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分支用接头组件

文档序号:440777 发布日期:2021-12-24 浏览:45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管道分支用接头组件 (Joint assembly for pipeline branch ) 是由 李相宪 韩东日 于 2020-05-14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涉及管道分支用接头组件,更详细地说,涉及可减少组装工序数、结构简单可节省施工成本、在为了增加向喷洒器供应流体的分支管道内部的流量而增大形成在进入管道的分支孔的直径的情况下也可有效防止分支的流体泄漏的管道分支用接头组件。(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 pipe branching coupling assembly, and more particularly, to a pipe branching coupling assembly which can reduce the number of assembly processes, has a simple structure, can save construction costs, and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a branched fluid from leaking even when the diameter of a branch hole formed in an inlet pipe is increased in order to increase the flow rate of the fluid supplied to a sprinkler.)

管道分支用接头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道分支用接头组件,更详细地说,涉及可减少组装工序数、结构简单可节省施工成本、在为了增加向喷洒器供应流体的分支管道内部的流量而增大形成在进入管道的分支孔的直径的情况下也可有效防止分支的流体泄漏的管道分支用接头组件。

背景技术

通常,在大厦或公寓等建筑物的各楼层安装有喷洒器,所述喷洒器具有传感器,以用于在天花板周围发生火灾时感应火灾来自动喷洒高压流体以尽早灭火。

为此,设置有从外部供应流体的主管道,在这种主管道连通设置具有多个喷洒器的流进管道,在流进管道设置有用于向喷洒器供应流体的分支管道。

但是,在以往的情况下,为了连通设置流进管道和分支管道,通过将分支管焊接于形成在流进管道的分支孔的方式设置,或者在形成分支的T型管分别设置流进管道和分支管道的方式相互连通流体,但是如此的方式所需的组装工序数多、零部件数量多,因此存在施工成本浪费的问题。

另外,在为了增加向喷洒器供应的流体的流量而增大形成在流进管道的分支孔的直径的情况下,也存在泄漏流体的问题。

从而,处于需要改善上述问题的实情。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减少组装工序数并且结构简单进而可节省施工成本的管道分支用接头组件。

另外,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为了增加向喷洒器供应流体的分支管道内部的流量而增大形成在流进管道的分支孔的直径的情况下也可有效防止分支的流体泄漏的管道分支用接头组件。

(解决问题的手段)

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本发明的接头组件包括:流进管道,形成有用于分支流进流体的分支孔;分支管道,与所述流进管道连通,以使通过所述分支孔分支的流体流动;及接头,将所述流进管道和所述分支管道相互连接。其中,所述接头包括:主体部,包围所述分支孔的周围;及衬垫部,配置在所述主体部和所述流进管道的外周面之间,被所述主体部加压的同时防止分支的流体泄漏;其中,通过所述主体部加压所述衬垫部的加压程度沿着远离所述分支孔的方向增加。

此时,在所述衬垫部形成有底座,所述底座被形成在所述主体部的加压面加压的同时防止流体泄漏;在所述底座可形成有加强面,以使通过所述加压面的加压程度沿着远离所述分支孔的方向增加。

此时,所述加强面的厚度可沿着远离所述分支孔的方向增加。

此时,在所述底座形成有沿着所述分支管道的轴方向延伸的加强凸起;在所述主体部形成有插入所述加强凸起的插入槽,在所述插入槽的内周面可形成有加压所述加强凸起的所述加压面。

此时,在所述加强凸起可形成有膨胀槽和供应流路,所述膨胀槽沿着所述分支孔的圆周方向延伸,所述供应流路引导流体以使流体流进所述膨胀槽的内部。

此时,所述膨胀槽包括第一膨胀槽,所述第一膨胀槽沿着所述分支管道的管周方向开放;所述供应流路可包括第一供应流路,所述第一供应流路引导流体以使流体进入所述第一膨胀槽的内部。

此时,所述膨胀槽包括第二膨胀槽,所述第二膨胀槽沿着所述分支管道的轴方向开放;所述供应流路包括第二供应流路,所述第二供应流路引导流体以使流体流进所述第二膨胀槽的内部。

此时,所述膨胀槽包括第一膨胀槽和第二膨胀槽,所述第一膨胀槽沿着所述分支管道的管周方向开放,所述第二膨胀槽沿着所述分支管道的轴方向开放;所述供应流路可包括第一供应流路和第二供应流路,所述第一供应流路引导流体以使流体流进所述第一膨胀槽的内部,所述第二供应流路引导流体以使流体流进所述第二膨胀槽的内部。

此时,在所述底座形成有延伸肋,所述延伸肋沿着所述流进管道的轴方向延伸;在所述主体部形成有插入所述延伸肋的加固带,在所述加固带的内周面可形成有加压所述延伸肋的所述加压面。

此时,在所述加固带形成有支撑面,所述支撑面沿着所述流进管道的半径内侧方向延伸;所述支撑面可紧贴并支撑在所述流进管道的外周面。

(发明的效果)

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发明的管道分支用接头组件由以流进管道为中心包围分支孔的主体部、与所述主体部相互面对的固定部及用于防止流体泄漏的衬垫部构成,因此减少组装工序数及节省施工成本。

另外,通过主体部加压衬垫部的加压程度随着远离分支孔而越加增加,因此在形成在流进管道的分支孔的直径增大的情况下也可有效防止分支的流体泄漏。

另外,形成第一切割面和第二切割面,以使凸缘的下端相比于流进管道的中心位于更上侧,因此在紧固接头时,凸缘通过固定部的紧固力向下移动的同时向半径内侧方向移动,同时加压衬垫部,进而能够更加有效防止分支的流体泄漏。

另外,在衬垫部形成有厚度沿着远离分支孔的方向增加的加强面,进而可有效防止分支的流体泄漏。

同时,形成有沿着分支管道的轴方向延伸的加强凸起,在这种加强凸起形成有膨胀槽,所述膨胀槽在流进流体的情况下膨胀,进而能够更加有效防止分支的流体泄漏。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接头组件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接头组件紧固之前的状态的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接头组件的紧固状态的图。

图4是将图3的A部分增大示出的图。

图5是示出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接头组件紧固过程中的衬垫部的加压状态的图,图5的(a)部分是示出紧固之前的状态的图,图5的(b)部分是示出紧固状态的图。

图6作为示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接头组件的剖面图,是示出沿着与流进管道的轴方向垂直的方向切割的状态的图。

图7至图9是示出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接头组件配置的衬垫部的图,其中图7是立体图,图8的(a)部分是主视图,图8的(b)部分是侧视图,图9是图7的Ⅰ-Ⅰ部分的剖面图。

图10至图12是示出在本发明的其他一实施例的接头组件配置的各种衬垫部的剖面图。

图13作为示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接头组件的剖面图,是示出沿着与流进管道的轴方向垂直的方向切割的状态的图。

图14是示出图13的接头组件和管道结合的状态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以使在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常规知识的人能够容易实施。本发明可实现为各种不同的形态,不限于在此说明的实施例。为了明确说明本发明,在附图中省略与说明无关的部分,在说明书全文中对于相同或者类似的构件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

在本说明书中,对于“包括”或者“具有”等的用语应该理解为是要指定在说明书上记载的特征、数字、步骤、动作、构件、零部件或者这些的组合的存在,并不提前排除一个以上的其他特征或者数字、步骤、动作、构件、零部件或者这些的组合的存在或者增加的可能性。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接头组件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接头组件紧固之前的状态的图;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接头组件的紧固状态的图;图4是将图3的A部分增大示出的图;图5是示出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接头组件紧固过程中的衬垫部的加压状态的图,图5的(a)部分是示出紧固之前的状态的图,图5的(b)部分是示出紧固状态的图;图6作为示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接头组件的剖面图,是示出沿着与流进管道的轴方向垂直的方向切割的状态的图;图7至图9是示出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接头组件配置的衬垫部的图,其中图7是立体图,图8的(a)部分是主视图,图8的(b)部分是侧视图,图9是图7的Ⅰ-Ⅰ部分的剖面图;图10至图12是示出在本发明的其他一实施例的接头组件配置的各种衬垫部的剖面图;图13作为示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接头组件的剖面图,是示出沿着与流进管道的轴方向垂直的方向切割的状态的图;图14是示出图13的接头组件和管道结合的状态的剖面图。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的接头组件包括:流进管道10,形成有用于分支流进流体的分支孔11;分支管道20,与流进管道10连通,以使通过分支孔11分支的流体流动;及接头100,将流进管道10和分支管道20相互连接。其中,该接头100包括:主体部110,包围分支孔11的周围;衬垫部130,配置在主体部110和流进管道10的外周面之间,被主体部110加压的同时防止分支的流体泄漏。

此时,具有固定部120,所述固定部120以流进管道10为中心与主体部110相互面对地配置,并且将主体部110固定在流进管道10,利用该固定部120以简单的固定方式设置包围分支孔11周围的主体部110,因此减少组装工序数、节省施工成本,并且在主体部110和流进管道10的外周面之间具有衬垫部130,可有效防止流体泄漏。

此时,为了增加向喷洒器供应的流体的流量,需要增大形成在流进管道10的分支孔11的直径,为了在该情况下也可有效防止流体泄漏,使通过主体部110加压衬垫部130的加压程度随着远离分支孔11而越加增加。

对此,若分支孔11的直径增大,则用于防止流体泄漏的衬垫部130的大小也一同增大,在衬垫部130的大小增大的情况下,可能难以均匀加压衬垫部130。

尤其是,衬垫部130的大小增大至该衬垫部130周围与流进管道10的中心c相邻配置的程度的情况下,可能更加难以均匀加压衬垫部130。此时,衬垫部130的周围与流进管道10的中心c相邻配置的情况是指,如图2所示衬垫部130从与流进管道10的分支孔11相邻的部分开始延伸形成,延伸形成至沿着流进管道10的周围向下延伸的衬垫部130周围与贯通流进管道10中心c的线相邻配置为止。

即,这是因为若在如上所述的情况下利用固定部120将主体部110固定在流进管道10,则以上下方向施加固定部120的紧固力,因此与分支孔11相邻配置的衬垫部130通过上下方向的紧固力有效密封分支孔11周围,但是即使对于以与流进管道10的中心c相邻配置的方式向下延伸形成的衬垫部130施加这种上下方向紧固力,也无法有效加压衬垫部130。

从而,如上所述,若通过主体部110加压衬垫部130的加压程度随着远离分支孔11而越加增加,则在衬垫部130的大小增大至衬垫部130的周围与流进管道10的中心c相邻配置的程度的情况下,也可有效防止分支的流体泄漏。

此时,如图1至图3所示,在主体部110形成有由固定部120贯通并结合的凸缘111,在该凸缘111可形成有第一切割面111a,以使凸缘111的下端相比于流进管道10的中心c位于更上侧。如此,凸缘111的下端相比于流进管道10的中心c位于更上侧是指,如图2所示凸缘111的下端配置在比贯通流进管道10中心c的线高预定距离d1的上侧。

即,如上所述,若在凸缘111形成有第一切割面111a,凸缘111的下端相比于流进管道10的中心c位于更上侧,则在通过固定部120施加紧固力时,使该凸缘111向下移动的同时向半径方向内侧移动地施加紧固力,据此对于与分支孔11相邻配置的衬垫部130只以上下方向施加紧固力,并且对于与流进管道10的中心c相邻配置的衬垫部130同时施加上下方向的紧固力和半径方向内侧的紧固力。

该半径方向内侧的紧固力是随着远离分支孔11而越加增加,因此通过主体部110加压衬垫部130的加压程度也随着远离分支孔11而越加增加,因此在衬垫部130大小增大的情况下也可有效防止流体泄漏。

此时,如图1至图3所示,在凸缘111可形成有第二切割面111b,所述第二切割面111b形成相比于第一切割面111a位于更上侧的阶梯。如此,第二切割面111b相比于第一切割面111a位于更上侧是指,如图2所示配置在比连接第一切割面111a的线高预定距离d2的上侧。

如图3及图4所示,若如上述形成第二切割面111b,则凸缘111的一部分厚度减少,因此凸缘111容易发生变形。该凸缘111在通过固定部120施加紧固力之前配置在初始位置l1,但是如果在该状态下通过固定部120施加紧固力,则凸缘111变形预定距离△l的同时向下加压衬垫部130,同时向半径方向内侧加压预定距离△l,进而在衬垫部130的大小增大的情况下也可有效防止流体泄漏。

尤其是,第二切割面111b相比于第一切割面111a位于更上侧,进而在固定部120施加紧固力时更加容易通过凸缘111向半径方向内侧加压衬垫部130。

此时,在主体部110形成有加压面112,所述加压面112沿着流进管道10的外周面延伸,以加压衬垫部130,而且衬垫部130和加压面112可延伸形成至凸缘111的下端。

如上所述,凸缘111因为固定部120的紧固力而变形一部分的同时向半径方向内侧加压衬垫部130。即,在主体部110形成有加压衬垫部130的加压面112,若将衬垫部130和该加压面112延伸形成至凸缘111的下端,则可将通过凸缘111变形产生的加压力最大化,据此可有效防止流体泄漏。

此时,在主体部110可形成有向分支孔11的内周面插入的引导肋113,据此在设置主体部110时,可稳定地固定位置。即,即使对主体部110施加外力,也可防止主体部110沿着流进管道10的周围进行旋转。

另外,由于形成有引导肋113,因此在通过固定部120进行紧固之后也会有效引导流体的流动。

此时,固定部120包括固定部件121,所述固定部件121在被流进管道10的外周面支撑的状态下施加紧固力,该固定部件121可使用以包围流进管道10外周面的一部分的方式进行支撑的U型螺栓。

若将如上所述的固定部件121贯通设置在主体部110的凸缘111来施加紧固力,则凸缘111通过该紧固力向下移动的同时向半径方向内侧发生变形。

即,如图5的(a)部分所示,在施加紧固力之前衬垫部130形成均匀的整体厚度,但是在施加紧固力之后,如图5的(b)部分所示,衬垫部130的上端被向下加压,但是在被向下加压的同时衬垫部130的下端也被向半径方向内侧加压,因此也可有效防止流体泄漏。

此时,流进管道10和分支管道20的外径可相互相同。即,在需要增加分支的流体的流量的情况下,可使用具有与流进管道10的外径相同的外径的分支管道20,在该情况下,分支孔11的直径也一同增大,但是如上所述利用通过固定部120的紧固力变形凸缘111来向下加压衬垫部130的同时也向半径方向内侧加压,进而可有效防止流体泄漏。

此时,如图6及图7所示,接头100包括:主体部110,包围分支孔11周围;衬垫部130,被该主体部110加压的同时防止分支的流体泄漏。其中,如图8所示,在衬垫部130形成有底座131,所述底座131被形成在主体部110的加压面112加压的同时防止流体泄漏,在底座131可形成有加强面133,以使通过加压面112的加压程度沿着远离分支孔11的方向增加。

即,基本上底座131被主体部110的加压面112加压的同时防止流体泄漏,但是如上所述若分支孔11的直径增大,则也一同增大了用于防止流体泄漏的衬垫部130的大小,因此可能难以均匀加压衬垫部130,所以在底座131形成加强面133以使通过加压面112的加压程度沿着远离分支孔11的方向增加。

此时,该加强面133的厚度b可沿着远离分支孔11的方向增加。

即,如图8的(a)部分所示,若底座131的厚度a均匀形成,而加强面133的厚度b与此相反地沿着远离分支孔11的方向增加,则通过加压面112的加压程度沿着远离分支孔11的方向增加,进而即使衬垫部130的大小增大也可均匀加压衬垫部130,据此可有效防止流体泄漏。

此时,如图8的(b)部分所示,在底座131形成有沿着分支管道20的轴方向延伸的加强凸起132,如图6所示,在主体部110形成有插入该加强凸起132的插入槽110a,在插入槽110a的内周面可形成有加压加强凸起132的加压面112。

即,如图9所示,底座131沿着流进管道10的周围延伸形成,并且形成有从该底座131沿着分支管道20的轴方向延伸的加强凸起132。另外,在主体部110形成有插入该加强凸起132的插入槽110a,若在该插入槽110a的内周面形成加压面112来加压加强凸起132地构成,则可有效防止分支孔11周边的流体泄漏。

此时,如图10至图12所示,在加强凸起132可形成有膨胀槽132a,所述膨胀槽132a沿着分支孔11的周围方向延伸。

即,如上所述,加强凸起132被形成在插入槽110a内周面的加压面112加压的同时防止流体泄漏,但是若在该加强凸起132形成流进流体的膨胀槽132a,则在之后的使用过程中供应流体时,流体流进膨胀槽132a的同时加强凸起132弹性变形,因此通过加压面112的加压力相对增加,进而能够更加有效防止流体泄漏。同时,在加强凸起132形成有引导流体流进该膨胀槽132a的供应流路132b。

如图10所示,该膨胀槽132a包括沿着分支管道20的管周方向开放的第一膨胀槽132a1。即,若流体流进如此形成的第一膨胀槽132a1,则加强凸起132沿着分支管道20的轴方向弹性变形的同时更加增加通过插入槽110a内周面的加压力。

此时,供应流路132b可包括第一供应流路132b1,所述第一供应流路132b1引导流体,以使流体流进第一膨胀槽132a1的内部,由于第一膨胀槽132a1形成在加强凸起132的侧面,因此,如图10所示,第一供应流路132b1长度短,由于第一供应流路132b1长度短,因此流体快速流进第一膨胀槽132a1,进而可快速防止流体泄漏。

或者,如图11所示,该膨胀槽132a包括第二膨胀槽132a2,所述第二膨胀槽132a2沿着分支管道20的轴方向开放。即,若流体流进如此形成的第二膨胀槽132a2,则加强凸起132沿着分支管道20的管周方向弹性变形的同时更加增加通过插入槽110a内周面的加压力。尤其是,在插入槽110a形成有相互面对地配置的一对内周面,因此如上所述若加强凸起132弹性变形,则因为通过该一对内周面的加压力更加提高防止流体泄漏的效果。

此时,供应流路132b可包括第二供应流路132b2,所述第二供应流路132b2引导流体,以使流体流进第二膨胀槽132a2的内部,由于第二膨胀槽132a2形成在加强凸起132的上面,因此第二供应流路132b2延伸形成以将流体引导于第二膨胀槽132a2。

即,在第一膨胀槽132a1的情况下,由于形成在加强凸起132的侧面,因此可快速流进流体,具有可快速防止流体泄漏的效果,在第二膨胀槽132a2的情况下,由于形成在加强凸起132的上面,因此在流进流体时同时加压相互面对地配置在插入槽110a的一对内周面,进而更加提高防止流体泄漏的效果。

同时,如图12所示,膨胀槽132a可包括第一膨胀槽132a1和第二膨胀槽132a2,所述第一膨胀槽132a1沿着分支管道20的管周方向开放,所述第二膨胀槽132a2沿着分支管道20的轴方向开放。

即,如上所述,第一膨胀槽132a1可快速防止流体泄漏,而第二膨胀槽132a2可更加提高防止流体泄漏的效果,若同时形成如此的第一膨胀槽132a1和第二膨胀槽132a2,则除了上述的效果以外,还增加流进该膨胀槽132a的流体的量,进而加强凸起132增加弹性变形量,据此增加加压插入槽110a的内周面的加压力,因此能够更加有效防止流体泄漏。

此时,供应流路132b可包括第一供应流路132b1和第二供应流路132b2,所述第一供应流路132b1引导流体以使流体流进第一膨胀槽132a1的内部,所述第二供应流路132b2引导流体以使流体流进第二膨胀槽132a2的内部。即,流体通过第一供应流路132b1首先供应于第一膨胀槽132a1的同时可快速防止流体泄漏,在流体全部流进第一膨胀槽132a1之后流体通过第二供应流路132b2供应于第二膨胀槽132a2的同时加压形成在插入槽110a的一对内周面,进而可更加有效防止流体泄露。

即,如上述构成,不仅可快速防止流体泄漏,还可更加有效防止流体泄漏。

此时,如图8的(b)部分及图9所示,在底座131形成有沿着流进管道10的轴方向延伸的延伸肋134,在主体部110形成有插入延伸肋134的加固带114,在加固带114的内周面可形成加压延伸肋134的加压面112。

即,延伸肋134沿着流进管道10的轴方向延伸形成,并且在加固带114的内周面形成加压面112来加压该延伸肋134,进而可更加有效防止通过分支孔11泄漏流体。

此时,如图13及图14所示,在加固带114形成有沿着流进管道10的半径内侧方向延伸的支撑面114a,该支撑面114a可被支撑并紧贴在流进管道10的外周面。

在上述的分支管道20的后端设置有喷洒器,该喷洒器相关的代表性标准可举例美国的UL(Underwriters Laboratories,美国安全试验所)标准,根据该UL标准,规定了在设置喷洒器的状态下在分支管道20的后端以与流进管道10的轴方向平行的方向施加外力时应有效防止流体泄漏。即,在对于分支管道20以垂直方向施力时,应有效防止流体泄漏。为此,如上所述,若在加固带114形成沿着流进管道10的半径内侧方向延伸而紧贴并支撑在流进管道10的外周面的支撑面114a,则即使在按照UL标准施加外力时也可有效防止流体泄漏。

另外,如上所述,若形成支撑面114a,则防止形成在底座131的延伸肋134暴露到外部,进而可有效防止衬垫部130的耐久性降低。

对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思想不限于在本说明书提出的实施例,理解本发明的思想的技术人员在相同的思想范围内通过构件的附加、改变、删除、增加等可容易提出其他实施例,而且这也包括在本发明的思想范围内。

22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图像传输方法、装置及云台系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