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式移动液氧系统

文档序号:506000 发布日期:2021-05-28 浏览:8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电子式移动液氧系统 (Electronic mobile liquid oxygen system ) 是由 杨箭 李刚 樊春生 于 2021-03-26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提供了电子式移动液氧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液氧罐无法根据实际呼吸情况供氧和过程难以控制的技术问题。它包括移动式液氧罐、电子式供氧阀和吸氧管;电子式供氧阀中,肺式流量通道、出氧口和吸氧管依次相通,吸氧管、负压口、负压感知装置和负压控制通道依次相通,增压盘管与电动通断阀相通,所述肺式流量通道与电动通断阀相通;控制板和显示器均与电池电连接,控制板与余液监测装置电连接,电动通断阀、显示器和负压感知装置均与控制板电连接。本发明通过肺式流量通道和负压感知装置来感知需氧人实际呼吸情况供氧,通过控制板来控制供氧过程。(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electronic mobile liquid oxygen system, which solves the technical problems that a liquid oxygen tank in the prior art can not supply oxygen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breathing condition and the process is difficult to control. It comprises a movable liquid oxygen tank, an electronic oxygen supply valve and an oxygen absorption pipe; in the electronic oxygen supply valve, a lung type flow channel, an oxygen outlet and an oxygen inhalation tube are communicated in sequence, the oxygen inhalation tube, a negative pressure port, a negative pressure sensing device and a negative pressure control channel are communicated in sequence, a pressurizing coil is communicated with an electric on-off valve, and the lung type flow channel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electric on-off valve; the control panel and the display are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battery, the control panel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residual liquid monitoring device, and the electric on-off valve, the display and the negative pressure sensing device are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control panel. The invention senses the actual breathing condition of the oxygen-requiring person for oxygen supply through the lung-type flow channel and the negative pressure sensing device and controls the oxygen supply process through the control panel.)

电子式移动液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供氧系统,具体涉及电子式移动液氧系统。

背景技术

氧气作为人体进行新陈代谢的关键物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第一需要,在医院或者高海拔地区需求量大;为存储这大量的氧气,常使用液氧罐。

申请号为201921707781 .2的一种医用供氧系统, 包括液氧罐、汽化器、第一高压氧气汇流排、第二高压氧气汇流排、气体自动切换器、减压装置;所述液氧罐通过管道连接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一阀门与所述汽化器的入口连接,所述汽化器的出口通过管道连接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一高压氧气汇流排与所述第二高压氧气汇流排并联后分别与气体自动切换器连接,气体自动切换器通过管道连接有第三阀门;所述第二阀门与所述第三阀门并联后通过管道与所述减压装置的入口连接,所述减压装置的出口通过管道与外部终端连接。

该供氧系统无法根据需氧人实际呼吸情况供氧,供氧过程难以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电子式移动液氧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液氧罐无法根据实际呼吸情况供氧和过程难以控制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电子式移动液氧系统,包括移动式液氧罐、电子式供氧阀和吸氧管;其中:

所述移动式液氧罐包括充液氧口、液氧内胆、气化盘管和增压盘管,所述液氧内胆上设有充液氧口,所述液氧内胆、气化盘管和增压盘管依次相通,所述液氧内胆中安装有余液监测装置;

所述电子式供氧阀包括负压控制通道、负压感知装置、负压口、肺式流量通道和出氧口,所述肺式流量通道、出氧口和吸氧管依次相通,所述吸氧管、负压口、负压感知装置和负压控制通道依次相通;

所述电子式供氧阀还包括电动通断阀、控制板、显示器、电池,所述增压盘管与电动通断阀相通,所述肺式流量通道与电动通断阀相通,所述控制板和显示器均与电池电连接,所述控制板与余液监测装置电连接,所述电动通断阀、显示器和负压感知装置均与控制板电连接。

所述电子式液氧阀还包括应急流量通道和应急开关,所述应急流量通道与电动通断阀相通,所述应急流量通道、应急开关和出氧口依次相通。

所述移动式液氧罐还包括压力表,所述压力表安装在增压盘管上。

所述移动式液氧罐还包括泄压阀,所述泄压阀安装在增压盘管上。

所述移动式液氧罐的下端连接有移动滚轮。

本发明至少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通过肺式流量通道供氧,负压感知装置来感知吸氧人员吸气,打开供氧通道,实现供氧,感知吸氧人员呼气,关闭供氧通道;通过控制板来控制供氧过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电子式移动液氧系统,包括移动式液氧罐、电子式供氧阀和吸氧管;其中:

所述移动式液氧罐包括充液氧口、液氧内胆、气化盘管和增压盘管;所述液氧内胆上设有充液氧口;所述液氧内胆、气化盘管和增压盘管依次相通;液氧通过充液氧口充入液氧内胆,液氧升温后,进入气化盘管,液氧气化成气体,一部分氧气通过增压盘管后流入电子式供氧阀;所述液氧内胆中安装有余液监测装置,用于监测液氧余液的剩余量,可通过液位计监测液面高度和称重量检测两种方式,当移动式液氧灌比较大时,可以放液位计,测量后的液面高度换算成余液剩余量;

所述电子式供氧阀包括负压控制通道、负压感知装置、负压口、肺式流量通道和出氧口;所述肺式流量通道、出氧口和吸氧管依次相通,氧气依次通过肺式流量通道、出氧口和吸氧管;所述吸氧管、负压口、负压感知装置和负压控制通道依次相通,将人体的呼吸情况通过吸氧管和负压口反馈给负压感知装置,负压感知装置感知情况,与负压控制通道一同控制肺式流量通道中的氧气流量大小,从而根据实际呼吸情况进行常规供氧;

所述电子式供氧阀还包括电动通断阀、控制板、显示器、电池;所述增压盘管与电动通断阀相通,所述肺式流量通道与电动通断阀相通;电动通断阀开启,则增压盘管中的氧气可进入肺式流量通道;所述控制板和显示器均与电池电连接,电池为控制板和显示器供电;所述控制板与余液监测装置电连接,余液监测装置将余液剩余量有关的信号传递给控制板;所述电动通断阀、显示器和负压感知装置均与控制板电连接;控制板控制电动通断阀的开与关,控制板通过负压感知装置控制供氧流量大小。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电子式液氧阀还包括应急流量通道和应急开关;所述应急流量通道与电动通断阀相通;所述应急流量通道、应急开关和出氧口依次相通,通过应急开关控制应急流量通道的开启和关闭,氧气依次通过应急流量通道、应急开关、出氧口和吸氧管,当出现常规供氧失效或者吸气人员无法正常呼吸时,实现对人体的紧急供氧。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移动式液氧罐还包括压力表;所述压力表安装在增压盘管上,来测定移动式液氧罐中的压力。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移动式液氧罐还包括泄压阀;所述泄压阀安装在增压盘管上,一方面用于稳定移动式液氧罐中的压力,保证氧气流入机械式供氧阀时保持一定的压力,另一方面用于增压后卸掉压力,保证移动式液氧罐。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移动式液氧罐的下端连接有移动滚轮,有利于移动式液氧罐的搬运。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肺式流量通道和应急流量通道中均装有限流器,通过限流器来稳定和控制氧气流量。

本发明的工作流程为:

当人需要吸氧时,佩戴上吸氧管,通过扫码授权或远程授权等方式发出开启命令,控制板收到指令后打开电动通断阀,即可开始吸氧;使用完毕后,通过扫码授权或远程授权等方式发出关闭命令,控制板收到指令后关闭电动通断阀,停止供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6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天然气供气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