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吸湿透气面料的纬编方法

文档序号:696139 发布日期:2021-05-04 浏览:10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适用于吸湿透气面料的纬编方法 (Weft knitting method suitable for moisture-absorbing and breathable fabric ) 是由 张奇芳 汪培 郑章平 于 2021-01-25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属于编织方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吸湿透气面料的纬编方法。本发明具有纱线上油量合适,后续编织过程中阻力小、不会污染布料,上油机构自身稳定性高,上油量大小灵活可调,上下多组纱线上油结构可以调节至上油速度一致,可以消除油体液压对上油速度的影响因素,以及整个上油过程可控可查、密封性高、整体上油操作稳定且效率高的优点。(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weaving methods, and particularly relates to a weft knitting method suitable for a moisture-absorbing breathable fabric. The yarn oiling mechanism has the advantages of proper yarn oiling amount, small resistance in the subsequent weaving process, no pollution to cloth, high stability of the oiling mechanism, flexible and adjustable oiling amount, capability of adjusting oiling speeds to be consistent by the upper and lower groups of yarn oiling structures, capability of eliminating influence factors of oil body hydraulic pressure on the oiling speed, controllability and check in the whole oiling process, high sealing performance, stable whole oiling operation and high efficiency.)

一种适用于吸湿透气面料的纬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编织方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吸湿透气面料的纬编方法。

背景技术

吸湿透气面料,指的是具有较强吸湿能力、透气能力的一类面料,常见的吸湿透气面料有纯棉面料、纯麻面料、棉麻混纺面料以及涤纶棉混纺面料等。

此外,面料的编织方法,又主要包括经编、纬编以及经编混合编织,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纬编,而上述面料会用到的棉纱线或麻纱线在纬编之前,需要进行纺纱操作,以使得棉纱线或麻纱线至少具有适宜的表面光洁度。

另一方面,现有技术中的纬编方法,其纺纱操作大多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纱线表面处理不到位的问题,最终体现出来的问题就是在编织是纱线磨损严重,通过编织针时阻力大,所以现在急需一种纱线表面光洁度处理得当的纬编方法,以保证最终的纬编面料品质高、质量好。

专利公开号为CN 111647996A,公开日为2020.09.11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棉毛混合纺纱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澳洲羊毛毛条切割成短纤,并用油剂与水配制成一定浓度的乳化剂给澳毛短纤上油;S2、将上油后的澳毛短纤用塑料薄膜覆盖,静置设定时间后,打成毛捆,按照60%棉和40%羊毛在圆盘抓包机上混合;S3、依次通过清花、梳棉、并条、粗纱、细纱、自落筒,制成棉毛混合纺纱的纱线。

但是该发明专利中的棉毛混合纺纱制作方法,存在上油操作繁复,对纱线的上油量不方便调节控制的问题。

专利公告号为CN211496430U,公告日为2020.09.15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上油机构的槽筒式络筒机,包括机架、安装在机架内部的槽筒、安装在机架表面的卷筒固定座、设置在卷筒固定座上的卷筒以及上油机构,所述机架内部转动连接槽筒,所述槽筒上制有两圈等距的沟槽,所述卷筒通过卷筒夹紧机构活动夹持在卷筒固定座上,所述机架上设有储油槽,所述储油槽内转动地设置有与纱线抵触的加油轴。

但是该实用新型专利中的络筒机,存在纱线上加油量的调节范围相对较小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吸湿透气面料的纬编方法,其能通过使用可视型纱线上油机构来对纱线进行精准上油的方式,进而使得纱线的上油量控制在0.5-3.5g/m之间,最终保证纱线在编织时运行阻力小,以及磨损程度低,保证面料的品质足够好,减少纱线上的散开毛絮,而其中的可视型纱线上油机构又包括底板、竖板、加油孔、上油箱体单元、透明储油箱体单元以及组合管单元,最终使得纱线上油量可控可调,保证多根纱线上油量一致,避免上油不足而纱线磨损程度仍然可观,以及上油过量而污染面料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吸湿透气面料的纬编方法,依次包括纺纱阶段和编织阶段,所述纺纱阶段依次包括纱线上油和纱线烘干操作,所述纱线上油操作中上油量与纱线行经长度之间的比值为0.5-3.5g/m,所述纱线烘干操作中烘干温度为38-45℃。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纱线上油操作通过可视型纱线上油机构完成。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可视型纱线上油机构包括底板,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竖板,设置在所述竖板上的一列加油孔,设置在所述竖板侧面上且封盖所述加油孔并用于往纱线上涂油的上油箱体单元,设置在所述竖板另一侧面上的透明储油箱体单元,以及插在所述加油孔上且具有上油流速调节功能并分别用于连接所述透明储油箱体单元和一列所述上油箱体单元的一列组合管单元。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上油箱体单元包括箱体开口侧远离所述竖板的横置箱体,设置在所述横置箱体侧边底板上并用于插入安装所述组合管单元的箱体开孔,设置在所述横置箱体上方箱体板上并用于纱线穿过上油的线槽部,设置在所述横置箱体的箱体开口侧并用于绕过纱线、调节所述组合管单元的透明封口板部,设置在所述竖板和所述横置箱体之间的开孔密封圈,以及设置在所述箱体开孔内的管体密封圈。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线槽部包括设置在所述横置箱体上表面上的弧形直槽道,从所述横置箱体内向外开设并连通所述弧形直槽道的竖向上油孔以及侧边上油孔。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透明封口板部包括设置在所述箱体开口侧的透明板,设置在所述横置箱体和所述透明板之间的开口密封圈,分别设置在所述透明板横向两端位置处且穿过所述竖板并用于安装所述组合管单元和绕过张紧纱线的紧固螺栓,以及设置在所述紧固螺栓上且位于所述竖板另一侧的紧固螺母。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透明储油箱体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竖板上且高于一列所述加油孔的箱体安装板,设置在所述箱体安装板上的透明储油箱,设置在所述透明储油箱底板上且下端封口的竖向输油管,以及设置在所述竖向输油管上并用于安装所述组合管单元的一列横向输油管。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组合管单元包括插在所述加油孔上且向内插入所述箱体开孔的第一硬质管,设置在所述横向输油管上的第一软质管,设置在所述第一硬质管露出端上的第二软质管,设置在所述第一软质管和所述第二软质管之间的第二硬质管,以及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硬质管上、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紧固螺栓上并通过拉长进而减小所述第一软质管有效管径的方式以用于平衡上下不同位置的所述组合管单元的初始流速的拉动绳部。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拉动绳部包括设置在所述紧固螺栓上且位于所述紧固螺母外侧的调节螺母,设置在所述第二硬质管外环面上的两圈环形凸起,卡在两圈所述环形凸起之间的卡合环,以及设置在所述卡合环和所述调节螺母之间并在所述调节螺母向内旋转时拉动所述第二硬质管、收缩所述第一软质管的拉动绳。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调节螺母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紧固螺栓上。

本发明具有纱线上油量合适,后续编织过程中阻力小、不会污染布料,上油机构自身稳定性高,上油量大小灵活可调,上下多组纱线上油结构可以调节至上油速度一致,可以消除油体液压对上油速度的影响因素,以及整个上油过程可控可查、密封性高、整体上油操作稳定且效率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可视型纱线上油机构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透明储油箱体单元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上油箱体单元在俯视角度下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组合管单元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

实施例:如附图1、2、3以及附图4所示,一种适用于吸湿透气面料的纬编方法,依次包括纺纱阶段和编织阶段,所述纺纱阶段依次包括纱线上油和纱线烘干操作,所述纱线上油操作中上油量与纱线行经长度之间的比值为0.5-3.5g/m,所述纱线烘干操作中烘干温度为38-45℃。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纱线上油操作中所用油的品种为现有的白花油,其0.5-3.5g/m的上油量可以保证纱线在编织机上的阻力较小,且又不至于污染最终的布料,最后38-45℃的烘干操作可以进一步巩固上油效果。

所述纱线上油操作通过可视型纱线上油机构完成。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可视型纱线上油机构具有最基本的油液可视效果,这样纱线的上油速度就相对地可控、可调节了。

所述可视型纱线上油机构包括底板11,设置在所述底板11上的竖板12,设置在所述竖板12上的一列加油孔1,设置在所述竖板12侧面上且封盖所述加油孔1并用于往纱线上涂油的上油箱体单元2,设置在所述竖板12另一侧面上的透明储油箱体单元3,以及插在所述加油孔1上且具有上油流速调节功能并分别用于连接所述透明储油箱体单元3和一列所述上油箱体单元2的一列组合管单元4。

在本实施例中,一个所述透明储油箱体单元3往所有所述上油箱体单元2内注入油液,而一个所述上油箱体单元2对应一根纱线a,这样就可以保证所述可视型纱线上油机构具有同时对多根纱线a进行上油操作的高效的优点。

但是这个过程中,由于多个所述上油箱体单元2高低不同,因此上油液压也不同,表现方式为下部的所述上油箱体单元2出油速度快、上部的所述上油箱体单元2出油速度慢,最终就使得多根纱线a的上油量就不能精准控制一致了,所以引入了所述组合管单元4,通过越往下的所述上油箱体单元2所搭配的所述组合管单元4的有效管径越小的方式,来平衡掉上下油体液压不同的这个有害因素,最终保证上下多根纱线a的上油量可以调节至一个数值,保证整个纱线上油操作精准可靠,避免出现油少而减阻效果不够,或者油多而污染布料的问题。

所述上油箱体单元2包括箱体开口侧远离所述竖板12的横置箱体201,设置在所述横置箱体201侧边底板上并用于插入安装所述组合管单元4的箱体开孔202,设置在所述横置箱体201上方箱体板上并用于纱线穿过上油的线槽部203,设置在所述横置箱体201的箱体开口侧并用于绕过纱线、调节所述组合管单元4的透明封口板部204,设置在所述竖板12和所述横置箱体201之间的开孔密封圈205,以及设置在所述箱体开孔202内的管体密封圈206。

在本实施例中,油液的流过路径依次为所述透明储油箱体单元3、组合管单元4、箱体开孔202、横置箱体201以及线槽部203,最终保证所述线槽部203上的纱线a可以“沾上”足够且适宜的油量,其中所述管体密封圈206则用于保证所述组合管单元4和所述箱体开孔202之间的密封性,所述开孔密封圈205则用于进一步补充所述管体密封圈206处的密封性。

所述线槽部203包括设置在所述横置箱体201上表面上的弧形直槽道203a,从所述横置箱体201内向外开设并连通所述弧形直槽道203a的竖向上油孔203b以及侧边上油孔203c。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侧边上油孔203c可以是多个,保证近似为圆柱状的纱线a可以尽可能地一圈均匀上油,此外所述竖向上油孔203b由于路径短,因此孔径设置得比所述侧边上油孔203c小一点,这样就能避免纱线a上两侧即上部上油不足、底部上油相对过量的问题。

所述透明封口板部204包括设置在所述箱体开口侧的透明板204a,设置在所述横置箱体201和所述透明板204a之间的开口密封圈204b,分别设置在所述透明板204a横向两端位置处且穿过所述竖板12并用于安装所述组合管单元4和绕过张紧纱线的紧固螺栓204c,以及设置在所述紧固螺栓204c上且位于所述竖板12另一侧的紧固螺母204d。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透明板204a的材质为现有透明树脂,所述紧固螺栓204c加紧固螺母204d,可以使得所述横置箱体201稳稳地压在所述开孔密封圈205上,避免油液轻易漏出。

此外,所述紧固螺栓204c在所述竖板12上穿过后再伸出一段距离,以用于安装、调节所述组合管单元4。

最后,所述紧固螺栓204c的中部不设置螺纹,为的就是其下方绕过的纱线a不至于与螺纹大幅磨损,而纱线a在所述紧固螺栓204c下方绕过后又可以保证其在所述弧形直槽道203a上具有足够且适宜的压力,保证纱线与油液接触充分。

所述透明储油箱体单元3包括设置在所述竖板12上且高于一列所述加油孔1的箱体安装板301,设置在所述箱体安装板301上的透明储油箱302,设置在所述透明储油箱302底板上且下端封口的竖向输油管303,以及设置在所述竖向输油管303上并用于安装所述组合管单元4的一列横向输油管304。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透明储油箱302的材质为现有透明树脂,所述横向输油管304的数量和位置都对齐所述加油孔1,保证纱线a、横向输油管304以及上油箱体单元2这三者都相互对应。

所述组合管单元4包括插在所述加油孔1上且向内插入所述箱体开孔202的第一硬质管401,设置在所述横向输油管304上的第一软质管402,设置在所述第一硬质管401露出端上的第二软质管403,设置在所述第一软质管402和所述第二软质管403之间的第二硬质管404,以及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硬质管404上、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紧固螺栓204c上并通过拉长进而减小所述第一软质管402有效管径的方式以用于平衡上下不同位置的所述组合管单元4的初始流速的拉动绳部405。所述拉动绳部405包括设置在所述紧固螺栓204c上且位于所述紧固螺母204d外侧的调节螺母405a,设置在所述第二硬质管404外环面上的两圈环形凸起405b,卡在两圈所述环形凸起405b之间的卡合环405c,以及设置在所述卡合环405c和所述调节螺母405a之间并在所述调节螺母405a向内旋转时拉动所述第二硬质管404、收缩所述第一软质管402的拉动绳405d。所述调节螺母405a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紧固螺栓204c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组合管单元4的作用就是调节进入到所述横置箱体201内的油液流速,让相对上方的所述组合管单元4的有效管径相对大一点,相对下方的所述组合管单元4的有效管径相对小一点,以用于平衡“上小下大”的液压因素,保证上下多个所述线槽部203的出油速度一致,这样多根纱线a上就可以获得一致的上油量。

其中,所述组合管单元4调节实际有效管径的方式就是拉长所述第一软质管402,通过减小所述第一软质管402有效管径的方式,来调节整个所述组合管单元4的管径,即上方所述组合管单元4中的所述调节螺母405a相对小幅地拉长所述第一软质管402,下方所述组合管单元4中的所述调节螺母405a相对大幅地拉长所述第一软质管402,以实现上述有效管径调节的效果。

最后,所述调节螺母405a与所述紧固螺母204d一起,均设置在所述紧固螺栓204c上,保证整个上油机构具有结构紧凑、设计巧妙的优点。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修改。这些都是不具有创造性的修改,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11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细纱机的接头操作方法及细纱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