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可分离顶部的复合容器、主体坯件以及将复合容器的顶端部分与主体分离的方法

文档序号:602495 发布日期:2021-05-04 浏览:6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具有可分离顶部的复合容器、主体坯件以及将复合容器的顶端部分与主体分离的方法 (Composite container with separable top, body blank and method of separating top portion of composite container from body ) 是由 E·苏宁 于 2019-08-29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一种复合容器(300)包括:管状主体(301),所述管状主体(301)具有内表面(306)和外表面(307)以及在所述管状主体(301)的顶端(338)处的容器开口(337),所述管状主体(301)由包括纸板层(10、310)和内聚合物层(11、311)的层压板材(8)制成,所述内聚合物层(311)布置在所述纸板层(10、310)的内表面(306)处,所述复合容器(300)包括包围所述容器开口(337)的顶部边沿(339),所述顶部边沿(339)在所述管状主体(301)的所述顶端(338)处附接到所述管状主体(301)的顶端部分(340);以及盖(342),所述盖用于打开和封闭所述复合容器(300)。所述复合容器(300)包括分离装置(312),所述分离装置用于将所述管状主体(301)的所述顶端部分(340)以及所述附接的顶部边沿(339)与所述管状主体(301)的主要部分(351)分离,所述分离装置(312)包括撕拉条(313),所述撕拉条包括所述内聚合物层(311)的一部分,所述撕拉条(313)在一对内刻线(314、315)之间形成,所述一对内刻线从所述管状主体(301)的所述内表面(306)仅穿过所述层压板材(8)的厚度(t)的一部分而布置在所述层压板材(8)中,所述内刻线(314、315)和所述撕拉条(313)在所述管状主体(301)的周向方向上邻近所述顶部边沿(339)延伸。(A composite container (300) comprising: a tubular body (301), the tubular body (301) having an inner surface (306) and an outer surface (307) and a container opening (337) at a top end (338) of the tubular body (301), the tubular body (301) being made of a laminate sheet (8) comprising a paperboard layer (10, 310) and an inner polymer layer (11, 311), the inner polymer layer (311) being disposed at the inner surface (306) of the paperboard layer (10, 310), the composite container (300) comprising a top rim (339) surrounding the container opening (337), the top rim (339) being attached to a top end portion (340) of the tubular body (301) at the top end (338) of the tubular body (301); and a lid (342) for opening and closing the composite container (300). The composite container (300) comprising a separating means (312) for separating the top portion (340) and the attached top rim (339) of the tubular body (301) from a main portion (351) of the tubular body (301), the separation device (312) comprising a tear strip (313) comprising a portion of the inner polymer layer (311), the tear strip (313) being formed between a pair of inner score lines (314, 315) disposed in the laminate panel (8) from the inner surface (306) of the tubular body (301) through only a portion of the thickness (t) of the laminate panel (8), the inner score line (314, 315) and the tear strip (313) extend adjacent the top edge (339) in a circumferential direction of the tubular body (301).)

具有可分离顶部的复合容器、主体坯件以及将复合容器的顶 端部分与主体分离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复合容器,所述复合容器包括管状主体,管状主体具有内表面和外表面并且在与管状主体的顶端处的容器开口相对的管状主体的底端处封闭,管状主体由包括纸板层和内聚合物层的层压板材制成,内聚合物层布置在纸板层的内表面处。所述复合容器还包括顶部边沿,诸如塑料顶部边沿,所述顶部边沿包围容器开口并附接到管状主体的顶端部分。如本文所公开的复合容器还包括用于打开和封闭复合容器的盖。本文还公开了一种用于形成复合容器的管状主体的主体坯件和一种用于将管状主体的顶端部分与管状主体的主要部分分离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用于诸如婴儿配方食品、烟草、洗涤剂等产品的一次性容器领域,一直需要减少此类产品的碳足迹。已经努力来最小化一次性容器的资源使用并且使容器可再循环。本文中提及的一次性容器是具有管状主体的复合容器,所述管状主体由包括纸板层(即,主要由纤维素纤维制成的层)的层压板材制成。管状主体还可以包括附加的层,诸如呈金属箔(例如铝箔层)形式的阻挡层以及一个或多个聚合物层,所述聚合物层可以是聚合物阻挡层、粘结层、保护层、印花等。聚合物层通常施加在金属箔层上以保护箔层。聚合物层通常是热塑性层,所述热塑性层在通过诸如焊接的热封技术将诸如顶部密封构件、边沿等部件附接至管状容器主体时可以有助于形成良好密封。纸板层的外部可以进行印刷,并且又一聚合物层可以布置在纸板层的外部以保护纸板层免受环境湿气影响并且改进容器的外观。容器的底部可以由管状主体的折叠端部部分制成,或者可为在管状主体的底端处附接到管状主体的底部圆盘。为了针对容器中的整个内部空间获得对空气和湿气渗透的良好防护,底部圆盘也可以由包括纸板层以及金属箔和热塑性膜的层的层压板材制成。

除了用于管状主体和任选的底部圆盘的基于纸板的层压板材外,如本文所公开的复合容器至少还具有基于非纸板的顶部边沿,所述顶部边沿作为单独部件附接到管状主体并且由诸如塑料或金属的更耐久材料制成。常用的一次性复合容器设有在容器开口处焊接或胶合到容器的管状主体的牢固地附接的塑料顶部边沿。顶部边沿可以是盖部件的一部分并且盖部件可以包括通过铰链附接到边沿的盖。

对复合容器的不同部件的有效废物处理和再循环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需要一种改善的复合容器,所述改善的复合容器允许在复合容器被使用和丢弃之后将基于纸板的容器部件与塑料和金属部件分开处理。

本公开的目标是提供一种用于通过便于移除牢固地附接的塑料部件(诸如边沿或盖部件)来改善复合纸板/塑料容器的再循环能力的手段。

发明内容

以上目标可以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的复合容器、根据权利要求14的主体坯件以及根据权利要求15的分离方法来实现。在从属权利要求、以下描述以及附图中阐述进一步的实施例。

如本文所阐述的一种复合容器包括管状主体,管状主体具有内表面和外表面并且在与管状主体的顶端处的容器开口相对的管状主体的底端处封闭。管状主体由包括纸板层和内聚合物层的层压板材制成,内聚合物层布置在纸板层的内表面处。复合容器包括:包围容器开口的顶部边沿,顶部边沿在管状主体的顶端处附接到管状主体的顶端部分;以及盖,所述盖用于打开和封闭复合容器。复合容器还包括分离装置,所述分离装置用于将管状主体的顶端部分以及所附接的顶部边沿与管状主体的主要部分分离,分离装置包括撕拉条,所述撕拉条包括内聚合物层的一部分,撕拉条在一对内刻线之间形成,所述一对内刻线从管状主体的内表面仅穿过层压板材的厚度的一部分而布置在层压板材中,内刻线和撕拉条在管状主体的周向方向上邻近顶部边沿延伸。

为了保护复合容器的强度和形状稳定性,并且为了使得从复合容器的外部可见撕拉条,可以优选的是不从管状主体的外部制作撕拉条刻线。

如本文所阐述,管状主体的顶端可以与管状主体的主要部分分离并且连同顶部边沿一起从管状主体的主要部分移除。如果盖连接到顶部边沿,则与顶部边沿同时移除盖。

在如本文所述的分离装置的最简单实施例中,复合容器可以仅设置有撕拉条,所述撕拉条由容器材料形成并且包括内聚合物层的带状部分。为了将这种复合容器的顶部部分与复合容器的主要部分分离,使用者将需要使用工具(诸如刀子)在撕拉条的端部附近破坏管状主体或者在管状主体破坏时产生撕拉条的端部。此工具随后还可以用于将撕拉条的端部部分从管状主体弯曲出来,使得端部部分可以被抓握并且可以通过拉动撕拉条的端部部分开始撕拉。

可以优选的是,撕拉条在管状主体的周向方向上具有的延伸对应于管状主体的圆周的90%或更多,以便能够容易地移除管状主体的顶端部分或底端部分,而不必使用诸如一把剪刀或刀子的工具并且不必施加大的力来扯掉管状主体的端部部分与主要部分之间的剩余连接部。然而,在一些情况下,撕拉条延伸管状主体的圆周的至少45%就可以足够,使得可以在管状主体中产生足够大小的间隙以允许手插入间隙中。由此,有可能牢牢地抓握附接在管状的端部部分处的边沿,使得边沿可以从管状主体的主要部分扯掉。如本文所公开的复合容器中的撕拉条在管状主体的周向方向上的延伸可以对应于管状主体的圆周的45%至90%,诸如管状主体的圆周的48%至98%或50%至100%。如本文所公开的撕拉条可以是连续撕拉条或者可以分成两个或更多个部分。通过对应的方式,界定撕拉条的内刻线可以是连续的或不连续的。

分离装置可以包括用于接近撕拉条的第一端的第一开口部分,第一开口部分包括纸板层的一部分并且由邻近撕拉条的第一端、从管状主体的外表面仅穿过层压板材的厚度的一部分而布置在层压板材中的一组开口部分外刻线形成。

此外,分离装置可以包括用于接近撕拉条的第二端的第二开口部分,第二开口部分包括纸板层的一部分并且由邻近撕拉条的第二端、从管状主体的外表面仅穿过层压板材的厚度的一部分而布置在层压板材中的一组开口部分外刻线形成。第二开口部分可以布置成与第一开口部分分离或者可以与第一开口部分一致,使得单个开口部分布置在撕拉条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并且可以用来提供对撕拉条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两者的接近。

开口部分优选地至少布置在撕拉条的一端处,以便提供对撕拉条的端部的便利接近。当想要将具有附接的边沿或盖和边沿的管状主体的顶部部分与管状主体的主要部分分离时,将开口部分向内朝向复合容器的内部推动,由此在管状主体中产生开口。开口优选地足够大以准许使用者将手指插入开口中以及抓握撕拉条的邻近端部部分。开口部分可以布置成从管状主体完全地脱离或者可以保持附接到撕拉条的邻近端部。如果开口部分保持附接到撕拉条,则它可以形成拉片的全部或部分,所述拉片可以被抓握以便开始撕拉条的撕拉。

如本文所阐述,分离装置可以包括布置在撕拉条的第一端处的第一拉片,第一拉片包括纸板层的一部分并且由从管状主体的外表面仅穿过层压板材的厚度的一部分而布置在层压板材中的一组第一拉片外刻线形成。拉片是撕拉条的整体端部部分并且可以连接到开口部分,所述开口部分可以形成拉片的一部分,如上文所阐述。当开口部分在开口部分已经被推到复合容器中之后保持连接到撕拉条的端部部分(诸如拉片)时,开口部分可以折叠回到撕拉条的端部部分上以产生双层加厚的拉片。

如本文所公开的分离装置还可以包括布置在撕拉条的第二端处的第二拉片,第二拉片包括纸板层的一部分并且由从管状主体的外表面仅穿过层压板材的厚度的一部分而布置在层压板材中的一组第二拉片外刻线形成。

如本文所阐述,单个开口部分可以布置在两个拉片之间。开口部分可以布置成当被推到复合容器中时从复合容器的管状主体完全地脱离,或者可以保持附接到拉片或管状主体。撕拉条的每个端部处的拉片的布置便于从撕拉条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中的一者或两者撕拉。撕拉条可以是两部分撕拉条,其中撕拉条例如在管状主体中的密封件处被分开,所述密封件在形成复合容器的管状主体的主体坯件的两个侧边缘之间形成。

如本文所公开的复合容器的管状主体由主体坯件形成,所述主体坯件被弯曲成管状,从而使主体坯件的两个相反侧边缘在端对端接合部(也被已知为“对接接合部”)中或在重叠接合部中连结。接合部沿管状主体的高度方向在管状主体的顶端与底端之间延伸。端对端接合部随后借助于焊接到管状主体的内表面的密封条进行密封。密封条还可以施加在重叠接合部上,以便避免纸板层的切割边缘暴露于复合容器中的内容物。

管状主体可以在底端处通过施加底部密封构件(在本文中也被称为“底部圆盘”)进行密封。底部圆盘可以由类似于复合容器的管状主体中的材料的层压底部板材形成。因此,底部圆盘可以包括纸板层、任选的金属箔层和热塑性聚合物层,所述热塑性聚合物层布置在纸板层的面朝管状主体的内部的内表面处,其中金属箔层布置在纸板层与热塑性聚合物层之间。底部密封构件可以按与顶部密封构件相同的方式施加到管状主体。

密封管状主体的底端的替代方式是在管状主体的底端处折叠并密封板材。

密封条优选地借助于高频感应焊接来焊接到管状主体的内表面。诸如顶部密封构件、底部密封构件、顶部边沿和底部边沿的容器部件的施加可以使用附接单元来执行,所述附接单元包括焊接单元,诸如高频焊接单元,所述附接单元被配置为在复合容器的生产期间将部件紧固到管状主体。焊接单元可以包括感应焊接能量发生器,以用于软化或熔化形成管状主体和/或施加的容器部件的一部分的可焊接层。

管状主体中的接合部构成管状主体的加强部分并且在撕拉条中产生不连续性,所述不连续性是在内聚合物层中形成的。可以优选的情况是,撕拉条被布置成两部分撕拉条,其可以从撕拉条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朝向管状主体中的接合部撕拉。撕拉条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可以布置在距管状主体中的接合部的相同周向距离处。通过示例,在具有大体矩形或正方形截面形状的复合容器中,撕拉条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可以布置在与布置接合部的容器壁相对的容器壁中。具有大体矩形或正方形截面形状的复合容器可以具有指定的容器前壁和指定的容器后壁,前壁和后壁通过相对的侧壁进行连接。特别优选的布置可以是撕拉条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布置在容器侧壁中并且接合部布置在相对的侧壁中。然而,还可设想将撕拉条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布置在与容器后壁中的接合部相对的容器前壁中,或者布置在复合容器的管状主体的拐角部分中。

从内聚合物层的邻近部分界定撕拉条的内刻线可以从管状主体的内表面穿过内聚合物层的整个厚度、穿过任选的金属箔层的整个厚度并且仅穿过纸板层的厚度的一部分而布置在层压板材中。

如本文所公开的管状主体的层压板材的纸板层可以具有0.5毫米至1.0毫米的厚度,诸如0.6毫米至0.8毫米或者0.65毫米至0.7毫米。取决于容器大小和包装目的,可以使用其他尺寸。

刻线可以从内表面延伸到纸板层中达到与纸板层的厚度的15%至60%(诸如纸板层的20%至55%)相对应的深度。可以优选的是,刻线的深度是纸板层的厚度的50%或更少。纸板层的厚度的未切割部分提供在撕拉条的区域内的管状主体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如本文所公开的管状主体的层压板材的内聚合物层可以具有20微米至100微米的厚度,诸如30微米至75微米或者30微米至50微米。

不希望受到理论约束,人们认为,聚合物层用于通过固定层压板材中的切口之间的纤维来加强撕拉条并且增加其附着。由此,来自延伸跨过纸板层的未切割部分中的切口的未切割纤维的负面影响可以被最小化。否则,在穿过纸板层的厚度的部分切口的底部处的未切割纤维可能会导致在撕拉复合容器的管状主体时撕拉方向意外改变,并且甚至可能会导致撕拉条断裂。

在管状主体的内表面中形成的一对内刻线中的内刻线可以按彼此相距3毫米至10毫米的距离布置。内刻线之间的距离限定撕拉条的宽度。内刻线可以彼此平行地延伸或者可以在撕拉条的不同部分具有不同的间隔,由此撕拉条在撕拉条的不同部分具有不同的宽度。通过示例,与在撕拉条的其他部分相比,刻线在撕拉条的一个或两个端部处可以按彼此相距更大的距离布置,以便产生用于改善撕拉条的撕拉开始和撕拉延展的拉片和/或引入部分。

撕拉条优选地布置在距顶部边沿的下边缘的一定距离处,所述距离尽可能地小,以便在移除顶部边沿时移除管状主体中的最少的基于纸板的材料。顶部边沿的下边缘与撕拉条之间的距离可以优选地小于15毫米,诸如1至10毫米,如在顶部边沿的下边缘与撕拉条的上边缘之间测量到的。对应地,底部边沿的上边缘与撕拉条之间的距离可以优选地小于15毫米,诸如1至10毫米,如在顶部边沿的上边缘与撕拉条的下边缘之间测量到的。

顶部或底部边沿的最近边缘与对应的撕拉条之间的距离可以沿着撕拉条的长度而变。可以便利的是使撕拉条的端部成为距边沿一定距离放置的撕拉开始的地方,从而允许空间来接近撕拉条的端部以及与撕拉条的端部相关联的任何特征,诸如开口部分和/或拉片。然后可以期望内刻线布置成从撕拉条的端部朝向边沿引入,以便最小化连同边沿一起被移除的纸板材料的量。

如本文所公开的复合容器优选地包括顶部密封构件,所述顶部密封构件在距管状主体的顶端的一定距离处附接到管状主体的内表面。分离装置优选地布置在顶部密封构件与顶部边沿之间。

顶部密封构件可以是可打开或可剥离的顶部密封构件,这意味着它可以由使用者完全地或部分地移除,以便通过破坏顶部密封构件与管状主体的内表面之间的密封件或者通过撕拉或以其他方式破坏顶部密封构件本身来提供对复合容器的内部腔室的初始接近。

顶部密封构件可以是气密的或透气的。气密的顶部密封构件可以由适合于提供由密封薄膜界定的腔室的气密密封的任何材料或材料组合(诸如铝箔、硅涂层纸、纸板、塑料膜或其层压件)制造而成。当复合容器中的内容物对空气和/或湿气敏感时,气密的顶部密封构件是特别有利的。

可以通过将顶部密封构件的外围凸缘焊接到管状主体的内表面来将顶部密封构件附接到管状主体。如本文所公开,顶部密封构件通常是由一个或多个铝箔层和热塑性聚合物材料外层的层压件制成的柔性部件,通过从顶部密封构件的平面将顶部密封构件的边缘部分向外折叠并与管状主体的内表面对准来产生外围凸缘。顶部密封构件施加在距管状主体的顶端边缘的一定距离处,以允许顶部边沿附接在顶部密封构件上方。如果复合容器包括勺子、传单或其他补充物品,则顶部密封构件可以施加在距管状主体的顶端边缘的足够距离处,以允许物品容纳在顶部密封构件与盖的内表面之间形成的空间中。顶部密封构件与管状主体的顶端边缘之间的距离可以是大约10至60毫米,诸如大约20至50毫米。如果密封薄膜放置在距容器主体的上端边缘的30至60毫米的距离处,则密封薄膜上方的空间可以用来容纳连同包装的商品一起提供的勺子或其他用具。

取决于从管状主体的上端还是从管状主体的底端施加顶部密封构件,接合到管状主体的内表面的顶部密封构件的凸缘可以向上朝向容器开口指向或者向下朝向复合容器的底端指向。

顶部密封构件构成输送密封件并且补充提供可打开且可封闭的盖,以将复合容器中的内容物保持新鲜并且防止污染,直到消费者第一次打开复合容器为止。常见类型的顶部密封构件是包括顶部构件和底部构件的密封圆盘。顶部构件设置有切口,从而形成撕拉条和包括撕拉条的撕开区域。撕开区域由形成外撕裂线的轮廓切口界定,所述外撕裂线在顶部构件中沿着撕开区域的整个轮廓延伸。撕拉条由布置在顶部构件中的轮廓切口内部的不同切口形成。顶部构件和底部构件选择性地在外围边界密封件中、并且在撕拉条内的一个或多个位置处、且通常还在撕开区域内但在撕拉条外的另一位置内互连。通过在形成在顶部构件中的撕拉条处拉动,在由撕拉条构成的区域内的顶部构件与底部构件之间的一个或多个连接将引起底部构件沿着顶部构件中的切口断裂。因此,可撕掉区域内的顶部构件和底部构件两者可以从容器中移除,从而使容器中的内容物可供使用。

可剥离的顶部密封构件通常采取柔性箔的形式,所述柔性箔可以设置有抓握突片或其他抓握装置以便于移除顶部密封构件。

如本文所述的复合容器的盖可以是盖部件的一部分,盖部件包括顶部边沿和盖部分、或者框架结构和盖部分。

如本文所公开的框架结构是布置成连接到顶部边沿的环形部件。优选地,包括框架结构的盖部件通过卡扣配合连接(诸如不可逆的卡扣配合连接)机械地附接到顶部边沿。

替代地,盖可以是复合容器的分离部分,其可以在打开复合容器时被完全地移除。

当盖是盖部件的一部分时,它借助于铰链连接到顶部边沿或框架结构。铰链可以是活动铰链,即,盖与顶部边沿或框架结构之间的可弯曲连接部。活动铰链可以与盖和/或与顶部边沿或框架结构形成整体,或者可以是附接到盖和附接到顶部边沿或框架结构的单独地形成的元件。替代地,铰链可以是两部分铰链,其中第一铰链部分布置在盖上并且第二铰链部分布置在顶部边沿或框架结构上。

如果盖包括第一盖部分和第二盖部分,则在将盖部件附接到框架结构或上部加强边沿之前或之后,第二盖部分可以附接到第一盖部分。

本文还公开了一种用于形成如本文所公开的复合容器中的管状主体的矩形主体坯件。主体坯件具有顶部边缘和底部边缘,以及两个侧边缘、内表面和外表面。主体坯件由包括纸板层和内聚合物层的层压板材制成,内聚合物层布置在主体坯件的内表面处。主体坯件包括如本文所公开的分离装置,分离装置包括撕拉条,所述撕拉条包括内聚合物层的一部分,撕拉条在从主体坯件的内表面仅穿过层压板材的厚度的一部分而布置在层压板材中的两条内刻线之间形成并且沿着主体坯件的顶部边缘延伸。

撕拉条将主体坯件分成与管状主体的端部部分和管状主体的主要部分相对应的两个部分。撕拉条可以包括两个或更多个部分,并且可以设置有布置在撕拉条的端部处的至少一个拉片和/或开口部分,如本文结合管状主体的描述所公开的。又一分离装置可以设置在主体坯件的底部边缘处。

本文还公开了一种将如本文所公开的复合容器的顶端部分与复合容器的主体部分分离的方法,复合容器包括管状主体,管状主体具有内表面和外表面并且在与管状主体的顶端处的容器开口相对的管状主体的底端处封闭,管状主体由包括纸板层和内聚合物的层压板材制成,内聚合物层布置在纸板层的内表面处,复合容器包括:包围容器开口的顶部边沿,顶部边沿在管状主体的顶端处附接到管状主体的顶端部分;以及盖,所述盖用于打开和封闭复合容器。复合容器还包括分离装置,所述分离装置用于将复合容器的顶端部分与复合容器的主体部分分离,分离装置包括:撕拉条,所述撕拉条包括内聚合物层的一部分,撕拉条在一对内刻线之间形成,所述一对内刻线从管状主体的内表面仅穿过层压板材的厚度的一部分而布置在层压板材中,内刻线和撕拉条在管状主体的周向方向上邻近顶部边沿延伸;以及开口部分,所述开口部分用于接近撕拉条的端部,开口部分包括纸板层的一部分并且由邻近撕拉条的端部、从管状主体的外表面仅穿过层压板材的厚度的一部分而布置在压板材中的外刻线形成;以及拉片,所述拉片布置在撕拉条的端部处,拉片包括纸板层的一部分并且由从管状主体的外表面仅穿过层压板材的厚度的一部分而布置在层压板材中的外刻线形成,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在朝向管状主体的内部的方向上推动开口部分来在所述管状主体中形成开口,

-将手指插入管状主体中的开口中并抓握拉片,

-沿着撕拉条通过拉动拉片来撕拉管状主体;以及

-将复合容器的顶端部分从复合容器的主要部分移除。

应理解,如本文所公开的分离装置同样适用于移除已经附接在管状主体的底端处的底部边沿。因此,具有顶部边沿和底部边沿两者的复合容器可以在顶端和底端两者处设置有如本文所公开的分离装置。底端分离装置还可以用于将由塑料或金属形成的底部圆盘与管状主体的主要部分分离。

如本文所阐述,撕拉条被布置用于便于塑料盖与纸板主体的分离,以便使得可能适当地分离不同类别的家庭垃圾。其他刻线优选地制作在主体坯件的外表面上以形成在撕拉条的端部处的拉片和用于便于接近和抓握撕拉条的开口部分。

由于内刻线在主体坯件/管状主体的内表面上形成,因此它们从复合容器的外部是不可见的。如果开口部分和/或拉片设置在主体坯件/管状主体中,则在主体坯件/管状主体的外表面上可识别形成此类特征的外刻线。

为了便于使用者识别可以接近撕拉条的地方,主体坯件/管状主体的外侧可以设置有指示物,诸如打印或压印的指示物。指示物可以改进包括开口部分和拉片的开口布置的轮廓。还可以提供用于将复合容器的顶部部分与复合容器的主要部分分离的说明。

如本文所公开的分离装置的撕拉条由包装材料本身形成。撕拉条的主要部件由形成主体坯件/管状主体的层压板材的内聚合物层提供。内聚合物层可以挤出或层压到纸板层或任选的箔层上,并且可以由任何合适的热塑性聚合物制成,如本领域中已知的。诸如聚丙烯和聚乙烯的聚烯烃可以特别适合,其中聚乙烯是内聚合物层的优选材料。因此,可以以简单、高效且经济的方式提供如本文所公开的分离装置,而无需使用附加的部件或材料。

定义

如本文所公开的复合容器是以下容器:所述容器具有由基于纸板的板材制成的管状主体和至少一个聚合物容器部件,诸如边沿或盖部件,所述至少一个聚合物容器部件已经单独地生产并且随后附接到复合容器的管状主体。

用于形成管状主体和基础密封构件的基于纸板的板材主要由形成板材中的纸板基板层的纤维素纤维或纸纤维制成。纸板层可以是单层或多层材料。板材是层压件,除了纸板层之外,所述层压件还包括在意图面朝复合容器的内部的材料的表面上的呈膜或涂层形式至少一个热塑性聚合物层。层压件还可以包括呈金属箔层、优选地铝层形式的阻挡层。金属箔层(如果存在的话)被至少一个聚合物层覆盖并且布置在板材的将形成复合容器的内表面的表面处,即,在将面向复合容器的内部的表面处。聚合物层还可以布置在板材的将形成复合容器的外表面的表面处。除了内聚合物层、任选的金属箔层和任选的外聚合物层之外,板材可以进行涂覆、印刷、加浮雕等并且可以包括填料、颜料、粘结剂以及如本领域中已知的其他添加剂。

术语“管状主体”应被理解为意指主体坯件在如本文所公开的复合容器的制造和填充期间呈现的任何中空管状形状,以及主体在最终组装并填充的复合容器中具有的形状。因此,如本文所使用的管状形状可以是圆柱形状或者具有任何其他可用截面的形状,诸如正方形、矩形或者其他多边形截面或具有圆角的修改的多边形截面形状。管状形状还包括管状主体在制造过程期间可以呈现的任何短暂形状。通过示例,管状主体的截面最初呈现具有在主体坯件的边缘之间的端对端接合处的明显峰部和与峰部相对的弯曲部分的液滴形外观。

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容器部件”是指复合容器的管状主体以及直接地或间接地附接到管状主体并形成如本文所公开的复合容器的一部分的任何部件。可以是如本文所公开的复合容器的一部分的容器部件的示例有:管状主体、主体密封条、顶部密封构件、底部密封构件、顶部边沿、能重新封闭的盖、盖部件、底部边沿、勺子保持器以及勺子。

顶部和底部密封构件是片状部件,其被施加在复合容器的管状主体内部,使得它们覆盖管状主体的截面区域。底部密封构件或底部圆盘形成复合容器的底端封闭件,并且顶部密封构件形成复合容器的内部输送密封件。顶部密封构件通常在距开口边缘一定距离处附接在复合容器的进入开口处,所述距离至少足够允许将顶部边沿附接在顶部密封构件上方并且还可以允许将勺子或其他增加的物品容纳在顶部密封构件与能重新封闭的盖的内表面之间的空间中。

顶部和底部密封构件可以由纸、纸板、塑料膜、铝箔以及此类材料的层压件制成。通常,底部密封构件是相对坚硬的圆盘,其由包括纸板基板层和铝箔层的层压件制成,所述铝箔层在将面朝复合容器的内部的侧上。底部密封构件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热塑性聚合物材料层。顶部密封构件通常是由一个或多个铝箔层和热塑性聚合物材料的外层制成的更柔性的部件。然而,基于纸板的顶部密封构件也是本领域中已知的并且可以用于如本文所公开的复合容器。顶部密封构件通常被布置成在复合容器的初始开口处部分地或完全地移除,并且可以设置有本领域已知的打开装置,诸如撕拉条、抓握突片等。

顶部和底部边沿通常由聚合物材料(诸如可热成型的聚合物材料)制成并且采取闭环的形式。边沿可以通过注射成型来制成。底部边沿是如本文所公开的复合容器的任选部件。顶部边沿和底部边沿(如果存在的话)施加在复合容器的管状主体的顶端和底端处,并且借助于诸如热塑性粘合剂的粘合剂附接到管状主体。边沿在管状主体的端部边缘处为管状主体提供增强的刚度。顶部边沿与容器盖配合以在容器的顶端处形成可靠的封闭件。顶部边沿可以附接到管状主体的外表面、附接到管状主体的内表面,或者附接到管状主体的外表面和内表面两者。顶部边沿可以被施加来覆盖管状主体的端部边缘,并且可以任选地在管状主体的内表面上延伸到容器中。

如本文所公开的复合容器是用于干或湿商品(通常被称为“散体颗粒”)的容器。此类产品是能够用手从罐中倒出、舀出或取出的非液体的通常颗粒状材料。容器是意图在其内容物被清空之后就丢弃的一次性容器。

“颗粒状材料”或“颗粒状产品”应被广泛地理解为包括呈颗粒、颗粒剂、研磨粒、植物碎片、短纤维、薄片、种子、小块等形式的任何材料。适合于包装在如本文所公开的复合容器中的颗粒状产品一般是可流动的非液体产品,从而允许用手从复合容器中倒出、舀出或取出期望量的产品。

如本文所公开的复合容器可以是用于食品或可消耗产品(诸如婴儿配方食品、咖啡、茶、大米、面粉、糖、大米、豌豆、黄豆、小扁豆、谷物、汤粉、蛋糊粉、意大利面、零食等)的容器。替代地,包装的产品可以是非食物的,诸如烟草、洗涤剂、洗碗液、肥料、化学品等。

可打开或可剥离的顶部密封构件是指可以由使用者完全地或部分地移除的密封构件,以便通过破坏密封构件与容器的管状主体的内表面之间的密封件或者通过撕拉或以其他方式破坏密封构件本身来提供对复合容器的内部腔室的初始接近。可撕开的密封构件可以设置有一个或多个预先限定的弱化部,诸如部分地穿过薄膜的穿孔或切口,并且可以具有布置在其中的撕拉条以便于移除密封构件。可剥离的顶部密封构件通常设置有抓握突片以便于开始与管状主体的内表面分离并且随后移除密封构件。

如本文所使用的“牢固的”或“不可逆的”连接是在不毁坏或损坏连接的部分的情况下无法破坏的连接。

高频感应焊接可以是用于附接诸如主体密封条、底部边沿以及顶部和底部密封构件的容器部件的优选方法。然而,可以使用用于附接容器部件的其他手段,诸如粘合剂附接、超声焊接和热焊接。

附图说明

下面将通过非限制性示例并参考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a从内表面示出了如本文所公开的矩形主体坯件;

图1b从外表面示出了如本文所公开的矩形主体坯件;

图1c示出了如本文所公开的矩形主体坯件,其中内部和外部刻线两者是可见的;

图2示出了穿过主体坯件的板材的截面;

图3示出了如本文所公开的具有分离装置的复合容器;

图4a示出了在打开之前图2中的复合容器的侧壁中的分离装置的详细视图;

图4b示出了在打开过程中的图3a中的分离装置;并且

图5示出了图2中的复合容器,其中顶部部分被撕下。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通过实施例来例示本发明。包括实施例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是限制如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应理解,附图是示意性的,并且诸如材料层等各个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图中所示的包装容器和主体坯件仅作为示例提供,并且不应视为限制本发明。因此,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权利要求书确定。

图1a、图1b和图1c示出了用于形成如本文所公开的复合容器中的管状主体的矩形主体坯件1。由于布置在主体坯件1中的刻线彼此叠加并且配合来形成如本文所公开的分离装置,因此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图1a示出了如从图1b中的外表面示出的主体坯件1的内表面的镜像。

主体坯件1具有顶部边缘2、底部边缘3、两个侧边缘4、5、内表面6以及外表面7。

主体坯件1由层压板材8形成,所述层压板材包括纸板层10和内聚合物层11。如图1a和图2所示,内聚合物层11布置在主体坯件的内表面6处。主体坯件包括分离装置12,所述分离装置包括撕拉条13。撕拉条13在从主体坯件的内表面6仅穿过层压板材8的厚度t的一部分而布置在层压板材8中的两条内刻线14、15之间形成,并且在距主体坯件1的顶部边缘2的一定距离处沿着主体坯件1的顶部边缘2延伸。主体坯件的顶部边缘2与分离装置12之间的距离被选择为足够容纳附接在分离装置12上方的顶部边沿。主体坯件的顶部边缘2与如本文所公开的主体坯件中的分离装置12的最近部分之间的距离可以是大约10毫米,诸如7至9毫米。

内部刻线14、15可以按彼此相距3毫米至10毫米的距离布置。刻线14、15之间的距离可以沿着撕拉线13变化,如本文所阐述。

参考图2,示出了穿过板材8的截面,所述板材可以用于形成主体坯件和如本文所公开的由主体坯件形成的管状主体。

如本文所阐述,层压板材8包括纸板层10,所述纸板层形成构成板材的厚度t的大部分的基础层。内聚合物层11施加在纸板层10的意图面朝如本文所公开的复合容器中的内部腔室的侧上。内聚合物层11是层压板材8的外层并且形成层压板材8的内表面6,所述内表面对应于主体坯件1的内表面6和如下面参考图3公开的管状主体301的内表面306。在图2中,层压板材8的外表面7由纸板层10的外表面构成。然而,层压板材8的外表面可以替代地由印刷层和/或由施加在纸板层10上的聚合物涂层或层构成。

图2所示的层压板材8还包括施加到纸板层的内侧的聚合物粘结层18和施加在聚合物粘结层18上的金属箔层19,所述聚合物粘结层在金属箔层19与纸板层10之间。聚合物粘结层18和金属箔层19是如本文所公开的层压板材8的任选部分。

除了强制的基础层/纸板层10和内聚合物层11之外,可以在如本文所公开的复合容器中使用的层压板材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层。如按照从外到内的顺序看出,层压材料可以包括:

a)任选的聚合物涂层,诸如假漆,

b)任选的印刷层和/或彩色层

c)纸板层

d)任选的聚合物粘结层,例如聚乙烯(PE)层

e)任选的阻挡层,例如,铝(Al)箔阻挡层

f)内聚合物层,诸如聚乙烯(PE)层。内聚合物层可以包括两个或更多个子层,诸如聚乙烯(PE)层和低密度聚乙烯(LDPE)层。子层可以共挤出以形成内聚合物层,或者可以形成为层压在一起的单独的膜。

管状主体还可以包括附加的层,诸如呈金属箔(例如铝箔层)形式的阻挡层以及一个或多个聚合物膜层。聚合物膜层通常施加在金属箔层上以保护箔层。聚合物膜层通常是热塑性膜层,所述热塑性膜层在通过诸如焊接的热封技术将诸如顶部密封构件、边沿等部件附接至管状容器主体时可以有助于形成良好密封。又一塑料层可以布置在纸板层的外部以保护纸板层免受环境湿气影响并且改进容器的外观。

内刻线14、15从主体坯件1的所述内表面6、穿过内聚合物层11的整个厚度、穿过任选的金属箔层19的整个厚度并且仅穿过纸板层10的厚度的一部分而布置在所述层压板材8中。

内聚合物层11可以具有20微米至100微米(诸如30微米至75微米或30微米至50微米)的厚度。

通过部分地切穿或穿通主体坯件1的厚度来制作内刻线14、15,如本文所阐述,由此创建包括主体坯件的内聚合物层11的带形部分的撕拉条13,所述撕拉条被限定在内刻线14、15之间。

分离装置12包括用于接近第一拉片22和第二拉片23的开口部分21,所述第一拉片和第二拉片包括撕拉条13的第一端22’和第二端23’。在图1a至图1c所示的实施例中,开口部分21包括纸板层10的一部分,并且通过在层压板材8中从主体坯件1的外表面在撕拉条13的第一端22’和第二端23’处仅穿过层压板材8的厚度t的一部分而切出或穿透一组开口部分外刻线16来形成。

第一拉片22和第二拉片23由从主体坯件1的外表面7仅穿过层压板材8的厚度t的一部分而布置在层压板材8中的第一组第一拉片外刻线24和第二组第一拉片外刻线25形成。

如可以在图1a至图1c中看出,撕拉条13是两部分撕拉条13,其中在开口部分21和拉片22、23的每一侧处布置撕拉条的一个部分。在组装的复合容器中,撕拉条13的两个部分将被复合容器的管状主体中的密封件分离,所述密封件在形成复合容器的管状主体的主体坯件的两个侧边缘4、5之间形成。在图1a至图1c所示的实施例中,内刻线14、15终止于距侧边缘4、5的短距离处,所述短距离对应于当侧边缘4、5接合在如本文所公开的复合容器中的主体密封件中时被密封条占据的区域。替代地,内刻线14、15可以一直延伸到侧边缘4、5。

在图3中示出的复合容器300包括管状主体301。与在图1a至图1c中示出的主体坯件1类似,管状主体301具有内表面306和外表面307。

在图3中示出的复合容器300的管状主体301具有修改的正方形截面形状,包括前壁部分331、后壁部分332以及通过弯曲拐角部分335连接的两个侧壁部分333、334。在图3中示出的复合容器300的截面形状不应被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因此,可以使用任何合适的截面形状,如本领域中已知。

如本文所阐述,可以通过将主体坯件的侧边缘(诸如图1a至图1c所示的主体坯件1的侧边缘4、5)带到一起而致使材料呈现管状形状并将侧边缘密封在一起来形成管状主体301。侧边缘的密封可以通过如本领域中已知的任何合适的方法进行,诸如通过焊接或胶合,其中优选高频感应焊接,如本文所阐述。主体坯件的侧边缘的密封可以涉及使用密封条,如本领域中已知。在图5中示出的复合容器300中,其中顶端部分304从管状主体301的主要部分351撕下,在管状主体301的内部306上、在与布置有分离装置312的侧壁333相对的侧壁334处可见密封条355。

管状主体301在管状主体301的底端336处借助于底部密封构件进行封闭。可以使用替代的底部密封布置,如本文所阐述。底端处的封闭与布置在管状主体301的顶端338处的容器开口337相对。

管状主体301由层压板材8制成,如本文所阐述,并且包括纸板层310和内聚合物层311,内聚合物层311布置在管状主体301的内表面306上,内表面306面朝复合容器300中的内部腔室350。

复合容器300包括顶部边沿339,所述顶部边沿是包围容器开口337的环形部件。顶部边沿339在管状主体301的顶端338处通过粘合剂或焊接牢固地附接到管状主体301的顶端部分340。顶部边沿339优选地是成型的热塑性部件。在图3中示出的复合容器中,顶部边沿339是盖部件341的一部分,盖部件341还包括用于打开和封闭复合容器300的盖342。盖342借助于与顶部边沿339和盖342一体形成的铰链343(在图3中通过活动铰链示出)附接到顶部边沿339,如本文所阐述。此外,锁定装置344布置在管状主体301的前壁部分331处以用于将盖342锁定在容器开口337上方的封闭位置。

内部腔室350由完全或部分地可移除的顶部密封构件352密封,所述顶部密封构件施加在复合容器中的内容物上方并且利用边缘凸缘密封到管状主体301的内表面306,如本文所阐述。顶部密封构件352是所公开的复合容器300的任选特征并且可以被省略。

复合容器300设置有分离装置312,所述分离装置用于将管状主体301的顶端部分340以及附接的顶部边沿339与管状主体301的主要部分351分离。分离装置312包括撕拉条313。分离装置312在图4a和图4b中更详细地示出,图4a和图4b示出了如从分离装置312所位于的管状主体301的侧壁333看到的复合容器300的上部部分。参考图4a和图4b,撕拉条313形成在两条内刻线314、315之间,所述两条内刻线仅穿过形成管状主体的层压板材8的厚度t的一部分而布置在管状主体301中。

撕拉条313在管状主体301的周向方向上邻近顶部边沿339延伸,如图3所示。

分离装置312还包括用于接近第一拉片322和第二拉片323的开口部分321。开口部分321包括纸板层310的一部分,并且通过在层压板材8中从管状主体301的外表面307仅穿过层压板材8的厚度t的一部分而切出或穿透一组开口部分外刻线316来形成。

第一拉片322和第二拉片323由从管状主体301的外表面307仅穿过层压板材8的厚度t的一部分而布置在层压板材8中的第一组拉片外刻线324和第二组拉片外刻线325形成。

如在图1a至图1c中的主体坯件1中,撕拉条313是两部分撕拉条313,其中在开口部分321和拉片322、323的每一侧处布置撕拉条的一个部分。撕拉条313的两个部分被复合容器300的管状主体301中的密封件分离,所述密封件在与分离装置312所位于的侧壁333相对的管状主体301的侧壁334中形成。密封件被密封条355覆盖,如图5所示。

当复合容器300已经被清空其内容物时,它可以通过使用者在朝向管状主体301的内部腔室350的方向上推动开口部分321而在管状主体301中形成进入开口360并且将手指插入管状主体301中的进入开口360中并抓握拉片322或323来准备好再循环。在图4b中,示出了分离装置312,其中开口部分321被推远并折叠回到在图4a和图4b中的左侧示出的拉片322上。因此,开口部分保持连接到左手拉片322并且形成拉片322的一部分。如本文所公开,开口部分可以替代地完全被推动穿过管状主体301的壁并且向下落入内部腔室350中,或者可以在进入开口360的上部或下部部分处保持附接到侧壁材料,或者可以保持附接到在图4a和图4b中的右侧示出的拉片。

在暴露并抓握拉片322或323之后,使用者可以通过沿着撕拉条313拉到与分离装置312相对的密封条355来撕开管状主体301中的板材8。在如图3以及图4a和图4b所示的两部分撕拉条装置中,从已经在管状主体301中创建出的开口360的另一侧重复撕拉。

在完成撕拉条313的两个部分的撕拉之后,使用者可以将复合容器300的顶端部分340与管状主体301的主要部分351分离,所述主要部分由管状主体301的窄条和附接的盖部件341构成,如图5所示。

23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具有把手的合成材料托盘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

技术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