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逻辑游戏

文档序号:704182 发布日期:2021-04-13 浏览:11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三维逻辑游戏 (Three-dimensional logic game ) 是由 J.绍博尔奇 于 2019-07-22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维逻辑游戏,该三维逻辑游戏包括支撑结构(20、70)、附接至支撑结构(20、70)的致动结构(30、80)、以及附接至致动结构(30、80)的游戏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游戏元件形成为具有第一和第二标记表面(62a、62b)的滑架(60),并且可滑动地安装在附接至致动结构(30、80)的轨道(40)上;致动结构(30、80)可在第一静止位置和第二静止位置之间移动,在第一静止位置,由三个轨道(40)组成的第一组轨道形成围绕第一四面体(100)的顶点(104)的第一轨道环(48),其中滑架(60)的第一标记表面(62a)在远离第一四面体(100)的几何中心(S)的方向上面向外,而第二标记表面(62b)面向内,并且第一环的轨道(48)允许滑架(60)在相邻轨道(40)上滑动;在致动结构(30、80)的第二静止位置,由三个轨道(40)组成的第二组轨道形成围绕第二四面体(200)的顶点(204)的第二轨道环(48’),第二四面体(200)的顶点(204)是第一四面体(100)在其几何中心(S)上方反射的点反射图形,其中在第一静止位置,每个轨道(40)与围绕第一四面体(100)的相邻顶点(104)最靠近它的两个轨道(40)一起形成围绕第二四面体(200)的一个顶点(204)的第二轨道环(48’)之一,并且在第二轨道环(48’)上,滑架(60)的第二标记表面(62b)在远离第二四面体(200)的几何中心(S)的方向上面向外,同时第一标记表面(62a)面向内,并且第二环的轨道(48’)允许滑架(60)在相邻轨道(40)上滑动;支撑结构(20)包括沿着第一和第二四面体(100、200)的中线(102、202)布置的具有相对于彼此偏斜的轴线的推动杆(22),并且致动结构(30)包括双臂致动元件(32),双臂致动元件(32)的臂(34)分别附接至推动杆(22)之一。(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three-dimensional logic game comprising a support structure (20, 70), an actuation structure (30, 80) attached to the support structure (20, 70), and a game element attached to the actuation structure (30, 80),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game element is formed as a carriage (60) having a first and a second marking surface (62a, 62b) and is slidably mounted on a track (40) attached to the actuation structure (30, 80); the actuation structure (30, 80) is movable between a first rest position, in which a first group of rails consisting of three rails (40) forms a first rail ring (48) around the vertices (104) of the first tetrahedron (100), wherein the first marking surface (62a) of the carriage (60) faces outwards in a direction away from the geometric centre (S) of the first tetrahedron (100) and the second marking surface (62b) faces inwards, and the rails (48) of the first ring allow the carriage (60) to slide on the adjacent rails (40); in a second rest position of the actuation structure (30, 80), a second group of tracks consisting of three tracks (40) forms a second ring of tracks (48 &#39;) around the vertices (204) of the second tetrahedron (200), the vertices (204) of the second tetrahedron (200) being a point reflection pattern of the reflection of the first tetrahedron (100) above its geometric center (S), wherein in the first rest position each track (40) forms, together with the two tracks (40) around the adjacent vertex (104) of the first tetrahedron (100) closest thereto, one of the second rings of tracks (48 &#39;) around one vertex (204) of the second tetrahedron (200), and on the second ring of tracks (48 &#39;), the second marking surface (62b) of the carriage (60) faces outwards in a direction away from the geometric center (S) of the second tetrahedron (200) while the first marking surface (62a) faces inwards, and the track (48&#39;) of the second loop allows the carriage (60) to slide on the adjacent track (40); the support structure (20) comprises pusher bars (22) arranged along the midline (102, 202)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tetrahedrons (100, 200) having axes that are skewed with respect to each other, and the actuation structure (30) comprises a two-arm actuation element (32), the arms (34) of the two-arm actuation element (32) being attached to one of the pusher bars (22), respectively.)

三维逻辑游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维逻辑游戏,该三维逻辑游戏包括支撑结构、附接至支撑结构的致动结构、以及附接至致动结构的游戏元件。

背景技术

三维逻辑游戏直到今天都很流行。这种游戏之中最著名的游戏是魔方,它在匈牙利获得了第170062号专利。魔方的六个面是由小立方体的面组成的,在每个可见的面上都有不同的标记。小立方体可相对于彼此旋转,从而可将魔方的一面上的一致标记与其它面上的不同标记混合,并且可通过重新排列一致标记来还原魔方。这种三维逻辑益智游戏有助于增强几何感知和组合技能。需要一种具有类似概念但允许不同空间移动的三维逻辑游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与现有技术的三维逻辑游戏不同的新型三维逻辑游戏。

上述目的通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逻辑游戏实现的。

在权利要求2中限定了该三维逻辑游戏的一个特别有利的实施例。

在所附的从属权利要求中限定了本发明的另一些有利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附图和示例性实施例,本发明的更多细节将变得明显,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三维逻辑游戏的第一实施例处于其第一静止位置时的透视图。

图2是图1的三维逻辑游戏的支撑结构处于其第一静止位置时的透视图。

图3是图1的三维逻辑游戏的支撑结构和互连的致动结构处于第一静止位置时的透视图。

图4是图1的三维逻辑游戏在切成两半时的视图。

图5是图1的三维逻辑游戏的透视图,其中部分移除的滑架处于第一静止位置。

图6是图1的三维逻辑游戏的一个轨道和布置在其上的两个滑架的分解透视图。

图7是图1的三维逻辑游戏处于其第二静止位置时的透视图。

图8是图1的三维逻辑游戏的支撑结构和互连的致动结构处于第二静止位置时的透视图。

图9是图1的三维逻辑游戏的支撑结构的两个推动杆和接合两个推动杆的致动结构的双臂致动元件处于第一静止位置时的透视图。

图10是图9的两个推动杆和联接双臂致动元件处于第二静止位置时的透视图。

图11的透视图示出了在第一静止位置时轨道和布置在其上的滑架相对于图9的双臂致动元件的位置。

图12的透视图示出了在第二静止位置时轨道和布置在其上的滑架相对于图10的双臂致动元件的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图1-5中描绘的透视图示出了本发明的三维逻辑游戏10的第一实施例处于游戏10的第一静止位置时的形态。

三维逻辑游戏10包括支撑结构20(图2)、以及连接至支撑结构20的致动结构30(图3)。弧形轨道40附接至致动结构30,滑架60可滑动地安装在轨道40上(图4和5)。

根据此实施例,支撑结构20包括具有相对于彼此偏斜的轴线的推动杆22。每个推动杆22在其两端之中的每一端均设有推动头24。推动杆22横跨正四面体100,从而推动杆22沿着四面体100的中线102放置,并且每个推动杆22一端的推动头24限定四面体100的顶点104,而每个推动杆22另一端的推动头24位于四面体100内部(或位于较靠近四面体100的内部的位置)。四面体100的中线102是连接四面体的一个顶点104和四面体100的相对面的几何中心的线。构成四面体100的面的三角形的几何中心是连接该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和相对面的中心的三条线的交点。四面体100的中线102也相交于一个点,该点是四面体100的几何中心S。

根据四面体100的顶点104距较远离几何中心S的推动头24的距离,可围绕推动杆22绘出不同边长的四面体100。从本发明的观点来看,这并不重要,四面体100只是一种有助于说明游戏10的两个静止位置的辅助物体。在下面的公开内容中,由远离几何中心S的推动头24限定的四面体100应理解为最小的正四面体,其中线102分别与推动杆22之一平行,并且其顶点104与推动头24的外表面接触。四面体100的独立顶点104以字母A、B、C、D表示。

根据此实施例,每个推动头24包括至少两个部分:与相应的推动杆22一体形成的主体26、以及永久地附接至主体26(例如通过粘合剂实现)或可分离地附接至主体26(例如通过卡扣连接实现)的帽27。推动头24的外表面可形成为标记表面28,用于增加三维逻辑游戏10可实现的组合数量。标记表面28可按任何已知的方式设有标记,例如通过印刷、通过绘画、通过使用贴纸、通过给标记表面28的材料着色、或通过修改表面结构(例如带有浮雕或通过在其中形成凹部)实现。浮雕标记、凹陷标记或其它类似的可触知标记允许盲人或有视觉障碍的人员识别和区分这些标记。根据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例,推动头24包括由着色材料制成的帽27,由此标记表面28上的标记可以是材料的颜色。

根据此实施例,致动结构30包括双臂致动元件32,双臂致动元件32的臂34在其一端通过联接元件36彼此连接,而其另一端(自由端38)连接至一对相邻的推动杆22,这对推动杆22位于彼此更靠近的推动头24附近(参见图3)。“推动头24附近”应理解为最靠近给定推动头24的推动杆22的三分之一,包括自由端38通过推动头24连接至推动杆22的可能性,例如如图4所示,其中自由端38插入到形成在推动头24的主体26与帽27之间的凹窝29中。

图4还示出了轨道40连接至致动元件32的每个联接元件36,从而将轨道40相对于联接元件36保持在固定位置。例如,可在轨道40内形成凹槽,并且联接元件36可卡在该凹槽中。应理解,可通过其它类型的可释放或不可释放的连接(例如胶粘)来确保所述连接,此外,轨道40和联接元件36可一体地形成,可选地与整个致动元件32一起形成。

根据此实施例,每个致动元件32的两个臂34由弹性材料形成,以便能够通过弹性变形相对于将它们联接起来的联接元件36弯曲,由此两个臂34的两个自由端38能够彼此靠近和彼此远离,这允许由给定致动元件32连接的两个推动杆22相对于彼此滑动,这将在下文中更详细说明。

推动杆22相对于彼此的移动也可通过其它方式实现,例如,双臂致动元件32可具有由形成为铰链或包括铰链的联接元件36连接的刚性臂34,从而两个臂34可相对于彼此旋转,并且由两个臂34形成的角度可分别变化,这允许沿着推动杆22的轴线推动互连的推动杆22。

滑架60在其两侧设有第一标记表面62a和第二标记表面62b。标记表面62a、62b可按任何已知的方式设有标记,例如通过印刷、通过绘画、通过使用贴纸、通过给标记表面62a、62b的材料着色、或者通过修改表面结构(例如带有浮雕或通过在其中形成凹槽)实现。根据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例,滑架60由两半60a、60b组成(参见图6),这两半由不同颜色的材料(例如塑料)制成,在这种情况下,用作标记表面62a的第一半60a的一侧上的标记是第一半60a的颜色,类似地,用作标记表面62b的第二半60b的一侧上的标记是第二半60b的颜色,该颜色优选不同于第一半60a的颜色。标记表面62a、62b可包括浮雕标记、凹陷标记、或者盲人或有视觉障碍的人员可触知的其它类似标记。

导轨也可由不止一个构件组成。在此情况下,每个轨道40包括轨道框架42和轨道芯件44。根据此实施例,轨道框架42的上凸缘和下凸缘43分别用于导引滑架60的向内倾斜的上钩边缘和下钩边缘64,如图5所示,其中一部分滑架60已经被移除,以使连接可见。图5中的一部分轨道40以单独的附图标记40a、40b、40c表示,这些轨道40与其它轨道40没有不同,引入不同的标记名称是为了更好地说明致动结构30的两个静止位置,这将在下文中结合图7进行论述。

优选在轨道40内形成凹窝45(在此例中是在轨道芯件44内形成),其中布置有用于定位滑架60的磁体46。磁体46的布置可通过从两个半部44a、44b形成轨道芯件44来实现,这两个半部44a、44b例如可通过卡扣连接的方式彼此附接。在两半44a、44b卡合在一起之前,很容易在形成在两半44a、44b之一中的凹窝45内放置磁体46,然后将两半44b、44a中的另一半放置在磁体46上,从而磁体46陷在凹窝45内。为了实现这一点,可选择凹窝45的开口尺寸和磁体46的直径,使得一旦轨道芯件44的两半44a、44b连接在一起,磁体46就不能穿过凹窝45的开口。还可设想使每个轨道40形成为单个元件或者使它们形成为不同类型的部件,在这种情况下,磁体46(如果有)以其它方式布置(例如使用粘合剂将磁体46固定在轨道40的外表面上)。从制造的角度来看,图6所示的多部件设计提供了一种将磁体46布置在轨道40内的有利方式。

优选轨道40还在其面向相邻轨道40的侧面上设有凹窝45和磁体46(参见图5和6),以便通过将相邻轨道40的磁体46布置为极性相反(例如相互吸引)来利于图5所示的轨道环48的形成。因此,布置于在一个轨道40的侧面中形成的凹窝45内的磁体46的北极面向外,而布置于在相邻轨道40的侧面中形成的凹窝45内的磁体46的南极面向外,由此两个磁体相互吸引并有助于将轨道环48保持在一起,这有助于滑架60从一个轨道40向相邻轨道40滑动。另一种可能性是使用磁体46和可磁化材料代替两个磁体46来实现定位目的。可磁化材料应理解为最初是非磁性的但是在外部磁场的作用下变成磁性的材料,由此磁体46可吸引这种材料。例如,铁磁体和顺磁性物质就是这样的可磁化材料。在这种情况下,一个轨道40设有磁体46,并且相对于前一个轨道定位的另一个轨道40设有可磁化材料。

轨道40的定位和轨道环48的稳定化也可通过其它方式实现,例如,可设想相邻轨道的侧面设有共同形成卡扣连接的突起和凹陷的实施例。

滑架60在与形成在轨道芯件44内的凹窝45的位置对应的位置处也设有凹窝65,在该凹窝中以类似的方式布置有磁体66,并且磁体66具有与轨道芯件44的磁体46相反的极性。这应理解为意味着磁体46和66布置为在可沿着轨道40位移的滑架60到达布置在滑架60的凹窝65内的磁体66接近布置在轨道芯件44的凹窝45之一内的磁体46的位置时相互吸引,例如,若磁体46的南极面对凹窝45的开口,则磁体66的北极面对凹窝65的开口。还可设想设置磁体46或66和可磁化材料来代替两个磁体46和66,以实现定位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所述元件之一设有磁体46或66,而相对于前一个元件定位的另一个元件设有可磁化材料。

滑架60也可由一个或多个部件制成,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多种方法来固定磁体66,例如通过胶粘或通过设置具有较大直径的凹窝65的开口并利用环使开口变窄并将磁体66保持在内部来实现。

根据此实施例,每个轨道40设有两个滑架60,但是也可设置更多或更少的滑架60。优选轨道环48上的滑架60的数量是三个或三的倍数,特别优选在每个轨道环48上设置三个、六个或九个滑架60。

从图5能够看出,在此情况下,轨道芯件44包括用于容纳磁体46的三个凹窝45,这三个凹窝45面向滑架60。当两个滑架60完全位于轨道40上时,两个侧凹窝45分别面向两个滑架60的凹窝65之一。轨道芯件44的中间凹窝45可以是空的,或者可在其中放置第三磁体46,使得其极性与其它两个磁体46的极性相反,即,其极性与布置在滑架60内的磁体66的极性相同。该中间磁体46有助于将滑架60移动到轨道40的两侧,并防止它们停在其中一个滑架60处于轨道40的中间而另一个滑架60从该处延伸到相邻的轨道40上的位置,在该位置,游戏10不能从一个静止位置到达另一个静止位置,这将通过下面的说明变得显而易见。

可设想形成在每个轨道40上的凹窝45的数量与可布置在给定轨道40上的滑架60的数量一致从而每个滑架60由一个或多个磁体46和66保持就位的另一个实施例。

滑架60的定位也可通过其它方式实现,例如可设想轨道40和滑架60在相应的位置设有共同确保卡扣连接的突起和凹陷的一个实施例。

三维逻辑游戏10的致动结构30可在第一静止位置与第二静止位置之间移动。第一静止位置可在图1-3和5中看到。在该位置,由三个轨道40组成的一组轨道形成围绕第一四面体100的顶点104的第一轨道环48。每个轨道环48的中心轴线k与终止在四面体100的相应顶点104处的中线102重合。第一轨道环48上的滑架60的第一标记表面62a在远离第一四面体100的几何中心S的方向上面向外,而第二标记表面62b面向内。形成第一环形轨道48的轨道40彼此连接,从而允许滑架60在每个轨道环48内的相邻轨道40上滑动。因此,滑架60可围绕每个轨道环48滑动(旋转),如图1中的箭头所示。

轨道环48内的相邻轨道40基本上是连续的,即,不存在会阻碍滑架60从一个轨道40向另一个轨道滑动的间隙、间断或其它障碍。这是由侧磁体46进一步保证的,该侧磁体46有助于更好地定位和附接轨道40。

在致动结构30的第二静止位置,三维逻辑游戏10呈现图7所示的几何形状,其中推动杆22和推动头24限定第二四面体200,该第二四面体200具有终止在顶点204处并在第二四面体200的第二几何中心S’相交的中线202。图7中的推动杆22的轴线没有变化,但是,最初位于第一四面体100的顶点104处的所有四个推动杆22的推动头24已经向四面体100的几何中心S的方向位移,这在图8中能更好地看到。为了更好地对比图3所示的第一静止位置和图8所示的第二静止位置,第一和第二四面体100和200的顶点104和204分别用字母A、B、C、D和E、F、G、H表示。由于顶点104、204由推动头24限定,因此在附图中也示出了顶点104、204的字母,其中推动头24限定另一个四面体100或200。通过这种方式,可追溯每个顶点104、204(以及限定给定顶点104、204的推动头24)是如何错位的。

第二四面体200是在几何中心S上方反射的第一四面体100的点反射图形。因此,第二四面体200可通过在几何中心S上方反射第一四面体100的每个顶点104来获得。这意味着两个四面体100、200的几何中心S的位置保持不变,并且几何中心S以大约2:1的比例划分推动杆22,但是在第一四面体100中较远离几何中心S的推动头24在第二四面体200中较靠近几何中心S。

在致动结构30的第二静止位置,由三个轨道40组成的一组轨道围绕第二四面体200的顶点204形成第二轨道环48’,从而每个轨道40与在第一静止位置围绕第一四面体100的相邻顶点104最靠近它的两个轨道40一起形成围绕第二四面体200的顶点204之一的第二轨道环48’之一。因此,在图7中,围绕由字母E表示的顶点204形成的轨道环48’由分别属于围绕由图5中的A、B、C表示的顶点104的轨道环48的轨道40a、40b、40c组成。

第二轨道环48’的中心轴线k也从相应的顶点204开始与第二四面体200的中线202重合,因为推动杆22沿着它们自己的纵向轴线位移并且不能绕它们自己的轴线旋转。

在第二轨道环48’上,滑架60的第二标记表面62b在远离第二四面体200的几何中心的方向上面向外,而第一标记表面62a面向内,这意味着在致动结构30被从第一静止位置带到第二静止位置的同时轨道40和滑架60旋转,这将在后文中更详细地说明。

第二轨道环48’的轨道40也彼此连接,从而允许滑架60位移到同一轨道环48’内的相邻轨道40。

应说明的是,每个轨道40也可由不止一个独立的轨道部件组成,但是在本发明的背景下,所有轨道部件都称为单个轨道40,该轨道40可分别在致动结构30的第一和第二静止位置从一个给定的推动头24旋转到另一个给定的推动头24。例如,在图11、12中,位于限定由字母A表示的顶点104的推动头24与限定由字母H表示的顶点204的推动头24之间的轨道40被视为单个轨道40,即使它由独立的部件组成,因为它在功能上起到单个轨道40的作用。相同的术语适用于使轨道40致动的给定致动元件32(由一个或多个部件组成),这意味着致动元件32也可由不止一个独立的部件组成。致动元件32根据它们在哪两个推动头24之间移动插入在其间的轨道40(可由一个或多个部件组成)来彼此区分。

下面将说明致动结构30如何将游戏10的部件从它们在第一静止位置的位置移动到它们在第二静止位置的位置。

图9示出了在致动结构30的第一静止位置时支撑结构20的两个推动杆22的位置和将它们连接起来的致动结构30的致动元件32的位置。在该位置,每个推动杆22的一端处的推动头24限定第一四面体100的顶点A和C。图10示出了处于第二静止位置的相同部件,其中在每个推动杆22的另一端处的推动头24限定第二四面体200的顶点F和H。

用户通过向内推动限定第一四面体100顶点的推动头24(或一部分推动头24)使三维逻辑游戏10从第一静止位置到达第二静止位置。根据图9-10所示的例子,用户沿箭头方向推动限定由A和C表示的顶点的推动头24(即,向四面体100的几何中心S的方向沿着四面体100的中线102向内推动),从而由A表示的顶点104接近几何中心S,而由H表示的顶点204远离几何中心S。在此运动期间,连接两个推动杆22的致动元件32的臂34的自由端38彼此靠近,这是由臂34的弹性变形所允许的。自由端38在沿着该轨迹的中途处彼此最接近(即,当两个推动杆22在其平分线点处相遇时)。在到达这个位置之前,当推动推动杆22时,用户不得不抵抗因臂34的弹性变形而产生的反作用力,从这个位置开始,弹力通过使自由端38彼此远离而有助于将推动杆22移动到它们的第二静止位置,这使得推动杆22进入图10所示的第二静止位置,在该位置,自由端38彼此处于与图9相同的最大距离。在第二静止位置,限定由H和F表示的顶点104的推动头24位于进一步远离几何中心S的位置,从而形成第二四面体200,而原来的第一四面体100的由A和C表示的顶点104已经进入第二四面体的内部,或者至少已经移动到更靠近几何中心S的位置。

可设想致动元件32的两个臂34是刚性(即,不能弹性变形)的其它实施例。在这种情况下,联接元件36可以是铰链,臂34可围绕该铰链旋转,从而使臂34的自由端38彼此靠近,同时两个连接的推动杆22相对于彼此移动。在这种情况下,还能确保当致动元件32从静止位置转移时致动元件32试图返回其静止位置之一。例如,在两个臂34之间可设置弹簧,当推动杆22位移时该弹簧被压缩,由此产生的弹簧力将臂34偏压在与第一和第二静止位置对应的角度。也可在致动元件32中没有因致动而形成任何约束力的情况下实施本发明,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在轨道40的侧面设置磁体46,这些磁体46相互吸引,从而稳定属于第一和第二静止位置的轨道环48、48’。

图11和12示出了连接至图9和10所示的致动元件32的联接元件36的轨道40,以及分别在致动结构30的第一和第二静止位置布置在轨道40上的滑架60(在本例中为两个滑架60)。从图11能够看出,在第一静止位置,轨道40与另外两个轨道40(在此未示出)一起形成围绕第一四面体100的由A表示的顶点104的轨道环48,而另一个轨道40形成围绕由C表示的顶点104的另一个轨道环48的一部分。在此位置,滑架60的第一标记表面62a面向外,即,当用户向其方向转动由A表示的顶点104或由C表示的顶点时,用户能看到第一标记表面62a。在图12所示的第二静止位置,围绕由A表示的顶点104的轨道40与联接元件36一起旋转到第二四面体200的顶点H,并与未示出的另外两个轨道40一起形成围绕该顶点的第二轨道环48’。先前围绕由C表示的顶点104的轨道40旋转到第二四面体200的由F表示的顶点204,并形成围绕该顶点的第二轨道环48’。在此位置,滑架60的第二标记表面62b位于外侧,而第一标记表面62a被位于相邻轨道环48’上的滑架60部分地遮盖(参见图7)。根据此实施例,轨道40和滑架60围绕其自身的轴线的旋转角度为109°28'16"(109度28分16秒角度),这与由第一和第二四面体100、200的中线102形成的较大角度(钝角)对应。

在致动结构30的第一静止位置,支撑结构20、致动结构30和轨道40相对于彼此的位置始终是相同的,类似地,在致动结构30的第二静止位置,相同元件的相对位置始终是相同的(但是与属于第一静止位置的相对位置不同)。相比之下,滑架60在两个静止位置可采取多种位置;用户能够区分开来的三维逻辑游戏的状态变化的数量取决于设置在标记表面62a和62b上的标记之间的差异。根据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例,游戏10具有第一状态,在该状态中,致动结构30处于其第一静止位置,并且位于第一四面体100的每个顶点104周围的每个轨道环48上的滑架60的面向外的第一标记表面62a上的标记彼此相同,但是与位于不同轨道环48上的滑架60的第一标记表面62a所带的标记不同。类似地,游戏10具有第二状态(倒置状态),在该状态中,致动结构30处于其第二静止位置,并且位于第二四面体200的每个顶点204周围的每个轨道环48’上的滑架60的面向外的第二标记表面62b上的标记彼此相同,但是与位于不同轨道环48’上的滑架60的第二标记表面62b所带的标记不同。这意味着四分之一的第一标记表面62a的标记是相同的,四分之一的第二标记表面62b的标记也是相同的。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例,每个滑架60包括由着色材料制成的两个半部60a、60b,从而标记是半部60a、60b的颜色。包括第一标记表面62a的半部60a具有四种不同的颜色,使得四分之一的半部60a具有相同的颜色。包含第二标记表面62b的半部60b具有另外四种不同的颜色,使得四分之一的半部60b具有相同的颜色。因此,例如,若在每个轨道40上布置有两个滑架60,则共有24个滑架60,由此有24个第一半部60a和24个第二半部60b。第一半部60a包含相同颜色的6-6-6-6个部件,第二半部60b也包含相同颜色的6-6-6-6个部件。应理解,从玩游戏的角度来看,此实施例等同于游戏10的另一个实施例(其中每个滑架60是单个(单件)物体,并且第一标记表面62a设有6-6-6-6个相同的贴纸、绘画或其它标记,而第二标记表面62b设有6-6-6-6个相同的贴纸、绘画或其它标记)。

通过在每个轨道40上布置更多滑架60(例如通过在每个轨道40上布置三个滑架60,由此游戏10总共包含36个滑架60),能够增加游戏10的可能状态的组合数量。另一种可能性是增加不同标记的数量,例如,在24个滑架60的情况下,每六个具有相同颜色的表面可设有1到6的数字,从而若用户还面临着按顺序排列这些数字的问题,则在相同的轨道环48、48’上获得具有相同颜色标记的所有标记表面62a、62b的基本挑战会变得更加困难,例如,在已解决的状态下,轨道环48之一上的滑架60的标记表面62a应该全部包含红色标记,并且1-6的数字标记应该沿着给定的轨道环48以递增的顺序彼此接续。

推动头24也可设有不同的标记,例如每个推动头24可具有与标记表面62a、62b之一相同的标记,由此沿着围绕设有相同标记的推动头24的轨道环48、48’排列标记表面62a、62b可能是进一步的挑战。

应理解,通过减少滑架60的数量(在每个轨道40上布置单个滑架60)和/或减少标记的多样性(例如第一标记表面62a和第二标记表面62b分别包含两种不同的标记),也可减少游戏10提供的组合的数量。这样,游戏10对于儿童和初学者来说可能变得更加令人愉快。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保护范围的前提下,能够对上文所公开的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

权利要求书(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一种三维逻辑游戏,包括支撑结构(20、70)、附接至支撑结构(20、70)的致动结构(30、80)、以及附接至致动结构(30、80)的游戏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游戏元件形成为具有第一和第二标记表面(62a、62b)的滑架(60),并且可滑动地安装在附接至致动结构(30、80)的轨道(40)上;致动结构(30、80)可在第一静止位置和第二静止位置之间移动,在第一静止位置,由三个轨道(40)组成的第一组轨道形成围绕第一四面体(100)的顶点(104)的第一轨道环(48),其中滑架(60)的第一标记表面(62a)在远离第一四面体(100)的几何中心(S)的方向上面向外,而第二标记表面(62b)面向内,并且第一环的轨道(48)允许滑架(60)滑动到相邻轨道(40)上;在致动结构(30、80)的第二静止位置,由三个轨道(40)组成的第二组轨道形成围绕第二四面体(200)的顶点(204)的第二轨道环(48’),第二四面体(200)的顶点(204)是第一四面体(100)在其几何中心(S)上方反射的点反射图形,其中在第一静止位置,每个轨道(40)与围绕第一四面体(100)的相邻顶点(104)最靠近它的两个轨道(40)一起形成围绕第二四面体(200)的一个顶点(204)的第二轨道环(48’)之一,并且在第二轨道环(48’)上,滑架(60)的第二标记表面(62b)在远离第二四面体(200)的几何中心(S)的方向上面向外,同时第一标记表面(62a)面向内,并且第二环的轨道(48’)允许滑架(60)滑动到相邻轨道(40)上;支撑结构(20)包括沿着第一和第二四面体(100、200)的中线(102、202)布置的具有相对于彼此偏斜的轴线的推动杆(22),并且致动结构(30)包括双臂致动元件(32),双臂致动元件(32)的臂(34)分别附接至推动杆(22)之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逻辑游戏,其特征在于,每个推动杆(22)在其两端分别设有推动头(24),致动元件(32)的两个臂(34)在其一端通过与轨道(40)之一连接的联接元件(36)接合在一起,并且它们的自由端(38)在彼此靠近的推动头(24)之一附近连接至一对相邻的推动杆(2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维逻辑游戏,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杆(22)和所述致动元件(32)的尺寸设计为:

在致动结构(30)的第一静止位置,连接至给定致动元件(32)的臂(34)的两个相邻推动杆(22)之中的第一推动杆(22)的较靠近给定致动元件(32)的第一推动头(24)位于第一四面体(100)的顶点(104)之一处,连接至给定致动元件(32)的联接元件(36)的轨道(40)构成围绕该顶点(104)形成的第一轨道环(48)中的一个轨道(40),并且连接至给定致动元件(32)的臂(34)的两个相邻推动杆(22)之中的第二推动杆(22)的较靠近给定致动元件(32)的第二推动头(24)比第一推动头(24)更靠近第一四面体(100)的几何中心(S),优选使得第二推动头(24)位于第一四面体(100)内,并且

在致动结构(30)的第二静止位置,第二推动头(24)位于第二四面体(200)的顶点(204)之一处,而连接至给定致动元件(32)的联接元件(36)的轨道(40)构成围绕第二四面体(200)的该顶点(204)形成的第二轨道环(48’)中的一个轨道(40),并且第一推动头(24)比第二推动头(24)更靠近第二四面体(200)的几何中心(S),优选使得第一推动头(24)位于第二四面体(200)内。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三维逻辑游戏,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元件(32)的两个臂(34)由弹性材料制成,从而允许通过弹性变形相对于将它们联接在一起的联接元件(36)弯曲。

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三维逻辑游戏,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元件(32)的联接元件(36)分别包括允许联接在一起的两个臂(34)相对于彼此旋转的接头。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三维逻辑游戏,其特征在于,在每个轨道(40)上布置有至少两个滑架(60)。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三维逻辑游戏,其特征在于,每个滑架(60)的第一和第二标记表面(62a、62b)分别带有彼此不同的第一和第二标记,并且所述逻辑游戏具有第一解决状态,在该状态中,任何给定的第一轨道环(48)上的滑架(60)的面向外的标记表面(62a)上的第一标记彼此相同,并且与任何其它轨道环(48)上的滑架(60)的面向外的标记表面(62a)上的第一标记不同,并且所述逻辑游戏具有第二解决状态,在该状态中,任何给定的第二轨道环(48’)上的滑架(60)的面向外的标记表面(62b)上的第二标记彼此相同,并且与任何其它第二轨道环(48’)上的滑架(60)的面向外的标记表面(62b)上的第二标记不同。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三维逻辑游戏,其特征在于,在轨道(40)和滑架(60)上分别布置有具有相反极性的成对磁体(46、66)和/或磁体(46、66)和可磁化元件,用于定位滑架(60)。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三维逻辑游戏,其特征在于,在轨道(40)的一侧布置有侧磁体(46),该侧磁体的极性与相邻轨道(40)的另一侧磁体(46)的极性相反,或者在轨道(40)的相邻侧布置有侧磁体(46、66)和可磁化元件,用于将轨道(40)定位在轨道环(48、48’)内。

10.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三维逻辑游戏,其特征在于,在轨道(40)和滑架(60)上的相应位置形成有突起和凹陷,所述突起和凹陷一起形成卡扣连接,用于相对于轨道(40)定位滑架(60)和将轨道(40)定位在轨道环(48、48’)内。

11.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三维逻辑游戏,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架的标记表面(62a、62b)包含浮雕标记、凹陷标记或其它可触知的标记。

24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用于增强显示系统中电磁跟踪的定向发射器/传感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