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燃气野营炉

文档序号:630860 发布日期:2021-05-11 浏览:12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便携式燃气野营炉 (Portable gas camping stove ) 是由 刘冠雄 于 2021-03-30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燃气野营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的外形呈上部开口的盒体状,还包括能盖合在该炉体的开口上的炉盖,上述炉体中水平隔设有面板和燃气燃烧器,该面板的下表面与炉体的内底面之间留有上下间隙而形成安装夹层,上述燃气燃烧器安装在上述安装夹层中,而上述面板上开设有安装口,上述燃气燃烧器的火盖外露于该安装口之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保证燃烧的基础上,使得炉体的内部结构紧凑,此外,本发明中炉体的外形呈盒体状,并且配置有炉盖,使用时将炉盖打开,使得燃气燃烧器外露,而不使用时,将炉盖盖合在炉体的开口上,占用空间小,方便收纳和携带。(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portable gas camping stove, which comprises a stove body, wherein the stove body is in a box shape with an opening at the upper part, and further comprises a stove cover capable of covering the opening of the stove body, a panel and a gas burner are horizontally arranged in the stove body at intervals, an upper gap and a lower gap are reserved between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panel and the inner bottom surface of the stove body to form a mounting interlayer, the gas burner is mounted in the mounting interlayer, a mounting hole is formed in the panel, and a fire cover of the gas burner is exposed out of the mounting hole.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art, the invention ensures that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the furnace body is compact on the basis of ensuring combustion, and in addition, the furnace body is box-shaped and is provided with the furnace cover, so that the furnace cover is opened when in use, the gas burner is exposed, and the furnace cover is covered on the opening of the furnace body when not in use, thereby occupying small space and being convenient to store and carry.)

一种便携式燃气野营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野营炉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燃气野营炉。

背景技术

现有的烧烤炉包括碳火型烧烤炉、燃气型烧烤炉和电热型烧烤炉三种,其中,碳火型烧烤炉烤出来的食物口感好,然而在烧烤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烟雾污染环境及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电热型烧烤炉相对于碳火烧烤炉避免了木炭燃烧时会由于高温产生大量对人体有害的油烟,尤其是油脂滴落在高温的木炭上会产生致癌物质,飘飞的碳灰会飘飞到食物上被人体摄入,但是电烧烤炉烧烤出来的东西没有木炭烧烤炉那么有风味,食物口感差,失去传统的炭香味,而燃气型烧烤炉由于性能处于碳火型烧烤炉和电热型烧烤炉之间而被认可。

专利号为ZL202020426057.9(授权公告号为CN212261173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为ZL202010250277.5(授权公告号为CN111237811A)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和专利号为ZL202020137393.1(授权公告号为CN211749001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等均公开了现有的燃气型烧烤炉。烧烤炉一般在户外使用,然而,现有的燃气型烧烤炉的体积较大,占用空间大,不方便收纳和携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占用空间小且方便收纳和携带的便携式燃气野营炉。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便携式燃气野营炉,包括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的外形呈上部开口的盒体状,还包括能盖合在该炉体的开口上的炉盖,上述炉体中水平隔设有面板和燃气燃烧器,该面板的下表面与炉体的内底面之间留有上下间隙而形成安装夹层,上述燃气燃烧器安装在上述安装夹层中,而上述面板上开设有安装口,上述燃气燃烧器的火盖外露于该安装口之上。

进一步,所述燃气燃烧器还包括基座、引射管、燃气阀以及喷嘴,上述基座的外形呈圆盘状,上述火盖的外形呈横截面为圆形的罩体状并罩设在上述基座的上表面上,且两者围成混气腔,上述喷嘴、引射管以及燃气阀的外形均呈圆筒状,三者均竖向设置并依次上下连通,其中,上述喷嘴穿设在上述基座的中心处且喷嘴的顶部具有与上述混气腔相通的出气口,上述引射管的侧壁上沿周向开设有进气口而上述炉体的底部上开设有与外界相通的空气进口,该空气进口与上述进气口相流体连通,上述燃气阀的下端封闭且其侧壁上开设有用来与燃气管连通的燃气进口。从而能使燃气快速地被进入引射管中,并在引射管中与从空气进口进入的空气发生一次混合,接着混合气体被引射至喷嘴中,通过喷嘴喷入混气腔中发生二次混合,最后经二次混合后的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从火盖的出火孔中喷出并燃烧。

进一步,所述燃气燃烧器还包括点火针和用于安装该点火针的第一安装座,该第一安装座设置在上述基座的下方,且该第一安装座的第一端与上述喷嘴连接,第二端与上述火盖可脱卸连接,上述第一安装座与上述基座的下表面围成点火空间,上述点火针竖向安装在上述第一安装座上并邻近基座的边缘,且该点火针的点火部位于该点火空间中,而该第一安装座的外侧壁上开设有与上述点火空间相通的点火窗口。一方面实现点火针在该燃气燃烧器上的稳固安装,另一方面通过点火空间以及点火窗口的设计能实现顺利点火。

进一步,所述火盖的顶部中心处为承液平面,该承液平面的周缘沿周向朝下倾斜延伸而形成布设有出火孔的出火斜面,该出火斜面的下周缘形成卡扣环,而上述第一安装座的第二端形成能与该卡扣环形成卡扣连接的卡钩。通过设置承液平面能避免溢液影响出火孔中火焰的燃烧,同时出火斜面的设计能进一步保证火焰的稳定燃烧,此外,火盖与第一安装座通过卡扣环与卡钩形成卡扣连接,在方便燃气燃烧器的组装的同时能保证燃气燃烧器结构的稳固性。

进一步,所述炉盖铰接在上述炉体上,并且,炉盖打开状态下,该炉盖能始终保持在竖向状态并位于上述炉体的后侧,并且,该炉盖在竖向状态下沿其高度方向的大部分位于上述炉体开口的上方。通过炉盖与炉体的铰接,方便打开和关合炉盖,并且,打开状态下,炉盖能始终保持在竖向状态并位于炉体的后侧,这样在炉盖打开状态下不会影响烧烤操作,且打开状态下炉盖延其高度方向的大部分位于上述炉体开口的上方,一方面炉盖可起到挡风导烟的作用,另一方面能从一定程度上起到避免热量散热的作用,从而提高野营炉的热利用率。

进一步,所述炉盖分别通过设置在其左右两侧的铰接组件与上述炉体铰接,各铰接组件均包括长条状的第一铰接板和第二铰接板,上述炉盖的左右两侧分别沿前后方向开设有第一上铰接孔和第二上铰接孔,上述炉体的左右两侧分别沿前后方向开设有第一下铰接孔和第二下铰接孔,各第一上铰接孔与对应的第二上铰接孔之间的间距大于同一侧的第一下铰接孔与对应第二下铰接孔之间的间距,各第一铰接板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第一上铰接孔和第一下铰接孔铰接,而各第二铰接板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第二上铰接孔和第二下铰接孔铰接,其中,上述第二铰接板为直板,上述炉盖关合状态下,该第二铰接板的延伸方向偏离于上述第一铰接板,而上述炉盖打开状态下,该第二铰接板的延伸方向与上述第一铰接板相交。通过铰接组件一方面能实现炉盖与炉体的稳固铰接,另一方面能实现炉盖的灵活开合,并且在炉盖打开状态下能稳定地保持在竖向状态。

进一步,各所述第一铰接板的中部分别弯折,并且,上述炉盖打开状态下,各第一铰接板的中部朝下突起,而各第二铰接板的上端分别与对应第一铰接板的弯折处的下边缘相抵,从而能使炉体打开状态下能更加稳定地保持在竖向状态。

进一步,所述炉体的底部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支腿,各支腿均为弯折状的杆件,且各支腿均包括两侧的连接段和位于两连接段之间的支撑段,上述炉体的底部左右两侧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与对应的连接段连接的连接结构,各连接结构均包括与对应的连接段铰接的连接部、第一限位部以及第二限位部,且该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均位于上述连接段相对于连接部旋转的旋转轨迹上,并且,当各连接段分别被限位于对应的第一限位部时,各支腿被相对收折在炉体的底面上,当各连接段分别被限位于对应的第二限位部时,各支腿相向打开至炉体的左右两侧且各支腿的支撑段分别与放置面相抵。首先,通过连接结构的连接部、第一限位部以及第二限位部的设置,并且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均位于上述连接段相对于连接部旋转的旋转轨迹上,能使各支腿灵活地在打开和收合状态下转换,并且稳定地被限位在打开状态或者收合状态,从而保证野营炉的正常使用以及实现对野营炉的稳定收纳。

进一步,各所述支腿中的两连接段相对平行设置,而支撑段连接在两连接段同一侧的一对端部之间,且该支撑段朝外向上翻折而形成能插放物品的置物部,而各连接段的自由端的端部分别朝外相对于对应的连接段垂直翻折而形成能与对应的连接部铰接的铰接轴。从而使得支撑段在保证在野营炉支撑功能的基础上,还能同时实现置物功能,从而提升野营炉的使用便捷度,此外通过在各连接段上形成铰接轴,从而能更好地实现各连接段与连接部的铰接以及相对于连接部的顺畅转动。

进一步,所述炉体的底面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安装罩,各安装罩的横截面均呈半圆形,且各安装罩罩面的前后两端分别开设供对应的连接段的自由端插入并沿对应罩面周向延伸的连接口,而各上述连接部分别为开设在各安装罩的端面的中心处并供对应的铰接轴插入的铰接孔,各限位部分别为对应连接口邻近其对应铰接孔侧的第一侧缘朝外凹陷的凹槽,而各连接段的相应处能卡入对应的凹槽中而被限位,并且,各连接结构中,第一限位部均位于对应第二限位部的内侧。通过设置安装罩方便上述连接结构的设置,并且能使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更好地被设置在连接段相对于连接部的旋转轨迹上。

进一步,各所述支腿两侧的连接段在受到使它们相对靠拢的推力时均能朝内偏移并分别具有朝外复位的趋势,从而能使各支腿与炉体的铰接更加稳固,并且能更加稳定地保持在打开或者收合状态,而各支腿受力状态下,各支腿上的连接段能分别沿对应的上述第一侧缘转动,且各第一侧缘与对应限位部的交界处均呈圆滑状,从而能使各支腿的转动更加稳定,并且能更加顺畅地在打开和收合状态之间转换。

进一步,还包括设置在上述面板的上表面上的锅支架。通过设置锅支架方便用户进行锅具、烤盘等烹饪用具放置在燃气燃烧器的上方进行烹饪操作。

上述锅支架可有多种实现方式,其中一种优选的实现方式为:所述锅支架包括环形的架体和以可脱卸的方式安装在该架体上的支脚,并且,该支脚至少为三个并沿该架体周向间隔均设。方便锅支架的组装,并且能实现锅支架对锅具、烤盘等烹饪用具的稳固支撑。

进一步,另一种优选的实现方式为:所述锅支架包括支撑杆和置物支架,该支撑杆至少为两根并沿上述面板的长度方向前后平行间隔设置在上述燃气燃烧器上方,而上述置物支架水平设置在各上述支撑杆的顶面上,且该置物支架的上表面形成用于放置烤盘的置物平面。从而使得锅支架的结构简单,方便将锅支架安装至炉体上。

进一步,所述面板的中部朝下凹陷而在其四周形成竖向向上延伸的凸沿,上述安装口的口沿沿周向朝上呈圆台状凸起而形成凸台,该凸台与上述凸沿之间的面板的上表面形成滴油凹槽,从而便于对烤制过程中产生的油滴进行收集,且各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面板左右两端的凸沿可脱卸连接,从而便于将各支撑杆安装在燃气燃烧器的上方。

进一步,优选地,各所述支撑杆的端部与其对应的面板的凸沿中,其中一处开设有卡扣孔,而另一处设置有竖向延伸并能卡入上述卡扣孔的卡扣柱。可见,将各卡扣柱卡入对应的卡扣孔中即能完成各支撑杆与对应凸沿之间的组装。

进一步,所述置物支架由至少两根置物支杆交叉连接而成,各置物支杆的顶缘上分别朝上凸设有沿置物支杆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防滑齿面,且各置物支杆上的各防滑齿面构成上述置物平面。从而使得置物支架的结构简单,方便加工制造,且通过设置由防滑齿面构成的置物平面能避免烤盘在置物平面上滑动而掉落。

进一步,所述置物支架中的置物支杆为两根,各置物支杆的中部分别朝一侧弯曲而形成连接部,而各置物支杆的连接部固定为一体而形成外形呈X状的上述置物支架。从而使得置物支架的结构简单,并能实现对烤盘的稳固支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中炉体中设置有安装夹层,燃气燃烧器安装在该安装夹层中,并通过面板上的安装口使得燃气燃烧器的火盖外露,从而在保证燃烧的基础上,使得炉体的内部结构紧凑,此外,本发明中炉体的外形呈盒体状,并且配置有炉盖,使用时将炉盖打开,使得燃气燃烧器外露,而不使用时,将炉盖盖合在炉体的开口上,占用空间小,方便收纳和携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野营炉的结构示意图(炉盖开启状态下);

图2为图1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野营炉在另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炉盖关合状态下);

图4为图3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去掉铰接组件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去掉一侧锅支架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去掉炉盖、锅支架以及面板等部件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燃气燃烧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去掉第二安装座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燃气燃烧器在图9状态下的结构分解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火盖和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支腿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安装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锅支架的局部结构分解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野营炉在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野营炉在未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锅支架拆卸状态下野营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锅支架局部结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15所示,一种便携式燃气野营炉,包括炉体1,本实施例中,该炉体1的外形呈上部开口的方形盒体状,还包括能盖合在该炉体1的开口上的炉盖2,上述炉体1中水平隔设有面板3和燃气燃烧器4,该面板3的下表面与炉体1的内底面之间留有上下间隙而形成安装夹层(未示出),上述燃气燃烧器4安装在上述安装夹层中,而上述面板3上开设有安装口31,上述燃气燃烧器4的火盖41外露于该安装口31之上。这样本发明中由于炉体1中设置有安装夹层,燃气燃烧器4安装在该安装夹层中,并通过面板3上的安装口31使得燃气燃烧器4的火盖41外露,从而在保证燃烧的需要的基础上,使得炉体1的内部结构紧凑,此外,本发明中炉体1的外形呈盒体状,并且配置有炉盖2,使用时将炉盖2打开,使得燃气燃烧器4外露,而不使用时,将炉盖2盖合在炉体1的开口上,占用空间小,方便收纳和携带。

本实施例中,上述燃气燃烧器4除上述火盖41外,还包括基座42、引射管43、燃气阀44、喷嘴45以及点火针46,上述基座42的外形呈圆盘状,上述火盖41的外形呈横截面为圆形的罩体状并罩设在上述基座42的上表面上,且两者围成混气腔(未示出),上述喷嘴45、引射管43以及燃气阀44的外形均呈圆筒状,三者均竖向设置并依次上下连通,其中,上述喷嘴45穿设在上述基座42的中心处且喷嘴45的顶部具有与上述混气腔相通的出气口,上述引射管43的侧壁上沿周向开设有进气口431而上述炉体1的底部上开设有与外界相通的空气进口11,该空气进口11与上述进气口431相流体连通(此处的相流体连通可有多种实现方式:当空气进口11与上述进气口431邻设时,两者可直接连通;当空气进口11与上述进气口431距离较远时,两者可通过管路连通),上述燃气阀44的下端封闭且其侧壁上开设有用来与燃气管13连通的燃气进口441。从而能使燃气快速地被进入引射管43中,并在引射管43中与从空气进口11进入的空气发生一次混合,接着混合气体被引射至喷嘴45中,通过喷嘴45喷入混气腔中发生二次混合,最后经二次混合后的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从火盖41的出火孔410中喷出并燃烧。优选地,本实施例中,上述喷嘴45、引射管43以及燃气阀44的连接处分别通过螺纹方式连接,从而方便三者的组装连接。

上述点火针46竖向设置,上述燃气燃烧器4还包括用于安装该点火针46的第一安装座47,该第一安装座47设置在上述基座42的下方,且该第一安装座47的第一端与上述喷嘴45连接,第二端与上述火盖41可脱卸连接,上述第一安装座47与上述基座42的下表面围成点火空间471,上述点火针46竖向安装在上述第一安装座47上并邻近基座42的边缘,且该点火针46的点火部461位于该点火空间471中,而该第一安装座47的外侧壁上开设有与上述点火空间471相通的点火窗口472。一方面实现点火针46在该燃气燃烧器4上的稳固安装,另一方面通过点火空间471以及点火窗口472的设计能实现顺利点火。本实施例中为方便对燃气燃烧器进行点火操作,上述炉体的前侧设置有控制组件14。

本实施例中,上述火盖41的顶部中心处为承液平面411,该承液平面411的周缘沿周向朝下倾斜延伸而形成布设有出火孔410的出火斜面412,该出火斜面412的下周缘形成卡扣环413,而上述第一安装座47的第二端形成能与该卡扣环413卡扣连接的卡钩473。通过设置承液平面411能避免溢液影响出火孔410中火焰的燃烧,同时出火斜面412的设计能进一步保证火焰的稳定燃烧,此外,火盖41与第一安装座47通过卡扣环413与卡钩473形成卡扣连接,在方便燃气燃烧器4的组装的同时能保证燃气燃烧器4结构的稳固性。进一步,上述安装夹层中于上述炉体1的内底面上固定有第二安装座48,上述点火针46的下端以及上述引射管43分别穿设在该第二安装座48上并分别通过紧固件固定。为进一步促进点火针46和引射管43的稳固安装,使得燃气燃烧器4的内部结构更加稳固。此外,本实施例中,上述空气进口11开设在上述第二安装座48的正下方。并且,本实施例中,上述面板3上左右并列开设有两个上述安装口31,相应地,上述燃气燃烧器4也为左右并列设置的两个并与上述安装口31一一对应。

本发明中,上述炉盖2铰接在上述炉体1上,并且,炉盖2打开状态下,该炉盖2能始终保持在竖向状态并位于上述炉体1的后侧,并且,该炉盖2在竖向状态下沿其高度方向的大部分位于上述炉体1开口的上方。通过炉盖2与炉体1的铰接,方便打开和关合炉盖2,并且,打开状态下,炉盖2能始终保持在竖向状态并位于炉体1的后侧,这样在炉盖2打开状态下不会影响烧烤操作,且打开状态下炉盖2延其高度方向的大部分位于上述炉体1开口的上方,一方面炉盖2可起到挡风导烟的作用,另一方面能从一定程度上起到避免热量散热的作用,从而提高野营炉的热利用率。此外,本实施例中,上述炉盖2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锁扣151,而上述炉体2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能与对应的锁扣151形成扣合连接的锁块152,这样当炉盖2盖合在炉体1上,炉盖2与炉体1可通过锁扣151与锁块152锁定在一起,从而进一步方便野营炉的收纳和运输。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上述炉盖2分别通过设置在其左右两侧的铰接组件5与上述炉体1铰接,各铰接组件5均包括长条状的第一铰接板51和第二铰接板52,上述炉盖2的左右两侧分别沿前后方向开设有第一上铰接孔531和第二上铰接孔532,上述炉体1的左右两侧分别沿前后方向开设有第一下铰接孔541和第二下铰接孔542,各第一上铰接孔531与对应的第二上铰接孔532之间的间距大于同一侧的第一下铰接孔541与对应第二下铰接孔542之间的间距,各第一铰接板51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第一上铰接孔531和第一下铰接孔541铰接,而各第二铰接板52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第二上铰接孔532和第二下铰接孔542铰接,其中,上述第二铰接板52为直板,上述炉盖2关合状态下,该第二铰接板52的延伸方向不与上述第一铰接板51相交(如图3中的Y轴所示),而上述炉盖2打开状态下,该第二铰接板52的延伸方向与上述第一铰接板51相交(如图1中的X轴所示)。通过铰接组件5一方面能实现炉盖2与炉体1的稳固铰接,另一方面能实现炉盖2的灵活开合,并且在炉盖2打开状态下能稳定地保持在竖向状态。优选地,各所述第一铰接板51的中部分别弯折,并且,上述炉盖2打开状态下,各第一铰接板51的中部朝下突起,而各第二铰接板52的上端分别与对应第一铰接板51的弯折处的下边缘相抵,从而能使炉体1打开状态下能更加稳定地保持在竖向状态。本实施例中各铰接板的各端分别通过螺钉16与对应的铰接孔铰接。

此外,本实施例中,上述炉体1的底部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支腿6,各支腿6均为弯折状的杆件,且各支腿6均包括两侧的连接段61和位于两连接段61之间的支撑段62,上述炉体1的底部左右两侧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与对应的连接段61连接的连接结构,各连接结构均包括与对应的连接段61铰接的连接部121、第一限位部122以及第二限位部123,且该第一限位部122和第二限位部123均位于上述连接段61相对于连接部121旋转的旋转轨迹上,并且,当各连接段61分别被限位于对应的第一限位部122时,各支腿6被相对收折在炉体1的底面上,当各连接段61分别被限位于对应的第二限位部123时,各支腿6相向打开至炉体1的左右两侧且各支腿6的支撑段62分别与放置面相抵。首先,通过连接结构的连接部121、第一限位部122以及第二限位部123的设置,并且第一限位部122和第二限位部123均位于上述连接段61相对于连接部121旋转的旋转轨迹上,能使各支腿6灵活地在打开和收合状态下转换,并且稳定地被限位在打开状态或者收合状态,从而保证野营炉的正常使用以及实现对野营炉的稳定收纳。优选地,各所述支腿6中的两连接段61相对平行设置,而支撑段62连接在两连接段61同一侧的一对端部之间,且该支撑段62朝外向上翻折而形成能插放物品的置物部621,而各连接段61的自由端的端部分别朝外相对于对应的连接段61垂直翻折而形成能与对应的连接部121铰接的铰接轴611。从而使得支撑段62在保证在野营炉支撑功能的基础上,还能同时实现置物功能,从而提升野营炉的使用便捷度,此外通过在各连接段61上形成铰接轴611,从而能更好地实现各连接段61与连接部121的铰接以及相对于连接部121的顺畅转动。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炉体1的底面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安装罩12,各安装罩12的横截面均呈半圆形,且各安装罩12罩面的前后两端分别开设供对应的连接段61的自由端插入并沿对应罩面周向延伸的连接口120,而各上述连接部121分别为开设在各安装罩12的端面的中心处并供对应的铰接轴611插入的铰接孔,各限位部分别为对应连接口120邻近其对应铰接孔侧的第一侧缘1201朝对应的铰接孔侧(即朝外)凹陷的凹槽,而各连接段61的相应处能卡入对应的凹槽中而被限位,并且,各连接结构中,第一限位部122均位于对应第二限位部123的内侧。通过设置安装罩12方便上述连接结构的设置,并且能使第一限位部122和第二限位部123更好地被设置在连接段61相对于连接部121的旋转轨迹上。各所述支腿6两侧的连接段61在受到使它们相对靠拢(即朝内)的推力时均能相对靠拢偏移并分别具有相互背离的复位的趋势,从而能使各支腿6与炉体1的铰接更加稳固,并且能更加稳定地保持在打开或者收合状态,而各支腿6受力状态下,各支腿6上的连接段61能分别沿对应的上述第一侧缘1201转动,且各第一侧缘1201与对应限位部的交界处均呈圆滑状,从而能使各支腿6的转动更加稳定,并且能更加顺畅地在打开和收合状态之间转换。为方便支腿6与炉体1上的安装罩12的组装和拆卸,优选地,各所述连接口120的内侧缘端部处分别朝另一端扩口,且各连接段61的自由端受力并使其上的铰接轴611脱离对应的铰接孔时,该连接段61的自由端能从对应连接口120的扩口处脱出。

本实施例中的野营炉还包括设置在上述面板3的上表面上并围设在上述安装口31的外周的锅支架7,通过设置锅支架7,方便用户进行锅具、烤盘等烹饪用具放置在燃气燃烧器4的上方进行烹饪操作。上述锅支架7包括环形的架体71和以可脱卸的方式安装在该架体71上的支脚72,并且,该支脚72至少为三个并沿该架体71周向间隔均设。方便锅支架7的组装,并且能实现锅支架7对锅具、烤盘等烹饪用具的稳固支撑。具体地,本实施例中,上述架体71为环状的竖壁,这样通过该竖壁能起到一定的聚能效果,提高热利用率,各上述支脚72均为竖向设置并径向延伸的竖板,且各竖板的顶缘分别水平延伸而形成放置顶缘721,从而方便烹饪用具的放置,尤其是烤盘、烤网等,而各竖板的下端均开设有供上述竖壁的上端卡入的缺口722,方便各支脚72与架体71的拆装。

实施例2:

如图16~19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上述锅支架7包括支撑杆73和置物支架74,该支撑杆73至少为两根并沿上述面板3的长度方向前后平行间隔设置在上述燃气燃烧器4上方,而上述置物支架74水平固定设置在各上述支撑杆73的顶面上,且该置物支架74的上表面形成用于放置烤盘9的置物平面740,从而使得锅支架7的结构简单,方便将锅支架7安装至炉体1上。具体地,本实施例中,上述支撑杆73为两根并分别设置在上述燃气燃烧器4前后两侧的上方。并且,各上述支撑杆73均为横截面呈方形的直杆。这样直接将置物支架74固定在支撑杆73上即能完成置物支架74与支撑杆73的加工制造。

进一步,上述面板3的中部朝下凹陷而在其四周形成竖向向上延伸的凸沿30,上述安装口31的口沿沿周向朝上呈圆台状凸起而形成凸台32,该凸台32与上述凸沿30之间的面板3的上表面形成滴油凹槽33,从而便于收集烤制过程中产生的油滴,且各支撑杆73的两端分别与面板3左右两端的凸沿30可脱卸连接,从而便于将各支撑杆73安装在燃气燃烧器4的上方。各支撑杆73与面板3上的凸沿30的可脱卸连接可有多种实现方式,优选地,上述支撑杆73的端部与其对应的面板3的凸沿30中,其中一处开设有卡扣孔301,而另一处设置有竖向延伸并能卡入上述卡扣孔301的卡扣柱8。可见,将各卡扣柱8卡入对应的卡扣孔301中即能完成各支撑杆73与对应凸沿30之间的组装。具体地,本实施例中上述卡扣柱8分别凸设各支撑杆7各端的底部,而上述卡扣孔301分别开设各对应的凸沿30上。

再进一步,上述置物支架74由至少两根置物支杆741交叉连接而成,各置物支杆741的顶缘上分别朝上凸设有沿置物支杆74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防滑齿面742,且各置物支杆741上的各防滑齿面742构成上述置物平面740,从而使得置物支架74的结构简单,方便加工制造,且通过设置由防滑齿面742构成的置物平面740能避免烤盘9在置物平面740上滑动而掉落。本实施例中,上述置物支架74中的置物支杆741为两根,各置物支杆741的中部分别朝一侧弯曲而形成连接部7411,而各置物支杆741的连接部7411固定为一体(本实施例中具体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为一体)而形成外形呈X状的上述置物支架74,从而使得置物支架74的结构简单,并能实现对烤盘9的稳固支撑。优选地,上述防滑齿面742分别设置在各置物支杆741的两端。这样烤盘9放置状态下,烤盘9底面与置物支架74的顶部的中心之间能形成间隙,从而外部空气能通过该间隙充分补给至燃气燃烧器处,进而促进燃气的充分燃烧。

30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炉面温度传感器检测方法及装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