利用动力带动颈部支撑机构周期性升降,头部支撑机构周期性摆动,两种运动模式结合,不仅实现了患者不需外人辅助即可自主调节训练的目的,而且周期性的颈部升降能够实现训练和放松有机结合,周期性的头部摆动,则对患者颈部两侧的肌肉也充分进行了锻炼。(A preoperative adaptability training device for thyroidectomy comprises a support frame plate on which a user lies on his back, a neck support mechanism for supporting the neck of the user and a head support mechanism for supporting the head of the user are arranged on the support frame plate, the neck support mechanism is lifted periodically to match with the head support mechanism to change the lying posture of the user, so that the user can switch between a relaxing state and a training state periodically, and the head support mechanism is driven by a swing mechanism to swing periodically in a horizontal plane. The invention supports the neck and the head of a patient respectively, simultaneously utilizes power to drive the neck supporting mechanism to lift periodically, the head supporting mechanism swings periodically, and the two movement modes are combined, thereby not only realizing the purpose that the patient can adjust and train automatically without the assistance of outsiders, but also realizing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of training and relaxing by the periodic lifting of the neck, and fully exercising the muscles at the two sides of the neck of the patient by the periodic swinging of the head.)

一种甲状腺切除术前适应性训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甲状腺科用医疗器械,具体的说是一种甲状腺切除术前适应性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甲状腺切除手术中,需要患者始终保持一个肩部高、头颈低的特殊仰躺位,以将患者甲状腺的位置充分暴露出来,但是由于手术持续时间较长,长时间保持该体位,会导致患者目眩、胸闷、头痛等缺氧症状,因此,一般需要提前进行术前的适应性训练。

甲状腺切除术的术前适应性训练,是利用辅助器械使患者保持肩部高,头颈低的姿势,持续一段时间来进行训练,使患者适应手术的体位;

临床实践中常以普通枕头进行训练,但其只能起到垫高患者肩背部的作用,颈部无支撑点,不仅增加颈部疲劳感,而且易出现目眩、胸闷的症状。此外,普通枕头垫高肩背部的角度难以控制,且不易引起患者重视,训练时间达不到,训练效果较差。

也有利用气囊升降,来实现将患者颈部抬高和降低功能的训练装置,但是这种训练装置,长时间保持训练姿态,会导致颈部两侧肌肉酸困,甚至肌肉过度拉伸,而且需要其他人进行辅助才能训练。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的甲状腺切除术前适应性训练装置存在的颈部两侧肌肉酸困、需要他人辅助训练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甲状腺切除术前适应性训练装置,该术前适应性训练装置,是将患者颈部和头部分别进行支撑,同时利用动力带动颈部支撑机构周期性升降,头部支撑机构周期性摆动,两种运动模式结合,不仅实现了患者不需外人辅助即可自主调节训练的目的,而且整个训练过程中,周期性的颈部升降能够实现训练和放松有机结合,周期性的头部摆动,则对患者颈部两侧的肌肉也充分进行了锻炼。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为:一种甲状腺切除术前适应性训练装置,包括供使用者仰卧在其上的支撑架板,在该支撑架板上设有支撑使用者脖颈的颈部支撑机构和托起使用者头部的头部支撑机构,所述颈部支撑机构周期性升降,以配合头部支撑机构改变使用者躺姿,实现使用者在放松状态和训练状态之间的周期性切换,所述头部支撑机构由一摆动机构带动其在水平面内做周期性摆动。

作为上述甲状腺切除术前适应性训练装置的一种优化方案,所述训练状态是指,颈部支撑机构的一个升降周期内,保持在升起的最高位置从而使颈部处于过度拉伸状态一段时间;所述放松状态是指,颈部支撑机构使脖颈处于一定高度及以下,不能对颈部肌肉产生拉伸的状态。

作为上述甲状腺切除术前适应性训练装置的另一种优化方案,所述颈部支撑机构包括一颈部托板和对称设置在颈部托板两侧的支撑杆组,每一个支撑杆组包括一根第一定位杆和一根第一移动杆,且第一定位杆、第一移动杆、颈部托板和支撑架板表面形成四连杆机构,所述第一移动杆的底部处于一轨道槽内,并由一设置在支撑架板内的凸轮机构带动其在轨道槽内移动调整其与第一定位杆的间距,从而实现颈部托板的升降。

作为上述甲状腺切除术前适应性训练装置的另一种优化方案,所述凸轮机构包括一凸轮和利用压缩弹簧顶紧凸轮边缘的滑块,所述凸轮转动设置在支撑架板内开设的传动腔内,且所述轨道槽连通传动腔与支撑架板表面,所述滑块的底部处于传动腔内,并由压缩弹簧压紧在凸轮边缘,滑块的上部滑动卡设在轨道槽内,所述第一移动杆的底部通过转动销与该滑块的顶部转动连接。

作为上述甲状腺切除术前适应性训练装置的另一种优化方案,所述头部支撑机构包括一头部托板和对称设置在头部托板两侧的支撑组件,每一个支撑组件包括一根第二定位杆和一根第二移动杆,且第二移动杆、第二定位杆、头部托板和支撑架板表面形成四连杆机构,所述第二定位杆的底部与一摆动支撑板转动连接,且摆动支撑板通过其底部的滚珠设置在支撑架板上的弧形槽内,并由摆动机构带动其往复摆动。

作为上述甲状腺切除术前适应性训练装置的另一种优化方案,所述摆动机构包括一动力驱动其转动的转盘和一根摆杆,其中,摆杆的一端通过一销轴转接固定,另一端与摆动支撑板固定连接,在摆杆的中部具有沿其长度方向分布的限位槽,所述转盘上表面上设有的拌销处于该限位槽内,在拌销随转盘转动过程中,推动限位槽的侧壁,使摆杆带动摆动支撑板绕销轴做周期性往复摆动。

作为上述甲状腺切除术前适应性训练装置的另一种优化方案,所述第二移动杆底端与颈部支撑机构铰接,以使颈部支撑机构在抬升过程中,同步带动头部托板下降,在颈部支撑机构下降过程中,同步带动头部托板上升;所述颈部支撑机构包括一颈部托板和对称设置在颈部托板两侧的支撑杆组,每一个支撑杆组包括一根第一定位杆和一根第一移动杆,且第一定位杆、一根第一移动杆、颈部托板和支撑架板表面形成四连杆机构,所述第一移动杆的底部处于一轨道槽内,并由一设置在支撑架板内的凸轮机构带动其在轨道槽内移动调整其与第一定位杆的间距,从而实现颈部托板的升降,所述第二移动杆的底端与第一移动杆的下部铰接,从而在第一移动杆往复移动时,带动第二移动杆同时移动。

作为上述甲状腺切除术前适应性训练装置的另一种优化方案,所述摆动支撑板上具有两条与摆动机构摆动方向垂直的凹槽,在每一个凹槽内均可滑动的设置有一个定位块,两组支撑组件中的第二定位杆底端分别与两个定位块的顶部转动连接,每个定位块上设置有限位块,该限位块和第二移动杆分别处于第二定位杆的异侧,以防止头部托板倒伏。

作为上述甲状腺切除术前适应性训练装置的另一种优化方案,所述支撑架板为一块板状件,在其一端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置有上承载部和下承载部,且下承载部的端部超出上承载部的端部,从而形成供头部支撑机构支撑的承载平台,上承载部和下承载部之间形成一个与承载平台连通,并容纳摆动机构的水平腔;上承载部内具有一个传动腔,该传动腔内具有一个为颈部支撑机构提供周期性升降动力的凸轮机构。

作为上述甲状腺切除术前适应性训练装置的另一种优化方案,所述下承载部内具有动力腔,该动力腔内设置有驱动组件,该动力组件包括一驱动电机和多级减速器,多级减速器具有两个不同转速的动力输出端,且转速高的一个动力输出端驱动摆动机构,转速低的一个动力输出端驱动凸轮机构带动颈部支撑机构周期性升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将患者颈部和头部分别进行支撑,同时利用动力带动颈部支撑机构周期性升降,头部支撑机构周期性摆动,两种运动模式结合,不仅实现了患者不需外人辅助即可自主调节训练的目的,而且整个训练过程中,周期性的颈部升降能够实现训练和放松有机结合,周期性的头部摆动,则对患者颈部两侧的肌肉也充分进行了锻炼;

2)本发明的颈部支撑机构和头部支撑机构的核心均为四连杆机构,且头部支撑机构与颈部支撑机构进行联动支撑,只需要一个动力源即实现了带动颈部支撑机构的周期性升降和头部支撑机构的周期性往复摆动,大大缩小了整体的结构尺寸和成本,更重要的是,这种联动模式在颈部支撑机构上升时,头部支撑机构同步下降,从而使整个装置进入训练状态,当颈部支撑机构下降时,头部支撑机构上升,使整个装置进入放松状态,缓解因为训练所引起的肌肉紧张和酸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放松状态);

图2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训练状态);

图3为支撑架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颈部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颈部支撑机构中凸轮机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6为头部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头部支撑机构中摆动机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9-12为头部支撑机构在摆动机构带动下摆动一周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支撑架板,101、传动腔,102、水平腔,103、承载平台,104、动力腔,105、上承载部,106、下承载部,2、颈部支撑机构,201、颈部托板,202、第一定位杆,203、第一移动杆,3、头部支撑机构,301、头部托板,302、第二移动杆,303、第二定位杆,304、摆动支撑板,305、限位块,306、定位块,4、凸轮机构,401、凸轮,402、滑块,403、压缩弹簧,404、轨道槽,405、凸起区,406、圆形区,5、摆动机构,501、摆杆,502、转盘,503、拌销,504、转轴,505、销轴,506、限位槽,6、动力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阐述。本发明以下各实施例中未做说明的部分,比如凸轮机构4的安装、尺寸、配合等,以及如何对电机输出动力进行减速、控制及调节等,均为现有技术。

实施例1

如图1和2所示,一种甲状腺切除术前适应性训练装置,包括供使用者仰卧在其上的支撑架板1,在该支撑架板1上设有支撑使用者脖颈的颈部支撑机构2和托起使用者头部的头部支撑机构3,其中,颈部支撑机构2和头部支撑机构3中与人体接触的部位均采用柔性材料制成,所述颈部支撑机构2周期性升降,周期性升降如图1和2所示,以配合头部支撑机构3改变使用者躺姿,实现使用者在放松状态和训练状态之间的周期性切换,所述头部支撑机构3由一摆动机构5带动其在水平面内做周期性摆动,周期性摆动的一个周期如图9-12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训练状态是指,颈部支撑机构2的一个升降周期内,保持在升起的最高位置从而使颈部处于过度拉伸状态一段时间;所述放松状态是指,颈部支撑机构2使脖颈处于一定高度及以下,不能对颈部肌肉产生拉伸的状态。这个高度一般称之为临界位置,可以事先依据训练情况进行设定;颈部支撑机构2升起的最高位置和降低的最低位置,都是根据训练要求进行设计的,当处于最高位置时,使用者颈部处于过度拉伸状态,以模拟甲状腺切除术的体位,之后逐渐下降,从而逐渐使颈部恢复到正常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头部支撑机构3的摆动方向是沿使用者左右两侧摆动,摆动的频率和颈部支撑机构2的周期性升降频率,均通过调节,保持在1-5min一周,随着使用者的训练进程,从刚开始的1min一周,逐步进行减慢,最终达到5min一周,甚至更多。

在本实施例中,头部支撑机构3的摆动幅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提前,其目的是为了使患者颈部两侧肌肉得到锻炼,同时,也提升训练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颈部支撑机构2的周期性升降中,保持在升起最高位置的时间占整个周期时间的1/2-4/5,刚开始可以适当的短一点,比如为1/2,随着训练的进行,可以逐步提高保持的时间。

以上为本发明的基本实施方式,可在以上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改进、优化和限定,从而得到以下各实施例: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做的一种改进方案,其主体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改进点在于:如图4和5所示,所述颈部支撑机构2包括一颈部托板201和对称设置在颈部托板201两侧的支撑杆组,颈部托板201表面与颈部接触的部分采用柔性材料制成,比如硅胶,其表面形状为弧形,每一个支撑杆组包括一根第一定位杆202和一根第一移动杆203,且第一定位杆202、第一移动杆203、颈部托板201和支撑架板1表面形成四连杆机构,所述第一移动杆203的底部处于一轨道槽404内,并由一设置在支撑架板1内的凸轮机构4带动其在轨道槽404内移动调整其与第一定位杆202的间距,从而实现颈部托板201的升降。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杆202的顶端通过销轴与颈部托板201转动连接,底端通过销轴与支撑架板1表面转动连接并且固定在支撑架板1表面,不能移动,第一移动杆203的顶端通过销轴与颈部托板201转动连接,底端通过销轴与一个滑块402转动连接,该滑块402滑动设置在支撑架板1表面的轨道槽404内,凸轮机构4带动滑块402在轨道槽404内往复滑动,调整颈部托板201的高度,所述第一移动杆203和第一定位杆202两端的销轴,其轴向与使用者的肩膀平行,从而保证整个颈部支撑机构2能够在竖直平面内升降;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移动杆203和第一定位杆202长度相等,从而使颈部托板201处于最低位置或最高位置时,均形成一个等腰梯形,从而保证了颈部托板201升降过程的水平及稳定。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所做的改进方案,其主体结构与实施例2相同,改进点在于:如图4和5所示,所述凸轮机构4包括一凸轮401和利用压缩弹簧403顶紧凸轮401边缘的滑块402,所述凸轮401转动设置在支撑架板1内开设的传动腔101内,且所述轨道槽404连通传动腔101与支撑架板1表面,所述滑块402的底部处于传动腔101内,并由压缩弹簧403压紧在凸轮401边缘,滑块402的上部滑动卡设在轨道槽404内,所述第一移动杆203的底部通过转动销与该滑块402的顶部转动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凸轮401底部可以设置滚珠,利用滚珠在传动腔101底壁滚动(在图4中未画出滚珠),凸轮401由一根转轴带动其转动,该转轴由动力组件6带动其转动,动力组件6为包括一驱动电机和多级减速器,最终使凸轮401的转速为1-5min/r;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凸轮401的边缘依据到转动中心的距离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处于同一个圆周上的圆形区406,第二部分为抛物线形的凸起区405,与圆形区406相比,凸起区405的距离逐步远离转动中心;在凸轮401转动一周过程中,当滑块402顶紧在圆形区406上时,第一移动杆203与第一定位杆202的间距是最小的,因此颈部托板201处于最高点,此时,整个装置处于训练状态;随着凸轮401转动,当滑块402转动至凸起区405时,第一移动杆203与第一定位杆202的间距先逐渐缩小,当缩小到最小时,再逐渐增大,直至滑块402转动至圆形区406,在此过程中,颈部托板201逐渐降低,并在降低到最低点后再逐渐升高,从而使使用者脖颈进行放松;在实际中,可以通过调整凸轮401上圆形区406和凸起区405的周长,来调整一个转动周期内,训练状态和放松状态的时长;通过设计并调整凸起区405的凸起高度和形状,来调整放松状态的时间。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做的另一种改进方案,其主体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改进点在于:如图6和7所示,所述头部支撑机构3包括一头部托板301和对称设置在头部托板301两侧的支撑组件,头部托板301表面与头部接触的部分采用柔性材料制成,比如硅胶,每一个支撑组件包括一根第二定位杆303和一根第二移动杆302,且第二移动杆302、第二定位杆303、头部托板301和支撑架板1表面形成四连杆机构,所述第二定位杆303的底部与一摆动支撑板304转动连接,且摆动支撑板304通过其底部的滚珠设置在支撑架板1上的弧形槽内,并由摆动机构5带动其往复摆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移动杆302的顶部与头部托板301为铰接,底部为铰接或转动连接(当转动连接时,头部托板301采用能够变形的材料制成),第二定位杆303的顶端与头部托板301铰接,底端摆动支撑板304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头部支撑机构3中的转动连接,转动中心的轴向与使用者的肩膀平行,从而保证整个头部支撑机构3不会再竖直方向发生倾倒;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移动杆302和第二定位杆303长度相等,从而与头部托板301形成一个等腰梯形,保证了头部托板301摆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当然两者长度也可以不相等,从而使头部托板301保持前高后低的姿态,所述的前高后低是指,靠近颈部支撑机构2的一侧位置高于远离颈部支撑机构2的一侧。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所做的一种改进方案,其主体结构与实施例4相同,改进点在于:如图6、7和8所示,所述摆动机构5包括一动力驱动其转动的转盘502和一根摆杆501,其中,转盘502的中心具有动力驱动其转动的转轴504,摆杆501的一端通过一销轴505转接固定,另一端与摆动支撑板304固定连接,在摆杆501的中部具有沿其长度方向分布的限位槽506,所述转盘502上表面上设有的拌销503处于该限位槽506内,在拌销503随转盘502转动过程中,推动限位槽506的侧壁,使摆杆501带动摆动支撑板304绕销轴505做周期性往复摆动。

本实施例也可以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从而得到另一种实施方案。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所做的另一种改进方案,其主体结构与实施例4相同,改进点在于:如图6、7和8所示,所述第二移动杆302底端与颈部支撑机构2铰接,以使颈部支撑机构2在抬升过程中,同步带动头部托板301下降,在颈部支撑机构2下降过程中,同步带动头部托板301上升;所述颈部支撑机构2包括一颈部托板201和对称设置在颈部托板201两侧的支撑杆组,每一个支撑杆组包括一根第一定位杆202和一根第一移动杆203,且第一定位杆202、一根第一移动杆203、颈部托板201和支撑架板1表面形成四连杆机构,所述第一移动杆203的底部处于一轨道槽404内,并由一设置在支撑架板1内的凸轮机构4带动其在轨道槽401内移动调整其与第一定位杆202的间距,从而实现颈部托板201的升降,所述第二移动杆302的底端与第一移动杆203的下部铰接,从而在第一移动杆203往复移动时,带动第二移动杆302同时移动。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所做的另一种改进方案,其主体结构与实施例4相同,改进点在于:如图6、7和8所示,所述摆动支撑板304上具有两条与摆动机构5摆动方向垂直的凹槽,在每一个凹槽内均可滑动的设置有一个定位块306,两组支撑组件中的第二定位杆303底端分别与两个定位块306的顶部转动连接,每个定位块306上设置有限位块305,该限位块305和第二移动杆302分别处于第二定位杆303的异侧,以防止头部托板301倒伏。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第二移动杆302处于第二定位杆303和颈部支撑机构2之间,限位块305垂直设置,且与第二定位杆303相邻;限位块305通过螺丝固定在凹槽的任意位置,当需要调整头部托板301高度时,拧出螺丝,在凹槽内移动限位块305至适宜位置后再用螺丝拧紧固定即可,螺丝的固定以及限位块305如何在凹槽内移动,在图上并未标示,但本领域技术人员依然可以依据本实施例的记载,清楚明白的获得本实施例的方案,并不会影响本实施例的实施。

实施例8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做的另一种改进方案,其主体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改进点在于:如图3所示,所述支撑架板1为一块板状件,在其一端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置有上承载部105和下承载部106,且下承载部106的端部超出上承载部105的端部,从而形成供头部支撑机构3支撑的承载平台103,上承载部105和下承载部106之间形成一个与承载平台103连通,并容纳摆动机构5的水平腔102;上承载部105内具有一个传动腔101,该传动腔101内具有一个为颈部支撑机构2提供周期性升降动力的凸轮机构4。

实施例9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8的基础上所做的改进方案,其主体结构与实施例8相同,改进点在于:如图3所示,所述下承载部106内具有动力腔104,该动力腔104内设置有驱动组件6,该动力组件6包括一驱动电机和多级减速器,多级减速器具有两个不同转速的动力输出端,且转速高的一个动力输出端驱动摆动机构5,转速低的一个动力输出端驱动凸轮机构4带动颈部支撑机构2周期性升降。

在本实施例中,动力组件6的连接方式和控制方式,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在此不进行赘述,需要说明的是,动力组件6的控制和调节可以优选设计成一个控制板,控制板利用引线引出,便于使用者自行掌握和使用调节,在控制板上设置按钮,使用者通过各个不同功能的按钮来实现自主调节和启停。

19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安全性高的骨科护理用康复锻炼装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