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于质谱仪的抽真空系统

文档序号:552512 发布日期:2021-05-14 浏览:10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适于质谱仪的抽真空系统 (Vacuum pumping system suitable for mass spectrometer ) 是由 李向广 尚元贺 韩乐乐 曹洁茹 蔡克亚 于 2021-03-10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于质谱仪的抽真空系统,包括第一抽气单元和第二抽气单元,第一抽气单元包括连通设置的分子泵和机械泵,且分子泵的抽气口与质谱仪的真空腔室相连通;第二抽气单元包括真空气路、进气阀和预抽阀,真空气路的一端与质谱仪的过渡腔室连通,真空气路的另一端分为两路,第一路通过进气阀与外界大气连通而其第二路通过预抽阀与真空腔室连通。本发明利用预抽阀实现了真空腔室和过渡腔室的连通,在抽真空时分子泵可通过真空腔室对过渡腔室间接抽取真空,实现了过渡腔室的快速预抽,大大缩短了样品了进样等待时间,提高了检测效率。(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vacuum pumping system suitable for a mass spectrometer,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pumping unit and a second pumping unit, wherein the first pumping unit comprises a molecular pump and a mechanical pump which are communicated, and a pumping opening of the molecular pump is communicated with a vacuum chamber of the mass spectrometer; the second air extraction unit comprises a vacuum air path, an air inlet valve and a pre-extraction valve, one end of the vacuum air path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transition cavity of the mass spectrometer, the other end of the vacuum air path is divided into two paths, the first path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external atmosphere through the air inlet valve, and the second path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vacuum cavity through the pre-extraction valve. The invention realizes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vacuum chamber and the transition chamber by utilizing the pre-pumping valve, and the molecular pump can indirectly pump the transition chamber to be vacuumized through the vacuum chamber during the vacuumizing, thereby realizing the rapid pre-pumping of the transition chamber, greatly shortening the sample introduction waiting time and improving the detection efficiency.)

适于质谱仪的抽真空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质谱仪,尤其是涉及一种适于质谱仪的抽真空系统。

背景技术

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即MALDI-TOF-MS,以下简称质谱仪)需要在真空状态下进行样品分析,即将样品置于质谱仪的真空腔室内进样样品解离。如图1所示,现有大多利用分子泵对真空腔室2.1(由箱体2.4和盖板2.3围成)抽取真空,确保真空腔室的真空度;同时为保护分子泵1.1,在分子泵的前端还配备有前级机械泵。

质谱仪的真空腔室2.1较大,真空腔室的抽真空时间较长,若通过对真空腔室反复补充空气和抽真空来实现样品的取放,严重降低了质谱仪的检测效率。为此,现有质谱仪大多具有过渡腔室2.2(真空腔室的盖板2.3上开设有取放口,过渡腔室由抵在取放口底部的样品靶槽F和盖设取放口处的密封盖M围成),具体如图1所示。工作时通过对过渡腔室放真空和预抽即可实现样品的取放作业,进而提高检测效率。

现有过渡腔室的预抽方式是利用质谱仪的机械泵,当过渡腔室的真空度达到预设真空度时,样品靶槽下行预设高度,过渡腔室和真空腔室连通形成一个整体,从而实现稳定进样。然而,由于机械泵的预抽时间相对较长,导致样品的等待时间较长,无法满足高通量样本的快速检测需求。

为此,现有通常采用大功率的机械泵缩短过渡腔室的预抽时间,机械泵的功率越大其体积相对越大且价格相对更为昂贵,故大功率的机械泵往往伴随着质谱仪的体积更加庞大,且成本更高。因而,如何设计一种能够实现过渡腔室的快速预抽的抽真空系统是本行业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于质谱仪的抽真空系统,该抽真空系统的过渡腔室和真空腔室通过预抽阀连通,可通过真空腔室对过渡腔室预抽,实现了过渡腔室的快速预抽,缩短了样品的进样等待时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述的适于质谱仪的抽真空系统,包括第一抽气单元和第二抽气单元,所述第一抽气单元包括连通设置的分子泵和机械泵,且所述分子泵的抽气口与质谱仪的真空腔室相连通;所述第二抽气单元包括真空气路、进气阀和预抽阀,所述真空气路的一端与所述质谱仪的过渡腔室连通,真空气路的另一端分为两路,第一路通过所述进气阀与外界大气连通而其第二路通过所述预抽阀与所述真空腔室连通。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抽真空系统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过渡腔室的真空度的真空检测元器件,所述真空检测元器件设置在位于所述预抽阀和过渡腔室之间的所述真空气路上。更优选地,所述真空检测元器件为真空规。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抽真空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真空腔室的外壁上的阀体歧块,所述进气阀和所述预抽阀安装在所述阀体歧块上。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真空气路包括竖向开设在所述阀体歧块上的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以及水平设置在阀体歧块上的第一连接通道和第二连接通道,所述第一连接通道的一端与所述过渡腔室连通而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孔连通;所述第二连接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真空腔室连通而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孔连通;

真空气路还包括水平开设在阀体歧块上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的一端与第一连接孔连通而其另一端与所述进气阀的第一接口连通,所述第二通道的一端口与进气阀的第二接口连通而其另一端与外界大气连通;

真空气路还包括水平开设在阀体歧块上的第三通道和第四通道,所述第三通道的一端与第一连接孔连通而另一端与所述预抽阀的第一接口连通,所述第四通道的一端与预抽阀的第二接口连通而其另一端与第二连接孔连通。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真空气路还包括竖向开设在所述阀体歧块上的真空检测通道,所述真空检测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孔连通而其另一端具有一沉孔,所述真空检测元器件的检测部插装在所述沉孔内。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与外界大气连通的所述第二通道的一端部设置有消音器(自带滤网)。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抽真空系统还包括缓存腔和缓冲阀,所述缓存腔的第一接口与所述机械泵的抽气口连通,缓存腔的第二接口通过所述缓冲阀与所述过渡腔室连通。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阀体歧块的一侧面的上部或下部向外凸出形成安装台面,所述安装台面密封设置在所述真空腔室的外壁上,有效减小阀体歧块侧面与外壁的接触面积。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抽真空系统还包括负压缓存单元,所述负压缓存单元包括缓存腔和缓冲阀,所述缓存腔的第一接口与所述机械泵的抽气口连通,缓存腔的第二接口通过所述缓冲阀与所述过渡腔室连通。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抽真空系统还包括负压缓存单元,所述负压缓存单元还包括缓存腔和缓冲阀,所述缓存腔的第一接口通过所述预抽阀与所述真空腔室相连通,缓存腔的第二接口通过所述缓冲阀与所述过渡腔室连通。

本发明利用预抽阀实现了真空腔室和过渡腔室的连通,在抽真空时分子泵可通过真空腔室对过渡腔室间接抽取真空,实现了过渡腔室的快速预抽,大大缩短了样品了进样等待时间,提高了检测效率。

本发明的阀体歧块密封安装在真空腔室的盖板上,且可将预抽阀、真空规和进气阀集成安装在阀体歧块上,减少气路结构,使得质谱仪更加整洁,有效降低了因牵拉气路或气路摩擦等引起的故障。同时真空规能够检测过渡腔室的真空度,确保每个检测每个样品时过渡腔室的预抽真空度都在预设范围内,当过渡腔室的真空度难以预抽到预设定范围内时,质谱仪的控制系统发出报错提示。

本发明的真空系统还包括缓存腔,可通过缓冲腔先对过渡腔室进行预抽,然后再利用真空腔室实现过渡腔室的预抽,或利用缓冲腔的负压一步到位实现过渡腔室的快速预抽,缓存腔能够缓存负压,能够实现过渡腔室的快速下降,缩短了过渡腔室的预抽时间,提高了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质谱仪的结构示意图(隐去机械泵)。

图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一在质谱仪上的安装状态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进气阀、预抽阀在阀体歧块上的安装状态图。

图4是图3中阀体歧块的主视图。

图5是图4的D-D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3中阀体歧块的右视图。

图7是图3中阀体歧块的左视图。

图8是图7的B-B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7的C-C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3中阀体歧块的仰视图。

图11是实施方式二的抽真空气路图。

图12是实施方式三的抽真空气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同时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实施方式一

如图1-3所示,本实施方式所述的适于质谱仪的抽真空系统,包括第一抽气单元和第二抽气单元,第一抽气单元包括连通设置的分子泵1.1和机械泵1.2(工作压力在10-2 Pa以内),分子泵1.1的抽气口与质谱仪的真空腔室2.1相连通;在检测(即使用质谱仪检测样本)前,用机械泵1.2对分子泵1.1预抽,然后再启动分子泵1.1,利用分子泵1.1对真空腔室2.1抽取负压(机械泵1.2持续工作),使真空腔室2.1的负压维持样品所需高真空度(约为10-6 mbar);

第二抽气单元包括真空气路、进气阀3和预抽阀4,真空气路的一端与质谱仪的过渡腔室2.2(由密封盖M和真空腔室内的样品靶槽F围成)连通,真空气路的另一端分为两路,第一路通过进气阀3与外界大气连通而其第二路通过预抽阀4与真空腔室2.1连通;

其中,在取放样品时,真空腔室2.1的样品靶槽F移动至真空腔室2.1的取放口下方后向上抬升并抵在取放口的底边缘,样品靶槽F与取放口处的密封盖M围成过渡腔室2.2,此时进气阀3向过渡腔室2.2内补充空气,当过渡腔室2.2内的压力与外界压力一致时,将取放口处的密封盖M打开,将样品置于样品靶槽F的限位槽内;

然后盖上密封盖M,关闭进气阀3打开预抽阀4(为避免过渡腔室和真空前时连通而使真空度瞬间过渡,进而导致分子泵受冲击而停止工作,预抽阀4的开启方式可采用高频次开闭或小流量开启),使过渡腔室2.2和真空腔室2.1处于间歇连通状态,分子泵1.1可通过真空腔室2.1直接对过渡腔室2.2抽取负压。与传统利用机械泵1.2抽取过渡腔室2.2的负压相比,本发明大大缩短了过渡腔室2.2的预抽时间(可控制在3s以内),进一步缩短了每个样品的进样等待时间,提高了检测效率,有效满足高通量样本的需求。

如图2-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抽真空系统还包括用于真空检测元器件(优选真空规5,真空规5的信号输出端与质谱仪的控制系统连接),真空规5设置位于预抽阀4和过渡腔室2.2之间的真空气路上,可检测过渡腔室2.2的真空度,真空规5可将检测到的真空度传输至控制系统,当真空规5检测到过渡腔室2.2内的真空度在预抽过程中始终无法达到预设真空度时,控制系统报错提示,以确保每个样品的正常进样,进而实现了样品的精确检测。

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抽真空系统还包括设置在真空腔室2.1外侧的阀体歧块6,可将进气阀3、预抽阀4(进气阀3和预抽阀4优选两位两通电磁阀)和真空规5集成安装在阀体歧块6上,使得整个结构不外设管路即可实现过渡腔室2.2的通气和快速预抽,使质谱仪整机结构更加简洁。具体地:

如图7所示,阀体歧块6后侧面的上部具有一向后凸出的安装台面,阀体歧块6的上部沿前后方向水平设置有一对安装孔6.1,穿设在每个安装孔6.1内的螺栓将阀体歧块6固定在真空腔室2.1的盖板2.3上(并保证安装台面密封贴设在盖板2.3上),减少阀体歧块6与真空腔室2.1的接触面积;

盖板2.3上间隔开设有与过渡腔室2.2连通的第一通孔,以及与真空腔室2.1连通的第二通孔,第一通孔与后述的第一连接通道6.4连通,第二通孔与后述的第二连接通道6.5连通,实现了阀体歧块6与真空腔室2.1、过渡腔室2.2的连通;

如图3-5所示,真空气路包括竖向开设在阀体歧块6上的第一连接孔6.2、第二连接孔6.3,以及水平设置在阀体歧块6上的第一连接通道6.4和第二连接通道6.5,第一连接孔6.2和第二连接孔6.3为自阀体歧块6顶面竖直向下开设的工艺孔,第一连接孔6.2和第二连接孔6.3的上部密封插装有封堵件(即封堵头),防止第一连接孔6.2和第二连接孔6.3漏气;第一连接通道6.4通过第一通孔与过渡腔室2.2连通而其另一端与第一连接孔6.2连通,实现了第一连接孔6.2和过渡腔室2.2的连通;第二连接通道6.5的一端通过第二通孔与真空腔室2.1连通而其另一端与第二连接孔6.3连通,实现了第二连接孔6.3与真空腔室2.1的连通;

如图7-9所示,进气阀3通过螺丝固定安装在阀体歧块6的左侧面上;真空气路还包括自阀体歧块6的左侧面水平向右开设的第一通道6.6(为盲孔)和第二通道6.7(第二通道6.7为通孔),第一通道6.6的右端与第一连接孔6.2连通而其左端和进气阀3的第一接口连通,第二通道6.7的左端和进气阀3的第二接口连通而右端插装有与外界大气连通的消音器H(自带滤网),外界空气先后经第二通道6.7→进气阀3→第一通道6.6→第一连接孔6.2→第一连接通道6.4→第一通孔进入过渡腔室2.2,实现过渡腔室2.2的送气,以便于打开密封盖M放置样品;消音器H能够减少因进气速度过快而引起的啸声;

如图6和图8-9所示,预抽阀4通过螺丝固定安装在阀体歧块6的右侧面上;真空气路还包括自阀体歧块6的右侧面水平向左开设的第三通道6.8和第四通道6.9(第三通道6.8和第四通道6.9均为盲孔),第三通道6.8的左端和第一连接孔6.2连通而右端和预抽阀4的第一接口连通,第四通道6.9的右端与预抽阀4的第二接口连通而其左端和第二连接孔6.3连通。具体连通路径为:过渡腔室2.2→第一通孔→第一连接通道6.4→第一连接孔6.2→第三通道6.8→预抽阀4→第四通道6.9→第二连接孔6.3→第二通孔→真空腔室2.1,实现了预抽阀4和真空腔室2.1、过渡腔室2.2的连通。

在实际安装时,预抽阀4和进气阀3均采用两位两通电磁阀,利用质谱仪的控制系统控制预抽阀4和进气阀3的自动开启和关闭,实现过渡腔室2.2的自动预抽和进气,进而满足样品的取放需求;同时预抽阀4的开启方式可小流量开启方式或多频次开合方式,不仅能够控制过渡腔室2.2的预抽时间,还能防止因真空腔室真空度骤减而导致分子泵停机,提高了运行稳定性。

如图8和图10所示,真空气路还自阀体歧块6的底面竖直向上开设的真空检测通道6.10,真空检测通道6.10的上端与第一连接孔6.2连通而其下端具有一沉孔6.11,真空检测元器件的检测部插装在沉孔6.11内,用于检测第一连接孔6.2的真空度,由于过渡腔室2.2通过第一通孔、第一连接通道6.4与第一连接孔6.2连通,第一连接孔6.2的真空度与过渡腔室2.2内的真空度相同,通过监控第一连接孔6.2的真空度即可实现过渡腔室2.2内真空度的监控。

本实施方式所述的真空系统的工作过程如下:

在检测前,首先启动质谱仪,机械泵1.2对分子泵1.1进行预抽,然后利用分子泵1.1对真空腔室2.1抽取负压(机械泵1.2持续工作),使得真空腔室2.1的负压达到样品检测所需高真空度(约为10-6 mbar);

当取放样品时,真空腔室2.1的样品靶槽F移动至取放口下方后向上抬升并抵在取放口的底边缘,盖设在取放口处的密封盖M和样品靶槽F围成过渡腔室2.2,打开进气阀3,外界空气先后经第二通道6.7→进气阀3→第一通道6.6→第一连接孔6.2→第一连接通道6.4→第一通孔进入过渡腔室2.2,使过渡腔室2.2内的压力恢复至常压,以便于打开密封盖M放置新的待检样品;当样品放置结束后,盖上密封盖M,打开预抽阀4(高频次启闭或小流量开启)对过渡腔室2.2进行预抽,负压路径如下:真空腔室2.1→第二通孔→第二连接孔6.3→第四通道6.9→预抽阀4→第三通道6.8→第一连接孔6.2→第一连接通道6.4→过渡腔室2.2,使得真空腔室2.1和过渡腔室2.2处于连通状态,真空腔室2.1的高真空度使得过渡腔室2.2快速达到预设真空度,真空腔室2.1和分子泵1.1处于连通状态,相当于分子泵1.1通过真空腔室2.1对过渡腔室2.2抽取真空,实现了过渡腔室2.2的快速预抽,缩短了样品的等待时间,提高了检测效率;待过渡腔室2.2的真空度达到预设真空度时,将样品靶槽F移动至真空腔室2.1的离子源处进行样品解离检测即可;重复该操作即可实现多个样品的解离检测。

实施方式二

本实施方式所述的抽真空系统与实施方式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抽真空系统还包括负压缓存单元。具体地:如图11所示,负压缓存单元包括缓存腔7.1和缓冲阀7.2,缓存腔7.1的第一接口通过第一管路与机械泵1.2的抽气口连通,缓存腔7.1的第二接口通过第二管路与过渡腔室2.2连通,第二管路的另一端密封插装在过渡腔室2.2对应处的密封盖M板上的连接口内,缓冲阀7.2(优选两位两通电动阀)连通设置在第二管路上。

在实际安装时,还可以将缓冲阀7.2集成安装在阀体歧块6上,只需在阀体歧块6的前侧面上开设一个与第一连接孔6.2连通的第五通道即可,将缓冲阀7.2安装在阀体歧块6的前侧面上并确保缓冲阀7.2的一接口与第五通道连通而其另一接口与第二管路连接,确保缓冲阀7.2开启时,缓存腔7.1通过缓冲阀7.2与第五通道处于连通状态。

本实施方式所述的真空系统的工作过程如下:

在样品检测前,启动质谱仪,质谱仪的机械泵1.2对分子泵1.1预抽,然后再启动分子泵1.1,利用分子泵1.1对真空腔室2.1抽取负压(机械泵1.2持续工作),使得真空腔室2.1的负压达到样品检测所需高真空度(约为10-6 mbar);在此过程中缓冲阀7.2处于关闭状态,机械泵1.2可同时对分子泵1.1的出气口和缓存腔7.1抽取负压,使缓存腔7.1内处于恒定负压状态;

当取放样品时,真空腔室2.1的样品靶槽F移动至取放口下方后向上抬升并抵在取放口的底边缘,盖设在取放口处的密封盖M和样品靶槽F围成过渡腔室2.2,打开进气阀3,外界空气先后经第二通道6.7→进气阀3→第一通道6.6→第一连接孔6.2→第一连接通道6.4→第一通孔进入过渡腔室2.2,使过渡腔室2.2内的压力恢复至常压,以便于打开密封盖M放置新的待检样品;当将样品置于样品靶槽F后,盖上密封盖M围成过渡腔室2.2,先打开缓冲阀7.2利用缓存腔7.1对过渡腔室2.2进行预抽,抽负压路径为:缓存腔7.1←缓冲阀7.2←第五通道←第一连接孔6.2←第一连接通道6.4←过渡腔室2.2,过渡腔室2.2与缓存腔7.1处于连通状态,过渡腔室2.2在缓存腔7.1的负压作用下迅速达到平衡,实现过渡腔室2.2的预抽;然后关闭缓冲阀7.2,打开预抽阀4(高频次启闭或小流量开启),利用真空腔室2.1的高真空继续对缓冲腔室抽取真空,使过渡腔室2.2的真空度快速下降,当真空规5检测到的真空度达到进样条件时,关闭预抽阀4,并将真空腔室2.1内的样品靶槽F向下移动预设高度,过渡腔室2.2和真空腔室2.1形成一个整体,然后将样品靶槽F移动至离子源下方进行样品解离检测即可。

实施方式三

本实施方式所述的真空系统与实施方式二的不同之处在于负压缓存单元不同。具体地:如图12所示,负压缓存单元包括缓存腔7.1和缓冲阀7.2(缓冲阀7.2优选两位两通电磁阀),缓存腔7.1的第一接口通过预抽阀4与真空腔室2.1相连通,缓存腔7.1的第二接口通过缓冲阀7.2与过渡腔室2.2连通;

预抽阀4的一接口与第四通道6.9连通,使其通过第四通道6.9、第二连接孔6.3、第二连接通道6.5与真空腔室2.1处于连通状态;预抽阀4的另一接口通过连接管与缓存腔7.1连通,缓存腔7.1的另一接口通过连接管与第三通道6.8连通;

缓冲阀7.2安装在缓存腔7.1和预抽阀4之间的连接管上,当然还还可以集成安装在阀体歧块6上,即将第三通道6.8沿水平方向开设在阀体歧块6的前侧面上,将缓冲阀7.2集成安装在阀体歧块6的前侧面上并确保缓冲阀7.2的一接口与阀体歧块6连接而其另一接口通过连接管与缓存腔7.1连接。本实施方式中过渡腔室2.2的负压抽取路径为:真空腔室2.1←第二连接通道6.5←第二连接孔6.3←第四通道6.9←预抽阀4←缓存腔7.1←第三通道6.8←第一连接孔6.2←第一连接通道6.4←过渡腔室2.2。

在实际工作中,缓冲阀7.2的开启方式可以用小流量开启或采用多频次开合,有效控制过渡腔室2.2和缓存腔7.1的真空度平衡时间,从而降低出现震动的几率。同时,为进一步避免缓冲阀7.2急速流动而产生啸声,可将与过渡腔室2.2连通的缓冲阀7.2一端部设置有一个消音器。

本实施方式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在样品检测前,首先启动机械泵1.2预抽一定时间,然后再启动分子泵1.1,利用分子泵1.1对真空腔室2.1抽取负压(机械泵1.2持续工作),使得真空腔室2.1内的压力达到样品检测所需高真空度(约为10-6mbar);在抽真空过程中可打开预抽阀4(高频次开启或小流量开启),关闭进气阀3和缓冲阀7.2,使真空腔室2.1与缓存腔7.1处于连通状态,利用分子泵1.1对缓存腔7.1抽取负压,缓存腔7.1内的真空度接近真空腔室2.1,为实现过渡腔室2.2的真空度的快速预抽打下基础;

在检测过程中当需要取放样品时,真空腔室2.1的样品靶槽F移动至取放口下方后向上抬升并抵在取放口的底边缘,盖设在取放口处的密封盖M和样品靶槽F围成过渡腔室2.2,打开进气阀3,外界空气先后经第二通道6.7→进气阀3→第一通道6.6→第一连接孔6.2→第一连接通道6.4→第一通孔进入过渡腔室2.2,使过渡腔室2.2内的压力恢复至常压,以便于打开密封盖M放置新的待检样品;

当将样品置于样品靶槽F后,盖上密封盖M围成过渡腔室2.2,将预抽阀4和进气阀3关闭,打开缓冲阀7.2,使过渡腔室2.2内和缓存腔7.1内处于连通状态,由于缓存腔7.1内的真空度接近真空腔室2.1,过渡腔室2.2在缓存腔7.1的作用下迅速下降,以满足进样需求,然后关闭缓冲阀7.2,并将真空腔室2.1内的样品靶槽F向下移动预设高度,过渡腔室2.2和真空腔室2.1形成一个整体,然后将样品靶槽F移动至离子源下方进行样品解离检测即可。

需要强调的是,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替换和改进等等,这些修改和改进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而,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18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硅片单侧膜淀积的方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