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裤型吸收性物品

文档序号:455175 发布日期:2021-12-31 浏览:30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短裤型吸收性物品 (Pants-type absorbent article ) 是由 高桥雄二 史异 唐并男 于 2020-06-30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使穿着者感觉到恰当的刺激的短裤型吸收性物品。一种短裤型吸收性物品(1),其具有吸收性主体(20)和配置为重叠于吸收性主体(20)的非肌肤侧的腰身构件(10),其中,在吸收性主体(20)和腰身构件(10)设有温感剂或者冷感剂(26、27),在穿着者穿着了短裤型吸收性物品(1)时,吸收性主体(20)的温感剂或者所述冷感剂(27)的体感强度与腰身构件(10)的温感剂或者冷感剂(26)的体感强度不同。(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pants-type absorbent article which can make a wearer feel appropriate stimulation. A pants-type absorbent article (1) having an absorbent body (20) and a waist member (10) disposed so as to overlap the non-skin side of the absorbent body (20), wherein temperature-sensitive agents or cold-sensitive agents (26, 27) are provided on the absorbent body (20) and the waist member (10), and the strength of the temperature-sensitive agent or the cold-sensitive agent (27) of the absorbent body (20) is different from the strength of the temperature-sensitive agent or the cold-sensitive agent (26) of the waist member (10) when the wearer wears the pants-type absorbent article (1).)

短裤型吸收性物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短裤型吸收性物品。

背景技术

已知设有香料、温感剂/冷感剂等在穿着时使穿着者感觉到刺激的物质的短裤型吸收性物品(以下,也简称为吸收性物品)。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的技术:通过在与穿着者的腰围相对应的腰部区域10的外表面或者内表面设置香料,降低源自排泄物的令人不快的臭气。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10261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穿着短裤型吸收性物品时,有时难以使穿着者感觉到恰当的刺激。例如,在穿着者的身体中,脂肪较多的部位(例如腰身)与脂肪较少的部位(例如阴道口周边)对温感剂等的感觉不同,因此有可能发生在脂肪较多的部位刺激过弱,在脂肪较少的部位刺激过强的情况。另外,有时因穿着者的姿势不同,刺激的感觉也不同。例如,在穿着者仰卧地躺着的情况与俯卧地躺着的情况下,因身体压力的施加方式不同,在腰身部与下裆部处,刺激的感觉不同,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也难以使穿着者感觉到恰当的刺激。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这样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穿着者感觉到恰当的刺激的短裤型吸收性物品。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主要的发明是一种短裤型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该短裤型吸收性物品具有相互交叉的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该短裤型吸收性物品具有:吸液性的吸收性主体;以及腰身构件,其配置为重叠于所述吸收性主体的非肌肤侧,在所述吸收性主体和所述腰身构件设有温感剂或者冷感剂,在穿着者穿着了所述短裤型吸收性物品时,所述吸收性主体的所述温感剂或者所述冷感剂的体感强度与所述腰身构件的所述温感剂或者所述冷感剂的体感强度不同。

关于本发明的其他特征,根据本说明书和所附附图的记载得以明确。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能够使穿着者感觉到恰当的刺激的短裤型吸收性物品。

附图说明

图1是短裤型吸收性物品1的概略立体图。

图2是展开且伸长状态下的短裤型吸收性物品1的俯视图和剖视示意图。

图3是吸收性主体20的俯视图。

图4是示出了图3的A-A截面的、吸收性主体20的剖视示意图。

图5是说明展开且伸长状态下的吸收性物品1中的温感剂26、27的配置的图。

图6是说明在穿着了短裤型状态的吸收性物品1时穿着者的身体与温感剂26、27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7是表示短裤型吸收性物品1的折叠方式的概略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吸收性物品(短裤型吸收性物品);1a:腰身开口部;1b:腿围开口部;10:腰身构件;10f:前侧腰身构件;10fe:前侧接合部;10ff:腰身前端部;10b:后侧腰身构件;10be:后侧接合部;10bf:腰身后端部;10et:上端;10gm:开口部橡皮筋(弹性构件);10L:左侧伸出部;10R:右侧伸出部;12:伸缩性片(膜片);12f:前侧伸缩性片;12b:后侧伸缩性片;14:低伸缩性片;15:缓冲片;15p:印刷区域;20:吸收性主体;22:吸收性芯;22a:芯包覆片;24:肌肤侧片;25:非肌肤侧片;25a:不透液性片;25b:拒水性片;26:温感剂(冷感剂);26m:温感剂(冷感剂);27:温感剂(冷感剂);27f:温感剂(冷感剂);27b:温感剂(冷感剂);28:弱体感区域;30:下裆橡皮筋;40:铰接部;50:立体褶裥;51:立体褶裥弹性构件;CL:中心线;YS:超声波接合部;ZS:超声波接合部。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说明书和所附附图的记载,至少能够明确以下的事项。

一种短裤型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该短裤型吸收性物品具有相互交叉的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该短裤型吸收性物品具有:吸液性的吸收性主体;以及腰身构件,其配置为重叠于所述吸收性主体的非肌肤侧,在所述吸收性主体和所述腰身构件设有温感剂或者冷感剂,在穿着者穿着了所述短裤型吸收性物品时,所述吸收性主体的所述温感剂或者所述冷感剂的体感强度与所述腰身构件的所述温感剂或者所述冷感剂的体感强度不同。

根据这样的短裤型吸收性物品,能够对穿着者的身体的不同部位施加不同的刺激(温感效果、冷感效果)。例如,通过根据穿着者的身体的各部位的脂肪量、在穿着时假定的穿着者的姿势等来调整温感剂(冷感剂)的体感强度,能够使穿着者感觉到恰当的刺激。

作为该短裤型吸收性物品,期望的是,所述吸收性主体具备不透液性片,所述温感剂或者所述冷感剂是挥发性物质,在所述吸收性主体的厚度方向上,在比所述不透液性片靠肌肤侧的位置设有所述温感剂或者所述冷感剂。

根据这样的短裤型吸收性物品,挥发了的温感剂(冷感剂)难以向吸收性主体的非肌肤侧透过,易于向肌肤侧扩散。因而,挥发了的温感剂容易到达穿着者的身体,能够对阴道口周边施加适当的刺激。

作为该短裤型吸收性物品,期望的是,所述腰身构件的所述温感剂或者所述冷感剂的体感强度强于所述吸收性主体的所述温感剂或者所述冷感剂的体感强度。

根据这样的短裤型吸收性物品,能够在脂肪较多的腰身周边使穿着者易于感觉到恰当的刺激,在脂肪较少的阴道口周边使穿着者难以感觉到过度的刺激。因而,作为整个吸收性物品,能够使穿着者感觉到适当的刺激(温感效果、冷感效果)。

作为该短裤型吸收性物品,期望的是,所述腰身构件具有前侧腰身构件和后侧腰身构件,所述前侧腰身构件的所述温感剂或者所述冷感剂的体感强度强于展开状态下的所述吸收性主体的长度方向上的比中心位置靠前侧的位置的所述温感剂或者所述冷感剂的体感强度。

根据这样的短裤型吸收性物品,在穿着者采取坐姿的情况下,前侧腰身构件难以压靠于穿着者的身体,因此通过使前侧腰身区域的温感剂的体感强度较强,能够易于使穿着者感觉到适当的刺激。另外,吸收性主体易于压靠于穿着者的下裆部,因此通过在下腹部(阴道口)周边使温感剂的体感强度较弱,能够抑制使穿着者感觉到过度的刺激。由此,能够在腰身和阴道口周边使穿着者感觉到适当的温感(冷感)效果。

作为该短裤型吸收性物品,期望的是,所述腰身构件具有前侧腰身构件和后侧腰身构件,所述后侧腰身构件的所述温感剂或者所述冷感剂的体感强度强于展开状态下的所述吸收性主体的长度方向上的比中心位置靠前侧的位置的所述温感剂或者所述冷感剂的体感强度。

根据这样的短裤型吸收性物品,在穿着者采取俯卧姿势的情况下,后侧腰身构件难以压靠于穿着者的身体,因此通过在后侧腰身区域使温感剂的体感强度较强,能够易于使穿着者感觉到适当的刺激。另外,吸收性主体易于压靠于穿着者的下腹部,因此通过在阴道口周边使温感剂的体感强度较弱,能够抑制使穿着者感觉到过度的刺激。由此,能够在腰身和阴道口周边使穿着者感觉到适当的温感(冷感)效果。

作为该短裤型吸收性物品,期望的是,所述腰身构件具有前侧腰身构件和后侧腰身构件,所述前侧腰身构件的所述温感剂或者所述冷感剂的体感强度强于展开状态下的所述吸收性主体的长度方向上的比中心位置靠后侧的位置的所述温感剂或者所述冷感剂的体感强度。

根据这样的短裤型吸收性物品,在穿着者采取仰卧姿势的情况下,前侧腰身构件难以压靠于穿着者的身体,因此通过在前侧腰身区域使温感剂的体感强度较强,能够易于使穿着者感觉到适当的刺激。另外,在穿着者的下裆部,挥发了的温感剂易于经由臀沟到达阴道口周边而施加刺激,因此通过使温感剂的体感强度较弱,能够抑制使穿着者感觉到过度的刺激。由此,能够在腰身和阴道口周边使穿着者感觉到适当的温感(冷感)效果。

作为该短裤型吸收性物品,期望的是,所述腰身构件具有前侧腰身构件和后侧腰身构件,所述后侧腰身构件的所述温感剂或者所述冷感剂的体感强度强于展开状态下的所述吸收性主体的长度方向上的比中心位置靠后侧的位置的所述温感剂或者所述冷感剂的体感强度。

根据这样的短裤型吸收性物品,在穿着者采取俯卧姿势的情况下,后侧腰身构件难以压靠于穿着者的身体,因此通过在后侧腰身区域使温感剂的体感强度较强,能够易于使穿着者感觉到适当的刺激。另外,在穿着者的下裆部,挥发了的温感剂易于经由臀沟到达阴道口周边而施加刺激,因此通过使温感剂的体感强度较弱,能够抑制使穿着者感觉到过度的刺激。由此,能够在腰身和阴道口周边使穿着者感觉到适当的温感(冷感)效果。

作为该短裤型吸收性物品,期望的是,所述腰身构件具有前侧腰身构件和后侧腰身构件,展开状态下的所述吸收性主体的长度方向上的比中心位置靠前侧的位置的所述温感剂或者所述冷感剂的体感强度强于所述前侧腰身构件的所述温感剂或者所述冷感剂的体感强度。

根据这样的短裤型吸收性物品,在穿着者采取俯卧姿势的情况下,前侧腰身构件易于压靠于穿着者的身体,因此即使在前侧腰身区域使温感剂的体感强度较弱,也能够易于使穿着者感觉到刺激。另外,吸收性主体压靠于穿着者的腹部,而使下裆部的布料产生余量,容易在穿着者的胯裆部与吸收性主体之间形成间隙(空间),因此温感剂难以与穿着者的下裆部接触。因此,通过使吸收性主体的前侧的温感剂的体感强度较强,能够易于对阴道口周边施加适当的刺激。由此,能够使穿着者感觉到恰当的温感(冷感)效果。

作为该短裤型吸收性物品,期望的是,所述腰身构件具有前侧腰身构件和后侧腰身构件,展开状态下的所述吸收性主体的长度方向上的比中心位置靠前侧的位置的所述温感剂或者所述冷感剂的体感强度强于所述后侧腰身构件的所述温感剂或者所述冷感剂的体感强度。

根据这样的短裤型吸收性物品,在穿着者采取仰卧姿势的情况下,后侧腰身构件易于压靠于穿着者的身体,因此即使在后侧腰身区域使温感剂的体感强度较弱,也易于使穿着者感觉到刺激。另外,吸收性主体压靠于穿着者的臀部,而使下裆部的布料产生余量,易于在穿着者的胯裆部与吸收性主体之间形成间隙(空间),因此穿着者的下裆部与温感剂难以接触。因此,通过使吸收性主体的前侧的温感剂的体感强度较强,能够易于对阴道口周边施加适当的刺激。由此,能够使穿着者感觉到恰当的温感(冷感)效果。

作为该短裤型吸收性物品,期望的是,所述腰身构件具有前侧腰身构件和后侧腰身构件,展开状态下的所述吸收性主体的长度方向上的比中心位置靠后侧的位置的所述温感剂或者所述冷感剂的体感强度强于所述前侧腰身构件的所述温感剂或者所述冷感剂的体感强度。

根据这样的短裤型吸收性物品,在穿着者采取俯卧姿势的情况下,前侧腰身构件易于压靠于穿着者的身体,因此即使在前侧腰身区域使温感剂的体感强度较弱,也能够易于使穿着者感觉到刺激。另外,吸收性主体的后侧的区域距穿着者的阴道口的距离较远,因此难以对阴道口周边施加温感剂的刺激,因此通过使吸收性主体的后侧的温感剂的体感强度较强,易于对穿着者的阴道口周边施加适当的刺激。由此,能够使穿着者感觉到恰当的温感(冷感)效果。

作为该短裤型吸收性物品,期望的是,所述腰身构件具有前侧腰身构件和后侧腰身构件,展开状态下的所述吸收性主体的长度方向上的比中心位置靠后侧的位置的所述温感剂或者所述冷感剂的体感强度强于所述后侧腰身构件的所述温感剂或者所述冷感剂的体感强度。

根据这样的短裤型吸收性物品,在穿着者采取仰卧姿势的情况下,后侧腰身构件易于压靠于穿着者的身体,因此即使在后侧腰身区域使温感剂的体感强度较弱,也能够易于使穿着者感觉到刺激。另外,吸收性主体的后侧的区域距穿着者的阴道口的距离较远,因此难以对阴道口周边施加温感剂的刺激,因此通过使吸收性主体的后侧的温感剂的体感强度较强,从而易于对穿着者的阴道口周边施加适当的刺激。由此,能够使穿着者感觉到恰当的温感(冷感)效果。

作为该短裤型吸收性物品,期望的是,所述温感剂或者所述冷感剂是挥发性物质,所述吸收性主体具备包含液体吸收性原材料的吸收性芯,在沿所述吸收性主体的厚度方向观察时,在与所述吸收性芯重叠的区域的至少局部设有所述温感剂或者所述冷感剂。

根据这样的短裤型吸收性物品,温感剂的一部分易于渗入吸收性芯所包含的液体吸收性原材料,渗入的温感剂从吸收性芯一点一点地挥发。因而,在穿着了吸收性物品时,温感剂从吸收性芯一点一点地渗出,易于使温感效果长时间持续。

作为该短裤型吸收性物品,期望的是,展开状态下的所述吸收性主体的长度方向上的比中心位置靠前侧的位置的所述温感剂或者所述冷感剂的体感强度强于比所述中心位置靠后侧的位置的所述温感剂或者所述冷感剂的体感强度。

根据这样的短裤型吸收性物品,在穿着时,吸收性主体的后侧区域与前侧区域相比,距穿着者的阴道口的距离较远,因此即使使后侧区域的温感剂的体感强度比前侧区域的温感剂的体感强度弱,穿着者在阴道口周边感觉到的温感效果也难以产生差异。因而,通过在后侧区域使温感剂的体感强度较弱,能够在维持恰当的温感效果的同时降低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成本。

作为该短裤型吸收性物品,期望的是,在所述长度方向上,所述吸收性主体的比所述中心位置靠后侧的部分的长度为所述吸收性主体的比所述中心位置靠前侧的部分的长度以上。

根据这样的短裤型吸收性物品,在吸收性主体的长度方向上的前侧,设有温感剂的区域不会过大,因此易于抑制对穿着者的下腹部施加过度的刺激。另一方面,在长度方向上的后侧,吸收性主体易于与穿着者的臀部大面积地抵接,能够易于抑制排泄泄漏,并且易于在直到穿着者的骶骨附近为止的范围内感觉到温感效果。

作为该短裤型吸收性物品,期望的是,在所述吸收性主体的所述左右方向上的中央部设有在所述左右方向上具有预定的宽度的弱体感区域,所述弱体感区域的所述温感剂及所述冷感剂的体感强度弱于在所述弱体感区域的所述左右方向上的两侧与其相邻的区域的所述温感剂及所述冷感剂的体感强度。

根据这样的短裤型吸收性物品,在穿着了吸收性物品时,能够抑制温感剂直接与阴道口接触。由此,抑制对阴道口造成过度的刺激。

作为该短裤型吸收性物品,期望的是,配置于所述腰身构件的最靠肌肤侧的位置的片构件的肌肤侧面的所述温感剂或者所述冷感剂的体感强度强于所述片构件的非肌肤侧面的所述温感剂或者所述冷感剂的体感强度。

根据这样的短裤型吸收性物品,在脂肪较多、刺激难以传递的腰身周边,温感剂容易与穿着者的肌肤接触,因此能够易于使穿着者感觉到温感效果。

作为该短裤型吸收性物品,期望的是,配置于所述吸收性主体的最靠肌肤侧的位置的肌肤侧片的非肌肤侧面的所述温感剂或者所述冷感剂的体感强度强于所述肌肤侧片的肌肤侧面的所述温感剂或者所述冷感剂的体感强度。

根据这样的短裤型吸收性物品,在脂肪较少、对刺激敏感的阴道口周边,温感剂难以直接与穿着者的肌肤接触,因此能够抑制对穿着者造成过度的刺激。

作为该短裤型吸收性物品,期望的是,在所述腰身构件的肌肤侧面,在所述左右方向上并列设有多个沿着所述上下方向延伸且在厚度方向上凸出的凸部。

根据这样的短裤型吸收性物品,在穿着时,设于凸部的温感剂容易与穿着者的肌肤接触。另外,挥发了的温感剂易于穿过在左右方向上相邻的凸部与凸部之间而扩散,因此能够在腰身部的较大的范围使穿着者感觉到温感剂的温感效果。

===第1实施方式===

作为第1实施方式的短裤型(短内裤型)吸收性物品的一个例子,对具备温感剂26(或者冷感剂,详细情况将在后文叙述)的短裤型吸收性物品1(以下,也简称为“吸收性物品1”)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说明生理用的吸收性物品1,但本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1例如也包含成人用、婴儿用的尿布等,用途并不限定于生理用。

<吸收性物品1的基本结构>

图1是短裤型吸收性物品1的概略立体图,图2是展开且伸长状态下的短裤型吸收性物品1的俯视图和剖视示意图。本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1包括腰身构件10和吸收性主体20。

在图1所示的短裤型状态下,吸收性物品1具有相互交叉的“上下方向”、“左右方向”以及“前后方向”。另外,将图1中的纵向设为上下方向,将上侧(下侧)设为上下方向中的“上”(“下”),将横向设为左右方向,将左侧(右侧)设为左右方向中的左(右)。另外,在前后方向上,将在穿着时位于穿着者的腹侧的那一侧设为“前侧”,将位于穿着者的背侧的那一侧设为“后侧”。

在图2所示的吸收性物品1的展开状态(短裤型吸收性物品1成形为短裤型之前在平面上扩展的状态)下,吸收性物品1具有相互交叉的“长度方向”、“宽度方向”以及“厚度方向”。长度方向是沿着上述的上下方向的方向,在图2中,将长度方向上的一侧设为“前侧(腹侧)”,将另一侧设为“后侧(背侧)”。宽度方向是沿着上述的左右方向的方向。另外,将与长度方向及宽度方向正交的方向(贯穿纸面的方向)设为厚度方向,在厚度方向上,将与穿着者的肌肤抵接的那一侧设为“肌肤侧”,将其相反侧设为“非肌肤侧”。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俯视图(例如图2)表示对象物的伸长状态。在此,“伸长状态”是指,通过使吸收性物品1所具备的各弹性体(例如:后述的伸缩性片12等)伸长,而使俯视图所示的构件伸长至没有褶皱的状态。例如,在图2中,是指伸长至构成吸收性物品1的腰身构件10、吸收性主体20的尺寸与该构件单体的尺寸一致或者成为与其接近的尺寸为止的状态。另外,将非伸长状态且是各弹性体自然收缩而在各构件产生褶皱等的状态称为“自然状态”。

(腰身构件10)

腰身构件10是构成吸收性物品1的外包装的外包装体。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腰身构件10在展开状态下俯视呈大致沙漏形状。也就是说,长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向宽度方向上的内侧凹陷,该凹陷的部分在成形为短裤型时形成图1所示的一对腿围开口部1b。

另外,腰身构件10具有比在长度方向上位于吸收性物品1的中心的中心线CL靠前侧的前侧腰身构件10f和靠后侧的后侧腰身构件10b。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图2中,前侧腰身构件10f示出的范围(从中心线CL到短裤型吸收性物品1的前侧端(前侧的上端10et)为止的腹侧的范围)为腹侧部,后侧腰身构件10b示出的范围(从中心线CL到短裤型吸收性物品1的后侧端(后侧的上端10et)为止的背侧的范围)为背侧部。

前侧腰身构件10f具有在前侧的端部沿着宽度方向延伸的腰身前端部10ff和设于左右的两端部的沿着长度方向延伸的前侧接合部10fe(图2中的朝向右下方倾斜的斜线部分),后侧腰身构件10b具有在后侧的端部沿着宽度方向延伸的腰身后端部10bf和设于左右的两端部的沿着长度方向延伸的后侧接合部10be(图2中的朝向右下方倾斜的斜线部分)。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腰身构件10包括:低伸缩性片14,其形成腰身构件10的形状,在左右方向上几乎没有伸缩性;以及伸缩性片12(前侧伸缩性片12f和后侧伸缩性片12b),其层叠于低伸缩性片14的肌肤侧面的局部,在左右方向上具有伸缩性。另外,腰身构件10在前侧腰身构件10f的最靠肌肤侧的位置还包括与伸缩性片12及低伸缩性片14不同的缓冲片15。缓冲片15设置为从厚度方向上的肌肤侧覆盖吸收性主体20的长度方向上的前侧端20et(即:吸收性主体20的前侧上端部的边缘),能够利用缓冲片15抑制前侧端20et与穿着者的肌肤强力接触。

低伸缩性片14例如由热风无纺布、纺粘无纺布等形成。另外,低伸缩性片14的局部在长度方向上的上端10et向长度方向上的内侧且是厚度方向上的肌肤侧折回并进行接合,前侧(后侧)的折回部在前侧端部(后侧端部)形成上述的腰身前端部10ff(腰身后端部10bf)。

另外,在腰身前端部10ff和腰身后端部10bf处,沿左右方向伸缩的开口部橡皮筋10gm(相当于弹性构件)利用粘接剂接合而设于各自的折回部的内侧。即,在腰身构件10的上端部设有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的开口部橡皮筋10gm,开口部橡皮筋10gm利用粘接剂接合于腰身构件10的上端部。另外,本实施方式的“上端部”是指沿上下方向将短裤型吸收性物品1四等分时的最上侧的部分(图2所示的UA的部分),或者位于从上下方向上的上端起30mm左右的范围(在穿着时为了沿左右方向伸展而用手抓住的部分)、且左右方向上的伸缩力(朝向穿着者的紧固力)比腰身构件10的上下方向上的中央部的伸缩力大的部分。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腰身前端部10ff和腰身后端部10bf设有开口部橡皮筋10gm,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设置带状的进行伸缩的构件,例如伸缩无纺布、伸缩膜等。

伸缩性片12具有设于前侧腰身构件10f的前侧伸缩性片12f和设于后侧腰身构件10b的后侧伸缩性片12b。本实施方式的伸缩性片12是伸缩膜(例如是使聚氨酯、苯乙烯这样的弹性体树脂熔融并形成为均匀厚度的片状的具有伸缩性的构件,相当于膜片),与伸缩无纺布片相比,气密性较高。通过在腰身部10设有气密性较高的伸缩性片12,从而抑制挥发了的温感剂26从肌肤侧向非肌肤侧排出,因此能够使温感效果持续。

另外,从气密性的观点出发,也可以将伸缩性片12配置于最靠肌肤侧的位置,但在使用伸缩膜的情况下,即使直接将温感剂26涂布于伸缩膜,温感剂26的保持性也较差,另外,在伸缩膜与身体接触时,肌肤触感不好。因此,期望的是,在伸缩性片12与穿着者的肌肤之间设有至少1张片构件(低伸缩性片14、缓冲片15)。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伸缩性片12也可以代替伸缩膜而是混合有聚氨酯的伸缩无纺布片(例如:混合有作为一种具有弹性的热塑性弹性体的聚氨酯系弹性体的伸缩性纤维的伸缩无纺布片)。该片材与未混合聚氨酯的无纺布片(例如:100%聚丙烯的无纺布片)相比气密性较高,因此能得到与伸缩膜同样的效果(温感效果的持续)。即,腰身构件10具备混合有聚氨酯的无纺布片和伸缩膜中的至少一种片材。

缓冲片15例如由热风无纺布、纺粘无纺布、SMS无纺布等形成,以在厚度方向上位于最靠肌肤侧的位置且在上下方向(长度方向)上跨吸收性主体20的前侧的外侧端20et的方式沿着左右方向设置。

另外,在缓冲片15设有沿着左右方向印刷有花样(文字、记号、图像、颜色等外观与其周围不同的花样)的印刷区域15p。即,在前侧腰身构件10f设有印刷有花样的印刷区域15p。另外,为了避免在印刷时发生花样洇透等问题(为了易于印刷),对印刷区域15p进行了基底处理,与未进行基底处理的部分相比,从肌肤侧向非肌肤侧的气密性变高。作为基底处理的方法,例如能够例示公知的电晕放电处理等。

另外,在吸收性物品1的缓冲片15设有温感剂26,详细情况将在后文叙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缓冲片15的厚度方向上的肌肤侧面的预定的区域涂布有温感剂26。另外,对于缓冲片15,在温感剂26涂布于肌肤侧面的情况下,期望的是,印刷区域15p设于非肌肤侧面。若高浓度的温感剂26与形成印刷区域15p的墨直接接触,则墨可能溶出,因此通过设为该位置关系,能够抑制溶解物粘接于身体。

另外,在前侧腰身构件10f中,也可以不设置缓冲片15而将低伸缩性片14的折回延长。即,也可以如图2所示的低伸缩性片14的后侧的折回那样,使前侧的折回与吸收性主体20的前侧端20et(前侧上端)重叠而形成折回部,从而缓和吸收性主体20的前侧端20et与穿着者的肌肤强力接触的情况。在该情况下,通过在折回部设置印刷区域15p、温感剂26,能得到与上述缓冲片15同样的效果。

伸缩性片12与低伸缩性片14在沿厚度方向重叠的状态下进行接合,通过施加了超声波振动和压力的超声波接合(超声波密封)形成散布的多个超声波接合部,从而进行该接合。低伸缩性片14的超声波接合部熔融而成为膜状,因此与没有超声波接合部的状态下的低伸缩性片14相比,能够抑制挥发了的温感剂26从肌肤侧向非肌肤侧排出(提高气密性),能够使温感效果持续。另外,本实施方式的超声波接合部并非形成为完全相同的超声波接合部,而是形成为图2的Y部放大图所示的超声波接合部YS和图2的Z部放大图所示的超声波接合部ZS,详细情况将在后文叙述。

另一方面,与伸缩性片12及低伸缩性片14不同,缓冲片15利用粘接剂进行接合。另外,涂布有该粘接剂的区域是缓冲片15的非肌肤侧的上下方向上的中央部,在以每单位面积观察时,比超声波接合部YS、ZS的面积大。即,在沿前后方向观察时,缓冲片15的每单位面积中的涂布有粘接剂的面积比多个片材(伸缩性片12和低伸缩性片14)的每单位面积中的超声波接合部YS、ZS的面积大。

缓冲片15的粘接剂凝固而形成气密性较高的层,因此通过使粘接剂的涂布面积比超声波接合部YS、ZS的面积大,与使粘接剂的涂布面积比超声波接合部YS、ZS的面积小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挥发了的温感剂26从肌肤侧向非肌肤侧排出,能够使温感效果持续。另外,超声波接合部YS、ZS熔融而成为伸缩性较低的膜状,因此通过使超声波接合部YS、ZS的面积比粘接剂的涂布面积小,与使超声波接合部YS、ZS的面积比粘接剂的涂布面积大的情况相比,能够增大腰身构件10的伸缩力而提高贴合性,能够实现舒适的穿戴感。

另外,伸缩性片12伸缩,但低伸缩性片14不伸缩,因此在低伸缩性片14的非肌肤侧的面形成有呈规则的凸状且在内部具有空腔的褶皱。在此,在伸缩性片12是伸缩无纺布(具有透气性的构件)的情况下,气化了的温感剂26穿过伸缩无纺布而保持于上述的褶皱的内部的空腔部分。这样的话,例如在褶皱的内部的空腔部分随着身体的活动而变小时,保持在空腔部分的气化了的温感剂26的一部分穿过伸缩无纺布而向内部移动。也就是说,气化了的温感剂26向肌肤侧移动,因此能够更易于感觉到温感剂26。

(吸收性主体20)

图3是吸收性主体20的俯视图。图4是示出了图3的A-A截面的、吸收性主体20的剖视示意图。

吸收性主体20是用于吸收经血等排泄液的吸液性的构件,如图3所示,呈展开且伸长状态下的长度方向(即吸收性主体20的长边方向)沿着吸收性物品1的上下方向延伸的俯视大致长方形状。吸收性主体20具有吸收性芯22、配置于比吸收性芯22靠肌肤侧的位置的肌肤侧片24以及配置于比吸收性芯22靠非肌肤侧的位置的非肌肤侧片25。另外,在吸收性主体20的预定的区域设有温感剂27。

吸收性芯22是液体吸收性原材料成形为预定的形状而成的,在本实施方式中,成形为在俯视时呈大致矩形形状(图3的斜线部分),在剖视时呈凸部形状(图4的斜线部分)。作为液体吸收性原材料,能够例示在浆粕纤维等液体吸收性纤维中含有高吸收性聚合物(所谓SAP)等的液体吸收性原材料。另外,吸收性芯22也可以利用棉纸、无纺布等透液性的片构件(芯包覆片22a)覆盖外周面。

肌肤侧片24是在穿着时能够与穿着者的肌肤接触的透液性的片构件,例如由亲水性的热风无纺布、纺粘无纺布等形成。另外,肌肤侧片24也可以为2层以上的结构。例如,也可以在肌肤侧片24的非肌肤侧设有具有与肌肤侧片大致同等的功能和结构的片构件即第二片(在图4中未图示)。

非肌肤侧片25形成为具备用于抑制由吸收性芯22吸收的经血等排泄液向外部漏出的不透液性片25a和配置于不透液性片25a的非肌肤侧的拒水性片25b的双层构造。作为不透液性片25a,例如使用聚乙烯膜、聚丙烯膜等树脂膜等,作为拒水性片25b,例如使用具有柔软性的无纺布等。另外,肌肤侧片24和非肌肤侧片25的大小均为覆盖整个吸收性芯22的大小。

非肌肤侧片25中的拒水性片25b具有在宽度方向上伸出到比吸收性主体20的两端20es靠外侧的位置的伸出部25c。伸出部25c在吸收性主体20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20es以支点50B为弯折起点向厚度方向上的肌肤侧弯折,在位于比肌肤侧片24靠肌肤侧的位置的顶点50S处向非肌肤侧折回,从而形成立体褶裥50(参照图5)。沿着吸收性主体2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橡皮筋等立体褶裥弹性构件51以沿长度方向伸长的状态配置于立体褶裥50的顶点50S,在穿着吸收性物品1时,在该立体褶裥弹性构件51所显现的收缩力的作用下,顶点50S向穿着者的肌肤侧立起。由此,立体褶裥50作为用于抑制排泄液等侧漏的防漏壁发挥功能。

另外,立体褶裥50为了防止温感剂27向外泄漏,优选从支点50B到顶点50S由相同张数的无纺布构成,具体而言,优选为2张以上。另外,为了使温感剂不向外泄漏,立体褶裥50的无纺布的密度优选比肌肤侧片24的无纺布的密度大。

另外,在比吸收性芯22靠厚度方向上的非肌肤侧的位置,在不透液性片25a与拒水性片25b之间的预定位置设有多个能够沿长度方向伸缩的下裆橡皮筋30。如图3和图4所示,下裆橡皮筋30在吸收性主体20的左右方向(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从与下腹部抵接的前侧经由胯裆部设置直到与臀部抵接的后侧。

另外,在吸收性主体20(吸收性芯22)的肌肤侧形成有多个铰接部40。铰接部40设置为,在穿着者穿着了吸收性物品1时,使吸收性主体20沿着穿着者的身体发生变形(成为变形的折痕),如图4所示,在吸收性主体20(吸收性芯22)的肌肤侧,形成为从肌肤侧向非肌肤侧凹陷的凹部形状。铰接部40的凹部形状例如是通过从肌肤侧压缩吸收性主体20(吸收性芯22)而形成的压缩部,成为吸收性芯22的密度比其周围的密度高的高密度部。

在吸收性主体20中,在厚度方向上位于肌肤侧片24与吸收性芯22之间的位置设有作为挥发性物质的温感剂27。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肌肤侧片24的非肌肤侧面的预定的区域涂布有温感剂27。另外,在吸收性主体20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设有在左右方向上具有预定宽度的弱体感区域28。关于温感剂27和弱体感区域28的详细情况,将在之后说明。

另外,温感剂27优选设置为,不与用于粘接各种构件的粘接剂混合。例如,若用于粘接下裆橡皮筋30的粘接剂与温感剂27混合,则下裆橡皮筋30的粘接强度降低,有可能无法发挥本来的弹性效果。因此,在温感剂27和粘接剂有可能混合的区域,不是利用粘接剂进行接合,而是使用前述的超声波接合等其他接合手段为佳。

吸收性物品1从图2的展开状态起以长度方向上的中心线CL为折痕,以使前侧腰身构件10f的肌肤侧和后侧腰身构件10b的肌肤侧相对的方式对折,在左右方向上的两端部相互接合,从而形成前侧接合部10fe和后侧接合部10be。由此,前侧腰身构件10f和后侧腰身构件10b连成环状,成为图1所示那样的形成有腰身开口1a和一对腿围开口1b的短裤型状态。另外,作为接合部10fe、10be的接合方法,例如,通常进行超声波接合、使用了粘接剂的粘接,但不限于此,也可以使用热封、公知的接合的组合等。

<关于温感剂26、27>

接下来,说明温感剂26和温感剂27。温感剂26、27是为了缓和穿着者的痛经、寒症而设置的,包含通过对穿着者的温度感觉施加刺激而使受到了刺激的穿着者感到温暖的温感刺激剂,温感刺激剂与具有挥发性的溶剂混合(或者温感刺激剂具有挥发性)。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腰身构件10设有温感剂26,在吸收性主体20设有温感剂27,但两者既可以是相同种类的温感剂,也可以是不同种类的温感剂。

从穿着者的安心感的观点出发,温感刺激剂优选为源自植物的化合物。作为温感刺激剂,例如可列举出辣椒苷、辣椒素(LD50:47mg/kg,分子量:305)、类辣椒素类(二氢辣椒碱、降二氢辣椒碱、高二氢辣椒碱、高辣椒碱、诺香草胺等)、辣椒红素、烟酸苄酯(LD50:2,188mg/kg,分子量:213)、烟酸β-丁氧基乙酯、N-乙酰基香草酰胺、壬酸香草酰胺、多元醇、辣椒粉、辣椒酊、辣椒提取物、壬酸香草醚、香草醇烷基醚衍生物(例如:香草醇乙醚、香草醇丁醚(LD50:4,900mg/kg,分子量:210)、香草醇戊醚、香草醇己醚)、异香草醇烷基醚、乙基香草醇烷基醚、黎芦醇衍生物、取代苄醇衍生物、取代苄醇烷基醚、香兰素丙二醇缩醛、乙基香兰素丙二醇缩醛、生姜提取物、姜油、姜辣素(LD50:250mg/kg,分子量:294)、姜油酮、橙皮苷、吡咯烷酮羧酸、以及它们的任意的组合。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温感刺激剂刺激作为温度敏感性TRP通道之一的TRPV1而将其激活,是辣椒素、香草醇丁醚等。即,激活穿着者的TRPV1,通过交感神经系统使穿着者引起发热(穿着者在体内产生热)。

换言之,不是像便携用一次性暖宝那样其自身成为高温而温暖穿着者,而是如辣椒素等那样在其自身不成为高温的前提下温暖穿着者。因此,穿着者能够在不会发生低温烫伤、烫伤的前提下感到清凉、温暖。

溶剂只要能够包含温感刺激剂,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出亲油性溶剂和亲水性溶剂。溶剂能够将温感刺激剂例如溶解、分散等。另外,在温感刺激剂为挥发性物质的情况下,不是必须使用溶剂,也可以仅使用温感刺激剂。

作为亲油性溶剂,可列举出:油脂,例如天然油(例如:甘油三酯等脂肪酸酯、椰子油、亚麻籽油、三(辛酸/癸酸)甘油酯等);烃(例如:石蜡,例如液体石蜡)等。

亲水性溶剂可列举出水和醇。作为上述醇,可列举出:甲醇、乙醇、乙二醇、丙三醇等低级醇;辛醇、月桂醇、肉豆蔻醇等高级醇等。

另外,温感剂通常而言如果不与穿着者的肌肤接触则难以产生效果。例如,香料这样的挥发性物质只要变成气体就能够发挥抑制周边的臭气的效果,但温感剂在气化之后直接与穿着者的肌肤接触,发挥其主要的效果。因此,通过使温感剂26、27隔着无纺布等与穿着者的皮肤接触,穿着者能够逐渐在肌肤上感觉到温感剂26、27的效果。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作为对穿着者施加刺激的挥发性物质的一个例子,对温感剂26、27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温感剂,例如也可以使用冷感剂。在使用冷感剂的情况下,能够降低穿着者的因闷热、发粘而引起的不快感。

作为该冷感剂的例子,可列举出薄荷醇(例如:l-薄荷醇)及其衍生物(例如:乳酸薄荷酯)、水杨酸甲酯、樟脑、源自植物(例如:薄荷、桉树)的精油等。另外,冷感剂优选是与温感剂26、27同样地刺激温度敏感性TRP通道的物质。

另外,也可以为了提高温感效果,在温感剂内混合微量的冷感剂,或者为了提高冷感效果,在冷感剂内混合微量的温感剂,从而提高温感或冷感效果。

<关于温感剂26、27(冷感剂)的配置>

图5是说明展开且伸长状态下的吸收性物品1中的温感剂26、27的配置的图。图6是说明在穿着短裤型状态的吸收性物品1时穿着者的身体与温感剂26、27的位置关系的图。

温感剂26在配置于腰身构件10(前侧腰身构件10f)的最靠肌肤侧的位置的缓冲片15的肌肤侧面,如图5所示,在比印刷区域15p靠上下方向上的上侧(长度方向上的前侧)的位置,涂布于沿左右方向具有预定的长度(宽度)W26的矩形形状的区域。另外,温感剂26如上所述具有挥发性,易于沿厚度方向透过无纺布制的缓冲片15。因此,涂布于缓冲片15的肌肤侧的温感剂26的至少一部分也存在于缓冲片15的非肌肤侧。

另外,在吸收性物品1在长度方向上的中心位置CL处对折而形成为图1那样的短裤型时,前侧腰身构件10f的肌肤侧面与后侧腰身构件10b的肌肤侧面以在厚度方向上相对的方式重叠。此时,涂布于缓冲片15(前侧腰身构件10f)的肌肤侧的温感剂26的一部分有时会附着于后侧腰身构件10b。即,在后侧腰身构件10b的肌肤侧面,有时在与涂布于缓冲片15的温感剂26相对的区域(在图5中,由虚线围成的矩形形状的区域)也设有温感剂。以下,将设于后侧腰身构件10b的温感剂设为温感剂26m。

前侧腰身构件10f(缓冲片15)中设有温感剂26的区域是在穿着吸收性物品1时与穿着者的髂骨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参照图6)。因而,能够利用温感剂26对穿着者的腹侧的髂骨周边赋予温感效果。另外,后侧腰身构件10b中设有温感剂26m的区域是在穿着吸收性物品1时与穿着者的骶骨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参照图6)。因而,能够利用温感剂26m对穿着者的背侧的骶骨周边赋予温感效果。

另一方面,温感剂27在配置于吸收性主体20的最靠肌肤侧的位置的肌肤侧片24的非肌肤侧面,如图5所示,涂布于在宽度方向(左右方向)上具有预定的尺寸且从吸收性主体20的长度方向上的前端直到后端连续的左右一对矩形形状的区域。温感剂27也与上述温感剂26同样地具有挥发性,易于沿厚度方向透过无纺布制的肌肤侧片24。因此,涂布于肌肤侧片24的非肌肤侧的温感剂27的至少一部分也存在于肌肤侧片24的肌肤侧。

另外,也可以在涂布于吸收性主体20的长度方向上的比中心位置CL靠前侧的位置的温感剂27与涂布于比中心位置CL靠后侧的位置的温感剂27之间,变更每单位面积的涂布量、涂布浓度。以下,将设于吸收性主体20的长度方向上的比中心位置CL靠前侧的位置的温感剂设为温感剂27f,将设于比中心位置CL靠后侧的位置的温感剂设为温感剂27b,进行说明。另外,在吸收性主体20中,也可以仅设置温感剂27f,不设置温感剂27b。

吸收性主体20中设有温感剂27f的区域是在穿着吸收性物品1时与穿着者的下裆区域中的下腹部相对应的位置(参照图6)。因而,利用温感剂27f,能够对穿着者的下腹部周边(特别是阴道口周边)赋予温感效果。另外,吸收性主体20中设有温感剂27b的区域是在穿着吸收性物品1时与穿着者的下裆区域中的臀部相对应的位置(参照图6)。因而,利用温感剂27b,能够对穿着者的臀部周边赋予温感效果。

像这样,能够利用设于吸收性物品1的温感剂26、26m、27f、27b的各温感剂来对穿着者的身体的不同部位赋予温感效果(冷感效果)。因而,通过调整温感剂26、26m、27f、27b的涂布浓度、涂布量,在穿着者穿着了吸收性物品时能够使腰身构件10和吸收性主体20中的温感剂(冷感剂)的体感强度不同。例如,通过与穿着者的身体的各部位的脂肪量、在穿着时假定的穿着者的姿势、身体的活动相应地调整温感剂(冷感剂)的体感强度,能够使穿着者感觉到恰当的刺激。

<关于温感剂(冷感剂)的体感强度>

在第1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1中,腰身构件10的温感剂26的体感强度调整为比吸收性主体20的温感剂27的体感强度强。换言之,在穿着吸收性物品1时,在腰身构件10处穿着者所感觉到的由温感剂引起的刺激的强度的程度比在吸收性主体20处穿着者所感觉到的由温感剂引起的刺激的强度的程度大。

在此,能够通过对多个受试者实施使用了贴片的感官试验而求出体感强度。感官试验例如通过以下的方法进行。

首先,从腰身构件1切取预定的区域而准备感官试验所使用的贴片。例如,将展开且伸长状态下的前侧腰身构件10f中的配置于最靠肌肤侧的位置的片构件(缓冲片15)剥离,将在左右方向上位于两侧的前侧接合部10fe、10fe之间的部分划分为六等分而切取,做成6种贴片(前侧腰身贴片)。对于各贴片,能够区分肌肤侧和非肌肤侧。同样地,将后侧腰身构件10b中的配置于与前侧腰身构件10f相对应的位置的最靠肌肤侧的片构件(低伸缩性片14)剥离,将在左右方向上位于两侧的后侧接合部10be、10be之间的部分划分为六等分而切取,做成6种贴片(后侧腰身贴片)。

接下来,将所准备的6种前侧腰身贴片的肌肤侧面分别以与某个受试者A的上臂的内侧接触的状态放置预定时间(例如1小时)。然后,记录经过预定时间之后受试者A所感到的刺激的强度的程度。刺激的强度的程度例如设为“等级4:感觉到温暖”、“等级3:稍微感觉到温暖”、“等级2:说起来的话认为是温暖的”、“等级1:什么也感觉不到”、“等级0:感觉到发痒、疼痛”这5个等级。另外,将关于6种前侧腰身贴片各自的评价等级最高的评价等级作为在前侧腰身构件10f处受试者A所感到的温感剂26的强度的程度(即:体感强度)。对多个受试者(例如:受试者A~F)进行这样的试验,计算评价等级的平均值,求出吸收性物品1的使用者(用户)对前侧腰身构件10f的温感剂26的体感强度。另外,根据需要,对6种前侧腰身贴片的非肌肤侧面也进行同样的试验,求出体感强度。

同样地,对6种后侧腰身贴片也实施感官试验,求出吸收性物品1的使用者(用户)对后侧腰身构件10b的温感剂26m的体感强度。

也同样地进行关于设于吸收性主体20的温感剂27的感官试验。首先,将展开且伸长状态下的吸收性主体20中的配置于最靠肌肤侧的位置的片构件(肌肤侧片24)剥离,将在长度方向上比中心位置CL靠前侧的区域三等分而切取,做成3种贴片(前侧吸收体贴片)。另外,将在长度方向上比中心位置CL靠后侧的区域三等分而切取,做成3种贴片(后侧吸收体贴片)。接下来,将所准备的3种前侧吸收体贴片和3种后侧吸收体贴片的肌肤侧面分别以与某个受试者A的上臂的内侧接触的状态放置预定时间(例如1小时)。然后,记录经过预定时间之后受试者A所感到的刺激的强度的程度。另外,将关于3种前侧吸收体贴片各自的评价等级最高的评价等级作为在吸收性主体20的前侧受试者A所感到的温感剂27f的强度的程度(即:体感强度)。另外,将关于3种后侧吸收体贴片各自的评价等级最高的评价等级作为在吸收性主体20的后侧受试者A所感到的温感剂27b的强度的程度(即:体感强度)。对多个受试者(例如:受试者A~F)进行这样的试验,计算评价等级的平均值,求出吸收性物品1的使用者(用户)对吸收性主体的温感剂27f、27b的体感强度。

另外,除上述这样的感官试验之外,也可以通过求出分别涂布于腰身构件10和吸收性主体20的温感剂26、27的浓度,而定量地求出体感强度。例如,能够使用以下这样的顶空固相微萃取法。

首先与上述感官试验同样地准备多个贴片,做成样品片。接下来,对于各样品片,使用气相色谱-质谱分析仪(岛津制作所的GCMS-QP2010Plus),使用氦作为载气,将测定模式设为扫描法,以电子冲击离子化法进行测定。在该方法中,将各样品片折叠成卷得较小的状态,放入烧杯内。用铝箔覆盖烧杯的上部,再用塑料石蜡膜从其上部覆盖,将对烧杯内进行了密封的烧杯放入37度的恒温水槽。使SPME纤维(Sigma-Aldrich 50/39μm DVB/CAR/PDMS,Stableflex2cm)贯穿铝箔而插入到烧杯中,提取各样品片的温感剂成分。之后,立刻用气相色谱-质谱分析仪测定从烧杯取出的SPME纤维。计算由此得到的各质量分别除以样品片的面积而得到的值。即,对于各样品片计算设于每单位面积的温感剂26、27的量,由此,能够将吸收性物品1的各区域的温感剂的体感强度作为温感剂的量而定量地求出。

在第1实施方式中,以使设于腰身构件10的温感剂26的体感强度比设于吸收性主体20的温感剂27的体感强度强的方式调整温感剂。如图6所示,设有温感剂26的区域是与穿着者的身体中的在腰身(特别是腹部周边)处脂肪的量较多的部分抵接的区域,因此由温感剂26引起的刺激难以向穿着者传递。因此,通过使腰身构件10的温感剂26的体感强度尽量强,即使在脂肪较多的腰身部,也能够易于使穿着者感觉到恰当的刺激。

另一方面,设有温感剂27的区域是与穿着者的身体中的在下裆部(特别是阴道口周边)处脂肪的量较少的部分抵接的区域,因此由温感剂27引起的刺激易于向穿着者传递。在假设温感剂27的体感强度与温感剂26的体感强度相同程度地强烈的情况下,由于温感剂27而对阴道口周边造成过度的刺激,有可能使穿着者产生不快感。相对于此,在第1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1中,通过使吸收性主体20的温感剂27的体感强度比腰身构件10的温感剂26的体感强度小,能够在脂肪较少的阴道口周边使穿着者难以感觉到过度的刺激。因而,作为整个吸收性物品1,能够使穿着者感觉到适当的温感(冷感)效果。

另外,如上所述,温感剂27是具有挥发性的物质。另外,温感剂27设于比构成吸收性主体20的不透液性片25a靠厚度方向上的肌肤侧的位置。因此,挥发了的温感剂27难以向吸收性主体20的非肌肤侧透过,易于向肌肤侧扩散。因而,即使为了不使体感强度过强而减小涂布于吸收性主体20的温感剂27的浓度、量,挥发了的温感剂27也容易到达穿着者的下裆部,能够对阴道口周边施加适当的刺激。

另外,也可以考虑穿着者在穿着吸收性物品1时的姿势,调整温感剂26、27的体感强度。例如,也可以使设于吸收性主体20的长度方向上的比中心位置CL靠前侧的位置的温感剂27f的体感强度比设于前侧腰身构件10f的温感剂26的体感强度弱。通过像这样做,在穿着者采取坐姿的情况下,能够易于施加恰当的刺激。

在穿着者采取坐姿的情况下,难以对穿着者的腹侧的腰身施加身体压力,因此前侧腰身构件10f中的设有温感剂26的区域不容易压靠于穿着者的身体(参照图6)。因而,为了在腹侧腰身区域使穿着者感觉到适当的刺激,期望的是使温感剂26的体感强度尽可能强。另一方面,在穿着者的下裆部易于对阴道口周边施加身体压力,因此吸收性主体20中的设有温感剂27f的区域易于压靠于穿着者的身体(参照图6)。因而,为了在阴道口周边使穿着者感觉到适当的刺激,期望的是使温感剂27f的体感强度至少比温感剂26的体感强度弱。由此,在穿着者采取坐姿的情况下,能够在腰身和阴道口周边使穿着者感觉到适当的温感(冷感)效果。

另外,也可以使设于吸收性主体20的长度方向上的比中心位置CL靠前侧的位置的温感剂27f的体感强度比设于后侧腰身构件10b的温感剂26m的体感强度弱。通过像这样做,在穿着者以俯卧的姿势躺着的情况下,能够易于施加恰当的刺激。

在穿着者采取俯卧的姿势的情况下,难以对穿着者的背侧的腰身施加身体压力,因此后侧腰身构件10b中的设有温感剂26m的区域难以压靠于穿着者的身体(参照图6)。因而,为了在背侧腰身区域使穿着者感觉到适当的刺激,期望的是使温感剂26m的体感强度尽可能强。另一方面,在穿着者的下裆部易于对下腹部(阴道口)周边施加身体压力,因此吸收性主体20中的设有温感剂27f的区域易于压靠于穿着者的身体(参照图6)。因而,为了在阴道口周边使穿着者感觉到适当的刺激,期望的是使温感剂27f的体感强度至少比温感剂26m的体感强度弱。由此,在穿着者采取俯卧姿势的情况下,能够在腰身和阴道口周边使穿着者感觉到适当的温感(冷感)效果。

另外,也可以使设于吸收性主体20的长度方向上的比中心位置CL靠后侧的位置的温感剂27b的体感强度比设于前侧腰身构件10f的温感剂26的体感强度弱。通过像这样做,在穿着者以仰卧的姿势躺着的情况下,能够易于施加恰当的刺激。

在穿着者采取仰卧的姿势的情况下,难以在穿着者的腹侧的腰身施加身体压力,因此前侧腰身构件10f中的设有温感剂26的区域难以压靠于穿着者的身体(参照图6)。因而,为了在腹侧腰身区域使穿着者感觉到适当的刺激,期望的是使温感剂26的体感强度尽可能强。另一方面,易于对穿着者的臀部施加身体压力,因此在臀部侧,吸收性主体20中的设有温感剂27b的区域易于压靠于穿着者的身体。在该情况下,挥发了的温感剂27b易于经由臀沟向下裆部的前侧移动,到达阴道口周边,对阴道口周边部造成刺激。因而,为了在阴道口周边使穿着者感觉到适当的刺激,期望的是,温感剂27b的体感强度至少比温感剂26的体感强度弱。由此,在穿着者采取仰卧的姿势的情况下,能够在腰身和阴道口周边使穿着者感觉到适当的温感(冷感)效果。

另外,也可以使设于吸收性主体20的长度方向上的比中心位置CL靠后侧的位置的温感剂27b的体感强度比设于后侧腰身构件10b的温感剂26m的体感强度弱。通过像这样做,在穿着者以俯卧的姿势躺着的情况下,能够易于施加恰当的刺激。

在穿着者采取俯卧的姿势的情况下,难以对穿着者的背侧的腰身施加身体压力,因此后侧腰身构件10b中的设有温感剂26m的区域难以压靠于穿着者的身体(参照图6)。因而,为了在背侧腰身区域使穿着者感觉到适当的刺激,期望的是使温感剂26m的体感强度尽可能强。另一方面,在穿着者的下裆部,挥发了的温感剂27b有可能经由臀沟到达阴道口周边而对阴道口周边部造成刺激。因而,为了在阴道口周边使穿着者感觉到适当的刺激,期望的是使温感剂27b的体感强度至少比温感剂26m的体感强度弱。由此,在穿着者采取俯卧的姿势的情况下,能够在腰身和阴道口周边使穿着者感觉到适当的温感(冷感)效果。

另外,如图3所示,温感剂27设置为,在沿厚度方向观察时,具有与吸收性芯22重叠的部分。通过设为这样的结构,温感剂27的一部分容易渗入吸收性芯22所包含的液体吸收性原材料,渗入的温感剂27从吸收性芯22一点一点地挥发。因而,在穿着了吸收性物品1时,温感剂27从吸收性芯22一点一点地渗出,能够使温感效果长时间持续。

另外,也可以使吸收性主体20的长度方向上的比中心位置CL靠后侧的位置处的温感剂27b的体感强度弱于吸收性主体20的长度方向上的比中心位置CL靠前侧的位置的温感剂27f的体感强度。在穿着吸收性物品1时,吸收性主体20的后侧区域与前侧区域相比距穿着者的阴道口的距离较远,因此即使使后侧区域的温感剂27b的体感强度比前侧区域的温感剂27f的体感强度弱,穿着者在阴道口周边感觉到的温感效果也难以产生差异。因而,通过在后侧区域减小温感剂27b的涂布浓度或者减少涂布量,能够降低吸收性物品1的制造成本并且维持吸收性物品1的恰当的温感效果。

此时,期望的是,对于吸收性主体20而言,在长度方向上,比中心位置CL靠后侧的部分的长度为比中心位置CL靠前侧的部分的长度以上。在图5中,吸收性主体20的比中心位置CL靠后侧的部分的长度L20b长于吸收性主体20的比中心位置CL靠前侧的部分的长度L20f(L20f≤L20b)。如上所述,在吸收性主体20的前侧区域的温感剂27f的体感强度比吸收性主体20的后侧区域的温感剂27b的体感强度强的情况下,若该吸收性主体20的前侧区域的面积较大,则设有温感剂27f的区域变广,因此对穿着者的下腹部的刺激有可能过强。因此,通过使吸收性主体20的长度方向上的前侧的长度L20f比吸收性主体20的后侧的长度L20b短,能够抑制设有温感剂27f的区域变得过广。另一方面,通过加长吸收性主体20的长度方向上的后侧的长度L20b,在穿着吸收性物品1时吸收性主体20容易与穿着者的臀部大面积地抵接(参照图6),能够易于抑制排泄液的后漏,并且易于在直到穿着者的骶骨附近为止的范围内感觉到温感效果。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吸收性主体20在左右方向上的中央部具备在左右方向上具有预定的宽度且沿着长度方向延伸的的弱体感区域28(参照图3)。在制造吸收性物品1时,未对弱体感区域28涂布温感剂27(冷感剂)。因此,在弱体感区域28中,同在左右方向上的两侧与其相邻的区域(在图3、图5中是涂布有温感剂27的区域)相比,温感剂27的体感强度较弱。因此,能够抑制在穿着了吸收性物品1时在左右方向上的中央部对穿着者的阴道口造成过度的刺激。另外,在弱体感区域28的左右方向两侧设有温感剂27,因此能够利用该温感剂27对阴道口的周围施加刺激。由此,能够使穿着者感觉到适当的温感效果。另外,在制造了吸收性物品1之后,挥发了的温感剂27、温感剂26的一部分有时会附着于弱体感区域28。但是,即使附着了这样的温感剂27等的一部分,与直接涂布有温感剂27的区域相比,弱体感区域28的体感强度也极弱,因此难以产生对穿着者(阴道口)造成不快感等的影响。

===第2实施方式===

在第2实施方式中,关于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吸收性物品1,对调整为使吸收性主体20的温感剂27的体感强度比腰身构件10的温感剂26的体感强度强的情况的例子进行说明。吸收性物品1的结构、设有温感剂26、27的位置与第1实施方式是大致同样的。

在第2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1中,也能够考虑穿着时的穿着者的姿势,调整温感剂26、27的体感强度。例如,也可以使设于吸收性主体20的长度方向上的比中心位置CL靠前侧的位置的温感剂27f的体感强度比设于前侧腰身构件10f的温感剂26的体感强度强。通过像这样做,在穿着者以俯卧的姿势躺着的情况下,能够易于施加恰当的刺激。

在穿着者采取俯卧的姿势的情况下,易于对穿着者的腹侧的腰身施加身体压力。因而,前侧腰身构件10f中的设有温感剂26的区域易于压靠于穿着者的腹部,即使温感剂26的体感强度较小,也易于使穿着者感觉到温感效果。另外,在穿着者的腹部,脂肪的量在髂骨的突出部附近较少(参照图6),因此在该区域,穿着者易于感觉到温感剂26的刺激。另一方面,在穿着者采取俯卧的姿势的情况下,吸收性主体20的腹侧(前侧)的区域压靠于穿着者的腹部,因此吸收性主体20的下裆部的布料产生余量,易于在穿着者的身体(胯裆部)与吸收性主体20之间形成间隙(空间)。因此,设于吸收性主体20的温感剂27f难以直接与穿着者的下裆部接触。因此,使吸收性主体20的前侧的温感剂27f的体感强度至少比前侧腰身构件10f的温感剂26的体感强度强。通过像这样做,挥发了的温感剂27f易于积存于穿着者的胯裆部与吸收性主体20之间的空间,易于对阴道口周边施加适当的刺激。因而,能够使穿着者感觉到恰当的温感(冷感)效果。

另外,也可以使设于吸收性主体20的长度方向上的比中心位置CL靠前侧的位置的温感剂27f的体感强度比设于后侧腰身构件10b的温感剂26m的体感强度强。通过像这样做,在穿着者以仰卧的姿势躺着的情况下,能够易于施加恰当的刺激。

在穿着者采取仰卧的姿势的情况下,易于对穿着者的背侧的腰身施加身体压力。因而,后侧腰身构件10b中的设有温感剂26m的区域易于压靠于穿着者的背部,即使温感剂26m的体感强度较小,也易于使穿着者感觉到温感效果。另外,在穿着者的背部,脂肪的量在骶骨的突出部附近较少(参照图6),因此在该区域,穿着者易于感觉到温感剂26m的刺激。另一方面,在穿着者采取仰卧的姿势的情况下,吸收性主体20的背侧(后侧)的区域压靠于穿着者的背部,因此吸收性主体20的下裆部的布料产生余量,易于在穿着者的身体(胯裆部)与吸收性主体20之间形成间隙(空间)。因此,设于吸收性主体20的温感剂27f难以直接与穿着者的下裆部接触。因此,使吸收性主体20的前侧的温感剂27f的体感强度至少比背前侧腰身构件10b的温感剂26m的体感强度强。通过像这样做,挥发了的温感剂27f易于积存在穿着者的胯裆部与吸收性主体20之间的空间,易于对阴道口周边施加适当的刺激。因而,能够使穿着者感觉到恰当的温感(冷感)效果。

另外,也可以使设于吸收性主体20的长度方向上的比中心位置CL靠后侧的位置的温感剂27b的体感强度比设于前侧腰身构件10f的温感剂26的体感强度强。通过像这样做,在穿着者以俯卧的姿势躺着的情况下,能够易于施加恰当的刺激。

在穿着者采取俯卧的姿势的情况下,易于对穿着者的腹侧的腰身施加身体压力。因而,前侧腰身构件10f中的设有温感剂26的区域易于压靠于穿着者的腹部,即使温感剂26的体感强度较小,也易于使穿着者感觉到温感效果。另外,在穿着者的腹部,脂肪的量在髂骨的突出部附近较少(参照图6),因此在该区域,穿着者易于感觉到温感剂26的刺激。另一方面,吸收性主体20的后侧的区域距穿着者的阴道口的距离较远,因此难以对阴道口周边施加温感剂27b的刺激。另外,如上所述,易于在穿着者的胯裆部与吸收性主体20之间形成间隙(空间)。因此,通过使吸收性主体20的后侧的温感剂27b的体感强度至少比前侧腰身构件10f的温感剂26的体感强度强,易于对穿着者的阴道口周边施加适当的刺激。因而,能够使穿着者感觉到恰当的温感(冷感)效果。

另外,也可以使设于吸收性主体20的长度方向上的比中心位置CL靠后侧的位置的温感剂27b的体感强度比设于后侧腰身构件10b的温感剂26m的体感强度强。通过像这样做,在穿着者以仰卧的姿势躺着的情况下,能够易于施加恰当的刺激。

在穿着者采取仰卧的姿势的情况下,易于对穿着者的背侧的腰身施加身体压力。因而,后侧腰身构件10b中的设有温感剂26m的区域易于压靠于穿着者的背部,即使温感剂26m的体感强度较小,也易于使穿着者感觉到温感效果。另外,在穿着者的背部,脂肪的量在骶骨的突出部附近较少(参照图6),因此在该区域,穿着者易于感觉到温感剂26m的刺激。另一方面,吸收性主体20的后侧的区域距穿着者的阴道口的距离较远,因此难以对阴道口周边施加温感剂27b的刺激。另外,如上所述,易于在穿着者的胯裆部与吸收性主体20之间形成间隙(空间)。因此,通过使吸收性主体20的后侧的温感剂27b的体感强度至少比后侧腰身构件10b的温感剂26m的体感强度强,易于对穿着者的阴道口周边施加适当的刺激。因而,能够使穿着者感觉到恰当的温感(冷感)效果。

===其他实施方式===

上述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发明容易理解,并非用于限定解释本发明。本发明能够在不脱离其宗旨的前提下进行变更·改良,并且,本发明当然包含其等价物。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设于腰身构件10的温感剂26和设于吸收性主体20的温感剂27的范围进行了说明,但期望的是,设于吸收性物品1的温感剂26的左右方向上的宽度比温感剂27的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大。在图5中,温感剂26的左右方向上的宽度W26比温感剂27的左右方向上的宽度W27(在左右方向上,温感剂27的一侧的端与另一侧的端之间的距离)大。由此,在脂肪较少、对刺激敏感的阴道口周边,使穿着者感觉到温感剂27的温感效果的范围变窄,在脂肪较多的腰身周边,使穿着者感觉到温感剂26的温感效果的范围变大。因而,能够使穿着者感觉到更恰当的温感效果。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在前侧腰身构件10f的厚度方向上,在配置于最靠肌肤侧的位置的缓冲片15的肌肤侧面涂布有温感剂26的例子进行了说明。根据这样的结构,缓冲片15的肌肤侧面的温感剂26的体感强度比缓冲片15的非肌肤侧面的温感剂26的体感强度强。也就是说,温感剂26易于与穿着者的肌肤接触,因此在脂肪较多、刺激难以传递的腰身周边,能够易于使穿着者有效地感觉到温感效果。另外,在上述感官试验中,通过对贴片的肌肤侧面和非肌肤侧面这两者进行试验,能够比较缓冲片15的肌肤侧面或者非肌肤侧面的温感剂26的体感强度。

但是,涂布温感剂26的部位不限于上述例子,在前侧腰身构件10f的厚度方向上,既可以在配置于最靠非肌肤侧的位置的缓冲片15的非肌肤侧面涂布有温感剂26,也可以在其他片构件涂布有温感剂26。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在吸收性主体20的厚度方向上,在配置于最靠肌肤侧的位置的肌肤侧片24的非肌肤侧面涂布有温感剂27的例子进行了说明。根据这样的结构,肌肤侧片24的非肌肤侧面的温感剂27的体感强度比肌肤侧片24的肌肤侧面的温感剂27的体感强度强。也就是说,温感剂27难以与穿着者的肌肤直接接触,因此在脂肪较少、对刺激敏感的阴道口周边,能够抑制对穿着者造成过度的刺激。另外,在上述感官试验中,通过对贴片的肌肤侧面和非肌肤侧面这两者进行试验,能够比较肌肤侧片24的肌肤侧面或者非肌肤侧面的温感剂27的体感强度。

但是,涂布温感剂27的部位不限于上述例子,在吸收性主体20的厚度方向上,既可以在配置于最靠肌肤侧的位置的肌肤侧片24的肌肤侧面涂布有温感剂27,也可以在其他片构件涂布有温感剂27。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通过在腰身构件10设有伸缩性片12,而使腰身构件10在左右方向上具备伸缩性的例子进行了说明。若该伸缩性片12收缩,则在伸缩性较低的低伸缩性片14、缓冲片15产生松弛,从而在腰身构件10的表面容易形成沿着上下方向(长度方向)延伸的多个细小的褶皱。即,在腰身构件10的肌肤侧面,在左右方向上并列形成有多个沿着上下方向延伸且在厚度方向上凸出的凸部(褶皱)。因此,在穿着吸收性物品1时,设于凸部的温感剂26易于与穿着者的肌肤接触。另外,挥发了的温感剂26易于穿过在左右方向上相邻的凸部与凸部之间(即凹部)而扩散,因此穿着者易于在腰身部的较大的范围感觉到温感剂26的温感效果。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吸收性主体20设有沿着长度方向伸缩的下裆橡皮筋30,但期望的是,在沿厚度方向观察时,温感剂27的至少一部分与下裆橡皮筋30重叠。该下裆橡皮筋30设于比吸收性芯22靠非肌肤侧的位置,从而在穿着了吸收性物品1时,在下裆橡皮筋30的收缩力的作用下,吸收性芯22容易向穿着者的肌肤侧抬起而与胯裆部紧密接触,容易抑制经血等排泄液泄漏。另外,在与该下裆橡皮筋30重叠的部分,温感剂27易于与穿着者的肌肤接触,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温感剂27的温感效果(冷感效果)。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伸缩性片12与低伸缩性片14在厚度方向上层叠从而构成在左右方向上具有伸缩性的腰身构件10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利用其他的结构使腰身构件10具有左右方向上的伸缩性。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层叠两层非伸缩性片构件,在该非伸缩性片构件之间夹持能够沿左右方向伸缩的橡皮筋等弹性构件。

<关于吸收性物品1的包装>

本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1在生成为短裤型之后被折叠,将1个吸收性物品1放入1个包装容器进行包装。即,吸收性物品1为独立包装,在包装状态下,成为被折叠的状态。

图7是表示短裤型吸收性物品1的折叠方式的概略图,左图表示折叠吸收性物品1之前的状态,中央图表示折叠左侧伸出部10L和右侧伸出部10R的状态,右图表示在折线BL处沿上下方向折叠吸收性物品1的状态。

如图7的左图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1具有位于比吸收性主体20的左侧端20Le靠左侧的位置的左侧伸出部10L和位于比吸收性主体20的右侧端20Re靠右侧的位置的右侧伸出部10R。另外,首先,如图7的中央图所示,左侧伸出部10L向比吸收性主体20的左侧端20Le靠右侧的位置折叠,右侧伸出部10R向比吸收性主体20的右侧端20Re靠左侧的位置折叠。接下来,如图7的右图所示,吸收性物品1沿着折线BL在上下方向上折叠,在该状态下被包装。

这样的话,在吸收性物品1的包装状态下,以左侧伸出部10L和右侧伸出部10R在前后方向上与温感剂26重叠的状态进行包装。即,在包装状态下,在沿前后方向观察时,温感剂26的至少一部分与左侧伸出部10L和右侧伸出部10R中的至少一者重叠。

因此,在包装状态下,能够抑制气化了的温感剂26沿前后方向(从肌肤侧向非肌肤侧)排出。

另外,在图7中,左侧伸出部10L向右侧折叠之后,右侧伸出部10R向左侧折叠,吸收性物品1沿着折线BL在上下方向上折叠,但并不限于该顺序,例如也可以最先折叠右侧伸出部10R。另外,折叠的方向全都以腹侧(前侧)相面对的方式进行折叠,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沿着折线BL以使吸收性物品1的背侧(后侧)相面对的方式在上下方向上折叠。

30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舒适纸尿裤及其制造方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

技术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