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质排出装置、图像读取装置

文档序号:495804 发布日期:2022-01-07 浏览:25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介质排出装置、图像读取装置 (Medium discharge device and image reading device ) 是由 西村阳一郎 于 2021-07-05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一种介质排出装置、图像读取装置,解决以下技术问题:若用于对排出的介质进行按压而使排列性提高的按压部件是能够拆装的,则在装置的保管时、输送时能够避免按压部件的破损,但相反地,在平常的使用环境中拆下的按压部件的管理变得麻烦。介质传送装置具备:装置主体,具有排出介质的介质排出部;介质接受托盘,接受由所述介质排出部排出的介质;以及按压部件,是相对于所述装置主体能够拆装的部件,且在安装于所述装置主体的状态下将由所述介质排出部排出的介质朝向所述介质接受托盘按压,所述按压部件在安装于所述装置主体的状态下,能够切换与所述介质接受托盘接触的第一状态和从所述介质接受托盘离开而向上方退避的第二状态。(A medium discharge device and an image reading device solve the following technical problems: if the pressing member for improving the alignment property by pressing the discharged medium is detachable, the pressing member can be prevented from being damaged during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of the apparatus, but on the contrary, the management of the detached pressing member becomes troublesome in a normal use environment. The medium conveying device includes: an apparatus main body having a medium discharge portion that discharges a medium; a medium receiving tray that receives the medium discharged by the medium discharge unit; and a pressing member that is detachable from the apparatus main body and presses the medium discharged by the medium discharge unit toward the medium receiving tray in a state of being attached to the apparatus main body, wherein the pressing member is capable of switching between a first state of contacting the medium receiving tray and a second state of being separated from the medium receiving tray and retreating upward in a state of being attached to the apparatus main body.)

介质排出装置、图像读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排出介质的介质排出装置以及具备其的图像读取装置。

背景技术

在传送原稿的同时进行读取的文档扫描仪、对纸张进行记录的打印机等中,具备:接收如专利文献1所示那样排出的介质的托盘;以及对排出到托盘的介质进行按压的按压部件。通过该按压部件,由于从上方按压所排出的介质,所以即使是容易打卷的介质,介质也可以在托盘上以适当的状态堆积。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231398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构成中,按压部件构成为能够拆装。由此,若按压部件能够拆装,则在装置的保管时或输送时避免按压部件的破损,但另一方面,在平常的使用环境中拆下的按压部件的管理变得麻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所述课题的本发明的介质传送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装置主体,具有排出介质的介质排出部;介质接受托盘,接受由所述介质排出部排出的介质;以及按压部件,是相对于所述装置主体能够拆装的部件,且在安装于所述装置主体的状态下将由所述介质排出部排出的介质朝向所述介质接受托盘按压,所述按压部件在安装于所述装置主体的状态下,能够切换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所述第一状态为所述按压部件与由所述介质排出部排出的介质能够接触,所述第二状态为所述按压部件向上方退避至不与由所述介质排出部排出的介质接触的位置。

为了解决所述课题的本发明的图像读取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读取机构,读取所传送的介质;上述的介质排出装置,将由所述读取机构进行读取后的介质排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扫描仪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示出扫描仪中的原稿传送路径的侧剖视图。

图3是原稿接受托盘以及按压部件的立体图。

图4是原稿接受托盘以及按压部件的立体图。

图5是扫描仪的外观立体图。

图6是扫描仪的侧视图。

图7是操作面板的俯视图。

图8是扫描仪的外观立体图。

图9是按压部件和基座部的立体图。

图10是基座部的立体图。

图11是按压部件、基座部以及固定部的剖视图。

图12是按压部件、基座部以及固定部的剖视图。

图13是按压部件的侧视图。

图14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按压部件的侧视图。

图15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按压部件的侧视图。

图16是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按压部件的侧视图。

图17是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按压部件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文档扫描仪;2…装置主体;3…下部单元;4…上部单元;6…供送口;7…操作面板;7a…显示部;7b…操作按钮;8…纸支撑件;10…原稿排出装置;11…原稿放置部;12A;12B…边缘引导件;14…供送辊;15…分离辊;16…传送辊对;16a…传送驱动辊;16b…传送从动辊;17…排出辊对;17a…排出驱动辊;17b…排出从动辊;18…排出口;19…壳体;19a…边缘部;20…读取部;20A…上部读取传感器;20B…下部读取传感器;30…按压部件;30a…第一臂部;30b…第二臂部;30c…中央部;30d…旋转轴;30e…抵接部;30f…托盘接触部位;30g…抵接部;30h…凸部;31…基座部;31a…凹部;31b…锁定部;31c…操作部;31d…负荷施加部;32…固定部;40…原稿接受托盘;41…基础托盘;42…第一展开托盘;43…第二展开托盘;44…第三展开托盘;50…按压部件;51…第一臂;52…第二臂;53…旋转轴;60…按压部件;61…接触部位;61a…第一部位;61b…第二部位;62…旋转轴;70…按压部件;71…重锤;P、Pt…原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概要说明本发明。

第一方式的特征在于,具备:装置主体,具有排出介质的介质排出部;介质接受托盘,接受由所述介质排出部排出的介质;以及按压部件,是相对于所述装置主体能够拆装的部件,且在安装于所述装置主体的状态下将由所述介质排出部排出的介质朝向所述介质接受托盘按压,所述按压部件在安装于所述装置主体的状态下,能够切换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所述第一状态为所述按压部件与由所述介质排出部排出的介质能够接触,所述第二状态为所述按压部件向上方退避至不与由所述介质排出部排出的介质接触的位置。

根据本方式,所述按压部件相对于所述装置主体能够拆装,并且在安装于所述装置主体的状态下,能够切换为与由所述介质排出部的排出的介质能够接触的第一状态和向上方退避至不与由所述介质排出部排出的介质接触的位置的第二状态,因此在平常的使用环境中不需要所述按压部件的情况下,不从所述装置主体拆下所述按压部件,而通过设为所述第二状态能够符合用户的要求,进而能够提高用户的便利性。

第二方式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式中,所述介质排出装置具备负荷施加机构,所述负荷施加机构对所述按压部件的从所述第二状态向所述第一状态的切换动作施加负荷。

根据本方式,具备对所述按压部件的从所述第二状态向所述第一状态的切换动作施加负荷的负荷施加机构,因此能够抑制与用户的意图相反地所述按压部件从所述第二状态切换为所述第一状态的情况,更进一步提高用户的便利性。

第三方式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或者第二方式中,所述按压部件通过旋转,切换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通过对处于向下方向的旋转限度的所述按压部件的前端部施加包括铅垂上方成分的外力,所述按压部件朝向所述第二状态旋转。

在抬起所述装置主体而移动的情况下,在放置所述装置主体时,存在处于向下方向的旋转限度的所述按压部件与装置的设置面冲突,导致所述按压部件的破损的担忧。但是根据本方式,对处于向下方向的旋转限度的所述按压部件的前端部施加包括铅垂上方成分的外力时,所述按压部件朝向所述第二状态旋转,因此能够抑制上述那样的所述按压部件的破损。

第四方式的特征在于在第三方式中,所述按压部件向所述下方向的旋转限度通过形成于所述按压部件的抵接部与所述抵接部所抵接的限制部的抵接而规定,在所述抵接部与所述限制部抵接的状态下,所述按压部件成为朝向斜下方向的倾斜姿态。

根据本方式,所述按压部件的向所述下方向的旋转限度通过形成于所述按压部件的抵接部与所述抵接部所抵接的限制部的抵接而规定,在所述抵接部与所述限制部抵接的状态下,所述按压部件成为朝向斜下方向的倾斜姿态,因此在对处于向下方向的旋转限度的所述按压部件的下端部作用有包括铅垂上方成分的外力时,所述按压部件能够朝向所述第二状态切实地旋转,能够切实抑制上述那样的所述按压部件的破损。

第五方式在第一或者第二方式中,所述按压部件设置为通过旋转,切换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所述按压部件具备:锁定部,将所述按压部件固定于所述装置主体;以及操作部,用于解除基于所述锁定部的所述按压部件的固定,对处于向下方向的旋转限度的所述按压部件,施加向与朝向所述第二状态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的外力时,所述按压部件的一部分与所述操作部抵接,基于所述锁定部的所述按压部件的固定被解除。

对处于向下方向的旋转限度的所述按压部件,施加向与朝向所述第二状态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的外力时,存在导致所述按压部件的破损的担忧。但是根据本方式,对处于向下方向的旋转限度的所述按压部件,施加向与朝向所述第二状态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的外力时,所述按压部件的一部分与所述操作部抵接,基于所述锁定部的所述按压部件的固定被解除,因此所述按压部件能够脱落,其结果是能够抑制所述按压部件的破损。

第六方式的特征在于在第一至第五方式中任一方式中,由所述介质排出部排出的介质与处于所述第一状态的所述按压部件接触的接触位置比由所述介质排出部排出的介质与所述介质接受托盘或者放置于所述介质接受托盘的介质接触的位置更靠排出方向下游。

在由所述介质排出部排出的介质与所述介质接受托盘或者放置于所述介质接受托盘的介质接触之前与所述按压部件接触时,存在介质压弯,成为卡纸的担忧。但是根据本方式,由所述介质排出部排出的介质与所述按压部件接触的接触位置比由所述介质排出部排出的介质与所述介质接受托盘或者放置于所述介质接受托盘的介质接触的位置更靠排出方向下游,因此能够抑制上述那样的卡纸的发生。

第七方式的特征在于第一至第六方式中任一方式中,处于所述第一状态的所述按压部件在作为与介质排出方向交叉的方向的宽度方向上在多个接触位置与介质接触。

根据本方式,处于所述第一状态的所述按压部件在作为与介质排出方向交叉的方向的宽度方向上在多个接触位置与介质接触,因此能够抑制排出的介质的旋转即斜行。

第八方式的特征在于在第七方式中,所述按压部件在所述宽度方向上在两个部位的所述接触位置与介质接触,由所述介质排出部排出的介质的所述宽度方向的中心位置处于两个部位的所述接触位置之间。

根据本方式,介质在相对于所述宽度方向的中心位置且所述宽度方向的两侧通过所述按压部件按压,因此能够更有效抑制排出的介质的旋转即斜行。

第九方式的特征在于在第八方式中,所述按压部件朝向介质的排出方向下游,向作为与介质的排出方向交叉的方向的宽度方向扩展,并且所述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具有缺口的形状。

根据本方式,所述按压部件朝向介质的排出方向下游,向作为与介质的排出方向交叉的方向的宽度方向扩展,并且所述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具有缺口的形状,因此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宽的区域按压介质由此能够有效抑制排出的介质的旋转即斜行。并且,所述按压部件的所述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具有缺口的形状,因此在将所述按压部件切换为所述第二状态时,能够减小所述按压部件覆盖所述装置主体的面积,能够抑制所述装置主体的操作性的降低。

第十方式的特征在于在第一至第九方式中任一方式中,所述按压部件从作为与介质的排出方向交叉的方向的宽度方向观察,与所述介质接受托盘接触的部位形成为相对于所述介质接受托盘成为凸的形状。

在所述介质接受托盘是伸缩的构成的情况下,尤其是在收缩时所述介质接受托盘钩挂于所述按压部件的担忧,但根据本方式,所述按压部件从作为与介质的排出方向交叉的方向的宽度方向观察,与所述介质接受托盘接触的部位形成为相对于所述介质接受托盘成为凸的形状,因此能够抑制所述钩挂。

第十一方式的特征在于在第一至第十方式中任一方式中,所述按压部件构成为能够调整按压介质时的按压负荷。

根据本方式,所述按压部件构成为能够调整按压介质时的按压负荷,因此能够对应于介质的尺寸、种类等而调整所述按压负荷,能够适当按压介质。

第十二方式的特征在于在第一至第十一方式中任一方式中,所述按压部件构成为能够调整介质的排出方向的长度。

根据本方式,所述按压部件构成为能够调整介质的排出方向的长度,因此能够对应于介质的尺寸而调整所述按压部件按压介质的位置,能够适当按压介质。

第十三方式的特征在于在第一至第十二方式中任一方式中,所述按压部件的与介质接触的部位能够切换到第一部位和第二部位,所述第一部位是所述按压部件的与介质接触的部位与介质之间的摩擦系数成为第一摩擦系数的部位,所述第二部位是所述按压部件的与介质接触的部位与介质之间的摩擦系数成为大于所述第一摩擦系数的第二摩擦系数的部位。

根据本方式,所述按压部件的与介质接触的部位能够切换到第一部位和第二部位,所述第一部位是所述按压部件的与介质接触的部位与介质之间的摩擦系数成为第一摩擦系数的部位,所述第二部位是所述按压部件的与介质接触的部位与介质之间的摩擦系数成为大于所述第一摩擦系数的第二摩擦系数的部位,因此能够对应于介质的尺寸、种类等而切换所述摩擦系数,能够适当按压介质。

第十四方式的特征在于在第一至第十三方式中任一方式中,所述装置主体具备显示各种信息的显示部,在所述显示部的俯视观察中处于所述第二状态的所述按压部件位于覆盖所述显示部的一部分的位置且从所述显示部中的显示内容分离的位置。

根据本方式,在所述显示部的俯视观察中处于所述第二状态的所述按压部件位于覆盖所述显示部的一部分的位置且从所述显示部中的显示内容分离的位置,因此能够抑制处于所述第二状态的所述按压部件阻碍基于用户的所述显示部的目视确认。

第十五方式的特征在于在第一至第十四方式中任一方式中,所述装置主体具备受理各种操作设定的操作面板,所述操作面板至少具备一个能够按下的按下按钮,处于所述第二状态的所述按压部件位于在所述按下按钮的俯视观察中覆盖所述按下按钮的一部分的位置且使所述按下按钮的一部分露出的位置。

根据本方式,处于所述第二状态的所述按压部件位于在所述按下按钮的俯视观察中覆盖所述按下按钮的一部分的位置且使所述按下按钮的一部分露出的位置,因此能够避免处于所述第二状态的所述按压部件妨碍基于用户的所述按下按钮的按下。

第十六方式所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读取机构,读取所传送的介质;第一至第十五方式中任一方式所述的介质排出装置,将由所述读取机构进行读取后的介质排出。

根据本方式,在图像读取装置中,可得到在所述第一至第十五方式中任一方式的作用效果。

以下,具体说明本发明。

以下,将能够读取作为介质一例的原稿的表面和里面中至少一面的文档扫描仪1作为图像读取装置的一例说明。文档扫描仪1以下简称为扫描仪1。此外,以下,原稿称为原稿P。

此外,各图中示出的X-Y-Z坐标系中X轴方向是装置宽度方向且原稿的宽度方向,Y轴方向是原稿读取时的原稿传送方向以及排出原稿时的排出方向。Z轴方向示出与Y轴方向交叉的方向,且与进行读取的原稿P的面正交的方向。以下,存在输送原稿P的方向(+Y轴方向)称为“下游”,与其相反的方向(-Y轴方向)称为“上游”情况。

在图1中扫描仪1具备装置主体2。装置主体2构成为具备下部单元3和上部单元4。上部单元4相对于下部单元3以原稿传送方向下游的转动轴(未图示)为转动支点设置为能够开闭,并构成为将上部单元4向装置前面方向打开,使原稿传送路径露出而能够进行原稿P的卡纸处理。

在装置主体2的背面侧设置有将供送的原稿P放置的原稿放置部11。原稿放置部11相对于装置主体2设置为能够拆装。

另外,在原稿放置部11设置有对原稿P的宽度方向的侧边缘进行引导的一对边缘引导件12A、12B。

原稿放置部11具有纸支撑件8。纸支撑件8构成为能够容纳于原稿放置部11的内部,且能够从原稿放置部11抽出,从而能够调整原稿放置面的长度。

装置主体2在上部单元4的装置前面侧具备用于进行各种操作设定的操作面板7。在操作面板7除了显示各种信息的显示部7a以外还设置有用于进行各种操作设定的多个操作按钮,由标号7b示出的操作按钮是其中之一。

在装置主体2的上部设置有与装置主体2内部相连的供送口6,放置于原稿放置部11的原稿P从供送口6朝向设置于装置主体2内部的读取部20(参照图2)输送。

接着,主要参照图2,说明扫描仪1中的原稿传送路径。

在图2中由标号T示出的双点划线表示原稿传送路径。原稿传送路径T通过由下部单元3和上部单元4夹着的区域而形成。

在原稿传送路径T的最上游设置有原稿放置部11,在原稿放置部11的下游设置有将放置于原稿放置部11的原稿P朝向读取部20输送的供送辊14、和在与供送辊14之间夹持原稿P而分离的分离辊15。

由未图示的电机驱动的供送辊14与放置于原稿放置部11的原稿P中最下位的原稿相接。因此,在扫描仪1中将多张原稿P成组地置于原稿放置部11的情况下,从最下的原稿P依次朝向下游供送。在分离辊15中,从未图示的电机经由未图示的扭矩限制器传递有将原稿P返回上游的方向的旋转扭矩。

在供送辊14的下游设置有传送辊对16、读取原稿P的读取部20和作为介质排出部的一例的排出辊对17。传送辊对16具备由未图示的电机旋转驱动的传送驱动辊16a和从动旋转的传送从动辊16b。

由供送辊14以及分离辊15夹持而向下游供送的原稿P由传送辊对16夹持,向位于传送辊对16的下游的读取部20传送。

读取部20构成为具备设于上部单元4的上部读取传感器20A和设于下部单元3的下部读取传感器20B。在本实施方式中,上部读取传感器20A以及下部读取传感器20B具备密接型图像传感器模块(CISM)。

通过下部读取传感器20B,读取原稿P的下表面,通过上部读取传感器20A,读取原稿P的上表面。

原稿P在上表面和下表面中至少一面由读取部20读取后,由位于读取部20下游的排出辊对17夹持,从设于装置前面的排出口18朝向作为介质接受托盘的一例的原稿接受托盘40排出。

排出辊对17具备由未图示的电机旋转驱动的排出驱动辊17a和从动旋转的排出从动辊17b而成。

具备原稿接受托盘40、后述的按压部件30以及排出辊对17的装置主体2构成作为介质排出装置的一例的原稿排出装置10。此外,在排出作为介质的一例的原稿P的观点中,扫描仪1的整体也可以当作介质排出装置的一例。

原稿接受托盘40如图3所示那样具备基础托盘41、第一展开托盘42、第二展开托盘43和第三展开托盘44而成。

第一展开托盘42保持于基础托盘41,取得如图1所示那样收纳于基础托盘41的状态和如图3所示那样从基础托盘41抽出的状态。

第二展开托盘43保持于第一展开托盘42,取得如图1所示那样收纳于第一展开托盘42的状态和如图3所示那样从第一展开托盘42抽出的状态。

第三展开托盘44经由位于第二展开托盘43下游的未图示的旋转轴相对于第二展开托盘43设置为能够旋转,取得如图3所示那样倒下的状态和未图示的起立的状态。即,第三展开托盘44在起立的状态下作为抑制所排出的原稿P的飞出的止动器发挥功能。

接着说明由排出辊对17排出的原稿P朝向原稿接受托盘40按压的按压部件30。

在构成装置主体2的上部单元4中,按压部件30相对于上部单元4设置为能够拆装。图1~图8中的图1~图7示出按压部件30安装于上部单元4的状态,图8示出按压部件30从上部单元4拆下的状态。

按压部件30如图9所示那样相对于基座部31,经由旋转轴30d(参照图11、图12)设置为能够旋转。该旋转轴30d在按压部件30安装于装置主体2时,轴线与X轴方向平行,由此按压部件30在安装于装置主体2的状态下在Y-Z平面中能够旋转。

并且,基座部31具有凹部31a和锁定部31b。按压部件30经由基座部31能够拆装于装置主体2。基座部31优选由例如具有某程度的弹性那样的树脂材料形成。按压部件30能够由树脂材料或金属材料形成。

在构成上部单元4的上表面的壳体19中,在排出口18的上方设置有如图11所示那样固定部32。上述的基座部31安装于固定部32。在基座部31安装于固定部32时,在壳体19中构成排出口18的上边缘的边缘部19a进入基座部31的凹部31a,并且,构成基座部31的钩子状的锁定部31b钩挂到固定部32的上边缘,由此基座部31固定于固定部32。

在基座部31的下侧如图10所示那样设置有操作部31c。并且,在图11的右图中如箭头Fa所示那样将操作部31c从下侧推上去时,基座部31将边缘部19a与凹部31a的接触部位设为支点,向图11中顺时针方向、即锁定部31b从固定部32的上边缘脱落的方向旋转。由此,如从图11的左图向右图的变化所示那样锁定部31b从固定部32的上边缘脱离,基座部31的固定状态被解除。由此能够将基座部31即按压部件30从装置主体2拆下。

接着,按压部件30能够通过旋转切换为:能够与排出的原稿P接触的第一状态;以及向上方退避至不与排出的原稿P接触的位置的第二状态。图1~图7中的图1~图4示出按压部件30的第一状态的一例,图5~图7示出按压部件30的第二状态。

在此,在基座部31形成有图12所示那样作为负荷施加机构的负荷施加部31d。在按压部件30中在旋转轴30d的周围形成有凸部30h,该凸部30h能够与负荷施加部31d卡合。通过这样的构成,按压部件30成为第二状态时,如图12的最左的图所示那样按压部件30保持为第二状态。并且,在将按压部件30从第二状态切换为第一状态时,按压部件30的凸部30h推开负荷施加部31d。由此按压部件30能够从图12的最左的图切换到由中央的图所示那样的第一状态。以上那样,负荷施加部31d对于按压部件30的从第二状态向第一状态的切换动作施加负荷。

接着,按压部件30如图3、图9所示那样朝向原稿P的排出方向下游向X轴方向即宽度方向扩展,并且宽度方向的中央部30c具有缺口的形状。由此,成为相对于中央部30c在-X方向形成有第一臂部30a,并且,相对于中央部30c在+X方向形成有第二臂部30b的状态。通过这样的构成,按压部件30在宽度方向上多个接触位置与原稿P接触,更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两个部位的接触位置与原稿P接触。

另外,排出的原稿P的宽度方向的中心位置由图3中单点划线C示出,但该中心位置C位于上述两个部位的接触位置即第一臂部30a与第二臂部30b之间,更具体而言位于上述两个部位的接触位置的中心。

接着,说明按压部件30的旋转动作。在原稿接受托盘40上没有原稿P的情况下,处于第一状态的按压部件30因自重而与原稿接受托盘40的上表面接触。原稿P从该状态向原稿接受托盘40排出时,按压部件30由原稿P向上方被推上去。并且,原稿P完全落到原稿接受托盘40时,伴随于此按压部件30向下方下降,在与原稿P的上表面接触的状态下停止旋转。之后,每当原稿P排出,按压部件30反复向上方的旋转和向下方的旋转。然后,还随着原稿接受托盘40上的原稿P的堆积量增加,按压部件30的旋转停止位置向上方移动。以上的按压部件30的旋转动作在按压部件30的第一状态下进行。

以上那样原稿排出装置10具备按压部件30,该按压部件30能够相对于装置主体2拆装,在安装于装置主体2的状态下将由排出辊对17排出的原稿P朝向原稿接受托盘40按压。在没有按压部件30的情况下,由排出辊对17排出的原稿P在排出后,因排出的惯性而容易引起旋转即斜行。但是,在如上述那样具备按压部件30的情况下,通过将按压部件30所排出的原稿P朝向原稿接受托盘40按压,能够抑制原稿P的斜行,能够提高原稿接受托盘40上的原稿P的排列性。此外,原稿P的旋转即斜行通过设置用于限制所排出的原稿P的侧边缘的侧围栏也能够抑制,但在例如尺寸不同的原稿P混合的情况下通过侧围栏无法引导小尺寸原稿,因此成为有效。

并且,该按压部件30能够从装置主体2拆下,因此通过在装置的保管时、输送时拆下按压部件30,能够避免按压部件30的破损。

然后,该按压部件30还在安装于装置主体2的状态下,能够切换为:能够与由排出辊对17排出的原稿P接触的第一状态;以及向上方退避至不与由排出辊对17排出的原稿P接触的位置的第二状态。因此,在平常的使用环境中不需要按压部件30的情况下,不需将按压部件30从装置主体2拆下,通过设为第二状态就能够符合用户的要求,进而能够提高用户的便利性。例如,通过在进行卡纸处理时将按压部件30切换为第二状态,能够将按压部件30设为不妨碍的状态。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原稿P不存在于原稿接受托盘40的情况下,按压部件30与原稿接受托盘40的上表面接触,但在原稿P不存在于原稿接受托盘40的情况下,按压部件30也可以构成为从原稿接受托盘40以某程度离开。

并且,原稿排出装置10如参照图11说明那样具备对于从按压部件30的第二状态向第一状态的切换动作施加负荷的负荷施加部31d。由此,能够抑制按压部件30违反用户的意图地从第二状态切换到第一状态,更进一步提高用户的便利性。

并且,处于第一状态的按压部件30在作为与原稿P的排出方向交叉的方向的宽度方向上在多个接触位置与原稿P接触。由此,能够抑制排出的原稿P的X-Y平面上的旋转即斜行。

并且,按压部件30在宽度方向上两个部位的接触位置、具体而言第一臂部30a和第二臂部30b中与原稿P接触,由排出辊对17排出的原稿P的宽度方向的中心位置C位于两个部位的接触位置、即第一臂部30a与第二臂部30b之间。通过这样的构成,能够更有效抑制排出的原稿P的旋转即斜行。

以下,进一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特征。

按压部件30朝向原稿P的排出方向下游在宽度方向上扩展,并且宽度方向的中央部30c具有缺口的形状。根据这样的形状,通过在宽度方向上宽的区域按压原稿P能够有效抑制排出的原稿P的旋转即斜行。并且,按压部件30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30c具有缺口的形状,因此能够抑制按压部件30的重量增加,由此能够抑制排出刚度低的原稿P时的压弯。

而且在将按压部件30切换为第二状态时,能够减小按压部件30覆盖装置主体2的面积,能够抑制装置主体2的操作性的降低。以下,对此进一步说明。

如图5、图6、图7所示那样处于第二状态的按压部件30的上端部处于在高度方向上与操作面板7的一部分重叠的高度。并且,如图7所示那样在显示部7a的俯视观察中,按压部件30覆盖操作面板7的一部分,尤其是覆盖显示部7a的下侧的两角部和操作按钮7b的一部分。操作按钮7b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将操作设定的状态返回到前一个状态的“返回”按钮。

由此按压部件30成为第二状态时,按压部件30覆盖操作面板7的一部分,但按压部件30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30c具有缺口的形状,因此无需以宽的区域覆盖显示部7a,就能够抑制操作性的降低。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处于第二状态的按压部件30在显示部7a的俯视观察中位于覆盖显示部7a的一部分的位置,且与显示部7a中的显示内容分开的位置。在此的显示内容是指,显示于显示部7a的、提供给用户的文字、图形等的信息。处于第二状态的按压部件30位于与显示于显示部7a的文字、图形等信息分开的位置,因此能够抑制妨碍基于用户的显示部7a的目视确认。

并且,按压部件30覆盖操作按钮7b的一部分,成为位于使操作按钮7b的一部分露出的位置,确保能够按下操作按钮7b的面积,且操作按钮7b能够按下的状态。由此按压部件30能够避免妨碍基于用户的操作按钮7b的按下。

并且,尤其是本实施方式中,按压部件30覆盖作为将操作设定的状态返回到前一个状态的“返回”按钮的操作按钮7b的一部份,因此假设即使是按压部件30覆盖操作按钮7b的全部,无法按下操作按钮7b的状态,也能够进行原稿P的基本的读取动作。作为未被按压部件30覆盖的操作按钮,优选电源按钮、扫描执行按钮等。

另外,显示部7a是所谓触摸面板,在用于进行各种设定操作的用户界面在显示部7a实现的情况下也同样地,优选用于进行原稿P的基本的读取动作的触摸区域不由按压部件30覆盖,或者即使覆盖也仅覆盖一部分,构成为能够触摸操作。并且,相反地,优选除了由按压部件30覆盖的区域以外的区域实现用于进行各种设定操作的用户界面。

此外,处于第二状态的按压部件30的上端部设为在高度方向上不与操作面板7的一部分重叠的高度,则按压部件30不会阻碍显示部7a的目视确认、多个操作按钮的操作,因此是优选的。

另外,处于第二状态的按压部件30的上端部即使位于在高度方向上与操作面板7的一部分重叠的位置,通过例如由透明材料形成按压部件30,能够确保用户的目视确认性。

接着,在图13中直线L1是排出驱动辊17a和排出从动辊17b的共通接线,即表示基于排出辊对17的原稿排出方向。并且,标号30-1表示在原稿接受托盘40上没有原稿P,与原稿接受托盘40接触的按压部件30。并且,标号30-2表示在原稿接受托盘40上堆积有最大堆积高度的原稿P的状态下,与最上位的原稿Pt接触的按压部件30。另外,位置T1是由排出辊对17排出的原稿P与原稿接受托盘40接触的位置,位置T2是由排出辊对17排出的原稿P与最上位的原稿Pt接触的位置。此外,位置T2根据原稿堆积量在共通接线L1上变化。

如图13所示那样,共通接线L1不论原稿P的堆积量,都不与按压部件30交叉。即不论原稿P的堆积量,由排出辊对17排出的原稿P与按压部件30接触的接触位置位于比由排出辊对17排出的原稿P与原稿接受托盘40接触的位置T1或者与堆积于原稿接受托盘40的原稿P中最上位的原稿Pt的位置T2更靠排出方向下游。

由此,可得到以下的作用效果。即,在由排出辊对17排出的原稿P与原稿接受托盘40接触之前与按压部件30接触时,存在原稿P被压弯而成为卡纸的担忧。同样地,存在排出的原稿P在与堆积于原稿接受托盘40的原稿P中最上位的原稿Pt接触之前与按压部件30接触时,原稿P被压弯而成为卡纸的担忧。但是,根据本方式,由排出辊对17排出的原稿P与按压部件30接触的接触位置比由排出辊对17排出的原稿P与原稿接受托盘40接触的位置T1或者与堆积于原稿接受托盘40的原稿P中最上位的原稿Pt接触的位置T2更靠排出方向下游。因此,能够抑制上述那样的卡纸的发生。

接着,如图13所示那样按压部件30从作为与原稿P的排出方向交叉的方向的宽度方向观察,与原稿接受托盘40接触的部位30f形成为相对于原稿接受托盘40成为凸的形状。以下,将按压部件30与原稿接受托盘40接触的部位30f称为“托盘接触部位30f”。

托盘接触部位30f在本实施方式中呈弯折为V字状的形状,相对于原稿接受托盘40成为凸。由此,得到以下的作用效果。即,在从图3以及图4所示的那样的原稿接受托盘40的展开状态,将原稿接受托盘40设为缩小状态时,存在第二展开托盘43、第三展开托盘44钩挂于按压部件30的担忧。但是,按压部件30形成为托盘接触部位30f相对于原稿接受托盘40成为凸的形状,因此能够抑制上述的钩挂。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托盘接触部位30f呈弯折为V字状的形状,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具有其他形状例如弯折为U字状的形状。

接着,图12的最右的图示出按压部件30处于下方向的旋转限度的状态。按压部件30向下方向的旋转限度通过形成于按压部件30的抵接部30g与作为形成于基座部31的限制部的操作部31c抵接而规定。该状态作为一例在抬起装置主体2而移动的情况下产生。在这种情况下,在将装置主体2放置于设置面时,存在按压部件30与装置的设置面冲突,受到上方向的外力Fc,导致破损的担忧。但是,对处于向下方向的旋转限度的按压部件30的下端部施加包括铅垂上方成分的外力Fc时,从图12可知那样,按压部件30朝向第二状态旋转。由此,能够抑制上述那样的按压部件30的破损。

另外,按压部件30向下方向的旋转限度通过抵接部30g与作为抵接部30g所抵接的限制部的操作部31c的抵接而规定。在抵接部30g与操作部31c抵接的状态下,图12的最右的图所示那样按压部件30成为朝向斜下方向的倾斜姿态。由此,对处于向下方向的旋转限度的按压部件30的下端部作用有包括铅垂上方成分的外力Fc时,按压部件30能够朝向第二状态切实地旋转,能够切实抑制上述那样的按压部件30的破损。

并且,在对处于向下方向的旋转限度的按压部件30,施加向与朝向第二状态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的外力Fd的情况下,存在导致按压部件30的破损的担忧。但是,施加这样的外力Fd时,作为按压部件30的一部分的抵接部30g与操作部31c抵接,对操作部31c施加由箭头Fb示出那样的外力。于是,由此参照图11说明那样基于锁定部31b的按压部件30的固定被解除,因此按压部件30能够脱落,其结果是能够抑制按压部件30的破损。

接着,说明按压部件的其他实施方式。图14以及图15示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按压部件50。此外,在之后的实施方式中对于与已说明的构成相同的构成标注同一标号,省略重复的说明。

按压部件50构成为具备第一臂51和第二臂52。第一臂51能够以旋转轴30d为中心旋转,第二臂52经由具有与宽度方向平行的轴线的旋转轴53相对于第一臂51连结为能够旋转。另外,在旋转轴53设置有未图示的摩擦部件,构成为对第二臂52相对于第一臂51的旋转产生摩擦力。因此第二臂52除了从用户施加有外力时旋转以外,成为通过上述摩擦力限制旋转的状态。

在第一臂51形成有相对于原稿接受托盘40成为凸的托盘接触部位51a,在第二臂52也同样地,形成有相对于原稿接受托盘40成为凸的托盘接触部位52a。如图14所示那样第一臂51和第二臂52成为直线状时,按压部件50作为整体成为在原稿排出方向上最长的状态。在该状态下,第二臂52的托盘接触部位52a与原稿接受托盘40接触,或者与排出的原稿P接触。

并且,从图14所示的状态使第二臂52向图14的顺时针方向旋转,设为图15所示的状态时,按压部件50作为整体成为在原稿排出方向上最短的状态。在该状态下,第一臂51的托盘接触部位51a与原稿接受托盘40接触或者与排出的原稿P接触。

由此,按压部件50构成为能够调整原稿P的排出方向的长度,因此能够对应于原稿P的尺寸而调整按压部件50按压原稿P的位置,能够适当按压原稿P。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通过第一臂51和第二臂52的两个部件调整原稿P的排出方向长度,但也可以构成为通过三个以上的部件,进而多阶段地调整排出方向长度。

并且,或者也可以构成为将例如第二臂52设置为相对于第一臂51能够在排出方向上滑动,能够以无阶段地调整排出方向长度。

接着,图16示出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按压部件60。按压部件60的与原稿P接触的接触部位61具备:第一部位61a,与原稿P之间的摩擦系数成为第一摩擦系数;以及第二部位61b,与原稿P之间的摩擦系数成为大于第一部位61a的第一摩擦系数的第二摩擦系数。接触部位61经由旋转轴62相对于按压部件60能够旋转,通过旋转,能够切换为与原稿P接触的部位、第一部位61a和第二部位61b。此外,在接触部位61与旋转轴62之间设置有未图示的摩擦部件,接触部位61除了在从用户施加有外力时旋转以外,成为通过上述摩擦部件的摩擦力而限制旋转的状态。

由此,接触部位61能够切换为与原稿P之间的摩擦系数成为第一摩擦系数的第一部位61a和成为大于第一摩擦系数的第二摩擦系数的第二部位61b,因此能够对应于原稿P的尺寸、种类等而切换上述摩擦系数,能够适当按压原稿P。

例如,在刚度低而容易压弯的原稿P的情况下,通过第一部位61a按压原稿P,在存在某程度的刚度而难以压弯的原稿P的情况下,通过第二部位61b按压原稿P是优选的。

接着,图17示出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按压部件70。在按压部件70的上表面,重锤71设置为能够在箭头a方向上位移。重锤71设置为由未图示的摩擦部件在与按压部件70之间产生摩擦力,除了从用户施加有外力时位移以外,成为通过上述摩擦部件的摩擦力限制位移的状态。通过使重锤71位移,能够调整按压部件70按压原稿P时的按压负荷。通过这样的构成,能够对应于原稿P的尺寸、种类等而调整上述按压负荷,能够适当按压原稿P。

例如,在刚度低而容易压弯的原稿P的情况下,按压负荷减小,在存在某程度的刚度而难以压弯的原稿P的情况下,与将上述刚度低而容易压弯的原稿P按压的情况相比增加相对的按压负荷是优选的。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说明的实施方式,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发明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变形,显然这些也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例如,在设置检测按压部件30的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的检测机构,按压部件30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与处于第二状态的情况相比降低相对的原稿排出速度也是优选的。

并且,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介质排出装置构成为扫描仪1中的原稿排出装置10,但不限于此,也可以适用于在介质进行记录的记录装置例如打印机。

31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用于双零箔料精整切边的改善方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