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结构的聚四氟乙烯管

文档序号:505821 发布日期:2021-05-28 浏览:15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弹性结构的聚四氟乙烯管 (Elastic structure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tube ) 是由 姚袁生 仇桂芹 于 2021-01-05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提供了弹性结构的聚四氟乙烯管,弹性结构的聚四氟乙烯管,包括聚四氟乙烯管本体,所述聚四氟乙烯管本体外部设置弹性结构,所述聚四氟乙烯管本体两端设置拼接装置。通过在聚四氟乙烯管本体外部设置弹性结构可以,对聚四氟乙烯管本体起到保护作用,解决了目前聚四氟乙烯管通常未设置相关保护结构,容易受外力作用破坏聚四氟乙烯管的问题;拼接装置可以使两聚四氟乙烯管(管件)之间方便的拼接在一起,通过管件自身设置的拼接装置可以使两管件之间方便的拼接在一起,而不需要额外的法兰盘组装拼接,解决了目前的拼装方式是利用法兰盘对两个管件进行简易固定进行拼接,而利用法兰盘简易固定时步骤繁琐,给操作人员带来了不便的问题。(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tube with an elastic structure, which comprises a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tube body, wherein the elastic structure is arranged outside the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tube body, and splicing devices are arranged at two ends of the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tube body. The elastic structure is arranged outside the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tube body, so that the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tube body is protected, and the problem that the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tube is easily damaged by external force because a related protection structure is not arranged in the conventional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tube is solved; splicing apparatus can make convenient concatenation together between two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pipe (pipe fittings), and splicing apparatus through pipe fitting self setting can make convenient concatenation together between two pipe fittings, and does not need the concatenation of extra ring flange equipment, has solved present mode of assembling and has utilized the ring flange to carry out simply fixed the concatenation to two pipe fittings, and the step is loaded down with trivial details when utilizing the ring flange simply to fix, has brought inconvenient problem for operating personnel.)

弹性结构的聚四氟乙烯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弹性结构的聚四氟乙烯管。

背景技术

聚四氟乙烯管具有极优的化学稳定性,其用在导线绝缘护套,腐蚀性流体介质管道、各种高频率下使用的电绝缘零件等,聚四氟乙烯管是使用高质量的柱塞工挤出管,采用特殊加工工艺,使钢管和塑料管紧密结合。

现有的聚四氟乙烯管通常未设置相关保护结构,容易受外力作用破坏聚四氟乙烯管,且聚四氟乙烯管使用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将两个管件端头进行拼装的状况,目前的拼装方式是利用法兰盘对两个管件进行简易固定进行拼接,而利用法兰盘简易固定时步骤繁琐,给操作人员带来了不便,且增加了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弹性结构的聚四氟乙烯管,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至少一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弹性结构的聚四氟乙烯管,弹性结构的聚四氟乙烯管,包括聚四氟乙烯管本体,所述聚四氟乙烯管本体外部设置弹性结构,所述聚四氟乙烯管本体两端设置拼接装置,所述聚四氟乙烯管本体内部设置导热装置。

优选的,所述弹性结构包括:

弹簧安装座,所述弹簧安装座固定设置在所述聚四氟乙烯管本体外壁上,所述聚四氟乙烯管本体轴向、径向上均设置若干弹簧安装座;

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弹簧安装座上;

橡胶外管,所述橡胶外管内壁与所述减震弹簧另一端固定连接;

减震孔,所述减震孔固定设置在所述橡胶外管内部,所述橡胶外管内设置若干减震孔,所述减震孔沿着所述聚四氟乙烯管本体轴向设置。

优选的,所述拼接装置包括:

外螺纹,所述外螺纹固定设置在所述聚四氟乙烯管本体一端外壁上;

内螺纹套,所述内螺纹套固定设置在所述四氟乙烯管本体另一端,所述内螺纹套与所述为螺纹可以螺纹连接;

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固定连接在所述内螺纹套上;

密封垫,所述密封垫套接在所述连接管上。

优选的,所述导热装置包括:

导热层,所述导热层固定设置在所述四氟乙烯管本体内壁上;

导热杆,所述导热杆固定设置在所述导热层上,所述导热杆穿过四氟乙烯管本体、弹性结构,所述聚四氟乙烯管本体轴向、径向上均设置若干导热杆。

优选的,所述橡胶外管外壁上还设置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

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固定设置在所述橡胶外管外壁上;

固定电机,所述固定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座内;

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电机的输出端,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固定设置在所述转动轴上;

两个第一转动腔,所述第一转动腔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座内,所述两个第一转动腔位于所述固定电机两侧,所述第一转动腔内壁上半部分设置螺纹,下半部分为光面;

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转动腔内,所述固定轴上设置螺纹,所述固定轴与所述第一转动腔螺纹连接;

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轴上;

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轴上,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传动;

固定螺钉,所述固定螺钉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轴另一端,所述固定螺钉伸出所述固定座;

两个第二转动腔,所述第二转动腔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座内,所述第二转动腔内壁设置螺纹,所述第二转动腔位于所述固定电机两侧;

支撑轴,所述支撑轴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转动腔内,所述支撑轴与所述第二转动腔螺纹连接,所述支撑轴伸出所固定座;

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二锥形齿轮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轴上,所述第二锥形齿轮可以与所述第一锥形齿轮啮合传动;

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轴的另一端。

优选的,所述橡胶外管外壁尾部还设置自动疏通装置,所述自动疏通装置

包括:

驱动箱,所述驱动箱固定设置在所述导热层内;

第一储力箱,所述第一储力箱固定设置在所述驱动箱内;

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一端通过轴承与所述第一储力箱左侧壁转动连接;

第四锥形齿轮,所述第四锥形齿轮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杆另一端;

第四连接杆,所述第四连接杆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所述驱动箱内壁上;

第三锥形齿轮,所述第三锥形齿轮固定连接在所述第四连接杆(528)的另一端,所述第三锥形齿轮与所述第四锥形齿轮啮合传动;

第五连接杆,所述第五连接杆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所述驱动箱内壁上,所述第五连接杆穿入所述橡胶外管、导热层;

第五锥形齿轮,所述第五锥形齿轮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五连接杆的一端,所述第五锥形齿轮与所述第三锥形齿轮啮合传动;

叶片,所述叶片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五连接杆的另一端;

棘轮,所述棘轮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

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通过轴承与所述第一储力箱的右侧壁转动连接;

转盘,所述转盘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所述转盘上设置凹槽,所述棘轮套接在所述凹槽内;

棘爪,所述棘爪设置在所述凹槽内,所述棘轮与所述棘爪啮合传动;

第二储力箱,所述第二储力箱固定设置在所述驱动箱内,所述第二储力箱位于所述第一储力箱右侧,所述第二连接杆伸入所述第二储力箱;

活塞缸,所述活塞缸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储力箱内;

电磁铁,所述电磁铁固定设置在所述活塞缸内;

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一端与所述电磁铁固定连接;

永磁铁,所述永磁铁滑动连接在所述活塞缸内,所述永磁铁与所述复位弹簧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永磁铁下端设置齿爪;

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通过轴承与所述第二储力箱的右侧壁转动连接;

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三连接杆上,所述齿轮与所述永磁铁下端的齿爪啮合;

储力弹簧,所述储力弹簧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所述储力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

传动箱,所述传动箱固定设置在所述驱动箱内,所述传动箱位于所述第二储力箱右侧,所述第三连接杆伸入所述传动箱;

第一滑动槽,所述第一滑动槽固定设置在所述传动箱内;

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滑动槽内,所述第一滑块中心设置螺纹,所述第三连接杆另一端也设置螺纹,并与所述第一滑块螺纹连接;

两个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块上下两个面上;

两个转轴,所述转轴通过轴承与所述传动箱转动连接,所述两个转轴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滑块上下端;

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固定设置在所述转轴上,所述两个转轴上均设置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第一齿条啮合传动;

两个第二滑动槽,所述第二滑动槽固定设置在所述传动箱内,所述两第二滑动槽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滑块上下端;

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二滑动槽内,所述两个第二滑动槽内均设置第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伸出所述传动箱和驱动箱;

第二齿条,所述第二齿条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块上,所述第二齿条与所述第四齿轮啮合传动;

第一疏通环,所述第一疏通环两端分别与所述两个第二滑块固伸出驱动箱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疏通环沿着所述橡胶外管径向设置;

第二疏通环,所述第二疏通环滑动连接在所述导热层内壁上,所述第二疏通环与所述第一疏通环间磁性相吸,所述第二疏通管道也沿着所述橡胶外管径向设置;

力传感器,所述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导热层内壁上;

第一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置在所述驱动箱上,所述第一控制器与所述力传感器、电磁铁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导热层内设置调温装置,所述调温装置为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导热层内壁为冷端,外壁为热端。

优选的,所述导热层内设置调温装置,所述聚四氟乙烯管上还设置自动报警装置;

所述自动报警装置包括:

第二控制器、报警器,所述第二控制器、报警器设置在所述橡胶外管外壁上;

电流传感器,所述电流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橡胶外管外壁上,电流传感器用于检测导热层内调温装置的电流;

频率检测装置,所述频率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橡胶外管外壁上,用于检测导热层内调温装置的电流的频率;

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导热层内壁上,用于检测导热层的温度;

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导热杆上,用于检测所述导热杆的温度;

第三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橡胶外管外壁上,用于检测环境温度;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流传感器、频率检测装置、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报警器电连接,控制器基于电流传感器、频率检测装置、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控制报警器报警,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根据电流传感器、频率检测装置的检测值及公式(1)计算调温装置与聚四氟乙烯管本体交换的热量W1:

其中I为电流传感器的检测值,R为调温装置的总电阻,C为调温装置的电容,f为频率检测装置检测值;

步骤2,根据调温装置与聚四氟乙烯管本体交换的热量、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及公式2计算导热层对聚四氟乙烯管本体总的散热效率η:

其中,λ1为导热层的导热系数,d1为导热层的厚度,l1为导热层的长度,λ2为导热杆的导热系数,d2为导热杆的半径,l2为导热杆的长度,T1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T2为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T3为第三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

步骤3:控制器比较步骤2的导热层对聚四氟乙烯管本体总的散热效率与预设散热效率的大小,当导热层对聚四氟乙烯管本体总的散热效率小于预设散热效率时,控制器控制报警器报警。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图1中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拼接装置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图4中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本发明疏通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图6中C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图6中疏通环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聚四氟乙烯管本体;101、导热层;102、导热杆;201、弹簧安装座;202、减震弹簧;203、橡胶外管;204、减震孔;301、外螺纹;302、内螺纹套;303、连接管;304、密封垫;401、固定座;402、固定电机;403、转动轴;404、第一齿轮;405、第一转动腔;406、固定轴;407、第一锥形齿轮;408、第二齿轮;409、固定螺钉;410;第二转动腔;411、支撑轴;412、第二锥形齿轮;413、支撑座;501、驱动箱;502、第一储力箱;503、第一连接杆;504、叶片;505、棘轮;506、棘爪;507、第二连接杆;508、第二储力箱;509、储力弹簧;510、活塞缸;511、电磁铁;512、复位弹簧;513、永磁铁;514、第三连接杆;515、第三齿轮;516、传动箱;517、第一滑动槽;518、第一滑块;519、第一齿条;520、第二滑动槽;521、第二滑块;522、第二齿条;523、转轴;524、第四齿轮;525、第一疏通环;526、第二疏通环;527、转盘;528、第四连接杆;529、第五连接杆、530、第三锥形齿轮;531、第四锥形齿轮;532、第五锥形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以及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弹性结构的聚四氟乙烯管,如图1所示,包括聚四氟乙烯管本体1,所述聚四氟乙烯管本体1外部设置弹性结构,所述聚四氟乙烯管本体1两端设置拼接装置。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通过在聚四氟乙烯管本体1外部设置弹性结构可以,对聚四氟乙烯管本体1起到保护作用,解决了目前聚四氟乙烯管通常未设置相关保护结构,容易受外力作用破坏聚四氟乙烯管的问题;

拼接装置可以使两聚四氟乙烯管(管件)之间方便的拼接在一起,通过管件自身设置的拼接装置可以使两管件之间方便的拼接在一起,而不需要额外的法兰盘组装拼接,解决了目前的拼装方式是利用法兰盘对两个管件进行简易固定进行拼接,而利用法兰盘简易固定时步骤繁琐,给操作人员带来了不便的问题。

实施例2

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1-2所示,所述弹性结构包括:

弹簧安装座201,所述弹簧安装座201固定设置在所述聚四氟乙烯管本体1外壁上,所述聚四氟乙烯管本体1轴向、径向上均设置若干弹簧安装座201;

减震弹簧202,所述减震弹簧202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弹簧安装座201上;

橡胶外管203,所述橡胶外管203内壁与所述减震弹簧202另一端固定连接;

减震孔204,所述减震孔204固定设置在所述橡胶外管203内部,所述橡胶外管203内设置若干减震孔204,所述减震孔204沿着所述聚四氟乙烯管本体1轴向设置。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减震弹簧202对聚四氟乙烯管本体1与橡胶外管203之间起到缓冲作用,防止震动过大,破话内部结构,设置减震孔204,当管件受到外力时,橡胶外管203可以通过减震孔204压缩,起到缓冲的效果,也能起到减震的作用,两者结合,增加减震效果。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3所示,所述拼接装置包括:

外螺纹301,所述外螺纹301固定设置在所述聚四氟乙烯管本体1一端外壁上;

内螺纹套302,所述内螺纹套302固定设置在所述四氟乙烯管本体另一端,所述内螺纹套302与所述为螺纹可以螺纹连接;

连接管303,所述连接管303固定连接在所述内螺纹套302上;

密封垫304,所述密封垫304套接在所述连接管303上。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使用时,将连接管303插入另一管件内,旋转内螺纹套302,将两管连接在一起,该装置结构简单,方便操作,更具实用性,且设置密封垫304增加管件连接的密封性能。

实施例4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1所示,所述导热装置包括:

导热层101,所述导热层101固定设置在所述四氟乙烯管本体内壁上;

导热杆102,所述导热杆102固定设置在所述导热层101上,所述导热杆102穿过四氟乙烯管本体、弹性结构,所述聚四氟乙烯管本体1轴向、径向上均设置若干导热杆102。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四氟乙烯管本体内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导热层101吸收并通过导热杆传递到空气中,解决了管件内部的热量无法及时散出,会导致管件及内部结构破坏的问题。

实施例5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如图4-5所示,所述橡胶外管203外壁上还设置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

固定座401,所述固定座401固定设置在所述橡胶外管203外壁上;

固定电机402,所述固定电机402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座401内;

转动轴403,所述转动轴403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电机402的输出端,所述转动轴403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座401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第一齿轮404,所述第一齿轮404固定设置在所述转动轴403上;

两个第一转动腔405,所述第一转动腔405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座401内,所述两个第一转动腔405位于所述固定电机402两侧,所述第一转动腔405内壁上半部分设置螺纹,下半部分为光面;

固定轴406,所述固定轴406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转动腔405内,所述固定轴406上设置螺纹,所述固定轴406与所述第一转动腔405螺纹连接;

第一锥形齿轮407,所述第一锥形齿轮407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轴406上;

第二齿轮408,所述第二齿轮408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轴406上,所述第二齿轮408与所述第一齿轮404啮合传动;

固定螺钉409,所述固定螺钉409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轴406另一端,所述固定螺钉409伸出所述固定座401,所述第一齿轮404高度大于等于所述固定螺钉409长度;

两个第二转动腔410,所述第二转动腔410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座401内,所述第二转动腔410内壁设置螺纹,所述第二转动腔410位于所述固定电机402两侧;

支撑轴411,所述支撑轴411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转动腔410内,所述支撑轴411与所述第二转动腔410螺纹连接,所述支撑轴411伸出所固定座401;

第二锥形齿轮412,所述第二锥形齿轮412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轴411上,所述第二锥形齿轮412可以与所述第一锥形齿轮407啮合传动;

支撑座413,所述支撑座413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轴411的另一端。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初始位置时,所述第一锥形齿轮407与所述第二锥形齿轮412不啮合,且两者间的距离与所述固定螺钉409的长度相同,当管件需要固定时,打开固定电机402,固定电机402转动带动转动轴403转动,转动轴403带动第一齿轮404转动,第一齿轮404带动第二齿轮408转动,第二齿轮408带动固定轴406转动,固定轴406沿着第一转动腔405向下运动,固定轴406将固定螺钉409拧到需要固定的位置,停止驱动电机,当需要拆除时,再次打开固定电机402,这时第一锥形齿轮407与第二锥形齿轮412啮合,第二锥形齿轮412带动支撑轴411向下运动,支撑轴411通过支撑座413将固定座401抬起,管件完成拆除,该装置可以方便的将管件固定在需要固定的位置,而且拆卸方便,且拆卸时无需反转固定电机402,增加固定电机402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6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如图6-8所示,所述橡胶外管203外壁尾部还设置自动疏通装置,所述橡胶外管203外壁尾部为出料口端,所述自动疏通装置包括:

驱动箱501,所述驱动箱501固定设置在所述导热层101内;

第一储力箱502,所述第一储力箱502固定设置在所述驱动箱501内;

第一连接杆503,所述第一连接杆503一端通过轴承与所述第一储力箱502左侧壁转动连接;

第四锥形齿轮531,所述第四锥形齿轮531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杆503另一端;

第四连接杆528,所述第四连接杆528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所述驱动箱501内壁上;

第三锥形齿轮530,所述第三锥形齿轮530固定连接在所述第四连接杆528(528)的另一端,所述第三锥形齿轮530与所述第四锥形齿轮531啮合传动;

第五连接杆529,所述第五连接杆529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所述驱动箱501内壁上,所述第五连接杆529穿入所述橡胶外管203、导热层101;

第五锥形齿轮532,所述第五锥形齿轮532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五连接杆529的一端,所述第五锥形齿轮532与所述第三锥形齿轮530啮合传动;

叶片504,所述叶片504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五连接杆529的另一端;

棘轮505,所述棘轮505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杆503的另一端;

第二连接杆507,所述第二连接杆507通过轴承与所述第一储力箱502的右侧壁转动连接;

转盘527,所述转盘527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杆507的一端,所述转盘527上设置凹槽,所述棘轮505套接在所述凹槽内;

棘爪506,所述棘爪506设置在所述凹槽内,所述棘轮505与所述棘爪506啮合传动;

第二储力箱508,所述第二储力箱508固定设置在所述驱动箱501内,所述第二储力箱508位于所述第一储力箱502右侧,所述第二连接杆507伸入所述第二储力箱508;

活塞缸510,所述活塞缸510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储力箱508内;

电磁铁511,所述电磁铁511固定设置在所述活塞缸510内;

复位弹簧512,所述复位弹簧512一端与所述电磁铁511固定连接;

永磁铁513,所述永磁铁513滑动连接在所述活塞缸510内,所述永磁铁513与所述复位弹簧512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永磁铁513下端设置齿爪;

第三连接杆514,所述第三连接杆514通过轴承与所述第二储力箱508的右侧壁转动连接;

第三齿轮515,所述第三齿轮515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三连接杆514上,所述齿轮与所述永磁铁513下端的齿爪啮合;

储力弹簧509,所述储力弹簧509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杆507的另一端,所述储力弹簧509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接杆514的一端固定连接;

传动箱516,所述传动箱516固定设置在所述驱动箱501内,所述传动箱516位于所述第二储力箱508右侧,所述第三连接杆514伸入所述传动箱516;

第一滑动槽517,所述第一滑动槽517固定设置在所述传动箱516内;

第一滑块518,所述第一滑块518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滑动槽517内,所述第一滑块518中心设置螺纹,所述第三连接杆514另一端也设置螺纹,并与所述第一滑块518螺纹连接;

两个第一齿条519,所述第一齿条519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块518上下两个面上;

两个转轴523,所述转轴523通过轴承与所述传动箱516转动连接,所述两个转轴523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滑块518上下端;

第四齿轮524,所述第四齿轮524固定设置在所述转轴523上,所述两个转轴523上均设置第四齿轮524,所述第四齿轮524与所述第一齿条519啮合传动;

两个第二滑动槽520,所述第二滑动槽520固定设置在所述传动箱516内,所述两个第二滑动槽520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滑块518上下端;

第二滑块521,所述第二滑块521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二滑动槽520内,所述两个第二滑动槽520内均设置第第二滑块521,所述第二滑块521伸出所述传动箱516和驱动箱501;

第二齿条522,所述第二齿条522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块521上,所述第二齿条522与所述第四齿轮524啮合传动;

第一疏通环525,所述第一疏通环525两端分别与所述两个第二滑块521固伸出驱动箱501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疏通环沿着所述橡胶外管203径向设置;

第二疏通环526,所述第二疏通环526滑动连接在所述导热层101内壁上,所述第二疏通环526与所述第一疏通环525间磁性相吸,所述第二疏通管道也沿着所述橡胶外管203径向设置;

力传感器,所述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导热层101101内壁上;

第一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置在所述驱动箱501上,所述第一控制器与所述力传感器、电磁铁511电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管件内的水流流动带动叶片504转动,叶片504带动第五连接杆529转动,第五连接杆529第五锥形齿轮532转动,第五锥形齿轮532带动第三锥形齿轮530转动,第三锥形齿轮530带动第四锥形齿轮531转动,第四锥形齿轮531带动第一连接杆503转动,第一连接杆503带动棘轮505转动,棘轮505带动转盘527转动,转盘527带动第二连接杆507转动,由于棘爪506的作用第二连接杆507只能一个方向转动,永磁铁513上的齿爪与第三齿轮515啮合,第三齿轮515不转,这样储力弹簧509在第二连接杆507的转动下不断储力,力传感器9检测管件尾部导热层101受到水流的压力,当压力达到预设值时,说明管道尾部可能存在堵塞,控制器控制电磁铁511通电,电磁铁511带动永磁铁513向上运动,永磁铁513上的齿爪不再与第三齿轮515啮合,储力弹簧509带动第三齿轮515转动,第三齿轮515带动第一滑动向右运动,第一滑块518通过第一齿条519带动第四齿轮524转动,第四齿轮524通过第二齿条522带动第二滑块521向右移动,第二滑块521带动第一疏通环525箱右运动,第一疏通环525带动第二疏通环526将管道内壁上的刮除,该装可以自动对管件内壁进行清洁疏通,防止污物堆积在管壁上造成管件堵塞,且该装置无需采用动力装置,水流带动叶片504转动,就能够为装置提供动力,节约能源。

实施例7

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所述导热层101内设置调温装置,所述聚四氟乙烯管上还设置自动报警装置;

所述自动报警装置包括:

第二控制器、报警器,所述第二控制器、报警器设置在所述橡胶外管203外壁上;

电流传感器,所述电流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橡胶外管203外壁上,电流传感器用于检测导热层101内调温装置的电流;

频率检测装置,所述频率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橡胶外管203外壁上,用于检测导热层101内调温装置的电流的频率;

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导热层101内壁上,用于检测导热层101的温度;

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导热杆102上,用于检测所述导热杆102的温度;

第三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橡胶外管203外壁上,用于检测环境温度;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流传感器、频率检测装置、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报警器电连接,控制器基于电流传感器、频率检测装置、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控制报警器报警,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根据电流传感器、频率检测装置的检测值及公式(1)计算调温装置与聚四氟乙烯管本体1交换的热量W1:

其中I为电流传感器的检测值,R为调温装置的总电阻,C为调温装置的电容,f为频率检测装置检测值;

步骤2,根据调温装置与聚四氟乙烯管本体交换的热量、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及公式2计算导热层对聚四氟乙烯管本体总的散热效率η:

其中,λ1为导热层101的导热系数,d1为导热层101的厚度,l1为导热层101的长度,λ2为导热杆102的导热系数,d2为导热杆102的半径,l2为导热杆102的长度,T1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T2为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T3为第三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

步骤3:控制器比较步骤2的导热层对聚四氟乙烯管本体1总的散热效率与预设散热效率的大小,当导热层对聚四氟乙烯管本体1总的散热效率小于预设散热效率时,控制器控制报警器报警。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首先根据电流传感器、频率检测装置的检测值及公式(1)计算调温装置与聚四氟乙烯管本体1交换的热量,然后,根据调温装置与聚四氟乙烯管本体交换的热量、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及公式2计算导热层对聚四氟乙烯管本体总的散热效率,最后,控制器比较步骤2的导热层对聚四氟乙烯管本体1总的散热效率与预设散热效率的大小,当导热层对聚四氟乙烯管本体1总的散热效率小于预设散热效率时,控制器控制报警器报警,该装置可以实时的知道导热装置的散热效率,当导热装置的散热效率小于预设散热效率时,导热装置可能出现故障,报警器报警,提醒工作人员及时检修,防止温度过高,损坏管件及管件内的结构。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21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装配式卫生间墙板线管安装固定工具及方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

技术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