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充气床用气囊制作工艺

文档序号:492561 发布日期:2022-01-07 浏览:32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智能充气床用气囊制作工艺 (Manufacturing process of air bag for intelligent inflatable bed ) 是由 倪张根 刘志翔 钱成聪 江雄知 周业群 于 2021-10-09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充气床用气囊制作工艺,包括原材料准备、部件加工、拉带贴装、拉带热接、一次冷却、腰带贴装、腰带热接、冷却成型工序。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的制作方法通过先对气囊的结构进行改进,并配合改进后的气囊结构进行制作,从而方便了腰带的弯折,避免在弯折过程中出现弯折、断裂的情况,另外,在通过专用的拉带贴装设备、专用的腰带贴装设备的配合,使得拉带或腰带在与上囊面、下囊面进行贴合热接时,只需一次热接操作即可完成,方便了加工,大大缩短了制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anufacturing process of an air bag for an intelligent air bed, which comprises the working procedures of raw material preparation, part processing, drawstring mounting, drawstring hot connection, primary cooling, waistband mounting, waistband hot connection and cooling forming.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the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invention improves the structure of the air bag firstly, and manufactures the air bag by matching with the improved air bag structure, thereby facilitating the bending of the waistband and avoiding the bending and breaking in the bending process.)

一种智能充气床用气囊制作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气床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充气床用气囊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充气床利用空气无孔不入的特点,睡觉时使人体与睡床百分百吻合,人身体各部分均匀受力,从而克服了传统睡床因受力不均带来的血液循环障碍,在国外空气床又名健康床。充气床摆脱了传统家具笨重的缺陷,室内室外可以随意放置。充气床适用很多地方:如经常搬家的打工一族、家里来客临时铺床、办公室午休小睡、旅游露营等。充气床依据"人体工学"原理设计,利用空气浮力能将人的身体均匀托持,实现睡床与人体紧密贴合,颈椎、腰椎、腿腕不再悬空,有利于尽快消除疲劳,为您创造自然、舒适、健康的优质睡眠。

目前,现有市场上使用中的充气床的气囊,其结构大体由上囊面、下囊面、腰带及拉带等几个组件共同组成,其中,上囊面与下囊面的外边沿通过一环形状或口字型状的腰带连接形成一个整体,上囊面、下囊面、腰带共同配合形成一个储气空腔,拉带有数个,并列置于储气空腔内,拉带的上下两侧分别与上囊面、下囊面相固定。

在对上述的这种结构的气囊进行制作的过程中,会存在着几个方面的缺陷:

首先,腰带通常采用的是环形状的设计或口字形状的设计或是其他类似的这种包围式结构,而在采用这种结构形式的腰带在与上囊面、下囊面固定时,由于腰带的上下两个端面均为线型面,因此在进行热接前需要先将腰带的上下两个端面均向外翻折,从而形成一个平面,以方便与上囊面、下囊面相固定。但是,采用这种方式在进行加工时,在进行翻边的过程中,就有可能会出现拉伸甚至断裂等不良现象,尤其是当腰带为口字型结构时,对于腰带的四个棱角处在进行翻边的过程中,更容易出现断裂等现象,影响到后续加工的顺利进行;

其次,在对腰带与上囊面、下囊面进行固定时,通常采用的是热接的方式,而在进行热接的过程中,由于腰带、上囊面、下囊面等结构都是软质材料,在进行热接的过程中,需要先将腰带与上囊面进行热接,再将热接后的腰带与上囊面整体与下囊面进行热接,整个过程需要分两步进行加工,非常的麻烦,而且由于腰带通常都是包围式结构,但是又由于腰带是软质材料,因此这种包围式结构的形状并不是很稳定的,在热接的过程中容易发生形变;

最后,在对拉带与上囊面、下囊面进行固定时,通常采用的是热接的方式,而在进行热接的过程中,由于拉带、上囊面、下囊面等结构都是软质材料,在进行热接的过程中,需要先将拉带与上囊面进行热接,再将热接后的拉带与上囊面整体与下囊面进行热接,整个过程需要分两步进行加工,另外,对于同一个气囊中的拉带并不仅仅只有一个,往往会有多个拉带,而每个拉带都需要分两步进行热接,整个热接过程需要分多个步骤进行,非常的麻烦,工作效率也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制作方便的智能充气床用气囊制作工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智能充气床用气囊制作工艺,其创新点在于:气囊包括

一囊面,所述囊面包括上下依次分布的上囊面、下囊面,上囊面、下囊面的外边沿通过腰带的配合连接,所述腰带由内层超纤布层、外层TPU层共同组成,腰带整体呈口字型状,且腰带的四个棱角处均为弧形倒角,在各个弧形倒角处还均设置有一缺口,在缺口处还设置有一拼接片,所述缺口程V形状,相对应的拼接片也呈V字形状,该拼接片与腰带之间通过透明胶带粘接固定,所述上囊面与下囊面共同配合形成一个充气空腔,在腰带上安装有与充气空腔相连通的气嘴;

一置于充气空腔中的分隔组件,所述分隔组件包括数个并列分布的拉带,所述拉带由内层超纤布层、外层TPU层共同组成,其中,TPU层的上下两侧分别与上囊面、下囊面相固定;

所述气囊的制作工艺包括下述步骤:

S1 原材料准备:首先,准备好上囊面、下囊面、腰带、拉带所需的原材料;

S2 部件加工:分别加工出所需尺寸及数量的上囊面、下囊面、腰带、拉带,并提前将气嘴安装在腰带上,等待装配;

S3 拉带贴装:将拉带与上囊面、下囊面送至专用的拉带贴装设备处,实现拉带与上囊面、下囊面的预贴合;

S4 拉带热接:将预贴合后的拉带、上囊面、下囊面以及专用的拉带贴装设备一起送至热接机处,通过热接机对拉带与上囊面、下囊面的接触处进行第一次热接,从而形成一个半成品;

S5 一次冷却:对第一次热接后的半成品在常温下进行空冷或风冷;

S6 腰带贴装:在腰带贴装前,预先通过裁切设备对腰带的四个棱角处进行裁切,以切出缺口出来,并将切出来的部分通过胶带仍粘接在缺口处,以形成拼接片,然后,将冷却后的半成品送至专用的腰带贴装设备处,实现腰带与上囊面、下囊面的预贴合;

S7 腰带热接:将预贴合后的腰带、半成品以及专用的腰带贴装设备一起送至热接机处,通过热接机对腰带与上囊面、下囊面的接触处进行第二次热接,形成成品;

S8 冷却成型:对第二次热接后的成品在常温下进行空冷或风冷,即得到了所需的智能充气床用气囊产品。

进一步的,所述上囊面、下囊面的外边沿伸出腰带外侧,所述腰带的横截面呈C字形状,拉带的横截面呈C字形状,且相邻的两个拉带呈相对或相背方向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中,专用的拉带贴装设备包括

一贴装平台;

一设置于贴装平台上的第一贴装铝底板,在第一贴装铝底板上放置有数个并列分布的第一贴装铝条,在第一贴装铝条的中间位置还安装有铜条,所述铜条沿着第一贴装铝条的长轴方向延伸,且铜条的上下两侧均伸出第一贴装铝条外;

一设置于贴装平台上的第一导电组件,所述第一导电组件包括一对分布在第一贴装铝底板两侧的第一导电排,在第一导电排上安装有第一导电铜片,且两个第一导电排上的第一导电铜片一一对应,所述第一贴装铝条的两侧分别插入两个第一导电排上位于同一位置的两个第一导电铜片内,所述第一导电排与第一导电铜片之间连接为:在第一导电排上开有容第一导电铜片一一对应嵌入的凹槽,所述第一导电铜片包括一嵌入凹槽内的U形段,在U形段的两侧还具有一水平向外翻折的接线段,所述第一导电铜片的U形段嵌入第一导电排的凹槽内后,接线段水平支撑在第一导电排的上端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贴装铝条上位于铜条的两侧还均设置有一双面胶层,且双面胶层沿着铜条的长轴方向延伸,并位于铜条的幅宽方向的两侧;所述第一贴装铝条的长轴方向的两侧还均设置有一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由一对分布在第一贴装铝条幅宽方向的两侧的尼龙块共同组成,且尼龙块与第一贴装铝条之间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贴装铝底板上还开有与各个第一贴装铝条相一一对应的校准缝,且校准缝沿着第一贴装铝条的长轴方向延伸。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6 中,专用的腰带贴装设备包括

一第二贴装铝底板;

一设置于第二贴装铝底板上的贴装铜框,所述贴装铜框呈口字型状,在贴装铜框的上下两侧的端面上均具有一向贴装铜框内部方向凹陷的凹槽,从而使得贴装铜框的横截面呈H字形状,所述凹槽沿着贴装铜框的周长方向延伸;

一设置于第二贴装铝底板上的第二导电组件,所述第二导电组件包括一对分布在第二贴装铝底板两侧的第二导电排,且第二导电排位于贴装铜框的长轴方向的两侧,在第二导电排上安装有第二导电铜片,在贴装铜框的长轴方向的两侧还均连接有一插入导电铜片内的第二贴装铝条,所述第二导电排与第二导电铜片之间的连接为:在第二导电排上开有容第二导电铜片嵌入的凹槽,所述第二导电铜片包括一嵌入凹槽内的U形段,在U形段的两侧还具有一水平向外翻折的接线段,所述第二导电铜片的U形段嵌入第二导电排的凹槽内后,接线段水平支撑在第二导电排的上端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贴装铜框的外侧壁上还设置有上下分布的两层双面胶层,且双面胶层沿着贴装铜框的口字型外侧壁延伸;所述贴装铜框的长轴方向的两侧还均连接有至少一水平设置的校准螺栓,且校准螺栓与贴装铜框安装校准螺栓用的一侧的端面相垂直。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与步骤S6中,在对拉带以及腰带进行贴装前,需要预先在拉带的外层TPU层远离内层超纤布层的一侧的侧面上以及腰带的外层TPU层远离内层超纤布层的一侧的侧面上均涂覆一层表面处理剂。

进一步的,所述表面处理剂由聚氨酯、有机硅及消光粉混合制备而成。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的制作方法通过先对气囊的结构进行改进,并配合改进后的气囊结构进行制作,从而方便了腰带的弯折,避免在弯折过程中出现弯折、断裂的情况,另外,在通过专用的拉带贴装设备、专用的腰带贴装设备的配合,使得拉带或腰带在与上囊面、下囊面进行贴合热接时,只需一次热接操作即可完成,方便了加工,大大缩短了制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气囊的设计中,对腰带的设计,通过在腰带的四个棱角处设计缺口,从而方便了腰带的翻折,避免出现弯折、断裂的情况,而缺口处的拼接片的设计,则是为了方便后续热接时能够与腰带形成一个整体,避免因缺口的存在而导致后续使用中出现撕裂等不良现象。

对于腰带与拉带均采用内层超纤布层、外层TPU层的组合结构,TPU层用于连接,确保连接的稳固,而超纤布层则是增加了拉带与腰带整体的韧性、弹性,避免在充气的过程中腰带或拉带出现拉断等不良现象。

对于缺口设计为V字形状,从而能够在缺口的开度较小的情况下就能实现方便腰带翻折的目的,而且缺口开度变小后,对于后续与拼接片配合形成整体时拼接缝也会变小,保证了整体的美观度。

在专用的拉带贴装设备的设计中,通过贴装平台、第一贴装铝底板、第一贴装铝条、铜条、第一导电组件等部件的配合,从而能够实现拉带与上囊面、下囊面之间的相对位置的初步固定,为后续实现一次热接提供了基础,而且还能对拉带、上囊面、下囊面的接触处进行预加热,方便了后续热接的顺利进行。

第一贴装铝条上的双面胶层的设计则是为了在拉带与贴装铝条相贴合形成C字形结构时,能够确保拉带的形状的稳定,为后续拉带与上囊面、下囊面的热接提供了基础。

对于第一贴装铝条两侧的限位块的设计,则是为了与拉带相配合,对拉带的两侧进行限位,确保拉带贴装的位置的准确。

而在第一贴装铝底板上设计校准缝,则是为了对贴装铝条的位置进行校准,确保贴装铝条的位置的准确。

对于第一导电排与第一导电铜片之间的配合,采用第一导电排上的凹槽以及第一导电铜片的U形段、接线段的配合,从而实现了第一导电铜片的嵌入式安装,又不影响接线,并使得后续第一贴装铝条在与第一导电铜片配合时也实现嵌入式安装,避免第一贴装铝条的端部暴露在外,方便后续与热接机配合进行加工。

在专用的腰带贴装设备的设计中,通过第二贴装铝底板、第二贴装铜框、第二导电组件等部件的配合,从而能够实现对腰带的初步定型,避免腰带在热接的过程中出现形变的现象,为后续热接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基础,而且还能对腰带、上囊面、下囊面的接触处进行预加热,方便了后续热接的顺利进行。

在贴装铜框的外壁上的双面胶层的设计则是为了在腰带与贴装铜框相贴合形成C字形结构时,能够确保腰带的形状的稳定,为后续腰带与上囊面、下囊面的热接提供了基础。

贴装铜框上的校准螺栓的设计,则是为了对贴装铜框的位置进行校准,确保贴装铜框的位置的准确。

对于第二导电排与第二导电铜片之间的配合,采用第二导电排上的凹槽以及第二导电铜片的U形段、接线段的配合,从而实现了第二导电铜片的嵌入式安装,又不影响接线,并使得后续第二贴装铝条在与第二导电铜片配合时也实现嵌入式安装,避免第二贴装铝条的端部暴露在外,方便后续与热接机配合进行加工

而在拉带以及腰带的外层TPU上涂覆表面处理剂,则是为了使得人体在上囊面上活动时无噪音产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

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智能充气床用气囊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腰带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中专用拉带贴装设备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专用腰带贴装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可以使本专业的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智能充气床用气囊,包括

一囊面,囊面包括上下依次分布的上囊面1、下囊面2,上囊面1、下囊面2的外边沿通过腰带4的配合连接,上囊面1、下囊面2与腰带4共同配合形成一个充气空腔,在腰带4上开有充气或排气用的气嘴,腰带4由内层超纤布层42、外层TPU层41共同组成,对于腰带4采用内层超纤布层42、外层TPU层41的组合结构,外层TPU层41用于连接上囊面1与下囊面2,确保连接的稳固,而内层超纤布层42则是增加了腰带4整体的韧性、弹性,避免在充气的过程中腰带4出现拉断等不良现象,而且在形成整体时,内层超纤布层42时暴露在外的,这样对于内层超纤布层42可采用银白色等亮色,使得整体更加的美观。

腰带4整体呈口字型状,且腰带4的四个棱角处均为弧形倒角,在各个弧形倒角处还均设置有一缺口,在缺口处还设置有一拼接片43,该拼接片43与腰带4之间通过透明胶带粘接固定,腰带4的横截面呈C字形状,且上囊面1、下囊面2的外边沿伸出腰带外侧。

缺口程V形状,相对应的拼接片43也呈V字形状。对于缺口设计为V字形状,从而能够在缺口的开度尽可能小的情况下就能实现方便腰带4翻折的目的,而且缺口开度变小后,对于后续与拼接43片配合形成整体时拼接缝也会变小,保证了整体的美观度。

一置于充气空腔中的分隔组件,分隔组件包括数个并列分布的拉带3,拉带3由内层超纤布层32、外层TPU层31共同组成,其中,外层TPU层31的上下两侧分别与上囊面1、下囊面2相固定。对于拉带3采用内层超纤布层32、外层TPU层31的组合结构,外层TPU层31用于连接上囊面1、下囊面2,确保连接的稳固,而内层超纤布层32则是增加了拉带3整体的韧性、弹性,避免在充气的过程中拉带3出现拉断等不良现象。

拉带3的横截面呈C字形状,且相邻的两个拉带3呈相对或相背方向分布。

本发明中的智能充气床用气囊,对腰带4的设计,通过在腰带4的四个棱角处设计缺口,从而方便了腰带4的翻折,避免出现弯折、断裂的情况,而缺口处的拼接片43的设计,则是为了方便后续热接时能够与腰带形成一个整体,避免因缺口的存在而导致后续使用中出现撕裂等不良现象,在进行加工时,首先在腰带4的四个棱角处剪切出V形缺口,而切出的那一部分腰带4即为所需的拼接片43,然后再将拼接片43通过胶带粘接在腰带4的缺口处形成一个整体,从而使得在后续腰带4与上囊面1、下囊面2进行热接时,拼接片43也能够一起进行热接,形成一个整体。

本发明的智能充气床用气囊制作工艺通过下述步骤得以实现:

S1 原材料准备:首先,准备好上囊面1、下囊面2、腰带4、拉带3所需的原材料。

S2 部件加工:分别加工出所需尺寸及数量的上囊面1、下囊面2、腰带4、拉带3,并提前将气嘴安装在腰带4上,等待装配。

S3 拉带贴装:将拉带3与上囊面1、下囊面2送至专用的拉带贴装设备处,实现拉带3与上囊面1、下囊面2的预贴合。

如图3所示的示意图可知,专用的拉带贴装设备包括

一贴装平台5,该贴装平台5为一长方形板式结构。

一设置于贴装平台5上的第一贴装铝底板6,该第一贴装铝底板6直接放置在贴装平台5的上端面上,在第一贴装铝底板6上放置有数个并列分布的第一贴装铝条61,在第一贴装铝条61的中间位置还安装有铜条62,铜条62沿着第一贴装铝条61的长轴方向延伸,且铜条62的上下两侧均伸出第一贴装铝条61外。

在第一贴装铝条61上位于铜条的两侧还均设置有一双面胶层63,且双面胶层63沿着铜条62的长轴方向延伸,并位于铜条62的幅宽方向的两侧,双面胶层63的一侧直接粘接在第一贴装铝条61的表面上,另一侧在未使用时仍通过胶纸覆盖。对于第一贴装铝条61上的双面胶层63的设计则是为了在拉带与第一贴装铝条61相贴合形成C字形结构时,能够确保拉带的形状的稳定,为后续拉带与上囊面、下囊面的热接提供了基础。

在第一贴装铝条61的长轴方向的两侧还均设置有一限位块,限位块由一对分布在第一贴装铝条61幅宽方向的两侧的尼龙块64共同组成,且尼龙块64与第一贴装铝条61之间活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尼龙块64与第一贴装铝条61之间可通过胶带缠绕的方式进行固定。对于第一贴装铝条61两侧的限位块的设计,则是为了与拉带相配合,对拉带的两侧进行限位,确保拉带贴装的位置的准确。

在第一贴装铝底板6上还开有与各个第一贴装铝条61相一一对应的校准缝65,且校准缝65沿着第一贴装铝条61的长轴方向延伸。在第一贴装铝底板6上设计校准缝65,则是为了对第一贴装铝条61的位置进行校准,确保第一贴装铝条61的位置的准确,避免第一贴装铝条61的位置出现偏移而影响到后续的热接的顺利进行。

一设置于贴装平台5上的导电组件,导电组件包括一对分布在第一贴装铝底板6两侧的第一导电排7,在第一导电排7上安装有第一导电铜片,且两个第一导电排7上的第一导电铜片一一对应,第一贴装铝条61的两侧分别插入两个第一导电排7上位于同一位置的两个第一导电铜片内。

第一导电排7与第一导电铜片之间连接为:在第一导电排7上开有容第一导电铜片一一对应嵌入的凹槽73,第一导电铜片包括一嵌入凹槽73内的U形段71,在U形段71的两侧还具有一水平向外翻折的接线段72,在第一导电铜片的U形段71嵌入第一导电排7的凹槽73内后,接线段72水平支撑在第一导电排7的上端面上。对于第一导电排7与第一导电铜片之间的配合,采用第一导电排7上的凹槽73以及第一导电铜片的U形段71、接线段72的配合,从而实现了第一导电铜片的嵌入式安装,又不影响接线,并使得后续第一贴装铝条61在与第一导电铜片配合时也实现嵌入式安装,避免第一贴装铝条61的端部暴露在外,方便后续与热接机配合进行加工。

在进行贴装时,首先,将下囊面2铺设在第一贴装铝底板6上,然后将需要热接的拉带3依次放置在下囊面2的对应位置,再将各个第一贴装铝条61的两侧嵌入两侧的第一导电铜片内,在第一贴装铝条61嵌入后,会压在拉带的一侧,然后再将拉带的另一侧沿着第一贴装铝条61向上翻折,并将拉带的另一侧折叠至第一贴装铝条61上,并通过双面胶层63固定,从而实现了拉带的C字形结构,最后再将上囊面1放置在拉带3的上端面上,完成了拉带3与上囊面1、下囊面2的贴装。

通过贴装平台5、第一贴装铝底板6、第一贴装铝条61、铜条62、第一导电组件等部件的配合,从而能够实现拉带与上囊面、下囊面之间的相对位置的初步固定,为后续实现一次热接提供了基础,而且还能对拉带3、上囊面1、下囊面2的接触处进行预加热,方便了后续热接的顺利进行。

S4 拉带热接:将预贴合后的拉带3、上囊面1、下囊面2以及专用的拉带贴装设备一起送至热接机处,通过热接机对拉带3与上囊面1、下囊面2的接触处进行第一次热接,从而形成一个半成品,在进行热接时,可通过第一导电铜片接线进行导电加热,对拉带3与上囊面1、下囊面2之间的接触处进行预加热,方便热接。

S5 一次冷却:对第一次热接后的半成品在常温下进行空冷或风冷。

S6 腰带贴装:在腰带4贴装前,预先通过裁切设备对腰带3的四个棱角处进行裁切,以切出缺口出来,并将切出来的部分通过胶带仍粘接在缺口处,以形成拼接片43,然后,将冷却后的半成品送至专用的腰带贴装设备处,实现腰带4与上囊面1、下囊面2的预贴合。

如图4所示的示意图可知,专用的腰带贴装设备包括

一第二贴装铝底板8,该第二贴装铝底板8为一长方形板。

一设置于第二贴装铝底板8上的贴装铜框81,贴装铜框81呈口字型状,在贴装铜框81的上下两侧的端面上均具有一向贴装铜框内部方向凹陷的凹槽82,从而使得贴装铜框81的横截面呈H字形状,即在后续贴装铜框81在与腰带进行配合时,通过两个线接触来实现与腰带的配合,而不是通过面接触来与腰带进行配合,凹槽82沿着贴装铜框81的周长方向延伸。

在贴装铜框81的外侧壁上还设置有上下分布的两层双面胶层,且双面胶层沿着贴装铜框81的口字型外侧壁延伸,两侧双面胶层分别与腰带的翻折后的上下两个侧面相对应。贴装铜框81的外壁上的双面胶层的设计则是为了在腰带与贴装铜框81相贴合形成C字形结构时,能够确保腰带4的形状的稳定,为后续腰带4与上囊面1、下囊面2的热接提供了基础。

贴装铜框81的四个棱角处均设置有弧形倒角83,弧形倒角83的设计,则是为了避免腰带4在与贴装铜框81相贴合后,被贴装铜框81割出划痕或直接割伤。

在贴装铜框81的长轴方向的两侧还均连接有至少一水平设置的校准螺栓84,校准螺栓84与贴装铜框81之间螺纹固定,校准螺栓84与贴装铜框81安装校准螺栓84用的一侧的端面相垂直。贴装铜框81上的校准螺栓84的设计,则是为了对贴装铜框81的位置进行校准,确保贴装铜框81的位置的准确,在后续使用时,可通过另外增设红外线校准仪来配合,对红外线校准仪所打出的直线红外线来与校准螺栓84的位置进行检测,以判断贴装铜框81的位置是否准确。

一设置于第二贴装铝底板8上的第二导电组件,第二导电组件包括一对分布在第二贴装铝底板8两侧的第二导电排9,且第二导电排9位于贴装铜框81的长轴方向的两侧,在第二导电排9上安装有第二导电铜片91,在贴装铜框81的长轴方向的两侧还均连接有一插入第二导电铜片91内的第二贴装铝条92。

第二导电排9与第二导电铜片91之间的连接为:在第二导电排9上开有容第二导电铜片91嵌入的凹槽,第二导电铜片91包括一嵌入凹槽内的U形段,在U形段的两侧还具有一水平向外翻折的接线段,第二导电铜片91的U形段嵌入第二导电排9的凹槽内后,接线段水平支撑在第二导电排9的上端面上。对于第二导电排9与第二导电铜片91之间的配合,采用第二导电排9上的凹槽以及第二导电铜片91的U形段、接线段的配合,从而实现了第二导电铜片的嵌入式安装,又不影响接线,并使得后续第二贴装铝条92在与第二导电铜片配合时也实现嵌入式安装,避免第二贴装铝条92的端部暴露在外,方便后续与热接机配合进行加工。

在进行贴装时,首先,将初步成型的上囊面1、下囊面2与拉带3的整体平放在第二贴装铝底板8上,然后将口字型的腰带4的外壁贴合贴装铜框81的内壁,再将腰带4的上下两侧沿着贴装铜框81进行翻折,并将翻折后的腰带4的上下两侧通过贴装铜框81外壁的双面胶层进行固定,然后再将贴装铜框81从上囊面1上向下套入,利用上囊面1材质软的特性,使得上囊面1顺利通过贴装铜框81,此时贴装铜框81穿过上囊面1后压在下囊面2上,并将第二贴装铝条92嵌入第二导电铜片91,此时腰带4的下侧压在下囊面2上,而上囊面1则贴合在腰带4的上侧,完成了腰带4与上囊面1、下囊面2的贴装。

通过第二贴装铝底板8、贴装铜框81、第二导电组件等部件的配合,从而能够实现对腰带4的定型,避免腰带4在热接的过程中出现形变的现象,为后续热接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基础,而且还能对腰带4、上囊面1、下囊面2的接触处进行预加热,方便了后续热接的顺利进行。

S7 腰带热接:将预贴合后的腰带4、半成品以及专用的腰带贴装设备一起送至热接机处,通过热接机对腰带4与上囊面1、下囊面2的接触处进行第二次热接,形成成品,在进行热接时,可通过第二导电铜片91接片进行导电加热,对腰带4与上囊面1、下囊面2之间的接触处进行预加热,方便热接。

S8 冷却成型:对第二次热接后的成品在常温下进行空冷或风冷,即得到了所需的智能充气床用气囊产品。

本发明的制作方法通过先对气囊的结构进行改进,并配合改进后的气囊结构进行制作,从而方便了腰带的弯折,避免在弯折过程中出现弯折、断裂的情况,另外,在通过专用的拉带贴装设备、专用的腰带贴装设备的配合,使得拉带或腰带在与上囊面、下囊面进行贴合热接时,只需一次热接操作即可完成,方便了加工,大大缩短了制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14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海绵床垫生产线及其生产工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