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载台区电能表运行误差数据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文档序号:734180 发布日期:2021-04-20 浏览:1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轻载台区电能表运行误差数据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cessing running error data of electric energy meter in light load area ) 是由 邵雪松 陈霄 周玉 张德进 蔡奇新 王黎明 李悦 季欣荣 徐鸣飞 崔高颖 于 2020-11-26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申请提供的轻载台区电能表运行误差数据的处理方法及系统,涉及技术领域。在本申请中,首先,基于获取的标识信息对应的第一对应关系和第二对应关系、总表用电量和分表用电量,分别得到第一线路损耗电量和第二线路损耗电量;其次,基于第一线路损耗电量和第二线路损耗电量,得到对应的目标线路损耗电量;然后,基于台区总表用电量、分表用电量和目标线路损耗电量,得到至少一个台区分电能表的总运行误差数据;最后,基于总运行误差数据和预先确定的误差比例信息,确定每一个台区分电能表的运行误差数据。基于上述方法,可以改善现有技术中对电能表运行误差难以进行有效监测的问题。(The application provides a method and a system for processing running error data of an electric energy meter in a light carrier area, and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In the method, first, based on a first corresponding relation and a second corresponding relation corresponding to acquired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total table power consumption and sub table power consumption, first line loss power consumption and second line loss power consumption are respectively obtained; secondly, obtaining corresponding target line loss power consumption based on the first line loss power consumption and the second line loss power consumption; then, obtaining total operation error data of at least one station-distinguished electric energy meter based on the station area total meter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the sub-meter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and the target line power loss consumption; and finally, determining the operation error data of each station distinguishing electric energy meter based on the total operation error data and the predetermined error proportion information. Based on the method, the problem that the running error of the electric energy meter is difficult to effectively monitor in the prior art can be solved.)

轻载台区电能表运行误差数据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力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轻载台区电能表运行误差数据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电力技术领域中,轻载台区作为一种重要的台区,使得台区范围内的电能表需要具备较高的计量精度,即需要保证其运行误差数据较小,因而,需要对该运行误差数据进行监测。

其中,运行误差的监测方法主要包括:专业人员定期通过检测设备到电能表现场进行检测;将电能表取回后在相同标准条件下进行检测。

如此,使得存在着检测工作强度高、工作量大、需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的问题。因而,存在对电能表的运行误差难以进行有效监测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载台区电能表运行误差数据的处理方法及系统,以改善现有技术中对电能表运行误差难以进行有效监测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轻载台区电能表运行误差数据的处理方法,应用于轻载台区电能表运行误差数据的处理系统,该方法包括:

获取当前时段内轻载台区的台区用电数据和该轻载台区的标识信息,其中,该当前时段的时长为预设时长且终点为当前时刻,该轻载台区为配变负载率大于第一变化率且小于第二变化率的台区,该第一变化率小于该第二变化率,该配变负载率基于该轻载台区对应的变压器的视在功率和额定容量计算得到,该台区用电数据包括台区总电能表的总表用电量、至少一个台区分电能表的分表用电量;

基于所述标识信息从目标数据从查找到第一对应关系和第二对应关系,其中,该第一对应关系为线路损耗电量与总表用电量之间的对应关系,该第二对应关系为线路损耗电量与分表用电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且该第一对应关系和该第二对应关系基于对所述轻载台区进行仿真计算得到;

基于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和所述总表用电量得到第一线路损耗电量,并基于所述第二对应关系和每一个所述台区分电能表的分表用电量得到每一个台区分电能表对应的第二线路损耗电量;

基于所述第一线路损耗电量和所述第二线路损耗电量进行加权计算处理,得到对应的目标线路损耗电量;

基于所述台区总表用电量、所述分表用电量和所述目标线路损耗电量,计算得到所述至少一个台区分电能表的总运行误差数据;

基于所述总运行误差数据和预先针对每一个台区分电能表确定的误差比例信息,确定每一个所述台区分电能表的运行误差数据。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轻载台区电能表运行误差数据的处理系统,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与所述存储器连接的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上述的轻载台区电能表运行误差数据的处理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轻载台区电能表运行误差数据的处理方法及系统,通过对轻载台区进行仿真计算得到为线路损耗电量与总表用电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和线路损耗电量与分表用电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使得可以基于该对应关系和获取的台区用电数据得到对应的目标线路损耗电量,再基于该目标线路损耗电量得到总运行误差数据,使得可以基于该总运行误差数据和预先针对每一个台区分电能表确定的误差比例信息,确定每一个台区分电能表的运行误差数据。如此,可以有效的对轻载台区电能表的运行误差进行监测,从而改善现有技术中因需要检测人员对电能表的运行误差进行实际检测而导致难以进行有效监测的问题,使得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轻载台区电能表运行误差数据的处理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轻载台区电能表运行误差数据的处理方法包括的各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轻载台区电能表运行误差数据的处理系统。所述轻载台区电能表运行误差数据的处理系统可以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详细地,所述存储器和处理器之间直接或间接地电性连接,以实现数据的传输或交互。例如,相互之间可通过一条或多条通讯总线或信号线实现电性连接。所述存储器中可以存储有至少一个可以以软件或固件(firmware)的形式,存在的软件功能模块(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可以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的计算机程序,从而实现本申请实施例(如后文所述)提供的轻载台区电能表运行误差数据的处理方法。

可选地,所述存储器可以是,但不限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Memory,PROM),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PROM),电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lectric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等。

并且,所述处理器可以是一种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Unit,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片上系统(System on Chip,SoC)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

结合图2,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轻载台区电能表运行误差数据的处理方法,可应用于上述轻载台区电能表运行误差数据的处理系统。

其中,所述轻载台区电能表运行误差数据的处理方法有关的流程所定义的方法步骤,可以由所述轻载台区电能表运行误差数据的处理系统(的处理器)实现。下面将对图2所示的具体流程,进行详细阐述。

步骤S110,获取当前时段内轻载台区的台区用电数据和该轻载台区的标识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在需要对轻载台区(台区是指,电力系统中一台变压器的供电范围或区域,用于计量该供电范围内的总用电量的电能表可以称为台区总电能表,且一个台区中在该台区总电能表以外还可以包括多个电能表,可以称为台区分电能表)的台区分电能表的运行误差进行监测时,所述轻载台区电能表运行误差数据的处理系统可以获取当前时段内轻载台区的台区用电数据和该轻载台区的标识信息。

其中,所述当前时段的时长为预设时长(如一天)且终点为当前时刻,所述轻载台区为配变负载率大于第一变化率(如30%)且小于第二变化率(如70%)的台区,该第一变化率小于该第二变化率,该配变负载率基于该轻载台区对应的变压器的视在功率和额定容量计算得到,该台区用电数据包括台区总电能表(可以对台区总电能表进行定期校正或更换,以保证计量的数据具有较高的准确度)的总表用电量、至少一个台区分电能表的分表用电量。

步骤S120,基于所述标识信息从目标数据从查找到第一对应关系和第二对应关系。

在本实施例中,在基于步骤S110获取到所述标识信息之后,所述轻载台区电能表运行误差数据的处理系统可以从目标数据库(既可以是本地数据库,也可以远端数据库),基于该标识信息查找到对应的第一对应关系和第二对应关系。

其中,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为线路损耗电量与总表用电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二对应关系为线路损耗电量与分表用电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且该第一对应关系和该第二对应关系可以基于对所述轻载台区进行仿真(模拟该轻载台区的运行环境)计算得到。

步骤S130,基于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和所述总表用电量得到第一线路损耗电量,并基于所述第二对应关系和每一个所述台区分电能表的分表用电量得到每一个台区分电能表对应的第二线路损耗电量。

在本实施例中,在基于步骤S120得到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和所述第二对应关系之后,所述轻载台区电能表运行误差数据的处理系统可以基于该第一对应关系和所述总表用电量得到第一线路损耗电量,并基于该第二对应关系和每一个所述台区分电能表的分表用电量得到每一个台区分电能表对应的第二线路损耗电量(考虑到不同的台区分电能表与台区总电能表之间具有不同的线路长度,使得即便在相同的用电量下,线路耗损电量也会不同,因而,需要分别计算)。

步骤S140,基于所述第一线路损耗电量和所述第二线路损耗电量进行加权计算处理,得到对应的目标线路损耗电量。

在本实施例中,在基于步骤S130得到所述第一线路损耗电量和所述第二线路损耗电量之后,所述轻载台区电能表运行误差数据的处理系统可以可以基于所述第一线路损耗电量和所述第二线路损耗电量(这里的第二线路损耗电量是指,每一个台区分电能表对应的第二线路损耗电量的和)进行加权计算处理,得到对应的目标线路损耗电量。

步骤S150,基于所述台区总表用电量、所述分表用电量和所述目标线路损耗电量,计算得到所述至少一个台区分电能表的总运行误差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在基于步骤S140得到所述目标线路损耗电量之后,所述轻载台区电能表运行误差数据的处理系统可以基于该目标线路损耗电量、所述台区总表用电量和所述分表用电量(这里的分表用电量是指,每一个台区分电能表对应的分表用电量的和),计算得到所述至少一个台区分电能表的总运行误差数据(即台区总表用电量-分表用电量-目标线路损耗电量=总运行误差数据)。

步骤S160,基于所述总运行误差数据和预先针对每一个台区分电能表确定的误差比例信息,确定每一个所述台区分电能表的运行误差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在基于步骤S150得到所述总运行误差数据之后,所述轻载台区电能表运行误差数据的处理系统可以基于该总运行误差数据预先针对每一个台区分电能表确定的误差比例信息,确定每一个所述台区分电能表的运行误差数据。

基于上述方法,通过对轻载台区进行仿真计算得到为线路损耗电量与总表用电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和线路损耗电量与分表用电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使得可以基于该对应关系和获取的台区用电数据得到对应的目标线路损耗电量,再基于该目标线路损耗电量得到总运行误差数据,使得可以基于该总运行误差数据和预先针对每一个台区分电能表确定的误差比例信息,确定每一个台区分电能表的运行误差数据。如此,可以有效的对轻载台区电能表的运行误差进行监测,从而改善现有技术中因需要检测人员对电能表的运行误差进行实际检测而导致难以进行有效监测的问题。

第一方面,对于步骤S130需要说明的是,得到每一个台区分电能表对应的第二线路损耗电量的具体方式不受限制,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求选择。

例如,在一种可以替代的示例中,为保证得到的第二线路损耗电量具有较高的准确度,步骤S130可以包括以下子步骤:

首先,可以获取每一个所述台区分电能表与所述台区总电能表之间的线缆长度;其次,可以针对每一个所述台区分电能表,基于该台区分电能表的分表用电量和线缆长度,按照所述第二对应关系(也就是说,该第二对应关系中因变量可以包括分表用电量和线缆长度)进行计算处理,得到该台区分电能表对应的第二线路损耗电量。

第二方面,对于步骤S140需要说明的是,进行加权计算处理的具体方式不受限制,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进行选择。

例如,在一种可以替代的示例中,为了保证得到的目标线路损耗电量具有较高的准确度,步骤S140可以包括以下子步骤:

首先,可以计算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线路损耗电量的损耗电量和值(即计算所有台区分电能表对应的第二第二线路损耗电量的损耗电量和值),其中,在该第二线路损耗电量为一个时,将该第二线路损耗电量作为该损耗电量和值;其次,可以基于预先确定的第一加权系数和第二加权系数对所述第一线路损耗电量和所述损耗电量和值进行加权计算,得到对应的目标线路损耗电量,其中,该第一加权系数为该第一线路损耗电量的权重系数,该第二加权系数为该第二线路损耗电量的权重系数,该第一加权系数和该第二加权系数的和为1,且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线路损耗电量的离散程度与该第一加权系数之间具有负相关关系、与该第二加权系数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若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线路损耗电量的离散程度越高,第一加权系数越小、第二加权系数越大;反之,若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线路损耗电量的离散程度越高,第一加权系数越大、第二加权系数越小)。

第三方面,对于步骤S160需要说明的是,确定每一个所述台区分电能表的运行误差数据的具体方式不受限制,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进行选择。

例如,在一种可以替代的示例中,步骤S160可以包括以下子步骤:

首先,可以获取与所述当前时段相邻的一个历史时段内每一个所述台区分电能表的运行误差历史数据(例如,若当前时段为2020年5月2日,则相邻的一个历史时段为2020年5月1日),其中,该历史时段与该当前时段的时长相同,且该历史时段的终点为该当前时段的起点,且若该历史时段为第一个历史时段,则对应的运行误差历史数据基于测量得到;

其次,基于每一个所述台区分电能表的运行误差历史数据,得到每一个所述台区分电能表的误差比例历史信息;

然后,基于每一个所述台区分电能表在当前时段内的分表用电量,分别对每一个所述台区分电能表的误差比例历史信息进行更新处理(由于经过所述当前时段之后,台区分电能表的运行误差会发生变化,因而,需要进行更新处理),得到每一个所述台区分电能表的误差比例信息;

最后,基于所述误差比例信息和所述总运行误差数据,确定每一个所述台区分电能表的运行误差数据。

可选地,在上述示例中,分别对每一个所述台区分电能表的误差比例历史信息进行更新处理的具体方式不受限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例如,在一种可以替代的示例中,可以基于以下子步骤分别对每一个所述台区分电能表的误差比例历史信息进行更新处理:

子步骤1,按照预设时间长度对所述当前时段进行分割,得到多个时间片段(例如,若所述当前时段为一天,所述预设时间程度可以为一个小时,或者,对用户的历史用电量进行分析,以确定每一个用电量发生较大变化的时刻,然后,计算相邻两个时刻之间的长度,如此,可以计算每一个长度的数量,然后,将数量最多的长度作为所述预设时间长度),并基于该多个时间片段按照时间的先后关系形成时间片段序列,其中,相邻两个时间片段中前一个时间片段的终点与后一个时间片段的起点重合;

子步骤2,针对所述时间片段序列中的每一个所述时间片段,获取该时间片段内每一个所述台区分电能表的分表子用电量(即该时间片段内每一个台区分电能表的增量);

子步骤3,针对每一个所述台区分电能表,基于该台区分电能表对应的多个分表子用电量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形成该台区分电能表的子用电量序列(例如,“第一个时间片段对应的分表子用电量1、第二个时间片段对应的分表子用电量2、第三个时间片段对应的分表子用电量3、第四个时间片段对应的分表子用电量4......”);

子步骤4,针对每一个所述子用电量序列,基于预设的异常数据筛选规则对该子用电量序列中的每一个分表子用电量进行筛选处理(如此,可以排除异常数据的干扰),得到该子用电量序列对应的子用电量目标序列;

子步骤5,针对每一个所述子用电量目标序列,基于该子用电量目标序列包括的每一个分表子用电量确定出目标分表子用电量(也就是说,可以通过确定出的目标分表子用电量来代表对应的子用电量目标序列中的全部分表子用电量);

子步骤6,基于每一个所述子用电量目标序列对应的目标分表子用电量形成的用电量比例信息,对每一个所述台区分电能表的误差比例历史信息进行更新处理,得到每一个所述台区分电能表的误差比例信息(例如,可以基于用电量比例信息和误差比例历史信息进行均值计算,得到对应的误差比例信息,其中,在一种具体的应用示例中,假设4个台区分电能表的误差比例信息分别为25%、25%、25%和25%,4个台区分电能表对应的用电量比例信息分别为15%、25%、35%、25%,如此,4个台区分电能表的误差比例信息分别为20%、25%、30%、25%)。

可以理解的是,在上述示例中,对于子步骤4中进行筛选处理的具体方式不受限制,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进行选择,在本实施例中,基于不同的需求,分别提供以下三种示例。

在第一种可以替代的示例中,为了使得得到的子用电量目标序列可以有效地反应对应的子用电量序列,子步骤4可以包括以下子步骤:

第一步,从所述子用电量序列中,对具有预设标识的分表子用电量进行筛选排除处理,得到子用电量中间序列,其中,该预设标识基于对应分表子用电量所在时间片段内对所述台区分电能表进行运行误差校正处理之后生成(例如,若当前时段为2020年5月2日,一个时间片段为2020年5月2日9时-10时,在2020年5月2日9时45分有对所述台区分电能表进行运行误差校正处理,如此,可以将该时间片段“2020年5月2日9时-10时”对应的分表子用电量进行筛选排除处理,使得留下的其它时间片段对应的分表子用电量可以形成所述子用电量中间序列);

第二步,按照预设长度对所述子用电量中间序列进行滑窗处理,得到多个子用电量滑窗序列,其中,每一个所述子用电量滑窗序列包括的分表子用电量的数量相同,且每一个所述子用电量滑窗序列包括的分表子用电量的数量小于所述子用电量中间序列包括的分表子用电量的数量;

第三步,针对每一个所述子用电量滑窗序列,将该子用电量滑窗序列与其它的每一个子用电量滑窗序列分别形成一个滑窗序列组合,得到该子用电量滑窗序列对应的至少一个滑窗序列组合(例如,针对第一个子用电量滑窗序列,可以将第一个子用电量滑窗序列和第二个子用电量滑窗序列形成一个滑窗序列组合、将第一个子用电量滑窗序列和第三个子用电量滑窗序列形成一个滑窗序列组合、将第一个子用电量滑窗序列和第四个子用电量滑窗序列形成一个滑窗序列组合......),且该子用电量滑窗序列在该至少一个滑窗序列组合中作为第一个子用电量滑窗序列;

第四步,针对每一个所述滑窗序列组合,将该滑窗序列组合中的第一个子用电量滑窗序列中的每一个分表子用电量依次作为起点,将该起点及该起点以后的每一个分表子用电量确定为滑窗子序列(例如,第一个子用电量滑窗序列包括分表子用电量1、分表子用电量2和分表子用电量3,以分表子用电量1为起点确定的滑窗子序列为“用电量1、分表子用电量2和分表子用电量3”,以分表子用电量2为起点确定的滑窗子序列为“分表子用电量2和分表子用电量3”,以分表子用电量3为起点确定的滑窗子序列为“分表子用电量3”);

第五步,针对每一个所述第一个子用电量滑窗序列,计算该第一个子用电量滑窗序列对应的每一个滑窗子序列与对应的第二个子用电量滑窗序列之间的相似度,其中,该相似度为,倒序后的滑窗子序列(例如,“用电量1、分表子用电量2和分表子用电量3”这一滑窗子序列倒序后为,“用电量3、分表子用电量2和分表子用电量1”)与倒序后的第二个子用电量滑窗序列在对应位置上具有相同分表子用电量的数量(即比较倒序后的滑窗子序列的第一个分表子用电量与倒序后的第二个子用电量滑窗序列的第一个分表子用电量是否相同,比较倒序后的滑窗子序列的第二个分表子用电量与倒序后的第二个子用电量滑窗序列的第二个分表子用电量是否相同),与该滑窗子序列包括的分表子用电量的数量之间的比值;

第六步,针对每一个所述第一个子用电量滑窗序列,计算该第一个子用电量滑窗序列对应的相似度的平均值(计算将该第一个子用电量滑窗序列对应的每一个滑窗子序列与对应的第二个子用电量滑窗序列的相似度的平均值),并将该平均值作为该第一个子用电量滑窗序列与对应的第二个子用电量滑窗序列之间目标相似度;

第七步,针对每一个所述子用电量滑窗序列,将该子用电量滑窗序列作为第一个子用电量滑窗序列与对应的每一个第二个子用电量滑窗序列之间目标相似度进行均值计算,得到该子用电量滑窗序列的相似度均值;

第八步,将相似度均值最大的子用电量滑窗序列,作为所述子用电量序列对应的子用电量目标序列。

在第二种可以替代的示例中,为了使得得到的子用电量目标序列可以更好地反应对应的子用电量序列,步骤4可以包括以下子步骤:

第一步,从所述子用电量序列中,对具有预设标识的分表子用电量进行筛选排除处理,得到子用电量中间序列,其中,该预设标识基于对应分表子用电量所在时间片段内对所述台区分电能表进行运行误差校正处理之后生成;

第二步,按照预设长度对所述子用电量中间序列进行滑窗处理,得到多个子用电量滑窗序列,其中,每一个所述子用电量滑窗序列包括的分表子用电量的数量相同,且每一个所述子用电量滑窗序列包括的分表子用电量的数量小于所述子用电量中间序列包括的分表子用电量的数量;

第三步,针对每一个所述子用电量滑窗序列,将该子用电量滑窗序列与其它的每一个子用电量滑窗序列分别形成一个滑窗序列组合,得到该子用电量滑窗序列对应的至少一个滑窗序列组合,且该子用电量滑窗序列在该至少一个滑窗序列组合中作为第一个子用电量滑窗序列;

第四步,针对每一个所述滑窗序列组合,将该滑窗序列组合中的第一个子用电量滑窗序列中的每一个分表子用电量依次作为起点,将该起点及该起点以后的每一个分表子用电量确定为滑窗子序列;

第五步,针对每一个所述第一个子用电量滑窗序列,计算该第一个子用电量滑窗序列对应的每一个滑窗子序列与对应的第二个子用电量滑窗序列之间的相似度,其中,该相似度为,倒序后的滑窗子序列与倒序后的第二个子用电量滑窗序列在对应位置上具有相同分表子用电量的数量,与该滑窗子序列包括的分表子用电量的数量之间的比值;

第六步,针对每一个所述第一个子用电量滑窗序列,计算该第一个子用电量滑窗序列对应的相似度的加权平均值,并将该加权平均值作为该第一个子用电量滑窗序列与对应的第二个子用电量滑窗序列之间目标相似度,其中,同一个所述第一个子用电量滑窗序列对应的每一个相似度的权重系数之后为1,且该权重系数与该相似度对应的滑窗子序列包括的分表子用电量的数量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一个相似度对应的权重系数越大,该相似度对应的滑窗子序列包括的分表子用电量的数量就越大,例如,针对滑窗子序列“用电量1、分表子用电量2和分表子用电量3”、滑窗子序列为“分表子用电量2和分表子用电量3”,前者对应的相似度的权重系数大于后者对应的相似度的权重系数);

第七步,针对每一个所述子用电量滑窗序列,将该子用电量滑窗序列作为第一个子用电量滑窗序列与对应的每一个第二个子用电量滑窗序列之间目标相似度进行均值计算,得到该子用电量滑窗序列的相似度均值;

第八步,将相似度均值最大的子用电量滑窗序列,作为所述子用电量序列对应的子用电量目标序列。

在第三种可以替代的示例中,为了使得得到的子用电量目标序列可以有效地反应对应的子用电量序列,且计算的兼顾效率,特别地,步骤4可以包括以下子步骤:

第一步,从所述子用电量序列中,对具有预设标识的分表子用电量的筛选排除处理,得到子用电量中间序列,其中,该预设标识基于对应分表子用电量所在时间片段内对所述台区分电能表进行运行误差校正处理之后生成;

第二步,按照预设长度对所述子用电量中间序列进行滑窗处理,得到多个子用电量滑窗序列,其中,每一个所述子用电量滑窗序列包括的分表子用电量的数量相同,且每一个所述子用电量滑窗序列包括的分表子用电量的数量小于所述子用电量中间序列包括的分表子用电量的数量;

第三步,针对每一个所述子用电量滑窗序列,基于该子用电量滑窗序列包括的分表子用电量的平均用电量对该子用电量滑窗序列包括的每一个分表子用电量进行映射处理,得到该子用电量滑窗序列包括的多个用电量标识值,其中,与所述平均用电量之间具有相同关系(如都大于所述平均用电量)的任意两个分表子用电量对应的用电量标识值相同,与该平均用电量之间具有不同关系(如一个大于所述平均用电量,另一个不大于所述平均用电量)的任意两个分表子用电量对应的用电量标识值不同;

第四步,针对每一个所述子用电量滑窗序列,将该子用电量滑窗序列对应的多个用电量标识值按照对应的分表子用电量的时间先后关系进行排序,得到该子用电量滑窗序列对应的标识值滑窗序列;

第五步,针对每一个所述标识值滑窗序列,计算该标识值滑窗序列与其它的每一个标识值滑窗序列之间的目标序列位位数,其中,该目标序列位位数为两个所述标识值滑窗序列之间在对应序列位上具有相同用电量标识值的序列位位数(也就是说,需要确定每两个标识值滑窗序列中第一位的用电量标识值是否相同、第二位的用电量标识值是否相同、第三位的用电量标识值是否相同、第四位的用电量标识值是否相同......);

第六步,针对每一个所述标识值滑窗序列,基于该标识值滑窗序列对应的每一个所述目标序列位位数的离散程度值(例如,3个目标序列位位数分别为1、2、3,对应的平均值为2,对应的离散程度值为(|1-2|+|2-2|+|3-2|)/3=0.67;3个目标序列位位数分别为1、2、6,对应的平均值为3,对应的离散程度值为(|1-3|+|2-3|+|6-3|)/3=2);

第七步,基于所述离散程度值的大小关系,在多个所述标识值滑窗序列中确定出目标标识值滑窗序列,其中,该目标标识值滑窗序列为多个所述标识值滑窗序列中离散程度值最小的标识值滑窗序列;

第八步,将所述目标标识值滑窗序列对应的子用电量滑窗序列,作为所述子用电量序列对应的子用电量目标序列。

可以理解的是,在上述示例中,对于子步骤5中确定出目标分表子用电量的具体方式不受限制,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进行选择。

例如,在一种可以替代的示例中,子步骤5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针对每一个所述子用电量目标序列,对该子用电量目标序列包括的每一个所述分表子用电量进行聚类处理(例如,可以基于现有的一些分类算法进行聚类处理,如邻近算法(也称为K最近邻分类算法)等),得到该子用电量目标序列对应的至少一个子用电量集合,其中,每一个所述子用电量集合至少包括一个分表子用电量;

其次,针对每一个所述子用电量集合,基于该子用电量集合包括的每一个所述分表子用电量的平均值确定对应的权重系数,其中,该平均值与该权重系数之间具有负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平均值越大,对应的权重系数越小;反之,平均值越小,对应的权重系数越大),且同一个所述子用电量目标序列对应的至少一个子用电量集合的权重系数的和为1;

然后,针对每一个所述子用电量目标序列,基于该子用电量目标序列对应的至少一个子用电量集合的平均值和权重系数进行加权计算,得到加权和值,并将该加权和值作为该子用电量目标序列的目标分表子用电量。

其中,在上述示例中,进行聚类处理的具体方式不受限制,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进行选择。

例如,在一种可以替代的示例中,可以基于以下子步骤进行聚类处理:

首先,针对每一个所述子用电量目标序列,对该子用电量目标序列包括的每一个所述分表子用电量进行聚类处理,得到该子用电量目标序列对应的至少一个子用电量类,其中,每一个子用电量类至少包括一个分表子用电量;

其次,针对每一个所述子用电量目标序列,若该子用电量目标序列对应的子用电量类为多个,则针对该子用电量目标序列对应的每一个所述子用电量类,确定该子用电量类包括的分表子用电量的个数数量,并将个数数量最小的一个子用电量类筛选排除,以将保留的至少一个子用电量类分别作为子用电量集合,得到至少一个子用电量集合(例如,子用电量目标序列A包括子用电量类1、子用电量类2和子用电量类3,子用电量类1包括2个分表子用电量、子用电量类2包括10个分表子用电量、子用电量类3包括12个分表子用电量,如此,可以将子用电量类1筛选排除);

然后,针对每一个所述子用电量目标序列,若该子用电量目标序列对应的子用电量类为一个,则将该子用电量类作为子用电量集合。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的轻载台区电能表运行误差数据的处理方法及系统,通过对轻载台区进行仿真计算得到为线路损耗电量与总表用电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和线路损耗电量与分表用电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使得可以基于该对应关系和获取的台区用电数据得到对应的目标线路损耗电量,再基于该目标线路损耗电量得到总运行误差数据,使得可以基于该总运行误差数据和预先针对每一个台区分电能表确定的误差比例信息,确定每一个台区分电能表的运行误差数据。如此,可以有效的对轻载台区电能表的运行误差进行监测,从而改善现有技术中因需要检测人员对电能表的运行误差进行实际检测而导致难以进行有效监测的问题,使得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17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用电量平稳电能运行误差数据的监测方法及系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