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源热泵系统及空气源热泵的控制方法

文档序号:464916 发布日期:2021-12-31 浏览:3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空气源热泵系统及空气源热泵的控制方法 (Air source heat pump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of air source heat pump ) 是由 马超 钟文朝 张登科 陶骙 于 2021-09-08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空气源热泵系统及空气源热泵的控制方法,空气源热泵系统包括电控模块、热泵模块和旁通模块;热泵模块包括循环管路以及依次设置在循环管路上的压缩机、四通阀、第一换热器、冷媒散热装置、第一膨胀阀和第二换热器,第一换热器用于与水进行热交换,冷媒散热装置与电控模块热连接;旁通模块包括旁通管路和控制阀,旁通管路的第一端连接在第一换热器和冷媒散热装置之间的循环管路上,旁通管路的第二端连接在冷媒散热装置和第一膨胀阀之间的循环管路上,控制阀设置在旁通管路上,以在空气源热泵系统处于制热模式下,选择性地导通或截止旁通管路。本申请实施例的空气源热泵系统可以防止冷媒散热装置产生凝露。(The embodiment of the application provides an air source heat pump system and a control method of the air source heat pump, wherein the air source heat pump system comprises an electric control module, a heat pump module and a bypass module; the heat pump module comprises a circulating pipeline, and a compressor, a four-way valve, a first heat exchanger, a refrigerant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a first expansion valve and a second heat exchanger which are sequentially arranged on the circulating pipeline, wherein the first heat exchanger is used for exchanging heat with water, and the refrigerant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is thermally connected with the electric control module; the bypass module comprises a bypass pipeline and a control valve, wherein the first end of the bypass pipeline is connected to the circulating pipeline between the first heat exchanger and the refrigerant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the second end of the bypass pipeline is connected to the circulating pipeline between the refrigerant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and the first expansion valve, and the control valve is arranged on the bypass pipeline so as to selectively conduct or stop the bypass pipeline when the air source heat pump system is in a heating mode. The air source heat pump system can prevent the refrigerant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from generating condensation.)

一种空气源热泵系统及空气源热泵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热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气源热泵系统及空气源热泵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空气源热泵的电控模块大多采用的是风冷的方式进行散热,而利用冷媒散热装置对电控模块进行散热已经成为趋势。

但是,在制热模式下,如果与空气源热泵的冷媒进行换热的水流的温度过低,则会导致流经冷媒散热装置的冷媒温度过低,由此,会使得冷媒散热装置上易产生凝露,而凝露的存在可能会导致电控模块发生漏电或短路等问题,造成电控模块失效。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冷媒散热装置产生凝露的空气源热泵系统及空气源热泵的控制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气源热泵系统,包括:

电控模块;

热泵模块,所述热泵模块包括循环管路以及依次设置在所述循环管路上的压缩机、四通阀、第一换热器、冷媒散热装置、第一膨胀阀和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用于与水进行热交换,所述冷媒散热装置与所述电控模块热连接;

旁通模块,所述旁通模块包括旁通管路和控制阀,所述旁通管路的第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冷媒散热装置之间的所述循环管路上,所述旁通管路的第二端连接在所述冷媒散热装置和所述第一膨胀阀之间的所述循环管路上,所述控制阀设置在所述旁通管路上,以在所述空气源热泵系统处于制热模式下,选择性地导通或截止所述旁通管路。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热泵模块还包括第二膨胀阀,所述第二膨胀阀设置在所述循环管路上且位于所述冷媒散热装置与所述旁通管路的第一端之间,在所述空气源热泵系统处于所述制热模式下,当所述控制阀处于导通所述旁通管路的导通状态,所述第二膨胀阀处于节流状态。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阀为单向阀或二通阀。

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气源热泵的控制方法,用于上述所述的空气源热泵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在制热模式下,获取所述冷媒散热装置的出口侧温度;

若所述出口侧温度低于室外环境温度,则控制所述控制阀导通所述旁通管路。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热泵模块还包括第二膨胀阀,所述第二膨胀阀设置在所述循环管路上且位于所述冷媒散热装置与所述旁通管路的第一端之间,在控制所述控制阀导通所述旁通管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控制所述第二膨胀阀的步数开到最大值。

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控制所述控制阀导通所述旁通管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预设规则调整所述第二膨胀阀的步数。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预设规则调整所述第二膨胀阀的步数,包括:

根据预设公式计算所述第二膨胀阀的调整步数;

根据计算出的所述调整步数调整所述第二膨胀阀的步数。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预设公式为:△P=(Tr﹣Ts)×F,其中,△P代表所述调整步数,Tr代表所述出口侧温度,Ts代表所述室外环境温度,F为调整系数。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计算出的所述调整步数调整所述第二膨胀阀的步数,具体为:

若△P小于0,则将所述第二膨胀阀的步数调小△P步;

若△P大于0,则将所述第二膨胀阀的步数调大△P步。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预设规则调整所述第二膨胀阀的步数,还包括:

每隔G秒计算一次所述调整步数。

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控制阀处于导通所述旁通管路的导通状态下,若所述出口侧温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则控制所述控制阀截止所述旁通管路并控制所述第二膨胀阀的步数开到最大值;若所述出口侧温度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且所述出口侧温度低于所述室外环境温度的持续时长大于第一预设时长;或,所述出口侧温度低于所述室外环境温度的持续时长等于第一预设时长,则控制所述压缩机停机;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所述出口侧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一设定温度和第二设定温度中的最小值;或,所述出口侧温度等于第一设定温度和第二设定温度中的最小值,所述第二设定温度为所述室外环境温度与第一回差温度之和。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所述压缩机停机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出口侧温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则控制所述压缩机开机,控制控制阀截止旁通管路并控制第二膨胀阀的步数开到最大值;

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条件为:所述出口侧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室外环境温度与第二回差温度之和,且持续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时长。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空气源热泵系统及空气源热泵的控制方法,空气源热泵系统中设置了具有旁通管路和控制阀的旁通模块,在制热模式下,当流经冷媒散热装置的冷媒的温度相对较低时,控制阀可以导通旁通管路,使部分冷媒从旁通管路流过,由此,可以降低流经冷媒散热装置的冷媒流量,以使流经冷媒散热装置的冷媒的温度升高,从而可以防止冷媒散热装置产生凝露,进而可以避免凝露的存在而导致电控模块失效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气源热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的半箭头表示制热模式下,冷媒流动的方向;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空气源热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的半箭头表示制热模式下,冷媒流动的方向;

图3为图1和图2中所示的电控模块和冷媒散热装置的配合关系主视图;

图4为图3的左视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气源热泵的控制方法的方法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空气源热泵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电控模块10;电路板11;电子元件12;支架13;热泵模块20;循环管路21;压缩机22;四通阀23;第一换热器24;第一水口24a;第二水口24b;冷媒散热装置25;散热板251;固定板252;冷媒管路253;入口端253a;出口端253b;第一膨胀阀26;第二换热器27;第二膨胀阀28;旁通模块30;旁通管路31;控制阀32;水箱40;进水口40a;出水口40b;感温包50。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具体实施方式中的详细描述应理解为本申请宗旨的解释说明,不应视为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制。

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气源热泵系统,请参阅图1和图2,该空气源热泵系统包括电控模块10、热泵模块20和旁通模块30;热泵模块20包括循环管路21以及依次设置在循环管路21上的压缩机22、四通阀23、第一换热器24、冷媒散热装置25、第一膨胀阀26和第二换热器27,第一换热器24用于与水进行热交换,冷媒散热装置25与电控模块10热连接,也就是说,冷媒散热装置25可以通过与电控模块10进行热交换而实现对电控模块10进行散热;旁通模块30包括旁通管路31和控制阀32,旁通管路31的第一端连接在第一换热器24和冷媒散热装置25之间的循环管路21上,旁通管路31的第二端连接在冷媒散热装置25和第一膨胀阀26之间的循环管路21上,控制阀32设置在旁通管路31上,以在空气源热泵系统处于制热模式下,选择性地导通或截止旁通管路31。

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空气源热泵系统可以用于地暖、热泵热水器等需要使用空气源热泵系统的设备。

冷媒在循环管路21内循环流动,冷媒流经第一换热器24时可以与水进行热交换,冷媒流经冷媒散热装置25时可以与电控模块10进行热交换。

第一换热器24可以是各种具有换热功能的换热器,示例性地,请参阅图1,第一换热器24可以是水-冷媒换热器,在制热模式下,水从水-冷媒换热器的第一水口24a流入水-冷媒换热器,并在水-冷媒换热器内与流经水-冷媒换热器的冷媒进行热交换后从第二水口24b流出。

示例性地,请参阅图2,第一换热器24也可以是换热盘管,以空气源热泵系统用于热泵热水器为例,水从水箱40的进水口40a流入水箱40,从出水口40b流出,在制热模式下,水箱40内的水与流经换热盘管的冷媒进行热交换后被加热成热水。

控制阀32用于控制旁通管路31的导通或截止,在制热模式下,当控制阀32导通旁通管路31时,从第一换热器24流出的一部分冷媒经冷媒散热装置25流向第一膨胀阀26,另一部分冷媒则经旁通管路31流向第一膨胀阀26,相当于降低了流经冷媒散热装置25的冷媒流量。

示例性地,图1和图2中所示的控制阀32为二通阀,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阀32也可以是单向阀,还可以是其它具有导通或截止旁通管路31功能的阀或阀组。

请参阅图4,电控模块10主要由电路板11和电子元件12组成,电子元件12的管脚焊在电路板11上。为了便于支撑电子元件12,示例性地,请继续参阅图4,电路板11上还可以设置支撑电子元件12的支架13。

本申请实施例的空气源热泵系统中设置了具有旁通管路31和控制阀32的旁通模块30,在制热模式下,当流经冷媒散热装置25的冷媒的温度相对较低时,控制阀32可以导通旁通管路31,使部分冷媒从旁通管路31流过,由此,可以降低流经冷媒散热装置25的冷媒流量,以使流经冷媒散热装置25的冷媒的温度升高,从而可以防止冷媒散热装置产生凝露,进而可以避免凝露的存在而导致电控模块10失效的情况发生。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2,热泵模块20还包括第二膨胀阀28,第二膨胀阀28设置在循环管路21上且位于冷媒散热装置25与旁通管路31的第一端之间,在空气源热泵系统处于制热模式下,当控制阀32处于导通旁通管路31的导通状态,第二膨胀阀28处于节流状态,也就是说,在旁通管路31导通时,可以利用第二膨胀阀28对流向冷媒散热装置25的冷媒进行节流,被第二膨胀阀28节流的冷媒通过旁通管路31流向第一膨胀阀26,由此,可以对流经冷媒散热装置25的冷媒流量进行调节。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的空气源热泵系统还可以具有制冷模式,在制冷模式下,第一换热器24能够通过与水进行热交换而对水进行降温或冷却,也就是说,空气源热泵系统还可以用于地暖地冷两联供设备或具有制冷功能的热泵热水器,而第二膨胀阀28则还可以用于在制冷模式下对从冷媒散热装置25中流出的冷媒进行节流。除此之外,第二膨胀阀28还可以用于在除霜模式下对从冷媒散热装置25中流出的冷媒进行节流。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和图4,冷媒散热装置25包括散热板251、固定板252和冷媒管路253,固定板252设置在散热板251上且固定板252与散热板251之间限定出第一安装通道,散热板251与电控模块10热连接,也就是说,散热板251可以与电控模块10进行热交换,冷媒管路253的部分区域设置在第一安装通道中,冷媒管路253沿延伸方向的相对两端从第一安装通道中伸出且分别与循环管路21连通。

具体地,固定板252与散热板251之间可以利用螺栓、螺钉等紧固件进行紧固连接,也可以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连接,固定板252与散热板251之间还可以一体成型。

第一安装通道的形成方式有多种,比如,可以在固定板252与散热板251的其中之一上形成第一安装通道,也可以在固定板252与散热板251上分别形成凹槽,当固定板252设置在散热板251上,固定板252与散热板251上的凹槽共同形成第一安装通道。

在循环管路21内循环流动的冷媒在流经冷媒散热装置25时,从冷媒管路253沿延伸方向的一端流入冷媒管路253,再从冷媒管路253沿延伸方向的另一端流出,当冷媒流经冷媒管路253位于第一安装通道内的区域时,冷媒可以与散热板251进行热交换,由此,可以对电控模块10起到散热作用。

一实施例中,冷媒散热装置25还包括第一导热材料层,第一导热材料层夹设在电子元件12与散热板251之间。

具体地,第一导热材料层由具有导热功能的材料,比如导热硅胶制成,第一导热材料层夹设在电子元件12与散热板251之间可以减小电子元件12与散热板251之间的传热热阻,以提高电子元件12与散热板251之间的导热效果。

一实施例中,冷媒散热装置25也可以包括第二导热材料层,第二导热材料层夹设在散热板251与固定板252之间。

与第一导热材料层类似,第二导热材料层也由具有导热功能的材料,比如导热硅胶制成,第二导热材料层夹设在散热板251与固定板252之间可以减小散热板251与固定板252之间的传热热阻,以提高散热板251与固定板252之间的导热效果。

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气源热泵的控制方法,请参阅图5,该控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601:在制热模式下,获取冷媒散热装置的出口侧温度;

具体地,冷媒散热装置25的出口侧温度主要用于反映与电控模块10进行热交换之后的冷媒的温度,示例性地,以图1和图2所示的冷媒散热装置25为例,在制热模式下,冷媒管路253靠近第一换热器24一端的端部为入口端253a,冷媒管路253远离第一换热器24一端的端部为出口端253b,可以在出口端253b与第一安装通道之间的冷媒管路253上设置感温包50,感温包50检测到的此处的冷媒管路253的管温就是出口侧温度。

另外,在制热模式下,第一膨胀阀26处于节流状态。

步骤S602:若出口侧温度低于室外环境温度,则控制控制阀导通旁通管路。

具体地,若出口侧温度低于室外环境温度,则表示与电控模块10进行热交换的冷媒的温度相对较低,冷媒散热装置25上易产生凝露,因此,可以通过导通旁通管路31,使部分冷媒从旁通管路31流过,以通过降低流经冷媒散热装置25的冷媒流量来使流经冷媒散热装置25的冷媒的温度升高。

一实施例中,对于设置有第二膨胀阀的空气源热泵系统,在控制控制阀导通旁通管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控制第二膨胀阀的步数开到最大值。也就是说,在制热模式下,在旁通管路31导通之前,第二膨胀阀28可以处于导通且非节流状态,相当于在旁通管路31导通之前,可以不对流向冷媒散热装置25的冷媒进行节流。

一实施例中,在控制控制阀导通旁通管路之后,方法还包括:根据预设规则调整第二膨胀阀的步数,也就是说,在旁通管路31导通之后,可以通过调整第二膨胀阀28的步数,使第二膨胀阀28对流向冷媒散热装置25的冷媒进行节流。

一实施例中,根据预设规则调整第二膨胀阀的步数,包括:根据预设公式计算第二膨胀阀的调整步数;根据计算出的调整步数调整第二膨胀阀的步数,也就是说,可以根据设置的公式来确定第二膨胀阀28需要调整的步数,以便于能够较精准地控制流向冷媒散热装置25的冷媒流量。

示例性地,预设公式可以为:△P=(Tr﹣Ts)×F,其中,△P代表调整步数,Tr代表出口侧温度,Ts代表室外环境温度,F为调整系数。也就是说,调整步数等于出口侧温度与室外环境温度之差再乘以调整系数,其中,调整系数为根据设计得出的参数,示例性地,调整系数可以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或等于10。

以最大步数为480步的第二膨胀阀28为例,调整步数的调整范围可以为0到480步。

在同一个空气源热泵系统中,调整系数可以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值,比如,F可以固定为2,调整系数也可以根据一定的规则而改变,比如,可以设定当出口侧温度与室外环境温度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2,即|Tr﹣Ts|<2时,F为1,当出口侧温度与室外环境温度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2且小于5,即2≤|Tr﹣Ts|<5时,F为5。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二膨胀阀28的步数为整数,所以,△P的计算结果也取整数。

进一步地,仍以预设公式为△P=(Tr﹣Ts)×F为例,所述根据计算出的调整步数调整第二膨胀阀的步数,可以为:若△P小于0,则将所述第二膨胀阀的步数调小△P步;若△P大于0,则将所述第二膨胀阀的步数调大△P步。也就是说,当出口侧温度与室外环境温度的差值小于0,则表示当前出口侧温度低于室外环境温度,冷媒散热装置25产生凝露的可能性较大,因此,可以通过将第二膨胀阀28的步数调小△P步,来减少流经冷媒散热装置25的冷媒流量,而当出口侧温度与室外环境温度的差值大于0,则表示当前出口侧温度高于室外环境温度,冷媒散热装置25产生凝露的可能性较小,因此,可以通过将第二膨胀阀28的步数调大△P步,来增大流经冷媒散热装置25的冷媒流量,以提高冷媒散热装置25的对电控模块10进行散热的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若△P等于0,则不调整第二膨胀阀的步数。

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预设规则调整第二膨胀阀的步数,还包括:每隔G秒计算一次调整步数,也就是说,可以每隔一段时间计算一次调整步数,并根据计算出的结果对第二膨胀阀28的步数进行相应调整,由此,可以动态调整流经冷媒散热装置25的冷媒流量。

计算调整步数的间隔时间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确定,示例性地,G可以大于或等于10且小于或等于200。

一实施例中,在控制阀处于导通旁通管路的导通状态下,若出口侧温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则控制控制阀截止旁通管路并控制第二膨胀阀的步数开到最大值。也就是说,当出口侧温度满足设定的第一预设条件时,则表示流经冷媒散热装置25的冷媒的温度已经上升至不会使冷媒散热装置25上产生凝露的温度,此时,可以截止旁通管路31并使第二膨胀阀28切换至导通且不节流的状态。

示例性地,第一预设条件可以为出口侧温度大于第一设定温度和第二设定温度中的最小值,其中,第一设定温度为一个固定值,第二设定温度为室外环境温度与第一回差温度之和,第一回差温度的具体值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确定,比如,第一回差温度可以大于0度且小于或等于20度。

以A表示第一设定温度,B表示第一回差温度,则上述控制控制阀32截止旁通管路31并控制第二膨胀阀28的步数开到最大值的条件可以表示为:若Tr>min{A,Ts+B},则控制控制阀32截止旁通管路31并控制第二膨胀阀28的步数开到最大值。也就是说,只要Tr大于A和Ts+B中的最小值,则表示流入冷媒散热装置25的冷媒的温度已经上升至不会使冷媒散热装置25上产生凝露的温度,此时,可以截止旁通管路31并使第二膨胀阀28切换至导通且不节流的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预设条件也可以是出口侧温度等于第一设定温度和第二设定温度中的最小值,相当于若Tr=min{A,Ts+B},则控制控制阀32截止旁通管路31并控制第二膨胀阀28的步数开到最大值。

一实施例中,在控制阀处于导通状态下,若出口侧温度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且出口侧温度低于室外环境温度的持续时长大于第一预设时长,则控制压缩机停机。

第一预设时长的具体值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确定,比如第一预设时长可以大于0分钟且小于或等于20分钟。

以S1表示出口侧温度低于室外环境温度的持续时长,C表示第一预设时长,则上述控制压缩机22停机的条件可以表示为:在控制阀32处于导通状态下,若Tr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且S1>C,则控制压缩机22停机。S1>C反映了在第一预设时长内,出口侧温度始终低于室外环境温度,也就是说,在旁通管路31导通的情况下,流经冷媒散热装置25的冷媒的温度仍然相对较低,因此,需要通过控制压缩机22停机来使冷媒停止流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在控制阀处于导通状态下,若出口侧温度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且出口侧温度低于室外环境温度的持续时长等于第一预设时长,即,S1=C,则控制压缩机停机。

一实施例中,控制压缩机停机之后,方法还包括:若出口侧温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则控制压缩机开机,控制控制阀截止旁通管路并控制第二膨胀阀的步数开到最大值,也就是说,在出口侧温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还可以重新启动压缩机22,截止旁通管路31并使第二膨胀阀28切换至导通且非节流状态,以使空气源热泵系统能够继续在制热模式下工作。

示例性地,第二预设条件可以为出口侧温度大于或等于室外环境温度与第二回差温度之和,且持续时长大于第二预设时长,其中,第二回差温度和第二预设时长的具体值均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确定,比如,第二回差温度可以大于0度且小于或等于20度,第二预设时长可以大于或等于5分钟且小于或等于60分钟。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通常情况下,压缩机22停机之后,压缩机22的停机时长需要达到一定的时长(一般最少为3分钟),待压缩机22的压差满足重启要求之后,才能重新启动压缩机22,因此,本申请所述的控制压缩机22开机至少需要保证压缩机22的停机时长能够满足重启要求。

以D表示第二回差温度,S2表示出口侧温度大于或等于室外环境温度与第二回差温度之和的持续时长,E表示第二预设时长,则上述控制压缩机22开机的条件可以表示为:若Tr≥Ts+D,且S2>E,则控制压缩机22开机。也就是说,若Tr大于或等于Ts+D,且S2大于E,则表示流入冷媒散热装置25的冷媒的温度已经上升至不会使冷媒散热装置25上产生凝露的温度,此时,可以重新启动压缩机22。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预设条件也可以是出口侧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室外环境温度与第二回差温度之和,且持续时长等于第二预设时长,即Tr≥Ts+D,且S2=E。

一具体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701:开启制热模式;

步骤S702:控制控制阀截止旁通管路并控制第二膨胀阀的步数开到最大值;

步骤S703:获取冷媒散热装置的出口侧温度Tr;

步骤S704:判断出口侧温度Tr是否低于室外环境温度Ts,若是,则执行步骤S705,若否,则执行步骤S703;

步骤S705:控制控制阀导通旁通管路;

步骤S706:根据预设公式:△P=(Tr﹣Ts)×F每隔G秒计算一次△P,并根据计算出的△P调整第二膨胀阀的步数;

步骤S707:判断出口侧温度Tr是否满足:Tr>min{A,Ts+B},若是,则执行步骤S702,若否,则执行步骤S708;

也就是说,判断出口侧温度Tr是否大于第一设定温度A以及室外环境温度Ts与第一回差温度B之和中的最小值。

步骤S708:判断出口侧温度Tr低于室外环境温度Ts的持续时长S1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时长C,若是,则执行步骤S710,若否,则执行步骤S705;

步骤S709:控制压缩机停机;

步骤S710:判断是否满足:Tr≥Ts+D,且S2>E,若是,则执行步骤S711,若否,则执行步骤S709;

也就是说,判断出口侧温度Tr大于或等于室外环境温度Ts与第二回差温度D之和的持续时长S2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时长E。

步骤S711:控制压缩机开机,控制控制阀截止旁通管路并控制第二膨胀阀的步数开到最大值。

本申请提供的各个实施例/实施方式在不产生矛盾的情况下可以相互组合。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15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空气源热泵系统及空气源热泵的控制方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