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结部件以及框体

文档序号:538645 发布日期:2021-06-01 浏览:7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连结部件以及框体 (Connecting member and frame ) 是由 铃木健治 原田好野 于 2019-06-21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连结部件(5)具备平板状的第一部分(51)、平板状的第二部分(52)、平板状的第三部分(53)以及翅片部(54)。第一部分(51)具有相互正交的第一边(51c)以及第二边(51d)。第二部分(52)在第一边(51c)相对于第一部分(51)弯折,且相对于第一部分(51)的内表面(51a)垂直地延伸。第三部分(53)在第二边(51d)相对于第一部分(51)弯折,且相对于第一部分(51)的内表面(51a)垂直地延伸。翅片部(54)相对于第二部分(52)的内表面(52a)垂直地突出,并且与第三部分(53)对置地配置。第一边(51c)处的连结部件(5)的外表面的弯曲半径与第一延伸部件(1)的与第一边(51c)对置的一侧的面的弯曲半径相等。第二边(51d)处的连结部件(5)的外表面的弯曲半径与第二延伸部件(2)的与第二边(51d)对置的一侧的面的弯曲半径相等。(The connecting member (5) is provided with a flat plate-shaped first portion (51), a flat plate-shaped second portion (52), a flat plate-shaped third portion (53), and a fin portion (54). The first portion (51) has a first side (51c) and a second side (51d) that are orthogonal to each other. The second portion (52) is bent at the first edge (51c) relative to the first portion (51) and extends perpendicularly relative to the inner surface (51a) of the first portion (51). The third portion (53) is bent at the second edge (51d) with respect to the first portion (51) and extends perpendicularly with respect to the inner surface (51a) of the first portion (51). The fin portion (54) protrudes perpendicularly to the inner surface (52a) of the second portion (52) and is disposed so as to face the third portion (53). The radius of curvature of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connecting member (5) at the first side (51c) is equal to the radius of curvature of the surface of the first extension member (1) on the side facing the first side (51 c). The radius of curvature of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connecting member (5) on the second side (51d) is equal to the radius of curvature of the surface of the second extension member (2) on the side opposite to the second side (51 d).)

连结部件以及框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结部件以及框体。

背景技术

在日本特开2000-324624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一种能够在缩短组装作业时间的同时提高组装精度,并且能够实现轻量化及低成本化的框体的框架结构。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框架结构具备由钢板构成的多个框架、以及将框架彼此相互结合的并用了紧固件(铆钉)及粘接剂的结合机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32462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框架结构的拐角部中,经由具有向相互垂直的方向延伸的三个方向的弯折线的拐角加强部,将框架彼此结合。然而,拐角加强部的强度不能说是充分的,存在改进的余地。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结部件,其连结多个延伸部件、并实现轻量化及强度的提高。此外,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在于,提供使用了该连结部件的框体。

用来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某一方面的连结部件至少将两个延伸部件相互连结,该连结部件具备平板状的第一部分、平板状的第二部分、平板状的第三部分以及翅片部。第一部分具有呈直线状延伸的第一边、以及与第一边正交且呈直线状延伸的第二边。第二部分在第一边相对于第一部分弯折,且相对于第一部分的内表面垂直地延伸。第三部分在第二边相对于第一部分弯折,且相对于第一部分的内表面垂直地延伸。翅片部相对于第二部分的内表面垂直地突出,并且与第三部分对置地配置。第一边处的连结部件的外表面的弯曲半径与第一延伸部件的与第一边对置的一侧的面的弯曲半径相等。第二边处的连结部件的外表面的弯曲半径与第二延伸部件的与第二边对置的一侧的面的弯曲半径相等。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实现轻量化及强度的提高的连结部件以及框体。

附图说明

图1是应用了本实施方式的连结部件的框体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连结部件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施方式的连结部件的展开图。

图4是框体的拐角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从图4中所示的箭头A的方向观察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附图中对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参照附图标记,不重复其说明。

图1是应用了本实施方式的连结部件的框体的立体图。在图1中示意地示出了框体100的框架构造。

参照图1,框体100通过将多个框架部件相互连结而形成。多个框架部件具有沿水平方向(图中Y方向)延伸的第一梁部件1、沿水平方向(图中X方向)延伸的第二梁部件2以及沿垂直方向(图中Z方向)延伸的柱部件3。第一梁部件1、第二梁部件2以及柱部件3对应于呈直线状延伸的“延伸部件”的一个实施例。

框体100还具有用于连结至少两个以上的延伸部件的连结部件5。连结部件5配置于框体100的拐角部分,用于连结第一梁部件1、第二梁部件2以及柱部件3。

图2是连结部件5的立体图。参照图2,连结部件5具有第一部分51、第二部分52、第三部分53以及翅片部54。

第一部分51具有平面状的形状,并具有作为一个表面的内表面51a、以及作为另一个表面的外表面51b。第一部分51具有呈直线状延伸的第一边51c、以及与第一边51c正交且呈直线状延伸的第二边51d。

第一部分51具有将矩形的一个顶点部分切除而成的形状。该缺口形成为矩形的一个顶点部分被切除的矩形形状。但是,缺口的形状并不限定于此。

在第一部分51形成有在厚度方向上贯通第一部分51的多个贯通孔6a、6b。对贯通孔6a、6b的内表面51a侧实施了倒角加工。另外,贯通孔的数量并不限定于两个。

第二部分52具有平面状的形状,并具有作为一个表面的内表面52a、以及作为另一个表面的外表面52b。第二部分52在第一边51c相对于第一部分51的内表面51a弯折,且相对于内表面51a垂直地延伸。

在第二部分52形成有在厚度方向上贯通第二部分52的多个贯通孔6c、6d。对贯通孔6c、6d的内表面52a侧实施了倒角加工。另外,贯通孔的数量并不限定于两个。

第三部分53具有平面状的形状,并具有作为一个表面的内表面53a、以及作为另一个表面的外表面53b。第三部分53在第二边51d相对于第一部分51的内表面51a弯折,且相对于内表面51a垂直地延伸。在第三部分53形成有在厚度方向上贯通第三部分53的多个贯通孔6e、6f。对贯通孔6e、6f的内表面53a侧实施了倒角加工。另外,贯通孔的数量并不限定于两个。

第一部分51、第二部分52以及第三部分53以相互正交的方式配置。第一部分51以及第二部分52在第一边51c处接合,第一部分51以及第三部分53在第二边51d处接合。在第二部分52与第三部分53之间形成有间隙55。

翅片部54具有平面状的形状,并具有作为一个表面的第一面54a以及作为另一个表面的第二面54b。翅片部54相对于第二部分52的内表面52a弯折,且相对于内表面52a垂直地突出。翅片部54的第一面54a与第三部分53对置,相对于第三部分53平行地设置。

在翅片部54形成有在厚度方向上贯通翅片部54的贯通孔6g。对贯通孔6g的第一面54a侧实施了倒角加工。另外,贯通孔的数量并不限定于一个。

图3是图2所示的连结部件5的展开图。

参照图3,连结部件5通过对平板部件10实施开孔加工并且对平板部件10进行弯曲加工而形成。作为构成平板部件10的材料,例如能够使用软钢或不锈钢等钢板、铝板等。平板部件10的厚度例如为1~3.5mm左右。

通过将平板部件10相对于形成第一部分51的部分呈直角弯折,形成第二部分52以及第三部分53。进而,通过将平板部件10相对于第二部分52呈直角弯折,形成翅片部54。

即,平板部件10的内表面10a构成第一部分51的内表面51a、第二部分52的内表面52a、第三部分53的内表面53a以及翅片部54的第一面54a。平板部件10的外表面10b构成第一部分51的外表面51b、第二部分52的外表面52b、第三部分53的外表面53b以及翅片部54的第二面54b。

第一边51c以及第二边51d位于平板部件10的弯曲的中心部分。第二部分52的第三边52c位于平板部件10的弯曲的中心部分。

这样,通过平板部件10的弯曲加工能够形成连结部件5,因此提高了连结部件5的加工性。另外,由于能够仅由单一的部件(平板部件10)构成连结部件5,因此与组合多个部件来构成连结部件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连结部件的轻量化及低廉化。

在组合多个部件来构成连结部件的情况下,需要用于部件彼此的对位的作业,因此存在框体的组装作业繁琐且花费时间的问题。与此相对,本实施方式的连结部件5不需要对位的作业,因此能够提高框体100的加工性。

接下来,对使用实施方式的连结部件5将多个延伸部件相互连结而成的框体100进行说明。

图4是框体100的拐角部分的分解立体图。在图4中仅示出了框体100的拐角部分附近的梁部件1、2以及柱部件3的一部分。

第一梁部件1使用贯通贯通孔6a的未图示的铆钉,通过铆钉接合而固定于第一部分51。第一梁部件1还使用贯通贯通孔6c的未图示的铆钉,通过铆钉接合而固定于第二部分52。形成于第一部分51的贯通孔6a以及形成于第二部分52的贯通孔6c具有作为供用于将第一梁部件1连结于连结部件5的铆钉贯通的铆钉孔的功能。

第二梁部件2使用贯通贯通孔6b的未图示的铆钉,通过铆钉接合而固定于第一部分51。第二梁部件2还使用贯通贯通孔6f的未图示的铆钉,通过铆钉接合而固定于第三部分53。形成于第一部分51的贯通孔6b以及形成于第三部分53的贯通孔6f具有作为供用于将第二梁部件2连结于连结部件5的铆钉贯通的铆钉孔的功能。

柱部件3使用贯通贯通孔6d的未图示的铆钉,通过铆钉接合而固定于第二部分52。柱部件3还使用贯通贯通孔6e的铆钉,通过铆钉接合而固定于第三部分53。柱部件3还使用贯通贯通孔6g的未图示的铆钉,通过铆钉接合而固定于翅片部54。形成于第二部分52的贯通孔6d、形成于第三部分53的贯通孔6e以及形成于翅片部54的贯通孔6g具有作为供用于将柱部件3连结于连结部件5的铆钉贯通的铆钉孔的功能。柱部件3的内表面被铆钉接合于第二部分52、第三部分53以及翅片部54,因此能够提高柱部件3的内表面的强度。由此,能够提高框体100的强度。

这样,多个延伸部件即第一梁部件1、第二梁部件2以及柱部件3通过铆钉接合并经由连结部件5而相互连结,由此,形成框体100。由于无需通过焊接连结第一梁部件1、第二梁部件2以及柱部件3而仅通过铆钉固定即可,因此能够提高框体100的加工性。

另一方面,由于仅由平板部件10构成连结部件5,与组合多个部件而成的构成相比,存在连结部件5的强度降低的隐患。若连结部件5的强度降低,则由连结部件5连结的多个延伸部件的连结强度也降低,因此导致框体100的强度的降低。另外,通过增加平板部件10的厚度可提高连结部件5的强度,但连结部件5会重量化,导致框体100的重量化。

因此,本实施方式的连结部件5通过调整弯曲加工中的平板部件10的弯曲半径,来提高连结部件5与延伸部件的接合强度。由此,能够将施加于连结部件5的载荷分散于延伸部件,因此能够加强连结部件5的强度。

图5是从图4中所示的箭头A的方向观察的图。在图5中,仅图示了连结部件5的第一部分51、第三部分53以及第二梁部件2的一部分。

如上述那样,第三部分53通过将平板部件10相对于第一部分51的内表面51a呈直角弯折而形成。

第二梁部件2以第二梁部件2的内表面2a与第一部分51的外表面51b以及第三部分53的外表面53b面接触的方式配置。第一部分51的第二边51d位于弯曲的中心部分。在图4中,将该第二边51d处的外表面51b的弯曲半径设为R。弯曲半径R相当于描绘与外表面51b的弯曲的中心部分相同大小的曲线的圆C的半径。使该弯曲半径R与第二梁部件2的内表面2a的弯曲半径相等。另外,在本申请说明书中,弯曲半径相等是指弯曲半径实质上相等,也包括各弯曲半径近似为能够确保面接触的程度的情况。所谓弯曲半径相等,例如对应于弯曲半径的偏差相对于一个值在±10%以内。

这样,在第二边51d部分中也能够提高第一部分51与第二梁部件2的接触性,因此能够提高连结部件5与第二梁部件2的接合强度。

在图5中,在将第一部分51以及第三部分53的厚度设为d1、将第二梁部件2的厚度设为d2的情况下,若将厚度d1减薄,则连结部件5轻量化,另一方面,第一部分51以及第三部分53的强度降低。通过提高第一部分51及第三部分53与第二梁部件2的接合强度,能够通过第二梁部件2加强第一部分51以及第三部分53。第一部分51以及第三部分53能够分别视为具有相当于厚度d1与厚度d2的合计的厚度。由此,即使将第一部分51以及第三部分53的厚度d1减薄,也能够确保第一部分51以及第三部分53的强度。

返回至图4,在连结部件5中,通过使第一边51c处的外表面51b的弯曲半径与第一梁部件1的内表面1a的弯曲半径相等,能够提高连结部件5与第一梁部件1的接合强度。

而且,在翅片部54中,通过使第二部分52的外表面52b的弯曲半径与柱部件3的内表面3a的弯曲半径相等,能够提高连结部件5与柱部件3的接合强度。其结果,即使将连结部件5的厚度减薄,也能够提高由连结部件5连结的多个延伸部件的连结强度,能够提高框体100的强度。即,能够在确保连结部件5的强度的同时实现连结部件5的轻量化。

应认为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均为例示而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不是由上述说明而是由权利要求书示出,旨在包括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含义以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梁部件,2第二梁部件,3柱部件,5连结部件,6a~6g贯通孔,51第一部分,51a、52a、53a、54a内表面,51b、52b、53b、54b外表面,51c第一边,51d第二边,52第二部分,53第三部分,54翅片部,100框体。

11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铰链及电子设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