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热装置

文档序号:53394 发布日期:2021-09-28 浏览:27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加热装置 (Heating device ) 是由 涂均 龙建兵 郭志英 胡如国 于 2021-07-30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涉及加热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加热装置,包括电热管、用于给电热管通电的金属电极、温控器,还包括两个安装支架,两个所述安装支架均具有电极安装部,两个所述电极安装部相配合,所述金属电极包括两个部件,所述金属电极的一个部件夹紧于一个所述电极安装部与所述电热管外壁之间,至少一个所述安装支架具有温控器安装部,所述温控器至少部分与所述温控器安装部卡扣固定和/或折弯固定。本装置不仅有利于提高整个装置的整体性,而且降低温控器安装难度,可以提高温控器装配效率,利用安装座的结构特征完成温控器及金属电极的快速装配,便于实现自动化装配。(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heating equipment, in particular to a heat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n electric heating tube, metal electrodes for electrifying the electric heating tube, a temperature controller and two mounting brackets, wherein the two mounting brackets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n electrode mounting part, the two electrode mounting parts are matched, each metal electrode comprises two parts, one part of each metal electrode is clamped between one electrode mounting part and the outer wall of the electric heating tube, at least one mounting bracket is provided with a temperature controller mounting part, and at least part of the temperature controller is fixedly buckled and/or bent with the temperature controller mounting part. This device not only is favorable to improving the wholeness of whole device, reduces the temperature controller installation degree of difficulty moreover, can improve temperature controller assembly efficiency, utilizes the structural feature of mount pad to accomplish the rapid Assembly of temperature controller and metal electrode, is convenient for realize automatic assembly.)

一种加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热设备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即速加热组件在生产过程中工序很多,由于加热组件会有加热管、连接管路、电极、电线、温控器等多个部件,每个部件都需要组装,组装工序繁杂,例如在安装电极时,需要将扁平的电极弯成圆弧形套在加热管外周,通过螺丝或螺母将电极位置对准,再将螺丝或螺母与壳体的固定孔对准固定,组装要人工操作,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加热组件装配效率低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加热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加热装置,包括电热管、用于给电热管通电的金属电极、温控器,还包括两个安装支架,两个所述安装支架均具有电极安装部,两个所述电极安装部相配合,所述金属电极包括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所述第一部件夹紧于一个所述电极安装部与所述电热管外壁之间,所述第二部件夹紧于另一个所述电极安装部与所述电热管外壁之间,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电连接,至少一个所述安装支架具有温控器安装部,所述温控器与所述温控器安装部固定。

所述安装支架具有一体设置的主体部、延伸部,所述主体部邻近所述电热管的端部位置,所述延伸部位于所述电热管的外周且所述延伸部与所述电热管间隔设置,沿着所述电热管的长度方向,所述延伸部相对所述主体部远离所述电热管的端部位置,所述电极安装部设置在所述主体部,所述温控器安装部设置在所述延伸部,所述温控器的至少部分与所述温控器安装部卡扣固定和/或折弯固定。

所述温控器安装部包括延伸板,所述延伸板具有限位凹槽,所述温控器的主体部限位于所述限位凹槽,所述温控器的安装板与所述延伸板卡扣固定和/或折弯固定。

所述金属电极包括两个分布在电热管两侧的导电金属片,所述第一部件为其中一个导电金属片,所述第二部件为其中另一个导电金属片,所述第一部件、第二部件均具有凹槽接电部,所述电极安装部靠近电热管的一侧具有凹陷部,所述凹槽接电部位于所述电热管外壁与所述凹陷部之间;

所述金属电极具有接线部位,所述接线部位位于所述安装支架外部,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在所述接线部位电连接。

所述凹槽接电部为两个以上,每两个凹槽接电部之间一体成型有一个平板部,所述电极安装部具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位于每两个凹陷部之间,所述凸出部抵在平板部远离电热管的一侧;所述平板部具有第二通孔,所述电极安装部设有第一通孔、插杆,一个所述电极安装部上的插杆贯穿平板部的第二通孔并插入另一个电极安装部的第一通孔。

所述凸出部一体成型有两个以上第一凸台,两个所述电极安装部上的第一凸台侧面相抵靠,和/或同一个所述凸出部上的第一凸台之间留设有限位缺口,所述导电金属片的平板部嵌设在限位缺口内;

或者所述凸出部一体成型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与凸出部之间形成限位口,所述平板部嵌设在限位口内;和/或两个所述电极安装部上的第二凸台侧面相抵靠;

或者所述凸出部一体成型有两个以上第三凸台,两个以上所述第三凸台与凸出部之间形成卡口,所述平板部卡扣在所述卡口内;和/或两个所述电极安装部上的第三凸台侧面相抵靠。

所述凹槽接电部中部设有弹力部,所述弹力部向凹槽接电部远离所述电热管的一侧突出,所述弹力部曲率半径小于凹槽接电部曲率半径,所述凹陷部在所述弹力部对应位置具有凹槽。

所述安装支架具有外壳,所述外壳与主体部装配连接或者一体成型;

所述延伸板与外壳之间留设有供温控器的安装板插入的插缝,所述延伸板靠近外壳的一侧凸出有倒扣部,所述温控器的安装板与所述倒扣部限位设置;所述倒扣部为与延伸板一体成型的凸点结构的第一倒扣,所述第一倒扣卡扣在安装板的安装孔内;或者所述第一倒扣卡扣在安装板远离限位凹槽的边缘位置;或者所述倒扣部为与延伸板一体成型的弹性臂,所述弹性臂靠近外壳的一面为楔形面,所述弹性臂的限位面远离插入端设置,所述弹性臂部分卡扣在安装板的安装孔内;或者所述弹性臂卡扣在安装板远离限位凹槽的边缘位置;

或者所述延伸板侧部一体成型有凸起,所述安装板包括一体设置的主体部和弯折部,所述主体部位于所述插缝,所述弯折部伸出所述延伸板,且所述弯折部具有安装孔,所述凸起限位于该安装孔;

或者所述延伸板表面设有两个以上第二倒扣,所述温控器的安装板卡扣限位在第二倒扣与延伸板表面之间;所述延伸板表面设有两个以上限位柱,所述限位柱贯穿安装板的安装孔;

或者所述延伸板表面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三倒扣,两个所述第三倒扣之间留设有避让空间,所述第三倒扣包括与延伸板一体成型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端部一体成型有倒扣凸起,所述第三倒扣贯穿安装板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限位在倒扣凸起与延伸板表面之间。

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连通支架,所述连通支架设有柱体,每个所述安装支架的主体部两端均设有供柱体插入配合的第一卡槽,两个所述安装支架对齐后,所述连通支架四角的柱体插设于相对应的第一卡槽内,以使两个所述安装支架紧压在一起,所述柱体与所述主体部螺栓连接;

和/或所述安装支架具有外壳,所述外壳与主体部一体成型;或者所述外壳与主体部装配连接,所述主体部靠近外壳的一面具有第二卡槽,所述外壳端部嵌设在所述第二卡槽内;

所述电热管至少部分设置在两个安装支架的外壳之间。

所述连通支架具有液体流道,所述电热管通过所述连通支架的液体流道形成加热通路,所述加热通路具有进液口、出液口,所述进液口、出液口设置在连通支架。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出的一种加热装置,有益效果在于:本装置通过安装支架的设置不仅简化了电极的装配,也便于温控器的装配,有利于提高整个装置的整体性,提高了加热组件的装配效率,便于实现自动化装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安装支架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连通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安装支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电热管安装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外壳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主体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主体部与导电金属片分解结构示意图一;

图9为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主体部与导电金属片分解结构示意图二;

图10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导电金属片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导电金属片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主体部与导电金属片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主体部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的第四种实施方式的主体部与导电金属片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的第四种实施方式的主体部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的第五种实施方式的温控器安装第一种及第二种卡扣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16中的插缝位置示意图;

图18为图16中的温控器第一种及第二种卡扣方式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的第六种实施方式的温控器安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图16中的第一种卡扣方式的延伸部结构示意图一;

图21为图16中的第一种卡扣方式的延伸部结构示意图二;

图22为图16中的第二种卡扣方式的延伸部结构示意图一;

图23为图16中的第二种卡扣方式的延伸部结构示意图二;

图24为本发明的第七种实施方式的折弯固定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25为图24中的折弯固定方式的延伸部结构示意图;

图26为本发明的第八种实施方式的温控器的第三种及第四种卡扣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中:液体流道1、连通支架2、柱体3、第一卡槽4、主体部5、延伸部6、外壳7、温控器8、安装支架9、第二卡槽10、凸出部11、凹陷部12、金属电极13、电热管14、插杆15、凹槽16、第一通孔17、限位缺口18、平板部19、第二通孔20、凹槽接电部21、弹力部22、第一凸台23、导电金属片24、第二凸台25、限位口26、第三凸台27、卡口28、延伸板29、插入端30、插缝31、安装板32、第一倒扣33、弹性臂34、安装孔35、限位凹槽36、凸起37、第二倒扣38、第三倒扣39、限位柱4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6,一种加热装置,包括电热管14、用于给电热管通电的金属电极13、温控器8,还包括两个安装支架9,两个安装支架9均具有电极安装部,两个电极安装部相配合,金属电极13包括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第一部件夹紧于一个电极安装部与电热管14外壁之间,第二部件夹紧于另一个电极安装部与电热管14外壁之间,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接触连接。至少一个安装支架9具有温控器安装部,温控器8至少部分与温控器安装部固定。

应当明白,本加热装置中的电热管14可以为一根也可以为两根以上。

本装置装配金属电极时,通过两个安装支架9将金属电极夹紧在电热管外壁,改变传统螺丝固定金属电极的方式,提高金属电极与电热管之间的装配效率,降低装配难度,同时在安装支架9上设置温控器安装部,通过卡扣或者折弯的方式将温控器固定在支架上,不仅有利于提高整个装置的整体性,而且降低温控器安装难度,可以提高温控器装配效率,利用安装支架9的结构特征完成温控器及金属电极的快速装配,便于实现自动化装配。

安装支架9具有一体设置的主体部5、延伸部6,主体部邻近电热管的端部位置,延伸部位于电热管的外周且延伸部与电热管间隔设置,沿着电热管的长度方向,延伸部相对主体部远离电热管的端部位置,电极安装部设置在主体部5,温控器安装部设置在延伸部6,温控器的至少部分与温控器安装部卡扣固定和/或折弯固定。

温控器安装部包括延伸板29,延伸板29具有限位凹槽36,温控器8的主体部限位于限位凹槽36,温控器的安装板与延伸板卡扣固定和/或折弯固定。

作为金属电极13与电极安装部的第一种装配方式,参考图5-15,电热管一般为圆形结构,金属电极设置时,为了更好的保证接电的稳定性,一般会在电热管两侧均设置导电金属片,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金属电极13包括两个对称分布在电热管14两侧的导电金属片24,第一部件为其中一个导电金属片,第二部件为其中另一个导电金属片,一个导电金属片24夹紧于一个电极安装部与电热管14外壁之间,另一个导电金属片24夹紧于另一个电极安装部与电热管14外壁之间,导电金属片24具有两个以上凹槽接电部21,电极安装部靠近电热管14的一侧具有凹陷部12,凹槽接电部21设置在电热管14外壁与凹陷部12之间,金属电极具有接线部位,接线部位位于安装支架外部,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在接线部位电连接。

将电热管夹在两个导电金属片的凹槽接电部之间,提高电热管与导电金属片的接触面积,使电接触的稳定性更好。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每两个凹槽接电部21之间一体成型有一个平板部19,电极安装部位于每两个凹陷部12之间设有一个凸出部11,凸出部11抵在平板部19远离电热管14的一侧,通过凸出部挤压导电金属片的平板部19,使凹槽接电部夹紧在电热管外壁,通过该种结构可以更好的使导电金属片与电热管夹紧固定在一起。

为了进一步提高金属电极13与主体部5安装的牢固性,参考图7-11,平板部19具有第二通孔20,电极安装部设有两个以上交替分布的第一通孔17、插杆15,一个电极安装部上的插杆15贯穿平板部19的第二通孔20并插入另一个电极安装部的第一通孔17。

凸出部11一体成型有两个以上第一凸台23,两个电极安装部上的第一凸台23侧面相抵靠,和/或同一个凸出部11上的第一凸台23之间留设有限位缺口18,导电金属片24的平板部19嵌设在限位缺口18内。

参考图12-13,金属电极13与电极安装部另一种装配方式,凸出部11一体成型有第二凸台25,第二凸台25与凸出部11之间形成限位口26,平板部19嵌设在限位口26内;和/或两个电极安装部上的第二凸台25侧面相抵靠。

参考图14-15,金属电极13与电极安装部另一种装配方式,凸出部11一体成型有两个以上第三凸台27,两个以上第三凸台27与凸出部11之间形成卡口28,平板部19卡扣在卡口28内;和/或两个电极安装部上的第三凸台27侧面相抵靠。

参考图7-11,凹槽接电部21中部设有弹力部22,弹力部22向凹槽接电部21远离电热管14的一侧突出,弹力部22曲率半径小于凹槽接电部21曲率半径,凹陷部12位于弹力部22的位置具有凹槽16,弹力部作用下可以使凹槽接电部更好的夹紧在电热管上,并且更好的适应不同尺寸的电热管。

安装支架9具有主体部5、延伸部6,主体部5与延伸部6呈L形结构,电极安装部设置在主体部5,温控器安装部设置在延伸部6,该种结构保证温控器更好的检测到温度状况,更好进行相应的动作,并且有利于减小设备体积。

安装支架9具有外壳7,外壳7与主体部5装配连接或者一体成型,温控器安装部包括设置在延伸部6的延伸板29,延伸板29与外壳7之间留设有供温控器8的安装板32插入的插缝31,插缝31一端为插入端30,延伸板29远离插入端30的一端具有限位凹槽36,延伸板29靠近外壳7的一面具有倒扣部,安装板32前、后限位在延伸板29与外壳7之间,温控器8上、下限位在限位凹槽36与倒扣部之间。

本装置安装座至少一个主体部设置温控器安装部,温控器部分与温控器安装部通过卡扣固定和/或折弯固定,部分仍可以采用螺丝固定,作为优选的方式,安装座的两个主体部上均设置温控器安装部,两个支架的温控器安装部对称设置,可以实现快速完成温控器装配的目的。

安装的时候,将温控器的安装板从插缝的插入端向限位凹槽方向插入,安装到位时,安装板前、后限位在延伸板与外壳之间,温控器上、下限位在限位凹槽与倒扣部之间,该种安装方式简单方便,有利于加快温控器装配效率,便于实现自动化装配。

作为卡扣固定的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参考图16-21,倒扣部为与延伸板29一体成型的凸点结构的第一倒扣33,第一倒扣33的限位面远离插入端30设置,第一倒扣33卡扣在安装板32的安装孔35内;或者第一倒扣33卡扣在安装板32远离限位凹槽36的边缘位置。

作为卡扣固定的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参考图16-19、图22-23,倒扣部为与延伸板29一体成型的弹性臂34,弹性臂34靠近外壳的一面为楔形面,弹性臂34的限位面远离插入端30设置,弹性臂34部分卡扣在安装板32的安装孔35内;或者弹性臂34卡扣在安装板32远离限位凹槽36的边缘位置,弹性臂相对于延伸板具有弹性折弯性能,设置楔形面,便于安装板逐步滑入到所需固定位置。

参考图24-25,作为折弯固定方式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安装支架9具有外壳7,外壳7与主体部5装配连接或者一体成型,温控器安装部包括设置在延伸部6的延伸板29,延伸板29与外壳7之间留设有供温控器8的安装板32插入的插缝31,插缝31一端为插入端30,延伸板29侧部一体成型有凸起37,安装板32包括一体设置的主体部和弯折部,主体部位于插缝31,弯折部伸出延伸板,且弯折部具有安装孔35,凸起37限位于该安装孔35,参考图24上半部分,将温控器的安装板插入插缝内,参考图24下半部分,安装到位后,将安装板向外折弯,使凸起贯穿安装孔,通过凸起将温控器的安装板位置固定。

作为卡扣固定的第三种实施方式,参考图26上半部分,温控器安装部包括设置在延伸部6的延伸板29,延伸板29表面设有两个以上第二倒扣38,温控器8的安装板32卡扣限位在第二倒扣38与延伸板29表面之间;延伸板29表面设有两个以上限位柱40,限位柱40贯穿安装板32的安装孔35。

作为卡扣固定的第四种实施方式,参考图26下半部分,温控器安装部包括设置在延伸部6的延伸板29,延伸板29表面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三倒扣39,两个第三倒扣39之间留设有避让空间,第三倒扣39包括与延伸板29一体成型的支撑部,支撑部端部一体成型有倒扣凸起,第三倒扣39贯穿安装板32的安装孔35,安装孔35限位在倒扣凸起与延伸板29表面之间。

参考图1-5,加热装置还包括连通支架2,连通支架2四角设有柱体3,每个安装支架9的主体部5两端均设有供柱体3插入配合的第一卡槽4,两个安装支架9对齐后,连通支架2四角的柱体3插设于相对应的第一卡槽4内,以使两个安装支架9紧压在一起,柱体3内具有阶梯通孔,通过螺栓依次穿过阶梯通孔4、主体部5与外壳7螺纹连接,装配的时候,将外壳7两端卡入上下两个主体部5的第二卡槽10,使外壳7固定限位在两个主体部5之间,然后将金属电极装配在主体部5上,然后将主体部5及外壳7对接,最后通过连通支架2将安装座的两个主体部5压在一起,最后通过螺栓将柱体3、主体部5、外壳7固定在一起,降低装配难度,提高装配效率,同时减少零部件的使用。

其中安装支架有两种结构,第一种,安装支架9具有外壳7,外壳7与主体部5一体成型;

第二种外壳7与主体部5装配连接,主体部5靠近外壳的一面具有第二卡槽10,外壳7端部嵌设在第二卡槽10内;

电热管14至少部分设置在两个安装支架9的外壳7之间。

连通支架2具有液体流道1,电热管14通过连通支架2的液体流道1形成加热通路,加热通路具有进液口、出液口,进液口、出液口设置在连通支架2上,减少了在加热组件内部的连接管路的使用,连接管路例如使用硅胶管,会有很多接头,导致连接管在装置内部混乱的问题,本装置该种结构减少了接头,也降低了多个连接点泄露的风险,提升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得到的技术方案、构思、设计,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27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具有柔性印刷布线板的加热器及其制造方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

技术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